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四
 
[倓虚法师] [点击:7787]   [手机版]
背景色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四)
湛山倓虚大师述
诚祥法师录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今天这是第四卷开始,「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是比丘的名字,中国话叫满慈子,印度人起名多数代着父母的名字,富楼那翻满,是他父亲的名字,弥多罗尼翻为慈,这个子字就是他儿子的名字,连他父亲母亲的名字都在一块,印度有这个乡风,尔时满慈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他从座位上起来了,「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他为当机众,这个机会他先领教,他恭敬佛的时候,在大众中从座位上起来,袒露着右肩,右膝着地叫胡跪,合起掌来对佛启请,就是这个仪式,称佛为「大威德世尊」,威德慈悲,威是为给众生破除迷惑、德是为众生增长智慧,所以称「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善为众生开演如来的第一义说,第一义谛是成佛的法门,才称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是把这个理研究实了,有三谛之理-真、俗、中三谛,空、假、中三观,用三观观三谛之理,这是一定的规矩,「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世尊常推举我为说法的第一个人,「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今天闻听到如来的微妙法音,就如同聋子逾百步外听小虫叫唤,小虫距离这么远尚且见不到。何况能听到呢?这是表示佛说的法太微妙太高尚了,不容易懂,「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佛虽然慈悲宣说明白了,使令我们扫除迷惑,佛的心是慈悲的意思,哪知道我们等于还没听到,「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佛说的道理太深了,未得详究这个义理,究竟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还有疑惑了,又请佛说-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阿难听完第三卷就开悟了,这是因人的根性不同,有法性的、有慧性的根性;法性的根性是一步一步的修行,慧性的根性他一听就明白!要实行,来的慢,这是各人的恨性不同,今天就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如阿难辈,虽则开悟」,说阿难辈在三卷后,不是开悟了吗?说阿难这一类的人,虽然是开悟,闻着佛说法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是「习漏未除」,阿难尊者所知障轻,在世间上生生世世染的所知障轻,所以一听佛法!容易听进去,他是一种慧性,天然的一种智慧,他是说阿难虽然开悟,还是意犹未尽,「习漏未除」,习气毛病还没断,这是说他的短处,有长处、有短处,说完了,阿难开悟了,「我等会中登无漏者」,满慈子是大众的代表,他这一班人是法性的人多,自然的修这个法,一点一点的证果,差不多跟着佛的弟子,到这时候都证四果阿罗汉了,这是说阿难有长处还有短处,说我等也有短处,在法会中登无漏位,虽然已经破尽烦恼,然而究竟的佛法还没接受,「虽尽诸漏」,说我等虽然断尽欲漏,世间上一切习气毛病都没有了,「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现今闻着佛说的微妙法音,尚且(纡当勉强讲)勉勉强强,听不明白,心里疑惑,疑惑就是悔恼,心里不痛快。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请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这是满慈子有疑惑就问佛,「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说一切六根、六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名词都说全了,这里按富楼那这一班人都证道了,然而第一义谛,佛的智慧还没开,就是说世间一切根尘、阴入处界等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清净本然」,这都是佛世界,底下又问,果然是佛世界清净本然就得要现出佛的世界来,这世界怎么还是这个样子?「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请佛说一说,这世界都在这摆着,怎么就成了佛世界了?这是执难问疑,是心里的疑惑,这山河大地,这是「诸有为相」,都是有作有为的,都是世人做的,在世界上享受的,「次第迁流」,这世界的变化,生了灭、灭了生,怎么成了如来藏?怎么成了佛法呢?这是个大问题,又说「终而复始」,这一段完了,那一段又起来,这边宇宙山河都荒废了,那边宇宙山河又起来了,这叫「终而复始」,说完了这个,底下还有问题请问佛。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处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这是佛说过的,本性圆融无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说的顶好,这有说不过去的地方,「世尊,若地性遍」,这地是泥上成的,佛说这地性普遍世界,这个理怎么说得通?「云何容水?」满世界都是地,哪个地方能容水?大家想想这个话,问的很对,若地普遍哪里还能容水?「水性周遍」,若都是水,「火则不生」,水性周遍,怎么能容火?「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佛说水和火普遍了虚空,我们也没看见,「不相陵灭」,水也不灭火、火也不灭水,「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地性是障碍的物、空性是虚通的,若有虚通的就没有窒碍的、有窒碍的就没有虚通的,若把窒碍的和虚通的都放在一块,「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虚实是对待法,若
说周遍法界都是大地、都是虚空,这话怎么让人相信?「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我们不知道佛说的这种义理,哪个地方是个归宿?「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我们不懂,惟愿如来宣扬流动大慈大悲,开启我们的迷云,我们都迷惑得像云遮住了,不见光明,「及诸大众,作是语已」,满慈子代表大众把话说完了,向佛顶礼,听佛开示,「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两个膝盖两个膀臂一个头顶都顶在地下!这是最尊重的礼叫五体投地,钦仰希望佛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就像渴的难过似的,没有再比这个更高上的如来的教诲。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同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就在这时,佛应许他的请求,就告诉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什么叫漏尽?把习气毛病漏尽了,不在三界之中受生死了。佛法要学到无学位,证四果阿罗汉为果头佛,在小乘里是第一了,富楼那特意问世尊,回答法会大众说「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你们问得很好,我正想着要说,普遍的让法会听众都知道胜义中的道理,胜过一切,没有比他再高的真实的胜义性,这是说精中之精、微中之微的道理,不是单提另还有个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怎么叫定性声闻?他就知道证到四果阿罗汉,也不修了、也不学了,就在此为止,不知道了一分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所以「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这是佛给他们说胜义中的真胜义性,让法会之中定性的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什么叫二空?阿罗汉只是证到人空,没得到法空,两样都空了才可以,「回向上乘」,有的未证圣果、有的已证圣果都在内,及诸一切未得二空的,这是佛许可让他们都回向上乘,上乘就是大乘法,「阿罗汉等」,让阿罗汉等都回向上乘,「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皆让你们得着一乘大法,阿罗汉有四个阶级,要说成佛是直接立地成佛,没有阶级,寂灭场就是成佛的地场,「真阿练若」,清净修行的处所,「正修行处」,修行成佛之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的听着,应当给你们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这一段文是说觉性不属迷悟,为迷悟所依,「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说,如你富楼那说过,既然是清净本然,怎么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你素常没闻见我说法?如来我给你们宣说的就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个护照的功夫,本来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他觉是人本有的知觉,妙明也不是能明、也不是所明,本来就明白,不起分别心,没有不明白的,这叫「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性觉与本觉就是一样,一样怎么说两句呢?恐怕说一句漏下去,还怕人误会了做旁的讲,这两句搁在一块讲,性觉-天然的自性的觉,是不可思议的明白,修行人的本觉就是以性觉为本(这是「性觉妙明」),本觉就是明妙,这两句话本是一句话,恐怕漏一句,也恐怕旁人误作旁的讲,「本觉明妙」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两句话虽然是颠倒着说,是一句话!「性觉妙明」也可、「本觉明妙」也可,佛举出这两句话来,富楼那也听见说过,「富楼那言,唯然世尊」,唯是答应,然就是是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我常听佛宣说这个义理,就是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是佛常讲的。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这是两个问题,破这个觉也非是明、也不是不明,佛说我问你的话,你领会了,你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你这个自性明白了,「称名为觉」,要不是这样「为觉不明,称为明觉?」这是两样,为是明「称名为觉」?是不明「称为明觉」 呢?「富楼那言」,富楼那回答佛说:「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这是富楼那回答佛的一个问词,他的意思着在一面上了,得有所明才对,他说佛问的这个话「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可是「若此不明名为觉者」,佛说的两样:明与不明都不对,不明,名字还叫觉,觉什么呢?「则无所明」,就没有所明之处了,这个地方佛就把富楼那的口供问出来了,就知道他的心里领会到什么程度,富楼那回答佛这个,自己还觉着还不错,若是不明还算什么觉呢?没有所明白的还有什么用呢?底下佛就回答他,他就没有地方找大门去,「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若没有所明的地万,就没有明明白白的觉唔了,这一句还好明白,底下又说「有所非觉」,若是有所明,有所明就是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就是无觉,「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明还不归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这是两样都不对,佛说到这里就怕富楼那误会了,那么有所明也不对、无所明也不对,都不对,就是无明,佛把这话也给推倒,你说无明也不对,「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要没有明更不行,也不是本觉妙明的湛然清净的那个明性。佛对富楼那说,有所就非,无所明就非明,有所明就把觉染了,不是究竟的觉了,无所明就非明了,佛恐怕富楼那再误会了,要整个的有所明、无所明都没有就对了,要再这么会是更错了,底下加上一句「无明又非觉湛明性」,你要说是没有明,那更不是觉湛,又非是觉湛的明性,这怎么算对,底下佛又说-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性觉必明」这句话,这就是起虚妄的因,把自己的本性一迷,就虚妄不真了,是一种事情,不是提另还有个迷,提另还有个明白,明白也是你这个性、不明白也是你这个性,说「性觉必明」,这就是发明所起的虚妄之因,这个性本来就有觉,本觉本来就有明,加个必字,「性觉必明」,还有个有明、还有个不明,为什么说全都不对?说「性觉必明」,怎么不明白呢?「妄为明觉」怎么就不好呢?妄是虚妄,虚妄做为明白了,就觉了,这个性觉根本是明白的,哪个人都带着明白,因那个明白,你学一些不明白(所明白),就随着不明白(所明白)转了,这就是人吃亏的地方,俗语讲话就是上当了,「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这个人你自己不识,虚妄做为所明之觉,「妄为明觉」,怎么算明?怎么算觉?怎么算虚妄呢?底下解释说「觉非所明」,觉是觉悟,从心里头明白认识自己的本心叫觉,明是个用、觉是个体,有体就有用,有用可有不知道体的,有明还有不知道觉的,这个地方让人明白在这个所字上,这个性觉必定他是个明的,怎么会虚妄而不明白呢?「妄为明觉」,虚妄做为所明之觉,连这个觉都糊涂了,底下点清楚了说,「觉非所明」,研究这个性理有三层,照着明说,有能明、所明、本明,这里凡能说的都在所明上,前边说的都不对,都在所明上了,我们人在世间上不明白佛法,都不明白在这所字上,这个所是所有—所有的对相,你看人,你想什么必定有个对相,是对不对、是好不好,这都是相对的事情,大家要知道,外面的事情与你心里头知不知、觉不觉有什么相干?道理就在这里,你要一有所觉所明,就把这个本觉染了,「因明立所」,你因为有明就立出个处所来,处所这都是相,「所既妄立」,这个所就是虚妄的成立,就「生汝妄能」,既然妄所成立,就生出你的妄能来了,有所就有能,这个佛法到了究竟,能所双亡,能所从根本上都给他销灭,这本有的觉性就现出来了,就因能所遮盖本性,说这个世界成立就从所上来的,「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一妄一切妄,「无同异中」,本来无同无异,就是一个佛世界,这么一闹「炽然成异」,就好似一大堆火炽然间崩出来了,原来都是一样,这一异,越异越坏!「异彼所异」,你把异上又生出一个异相,「因异立同」,在异相上又立出个同相来,有同有异都在外相上,「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有同有异,还有个无同无异,就是越连络越多了,「如是扰乱」这个人就是自己扰乱自己,「相待生劳」,互相对待,你劳动我、我劳动你,互相不安,「劳久发尘,自相浑浊」,你劳久了发尘的时候,就污染了,自己就不得自如了,「自相浑浊」,像浑水似的,心里头不清净了,「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尘世上的劳苦越发变成烦恼了,由这里-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为世界」,从这里成立世界,指什么说呢?「静成虚空」,这个静而不动的虚空是一边,「虚空为同」,虚空这是个同相,「世界为异」,世界上有形有相、各式各样的没有同样的,再加上一句「彼无同异,真有为法」,无为而为,无所不为。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以上佛略略地说这个世界的成立,就是一同一异,虚空为同、世界等等的万物为异,底下就说世界的相续,略略的说世界成立的意思,你心思还有什么东西成立的?一切唯心造!就是人心成的,把人心除去还有什么材料?地、水、大、风都是从心里变化出来的,人要不明白佛法,就是自暴自弃,人心的能力大,他都用偏了,大材小用,底下说世界相续不断的意思,「觉明空昧」,这是说人的知觉是明亮的,外边的环境顶大的就是个虚空,是暗昧的,这一明一暗一成立,这两个就不合了,「相待成摇」,对待一起就不稳了,你对我、我对你,互相对待摇动起来了,一动就生风,「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这世界一起的时候,先有风,「因空生摇」,你这个觉明要没有空,向哪里摇动?他得借着空,摇的时候久了,「坚明立碍」,摇来摇去的就僵住不动了,坚明就立了障碍,成为「彼金宝者」,这个世界成立,五行先成立金子,「彼金宝者」是「明觉立坚」,他「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摇久了就坚固了,坚固了就发了明,就立了障碍,成为金宝者是「明觉立坚」,明觉就是觉明,就成了坚固相了,「故有金轮保持国上」,所以才有这个金轮能保持国土,这世界大地山河这么坚固、这么结实都是从这上头来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这一段文乃是发明世界相椟,「坚觉宝成」,这个觉明就成了坚固的觉了,这是指着人心说,坚觉宝一成「摇明风出」,他就不安静了,这一摇动当然生风,这是说世界有的时候,「风金相摩」,风和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故有火光相摩发热,就生出火光来,这个世界成立就是这么个样子,这个火做为变化性,火性无我,火的性没有本体,他遇着什么烧什么,「宝明生润」,这指着「风金相摩」就成了宝,「故有火光为变化性」,这个宝明就生润了,这个明还指着觉明,这个人心就这个觉明一发动,就成立这个世界,这不是一个人的心,这是众人的心,「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所以这个宝明生起润,润就是水,这个火光就上升,上升就蒸这个水,愈蒸水愈大,「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含受这十方的世界,由这里「火腾水降」,这是水火既济、水火相交,「交发立坚」,水火一交生出坚固相,怎么出了坚固相呢?就是「湿为巨海」,水就成为巨海,干的地方就是「干为洲潬」,洲潬-大的陆地叫洲、小的陆地叫潬,「以是义故」,以着这个义理,说世界相绩的话,「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世界相续这就有了眉眼了,这说大海中还常起火光,船在大海洋里走着,阴天没有月亮,波浪统统都是火,我都见过,「彼洲潬中,江河常注」,陆地还有水,还有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这是说变化相,说水的势力小、大的势力大,就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这给人说出一个显验来,让人好信,怕人不信,解释说「是故山石击则成焰」,两块石头撞在一块就出火星子,这是一定的理,「融则成水」,你把山石化了,就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土的势力小、水的势力大,就抽为草木,草木是土里生出来的,还得用水抽出来,「是故林薮」,林是树林、薮是草地,「遇烧成土,因绞成水」,这就显出来了,有水还有土,遇着火烧,他就变成土,这都是草木,这草木才长出来,一拧就出水,他又能出水,又能出土,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来的!「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互相交换,他这种子对种子,各样的万物都生出来了,「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三种相续,这是说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成立的。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这又发明众生相续,「复次富楼那」,复次就是接着上边说,佛对富楼那说,「明妄非他」,明白这一切的虚妄,不是旁的,就是「觉明为咎」,上文说「觉明空昧」,觉是明的、空是昧的,「相待成摇」,这还是接着那个说的,这还是「性觉妙明」不守本分,还是他的过咎,「所妄既立」,由此就立上所知所见,所妄已成立,这就是有一定的理了,「明理不逾」,世界发明这个理,是各不超越,各有一定的作用,不能乱用,「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六根不能互用,被世间法执住了,一个顶一个,你超不过去,眼只是见色,不能听声。这世界没成的时候,或修行人成道的时候,这六根能互用,见也能听声,色、声、香、味、触、法,六种都能互用,凡夫就不可以,见只是见不能听声,「色香味触,六妄成就」,六根对六尘,是一样管一样,一样不能管六样,这就是世界上的凡夫境界,「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见是见、觉是觉、闻是闻、知是知,不能六根互用,「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同业相缠」就是世间上男女之情,这是个人有个人的业,有同的有不同的,同业就是相缠,这就是胎生卵生的,这是众生相续,有胎生的,我们人类、驴、骡、牛、马都属胎生,鸡、鸭、雀、鸟都是卵生,是「同业相缠」,胎卵都是造一样的业相缠的,「合离成化」,合是二缘生、化是一缘生、胎生是三缘生、卵生是四缘生,卵生的四缘是中阴、公、母、伏蛋,胎生的三缘:中阴、父、母,「同业相缠」是离不开的,就是人间夫妻几百世的因缘,今世是夫妻、来世还是夫妻,你要是一个做善的、一个做恶的,性情不同就离开了,「同业相缠」指的就是胎生卵生,「合离成化」,湿生是二缘生,湿气到了时候他就生,都是虫子这些小物,化生是一缘生,也不用父母、也不用阴阳,它自个就生出来,好比米里的虫子,它自己缩成了,养成了泡,泡破了就飞了,这地方说的是四生,「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底下说人投胎。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见明色发」,他与哪个父母有缘,他的中阴身就看见父母那里明亮,去到那里就投胎,「明见想成」,他看见有亮到那里去投胎,那个思想也成就了,「异见成憎」,异见,与他的知见不相合,他是个男的,他见了他父亲就憎恶他,「同想成爱」,男的中阴身见他母亲是相合的,「同想成爱」,由这里是「流爱为种,纳想为胎」,这不要细说了,由彼此的爱心,这是种子,一纳想就坐胎了,「交媾发生,吸引同业」,一样的业力,这是胎生的,「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羯罗蓝是凝滑,一坐胎的时候名叫羯罗蓝,是一七的名,遏蒲昙是成泡形,是二七的名字,到三七日成软肉,到四七日成硬肉,到五七日成纹流,分开胳臂腿了,由此「胎卵湿化」四种众生「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这个卵得离开了,是想生的,你看孔雀,到了飞禽里头,一个雌一个雄,雄在上方叫、雌在下方合,一叫一合这就坐胎,「胎因情有」,坐胎因男女之情,「湿以合感」,湿气和热度合在一块,就生出来了,「化以离应」,它自己变化会飞,生来就是这么一种物,「情想合离,更相变易」,由这里情想有个合有个离,其中的变化,这就说不尽了,「所有受业,逐其飞沉」,所以有什么思想就受什么业报,有在空中飞的、有在水里沉的,「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世界相续与众生相续已经讲完,当文是业果相续,怎么叫业杲相续?有世界就有众生,有众生就有业果,业有三种: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业字是造作之义,善、恶业都懂啊,什么叫不动业呢?不动业都是修行人造作的,这里发明业果相续不断,佛对富楼那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这个人在世间上统统都如此,只要是动物就有这个思想,就有这个亲爱,业果相续这是照着众生来说,造善恶业,不要说那个不动业,那是修行人才有,现在说「想爱同结」,思想和亲爱合在一块凝结住了,结成了一个了,这个爱,世间上谁能离开父母之爱、子女之爱?这都是亲爱的,这业果相续就是从爱上来的,才能相续不断,「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一代一代的向下传,「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这都是爱欲所贪,「贪爱同滋」,这贪心和亲爱的心互相滋生,由这个贪爱滋生「贪不能止」,人在世界上哪个人没有贪心?贪爱止不住,佛说要在世间法说,这还者是正理,人人都如此,若按佛法说,这就不对了,造业就要受果报,「则诸世间」,因为贪心就有四生,「卵化湿胎」,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凡是有生命的都叫众生,「随力强弱,递相吞食」,四类众生当然有力量大的、力量小的,这就是弱肉强食,你看这卵生的鸡鸭,当然人要吃它就吃,它下了蛋人也吃,化生的虫子,我们人类就不理会了,「递相吞食」就是力大降力弱,大鱼吃小鱼、人吃猪羊牛,就是这么个意思,「是等则以杀贪为本」,这就是杀业越多越好,以这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瞰。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人的力量大,把羊宰着吃了,羊死了还有托生人的时候,人死了还有托生羊的时候,「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照这个如是乃至十生之类,这众生有十二类,这怎么说十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有想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去掉无色生、无想生,没有形色的一类众生、没有思想的一类众生,不能参在里头受生死,这个众生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死了又再死、生了又再生,「互来相啖」,就像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是互相轮着班的吃,「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这就是杀业、恶业俱都生出来了,未来际是时间久的意思,「是等则以盗贪为本」,就是一个强盗,力大降力弱,「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你宰它、吃它,来世你得还它,所以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百千的劫,一劫就是多少万年,如是你死我亡的变化相,「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生了死、死了生,这是说杀业,爱业呢?「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你缠着我、我绑着你,谁也跑不了,这就是离不开的意思,「唯杀盗淫,三为根本」,说这三段文就是一个杀业、一个盗业、一个淫业,这三样算根本,这上边说的这些都离不开这三个字,「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依着这种因由缘起,造业就受果报,相续总不断的,人在世间上,生生死死,报仇的、报恩的,都是这么个样子。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佛又对富楼那说,「如是三种,颠倒相续」,这三种颠倒是杀业、盗业、淫业,不应该做的去做,这都是颠倒,「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都是从根本上来的,人的天性「性觉妙明」就是一个本有的知觉,把觉性都抛了,只是用这个明了知性,他明了世间上一切的事情,不用这个觉性,「因了发相」,光用这个了,不用知觉,正知、正见不用了,光用这个了别心发出事相来,这是「从妄见生」,不是从正知正见生出来,「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所以这个世间上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都是由人心生的,「次第迁流」,次第的改变,不能常常的存在,「因此虚妄」,这宇宙、山河、大地、人生都是虚妄的,人的心性才是真实的,由这心性变化出来的,变成「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不住,这种虚妄无有了期,「终而复始。」
 
 
富楼那言。若此吵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这是富楼那听佛说的义理,又生起了疑惑,对佛说设若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本妙觉明」的妙觉也不是修成的、也不是炼的,本来就妙,根本就是,「与如来心不增不减」,若此妙觉本来就是妙,本来的不可思议的妙觉明与如来的心不增不减,我门凡夫众生的心,要能对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也没有增、也没有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怎么无中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不都是从心里头生的吗?「如来今得妙空明觉」,说佛现今得了「妙空明觉」,不思议的真空、明明了了的正觉,若这么个样子,你这是佛心现前了,「山河大地有为习漏」,这是世间上的漏落的、堕落的,「何当复生?」怎么又生出来呢?佛在这里也看见了,这是佛心生的,我们看见是我们心生的,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又生?这地方是富楼那的疑惑,底下佛回答—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聚落是个地方,他疑惑南边当了北边了,「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这个迷是因迷有?因悟有?「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同悟」,他对佛说,像这样的迷人,拿南当北、拿北当南,也不是因醒悟、也不是因迷惑,「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迷本无根,云何因迷?」这个迷拿什么当根本?「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有根有本可以生出枝叶来,他没有根本,从哪里生出迷来?「悟非生迷」,你要说由醒悟生的迷,醒悟就不迷惑了,迷惑就不叫醒悟,「云何因悟?」怎么说因悟?也不是因悟,也不是因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佛言」,你要知道这个意思,迷路的人惑南为北,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佛说「彼之迷人,正在迷时」,正在迷惑的时候,「倏有悟人指示今悟」,有个醒悟的人来指示他让他醒悟,「富楼那,于意云何?」佛对富楼那说,在你的心意之中,以为如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说这个人纵迷惑在村庄上,聚落是村庄,「更生迷不?」佛说这个做比例,此人已经受人指教了,纵迷于聚落,还「更生迷不?」就是这么一句话。
 
不也。也尊。
 
这个迷人被人指点就不再迷惑了,他把南北颠倒了。他明白就行了,底下佛又说-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佛对富楼那说,「十方如来,亦复如是」,你知道吧,十方的如来也就是这么的,等于十方的如来叫人一指点,南是南、北是北,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有多么容易,十方如来就不迷惑了,原起不是佛,是普通的人,他就迷惑,让人一点就醒悟了,照这个方向实行实做也就成了佛,「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这个迷没有根本,这个性是无形无相的,「昔本无迷」,在根本上就没有个迷,这个迷也不算重病,「似有迷觉」,就像是有点迷觉,你要一觉悟就好了,佛说这是最容易的事,「觉迷迷灭」,说似有迷觉,似有若无的,似乎有这么一点迷惑的知觉,若是觉迷迷就灭了,并没有什么难事,「觉不生迷」,成了佛就不能再做凡夫,一悟永悟,「亦如翳人」,翳就是眼睛有病,「见空中华」,眼上有病的人,他看见空中有花,「翳病若除」,眼上的病如果去了,「华于空灭」,空中也没有花了,「忽有愚人」,这又转过来说,忽然有这么一个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他眼睛有病,看见空中有花,眼睛好了,花就没有了,他在空中花所灭的地方,「待华更生」,这地方听说有个花灭了,将来还得生,有灭必有生,「汝观是人」,佛问富楼那,你观察观察这个人,「为愚为慧」,这是佛问他的一句话。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富楼那说,「空元无华」,这虚空根本上就没有花,「妄见生灭」,虚妄的知见,看见有花生有花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你看见花在空中灭了,你不知道是眼睛的毛病,这已经是颠倒了,「敕令更出」,敕令这花在处空中更生出来,「斯实狂痴」,不但愚痴,而且是狂人,「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这样的狂人他够不上为愚人慧人,「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这是佛重叙富楼那所问的话,你解悟了这个理,怎么还问诸佛如来「妙觉明空」?诸佛如来他这个知觉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为妙觉,他明这个空理,你在这个地方下问词,「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这个话这是说,佛已经证了佛果,关于世间上一切法皆空,怎么还出山河大地呢?底下佛重叙富楼那问的,又说个比喻,比喻真智真断,不能重再起妄。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佛又说这个比喻,说佛已经成佛果,等于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成了精金再不能杂于矿石,又「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这话说的是,成了佛不能再作凡夫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把这个比喻说完,佛说,「诸佛如来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佛把这道理都觉悟圆满了,证到不生不灭了,「亦复如是」,也像说的这个比喻一样。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底下佛又叫富楼那,「又汝问言」,又你在先前问的话,「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地、水、火、风本性怎么圆融无碍?怎么能周遍法界?佛拿他以前问的话给他解释,佛说四大性皆周遍法界,这话本真不好讲,寻常人一听就不相信,佛举出富楼那疑惑的话,「疑水火性不相陵灭」,他疑水火性不相侵陵销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要考征起来虚空和大地,一个虚、一个实是两不相容的,两个俱能周遍法界,不该相容啊,大地若是塞满了虚空,虚空就没有了,都是虚空就不成大地,这个理都说不通,这是佛拿他以先所说的话,现在问好了,底下再给他说个比喻。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佛说你不知道万法皆空,「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譬如这个虚空,他的体不是群相,不是世间上形形色色的这些事情,所以虚空不拒绝一切相,在这里头任运作为,佛把这个话讲开了,底下给他说了七种譬喻「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佛给他说了这七个比喻,你疑惑大地与虚空不相容,水与火不相容,以这个相离这个理,他所以执难问疑,所以佛给他说比喻,若在我们人一听,本真是水火不相合,所以人都疑惑世间相的这个相都是实在的,岂不知这都是一性所成的,佛的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佛给他说个比喻,佛拿虚空比喻天然的理性,说世界上万物各有各的性,这个性是无量无边的,能容纳一切相,因什么能容纳一切相?相是从性里生的,所以你看见一切物是实在的,水不容火、地不容空,各不相容似的,说各物都不离虚空,法法皆空,要知道虚空不拒绝诸相发挥,一切诸相在空里发挥,彼太虚空他能互容,你要知道水火各有个空,那比如虚空「体非群相」,虚空之体可不是群相,这是佛向性上引他,世间上就是一个事一个理、一个性一个相,这都是对待的,所以这个事总得溶化在理上,这个相总是溶在性上,所以举出来一样一样给你看,那个性体好比虚空,「日照则明」,每样都能在空,水也不离太虚空、火也不离太虚空、地也不离太虚空,此太虚空日照就明,「云屯则暗」,云屯就暗,「风摇则动」,风摇就动,「霁澄则清」,雨过天晴叫霁,「气凝则浊」,气凝聚在一块就浊,「土积成霾」,土积在一堆就叫霾,「水澄成映」,水若是清凉就像镜子似的,映就是反映,有什么相对着水都映进里头,「于意云何?」我说的这七种比喻,在你的心意之中怎么样?你信不信?你明白不明白?「如是殊方,诸有为相」,就是照着上边说的这七样殊方,方向很多了,有形相、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这七样是他自己生的呢?彼就指的日照、云屯等,不是自己生的,是虚空有的呢?「若彼所生」,这七样是自己所生的,就是这么句话,「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就拿这个日照,应当十方世界都是日光了,你要知道里边有做不到的地方,「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十方世界都是日色,就不能看见圆日,怎么还能看见圆日呢?看见日头(太阳)当然不是日色了,「若是空明,空应自照」,空明也给他驳了、日明也给他驳了,「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这是足见其明也不彻底,「若是空明」,虚空若是生明,虚空应当自己照自己,云何在中宵半夜里云雾满天之时不生光耀呢?足见其还不是空明,这也不是日头明,「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应当知道,也不是日、也不是空,还与空日不两样,就是这么一句话,底下还有解释-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这是承着上头说,「非日非空」,还「不异空日」,说不是还说是,这是怎么回事?这底下就说实了,你说空说日,这都是形相,都是虚妄的,「观相元妄」,观相根本上就是虚妄,「无可指陈」,对于相不是实在的事!对着相说,「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你若邀空华,还得结空果,佛又对当机说「云何诘其相陵灭义?」你要知道是这个,你就不能盘问这个互相陵灭了,底下说在相上看没有真的,根本上就是虚妄的,哪能研究出互相陵灭的真义呢?「观性元真」,观性根本上就是真的,这地方要紧就在性上,性相是相对的,相是无常的、性是真常的,「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这个性唯独就是不可思议的性觉妙明,妙是不可思议的这种真理,「妙觉明心,先非水火」,这就说到佛的心里,「先非水火」,先当本字讲,根本就不是水火,你还问水克火,不相陵灭!这是说到性上,你要是在相上,哪一样也靠不住,你看我们这个人一天一变,三年不见就变了样,十年不见面就不认识了,所以说这个相是靠不住,「观性元真」,性是怎么个理呢?「唯妙觉明」,唯独就是不可思议的性觉妙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这世间上宇宙、山河大地都是从妙觉明心里头发出示的,你要说到根本上,他是没有相克相生,他是一体,你要知道这个都是「妙觉明心」,你说水火不相容,他根本上也不是水、也不是火,是什么?由「妙觉明心」里发出来的,是这么一句话,「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你还又问水不能容火、火不能容水呢?「真妙觉明,亦复如是」,这个真妙觉明,就是说的妙觉明心,就是这么个样子。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河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这段又仍是佛答富楼那,说「观性元真」,对着「观相元妄」,观是观察、观念、观照的意思,观照这个性根本上就是真的,怎么知道他是真的?所以知道唯独就是妙觉妙明,觉是人的知觉、明是人心里的明白、妙是一个不可思议,佛法重在这个妙字上,「唯妙觉明」,唯独就是这个不可思议的知觉、不可思议的这个明白,这是承着「观性元真」而说,你要观察实了,观相根本上是虚妄不实的、观性是个无形相的,根本上就是真实不虚的,怎么叫真实不虚?解释这个「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因什么说「观性元真」?他没有二样,唯独就是观一个妙,妙是不可思议,「唯妙觉明」,一个妙贯两个字,说唯独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觉悟、不可思议的明了,没有二种事情,这是承着观性,根本上就是一个真实的,这个真实怎么个用法呢?是怎么个意思呢?唯独就在这个妙觉妙明,这是佛法里头最要紧的,解释妙觉妙明就是一个心,这个「妙觉明心,先非水火」,先当本字讲,根本就不是水火,因富楼那疑惑问佛水火不能相容,所以佛说这种道理,回答说:「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拿这个做个比喻,这个地方说,「汝以空明,则有空现」,说世界上地、水、火、风,虚空、万物、万事,这里头含着地、水、大、风、空、根、识这七大,这个地方说这些个话干什么?就说这个觉明,「真妙觉明」,根本上就不是水火,还有什么不相容?说你要知道这个意思,说一切世间上,地、水、火、风、空、根、识从哪里来的?都是从这个「真妙觉明」、「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共说了三个,这是最要紧的!说这个「真妙觉明」随处皆是,这个明有能明、所明、本明,这个本明就是「真妙觉明」,这个明也不是所明、也不是能明,发明这个本有的本明。佛说你用什么都得从根本上求,你要想明什么?你就得从妙觉明上来,说「汝以空明」,你若是用这个空明,他这个空明就现出来了,这地、水、火、风也是这么个意思,地、水、火、风是「各各发明,则各各现」,他依着什么各各发明各各现?就是依着这个「真妙觉明」,你要想空明也不离这个「真妙觉明」,「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这是说一样,地、水、火、风、空、根、识,这是七大,哪一个发明,哪一个现,都依着什么发明发现呢?都依着这个「真妙觉明」,「真妙觉明」就是一个妙觉明心,你在哪个地方求明,他就在哪个地方现出来,「若俱发明,则有俱现」,说俱现这里就有问题,「云何俱现?」怎么个俱现法?佛对富楼那说,「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日头(太阳)影子照在水里头,两个人一块看这水里的日影,拿这个做个比例,「东西各行」,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则各有日随二人去」,这是一定的,「一东一西先无准的」,这也不是早先先把他预备好了,这里你「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你这里不应该这样执难问疑,一个日怎么随东西各行,若各有日随行,「各日既双」,当然是双的,「云何现一?」这是一个日头,这是怎么个道理呢?底下就给他结成了,「宛转虚妄,无可凭据」,拿这个比世间上的事情,是宛转虚妄的,是没有可凭据的。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前边佛把水火不相容的疑问说完了,这又提到色空相倾相夺的问题,富楼那问佛两个问题:一个水火不能相容、一个是色空不能周遍,佛又解释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他以为有形色就没有空、有空就没有色,这两样是相反的、不相合的,「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没离开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这个如来藏是本经的一个大总题,统统都归这个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妙真如性,如来藏包容一切,「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都是如来藏,「是故于中,风动,空澄」,风是动性、空是不动性,「日明,云暗」,一个动、一个不动,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众生迷闷」,这就说世界上普通的人迷惑沉闷,因什么迷惑沉闷?他以为风是风、空是空、日是日、云是云,一定是不相合的,世人因这些事情就迷闷了,因迷闷就「背觉合尘」,你要在知觉上观察,一切唯心造,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心的别名,因什么迷惑?因什么沉闷?没有二种病,就是一种病-「背觉合尘」的病,把自己的本有的知觉违背了,与六尘合在一块,觉就是自己的本觉妙明,若是清净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人人都如此,不是提另有个如来藏妙真如性,人人都在如来藏妙真如性里,人人都有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不会用,因什么不会用?不知道!要知道了也没有高低、也没有先后、也没有老少,是个平等法!众生迷闷了,把自己的本知本觉违背了,拿这个心就着在六尘上,大家知道这个见、闻、觉、知,这是人身上的法宝,你把如来藏迷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佛要不给说透了,谁知道?人要修行成道成佛,都在见、闻、觉、知上。释迦佛夜睹明星,他是眼见;观世音菩萨悟道,他是耳闻,各有所本,人在六尘上不迷,守住见、闻、齅、尝、觉、知本位,这就是真修行,不用去问老师怎么修行,自己就明白,这是现成的,自己不是有见、闻、觉、知吗?不应见的不去见,不能拿眼迷在色上、耳朵迷在声上、鼻子迷在香上、舌头迷在味上、身体迷在触上、心里头迷在法尘上,佛这个地方说得明明白白的,「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所以我们叫世间人,世间上的形相都摆出来了。什么叫佛法?离开世间相就叫佛法,你哪里去找佛法?自己身上有佛法,自己也有世间相,本来都在自己,因此,「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拿六根迷六尘,多冤枉!人生转眼就过去,有什么可贪的?这都是人迷惑的地方,都是人受苦的地方。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这场。遍十方界。
 
这一科文还是说不变随缘的利用,这个题目「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话要是不研究佛经的人一听就沉闷了,怎么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就是说全体大用,这个意思我得多说几句好明白,不变是体、用是随缘,虽然是随缘,体不变,怎么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说个比喻,大家容易明白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人人每天都用,这是离不开的,因这个话不常听,就不好明白,一说了就明白了,就拿我讲经,一个体、一个用,所以说不变就是体、随缘就是用,我到这里来讲经,大家来听,我就随大家的缘让我讲经,这是用,有用必有体,身体就是体,身体随缘讲经,讲完了,我还是这个人,也没变化,你们诸位听陉,也是随缘,听完了,还是你这个身体,你们大家想想,要不给说上两句话,大家就沉闷,不知道什么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你要说开了就容易懂、也容易记住。这段经文,这是说不变的体起了随缘的用,这是佛对富楼那说,因他执难问疑,他有不懂的地方,这就是一难,心里头生疑惑,让佛给他解说,上边已经说了一半,从念的这段文起,又算一半。上文他疑惑的水火不相容,佛说水火互不相碍,佛已经给他说完了,二种疑惑是色空不能遍满世界,不能容空,空要是遍满世界,不能容色,他的着一边说,要说色空都遍满世界,这话当然是让人疑惑,佛拿富楼那问话重提起来,佛的口气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他是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佛是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就是这么句话,要紧就在这个妙明,怎么叫妙明?妙是不可心思、不可口议,我们人以为心里不思想、口里不议论,还有什么?就是一个明,这个明明白白就是人的本心,这个本心永远也不生、永远也不灭,你要是相倾相夺,那就有色空、有生灭,因什么成佛呢?就是一个妙明这二个字就妥当了,明白了这个理,照着这个起观念,这就是向成佛的路上走,底下再说如来藏有什么好处呢?「而如来藏」没有旁的,「唯妙觉明」,唯独是妙觉明,妙觉是口不可议、心不可思的知觉,妙明是明明了了的「圆照法界」,法界就是十方世界,他要真能做的,就能圆照法界,要能圆照法界就都成了如来藏,「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为无量」是指什么呢?如来藏,「无量为一」是指什么呢?也是如来藏,「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也是如来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也是如来藏。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都在如来藏里含着,「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在一个毫毛的头上能立一个佛的世界,宝王剎是佛的世界,佛依止的地方,这是说小中现大,因什么?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如来藏,没有二样;佛为三宝之王,佛宝、法宝、僧宝,佛也称宝王,在一毫毛头上现宝王剎,这是说小中现大的境界,「坐微尘里,转大*轮」,世界上尘土是微尘,比尘土还小叫微尘,坐在微尘里能度化众生,佛度众生就是「转大*轮」,「灭尘合觉」,没有旁的法,你把六尘销灭了,与这见、闻、觉、知契合,就是「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就能发生出真如来,因什么叫真如?你如就真,就叫真如,真如这两个字是佛法中的特别的名词,世间上各如本位,就叫真如,佛经上一起头就是「如是我闻」,如就是、不如就不是,这个地方还加一个真字,「灭尘合觉」,把六尘灭了,合见、闻、觉、知,「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就能发生出来真如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这段文是承着上边解释理性,也可以说性理,在大科上是第二科,名叫随缘不变之体,上来是不变随缘之用,这个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经文中到了究竟的话了,世界上一切所有都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地方是发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上边已说随缘不变的用,这个地方是显随缘不之体,这个随缘,上边说人的心性化成水、化成火、化成日月之明、化成黑云之暗,拿这些代表世间上的一切,名名色色都说到了。这是承着上边说,不变随缘之用已经解释完了,这里发明随缘不变之体,做三次解释,先说「空如来藏」,这段文先说如实空义、第二说如实不空义、第三是说非空非不空义,前边说完用,这里说体,如来藏就是不变之体、随缘之用,怎么讲呢?「本妙圆心」,就是人的心,人人皆有心,人人皆能成佛,人人皆应当学这个成佛的法,「本妙圆心」,他不是哪个时候造出来的,根本上就是不可思议,你不可说在哪个地方起头,不是心里可以思想到、也不是嘴能说到的,说不到讲不到,你这一个劲的说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是曲引旁征,从旁边把他考征实了,直接着不能说,就是曲曲折折的把他引起来,让人好明白这个理,明白什么理?明白不可说的理,这个理一说就错了,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要心里一想就错了,不用说你说的对不对,就是佛说法四十九年也没正式说,佛从旁边绕着说,把你引到这条路上,引的让你自己认得,是这么个道理,要是一说出来就成了病了,一说就有名相,你不着在名上就着在相上,佛就怕人执着,佛就怕人抓住不松手,我们人把世间事情就当真的,拼了命一定要干,其实你还没干好,干好了又怎么样?朝代都换了多少,哪个说一定久远,这是继续着上边说不变随缘之用,随一切缘,你心里用水、用火、用风,就现出水火风来,你要明白了根本上没有水、火、风,水、火、风就不现,你要装扮还不行,这得从根本上解决,「而如来藏本妙圆心」,他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的心称为「本妙圆心」,这个圆不是我们眼睛看见的那个圆,无论你天地多高多大都充满了,因什么充满了?都是他生的,一切唯心造,大家别疑惑,都有我们一分子。你心思我是一个凡夫,你要不明白真理,就是普通人,要明白了,就有阶级了,有贤人、圣人,还有大圣人菩萨、佛,有这些阶级,这是关系什么?关系你把不可思议的理明白多少,你明白圆满具足了,你就成佛,就是难明白,怎么说呢?不可说嘛!说出来又给人添一层迷惑,他是这么个道理,「而如来藏」就不必说了,「本妙圆心」,根本上他就是个不思议的、圆融无碍的,无所不在!这个圆字包罗一切,不是一定对着方圆说的,圆满没有不充足的地了,所以名字就叫如来藏,藏者藏也,已经藏完了,都藏好了,永远藏着,这是叫藏,说「本妙圆心」,根本上他就是一个不思议的、圆满一切的一个知觉,哪个人没有知觉?我们人的知觉用的不完全,拿见、闻、觉、知当心,岂不知这也叫心,是个妄想心,大材小用了,你心思这个心就在人的肚皮里头啊?要这么一点有什么用处呢?还能成佛吗?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都是自己的本心,大家要知道,人人都不容易承认,没有善根不容易信,「而如来藏本妙圆心」,底下说「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这是说七大,上文也讲过七大,七大有根大,根有浮尘根、胜义根,浮尘根是无常的,胜义根要明白了,在这里站住脚根,这就是明白道了,道就是把佛法通达了,不是还有个什么东西叫道,说是这个「本妙圆心」,他一样一样的说,说如实空义显这个体,这是说如来藏体上的空义,「本妙圆心」非是心,也不是现在打妄想的这个心、也不是虚空、也不是地水火风,七大这是说其总,底下分开说「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这又是一段,这地方就是空十八界,前边七大为总,这是分开说,都指着什么说?指着「本妙圆心」,就是解释如来藏的一句话,什么叫如来藏?就是「本妙圆心」,怎么叫「本妙圆心」?底下分开来说,都得说到了圆融无碍,这个圆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圆字当圆满说,不是对待说的。上来是空七大,非七大是空了,了然这个「本妙圆心」,这叫真空,我们人的眼睛看见的叫顽虚空,顽梗不灵、什么也没有的这个空。上边是总名,这是分别开说,非眼、耳、鼻、舌、身、意,是妙有真空,这六根是色相,我说的六胜义根是见、闻、齅、尝、觉、知,这里得分析开了,眼是眼、见是见,我们人都认为能见的都是眼睛,没有眼睛就不能看见,没有眼睛还有魂灵,魂灵还是有眼睛看见,这个地方得知道,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吗?所以,人日久年深,生生世世都是这么经验的、这么听见的、这么看见的,所以佛出世一说这个根本道理,有点不容易信,信得有点善根才能信,多生多世听过多少次,他才愿意听,没有善根的人,你无论说什么他也不信,他把世间法看的真了又真,那就没有办法了。我才刚念的这一段文,这是说空十八界,三六一十八: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这当中超略四个名词去,前边七大文,凡夫、圣人、众生界、佛界,统统是由这七大造成。底下分开说,我们凡夫每天必用的十八界,分开眼等六根、色等六尘、眼识界等六识界,这是凡夫法,凡就是普通的人,这是说凡夫法,要在「本妙圆心」,「本妙圆心」就是解释「如来藏本妙圆心」,分别开了又说十八界,大家都知道了。底下又说圣人法,这是非凡夫法、非圣人法,圣人分三种:有小乘圣人、有中乘圣人、有大乘圣人,小乘圣人是四果阿罗汉;中乘圣人叫辟支迦罗,也叫辟支佛,以十二因缘成道;大乘圣人是菩萨,菩萨修六度法,这是空十八界,十八界要是不起分别心就是妙有,妙有非有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就是这么个道理,底下是空圣人法,空中乘圣人法。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这一段是中乘圣人十二因缘法,这十二因缘法先念一念,好知道是什么,头一个就是「明合无明」,由明转成了无明,我们人的灵性是最灵的,要不就学什么都能成什么,学世间上的事就是世间上普通的人、你要学圣人的事就是圣人、你要学佛的事就是佛、学菩萨的事就是菩萨,这十二因缘法是中乘圣人法,由明转成无明,这算是一支,「非明无明,明无明尽」,这个非字贯在底下,「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就是这么个念法,这一个非字非三样,「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连明也没有了、无明也没有了,都尽了,底下还有一段,「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把这段落分开了,还好记好明白,前边说的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界,这是我们普通人都有的、都有作用的,这底下说圣人法,  「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由底下连着十二个因缘,这上头整个的说就算一个无明,这是说非无明,简单的说,他要说开「非明,非无明,非明无明尽」,这三样都没有,这是空义,名词是世间上的名词,要在这个名词上空,就是圣义、就是佛羲,说「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到这里是十二样,我念一念,大家也可以知道,也不算讨厌,「无明缘行」,无明就是糊涂,心里胡思乱想,人要明白这个道理,心不能错用,心是最宝贵的,你把他宝贵好了,人人都能成佛,世间上想发财致富、你想做什么人物,这都是妄想,你要说成佛最高了,这是人的本份事情,佛者觉也,自己身上带着的东西,不向外求,成佛改个名词,就是成觉,成了我自己的知觉,我以知觉为本位,不以有形有相的身体为本位,大家这个地方就好明白了,这地方说「非明无明」,这是说非,你敢正式的说这个名字,把这个非去了,无明这是必须有的,人人都是这个样子,都从无明里经过,「无明缘行」,你心里糊涂,心就歇不住,想完了这个就想那个,你一缘行得有认识,「行缘识」,你就有了认识、有了分别,人所认识的,「识缘名色」,人生、人死,人是怎么生的?不必细说,你有这种认识,将来还得托生人,「识缘名色」,名色是坐胎的名字,哪个人没有父母?「名色缘六入」,坐胎在母腹长成六根,「六入缘触」,人一生下来,六根触六尘,怎么叫触呢?不认识!小孩一生下来哪认识呢?他眼见到什么东西就要触动;「触缘受」,对心思的就欢喜,不对心思的就哭;「受缘爱」,长大就分别知识,见什么我爱、那个我不爱,爱什么求什么,「爱缘取」,愿意吃什么就买什么吃,「取缘有」,作取什么有什么,这就说到人做善有善报,你爱做善你就取善、做恶你就取恶,你把恶取了,就是你自己的,「有缘生」,到了来世,从前世说今世,从今世到来世;「生缘老死,老死以后又生」,老死到了究竟—忧悲苦恼,人到临死的时候,哪还有好境界呢?忧愁、悲哀、痛苦、烦恼,最后得这四个字-「忧悲苦恼」,这是十二种因缘,这里说的文辞简略,「非明无明」,也不是明、也不是无明,也不是明无明尽,「如是乃至」,我说的这十支,前边说的无明,最后说老死尽,「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这就不用细说了,这是中乘圣人用这些法修行,底下再说小乘的圣人。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这是小乘圣人修行法,证到极果阿罗汉,我念的六句话,「非苦非集,非灭非道」,这四句话-苦、集、灭、道,人在世间是离不开的,苦集是凡夫法、灭道是圣人法,这非字不用讲,非就是完全不是。佛先说苦、集、灭、道,人有八苦交煎,我也常说,不说到这里也就不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谁能离得了?生下来就哭,因什么哭?他不好受才哭;老苦,你看我这个样子,走路还得人帮忙,这就是老苦,不论老少有了病就是苦,谁敢说我没有病?到临死更苦,还有四苦:爱别离苦,你好爱他,他死了,离别了;怨憎会苦你越烦他越离不开,你天天怨他憎恶他,天天还得聚会,不聚会没有饭吃;还有求不得苦,你看人没有儿女,求儿求女,求不着也是苦,最后一个是色身的苦,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有这个色身,我不知道旁人,我就知道我自己,有衣、食、住,你没有这个不行,有这个身体,他不能独立,非有帮忙的不可,没有吃的、穿的、住的,你怎么活着?人生活为这衣、食、住,得受多少苦处,你不受苦不行,所以说五阴。色阴就是有形相的身体;受阴就是要享受衣、食、住;想阴,你得想主意,什么事情也得有思想,光想不行还得去实行,这叫行阴;人家能行你不能行,还得先学知识,这叫识阴,先念书学知识,好吃饭穿衣住房子,你看这一个身体多苦,这叫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是八苦交煎。你到了佛法上,不但不是乐、也不是苦,非苦,到这个地方苦是从哪里来的?召集来的,「非苦非集」,人人都学佛,哪有这些苦楚?所以说成佛不算是妄想、也不算高求,是人人的本份事,成佛怎么讲?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这个知觉不是胡思乱想,有了正经的道路了,大家别看成佛太高了,我们还能成佛吗?人人都有成佛之份,就是这种好事,人不信的多,你要相信那得多少世的善根,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这里说苦从哪来的?是从集上来的,你自己招集来的,自己做什么业受什么报,要想去苦,知苦就别招集了,苦就灭了,知苦断集,怎么断法呢?得慕灭修道,你得羡慕这个佛道,把一切的烦恼都销灭了,就证了寂灭了。所以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先说这个非字,非苦啊!你就不能够受世间上五阴炽盛苦、八苦交煎了;非集,就不能招集了,你明白这个佛法,哪能招世间上的苦?这个苦都是自己找的,人自个儿找苦,他不苦也不行吶!非灭、非道,要想去苦集、要想不受苦,你得有个道理啊!你得学个道理才不招集啊!把道修成了,就证寂灭的佛法,你灭除一切烦恼成就佛道,知苦断集,想灭烦恼就得修道,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非智非得」,你得有这个智慧、羡慕这个寂灭,你就得修道,这个地方得有智慧,有智慧然后才能得证四果阿罗汉圣人位。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黎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
 
这一段文是说六度法门,这是大乘法,随跟着就是佛法,「非檀那」,这是梵语,都没翻,这是最尊重的意思,原来的音声不肯翻,解释是一样能明白,这先说六度法,大乘法是先以六度入手,头一度就是檀那,檀那就是布施,大乘法最要紧的是布施,财布施、法布施,都行要施舍,「非尸罗」,第二是尸罗,完了再解释非字,这非字容易解释,尸罗就是戒律,学佛的人,不管大乘小乘先持戒律,大乘有大乘戒、小乘有小乘戒,这里说的大乘菩萨戒,「非毗黎耶」,第三是毗黎耶,就是精进,「非羼提」,羼提是忍辱,「非禅那」,禅那就是禅定,「非般剌若」,般剌若就是般若,我们简单说就是智慧,禅那寻常说就是止观,这叫六度,这都是行菩萨道必须要用的,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你没有智慧也不能度化人,因禅定你才能修行,所以依六度能可以离苦海到彼岸,「非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直接着翻就是由苦海到彼岸,从苦海里头可以到在彼岸上,以六度可以离苦得乐,就是这么个意思。上边都加个非字,这佛法有泯的时候、有立的时候,泯就没有六度相,所以这一个非字就是诸法空相,这就表示空,并不是断灭空、也不是顽虚空,这是在有上说空,叫妙有真空,说到波罗蜜多,已经离苦得乐了,这个功夫已经修成了,这底下又说-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这是佛法,刚才六度是菩萨法,「怛闼阿竭」就翻如来,平常说如来佛,印度话叫「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字是空义.阿罗诃翻应供,佛的十号之一,「三耶三菩」翻正遍知,这个正理普遍的、没有不知道的。这个大涅槃与二乘涅槃不同,涅槃这两个字翻不生不灭,他这里分析有大乘的涅槃与小乘的涅槃,阿罗汉与缘觉都叫小乘圣人,他也有两种涅槃:活着的时候是有余涅槃、到临命终时叫无余涅槃,把世法俗业都销灭了,到这地方叫不生不灭,这是二乘人的二种涅槃。这里说如来十号,文来的简略,一提这三号,其余的也都明白了,解释的时候不得不说一说,「非大涅槃」,这是对着小乘说的,大乘涅槃也有两种,就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小乘只是了脱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没了脱,变易生死是分段生死的根本,这个地方他还没了脱,这里说大涅槃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一齐了脱,都没有了,又「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这专说常、乐、我、净这四个字,常是永远常在、没有生死;乐是永远安乐、没有烦恼;我是永远没有变化;净是永远清净、没有污染,这是佛的四德,把佛经上要紧的名词都集到这里来,为发明佛的果位,这里加一个非字,这个地方先不用说了。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以是俱非」,以着这个俱非,这是承着上边说,非小乘、非大乘、非佛法,加上个非字,「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这叫世、出世在一块,出世也不离世间、世间也不离出世。佛是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世间,众生这个缘要熟了,随时教化,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说到这里已经结成了。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以上是说一切法如实空义,这又说一切法如实不空,什么就是什么,合在一块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以是俱非,世出世故」,这是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前边说的非完全就是说诸法性空,空是妙有真空,不是眼前这个虚空,这又说如实不空义是真空妙有,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以着这个该怎么样呢?「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就是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随缘里头藏着不变、不变里头藏着随缘,这就是说不可思议的道理,人人都俱足,我们人都是着在一边,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你要说亦有亦无就不明白了、就不信了,说非有非无更不信了,所以以着这个「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他就成这个佛法,这就是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随缘里藏着不变、不变里藏着随缘,你不能说一定是个什么,世间万物也都是这样,我们人也是变就不变,你没看见他变、他无故的就老了,你说是无中生有,有中就成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即如来藏」,他是承着世出世故,你向哪里去找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如来藏「元明心妙」,元是当根本讲,根本上就是明明白白的一个心,不可思议,「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心造的,这个人的自尊自贵,哪个人没有心?也不管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统统都有心,有心你要会用,人人都能成佛。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承上边说「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这说「即心即空」,空就是没有,随跟着说有,「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大」,这是说七大,这才说了六样,这个心是说的就是胜义根,这说「即心即空」这段文,上边说非,这是说即,即就是有,这个心是见、闻、齅、尝、觉、知,是胜义六根,还有六种胜义识,这识与根还不一样,到这七大上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所以这个心与其他的解释全不同,就依着这个「即心即空」,「即心即空」是依着这个「元明心妙」,以这个「元明心妙」,心就是心、空就是空,他怎么说七大?这才说六样,这见、闻、齅、尝、觉、知算是胜义根,算是一大,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也算是一个识,一个根、一个识,加上虚空、加上地、水、火、风四大,这正是七大,七大这是总说,底下又分开说-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指着凡夫法说的,「即色,即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这是六识,这六根、六尘、六识是十八界,前边说空,这里说有,就是凡夫所承认六根、六尘、六识,统统的都归在如来藏,是这么个意思,底下又说十二因缘。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佛说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十二支,念的这段文简略说完了,统统都归如来藏,「即明,无明,明无明尽」,明就是指的人心明明了了的,这个无明从哪来的?是从明上来的,这个人元来都是清清净净的、明明白白的,就是因自己不认识自己,拿世法一染,就不明白了,明就成了不明,「明无明尽」,说这个明和这个无明,统统的都到了究竟,该怎么样呢?无明就缘行,「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如是乃至」,由这个明、无明缘行,他这个人的心没有着落,这是说发起的话,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了,因什么无明呢?他一有对相就不认识自己的明,拿这个明就染了,由这上头就无明,明和无明都没有,「如是乃至即老」,「无明缘行」,行世间的事,「行缘识」,有这个认识,他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由过去的事情又成现在世,「识缘名色」,这就是人一坐胎的名字,由这个不明白,所以这个人就投生了,「名色缘六入」,一坐胎就有六根了,六根怎么叫六入?就是眼能入色、耳能入声、鼻子入香、舌头入味、身上入触,这是前五根对五尘,心里头能入法,就是前五根对其五尘的法,他都入进去,就叫法尘,这是说由这个明就成了无明,「六入缘触」,人一生下来六根对六尘,小孩他什么也不明白就叫触,「触缘受」,人一生下来就要吃奶,「受缘爱」,谁给他东西吃,他就向谁好,「爱缘取」,他长大了爱什么他就取什么,「取缘有」,你取什么就有什么,今世有什么业,来世受什么报,「有缘生」,这是说到来世,「生缘老死」,生下来,还得老、还得死,这是十二因缘,是简略的说,「如是乃至即老即死」,乃至是个超略之词,从无明上来的,明无明尽,「如是乃至」,把当中的几支超略过去了,「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又从今世到来世,这是十二困缘,是中乘圣人法,怎么就成了中乘的圣人呢?他是修还灭门,我们凡夫是顺生门,顺着就生人、逆着就生圣,怎么是还灭门?你要想了生脱死、成圣成贤,先灭这个无明,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一起灭,这是还灭门,底下还有四谛法。
 
即若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前边都是非苦、集、灭、道,这又说即,即苦、集、灭、道,这四谛把他研究实了,一点也不错,怎么叫苦、集、灭、道呢?人生下来就哭,所以说生苦,苦是从哪来的呢?由集来的,就是由十二因缘,自己招集的,苦不是谁给的,你做什么业生什么人,你前生造聪明业,今生就是聪明人,前世做糊涂事,今世就是糊涂人,苦集得怎么去呢?得修道!要想离苦你得把这些集的东西都销灭了,灭了凡夫法就成圣人,这地方叫寂灭,这寂灭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是生灭的意思,再说销灭世间上一切烦恼,应该怎么除去?得修道!苦是世间果、集是世间因、灭是出世果、道是出世因,你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有智慧才能得证小乘圣人果位。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黎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
 
这段文是大乘的六度法,「即檀那」,头一度是檀那,翻布施,大乘法第一步引导人先做布施,有钱舍钱,没有钱舍什么?你明白佛法就施舍佛法,财施、法施!有钱财布施也好、没有钱财有佛法的布施也好、有钱有佛法一起布施更好,行布施有什么用处?布施度悭贪,你要有贪心,就不能行檀那,这是说钱财不肯舍,你要明白佛法不肯给人说,这也与檀那相反,若肯财施、法施,度自己的贪心、又度一切人的悭贪心,刻薄悭吝、贪得无厌的这种心就没有了;第二种「即尸罗」,尸罗翻戒律,就是让人持戒,大乘的戒律持十重四十八轻戒;第三「即毗黎耶」,毗黎耶是精进,勇猛精进!什么勇猛精进?就是布施与持戒要精进!不能懈怠;第四是「即羼提」,羼提是忍辱,你要行布施、持戒、精进,有人毁谤你,还得要忍辱,不忍辱就会退道心;第五是「即禅那」,禅那也叫禅定,这是华梵并举,这个禅是印度话、定是中国话,修定功,你要完全说梵音叫禅那,就是禅定的功夫,这是自己静坐修行就叫禅那;第六「即般剌若」,般剌若简称就是般若,翻为智慧,这是菩萨六度,底下说六度的好处,「即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翻离苦得乐,也叫到彼岸,这是菩萨所行的六度法门,自度度人,由大乘的菩萨才能成佛,小乘不能成佛,只可以成圣,这是小乘的圣人。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
 
「如是乃至」,这是超略之辞,「即怛闼阿竭」,怛闼阿竭翻如来;「即阿罗诃」,阿罗诃翻应供;「三耶三菩」,略了一个即,这也是特意的简略,三耶三菩翻正遍知,正是中正的,中正之道普遍皆知,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若是证到佛的果位,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世界,多少万劫不可说的时候,没有不知道的,都在他的知觉之中;「即大涅槃」,大涅槃这是对着小涅槃说的,加一个大字,为是与小乘中乘分开,涅槃翻不生不灭,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永远常在,这是佛证到究竟叫大涅槃。
 
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这是成了佛果的四种安乐享受法,也叫佛的四德,「即常」,永久享受不生灭之乐;「即乐」,这个乐不是对着苦说的,是永远的安乐;「即我」,一切法无不是自己的本身,成了佛,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的一个本体,一个佛是一切诸佛的本体,所以一切人与佛都是一体,这道理都要知道,「即净」,清净无染,在尘不染尘,这是大涅槃以后的四德:常、乐、我、净。先说非,这又说即,非就不是、即就是,这是一边泯、一边立,泯立同时。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这是对着即非说的,连着上文说的,「以是俱即」,俱都是什么?「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就不离世间法,小乘、中乘人就分开了,他是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不相合,阿罗汉还有回小向大的时候,中乘圣人他不度化人,独善其身叫辟支佛,梵音也叫辟支迦罗,说这些名相,这都是总名相,佛把这些散开再归纳在整个的,整个的又统统归纳一个佛性,「以是俱即,世出世故」,是怎么回事情呢?底下又说—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即如来藏」,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前边讲过如来藏,「妙明心元」,这个妙就是心不可思想、口不可议论,明是明明了了,就是这个心,心就是性的利用,元字这是结成了,元字当个根本讲,这就是妙明心的一个根本,这是总题文的意思,明随缘不变,前边他用即,是不变随缘,不变之体随一切缘,他用非字,这科文用即字,前边他是明不变之体起随缘之用,这个地方是明这个随缘不变,前边是不变随缘,不变的体也分三种,「遮照同时」,遮是非去一切法,所以最后也非六度、非佛果,这里是即字,照就是显露出来了,说这个即字就是照,这「遮照同时」你听听这个话,像我们所知道的,遮的时候就不是照、照的时候就不是遮,我说的时候就是不说、不说的时候就是说,这是一个大乘法,凡夫法,说就是说、不说就是不说,是就是、非就非,这个地方是一个整个的,「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上边说出世法就是非、说世间法就是即,佛把这些法都总起来,「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世间法就是即一切法、出世间法就是非一切法,这个地方这是个对待的,佛法是个绝对的,「超伦绝待」,没有伦次、绝了这个对待,所以这地方说到「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这就把这些名称都集在一块了。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这是佛的这些弟子们不能够完全接受,佛说的这些道理-「离即离非」,你说就是也不对,即也得离;不即,就得非,非也得离;「是即非即」,说是即,也不对;非即,更不对,这都不对!开口便错!举念即乖!你开口一说就错了、你举念就乖离了,这地方就叫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你有这四句,哪一句话都有过,由这四句话开成了一百句,一就开四句,四四一十六句,分开说也是错,这十六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十六,也是错!你说到一切归到百非上也是错,开口便错,就怕你开口,「入无言说道」,这个道理入在不可言说上,所以这个道理只可以会不可言传,佛说「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是佛说,你们做不到的事情,小乘法还能借着所说的事情解释「妙明心元」,不思议的这个明明了了的知见心的根本,该怎么样呢?「离即离非」,你说他这就是,这不是即吗?也得离开,非呢?前边说了这些法,都是非,你再说是即,也非,说非即,也不是,这叫离开四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统统不对,这些话都是世间人说的,「如何世间三有众生」,怎么叫三有众生呢?有欲、有色、有无色叫三有,有欲就是欲界天,这是说天上的人,天上的人比我们世间人高,天上的人为上界、世间的人为下界,天上有二十八层天,有欲六层,有男婚女配;有色-有形有色没有欲了,有十八层;有无色界—就是四空天有四层,共二十八层天,这都是凡夫。你再说到出世间,「及出世间声闻缘觉」,这是小乘、中乘的圣人,虽比二十八天高,这都是用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拿所知道的心测度我如来证佛果的这个道,「无上菩提」,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觉道,你没离开所知所觉的心,这个病都在所上,你拿所知道的心测度如来无上佛果,这都错了,这是佛的诃斥,你用世间的语言入佛的知见,你哪能入进来?底下说一个比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佛拿乐器作比喻,琴是七弦、瑟是二十四弦.尧、舜的时候讲「琴瑟友之」那个典故上,人要办喜事,就用琴瑟这两字,那是帝尧的两个闺女,都给帝舜做媳妇,说帝舜他能弹琴,这娥皇、女英,是尧帝的两个闺女,这是两位公主,这时候称呼他弹瑟,琴合瑟一弹,这是交友,「琴瑟友之」是这么一句话,七言对上有这个话,「譬如琴瑟箜篌」,箜篌是笙管笛箫,这都是竹子做的,所以字不离母,都是用竹字头,琵琶也是丝弦,是抱着弹,琴瑟是放在桌上弹的,佛拿这些乐器作比喻说,「虽有妙音」,这些琴、瑟、琵琶、笙管、笛、箫虽然有好的音声,你得会弹,「若无妙指,终不能发」,音声最妙,若手指头不灵活也发不出好的音声来,「汝与众生」,这是佛问弟子们,说你们与世间上一般人众多成分而成的,有生命的都叫众生,「亦复如是」,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佛法这个道理,你拿嘴一说,不是有就是无,不是亦有亦无、就是非有非无,你拿这个开成一百句,这都得离开,「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宝觉真心,虽然是各各圆满,就不能用,人人都有宝觉真心,他自己把自己迷惑了、埋没了,怎么叫宝觉?这个觉是永远不改、永远不变、永远不坏的,这才够上宝觉,这才叫真心,「各各圆满」,这是佛问法会上人凡能听经的、研究经的、闻着一句两句的,你们这个知觉都是圆满的,就是不会用,你们哪个人不圆满?就是用错了、认错了、做错了,若要是「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比如我一按指在这个琵琶丝弦上,这如同是什么?「海印发光」,拿这个做个比喻,海印三昧,这是禅定的功夫,我要一按指,好比这个事情成就了。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汝暂举心」,佛说你们暂时举心,不用说话,那就错了,不用等着说出来,说出来更错,「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因什么缘故?这底下有缘故,若这样我们就不能行了,「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给弟子们说的,开出一条路来,由你们不勤求这个无上的觉道,无上的觉道是佛道,成佛的法你们都不愿意听、不愿意学,距离得太远,「爱念小乘」,这小乘法得效验得的快,所以他是爱念小乘法,「得少为足」,你们这时候有证到四果阿罗汉、有证到辟支佛果的,辟支佛果不是究竟的佛果,中乘、小乘不是大乘佛法所摄。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炒明。受此沦溺。
 
这一科文是发明人的迷悟因缘本无自性,所以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这是说人的缘起,富楼那尊者更不用说,当然是根本上与佛是一样的,说「宝觉圆明」,宝是永远不变坏的意思!世间的金玉珍珠也叫宝贝,但是不能与宝觉相比,这宝贵的知觉是永远不坏的,常在圆明,圆是无欠无余,无所不在、无所不是,所以说宝觉的这个明白是圆融无碍的、遍满一切处,这是说人的觉性是这样,这个「真妙净心」是承着「宝觉圆明」说的,他以性为体、以心为用,体用是不相离的,觉性是圆明的,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这个「真妙净心」,真而无妄,没有虚妄的,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知觉心,净就是无杂染,这个净心,就是心不可思、口不可议,就叫妙净心,这是说人人本具的,诸佛与众生,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可就是有发现的、有不发现的!有迷惑不承认的,佛是完全承认了,这个「宝觉圆明,真妙净心」,也不是修出来的、也不是炼出来的,本来就如此,我们人迷昧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用修、也不用炼,这是个现成的,这个地方是富楼那对着佛说,「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圆满没有二样,佛与众生没有二样,这是说人的心性元起的地方,这底下一转个又说,「而我昔遭无始妄想」,我因什么与佛不一样呢?而我往昔,起初的时候,自己遭的无始的妄想,怎么叫无始?没有根本、没有起头的地方,本来的知觉因为迷惑遭了这个无始的妄想,就与佛不一样了,「久在轮回」,轮回就是人的生死的一个别名,轮过来回过去,生了死、死了生,久在生死之中,「今得圣乘,犹未究竟」,现今我虽得证圣乘,乘者是运载之义,乘船乘车都叫乘,说得圣乘,就是说我虽得了圣人的真理,这还没到家,还在路上行着,得着走的道路,有了依靠了,然而还没得到究竟,这是他自己说实话,说完了自己证到的见地。底下又赞扬世尊,说「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种种世间上一切的虚妄,圆圆满满的都销灭了,一点也没有了,「独妙真常」,佛是独立自在、不可思议的、真正的、永远常在不改不变,这是说佛证到的地位,把佛的这个意思也说了,「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这是请问佛的话,说「敢问如来」,这里含着不敢问的意思,因此不敢问佛,我这才勉强着敢问,「敢问如来」这是自己冒昧,「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说佛证到佛果地位,我们在半路上走着,这还有世间一切众生、四生六道,这是说这一切众生,「何因有妄?」是什么因缘他就有虚妄不实的事情?有这虚妄不实的事情,是「自蔽妙明」,自己遮蔽住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明明了了的心就不发现了,因此这么一糊涂,这是误作误为,「受此沦溺」,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个沉沦陷溺之苦,好比丢在大海里头,就是这么苦,这是富楼那尊者问佛,底下佛回答。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告富楼那说,「汝虽除疑」,你虽然除了疑了,「余惑未尽」,余惑还未尽,人的迷惑有层次,有迷理的无明、有迷事的无明,除了疑惑是指头一层的迷惑,头一层的迷惑是见思的迷惑、第二层的迷惑是尘沙的迷惑、第三层的迷惑就是无明的迷惑,修行人得破尽了这三种的迷惑就能成佛;这个疑字,比起迷惑虽然轻一点,见思惑一破,就证小乘圣人;尘沙惑一破,就可以行菩萨道;无明惑破尽了,就能开佛的知见。按富楼那这个时候虽然证了四果阿罗汉位,他不住果,还向前奔,所以佛才对他有这一种开示,佛说富楼那「余惑未尽」,尘沙惑若尘若沙,他没有个定数,可多可少,怎么叫可多可少呢?根性若利,直接着就把无明惑破了,这无明是根本的迷惑,富楼那早已破尽见思惑,尘沙惑还没破完,佛一看这个机缘成熟了,直接说给他破无明见法性,我给你说究竟的理,先给你说这么一个比喻,「吾以世间现前诸事」,拿现前诸多的事情,「今复问汝」,拿你听见过的事情,你也知道的事情,「今复问汝」,我还要问问你,拿这个做比喻,「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拿这件事对富楼那说,「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你早先不是听见室罗筏城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中国话叫祠授,他母亲在祠堂祈祷来的,求神赐给她的儿子,印度话叫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这个人忽然在晨间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眉目很清楚,他一看镜子里头的头就当真的,「瞋责己头不见面目」,离开镜子,不见面目,因此就起了魔障了,「以为魑魅,无状狂走」,魑魅魍魉就是妖魔鬼怪一类,他不见自己的头,就怕起来了,因此就狂走无状了,以为妖魔鬼怪,无故的狂走,佛说到这里对富楼那说,「于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中,以为怎么样?说「此人何因无故狂走?」佛说出这个人来,让他心思心思,此人是什么因由无故的狂妄的找自己的头?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佛举出这个人做比喻问富楼那,富楼那回答佛说,「是人心狂,更无他故」,这个演若达多心里发狂,没有旁的缘故,这个心是狂妄的,这个地方这是佛让富楼那自己说这句话,这个人狂走找自己的头,大家说他是狂妄了,「是人心狂」,更没有其他的缘故,底下佛就有话说了。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佛对富楼那说,「妙觉明圆」是人人本具,人的本觉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本明是无所不明、圆满一切,没有缺的地方,这「妙觉明圆」,不是修出来的,是「本圆明妙」,他根本上就是这么个样子,根本上就是圆融无碍的、一个不思议的一个明白,说「妙觉明圆,本圆明妙」,这是把这个法显出来,显出正法来,以正好显虚妄,这是指人的心性,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是不能改变,也不是修炼出来的,人人本俱的。这底下转过来就说他这个狂妄,前边拿这个法先证明这个「妙觉明圆」,本来就是明妙,说「既称为妄」,就没有根据,「云何有因?」这「妙觉明圆」是有根有本的事情,可以当时就表示出来,既然成了虚妄不实的事情,若有因由就不算虚妄了,这句话这是佛答富楼那「是人心狂」,让他自己说,「更无他故」,佛的意思就在这里,没有旁的原故,你这个地方还不明白,还要问我,佛说这个意思答他,借着这个比喻,把这个意思说透了,说「既称为妄,云何有因?」他若有因由就不叫妄,「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有一定的因由起来的,也就不算妄了,「自诸妄想,展转相因」,是拿自己的妄想展过来转过去互相为因,「从迷积迷」,迷上加迷,「以历尘劫」,拿这个比方人不认得自己的本性,就是这么个样子,「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佛发明这个理给他说透了,这还是反不过来。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你还问什么因由,因着迷是他自己有的,「识迷无日,妄无所依」,你要认识这个迷惑没有因由,这个妄就没有依止之处,因什么他没有依止之处,还没有生灭呢?「尚无有生,欲何为灭?」他没有本位了,生的时候都没有,哪还有灭?他本真就是个虚妄的,「得菩提者」,是明白佛法了,自己觉悟这个大道理,心里明白菩提,「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如睡醒了的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心里明明白白的,一点也不参杂,「欲何因缘,取梦中物」,你找不出证据来,你梦中梦的事情,心里明白,但是取梦中的东西拿不出来。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若复无因,本无所有」,况且更没有地方去找,这还问因什么?「如被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他无故的就跑,到处找头,「自怖头走」,他自己恐怖说头没有了,在脖子上按着,他不知道,狂妄了!这比喻人的本性时时在身上,无所不在,他自己不承认,演若达多不承认自己的头,因什么不承认?看不见了就不承认,我们人人都有佛性,还能不承认吗?不承认我们从哪里生活?这是表示这么个意思,这是说「忽然狂歇」,忽然他不狂妄了,把这狂妄劲没有了,「头非外得」,他疑惑着头没有了,是狂妄的时候,「纵未歇狂」,纵着他没歇狂的时候,「亦何遗失?」脑袋何曾有遗失?这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佛对富楼那说,「忘性如是,因何为在?」虚妄在什么地方?你自己看不出,自己妄自狂妄,妄自找头,世间人的本性见不着,就疑惑没有,你要没有性,你哪有命,没有命,你哪有知觉呢?这根本是个性,我拿他做这么个比喻,说是「纵未歇狂」,就在跑着找头之时,「亦何遗失?」头也未曾丢失,得着也不是由外边得来的,还在脖子上安着,富楼那!哪来的妄想?就是从心里起的虚妄,不用再问在哪儿?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佛这就出法子来了,没有旁的,「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你单单的不用分别世间上的事情这就对了,「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说狂妄之性就是这么个样,你还问在哪个地方呢?佛说你想修行,问究竟的理,单单的不随世间法转,世间法都是虚妄不实的、都在梦中,梦醒的人,梦中的事情拿不出来,「业果众生,三种相续」,由这个业因业缘到业果上,这说业果众生有三种相续,这三种相续不断,在世间上永远受苦,怎么个理呢?「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由三缘能显出三因来,什么叫三因?贪、瞋、痴,贪心、瞋恨心、愚痴心这三样,人人皆有,轻重之说不能免的;什么叫三缘?杀、盗、淫,杀生害命、强取强夺、一味的邪淫,所以说,你要把杀、盗、淫三缘断了,三因的贪瞋痴也就没有了;你要去了贪、瞋、痴的心,杀、盗、淫也就没有了,你因贪就盗、因瞋就杀、因愚痴就邪淫,「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你要断一边,没有因就没有缘了,没有缘这个因也就没有用了,「则汝心中」,就是你的心里头,「演若达多,在性自歇,歇即菩提」,演若达多就是你心里的狂妄,你把心中的狂妄若是歇下去,那就是觉悟了菩提佛果,就在自己有无果决的心,「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说到这里,佛叹惜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胜净明心」,这上边说「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从哪里来的?由「胜净明心」,胜净,这个净胜过一切,不能污染,怎么叫胜净?外边有可亲、可爱、可厌烦的都不理会,你要有亲爱的事情也就染了、有烦恼的事情也就染了,这个净要胜,胜一切的境就行了,就没有一切的污染了,「胜净明心」就是一个明白,不要糊涂,「本周法界」,你别把自己看轻了,就是我们人人的这个知觉的心,要把虚妄的事情要撂下,根本上周遍法界,要是不明白,糊涂了,也是周遍法界,自己不承认!这个性理无边,这个是本有的,人人的天性,自己不认得自己啊,「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这不是从人怎么用力量、怎么修炼、怎么受苦得来的,不是那个事情!看佛说的这话有多么果决、有多么干净,「不从人得」,是本来的,不是人去得来的,还得用力气,「何籍劬劳」,用力的劳苦,「肯綮修证」,是劳筋动骨的修证,都用不着这个,因什么?是个现成的,随着佛又给他说一个现成的道理。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佛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衣里有一个如意珠,或是父母给他的,或是亲戚朋友给他的,让他保存,「不自觉知」,他自己不知道有个如意珠,「穷露他方,乞食驰走」,穷得无聊,向他方乞食,东走西走为的是讨饭吃,「虽实贫穷」,虽然是实实在在贫穷。「珠不曾失」,这个如意宝珠还在身上,他不知道,「忽有智者」,忽然有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出来了,或者是给他拴珠的人看出来了,比如这个意思,「指示其珠」,告诉他身上有个无价宝珠,你自己怎么还讨饭吃,「所愿从心」,你愿意得什么有什么、你愿意用什么有什么,「致大饶富」,可以致大饶富,饶富是很大的财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拿这个比喻发财致富,想成佛都行!如意宝珠是什么?是人的佛性!自己不承认,你要慢慢的细心承认了,当下就是!不用费事,劳筋动骨、费力气,一点力气也不用费,本有的!这个如意珠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所以想苦有苦、想乐有乐,谁还愿意想苦?总想乐事,想乐事你永远的安乐。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也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这一段文是阿难尊者有疑惑问佛,这是个疑问,「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阿难疑惑佛上来说过,因缘这是随时活动的一个名词,这不是究竟的佛法,前边佛就驳过他,阿难心里头仍然放不下,今天到这个时候他一看,旁人说的这个道理,佛都给他解释清了,这一宗事情心里头放不下,是什么?就说因缘不是究竟的佛法,这是活动的一个名词,阿难以为因缘就是佛法,所以就儱侗了,阿难在法会大众中要问话,必得先要顶礼,佛在上边坐着,顶完礼站起来对佛表白,说「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三缘就是世间人做的杀、盗、淫,三因就是贪心、瞋心、痴心,有这三种心就容易做三种缘,做出来就是杀、盗、淫。佛说三缘断故,三因就不生了,外边没有杀、盗、淫,心里自然的贪、瞋、痴就少了,一点点就销灭了、就不生了,贪心生盗心、瞋恨心生杀业、愚痴心生就是世间上邪淫的人,这是修行的法子,人要想修行先从根本上入手就去贪、瞋、痴,外边的三缘更不应当做了,「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这是佛自己亲自说的,这是修行最要紧的地方,狂妄心歇下来就是佛心,上哪里去找佛心去?哪个地方去找佛呢?就怕人或轻或重多少都有一点,一有不对,瞋恨心就起来了,有智慧的人觉得不对,当时就销了,要没有智慧、没有研究佛法、不会修行,这瞋心就越养越大,大来大去就要杀人,那是一点也不错!贪、瞋、痴的心要是断了,从根本上做恶的根就断,这个人心里头要没有一点规矩,就像疯狂的人,随便乱想、随便乱做,「心中达多,狂性自歇」,狂妄的性自己不想歇都会歇下,心里头没有贪瞋痴了,哪还有是非心呢?狂性自己要歇下,歇下来就是菩提佛心,我们人在世界上自己都不觉悟,觉悟世间法,修行清净心的法子不用了,所以人心就狂妄了,你上哪里找佛心?全在歇上,「歇即菩提」,歇下!这菩提的心就是佛心,成佛是心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歇下去就是菩提心,「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这句话是阿难对佛先说的,说佛法不在因缘上,因缘本来是个动词,阿难所以对佛说,什么事也是因缘,「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佛自己不赞扬因缘,这里的因缘是从佛嘴里说出来的,说什么「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有因有缘,这不是佛说的吗?阿难拿因缘就当佛法了,这是他错的地方,皎就是亮亮光光的、明明白白的,这是佛说的,自己不承认是究竟的佛法,「云何如来,顿弃因缘?」说斗然间把因缘两个字放弃了,这是我早先跟佛学的。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阿难说我也是听佛说因缘法开的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又对世尊说,不是我一个人知道,佛常说这个道理,此义何独我阿难这般年轻有学的声闻,佛三十岁成道,阿难才出生,在法会里头也是阿难是最年轻有学问的声闻,还有没学的还得学,普通说,有学问、没学问在佛法里头叫有学,就是求学的时候,求了学然后你好修行,不求学你怎么会修行。这地方就比较说了,说此义就是因缘中用不中用的这个义理,我们都是中用的,此义不独我们听佛讲过,我还有多少没学的,还得要学,怎么叫声闻呢?不能自己识得本心、见自本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明白了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的天性。根性来的顿,初学的人必得给他说法,他拿耳朵听见,这才叫佛法;你要在禅宗里头,不一定在说话上,一举一动都是佛法,那更不明白了,你说他还不明白,必得说法他才明白,所以这叫有学的声闻,到无学就绝学了,绝学就是没有忧愁了、心里一点妄想心也没有了。修行的法没有什会特别的巧法子,就是心里起妄想,大家要知道,哪有巧法子?哪个人心里没有妄想,轻重之说,若能每天去点妄想,别说每天,每月每年能去点妄想,这就是最好的事情,这都叫佛法,什么叫佛法?佛法没有什么稀奇!「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比我高多少倍的都听见因缘法,佛为什么顿然间把因缘弃舍了?「今此会中」,这就举出法会之中有名望的「大目犍连」,俗语有说,目连僧救母,这是佛的有名的大弟子,「及舍利弗,须菩提等」,这都是有名的大弟子,这三位早先是外道的修行人,后来皈依佛,他早先「从老梵志」,是印度婆罗门,那是最高上的、最尊贵的一个教门,这三位原来都是婆罗门的人,因为听到佛的道理真实,才丢了婆罗门跟随佛学,这名字叫老梵志,他怎么叫老梵志?这都是老修行,梵志当清净讲,他立的志向都是清净的,心里一点贪、瞋、痴都没有,他是从外道「闻佛因缘」,他们闻听佛说的因缘法,「发心开悟」,他们是因为听见佛说因缘,心才开悟,「得成无漏」,人没有妄想,就不漏落在世间上受苦,是永远得大安乐,「今说菩提不从因缘」,佛早先教我们从因缘上修行,现今又说菩提佛果不从因缘了,菩提佛果是成佛的法门,「楞严经」是最上的大法,佛说完「楞严经」就说「般若经」,说完「般若经」,就说「法华经」,再说「涅槃经」,说完了就入涅了。阿难尊者因佛说的话心中不服,他特意请教佛,说是要不从因缘法入手,怎么修行呢?「则王舍城拘舍梨等」,说王舍城有个外道叫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他们说自然法成第一义,佛说成佛的法为第一义,从因缘上起,因缘和自然是相反的,因缘是有因由、有助缘,这个事情才能成,自然是不用造作,自然就成道。有这么一种外道叫自然外道,他的头目人叫拘舍梨,佛说证菩提佛果不从因缘,那么就等于王舍城里的外道拘舍梨等,那些人说的自然,不用修行就成第一义了,阿难请教佛,说到这里把他的理由说完了,「惟垂大悲,开发迷闷」,惟望我佛可怜我们,开导我们发明这个道理,除去我们心里的迷闷,阿难尊者把请教的意思说完了。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佛对阿难尊者解释这个意思,「即如城中演若达多」,说阿难比如城中有一个发狂的人,名叫演若达多,你们都知道,他因照镜子,不见自己的头,到处找头,我说不用因缘的比喻,就如城中这个人,「狂性因缘」,他无故的发狂,「若得灭除」,要是一销灭了,「则不狂性,自然而出」,不狂的这个性自然的就出来了,「因缘自然,理穷于是」,你说的因缘自然的理,到此为止,这因缘和自然就是佛又给他解说,我因什么早先说因缘,现在又说因缘不究竟,那时不说因缘法你不能证四果圣人,直接说大乘法你不相信,佛是叫他从小乘入大乘,这是佛度化人的权巧方便,当然阿难尊者有此一问,本来他也应当问,因什么?早先佛让他学因缘,这时又不让他学因缘,所以佛指演若达多「狂性因缘」为例,「狂性因缘」若灭了,「则不狂性」因缘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的理由也就这么一点章程,也就这么个意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来演若达多的头就没丢失,头本自然在他的脖子上安着,「本自其然」,本来他自己就是,若是这么样,「无然非自」,没有一种道理说不是,若这么说「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这是什么缘故呢?到处狂走找头?「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佛对阿难说,演若达多的头在脖子上长着,他自己发狂,「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布头狂走?」他若有因缘就不叫狂了,「若自然头,因缘故狂」,若是自然头以这个因缘发了狂,若果然是这么样,这没有理由可讲,「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不能说把头丢了,还去哪里找头去?「狂怖妄出」,他要有理由就不叫妄了,就是真的了,「狂布妄出」是「曾无变易」,并没有什么变易,「何藉因缘」呢?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这说不是因缘成了外道的自然法,说本狂是自然就会狂,「本有狂怖」,他根本上就是个疯狂,「未狂之际」,早先他不狂,突然间他狂妄了,他在未狂的这个时候,他「狂何所潜?」他那个狂在哪里藏着?你说说这个理,「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不狂于自然,狂就不是虚妄的了,那他怎么又狂走呢?这个理怎么讲呢?
 
若悟本头。识知狂定。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若是醒悟了认识他自己的本头,他知道是狂妄走,「因缘自然」,哪个算因缘?哪个算自然?这与因缘自然毫不相干,「俱为戏论」,「是故我言」,因着这个,早先佛说的「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这是对阿难说,底下佛又把这个话又转回来,又给他破除,「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就因着这种道理,我才说三缘一断,杀、盗、淫就没有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菩提心一生起,就是成佛的心,生灭的凡夫心就销灭了,「此但生灭,灭生俱尽」,因此生灭俱尽,「无功用道」,这是佛法无作无为的工夫,你要是有造作,那就错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佛法怎么修呢?就是歇心的法子!你要是歇狂妄心就是修行,事情应做的我还得做,做完了就拉倒,不必多忧多虑,用不着的事情不用想他,这就是成佛的法子,哪还有巧法子?所以这就叫「无功用道」,没有功德!佛法是无作无为的,「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若有自然在心里头,你心里头就有个影子、就有个自然,你有因缘,心里就有个因缘的影子,这个心越干净越好,「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你要常有因缘,这个因缘常在你心里头,「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说到这里还没到家,说「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我这个自然心又生出来了,要不让他生,生也灭了、心也灭了,「生灭心灭,此亦生灭」,你再这么着,还是心里有生灭心,你有作用就不行,「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无生灭的名字就叫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又如世间上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世间上哪一种物都是诸相杂和的,成为一体,「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要不是和合的,他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本然也不是本然、和合也非是和合,「合然俱离」,合也不要、然也不要,合与然俱都离开,「离合俱非」,连离带合还不对,要知道这个就放下一切了,「此句方名无戏说法」,这才够上佛说法没有戏论法,都是真实的,不是游戏随便乱说的。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佛对阿难说,「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你还不错,多知多闻,但是对于菩提涅槃的道理尚在遥远,非是历劫辛苦修证的,「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虽然你能忆持十方如来的十二部经,不光一尊佛说的十二部,佛说的经有十二部份,不是十二部,多字叫十二部经,一个经里头有七分八分的、有十二分不全的,所以叫十二部经,十二个说法,是这么个意思,不是指我们念的这一部一部的,有十二种说法,「清净妙理如恒河沙」,你都明白了,佛法你都会说,你心里没有正式的功夫不行,「祇益戏说」,你不实行实作,你尽给人说,这就像献论之法,「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你就把因缘自然说的顶明了的,「人间称汝,多闻第一」,无非说你是个有学问的,就属你第一,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也不能超生了死,「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佛这就揭他的短了,为什么你叫摩登伽女把你迷住了?你就是没有真修行,这是佛说,「何须待我?」你还须要我去救你,我用这个「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把摩登伽女的心中淫欲之火顿然就没有了、就销歇了,这没有真修行怎么能救你?这个摩登伽女虽然不好,他撂下一切这就对了,当下他就学佛,当下他就「得阿那含」,他把狂妄心一歇,这就证了三果的圣人住,你看这个佛法说容易有多容易,然而这还叫小乘,佛还让阿难修大乘,「于我法中,成精进林」,摩登伽女她在佛法之中成道,这是说不但她一人,得道的人很多,都是精进而成的,多的如树林子那么多,都沾着佛法的好处了,「爱河干枯」,就是世间上的贪爱像大河似的,容易把人淹死,淹人的灵性,亲爱像大河似的不容易过得去,已经干枯了,没有爱水了,「令汝解脱」,这是佛对着阿难说,他把你们解散了,才把你才救出来。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佛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你虽然奉持如来的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你聪明读了多少的佛经都能奉持不忘,这也不可以了脱生死,你总得修无漏业,就不会漏落生死了,什么是无漏业?就是前事不思后事不想,就在现前这一念,不摇动,你一摇动就堕落下去。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远离世间憎爱二苦」,世间上有两种苦:一个是憎恶心—从心里厌烦你、一个是亲爱的心,这两种是最苦不过,在这里不能说一切都做到,总要减轻,这就叫修行;去憎恶心,你不要与这个人不对就起瞋恨,和这个人好,就亲爱的离不开,这都不对,这叫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摩登伽是个不正当的女子,「由神咒力」,由佛说神咒的力量,连阿难与他都救出来了,「销其爱欲」,把这个爱欲的心给他销了,「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他就是佛法之中一个明心见性的好比丘尼了,立刻就转凡成圣了,证圣果了,这佛法你要有真心,真能放得下,就是这么超近,「与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罗睺罗的母亲就是佛的夫人,名叫耶输陀罗,这说性比丘尼就是摩登伽女转邪归正的名字,成了修行有名的人了,「同悟宿因」,这时候她与耶输陀罗都醒悟了,都开了神通了,多生多世所做的事情都知道了,「知历世因」,历代世世的因果报应都知道了,「贪爱为苦」,都醒悟了有贪心、有爱心是最苦的,「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把一念贪爱的心放下,拿这一念清净心熏修,前事不思后事不想,这就是修无漏善,你要是想善想恶都不对,你要能这样修就叫无漏善,不再堕落世间,超出三界了,「或得出缠」,出缠是成小乘圣人,「或蒙受记」,大乘的菩萨蒙佛给他授记将来作佛,「如何自欺,尚留观听」,佛说阿难这时候都着在言语上、听闻上观听的这种心你还没歇下去。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这段文是佛指示阿难不生不灭为本修的因,起妙三观门,当文中是阿难启请,上来佛把摩登伽女及耶输陀罗的因缘果报,已经都说清楚了,「闻佛示诲」,这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这样的开示教诲,「疑惑销除」,疑惑都销除了,疑惑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一醒悟了诸法实相,佛说的这个道理要悟透了,一切法皆是实相,因佛解释这个究竟的真理,阿难与法会大众,身体与心意特别觉着轻安,身体不但安然自在,而且还觉得轻快,不像早先那么重,得着这种境界,这是学佛法得的益处,这如同「得未曾有」,这从来也未曾有过,今天得着了,佛说的法心里一透彻,很轻安的安然自在,这是得着从来未曾有过的这种好事,在这个地方感动的「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听佛说的这种道理,身心轻安,所以这么一感动就掉下眼泪;悲泪是有泪无声叫悲、有声有泪叫哭、无泪有声叫嚎,这时候他感动的有泪无声,叫悲泪,「顶礼佛足」,就是五体投地,顶礼完了,又「长跪合掌」,双腿跪在那里,合起掌对着佛表白说「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这是称佛没有再高上的悲悯的心,佛的无上大悲心没有超过的,怎么称宝王呢?佛称三宝之王,佛宝、法宝、僧宝,佛为宝王,这地方是表佛的善心、悲心,「善开我心」,佛说的这些道理善于开导我们的迷迷糊糊的这个心,心里都清凉了,怎么就能够开心呢?「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这是说佛善于开导我们这个迷迷糊糊的心,以这个如是种种的因缘,由浅入深,由因缘方便,又提奖「引诸沉冥」,由这里提倡奖励,引导诸人不要沉没了,不要在幽冥黑暗中不见光明了,诸人蒙佛引导皆出于苦海,说到这里又称-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剎。
 
阿难对着佛表说自己所得的好处,已经出离苦海,虽然承如是法音,也知道如来藏妙觉明心能可以遍满十方的世界、含育如来的十方国土,能可以包含如来的清净万宝庄严,「妙觉王剎」,教我们人的心都能觉悟,觉悟什么?心不可思、口不可议的这种道理,这才称妙觉,佛为妙觉之王,佛住的地方叫宝剎,说到这里又引出来-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佛又责备我们后学多闻无功,光拿耳朵听,听完了心里没有工夫用,这叫多闻无功,「不逮修习」,不能达到修习的地方,这是佛教导我们,说到这里,自己又说一个比喻,「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好比旅行坐车坐船的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我们蒙佛说的这个道理,就如同天王赐给华美的好屋,这比方佛法就是这么个局面,「虽获大宅」,虽然是得着开大的宅舍了,天王赐的华屋是不错啰!「要因门入」,这么大的宅子,没有门进不去,就不能得着享受,说到这里这又恳求,「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惟独我心里头所愿望的,我佛如来,不舍大悲的心,还得给我们着实的指教,我们好受利益,我们法会大众都是蒙昧无知、心里暗钝,为贪小乘效验来的快,虽然是跟着佛学,仍然还在暗昧之中,由此可以「捐舍小乘」,捐除弃舍了小乘法,「毕擭如来无余涅槃」,使今我们得着如来的无余涅槃,什么叫无余涅槃?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为之涅槃,无余是没有余剩,完完全全的都是涅槃的境界、都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是这么个意思,涅槃怎么还有有余涅槃呢?小乘为有余涅槃,证到四果阿罗汉,那就算圣人了,他在佛这里求大乘无余涅槃,要知道小乘里头也有无余涅槃,还有个有余涅槃,怎么个理呢?证到四果阿罗汉,在小乘里就叫无余涅槃,初果、二果、三果这还是有余涅槃,还有余着涅槃还没证到,到了大乘是究竟无余涅槃,他把小乘的有余、无余都搁在一块,都算有余涅槃,还有变易生死没去尽,这是说他自己在小乘里求佛,「本发心路,今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上来说他修小乘不对,应当舍了,要修大乘,他自己根本上发心这条路,佛令有学的「从何摄伏?」从哪个地方摄心能把这个心摄伏住了?无始劫来这个习气太深了,「畴昔攀缘」,就是往昔之中这个攀缘的心,不是一生一世,是多生多世攀缘,怎么叫攀缘。就是有拉扯的地方,俗语说攀高结贵,缘是牵缠不断,总是没到究竟的无为法,摄伏攀缘的心才能「得陀罗尼」,陀罗尼是大乘里头总持的法子,俗语说你做的事情有把握了,这是修行到有一定的把握、有一定的拿手,会修行了,这就叫陀罗尼,陀罗尼就翻总持,翻中国话是总起修行的法,有把握了、能抓住了,是这么个意思。我往昔攀缘的心,请佛摄持制伏住了,我得着佛的陀罗尼大法,就入佛的知见了,入进佛知佛见了。佛的知见就是觉自觉,佛者觉也,佛字是印度话,说具足了是佛陀耶,东方人就叫佛,翻中国话就是知觉的觉,人人都有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向外边成,成出个什么来?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人人有知觉,怎么不能成就呢?把正式的知觉都用错了,用到世间上,人人都如此,在名利场中为名利所染,就是受这个病;人要明白自己的知觉,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成一个什么样的佛,是成就自己的知觉,我们当下有知觉,怎么不能成佛?这知觉有三个阶段:有所知觉、能知觉、本知觉,我们世间上的人都有知觉,这三种知觉就用一样知觉,用什么知觉呢?用所知觉!眼见、所做的、所说的,这都在所知觉上,普通人都是,听见我所说的,你们记住了,这叫所知觉,说这些话就是让你把所知觉去了,是这么个意思,你要不说话,你也不能明白,把所知觉去了,第二步就是能知觉,比所知觉就高了,到成佛的位子是本知觉,所知觉就是我们每天所用的、自己做的,这都在所上,那个能字都够不上,何况这个本字呢?佛告诉人没有旁的,就是教人把所知觉慢慢的撂下,第二步就要明白能知觉,再把能知觉放下,能所双亡,到了这个地方,本知觉现出来了,本知觉就是佛心,有佛心才能成佛,佛的本意让人认识自己的本知觉,这个本知觉什么样呢?你从所知觉上就知道了,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身体所做的、心里所想的,这不都是所知觉吗?你这所知觉必定有个能知觉,我说话你们所听的,这是在所上,谁能听就是能知觉,人可是用这个所知觉,不认得能知觉,把本知觉就付于九宵云外,都是在所知觉上作意,我所说的话、你所听的、你所学说的,这都是错误,都错在这个地方,修行怎么修?更没有巧法子,不是得花多少钱、用多少日子苦工夫,不是那个事情,自己本身带着,自己明白了、自己会用,能所双亡!本觉现前!这就是成佛的头一步。成佛有四十二个妙陀罗,这四十二种不可思议的总持法门就成佛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十个位子,一个等觉、一个妙觉,等觉与佛相等就差不多了,到妙觉那就证了究竟佛果,这是成佛一定的次序,这是阿难尊者求入佛的知见,就为的求本知觉,「作是语已」,把这个话说完了,又对佛顶礼,「五体投地」,两个胳臂肘、两个膝盖、头顶置伏在地下,这叫五体投地,这是最重的礼,阿难代表大众请佛说这个本觉的道理,「在会一心伫佛慈旨」,在法会的大众都一心等待着佛慈悲开示本觉的宗旨。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这一段文是经家叙意,尔时就在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的时候,「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世尊哀愍法会之中,缘觉是中乘圣人、声闻是小乘圣人,他们都是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于菩提心未自在者」,菩提心是成佛的心,未能够心里有主宰,未得自在,不但于当时,「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我们都在末法之内,末法众生也有「发菩提心」的,「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开导大乘不思议的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这是佛对法会大众,回小向大了,回转过小乘来趋向大乘了,说「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决定义。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佛说,你要发菩提心得要自利利人、行菩萨道,你自己未成佛还得先度众生,这都在大乘范个以内,「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三摩提也说三摩地,是正定正受,这是正定的工夫,得实实在在的在心上用观心的工夫,「不生疲倦」,不可生出疲倦来,因什么呢?得用三摩提的工夫,「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这一段文是佛又总起来劝当机的人着实审察、着实观念,佛对阿难说,「第一义者」,佛法以第一义为主,第一义没有第二义,第一等的真实的义理,「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佛对阿难说汝等若欲捐免舍去声闻法,今天要发大乘心修菩萨乘,入佛的知见有四层: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应当照着这个意思进步,你要想入佛知见应当审察观察,「因地发心,与果地觉」,因是发起的因由,在因地发心,将来有因必有果,你得考查考查,「为同为异?」说有什么因才结什么果,你在因地发心,与果地的知觉是同是不同?不相同这就走错路了,佛又对阿难说:「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说设若是你在因地发心,你用生灭心,有生有灭这完全是凡夫心,若拿这个当根本上修行的缘起就错了,「而求佛乘不生不灭」,然而你要在这上头求成佛的法门,佛的法门是不生不灭,你拿生灭心求佛乘不生不灭,根本就不对了,「无有是处!」得怎么办呢?给他说一个比喻。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迭浑浊。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这是佛给他立一个比喻,说你心里头要明白,「诸器世间」,怎么叫「诸器世间」呢?我们这个世界上诸般的宇宙、山河大地,就像是个器皿成立的一个世间,「可作之法」,这都是可作之法,有形有相、可作可为,将来「皆从变灭」,将来都得变化销灭,他是生灭的因,所以归生灭的果,佛又问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你观察观察这个世间上可作之法,哪个不坏?「然终不闻烂坏处空」,然而终久不闻虚空能烂坏了,佛拿虚空做个比喻,「何以故?」这是什么缘故?没听见烂坏的虚空,「空非可作」,这虚空不是可作可为的东西,拿虚空比喻一个人的妙觉空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造作的,所以不可烂坏,「由是始终无坏灭故」,从始至终没有销灭的时候,虚空从来也没造作,永远也不能坏,拿虚空比喻人的天性永久不坏,就是人自己不认得,认得就对了!佛指出虚妄的,总起来做个标准,这都是可坏的,「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这地、水、火、风假借参合成这个身体,人拿着这四大当自己,「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这四样就把你缠上,逃不出去,脱离不开,把你就分散了,分散了你湛清湛清、圆融无碍、不可思议的妙觉明心,不能结成一个,怎么个分散?就是以着这个妙觉明心错用了!「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你自己不知道团结、不知道观照、不知道贵重,你都把他做为世界上「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从始是开头、入终是末后,从头至尾,「五迭浑浊」,这五迭就是色、受、想、行、识,重重迭迭的这五样,浑就是不清、浊就是不净,不清净了。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云何为浊?」怎么叫浊?「阿难,譬如清水」,这清水本来是清清净净,「清洁本然」,他本然的这一分清洁,「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质留障碍,这是两样,比如一分清水,清净本然,又比如尘土灰沙之伦那一类的,本质都是质留障碍,这是两样一清一浊,佛分开了让他明白,这个地方得了然。
 
「二体法尔,性不相循」,一个清水的体、一个灰沙的浊体,这两样法尔清清楚楚的在这里摆着,这两样是「性不相循」,清水不随顺沙土、沙土也不随顺清水,谁也不随顺谁,这两样一个清一个浊,怎么就浑浊了?「有世间人」,这就是指出这个人来做表示,「取彼土尘」,他把土尘取出来,「投于净水」,这两样都失了本来的面目了,「土失留碍」,把土放在水里,这个质留障碍也化了,「水亡清洁」,把土放在水里,清洁的水也变成浑浊了,「容貌汨然」,水的容颜、土的相貌,汨然就是都沉没了、都不见了,这个「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愎如是」,上来说到浊的来源,说到净水合沙土两下一合就成了浊了,这底下说其总相,若分开说,「汝浊五重」,这五重也是这个样子,底下说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就浑浊了,见浊是人的知见都不清了;一不清就烦恼了,就是烦脑浊;人人都烦恼就是众生浊,到了众生浊就是归到命浊,人的寿命一时比一时的短,我们人一起初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这时候我们活到七、八十岁就是老头了,活一百岁的也不多,六、七十岁是普通的,人的寿命早先是八万四千岁,他是一百年减一岁,减到最小,只活十岁,不但寿命减,身体也减,到了十岁,身体一呎高,这是一点一点的减,谁也看不出谁小,到人寿十岁再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叫增减劫,底下分五层说。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佛对阿难挨着说,第一层是劫浊,「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说你见这个虚空遍满了十方的世界,这是说到根本上,「空见不分」,这个虚空和见分不开,我们这个人看见的这个见,你看见虚空了,屋里头是空的,拿眼睛看见了,眼是眼、见是见,见寄托在眼上,不是眼见,这是单提另说见,这里说「汝见虚空」,你看见的这个见,见着处空,「遍十方界」,这个见有多大?遍满十方界,但空和见是分不开的,空乃色法、见乃心法,这空见根本上就分不开,色心二法不能分开,若分开了,就成了浊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也是指所以浑浊之由,这叫劫浊,「有空无体」,若祇有空,而没有见,有空没有见就不成体了,「有见无觉」,若光是有见而无觉也是没有体,有空无见谁承认这个体,有见无空就没有觉了,大家想想,我们看见的见,因为有虚空才能看见,若都堵塞住了,你还见什么?知觉什么?所以他总得有空才能显觉,有空没有见就没有体了,有见没有虚空,这知觉也就放不开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这就叫浑浊,这空和见不能分开,到这个地方是「相织妄成」,他向一块堆、一连络,这虚妄相就成了第一重名为劫浊,「是第一重,名为劫浊」,这就是第一重劫浊的时候,「相织妄成」的这个名字就叫劫浊,底下就说见浊了,怎么叫见浊?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这是第二重,「汝身现搏四大为体」,佛说汝身现在搏结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见、闻、觉、知,这是一个见性,这是一个清净的,是不浊的,这地方说浊,是见、闻、觉、知变成浊了、不清净了,「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拿什么壅令?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参在见、闻、觉、知里头了,这个人见的也是四大、闻的也是四大、觉的也是四大、知的也是四大,把这个见、闻、觉、知都染污了、壅塞住了,使令留质障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这个地方是说见浊的意思,由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也是四大,这四样本是清净的,怎么成了浊?拿四大地、水、火、风一参合就浊了,底下说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这第三说烦恼浊,心中「忆识诵习」,忆是想过去的事情、识是分别现在的、诵习是学将来的,这是说烦恼事就多了,「性发知见」,由这「忆识诵习」,在这个地方发出知见来,就复杂了,在复杂里头「容现六尘」,从这里头他能容纳现出这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参合在一块,现在的六尘混杂了,「离尘无相」,你要离开六尘,就没有形相了,「离觉无性」,离开觉就没有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由这两下里一块相织,虚妄的事一成,就叫烦恼浊,底下说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这是说众生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又你早晚生灭不停,就是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变来变去的就老了,「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人的知见,每个人都愿欲留于世间,怎么叫众生浊?心里的知见都想在世间多活多少年才好,这就是众生浊,这世间谁也待不常、待不住,你就是待上几万年,完了也得离开,他本是个虚妄的,「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这个知见就染了,「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业运就是这里好那里好,总想往好地方迁移过去,为什么?水上好、有发展、衣食丰足,你就为这些,你怎么为也是有一定的限度,你哪能在世间上总活着?由这个「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由这里搬到那里、由那里搬到这里,「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这是第四重叫众生浊,众生都愿在世间上常住,谁也不愿意死,这就是说看不透看不清,底下第五是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这个人的见、闻、觉、知,元来没有差别性,都是本有的,没有特别的参杂、没有异性参杂,「众尘隔越,无状异生」,这是说人的见、闻、觉、知清清净净,「众尘隔越」,由世间上许多尘劳给隔越了,「无状异生」,从这无状无形的就生出变化来了,生出特别的法子,「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见、闻、觉、知这就是性,在这众尘一隔越、一参杂,这就无故的异生了,「性中相知」,在性中完全都知道,「用中相背」,你要用起来就不相合了、就违背了,「同异失准」,有同有异,他失了准则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这一节文,以不生灭性,合虚空的第一义,在这里是去浊就清,好比水,把浑浊的水去了就是清净的水,这个比喻很恰当,人心如果不会修养就像浑水,要是会修养,慢慢地,净来净去,这浑泥就下去了,水就清了,再把泥倒出去,就永远清净了,佛对阿难说,「汝今欲令见闻觉知」,佛说你要欲使你的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那是距离很远,这地方你要认清了,佛的四德:见证在常德上、闻证到乐德上、觉证在我德上、知证在净德上,所以佛的见是常常的见,不是这个时候见那个时候不见,我们这个人也有常见,自己迷昧了,不知道,这道理由哪里显出来呢?你假定说,我们看见海里来了一只轮船,这叫看见,船一会儿就过去了、就不见了,这是说关于见,一个常、一个断,这个人看不见船,就心思没有见了,这个地方就把自己迷了,船过去是没有船,不是没有见,见是永远不灭的,船来了也有见、船去了也有见;世间上一切的事,无时不见,人迷惑在所见上,所以我们都叫凡人,不明白圣理,都迷在所见上,连能见也达不到,何况本见呢?更迷惑了!这个地方一转个就知道了,这个见是常常的见,佛证常、乐、我、净,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我们人就疑惑是无常的,你知道无常的是常,世界上的不常,是事相不常,你的知觉还能不常了吗?自己不承认,这就是迷在事相上,所以人才有生死,其实人从来也没有生、也没有死,自己错认了!你这个人活着也有见、死了也有见,那个见是永远常在的,自己不承认,因此见着相了这才叫见,见不着相,那就没有见,你看人糊涂到哪里去了?所以佛说这个理,费了多少工夫、多少言语,就为的让人从根本上解决,由根本上求,所以人以为见是不常,证到佛果就知道见是常在的,闻一切声音都是安乐的,所感觉的无量无边、形形色色都是我这一身,知觉一点也染不着,永远的清净。佛证常、乐、我、净四德就是由见、闻、觉、知上证的,以上是拿见说的,连闻、觉、知统统都是一样,说「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这是说这四样,把那两个略去了,意思都在里头含着,研究都是四个字一句。说见、闻、觉、知要和佛比较,佛证如来常、乐、我、净,距离得太远,其实也没有远近,就是这个迷糊劲离的太远了,这里说「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是证了佛果了,就是拿见、闻、觉、知证的,哪个人没有见、闻、觉、知?哪个人不能成佛?就是用错了,佛说到这里。
 
你想拿见、闻、觉、知证常、乐、我、净,该怎么办呢?「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你应当先选择这个死生的根本,怎么为死?怎么为生?生死的根本在哪里?「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依着不生不灭、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个性,才能成就,你若不这样不能成就,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成去?怎么能修道?就是见、闻、觉、知!要知道这个见是无所不见、无时不在,闻、觉、知都是如此,因为人不理会,忽略过去了,要想修学佛法、明白佛法还是明白自已,佛法就是知觉的方法,这个见、闻、觉、知就是不生不灭的圆湛性成的,圆湛性成就是见、闻、觉、知成的,他把这个名字变了,就是在会用不会用,就为这个所以要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把这个择清了,好依这个不生灭圆满湛然的性成,你听这话,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去?就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遍满一切处、是圆融无碍,你以为眼睛看着物这就算见,没看物的时候也是遍满十方,哪个地方没有见?这个地了还是按我们没成佛的人说的,成了佛的境界,更是圆满一切。你得依着不生灭圆湛性成,圆是圆满一切,见,你别以有形有相的时候以为见;闻,别拿有声音的时候以为闻;觉,别拿有感觉的时候以为觉;知,没有事情来,那个知还常在着,一来就说不知道,哪个说不知道?你不知道还说个不知道,说不知道的是谁?就是你那个知!「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见、闻、齅、尝、觉、知,一根要清净了,六样都清净了。我们在这里研究多少年,连我也没清净,就是功夫不纯,并没有旁的毛病,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你要想永生不死,得依着这个不生灭性,你别着在相上,随时都是圆湛,你上哪里去找圆湛性成去?看见的见,不着在相上,这不是圆满一切吗?你要着在事相上,好比清水变成浊水了,所以我们见才能见多少,不能见十方,对着面算见着,脑后的事情就看不见,这就是没见着清水,好比清水加上泥土搅浑了,什么也照不进去了,怎么照呢?你别摇动,澄久了,水自然就清了,没旁的巧法子,大家要知道,这就在自己,「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这还是说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就,是指着见有见性、知有知性,他是圆满一切、不生不灭的,这个见、闻、觉、知永远也不灭,人不会使唤,你要想「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你就得见、闻、觉、知都得清净,你要眼睛乱看、耳朵乱听就浊了,你要见、闻、觉、知常常的清净,由这个湛然清净旋其虚妄灭生,你不用见、闻、觉、知清净,你不能旋转虚妄的生、虚妄的灭,转不过来,这个题目,佛先说这个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地方你要能这样就「得元明觉」,元者当个根本讲,你就得根本的明觉,不是才生出来的,你自己迷昧了,这根本上的知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你若想证果必有因,有佛因才能证佛果,这是一定的道理,因地心就是见、闻、觉、知,到了无生灭的性上为因地心,你有佛因好结佛果,「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你先得着好因,然后才有好果,到了你结果的修证上。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拿这个譬喻上边那个法,「如澄浊水」,就如同见、闻、觉、知不会用,眼染色尘、耳染声尘、乃至心里发动染法尘,这都是染,好比清水掺上泥土就成为浊水,要想浊水治清了,还得用澄浊水的法子,浊水慢慢的不动,泥土就沉下去了,「贮于静器」,放在静的器皿里,这是告诉澄水的方法,「静深不动」,静的工夫深了,水就不动了,「沙土自沉」,自然的沙土就沉下去了,「清水现前」,这里有个比喻,「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先要制伏客尘的烦恼,烦恼为客尘,自己本来没有,从外边招来的就叫客,他不是本主人有的,自己由外招的,「清水现前」这是头一步,「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这个修行人头一步,就像澄清水似的,浑水慢慢的澄清了,「名为初伏,客尘烦恼」,第二步工夫就是「去泥纯水」,纯粹的都是清水,你就再动也不能浑了,「名为永断根本无明」,这个地方把根本的无明就断了,根本无明一断,就是成佛的头一步十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四十二个阶级,到了头一步,初住才把根本无明破一分,「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这个明相是说到了永断根本无明,这个明相得要精、得要纯,所以一切变现也不为烦恼了,就好比这个清水,你要把泥土除去了,这瓶子里都是清水,再摇动也不浑了,这个清水比如无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拿这个理做比喻就合涅槃了,到了究竟涅槃上就不生不灭,证到断德的果就叫涅槃、智德就叫菩提,涅槃是由修上得的,由修当然是有本有的,「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到这里就证到了不可思议的断德佛果。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这段文是说应当详审烦恼的根本,人在世间上有痛苦就是烦恼,第一义说过了五浊世界,这第二义是佛对阿难说,「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上大勇猛」,你们大众必定欲想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道的因,菩提是智德,人有智慧把烦恼断尽了,这里说大众发菩提心,就是发起成佛的道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佛说「楞严经」是七十岁左右,这是后来说「妙法莲华经」的前阵,先把这个路开通了,「法华经」的文浅义理太深,「楞严经」虽然文深,还容易解释,还可以由这个分别上得入,「决定弃捐,诸有为相」,生大勇猛得有决定的心,决定什么?得弃舍了、得捐除了「诸有为相」,我们人在世间上都是有作有为的,佛法是无作无为,这个无作无为怎么能成就呢?要有作有为就不能成就,这是世间法,世间法越深,人的烦恼越重,前边佛说的五浊世界,就是烦恼重了,这个地方佛给人说出个方法,你要去烦恼得用什么方法?所以佛这才这么说,世间上有作有为的就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有成有败,这是一定的规矩,「应当审详烦恼根本」,你当详详细细的审察审察烦恼的根本,这个人在世间上受苦的根就在烦恼上,佛告诉法会大众应当审察烦恼从哪里起?你得从根本上去,你从枝末上去,去了他还生出来,那是白用功,说这个烦恼根本怎么回事呢?怎么就不好呢?说「此无始来,发业润生」,此是指着烦恼说,这烦恼从无始劫来,无始就是由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这个要不常看佛经的人一听,心里还感觉发闷,这没有头的事情该怎么办?讲的是有头有尾嘛!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他这是独一无二的,无所谓头无所谓尾,你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就有烦恼,说烦恼的根本是什么东西?「此无始来,发业润生」,从那没有头的地方算,往往有人说从哪起头?这个话说的都不对,佛说法是从根本上解决,说从哪个地方起头?你说说!中古时三皇治世、五帝为君都承认这个,这是半截腰的事情,三皇以前是谁?再以前的又是谁?你从此往上推,推在多少万万倍,也是找不到头,没有头,头就是始,起初从没有头的地方算,「发业润生」,业是造作之义,发动这个造作,润生是滋润这个生死,人在世界上都有生死,万物都有生灭,这个事情是「谁作谁受!」哪个地方所做的罪,哪个地方就受苦,「谁作谁受」这四个字不可做普通的话讲,什么做善享福、做恶受罪…,这是普通的一个解释,佛是让人从根本上解决,根本上在人道上论善恶,这已经是到了枝末了,那根本上就是苦,这是一定的,这是个题目,底下解释。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是大众代表,佛对他个人说,「汝修菩提」,菩提就是知觉的一条大道路,证果也证菩提果,因同果同,就像种庄稼一样,下什么种出什么苗,人也是如此,你要修菩提因证成佛的果,你得怎么办呢?「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设若你不审察审察、不观察观察烦恼的根本,烦恼的根本人人都有,有轻有重,轻的少受苦、重的多受苦,看你种什么因就受什么果报,这烦恼就是人受苦的根。若不审观烦恼的根本,你就不能知道这个虚妄的根尘,虚妄的根尘就是眼六根、色六尘,虚妄的根尘一转个就是真实的佛道,打哪儿修啊?从六根、六尘上修,这是人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谁也不缺,这是成佛的根本、也是下地狱的根本,所以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虚妄的根本你得知道,把他去了才行,你要不把他去了,则不能知虚妄的根本打什么地方颠倒?佛常说人的颠倒是舍本求末,要说本来的来历,后文说的很明白,你要知道哪个地方是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烦恼根本的地方都不知道,还说什么降伏?烦恼你不能降伏,你怎么还能取如来的果位?底下佛让他们审察,这地方直接说怕他不明白,这说出一个譬喻,对阿难说。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有结有解就是有作有为、无结无解就是无为的大法,说这个道理先立一个比喻,让阿难观察,「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世间解结之人或是解开了罪业、或是结成了罪业,解结的这个人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你不知道所结的地方,你从哪里去解?这个人都被烦恼把心拴上了,人烦恼的时候多,安乐的时候少,人人都是如此,这里说一个比喻,没有结没有解就好了,人结什么业就受什么苦,底下说「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你没闻见虚空被你破坏了这回事吧,虚空你能打破吗?这是先说一个比喻,你要知道这个,你就知道修行了,底下怕他不懂,说「何以故?」说这话是什么缘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就是这么八个字,这就拿虚空做个比喻,你有作有为,你把他结成了,然后你再解,有结有解这就是人的一生一死、一苦一乐的事情,这都是无常的。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对阿难说出所以然来,怎么可以去邪归正呢?接着上边「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的比喻,这里又总起来指示所结的六根是为贼媒,「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人在世间上受苦,就因脚步走错了,心里头不明白,糊涂了!这地方佛遂跟着总起来指示结业的根本,从根本上给阿难说虚空也没看见结、也没看见解,要想修行得认识自己,不是特别还有什么法,说人人都知道是自己,这个地方就是错的地方,这个身体是在世界上的一个物,人就以这个真,因这个身体具足六根,佛给他指明了,怎么颠倒的。怎么败坏的?人在世间上怎么有这些个烦恼?不因旁的,就是你现前的眼、耳、鼻、舌及与身心,这是人人都在身上带着的,这六样要会用就是成佛的根本,不会用就是家里的贼媒,自己家里的宝物是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就是要明白自己的心、见着自己的性,所以,要不明白自己的心、见不着自己的性,永远是瞎修盲炼,要时时观念自性,分开说就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地方一定要弄清楚了,六根不会用成为六贼媒,内六根勾引外六尘,把自家的宝物六种根性都毁坏了,「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就是一个世界,身体比虚空大地小,说到身上的性,和诸佛菩萨都一般大,都是遍满虚空,这个地方是最要紧的,佛给他讲开了,「自劫家宝」,这是从哪里来的?「由此无始」,从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因什么没有头?这道理是个圆的,所以不能说有头有尾,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众生普通说六道众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说「生缠缚故」,家贼引外贼,把家宝盗去了,所以就不能脱离这个世界上的痛苦了,因什么不能脱离?「生缠缚故」,拿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缠上了,「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众生世间,一个人身好比一个世间,凡圣同居的国土,这叫器世间,人身就是在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这个众生世间都在器世间里,超越不出去,生了死、死了生,生死轮回脱不开,底下佛又详细指示。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具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总括始终。
 
这一科文分别指示世界之相,这是佛对法会大众由浅入深、由凡入圣,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什么叫众生世界?我们人的身体,这就是一个世界,所以佛把这个意思都说明了,一层一层的上前进步,由凡大众生达到佛的果位,先明这个世界发明虚妄的数目,佛对阿难说,「云何名为众生世界?」这众生世界不是说普通的世界,说一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世界,是这么个道理,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这个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迁流不息,「界为方位」,界就是各有各的界限,有形相的边际,这有一定的方位,方位是不动的,世是流动的,「汝今当知」,先把这两样说出来:一个流动的、一个不动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这叫界,有了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要不怎么叫世界?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还不是一定说我们身体外边,这就说人身上就是一个世界,让人知道,天地是一大天地、人身是一小天地,说「方位有十」:东西南北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还有上下,这就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这是流动的,「方位有十,流数有三」,方位有十样,流动的位置是三样,「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这说一个人身上就叫众生世界,就是妄作妄为,这都是从妄想来的,「身中贸迁」,在人身上,贸易迁流、新陈代谢,你一个劲的活动,「世界相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界是方位,往一块一交涉,这都指着人身上说,「而此界性设虽十方」,界的这个性设立的十个方位,「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世间祇可以名目,判为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上下没有定位,「中无定方」,当中也没有一定的方位,把这个没有方位的都去净了,「四数必明」,为的显明这四个数,东、南、西、北人都可以明白,说这是方位,「与世相涉」,与过去、未来、现在世,这么一交涉,一个不动的方位、一个流动的世,「三四四三」,三个四就是十二个数、四个三也是十二个数,是「宛转十二」,无论怎么算,转过来、转过去,你说三四也是十二、你说四个三也是十二,「流变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
 
「一十百千,总括始终」,佛说人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先由方向的浅处入深,由粗入到微细,这是一步一步的引导人的意思,这是十二数流动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一十百千」,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这是由少数往多数上论,「总括始终」,从始到终。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这是说人身上是个小世界,说这个世界的功德,这是先说总数,底下再发明优劣,「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佛又让阿难在人身的六根之中,各有功德的利用,「克定优劣」,你在一千二百之中,克定了,你把他指真了,优是具足、劣是不具足。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先说眼根,人身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先说眼根功德的优劣:功德就是利用,力量还有用到了、还有用不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这功德就作力用讲,「如眼观见」,这是眼的功用能力,后边看不到,人的眼睛见明不能见暗,「后暗前明」,前边就是明明亮亮的,后暗就不知道,人人都如此,「前方全明,后方全暗」,看前方全明后方全暗,这一个人是四面:前、后、左、右,前后方面大一点、左右方面小一点,「前方全明」,眼睛都看见了,「后方全暗」,眼睛用不上,都看不见,克定功德就不够一千二百,「左右旁观,三分之二」,向左右一看能看三分之二,一边二分,这是四分,前边四分,后边全看不见,一共这是八百功德,「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一千二百功德,剩八百功德,当然是不全了,「三分言功,一分无德」,说眼的力量能可以有八百功德,三分缺少一分,一分没有功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这说眼根正合有这个数,这是佛由浅处向深处论能转凡成圣成佛,无故的怎么能成佛呢?这都有个来历,一步一步的让你转凡成圣人,眼说完了再说耳的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这段文说耳根的名相是从凡夫的地方说这个利用,「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人的耳朵周听十方无遗,这眼睛只能看前不能看后,让人知道这个利用,这耳朵的利用就大了,哪一方也遗漏不了,「动若迩遥」,外边有动就有声音,迩是近、遥是远,在动上声音有近有远,「静无边际」,你若静下来,耳的闻性没有边际,这是佛告诉人实地练习,真实的证据,你要用功得选择超近的方法,佛说的这种道理让人自己择选,论到耳根的功德,「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比眼根的功德多四百功德。
 
 
如鼻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子就不行了,用功别打鼻子上用,要用功要拣择,「如鼻齅闻」,与耳闻的利用就不用了,「通出入息」,这是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这个气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当中缺少了,「验于鼻根,三分阙一」,考验这个鼻根性三分缺一分,「当知鼻唯八百功德」,这段文容易明白,不用细说。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舌宣扬」,这个舌根宣扬佛法的力量就大了,「尽诸世间」,世间上的智慧,「出世间智」,出世间的智慧都能宣扬,你看舌根的本事多大,「言有方分」,言语还有方分、还有限度,可以说多说少,「理无穷尽」,拿舌头说出话来显出理来,可就无穷无尽了,「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这不是有偏相,舌根是有这种能力。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身觉触」,或是冷风热风触在身上,这是身根的形相,「识于违顺」,触在身上的冷热风,我身上冷,又来一分冷风触在身上,这就违背了,冷时用个棉袄加在身上这就顺了,这是拿这个做比例,触的违顺地方很多不能细说,「合时能觉」,这地方就分开了,冷风合在身上,他能知觉,「离中不知」,离开了就不知道了,离开有一个不知道、身上还有个知道的,这是两个,「离一合双」,离开是一样离开了,光风离开了,风合上就是双的,「验于身根,三分阙一」,离开就成单的、合上就是双的,所以这个地方三分缺一分,「当知身唯八百功德」,这身体只有八百功德,不够一千二百,底下说意,意是人的心所发为意,心一发动就叫意,意也就是心,这是说意根的相。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默容就是默默之中能容纳十方的世界、十方的方向,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都能容纳,默默之中容纳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都在心里,「唯圣与凡,无不包容」,连圣人的法、凡夫的事情都能包得过来,「尽其涯际」,尽其边际都包含无余,「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把六根说完了,底下是劝简略明。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佛对阿难说,「汝今欲逆生死欲流」,你要离开生死的苦恼,「返穷流根,至不生灭」,你得返过来穷研生死的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六个受用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种受用的地方,「谁合?谁离?」哪个可以相合?哪个可以离开?你用功夫要拣择,「谁深?谁浅?」哪个地方深?哪个地方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哪个地方算圆通?哪个地方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你要悟了圆通的根,一样也不缺,「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你不要顺着那个无始以来织妄的业流,「得循圆通」,你才能得随顺圆通的道理,「与不圆根,日劫相倍」,这个圆通的理抓住一样都能通达,与那不圆满不圆通的一比较,这就是一个巧、一个拙,「日劫相倍」,一日是十二小时,一劫是八万四千年,一增一减,佛告诉人修行一定要拣择,不要走远路,白费工夫。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我现今给你预备齐了,给你显出来六种湛然清净、圆满无碍的明了,明白你本来所有的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我给你都说过了,你自己详细选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这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界都在人身上长着,「一一修行」,哪一样都可以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在这十八界里头,也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汝下劣」,这个事情单单的对你说,你这个根性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你不能在这六根、六尘、六识里头,圆满自己的本有的自在智慧,「故我宣扬」,所以我把这个道理宣扬出来让你选择,「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你看这六根、六尘、六识从哪个地方都能入手,只要一门深入,「入一无妄」,真实无妄的方法,「彼六知根」,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你从一根上用功,「一根返源,六根清净。」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上边说「令汝但于一门深入」,身上的六根这就是六个门径,眼、耳、鼻、舌、身、意,就说一根就行,「一根返源,六根清净」,他问逆流,我们这六根都是顺流,六根顺着六尘转,这就是凡夫的境界,人人都如此,逆流就是不顺着境界转,怎么能不顺境转?用返观的功夫,人都是眼观色、耳闻声,都是顺流,你要修行不能顺世间法起观念,你要逆流转过来观,不观外边的形形色色,逆回来观自观,观就代表见,你观见自己的见,这就叫逆流,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么就清净啰,你向外观随着眼睛看什么就忙乱了,就不清净了,这是一定的理,阿难问逆流,不是一时半时可以做得到,你得转过来,得有功夫,怎么个理呢?你得任运转过来而成于自然,就同寻常向外观,不用费劲,慢慢就行了,你见色、闻声这都容易,你要观自观这就为难,怎么观自观?在这地方要研究要注意,这个地方明白了就会用功了,观自观是观无相的,不观外面,不顺着流,转过来,观这个无形无相的,「云何逆流,深入一门?」头一门就是眼,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门头,就拿眼睛说,逆着眼根的流,「返观观自性」,返观观自观就是观自己那个观性,他因什么叫性呢?他没有形相,能把性观熟了,这就是圣贤的道理,一门要返源,六根都返源,一根成六根都成,一根清净六根都清净,就有这样的好处,不是六根都得用功,这里说一根入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阿难问的意思,一是一、六是六,深入一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这是他的问词,佛就回答他。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佛对阿难说,「汝今已得须陀洹果」,你现今已经证到初果圣人,怎么证得的呢?就因为「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这是说他已断的事情,后面还有很多,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二十八层天都叫凡夫,你已证须陀洹果,在小乘里觉得很轻微,拿三界来说就是超过二十八天的圣人,佛又一转个说,「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你虽然证到初果圣位,你仍然不知道六根上积的习气,什么叫无始的虚习?从无始劫来积下的虚妄习气,就是思惑,证须陀洹果,见惑已断,这个思惑就不容易,思惑深微,这个习气,不是六根不贪六尘就算了,不是这么容易,「彼习要因修所断得」,这得真正的修行才行,只在理上悟,你说六根不贪六尘,只要有决定的心,谁也做得到,谁都能证初果,谁肯?连我也这么说,连我也没做到。可有一宗,你假比我得着一点,我就依着这个做,谁做谁成,这都是人人自己身上有的,也不用求这个求那个,求自己就行了,可得有恒心,「彼习要因修所断得」,思惑不能这么痛快,你要断思想上的迷惑得要真正的修行,不从修上,不能证果,见惑你破了,思惑你还没破,余者还有尘沙惑、无明惑你都没破。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今汝目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何况就是一比较,「此中生住异灭」,这是说断无明惑,生相无明、住相无明、异相无明、灭相无明,共四十个阶级,这一个位子里有十个位子,这是生、住、异、灭,各有分齐,各有一分子,齐是分开了,各有头数,这是一定的数目,「今汝且观」,这是先给他说有断的惑、有没断的惑,前头你断的是见惑,「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你观察观察现前的这六根,算是一个还是做为六个呢?旁的先不用问,阿难,佛让他拣择了,「若言一者」,这就是说六根设若是言一者,说不通,「耳何不见?」若是一就是一样了,耳朵怎么不能看见?「目何不闻?」眼睛怎么不能闻声?你要说一个,「头奚不履?」脑袋怎么不能走路?「足奚无语?」你这个脚怎么不会说话?你要说一个都不对,就得说是六了,「若此六根决定成六」,若这么说一定就是六个,说六个也说不通,「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现在我说法的法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我给你们宣扬微细奥妙的这种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我给你们宣说微妙的法门,你的六根是哪个来接受?你要说是六样,哪一根来接受?说到这里,「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说法,问我们用哪一根接受,我用耳根来听,阿难觉着很有理,「佛言,汝耳自闻」,你要说六根决定成六,也说不通,「汝耳自闻,何关身口?」既然耳闻,与你的身口有什么相关?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用口来问义理,身起恭敬,钦佩承受,「是故应知,非一终六」,你要说一也不行,不是一,终归还是六,「非六终一」,一中就有六、六中就有一,佛就破这个妄数,「终不汝根,元一元六」,说到根上,究竟归宗,你怎么说也不对,说一也不对、说六也不对,根本上就是虚妄的,你哪能说得出来,不研究可以,你要一研究,就说不通了,「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说这个根元来也不是一、也不是六,都是虚假的,「由无始来,颠倒沦替」,不是现在糊涂的,从无始劫来就是这么颠倒、沉沦替落,「故于圆湛,一六义生」,在这里一颠倒、一沦替,「故于圆湛」,圆湛就是人人本具的天性,是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里头弄出一个一六的义生出来,哪有个一?哪有个六?「汝须陀洹」,你证了初果,「虽得六销」,你虽然把六根都销了,「犹未亡一」,你这一样还没有完,这都是虚妄的。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处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佛给他说一个比喻,借这个比喻,好显这个理,「如太虚空」,佛法好比是太虚空,太虚空好比是人人的天性,「参合群器」,太虚空他根本上什么也没有,就是个空,若有就不叫空,「参合群器」,这个器皿是什么?房廊屋舍、有形有相的统统都叫器皿,大地山河,这都叫器皿,如太虚空参合一切器世间,不是众生世间、不是动物,这都是矿物植物,「由器形异」,有这个器世间,才有不同的种种样样在虚空出现,若没有器世间这些物,虚空哪有这些名字?他也没有高低、也没有大小、也没有长短圆方,这是拿物比的,拿虚空比人的天性、器世间比世间上所有,「由器形异」,由器皿的形相不同,「名之异空」,这空也就有了别样了,这个空是个方的、那个空是个圆的,空本来没有方的圆的、长的短的,这是因器皿才显出长短方圆来,这就是籍着器世间弄出这些名词来,「除器观空」,你除了器世间,观观这个空,把有形有相的都去了,你观察观察空,「说空为一」,你把各式各样的都销灭了,你一定说空为一,这一也不对,因为空也没有个一、也没有个多,「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这个太虚空真冤枉啊!你给他起的名字,怎么你起的名字成了同异的分别?「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更不对了,你说他是一个是六个,这统统都错,「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受用根也没有一也没有六,自己把自己迷惑了,你说有一有六,让眼睛看可以,说话就不行。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这一段文,说六受用根从这里起手,发明由真实的性理上起了虚妄的六种偏用,先说眼根,怎么叫偏用?就是偏用在形色上,着在相上,眼只可以看相,不能够闻声、也不能说话,只可以用在一样上,我们人习惯了,你也这样、我也这样,都承认了,其实这是偏用了,大材小用。说一根要返源,六根一齐都清净,我们人的六根都偏在一面上,不能六根互用,成佛是六根互用,这先说眼根是怎么结成的?为的在哪个地方结,好从哪个地方解,就像结扣似的,怎么结得怎么解,「由明暗等二种相形」,眼根由明暗二种形相表现出来的,明借着暗形容、暗籍着明形容,「于妙圆中,粘湛发见」,于妙性圆理之中,「粘湛发见」,粘就是沾上了、湛是清净的根性,湛就当清净的意思,由明暗的二种相,把湛然清净的性粘上了,这一粘由明暗发出见来,这就起了偏执了,所以着在明上就厌烦暗。佛眼是六根互用,天眼也比我们人眼强,这个地方不必一样一样的说,照文一销也就容易明白。在妙性圆理之中,明暗二相粘上湛然清净的性,从这里发出见、闻、觉、知的见来,见的精华映着色,映是对映,对着形色,形色有长、短、方、圆,显色有青、黄、赤、白,这都在形相里头,着在形相上,「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由这个见精映于形色,这就浑浊了,这个见性一浑浊,所以「结色成根」了,结的色凝结住了,就成了人的眼根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根的元始起头,这名目就为「清净四大」,什么叫清净四大呢?人的眼根就是清净四大所成,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人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津液就是水大、温热燥暖就是火大、气力动转就是风大,地、水、火、风这叫四大,世界上有形有相的、感觉出来的都叫大,世间上就是这四样大,前边说过总起来有七大,把二十八天一起说,让人好明白的,一了一切了,都让他明明了了的。说见精对着这个形色成了眼根,为清净四大,这清净四大有质,可是无形无相,他所以为清净四大;我们这四大都是浑浊的,都有形有相,根元名目就做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这个形相「因名眼体,如蒲萄朵」,你看人的眼珠,像蒲萄粒,这就是清净四大成的,这底下由清而浊,「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浮根四尘就是浊的,有形有相,浮根四尘还是地、水、火、风,这是我们眼见、耳闻的事情,浮根就如同水里参上土搅混了,成了浊水,所以人的眼只可以看也看不多远,没有挡着的物顶多看几十里地,佛眼尽虚空、遍法界,一见如故都能见着,这种事情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还都能行,就是人错用了,道理就在这里。这是佛可怜我们世间人不知道,佛才示现人间,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圆寂,也和人一样,为的是让人好照着这个学,你要示现个旁的样子,人不能学,说那是神,我们人办不到;佛特意的示现,和我们的人情事故一样,为的引导我们,他现出个佛身来,我们人没办法学,所以他由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所以这是一定的,佛是大慈大悲,想办法让我们人相信,信了好认得自己,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我说这个也是一时还做不到,这是染的太深了,多少万万劫糊里糊涂的总这么干,说这个眼睛是清净四大成的,「如蒲萄朵」,有这么个样子,这是简单说,「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我们当下是浮尘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浮的六根,因什么叫虚浮?都是世间上尘相所成的,不是清净所成的,浑浊成的,就有这种习性,「流逸奔色」,我们的眼睛旁的不能用,无论什么事情,他非要拿眼睛看看不可,这是天然的,说这些话干什么?让人知道这六根是怎么结合的,就像结扣似的,在哪里结在哪里解,头一个是眼根,最容易从眼根上入手,一根返元,六根都清净。浮根四尘,他流速奔色,没有歇着的时候,你看我们的眼睛,哪有歇着的时候?你要修行这个神气就定了,不能东看西看,所以说从哪里结的从哪里解开,这就是流逸不歇,奔走这个形色,哪儿有特别的形色,上哪里奔走,这是说眼根,六样挨着,都是这么个意思,眼根说完了,又说耳根。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这耳根的作用从哪里来的?由动才显静,由动就能发声,由发声就显出静来,「由动静等二种相击」,由这动静互相击动,耳朵就有声音,有声音耳朵好听,必须要击动,说话这也是击动性,喉咙里有个膜元,拿气一击动,这音声就出来了,外边也是如此,矿物对矿物,铜铁这些东西一碰他就响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是大略说,让人知道从哪里结成的,从哪里解开,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个好明白,「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一动一静,向一块一碰,就出声音了,「于妙圆中」,在这个妙圆的性理之中,妙性圆理不可思议之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听的这个精了、精粹的这个地方,「卷声成根」,一卷这个声卷回来了,这是无形中的一句话,卷声就成了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地方还算是天眼天耳,「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这浮根四尘必得听听,这叫流逸奔声,以下说鼻根。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齅。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这个鼻根由于通塞二种互相发动,「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妙圆之中,「粘湛发齅」,由这通塞二种粘着圆妙和发,产生鼻子的齅闻性,「齅精映香」,齅气精微,他对着香气,「纳香成根」,他收纳的香气就成了鼻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鼻根起始的名目就叫清净四大,这个意思是不与我们浑浊的四大相同,修行人得到天眼通、天耳通,什么事情都能看见、多少万里都能听见,这还是说开天上的事情,还没到究竟的事情,根元名目就为清净四大,比浑浊的四大那还高一层,因相立名,「因名鼻体,如双垂爪」,鼻子的体相如双垂爪,我们人的鼻孔头上,像龙爪往里头收着,「如双垂爪」,就像两个龙爪垂下来,向里头勾着,这是按着经文说的,鼻子的形相是清净四大所成的,「浮根四尘」是浑浊了,我们现在所承认的浮根四尘,也是地、水、火、风四尘,有形有相就为尘了,「流逸奔香」,鼻子能闻香味,拿他代表香、臭、腥、辣,这都是气味,有好闻的、有不好闻的,这是一种,底下指舌根结相。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这说舌根结的形相,「由恬变等」,舌的性是淡,不算甜性,就是清淡的这么一个性,没有苦、辣、酸、甜、咸,这叫恬,变就变成苦、辣、酸、甜、咸了,由淡味变成有味,「由恬变等二种相参」,这两样向一块一参杂,「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这就发现「粘湛发尝」,湛清的本性发出尝来,这是「尝精映味」,拿舌头尝的这个精粹,「尝精映味」,对照着这个味,「绞味成根」,绞就是拧在一块,拧合一块,绞味就成了舌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在起始的时候,名目算是清净四大,「因名古体」,这舌的本体「如初偃月」,这舌根的形相就像初二、三那个月亮似的,是个半圆形,「浮根四尘」就不净了,舌头贪滋味就叫「流逸奔味」,奔走五味,人各有所好,贪求奔逸,底下指示身根结相。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这是说身根的结相,「由离合等」,由离合等一离一合发动触尘,冷风热风触在身上,发冷发热,「二种相摩」,这个摩比触动表示轻的意思,「于妙圆中,粘湛发觉」,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他粘上湛然清净的这个性,就发出这个知觉来了,这就是指着身根说,「觉精映触」,知觉的精粹,对照着这个触尘「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从根本上起头的时候,名目是为清净四大成的身体,「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怎么叫腰鼓颡?古时的乐器拿皮做的鼓,它是个细腰,时下的鼓做成大圆肚,古时的鼓两头是粗的,当中是个细腰,所以这个身体的形相就和腰鼓似的,「浮根四尘」,就是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浮根指着身体说,四尘是指的地、水、火、风说,「流逸奔触」,流动奔走这个触尘,身体受触尘的迷惑,底下是意根。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由生灭等」,这是指着我们知觉的心,一会儿这个妄想就生出来了、一会儿又灭了,生灭是对待的,「二种相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生灭的变化无穷,不定思想什么,有善思想、有恶思想,有静坐的思想、有动作的思想,这思想就不同了,「于妙圆中,粘湛发知」,于妙性圆理之中,粘上湛然清净的性,发出知觉来了,痛、痒、酸、麻都是身上的知觉,「知精映法」,知道的精粹精华对着法尘,怎么叫法尘?法尘就是前五尘谢落的影子,前五根对色、声、香、味、触前五尘,心里再分别前五根对前五尘法,这叫法尘,「知精映法」,这个知觉的精了,对照着这个法尘,「揽法成根」,在这里一收揽法尘,成了一个意根,意根有知觉,也可以说有形相,在肺下有个心房,就指肉团心,其实心的知能遍满一切处,可是有近的地方、有远的地方,有灵动快的、有灵动慢的地方,那就不同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是指意根的根本发起的这个名目,他叫清净四大,「因名意思」,一发动就为意,「如幽室见」,如同幽暗黑屋子里,你看不见我什么样、我也看不见你什么样,但是知道有这么个样子、有这么个人,这是拿这个表示。就拿我们人的思想来讲,飞禽动植、苦乐悲欢统统都可以知觉,看相貌看不出来,这个地方是触尘,「因名意思」,意是心之所发、思是意之所发,「如幽室见」,就像在幽暗的屋子里能见着,但分不出什么样子,这是说清净四大,「浮根四尘」,还是有形有相的这个心,「流逸奔法」,流动放逸奔驰种种的法尘。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这一段文是,总结偏局之相,把他总起来结成偏局之相,怎么叫偏局之相?偏在一边了、局在形相上了,是什么局在形相上?佛对阿难说「如是六根」,就由这个六根各局一面,见、闻、觉、知都偏在这一面上了,偏在这一面就不能全体大用,只可以用在片面上,怎么个理呢?眼只可以见明暗,若没有明暗,就没有见体;苦离开动静,就没有听的本质;若没有通塞,这个齅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离开恬变,舌的尝性就没有,「不离不合」,这是指着身根,「觉触本无」,知觉的这个基础本来就没有,「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是指的意根,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偏局了,眼只能见、耳只能闻,余者不用说了;六根若是正用,这一根可以做六根的事情,眼根不但只能见,也能闻、也能齅、也能尝,六根互用就是圣人,就是修得有程度了,佛先对着凡夫上说,「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由六根的本知本觉上,这是性觉妙明,性里头有个知觉,从妙里头发出一种光明,「由彼觉明」,这是个根本,「性觉妙明」能普遍十方都能知道、都能见着,这是说这个根,要说枝末上这就分开了,不能普遍了,只可以一根有一种用处,「由彼觉明,有明明觉」,从这个性觉妙明才有这个能明、所明之觉,「由被觉明」的这个明分三种,觉明就是本有的光明,心里头本有的明白,「有明明觉」,就有能明、所明的知觉,从本明上生出能明、所明,这三种一分就把性觉妙明违背了,光用这个能明、所明,「失彼精了」,失去了他本有的精了的知见,由这一失「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由这里就偏用,不能具足,怎么叫「粘妄发光」?眼睛粘在形相上,这是虚妄的,从这里发出光来,所以就是片面的作用,不能具体的作用,粘妄一发光,「是以汝今」,佛对着阿难说,以是虚妄的,不应粘向一块就粘,这就叫虚妄,不是真的,粘妄一发光,是发出知觉来了,也有一点光明,不具足!因此这个「离暗离明,无有见体」,你外边离开明相、暗相,你就没有见了,大家想想,人人都如此,你离开明、离开暗哪还有见?这个见全仗着外边的明与暗,我们的眼睛才有这个见;若离开明暗就没有见的本体了,见的能力全在明暗上,这个地方就是错用;「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耳朵离开动静就没有听性的原质了;「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鼻子离开通塞,齅闻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变是舌头上的苦辣酸甜咸五味、甜是淡味,若离开淡味及苦、辣、酸、甜、咸五味,你的尝性就没有了,这都是偏局在一面、大材小用的地方,「不离不合,觉触本无」,要不能离开、不能合上,这是指着身体,拿凉风合上又离开了、热风合上又离开了,有离有合就有知觉,要不离不合呢?感觉的基础本来就没有了,他触动的知觉性就在离合出来的,「无灭无生」,是指着心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没有闲着的时候,这都是错用的地方,「无灭无生,了知安寄?」你这个明了知觉在哪里寄托?要寄托,就寄托在生灭上,心里有生灭相,我就知道了,其实大材小用偏局在一面了,这是前面这六根说完了。底下发明返妄圆拔,你要返回妄用,得着这个圆理,就把这些毛病都拔出去了,说的六根都是虚妄不实,刚才说的六根都不实在,这就是我们普通凡夫用的,佛说这个法让人转凡成圣,底下说返妄圆拔。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汝但不循」,佛对着阿难说,没有旁的法子,你单单的不要循顺着普通人用的那个法子,这是说返妄圆拔,返妄归真,你把这些虚妄都拔去了,没有二种法子,你单单的不随顺,「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这三对六样对着六尘,就是十二样,「汝但不循」,你不随着,动静对耳说、合离对身说、恬变对舌说、通塞对鼻说、生灭对心说、明暗对眼说,「如是十二」,这是说六根对六尘,「诸有为相」,这是有作有为的,你这有作有为的形相怎么个作法呢?你从有为作到无为,「如是十二诸有为相」,这是说众多数,就是这些有作有为的相,这都是凡夫法,你要转凡成圣,「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不用这六根挨着拔,极简单,你可得实作,「随拔一根」,随着你拔出这一根来,眼根拔出色尘、耳根拔出声尘,六根离开六尘,不用这六样都离开,要是一样离开这六样都脱离了,这道理是说这个意思,「随拔一根,脱粘内伏」,随你拔哪一根,就说眼根,你别粘上这个色相,眼看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种种的形色,你别粘在这里头,人的眼睛都粘在形色上,都离不开,一举一动眼睛就着在形色上,你不信大家就试验试验,佛把这个理说透了,「脱粘内伏」,脱了眼睛粘这个形色,你别沾上,内里头你把他制伏住就容易了,「伏归元真」,你一制伏他就归到根本上的真理,你要说返妄不难,迷惑是六样迷惑,一样不迷惑,五样都不迷惑了,「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你要是能制伏住归到根本上的真性真理,真正的理性,「发本明耀」,发出了根本的光明照耀,「耀性发明」,这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都得解脱,六根去了一根,余下五根粘五尘,这不用一样一样的说了,一共是六根、六尘,这一根拔出来,发出根本上光明照耀,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下余的五根,一块都脱了,应这一根一拔,六根圆圆满满的都脱离了,六根脱开六尘修的这个法,还是简便了,很容易了。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这个地方说把虚妄之相拔出来就是真实的,真实的该怎么样呢?底下说真实,「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这个见不由前尘的明相、暗相,不由那上头起知见,我们的眼睛总对着形相,六根总是一个理,名相可不同,什么叫「不由前尘」?我们的眼睛看见色尘就染了尘相,不由前尘上所起知见,在这上头不起知见,自己守住本位,「明不循根」,这个光明不随着眼根,「寄根明发」,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人的眼没修行的时候,不用这个法子,非明不能见,这眼上的明对着外边的明,这才可以见,你要修行用功,返妄归真,这个眼就互用,眼不是光能看见,也能闻、也能说话,这六相互用,一样就做六样用,这叫「明不循根」,这个明白不是随着一根对一根说,所以这个地方不随着根,你看光明不随着眼根,我们平常的人光明随顺眼根,眼根随着光明,修行要明白了这个理,就不循根,底下又说,「寄根明发」,眼上的光明性寄在眼根上,从这上头发出来,寄在眼根上,明可不循眼根;随着眼根就有限制,随着眼根,你只能看色,不能闻声,寄在眼根发明,寄在这上头,「由是六根,互相为用」,由这六根上头互相起用。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这个地方是证明六根互用,不是一定眼能看,耳才能听,就拿现在的事情做个证明,举出这六样来,让法会中人好信,佛对阿难说,就是现在的这个事情可以证实了六根互用的意思,「汝岂不知」,你岂不知道吗?现在你亲眼见着的,「今此会中」,今此法会之中,「阿耶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翻无贫尊者,他是佛的堂兄弟,因用功太紧,把眼用瞎了,得开天眼,没有眼睛什么都能看见,拿这个证明不是非眼不能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龙本来是没有耳朵,他也能听,这都是证明不用耳还能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殑伽河里的河神,是一个女神,没有鼻子能闻着香味,「骄梵钵提异舌知味」,他的舌头与旁人的舌头不同,他吃饭,能知道天上的美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他是风神也叫虚空神,他没有身体可以感觉出痛、痒、冷、热,「如来光中,映令暂现」,他没有身怎么还知道触呢?他得借着如来的光明一对照,令他暂时现一现,「既为风质」,现一现已经做为风质,「其体元无」,他这个本体根本就是没有,「诸灭尽定得寂声闻」,这是说到意根上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是个久用功的,「久灭意根」,久远地就把意根不发动了,不像我们人的意根胡思乱想,他这个意根不动,「圆明了知」,圆明就是没有不知道的,圆满普遍的都明白了,都能了知,「不因心念」,他心里不起念就能都明了。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锁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这一段文是指示六根互用的,所以由这个总题又分三段,一是指示妄体本真,就是这段经文,浮尘诸变化相,本来就是无上知觉,所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随无明染缘,如水成冰,因智慧净缘,如冰化水,言说「如汤销冰」,当如汤与冰同一水性,但智慧火能融无明坚执,喻之如汤,这是约修德而言,显示返迷归悟,若约性德,本来无增无减,更非二物,「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这是第二段指现量为证,以上虽指示六根互用的例证,又恐执迷之人,以为所引证是圣人的事或异类果报的事,非常有之事,不关性具,所以今举世人现量境界为证明六根互用的事实,「如彼世人,聚见于眼」,世人所有妄见,仅仅聚在眼根,「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仍然相类,以手循他人体外绕,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这即是互用之理性,「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当知寻常缘尘之见,必须因明而有,暗时便成无见,今不缘尘而发本明耀,不惜明缘而能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由根尘之妄既销,云何觉明之体不成圆妙极果呢?这是第三段以示修显性。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这一段经文是决通疑滞,由这一总名又分二大段:一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先解释第一段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又分二:一疑问、二答示,一疑问又二,一疑因果相违,以上这段经文,就是阿难对佛说迭以前所说的话来问佛,佛在第一义中说过,「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灭果,无有是处,据此则知,从因地之觉心欲求常住不生不灭,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才可以。以下是标七果名,言「菩提」者,是以五住究竟无有见思、尘沙、无明诸惑;言「涅槃」者,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永亡;言「真如」者是相性不二,皆无虚妄曰真,其体不动曰如;言「佛性」者,是永不改变义;言「庵摩罗识」,是白净无染,永不被尘垢染污;言「空如来藏」者,不是前三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说空前三种如来藏之空如来藏,别九界众生之身相未空;言「大圆镜智」者,是洞照万法向无分别义,「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七种名虽别,其体性无殊、其相清净无染、其用圆满具足,其体性本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这是正式陈说他所疑,「若此见听」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毕竟无体」的话,「犹如念心」,岂不是如同前七番所破之念虑妄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吗?果体坚凝,究是常住,根尘无体即是断灭,「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之六根以为本修之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欲获如来七种常住之果,岂不是因果有所相违吗?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推垂大慈。开我蒙悋。
 
这一段又是第二疑前后异说,阿难的意思,「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若离开明暗等尘,见闻之根毕竟是空的话,「如无前尘,念自性灭」,等于如没有前尘,念虑之心自性销灭,我今「进退循环,微细推求」这个道理,「本无我心,及我心所」,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不知将谁立因而求无上觉道,「如来先说,湛精圆常」,况且如来先说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这是说六根本是「湛精圆常」,但是现今又说离尘无体,此则断灭,如是前后异说,「违越诚言,终成戏论」,岂不违越诚言,而终成戏论吗?「云何如来」称为「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悋」,我今愚迷未得彻悟,惟愿大慈世尊开我之蒙悋。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这一段文是属于示答分三段,一斥迷诃说,佛听说完他的疑问,接着就对阿难说,「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你是有学多闻的人,但是还未尽诸漏,你心中徒然知道,前尘为颠倒念心之所因依,谬认六根、六尘与念心相同,这就是「真倒现前,实未能识」,以前尘为实有、离尘即说断灭,这是总斥阿难之迷,「恐汝诚心犹未信伏」,以下许以开示阿难虽有诚心请法,平常信世间法之心,未走降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所以击钟捣舂世俗之事,除阿难的离根无觉之疑惑。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又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这一段文是指着世间的事实来除阿难的疑惑,共分五科,这是第一验闻有无,验就是考验,如同先生考试学生读书及格不及格一样,这是佛陀考验阿难对于听闻佛法所得的利益如何见解,就拿世间的钟声做为佛事,先叫罗睺罗打钟两次,是问他有闻无闻,结果大众及阿难皆以打钟时有闻、声销时叫无闻,这是根本错的地方,佛知道了以下又问。
 
如来又敕罗睺击锺。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这是第二段文验声有无,两次叫罗睺罗打钟,两次问声,大众回答,同前,此问与前各别,此答与前相同,异问而同答,已显大众及阿难将闻与声,矫乱不分,所以佛用诃责的言词对大众说。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这是第三段责其矫乱,问闻则答闻、问声则答声,自无主张,经佛发明又不自审,反难于佛,众生昏迷之根源皆由终日着境,不知有心,以迷心不加觉察,故矫乱不分,以下佛破他的谬说。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这是第四段破其谬说,闻性若实离耳则耳如同枯木,当知声有生有灭,闻性不随声有声无,声在闻性中有生灭,不是你的闻性为声尘或有或无,设若闻性实无,又谁知无闻性者,当知你说「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实是大错,以下又说。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这是第二段总予结斥,说明声与闻明明各别,汝尚不知「惑声为闻」,「以常为断」,由此当知内根外尘于闻性中自有生灭,终不应言汝之闻性离诸动静开通之外,说汝闻性无有体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以下又引梦作证,重睡即眠熟,工作疲极,睡时不知外境界事,因为六根不与六尘接触,以梦事为佛事,以示闻性不昏,捣练即洗衣之声,舂米是木石响,自怪钟作木石响,是独头意识之错乱,于是可知闻性寂常,又以经文作证云。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不但是梦中汝之闻性不灭,纵然汝之形体销灭,命光迁谢了,此闻性也不会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这段文是发明众生迷尘故断,众生循外尘、逐妄念,从无始来流转六道,受杂染之果报,曾不开悟实性清净妙常之理。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这段文是发明守性故常,若弃生灭这一句,并不是把现前生灭的身体不要了,是弃去于真常中之虚妄生灭之情见,守其即生灭中本自真常之性体,若常有这种智光现前,六根、六尘、六识之妄心,应时销落,当知想心所缘之尘相,元来无有实尘,六处识心与六种情根元来也无有实垢,常有这种择法眼,知道那是真实、那是虚妄,尘与垢自然远离了,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呢?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五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三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色阴十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浅释 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圆瑛法师之《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玄要旨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