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无量寿经 第十课
 
[无量寿经广释] [点击:2681]   [手机版]
背景色

第十课

思考题

1.复述并解释庄严无尽愿。

2.复述并解释无量色树愿。

3.什么是无碍解?请解释四种无碍解。

4.复述马鸣菩萨皈依佛教的公案,这个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

5.复述并解释彻照诸刹愿。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讲法处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的四十八愿,前面的二十六愿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十七愿。在四十八愿中,每一个愿都有甚深的意义,我在课堂上只是大概做个解释,希望大家课后要反复思维,这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诸佛菩萨在因地时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但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们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发了大愿。从法王如意宝的一生来看,除了自己精进修行,唯一的事情也是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此外再没有其它事情了。而我们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想一想。回忆过去的经历,自己也应该明白:没学佛时是怎样混日子的?学佛以后相续中的菩提心怎么样?对于护持佛法、弘扬佛法有什么样的发心?

有时候一想到上师老人家的丰功伟绩,我真的觉得很惭愧:上师一辈子想的就是佛法和众生,此外根本没有私人的目标;而作为上师的随学者,虽然我有幸依止上师多年,就像阳光从云间透出一样偶尔也能想到佛法和众生,但从总体上说,自己的发心连上师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赶不上。

我们不能为自己的快乐活着,应该为利益众生活着,这就是大乘佛子的基本要求。在座的每个人都在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面前发过愿,已经入于菩萨乘,不可能承认自己不是大乘行者。既然自己是大乘行者,那内心至少要有一颗利他的心,否则就成了表里不一。

在听闻大乘佛法的过程中,大家每天都应该有新的感受,而且感受要不断增上,不要越听法越没信心,最终抛弃殊胜的大乘道,走入一条孤独、寂寞的道路,甚至误入与解脱毫无关系的歧途,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了。

总之,每位大乘行者都应该恒时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己:我在想什么?我在做什么?我的身心有没有趋入利他之道?如果发现自己的方向错了,就要及时调整,如果没有错,还要不断努力。

二十七、庄严无尽愿:

若我成佛,周遍国中诸庄严具,无有众生能总演说,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杂类形色光相,若有能知及总宣说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整个国土中具足一切庄严之事,没有众生能宣说这些庄严之事,甚至有天眼者也不能了知所有庄严之事的种类、形状、颜色、光明,如果有人能了知或者能宣说,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参观世间的任何地方后,我们都可以用语言描述,比如,“我去过夏威夷,那里风景很优美”,“某地有座红色的山”,“某地有座青色的山”,等等。世间的风景也能用肉眼或者天眼了知。比如去一座七星级宾馆,那根本不需要天眼,一般的肉眼就能了知。

在我们这个世间,首先用肉眼或者天眼看到某个事物,然后以分别念把自己的所见整合起来,这样就可以用语言进行描述了。如果是嘴巴特别会说的人,去了一个地方后可以讲上半天。有些人去了香港,一直说香港如何如何好。有些人去了印度,逢人就说印度是什么样,哪怕见到一个乞丐也要讲自己的印度游记。

总之,不管国外的印度、尼泊尔等地,还是国内的拉萨、内蒙古等地,世间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眼睛了知,都可以用语言描述。

有些从加拿大来的人说加拿大如何漂亮。有些住在美国的人说旧金山如何好。其实,跟极乐世界比起来,娑婆世界的山山水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管从广大无边还是从美丽庄严来说,极乐世界都远远超过娑婆世界,完全超越了我们的寻思分别。就像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偈》中所说的那样:“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在娑婆世界,再豪华的建筑物也无非是钢筋、水泥、石头、沙子组成的,经过一段时间都将无法使用,根本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宫殿相比。而且娑婆世界的很多建筑物是伪劣产品,住在里面一点都不可靠。有些建筑物虽然比较可靠,但也经不起大的自然灾害。前一段时间,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虽然日本的防震标准比其它国家高,很多人不是因建筑物倒塌丧生,而是被地震引发的海啸夺走生命,但震后所有的建筑物基本上也不能使用了。

在娑婆世界,最珍贵的珍宝也无法与极乐世界的七宝相比。世间的金银珠宝是人们比较耽执的,但是它们数量稀少而且价格昂贵。随着众生福报的减弱,到一定的时候不要说金银珠宝,可能连铁都不好找。尤其现在是贫富悬殊的时代,贫穷的人不要说金银饰品,连铜铁饰品都买不起。

总之,在如今这个浊世,外器世界的衰败越来越严重,内情世界的愚暗也越来越浓厚,无论从外在环境的美妙庄严还是内心的平静快乐来考虑,我们都没有理由不求生极乐世界,否则就是愚痴深重的可怜之辈。

大家要知道,和净土的庄严一样,佛陀的功德也是无法衡量的。以前有位无边身菩萨想衡量释迦牟尼佛的顶,于是他用一根竹竿去量,结果量到梵天界也不见世尊的顶,最后他扔掉竹竿,合掌赞颂世尊:“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穷劫不可尽。”(大意为:如同虚空没有边际一样,佛陀的功德也是无有边际的,如果有人想衡量佛陀的顶,那历经多劫也不能到尽头。)

二十八、无量色树愿:

若我成佛,国中具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1],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2],不取正觉。

如果我将来成佛,我的国土中有无量株百千由旬高的菩提树,不仅国中的大菩萨了知这些树,那些善根微劣的菩萨也能了知,如果他们不能了知,我就不取正觉果位。

树对于成佛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贤劫千佛都在树下成佛?就是因为树有很多功德。从世间来讲,树能带来清凉、寂静和快乐;从出世间来讲,树能帮助灭除相续中的烦恼,让六根得以清净,获得不退法忍,开发本具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极乐世界有无量株菩提树,无量菩萨都安住于菩提树下。

从我们自身的体验来看,树对修行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利益。有时候我到一些清净的树林中,背靠树干坐在树下,自然而然会生起出世间的境界。所以,身处茫茫红尘中的人们很需要到寂静的山林中返观心性,当坐在树下返观自心时,依靠寂静环境的缘起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自心本净的法尔力,很容易开发出自然本智。

相反,如果在忙碌的人群中或者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那是很难认识心性的。虽然对个别有善缘的人来讲,在人群和复杂环境中也有开悟的机会,但对一般人来讲,只有在寂静处才有机会顿然显露赤裸裸的本来面目。从前辈大德的修行故事也可以看出,寂静处和修行成就确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此处虽然说“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但这些菩萨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善根微弱。在人间,有些人福报太大了,什么受用都具足;有些人福报太小了,什么都不具足——财富也没有,智慧也没有,信心也没有,身体也不好,还要受别人欺负,每天产生各种烦恼。因为福报太小,心情经常低落得无法形容——在这个世界上好像谁都比不上,自己脚下只有地面的水,自己头上是所有的人。这就是娑婆世界的可怜众生。

极乐世界不可能有特别可怜的菩萨,只不过跟大菩萨比起来,有些菩萨善根比较微弱而已。但即便这些菩萨也是娑婆世界众生无法相比的,他们也能随时见到菩提树,通过见到菩提树,自然出生三十七道品的功德。当然,既然善根微弱的菩萨都能见到菩提树,具有无量智慧、悲心、威力的大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肯定随时能见到菩提树。

佛经中说,见到菩提树有许多功德。现在印度金刚座有一棵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是从佛陀成道的那棵菩提树分出来的,据说阿育王的女儿从原来的菩提树上分了一支移植到斯里兰卡,后来回教徒砍了原来的菩提树,佛教徒又从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上取了一支移植回金刚座。所以如今这棵菩提树跟原来的菩提树是同一个根,在这棵菩提树前发愿、祈祷有很大功德。现在有很多人在这棵树下发愿、磕头、念经、修加行。(在这些人中,虽然有汉族人和其它国家的人,不过大多数都是藏族人,希望其它民族的佛友以后也去那里朝拜。)

佛经中记载,如果朝拜释迦牟尼佛的四大圣地——降生、成道、转*轮和涅槃的地方,这和见到佛陀本人没有差别。去这些圣地朝拜实际上是对佛陀的一种纪念。说到纪念佛陀,今天正好是四月初八,是汉地纪念佛陀诞生的日子。在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佛陀诞生日叫卫赛节,日子和汉地的佛诞日有所不同。虽然时间上存在不同,但我认为这并不矛盾,因为佛陀在众生面前的示现不一定相同。总之,每个佛教徒都应该经常忆念释迦牟尼佛降生、成道、转*轮、涅槃的过程,也应该经常念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当然,我们也要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许多经典中一再赞叹阿弥陀佛,这些金刚语足以证明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不过,在这方面有些法师的说法也有点夸张,他们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经里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都是宣扬、赞叹净土法门的。我觉得这可能是有密意的说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都落在文字上,翻开汉文和藏文的佛经,有多少是讲净土法门的?这一点诸位应该很清楚。藏文中宣说净土法门的是《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汉文中主要是净土五经一论。当然,其它经典也有附带宣说净土法的,如《佛说山海慧菩萨经》等经中也讲了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但并非大多数佛经都宣说净土法门。因此,如果有引导众生的特殊密意,那当然另当别论,否则讲经说法还是要符合实际。

二十九、得胜辩才愿:

若我成佛,国中众生读诵经典教授敷演,若不获得胜辩才者[3],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众生通过读诵经典、听闻他人的教授、向别人宣讲佛法等途径,都能获得殊胜辩才,如果不能获得殊胜辩才,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娑婆世界的众生大多缺乏辩才和智慧。有些人虽然读了很多经典,也天天在别人面前听法(有时候听得很不错,有时候边听边打瞌睡——一会儿头歪下去,一会儿“呼呼呼”,不管怎么样,也算马马虎虎听过很多经),甚至也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转过*轮,但内在的智慧和外在的辩才一直没办法开发。甚至越听法越笨,越听法越傻,什么道理都不懂。有个人说:“我脑子一直是一片空白,一想起佛法好像什么都没有,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这可能与前世的业力有关,也可能与今生学法心不专注有关。而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这样,他们通过读诵经典、听经闻法、宣说佛法,很快就能开发深广的智慧、流露无碍的辩才、获得殊胜的无碍解。

什么是无碍解?《大毗婆沙论》中说:“于所知境通达无滞,名无碍解。”无碍解有四种:一、法无碍解,对一切名词无碍通达;二、义无碍解,对甚深法义能无碍通达;三、词无碍解,能了知各种众生的语言,比如在人面前用人的语言宣讲,在天人面前用天人的语言宣讲,在英国人面前用英语宣讲,在藏族人面前用藏语宣讲;四、辩无碍解,对所有提问均能无碍回答,对所有兴辩者均能答辩。

娑婆世界的众生非常愚笨,有些人已经来到藏地多年了,可是不要说转*轮,甚至连“糌粑ra”[4]都不知道。而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这样,他们无所不通,非常有智慧,具有无碍的辩才。

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说,如果认识了心的本性,就会自然流露出无尽的智慧;如果得到诸佛菩萨的摄受,也会获得他人无法企及的智慧。诸佛菩萨的加持确实不可思议。以前汉地有位慧思禅师,他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后来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醒来以后智慧大开,对一切法义无所不通。我们这里有些道友也是如此,他们刚来学院时笨笨的,不要说通达经论,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懂。但因为他们一方面对正法有极大的欢喜心,一方面经常以信心祈祷文殊菩萨,所以到一定时候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不仅对佛法的意义非常通达,而且就像《二规教言论》中说的那样,超过了以前和自己一样的人,赶上了以前超过自己的人,最终自己的智慧胜过一切人。

拥有智慧很重要。因为颠倒的非量和无倒的正量始终是相违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现前了正知正见,不仅自己相续中的邪知邪见会自然消失,而且还能遣除他人相续中的邪知邪见。如《大宝积经》云:“成就正见者,化彼诸邪见,常修行正念,哀悲邪念者。”我去过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有一个持邪见的老师,很多学生就像得传染病一样染上了他的邪见;这所学校还有一个智慧、能力都很不错的老师,后来他通过努力遣除了那个老师和学生的邪见。

总之,正见像阳光,邪见就像黑暗。当正见的阳光升起来时,邪见的黑暗自然会被驱散;如果没有正见的阳光,邪见的黑暗就会一直笼罩心头,让众生误入歧途,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遣除邪见、引发正见。

凡夫人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在一个家庭或者团体中,如果有一个人持邪见,与他接触的人都会染上如毒般的邪见。所以,在如今这个邪见严重的末法时代,寻找具有正见的善知识极为重要。当然,如果到了极乐世界,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所有的人都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无碍的辩才,不可能有产生邪见的机会,所以大家还是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三十、无边辩才愿: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有不成就无边辩才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所有菩萨都要成就无边辩才,如果有菩萨不成就无边辩才,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前面是发愿令诸菩萨获得有限的智慧和辩才,但有限的智慧和辩才还是不够的,所以阿弥陀佛又发愿令诸菩萨获得无边的智慧和辩才。

智慧有很多层次。有些人的智慧只能衡量粗大的法,对于细微的法却无法衡量,比如对瓶子里没有水这样的空性能够理解,可是对于心抉择为无分刹那、物质抉择为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进一步抉择为无有,无有最终抉择为离一切戏论,这样细微的境界就很难理解。或者从远近方面来讲,对于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等比较近的事能了知,而对于一万年、一个大劫、无数劫以前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或者从深浅方面来讲,对于浅显的道理一听就明白,可是甚深的道理就听不明白了。

在讲考的时候,有些道友讲起《大圆满前行》、《无量寿经》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讲到《量理宝藏论》、《释量论》或者《中观根本慧论》就很困难了,最后用拳头狠狠打自己的头:我为什么那么笨,一直听不懂呢?我应该打开智慧!但这样“打”开智慧是有一定困难的。

对于现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来世等长远的事情,没有深广智慧的人就不知道了,这不仅会给积累资粮带来困难,有时候行持佛法的事业也会比较困难。《维摩诘经》中记载:有一次佛陀让舍利子、目犍连等弟子去探望维摩诘居士,但因为他们智慧有限,所以不堪能探望;后来佛陀让具有无量智慧的文殊菩萨去探望,最终文殊菩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云:“速悟七辩才,愿如文殊等,演法无穷极,导引群生类。”所以我们应该发愿:愿我很快具足文殊菩萨那样的七辩才,能够演说无量法门,将无数众生引入解脱道。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文殊菩萨的智慧、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大势至菩萨的能力,如果有了这样的智慧、悲心和能力,那不管遇到任何众生,都能轻易度化对方。首先用智慧引导他,如果不行就用悲心来感化他,实在不行就用力拽着他的头发进入佛门,如果对方没有头发就拉耳朵,开玩笑。

智慧和辩才确实很重要。如果没有智慧和辩才,在世间也会遇到许多麻烦,在出世间就更不用说了。学禅宗的人如果没有智慧辩才,虽然你可以安住于如如不动的境界享受禅乐,可是要度化别人就很困难了。尤其现在是妄念纷飞的时代,在知识分子和分别念比较重的人面前,如果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即使你的境界再超胜,也会在别人面前落败。学净土宗的人也是如此,虽然念阿弥陀佛功德无量,可是如果没有智慧辩才,别人问起一些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念佛?念佛有什么功德?极乐世界那么遥远,怎么能往生到那里?也许你就没法回答了。总之,如果没有智慧和辩才,虽然你可以像经典和续部里讲的那样,具有须弥山一般的坚固信心,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动摇,依靠这样的信心自己当然可以往生净土、获得成就,可是要度化别人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印度的马鸣菩萨[5]原来是外道,他就是被胁尊者的智慧和辩才引入佛门的。当时他和胁尊者请国王作证:谁辩论输了就做对方的徒弟。胁尊者首先立宗:“当令天下太平、大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马鸣菩萨一听,顿时无话可说,毕竟当着国王的面,所以自己不敢说国家不太平、国王不长寿、国土不丰乐、具诸灾难,于是他不得不拜胁尊者为师。随胁尊者入佛门后,马鸣菩萨精进闻思修行,最终彻底通达佛教的真理。后来,他也以智慧和辩才折服了许多外道。

在佛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具有无量智慧和辩才的菩萨,如龙树菩萨、法称论师等。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位藏地大德的传记,这位大德从小接受佛教的教育,一直不懈地闻思修行,最后获得了无法言说的智慧和辩才。其实,许多修行人的精神确实很令人钦佩。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高僧大德,文革前后他曾在监狱里住了十三年。当时他把蹲监狱当做闭关的好机会,每天默默地念诵经咒。后来有人发现他嘴唇动,就不准他动嘴唇,于是他就不动嘴唇念。后来那些人说:“虽然你嘴唇没有动,但是你喉咙在动。”他说:“我是活人,我要吞口水,为什么喉咙不动?”就这样,他在狱中念了很多咒语。这位大德今年八十二岁,在跟他交往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对佛法的信心完全融入了他的血液。在那个善恶颠倒的时代,他的信心都如是稳固,戒律都如是清净,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三十一、彻照诸刹愿:

若我成佛,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如明镜中现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我的国土光明清净无与伦比,能够映现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就像明镜中显现面像一样,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在我们这个世界,只要一座山或者一堵墙就能遮住人们的视线,哪怕中间有一张薄薄的纸,也看不到后面的东西。但极乐世界完全不同,不仅大地能够映现十方无量的世界,甚至一堵墙、一根柱子、一个瓶子、一花、一草、一叶、一尘,都能清清楚楚地映现十方无量的世界。

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这种境界是很不可思议的。如果对一个从来没去过城市的山区愚童说,城市的百货商场里有好多镜子,在镜子里能看见自己的身体,他根本不会相信;同样,听到极乐世界的微妙境界,娑婆世界的凡愚众生也不会相信。

诸佛菩萨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弘明集》中说:“须弥笼于一尘,天地回于一车。”意思是,须弥山可以纳入一尘,天地可以装入一车。进一步讲,一个微尘中可以容纳无数世界,而且微尘没有变大、世界没有变小。这在我们的境界中也很难实现,但在诸佛菩萨的境界中完全可以实现。

依靠法处比丘当年的发愿,现在极乐世界的国土能够映现无量的世界,哪怕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能映现无量的世界。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寻找人间的眷属很方便——不需要闭着眼睛入定半天,也不需要通过望远镜看,随时随地都能发现他们在干什么,是醒着还是睡着,是活着还是死了,一切情况都能呈现在眼前。

不仅极乐世界的外境能呈现无量世界,极乐世界的菩萨也能以天眼现见他方世界的一切景象。对智慧渺小的娑婆世界众生来讲,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很多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不要说诸佛菩萨的境界,连阿罗汉的境界都没有,所以肯定很难想象这些现象。但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相信佛陀的金刚语。如果能诚信佛陀的金刚语,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往生极乐世界并获得这些境界。

原来我在山区读中学时,学校有一个易老师,每到冬天学生们都聚在他家,他在炉子里生上火,然后就跟我们讲汉地的事:南京、成都有很好的火车,还有很多三层、四层、五层的楼房……(也许他见到最高的楼就是五层,开玩笑。)当时我们这些山区的孩子都想:不可能吧?怎么房子上面还有房子?后来到了汉地,才知道到处是高楼大厦。同样,现在有些人很难理解佛法的甚深境界,只有以后因缘具足时才会一一现前这些境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康僧铠译本说树高四百万里。

[2] 康僧铠译本里说是“不能知见”,藏文译本也有“知”和“见”两方面的意思。

[3] 藏文译本和康僧铠译本中说获得辩才和智慧。

[4] 藏语,意为吃糌粑。

[5] 据说马鸣菩萨说法时,群马都感动得流泪嘶鸣,因为马能了解他的说法,人们便称他马鸣菩萨。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无量寿经 第九课
下一篇:无量寿经 第十一课

 观无量寿经 解题 无量寿经 解题
 无量寿经 第二十八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七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六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五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四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三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二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一课
 无量寿经 第二十课 无量寿经 第十九课
 无量寿经 第十八课 无量寿经 第十七课
 无量寿经 第十六课 无量寿经 第十五课
 无量寿经 第十四课 无量寿经 第十三课
 无量寿经 第十二课 无量寿经 第十一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