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中国佛教史话 西魏和北周的佛教概况
 
[中国佛教史话] [点击:2851]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西魏和北周的佛教概况——中国佛教史话之四十

方之

   西魏和北周,都是两个时间不长的朝代。西魏建都长安,先后三帝,共22年(535—556),三帝都信奉佛教。但是长安的佛教,曾因北魏太武帝(424—452)拓拔焘灭佛,遭受过大破坏,佛事活动比较消沉。西魏文帝(535—550)元宝炬即位之后,“常行信舍,每运慈悲。大统元年(535),造般若寺,拯济孤老,供给病僧。诵《法花》①,身持净戒,起七觉殿②,为四禅室,供养无缺”(《辩正论》卷三)。西魏的另外两个皇帝——废帝(55l一553)元钦和恭帝(554—556)拓拔廓,统治的时间都很短,因此他们自己虽有佛教信仰,但对佛教事业无所作为。 西魏朝政一直操纵在宇文泰③手中。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灭西魏,自立为天王,国号周(北周)。北周先后五帝,共25年(557—581)。五帝之中,除周武帝(56l—578)宇文邕反对佛教外,其他四帝都信仰佛教。
   据唐法琳《辩正论》卷三说周孝明帝(557—560)宇文毓曾造卢舍那佛及二菩萨像,高二丈六尺;又造等身檀木像等,“丽极天成,妙同神制”。
   周保定元年(561)宇文邕即帝位,是为周武帝(561—578)。他起初也是信奉佛教的。唐法琳《辩正论》卷三说武帝宇文邕曾造锦释迦像,高一丈二尺;又造菩萨、圣僧、金刚狮子等图像围绕佛塔,在长安建宁国、会昌、永宁三寺,度僧尼一千八百余人。这样一位对佛教有信仰的皇帝,为何一反常态会反对佛教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他是当时少数民族(鲜卑族)中愿意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统治者,表
   示要以儒治国,要行周礼,其目的是要取得汉族人士的支持。
   2、他受周宾和卫元嵩二人的鼓动。前者是道士,后者是还俗的僧人,两人
   都极力诋毁佛教,武帝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3、他迷信纤纬。在北齐流传一种纤纬,传说黑衣人要当皇帝。这种传说在北周当然也是存在的,武帝宇文邕深信不疑。当时的僧人都是穿黑衣,因此他感到厌恶。
   基于上述原因,周武帝宇文邕开始反对佛教。据史书记载,起初他只是排定三教的次序。如建德二年(573)十二月,他召集群臣、沙门、道士开会,讨论三教的排列先后。他有意识地将儒教排在先,道教次之,佛教最后。建德三年(574),他又先后几次召集御前会议,讨论佛道二教的优劣,在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会议无结果而散。他就命令司隶大夫甄鸾评论佛、道二教,鸾遵旨写了《笑道论》三卷,嘲笑道教之肤浅。武帝阅后,心甚不快,将《笑道论》当众焚毁。另有释道安著《二教论》十三篇,论佛、道二教之优劣,武帝阅后,亦未改变他灭佛的决心。但是他又怕只灭佛,不灭道,可能遭人物议。于是他在这一年(建德三年)下诏废除佛、道二教。他说:“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周书·武帝记上》)。周武帝宇文邕执意要毁灭佛教,他就佛教本身又罗列了三条“不净”的理由。他认为:
   1、释迦牟尼曾娶妻生子,是主不净。
   2、佛法中主张出家人可吃三净肉,是法不净。
   3、僧徒不守戒规,佛时就有派系,是众不净。
   所以他说,“主、法、众具不净,朕意将除之,以息虚幻;道法中无此事,朕将留之,以助国化”④。由此可见武帝灭道是假,灭佛是真。
   周武帝宇文邕灭了北周的佛教之后,于周建德六年(577)伐北齐取得胜利,他认为这是灭佛的“功德”。于是他又在原齐首都邺城召集僧尼开会,宣布要废除佛教。当时有些佛教徒与他抗争,但无济于事。其中有慧远法师(慧光的弟子)厉声对武帝说:“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⑤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武帝勃然作色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何辞地狱诸苦?”慧远又说:“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地狱),何处有乐可得?”慧远可以说是胆大,在大庭广众之中,竟敢与武帝争辩,其勇气受到人们的钦敬。但是佛徒的抗争,未能改变武帝消灭佛教的决心。于是齐境三百万僧尼悉令还俗,所有佛寺,皆作王公大臣的住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周武灭佛比魏武灭佛文明一些,他没有采取屠杀政策,这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周武灭佛之后,曾设所谓通道观,从佛道二教中选有名望的人物一百二十人入观,称为“通道观学士”。从表面上看,佛道平等,但实际上是抑佛扬道。周武帝灭佛的事件,中国佛教史上称为第二次“法难”。
   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不到一年,就病死于军旅。其子宇文贇继位,称为宣帝(579)。这时又开始恢复佛教。宣帝本人“重隆佛日,光后超前”(《辩正论》卷三)。他造像一万余躯,写《般若经》近千部,并且“六斋⑥不替,八戒⑦靡渝”(同前书)。但这时并无正式的僧人,就是有,也是带发称为“菩萨僧”。
   北周的二十五年中,武帝灭佛,先后只有四五年的时间,其余诸帝在位时,佛教盛行。关于北周的译经,据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七载:“从闵帝元年(557)丁丑至靖帝大定元年(581)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译人和译经,分别概述如下:
   (一)沙门攘那拔陀罗,华言智贤,波头摩国人,善三藏教典,尤精律部。周明帝二年(558)于长安旧城婆伽寺与阇那耶舍(下文详)共译《五明论》一卷。
   (二)沙门阇那耶舍,华言藏称,又称胜名,摩伽陀国人。“专修宴坐,妙穷定业”(《开元录》卷七),与弟子耶舍崛多(下文详)和阇那崛多(下文详)于武帝保定四年(564)至建德元年(572)在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出《大乘同性经》等六部一十五卷。
   (三)沙门耶舍崛多,华言称藏,优婆国人,与暗那崛多一起,在四天王、归圣二寺译出《金光明经》等三部八卷。
   (四) 阇那崛多,华言志德,北印度揵达国人,于周武帝时在长安四天王寺译出《金色仙人问经》等四部五卷。
   北周的译经大致如此,都是周武灭佛以前的事。至于北周时代的高僧,唐道宣《续高僧传》中只收入13人,其中义解1人,习禅4人,护法3人,感通2人.遗身2人.兴福1人。
   北周时代的寺院,唐法琳《辩正论》卷三说有931所,僧尼人数无记载。这可能是北周末期的情况。因为周武灭法时,所有僧尼已被迫还俗,寺院都改作他用。在当时的北周全境,既无僧,也无寺。宣帝即位,准许恢复佛教,但无剃除须发的僧人,所以法琳就索性不记僧数。直到北周灭亡,隋朝兴起,才正式三宝重建,佛教才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注释:
   ①即《妙法莲花经》。
   ②七觉殿:佛者觉也。七觉殿可能就是七佛殿。
   ②宇文泰(507—556),代郡武川(在今内蒙古)人,鲜卑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被高欢所逼,逃出洛阳,西奔长安,宇文泰即拥帝与高欢对抗,为大臣相,专制西魏朝政。
   ④请参阅郭朋著《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页733。
   ⑤阿鼻地狱,即无间地狱,谓此地狱中受苦无间断。
   ⑥六斋,即六斋日,就是农历的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⑦八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花歌舞观听、不坐眠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涅槃经》与涅槃师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东魏和北齐的佛教概况

 《中国佛教史概说》讲纲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西行求法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是谁?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倓虚法师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杨曾文)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宋道发)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五章 中国佛教史学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王邦维)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李富华) 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佛教史话 首传戒法的昙柯迦罗 中国佛教史话 首创西行求法的朱士行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时代的译人和译经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大翻译家竺法护
 中国佛教史话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 中国佛教史话 华夏第一尼
 中国佛教史话 东晋时代的南方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