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讲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点击:4097]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1讲

很高兴能够在福慧寺跟各位见面,也感谢福慧寺的各位常住、僧众提供我们这个机缘,大家来了解地藏菩萨以及地藏菩萨的因缘。我们在讲经这回事上,是北传佛教跟其它包括藏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最大的不同。讲经已经讲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要再讲下去?古人都已经讲完了,我们还要再讲什么?《地藏经》的著作少说那也有一百部以上,讲《地藏经》的法师,光是这个时代最少有一百个法师以上,尤其像《地藏经》呀,几乎每个人都会讲,那我们还要讲什么,这个就是关键处。

讲经,为什么南传的他没有讲经呢,为什么藏传的也不讲经呢,他们难道没有经吗,他为什么不讲呢?这里头牵扯到佛教结构的基本问题,大概一般的同修们很少去注意到。藏传佛教会讲论,不会讲经,不是他不会讲,他不讲,这是一个。南传佛教呢,他也不讲经,偶尔他们也讲点论,包括《解脱道论》、《清净道论》,但重点呢也是不讲经,因为他重点是以阿含藏为主。阿含藏他直讲,他不像经典是隐讲,他不是显的表达,他是隐的。因此大乘经典里头他就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叫做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这一点呐,其它的地方没有,尤其在翻译的过程里,他是整个团队的翻译,不是个别的翻译。团队翻译里头,那么他有一套表达的要领,今天假如我们翻开经典呐,你就从白纸黑字上来讲了。

那《地藏经》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他就像老祖母讲故事给孙子一样,那谁不懂啊,故事那么多。那你假如是这样的看法,那将会产生很严重的误解。为什么会从正法走到像法,从像法会走到末法,因为你已经产生偏差,而逐渐的离开真理,这个叫做法的堕落。法本身不堕落,是人堕落了,因为我们对法的解读产生严重偏差,当他偏差越远的时候,我们就离开正法越远,关键是在这里。

譬如我们今天讲到,《地藏经》是孝经,为什么是孝经呢?当然你讲不出来,就是因为有个清净莲华目如来,有个光目女,为了救她妈妈,所以他就叫孝经吗?那《父母恩重难报经》为什么不是孝经呢?那你对孝经的“孝”这个字,那你就产生严重的偏差。假如要论孝经啊,佛教的孝经不是《地藏经》,是《父母恩重难报经》,那怎么会变成《地藏经》呢?这里面就牵涉到传统所使用的语言,跟你现在所用的语言是有严重的出入,严重的出入。

这个部分,我们在讲经文的时候,我会告诉各位,现在先吊个胃口,大家存个疑情,不用紧张。那你就讲我就知道了哦,我讲你也不知道,因为这里面他是一个佛教里头最重要的关键,不是知道就好,知道不算,做到才算。所以大家都会发现呐,我都知道啊,不要生气啊。呵呵,知道不要生气也没用啊,要做到不生气才算呐。所以气起来你都不知道啊,好舒服啊。所以佛教的修行是要做的,不是讲观念的,观念当然需要,可是观念一转过来,你要做到啊,所以为什么每天要做功课,关键就在实践,关键在实践。

那今天我首先要跟各位谈的,是《地藏经》呐,这个地藏法门是怎么来的。大家先把这个东西弄清楚。大家都是像《地藏经》是“孝”经一样,哪个“笑”啊?很好笑哦,那你就弄错了。地藏菩萨这个法门为什么重要?大概没有人去研究,也没有人理他,反正很重要。当你是这样认为,这个叫迷信,叫迷信。我们都知道佛就交代,本愿经上面就交代了,阿逸多成佛以前,这一段没有佛的时代,那度脱众生的事,佛是把这个责任交给地藏菩萨。

经典是这样讲,可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不交给别的菩萨?地藏菩萨跟释迦牟尼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他们有没有特别的关系呢?是不是地藏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啊?还是弟弟啊?还是什么特别关系呢?要不然他为什么把这个责任交给他?你大概没想过,想也没答案,因为你也找不到答案。这一会我们会给你答案,你放心。

地藏菩萨在整个,我想要讲这之前,要先跟各位谈,大乘经典要跟各位讲的,就是讲一个人的……一个人,你不要去管别人,管你自己,你生命的组合。你生命的组合,你会说我问医生比较快,医院里头什么资料都有,什么数据都有。生命的组合是什么?大脑里面有30兆个脑细胞,然后那个神经线拉出来的话,大概可以从温哥华拉到多伦多有那么长,那么还有什么什么,你可以这样讲。那是身体,那不是生命,你有没有弄清楚?身体的构成啊,有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呢,有一些器官,包括消化器官、排泄器官、运动器官,还有各种组成成分,这些医生好像弄得很清楚了。那时候告诉你,你不是人,你只是个东西,你是一堆东西堆在一起的,人模人样的东西而已,你没有生命。那是对身体的研究,不是对生命的研究。人类对于物质现象的身体,是研究得不少,但是人类对于生命呐,他所认知的程度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不到百分之一。

好,各位不要以为我们对生命很了解,不了解。那我们对生命解读最清楚的是《华严经》。《华严经》啊,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那么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是在解读生命的某一部分。因此你要看大乘经典呐,必须要以生命的立场来看生命,不要用大脑来看生命。

大脑的作用叫做识性,各位研究唯识的人常讲,转识成智,舍识用根,那个识是什么?那个识就是大脑的作用。只要你一用大脑,你就跟根性无关,跟根性无关,都是识性。那么根性怎么转变成识性呢?那就是你常讲的一句话,叫做一念无明起。你为什么那一念要让无明起呢,能不能那一念不让无明起?那要让那一念无明不起作用,那这个你要经过一项工程,叫做“生命的改造工程”。经过生命改造工程的改造以后,那你那一念起的时候,无明就不作用。

这样很简单吧?只要有人跟你讲我这一念起都没有无明,那个人不是大妄语就是神经病,就只有这两种人,你放心。那要经过生命改造的这一项大工程,你要知道他需要下什么功夫吗?生命改造的工程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精密、最伟大的一项工程,就那么简单。

你现在所有的飞上太空的,或者研究身体的那些精密仪器都不足以到达生命改造工程的千万分之一。那么你为了要去了解这个生命的结构,佛法里就把这生命的抽象、很抽象的这个生命,你感受得到吗,生命的存在?你感受不到啊,你要感受得到啊,最少你是四果以上,可能五果或六果我不知道,一定四果以上的程度。要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啊,那大概都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那我们所感受到的是偶尔会蹦出一点感觉来,大概是这个样子。假如你真的是常住在生命存在的状态里,那你就一定是大彻大悟的过来人。大家,用语都会用,你不见得是真做到,这一点我是先跟各位谈。

那么生命这么抽象的东西,感受到的人,曾经有过这经历的人,这些大成就者,他把他图像化。第一个把他图像化的伟大人物那就是开元以后德宗皇帝的慧果大师跟当时的海云大师,当然不是坐在这里的这一个。这两个是最早把《大日经》给图像化的人。他们有成就,《大日经》是有成就的大德把他具体化的。当然经典讲是佛在摩醯首罗天宫来跟这些法身大士讲的,这个佛呢是哪一个呢?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呢,又是释迦牟尼佛,你懂吗?他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在摩醯首罗天宫把生命的结构给你涂画出来,他把他讲成这结构的系统,这个系统就叫做《大日经》。

《大日经》是简称,是《毗卢遮那佛成佛神变经》,就是把……就很简单讲,这个名字《毗卢遮那佛成佛神变经》就告诉我们,我们的法身,这个真实生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他把他叙说一遍。叙说以后,他传到中国,开元年间,善无畏把他传给大广智不空,大广智不空将他传给了慧果。慧果在研读这部经典以后,他用自己的方法把他图像化,这个叫做曼陀罗,这曼陀罗我们就叫胎藏界曼陀罗。

我们先看这个部分。我跟你介绍这个原始的出处在哪里,你才知道为什么佛陀会把这部经、这样的讲法,就在这个地方,这里用几个圈圈把它圈起来。你们可以看得到,最上面的那个圈圈是文殊院,这是文殊菩萨,在一个门内,旁边还有四个菩萨。第二圈呢,因为有了这个文殊的般若空性智慧才能成佛,所以这个叫释迦院。这个释迦院旁边也有四个,四个当中有一个叫无能胜,就是这一个,这个是无能胜,就是八大明王之一的无能胜明王。无能胜明王是地藏菩萨的教令轮身,你要先看到啊,这个为什么会有一个教令轮身呢?教令轮身,就是对于刚强难化——是不是你我不知道啊,你不要对号入座——的众生,他显现愤怒相来折服众生的那一相,他就是地藏菩萨显现出来的愤怒相。而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因为你不是修密法,我就不讲太多了,我是跟你讲说,第一个,因缘在这里。他不用观世音菩萨的马头明王,也不用普贤菩萨的步掷明王,也不用文殊菩萨的大威德明王,他用的就是无能胜。

这个问题就来了,在原始经典,在整个生命结构里,这里就跟地藏菩萨有关了。从这个直线一直排下来,这个过去佛,这三个,这个一切如来智印,那么大日如来呢,就是中台八叶院的大日如来,这个是现在佛,毗卢遮那佛,那么下面这个部分是未来佛。因为这里,这个叫做般若菩萨,他起作用以后还是用般若性空起作用,然后你会开发无尽藏,这个叫虚空藏菩萨,你自性中的宝藏可以展开。那么再来就是成佛,就是宝瓶,宝瓶因为未来佛,你还没有出现,所以用宝瓶来表达,这个是三世佛。那横的这条线呢,他是讲十方,从这边过来,从南门过来这边呐,是除盖障菩萨,通常,除盖障菩萨没有一般经典,我们就用药师佛来代表,药师佛就是除盖障嘛,是这边进来,这边叫做智德门。他进来以后,主要修的是金刚手院,这个叫金刚院,这个就是金刚萨埵,是以智慧为主的,这个门,从这边修进来也可以。另外就是北门,这边是北门,北门这边进来的第一个是地藏菩萨。这边是地藏菩萨,那相应于这个地藏菩萨,他从这边进来,这边是观音院,这是圣观音,从这边进来地藏观音,这边是除盖障,这边是金刚萨埵。这个叫十方,这边叫三世,从东门到西门这边叫三世佛,十方佛就构成十方三世佛。

那跟各位谈的是,从北门这边修进来叫福德门,修福德。福德门为什么要这样修呢?这里面牵涉到他的经文结构了,要谈这个部分,地藏菩萨的经文,他特别有这样的一种状况。对于不学佛的人,不信的人,那么他广设方便。只要你恭敬,对于他的形象、他的名号,能够供养,能够赞叹,你先结个缘,往后自然就会起信,他就是有这个方便。那么在这个地方,从这个南门进来,除盖障这边,南门进来的话,你就一定要实修了。那么从地藏菩萨这边进来,你不一定要修,怎么样真正认真地修,你不一定知道,但是你先修供养,这个地方你一修供养就结上这个缘,结上缘,对于还不信的人这个很方便。我拜拜总可以吧,叫我每天功课做多少那难说了,所以很多人愿意拜拜不愿意修行,那你最好是修地藏菩萨,因为他有这个本愿。

那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心爱的人生病要怎么办呢,那你会坐不住,对不对?你不能说我买一包乖乖饼干拜,就要保佑我平安了,那他说要保佑你平安可以,每天念一万声地藏菩萨的名号,那你为了你心爱的人,不管你的儿子、亲戚、眷属,那我还是念吧,我念一万遍也不交钱,对不对?要交一万块比较难,念一万遍好办,是不是这样?那以这样的方便,你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了。你最好是不要碰到困难,碰到困难有求于,好了,你有求,那就叫你念一万声,每天念一万声,这个是很方便的方法。那你不信,你人生很自在,什么都不管,那叫你念,念三声你都不愿意,你还说念一万声。可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你的股票天天跌停板,你绝对想说我念一万声看能不能涨停板,那个时候你就自己逼自己了,这个是这个法门他最大的特色。

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你看哦,因为你先以这样的善巧方便,这个经文里叫广设方便,广设方便以后你逐渐会走进来。这个地方大日如来在这里,这个地方叫做母,母亲的母,这个母是什么?根本呐。我们都一直讲他妈妈,到底地藏菩萨妈妈是哪一个,里面那么多个,到底是哪一个?不是,他讲的是本体,本体是根本,你的根源,你的出处,因为透过这个地方可以到达这里,所以我们叫做孝经,知道吗? 他是因为从他的作用到他的本体来,以《华严经》来讲叫做大方广,也就是体相用,透过他的用可以回到他的本体,这个叫做“孝”,知道吗,透过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你能够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个叫做“孝”,这个本来面目这里是你自己的出处,所以为母说法,这个就是经典表达的语言模式。

你会以为说他就到忉利天,他妈妈在忉利天,那我就到忉利天跟妈妈讲经,从表面上来讲,这样很容易教化众生,对于一些匹夫匹妇来讲,我当然不是讲各位了,各位在座都是大菩萨,你不会是匹夫匹妇……那他很好接受,他也容易接受,他一接受那就达到他广设方便的目标嘛,是不是这样?可是他真正的意思呢,是要回到他的本来面目这里来,对于生命的真相他能够彻底了解。这个结构就是讲给你一个整个生命的真相,讲整个生命的真相。我们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真相吗?密的本来面目吗?本来面目是什么,不是你的生命真相吗?难道还有什么本来面目?所以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之所以跟各位提这个部分,是要各位去了解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佛不要盲目,不要因为经典这样讲,我们不是说怀疑或不信,佛都告诉过我们,你不要因为我是佛,那我讲的话你就相信,你必须去自己求证,自己做自己的灯塔,自己做自己的岛屿,各位能体会吗?佛陀是所有世界宗教的教主当中,唯一要你对他所讲的话提出批判的人,你要知道啊,他讲的是真理,真理就不怕你检验,所以我讲的是我经验的,那你呢必须去检验他,这样你才不会迷信。 

我们今天都把他简化了,佛经说、佛经说,弄到最后就电视说、报纸说、教授说、医生说……那你活在哪里啊?你就活在人家说里面。你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你盲目,你痛苦,你无奈,你是活在人家的眼光里,你把你的生命,把你的幸福,那个钥匙交给别人保管,你随时被人家掌握跟操纵。佛家要我们当家做主,你如何当家做主?一个当家做主的人会人家说、电视说、报纸说、教授说、博士说……会这样吗?想想看。你今天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就是因为“人家说”。

我们不但要对“人家说”要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好好去检验,即使佛陀这样说,我们都还要再检验。佛陀讲的是绝对对的,我们不怀疑。佛是如语者,实语者,我们绝对接受。接受是一回事,检验是一回事。告诉各位,你要是不透过检验,你对佛教只是盲目跟迷信,没有自信,没有信心。因为我们检验过了,所以你有绝对的信心,你要讲的跟佛讲的不同,你不会接受;你要讲的跟佛讲的一样,不管他是谁,我都接受,因为他讲的是真理,我不因为他的外相而有捡别,那你能不能具备有这样的能力,鉴别检验的能力,这是佛法中非常重要非常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要你盲目,也不要你惯性。

学佛人你今天只要想要,你只要想说,我要转凡成圣的话,那这个条件你必须具备。你要是不想转凡成圣,我只是个拜拜求心安的话,那佛说的就算,你不用检验,因为你求心安。那你想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一个大丈夫,那你必须要检验,检验以后他就变成你的生命因素,那就不是人家说、佛陀说。你要记得这个原则,因为你的检验,他会变成你的生命因素,那就是你自己的。

怎么检验呢?那就叫疑情,你要提疑情。疑情会写吗?怀疑的疑,禅宗常用的话,感情的情。有疑情的人他一定先接受,然后我慢慢去检验,去求证。检验求证不用大脑推理,大脑推理没用。所以很多人会一直问,师父啊这个这个……师父啊那个那个……啊师父你看怎么样?你一直问的人没有用,问到最后你都知道,知道不算,那个不叫疑情,不叫检验,检验是你内心里头去感受。

佛陀这样讲,把后世末法众生,在弥勒菩萨成佛以前,这个责任都交给地藏菩萨,那地藏菩萨怎么那么衰,那其他菩萨就那么凉?为什么通通掉到他肩膀上来,其他的都不要,为什么?你要去求证这个问题呀,但是你一定问不到答案,也不必问,你自己要去检验。这个检验只有你从生活中,从各个方向慢慢地去体会,经文要一再一再的读。我举这个例子是给你看,因为刚好这个他比较明显,很具体,那《地藏经》他的位置就在这里就出现了,就表达出来了。

那今天你要是不留意,那这个东西现成的摆在这里,你也不知道啊,对不对?你因为有留意这个疑情,所以你就会从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地方来了。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结构里,能够同时出现两次,那机会也真少,这里只有几百尊而已,生命因素那么多,他在这里他会重复出现,那真难得,真难得。所以这个就是你带着疑情,你自然就会找到很具体的答案出现。

从释迦牟尼佛,你看,他在这个地方咐嘱于地藏菩萨,那这个地方的基因里头就有一个在了,对不对?而且又透过这个刚强难化的众生,因为你不信嘛,他尤其讲的就是南阎浮提众生,因为大脑一起作用,什么都不信了,尤其是有福报的。我当然不是说各位,尤其有福报又冷静、能干、精明的这些人,他不用这一套思维模式,他只用大脑的那一套思维模式,那他当然不会接受。地藏菩萨说,不要紧,只要你广设供养,这个缘就先跟你结了。那假如真的连这个破毁都不愿意接受的人,那因缘还没到。一般人通常都会有向善的心,只要人家供个神像,虽然不信,他也会恭敬,点个头,就像《法华经》上面讲的,若人入塔庙,你会进塔庙,可见你还能接受,单合掌,小低头,一称南无佛,究竟成佛道,这个就是广设方便。你能够买个饼干,供个花、水,烧个香,那个又比……更进步了,对不对?这个因缘嘛,广设方便,大家都能接受。在古代,在这个时代都一样,所以我们奉劝各位,你经过任何的寺院,或者其他宗教的教堂等等,还是要恭敬心,你不要嫌弃说那是外道的,在那边咒骂一顿,那个不究竟,那个都不当。这个都是地藏菩萨的方便。那我们要跟各位谈的就是这一点,这个立场,学佛的基本立场。

你只要具备这样一个条件,接受,慢慢去求证,这个部分你就有极大的善根。我们最怕的是盲目跟迷信,为什么?因为佛说,佛说,佛这样说,当然我知道啊,经典里头,《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头出现说“众生度尽方成菩提”,一共出现几次你知道吗?你大概也不知道。而这句话呢,我们常常引用,可经文里头没有啊。经文有讲这一类的话,它出了三次,但是这一句话呢,是后来的士大夫他把它做成对子的时候,它才出现的,不是经文原有的。经文也是这样讲这一类的话没错,那只是读书人把它美化,做成那两边对联的时候,把它写出来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它是这样一个对子,而这种东西《地藏经》里面没有,但《地藏经》只是一再表达这个理念就对了,是后来读书人把它做起来的。

那我们呢,一个修行人呢,你要去做的就是这种印证,你自己给自己印证,充分去产生信心,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讲地藏法门的一个最重要的地方。

那么刚才跟各位提到,既然他的目的是要我们去兑现到这里头来,那么在这个《地藏经》里头,他的表达方法跟其他经典有什么不同?那我们也提到了,南传佛教他的经典不会这么复杂,也就因为北传佛教他的经典在表达生命的这种语言上面,他知道,大乘经典的这些成就者他知道对生命的表达会随着时空的变化,时间、空间的变化以及各民族的文化不同,他在诠释生命的这个东西是各不一样的,因此他就有一套表达生命结构跟生命存在的那种语言,你要了解到这一点,他跟大脑的语言不一样。

我跟各位举个例子,经典产生以后,大脑会起作用。大脑的作用就是把经典里头很多名词摘录出来,那叫什么,就叫词典。那么我们透过这些词典去写书或者翻译,这个是我们一般讲的,学者研究的为什么都是第二手资料,经典的本身是第一手资料。所有修行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也都是第一手资料,那么你去研究这些第一手资料,写下来的东西叫第二手资料。你要留意到,这个有很大的差别。

那么在这个时候,第一手资料要翻译的时候就发生问题了。第一手资料要讲的是内在,生命内在的那一份体验,那一份体验很难表达,所以你会看到,所有的经典不管是哪一部藏经,阿含藏也好,北传的大藏经也好,他在陈述生命的东西都是用陈述的方法,他不用议论的方法,你要先去体验这一点,他只有陈述,他不用推理。因为大脑跟生命不一样,大脑是用记忆,它记忆很多知识。记忆知识以后你会累积知识,知识累积以后你会去分析、分类,然后你会推理,推理以后你会发明,你会创造,这是大脑一贯的做法。

生命不用这一套,用这一套大脑思维模式,这叫大脑倾向的思维模式。只要你用大脑,他有三个东西,第一个就是记忆,记忆有很多知识,然后你会按照刚才的程序,先累积,累积以后分类,分类以后会分析,分析以后你会发明会创造,达到你所要的目的。所以那个逻辑推理呀,是这一种虚幻生命的动力。今天这个世界很发达,有没有?物质文明很兴盛,有没有?这个你不能否认吧,这叫虚幻的,为什么?因为他是用记忆的知识,这个知识加上逻辑的推理去达到的目标,只要大脑运用推理出来的东西,一定有副作用,你放心,一定有minus(负的)的作用,一定有。

你看,以前的人没有受教育,所以都被神权统治。文艺复兴以来,你去注意看西方的主张最清楚,所以被神权……他要推翻神权,提倡人权。要怎么提倡人权,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受教育以后,好了,问题就来了,犯罪率提升,犯罪年龄下降,犯罪手段残暴,有没有?好了,你发明一个东西出来,后面有一大堆。人类物质不足,发明很多东西出来用了以后,他最严重的问题,垃圾如何处理?问题来了,不止垃圾如何处理,发明了汽车以后更糟糕,现在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问题来了,现在大家又开始紧张了,你就再去发明好了。DNA基因食品产生了,各种奇怪的病来了。所以大脑只要发明一个东西,你放心,还有好几个问题会产生,让你去解决。问题就在这里,大脑发现一个问题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叫宿命。因为它必须有副作用才能平衡,那跟各位讲说不要用大脑可以吗?

你怎么想?你会越想越不行,第一个没有记忆,那个人要怎么过日子,对不对?没有知识,更不能过日子,这完了。好,叫你不要推理,你要不会推理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你想嘛,对不对?你说人生是要有梦才美丽,有梦人生才伟大,现在叫你人生不要有目标,那你更活不下去了,不是那个意思。但是我告诉你,当你执着这三个方向,你的人生真的是很没有意思,很没有意思。因为你很容易达到目标,甚至于你为了追求这些目标的时候,你会忘掉你生命的存在跟你所要的幸福,你要留意到。这个叫做位移理论。你的位置,现在坐的位置被人家偷偷的换掉了,你会落空了,这个是很可怕的现象。所以今天有很多人,在社会上他很认真,很认真工作,他为的目的是想要赚钱,赚钱要为什么,赚钱想要给家里幸福,这没有错吧?所以他认真工作,他赚钱不是今天认真明天就赚到,对不对?你要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把钱赚到了哦,大概身体健康报销了,对不对?家里人那一半也不要你了,因为你认真工作从来不看家里嘛,二十年经过家门三次,连进去也不进去,那这怎么办呢?对不对?你不要看大禹精神很好,大禹的家庭大概一点幸福都没有,对不对?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我们在赞美他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他的家庭生活,对不对?

所以这个幸福的位置已经被偷走了,被什么偷走了?被时间偷走了,被无常偷走了,你知道吗?所以我不是教各位说你要消极,要懈怠,不是!因为真实的生命有另一个生活方式。真实的生命,他不用这三个因素,但是他有另外三个因素,第一个就是信心,你人生有没有信心?我告诉你啊,你会不会刷卡,你为什么要刷卡,因为你对银行有信心,对不对,你对你自己有信心,要是没信心或者盲目啊,那你就会跟台湾一样,两百多万个卡奴,你会变成卡的奴隶。因为你有信心,所以你知道要怎么做,没信心你不会的。你会不会进电梯,因为你对电梯有信心;你为什么会搭车,假如一上去,车子只要开动就爆炸,你会上去吗?因为你对汽车有信心,所以你会上车,对不对?可是你忘了,你在人生生活里,你忘了,你信心都忘了,你知道吗?你变成一种惯性,变成惯性,信心就不见了。

所以学佛的佛是什么?佛是觉醒,觉性。学着要觉悟,觉悟是什么,觉悟第一个就是信心。没有信心,告诉你,比没有知识更可怕。一个人没有知识没关系,他会活得很快乐,你放心,因为他一定有信心。 知道吗?信心是你幸福的根源,不是知识,知识不是幸福的根源,你不会去注意到这一点。

第二个,生命的动力不是推理,生命的动力是疑情,有疑情才会有智慧,没疑情不会有智慧,疑情越多智慧越多,疑情越大,智慧越大,没疑情就没智慧。那我们都以为要去推理,去追求我要的目标,那种推理跟那个目标是虚幻的,所以你去推理以后常常会失败。会成功的人是因为有福报,没福报的人他就会失败,你去留意一下。但是你带着疑情,你的生命会很灿烂,那就是生命的成长,你去留意一下。

我常举一个例子,各位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那个小孩子,刚出生的小孩、婴儿,还不会讲话以前,你去注意看,他有一个动作,你会一直教他“叫爸爸,叫妈妈,叫爸爸,叫妈妈,笨,叫爸爸……”你看你一直跟他叫叫叫,可是他有一阵子会有一个动作,大家留意看看,你对自己的子女应该留意过,他很高兴,哇,两手两脚这样踢,他高兴什么?他高兴叫爸爸,不叫,那个时候他的疑情就在起作用。他知道,他也有发现呐,那个怪物一直“叫爸爸,叫爸爸,叫爸爸”,他就已经知道了。所以你看小孩子第一句话他对你不管叫对叫错,他不会说“叫爸爸”。假如那个孩子是这样跟你讲,你一定会说魔鬼来了。奇怪,我明明教的是“叫爸爸”,可是他叫出来就叫“爸爸”,两个字,你看那个孩子跟你叫“叫爸爸”,没有了,他只是“爸爸”,他不会“叫爸爸”。你去留意看看,生命的存在你不留意啊,告诉你里面是不可思议的状况,不可思议的状况。真的哪个小孩一讲就“叫爸爸”,那这爸爸就完了完了,我老爸来投胎了,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奥秘。不信你再生一个试试看,你就可以看清楚了。

存在真正的情况,所以这里头我跟各位讲,真实生命跟虚妄的生命他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错认了我们没知识要怎么活下去,对不对?不会推理的人那不是乱七八糟吗,对不对?经常在那边答非所问。人生没有目标那人生怎么混下去啊,对不对?其实这些都虚妄的。真实的生命他是信心,有了信心以后你会定位,而且你会发现有信心的人生特别美,特别美。那你要成长的话,就用疑情,有疑情,生命就会成长。他的目标就是智慧,有了智慧,你就会到达止于至善的生命目标。

成佛就是这样的一个境界,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我们提供给各位这样参考的资料,希望各位先把这一点弄清楚。那等一下,我们休息一下,我再把这个《地藏经》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来简单的跟各位做说明。好,我们休息一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
下一篇: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十集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6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9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三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四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七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八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九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一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