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9讲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点击:2969]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9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好,大众请放掌。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介绍的是第十二品跟十三品。第十二品叫做《见闻利益品》,这一品品名,就跟我们点出了《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宗旨。他很简单讲,能见、能听到,看到地藏菩萨或者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那你可以获得什么利益。那这里面没有条件,你要留意到。我们没有条件呐,很难做到。

这个世界是叫做复式会计的世界,听懂吗?复式会计呀,我们的会计制度是两方面记债的,一边是借,一边是贷。我给你钱,是借给你,贷就你要给我东西,这才能平衡。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对等关系嘛,好了,那就是有条件了。我为什么要给你钱?你要做什么?你要给我什么?这个观念一架构起来,世界就开始沉沦。而你不知道,因为这叫做公平交易原则。还有一个消费者公平基金会。这个消费基金会就告诉我们,大家要公平,你要讲清楚、说明白。

有没有人说我只奉献不要收入的?那个叫傻瓜。为什么呢?因为这世界已经告诉你,他的公平交易是这样,我们已经变成这是你的background,他是个背景在那里了。那你不这样做,基本上是不对的;那要这样做,你是傻瓜。因为你照着这样做以后,他有很多问题产生。可是我们的整个教育,整个社会背景都是这个样子,那你是很麻烦的。

我们现在要告诉各位的是,佛法提供的这个部分,你要是有疑问不要紧,带着疑情。佛陀为什么这么慈悲?只要见到地藏菩萨、听到地藏菩萨,那就都有那么大的利益,那是为什么?你大脑想象不出来。所以我们告诉你,那是你的生命本能,你的生命因素里有这样的一个本能,我们叫因素,生命因素。就像父母亲疼子女啊,没有为什么,他就是会疼啊。

那一天我看到一个报道,四川大熊猫生了两个小熊猫,我不知道那熊猫有多大,听说才手指头这么大而已。大熊猫那么笨、那么大,怎么生出来那么小?我想不懂。它双胞胎生了两个,那个熊猫妈妈就一直照顾。听说了,那专家说,熊猫妈妈照顾一个可以,照顾两个它照顾不过来。它就一直照顾照顾,结果它昏倒了,昏倒了就压死一个。压死一个它就很伤心。我不知道管理员怎么知道它伤心,我不知道,不过他是说伤心就对了。我就相信管理员的话,说熊猫很伤心嘛。那我们就发生庄子跟惠子的故事,“子非熊猫,焉知猫妈妈伤心啊。”不过就姑且相信它很伤心。

伤心就怕另外一个小孩又被它压死,那就要想办法把那个小孩给救出来。但是呢,这个时候熊猫妈妈看到小孩子死了,它很伤心呐,疯狂一样,不给人家接近。原来养它的人,他是很好的朋友嘛,可是它现在也要反对了,不得已就打麻醉枪,把它麻醉了,就把小孩给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它醒过来,连活的也不见了,噢,它疯狂了。

为什么?这没有为什么,生命本来如此,你要去讲为什么,没有意义。可是你知道你会接受,那是母子之情嘛,对不对?告诉你,人本来就有这种情,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忘了,所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父子相告、母女相告,那莫名其妙。为什么,他为什么这情会不见呢?他就是对等利益的关系,用太久了,就出问题了。所以有时候人必须维持一种人性。人性的存在,我告诉各位,大脑用不到,它会矛盾,你知道吗?

父子可能吵架,吵完了是没事。假如吵完了就永远不讲话,那是吵错了,那个是生命细胞里出了问题。吵架是常会有的,但不应该吵到决裂。他只是因为这个不同嘛,因为有时候彼此的观点怎么样,沟通不良造成这种现象。基本上来讲,父子、夫妻、母女之间他们都会架构一种共识。那种共识不要手机,你在想什么他就会有那种感应,这是天然的雷达作用,自然的,生命中就有那个东西。但是呢,我们因为被这个利益对等关系打乱了,你的那个雷达已经都乱了,上面杂质太多,不起作用。这个就是运用大脑以后的最严重的损失,就是这个东西,失去了人性。

我们现在学佛,本来恢复人性不是佛家训练的目的,但是现在告诉你,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他不是目的,但是这一项工作一定要有。所以,我们跟各位讲,未来人类的宗教发展,佛教在这边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因为他可以做这件事。其他的佛教宗派要不要这样做,我们不管,但至少我们一定要这样做。恢复人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是现在大家都不注意。我常讲,人家也不太喜欢听,总是说我喜欢说大话,不是我喜欢说大话。

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其实都在污染孩子,你都教错了,可是你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拼命污染,污染到最后呢,孩子就不听话,因为他已经被你染成另外一个东西了,你自己脑筋里头想要他成为哪个样子的那个样子,你根本不知道,你是用大脑推理的。

不止这样,现在你进入佛门来学佛,你所要的师父是哪种样子的,你也不知道。你自己里面有一个,“我师父大概跟后面这一尊一样,他就坐在那里都不要动,我来看他,他还在那里这样就好,我去睡觉他还是坐在那里就好。”因为你是用你的意识形态看的。

你要学的法门也一样,“我要学什么,你就给我达到什么目的就好。”到底你是上帝还是行者啊?你都搞不清楚哇,因为你被污染得太厉害了。你也会念啊,皈依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哪个度啊?碰到你就知道。你会照着念,那就是什么?大脑的惯性,那不能成就的。我们随时要注意到,佛法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这个。

所以我跟各位讲,现在全世界有一群傻瓜是不领薪水的——和尚。出家人不领薪水啊,工作量是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你想想看,怎么有这种人呢?他们在奉行的就是佛陀的这个宗旨:无怨无悔地付出,就是这样的一个观念。这里面有没有得到什么回报吗?没有,我跟各位讲,没有。什么回报啊?高兴了,“师父!”不高兴了,“我不喜欢看到你。”师父就要这样去碰,碰到最后才会成佛。你看释迦摩尼佛头上都是包,他不是被蜜蜂叮到了,他是被众生锤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用大脑,然而你不知道你哪里错了,你有绝对的判断能力,用大脑判断,这个是问题。

所以这一品给我们了解到,为什么那些造恶众生他没有办法接受佛法,而佛法呢还要想尽办法主动送给众生,甚至于你就算死了,还要再给你七分之一,为什么这样?你不知道啊。这个地方告诉你,这是观世音菩萨请法。他讲的是说天龙八部啊,天龙八部基本上福报是比我们大,他才能保护我们嘛。那各位知道天龙八部是谁吗?你又不知道,天龙八部是你看到的相,他有很多地方显现的,他是鬼相。那些名字他都不翻译,罗睺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是什么鬼,你没有查字典,反正用念的就好了,反正你不认识也好。这里面有色鬼、饿鬼,什么都有,那你不知道。

但是这里面他告诉我们一个,他显现的这些相里头,他不是讲天龙八部的好的相或坏的相问题,很简单讲就是我们人间所有的人。只要你能够一瞻一礼,看个地藏菩萨的像,合掌“阿弥陀佛。”不要紧,你不要在旁边跟他讲,“那是地藏菩萨,你还跟他叫阿弥陀佛。”各位想想看,常常碰到这种情况。不管碰到什么都“阿弥陀佛”,人家明明就是地藏菩萨,你还是叫“阿弥陀佛”。不要紧,地藏菩萨不会跟你计较,阿弥陀佛也不会从西方跳到这里来纠正你,你放心。

只要你一合掌,合掌有合掌的功德,你念阿弥陀佛有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看到地藏菩萨有地藏菩萨的功德,三个同时都有,可是有时候不太接得起来就是了。你就常常会发现,我有这个好处,可是呢我现在还缺什么,等到那个好处出现了,我还缺这个,你会连不起来,就是因为你修得太少了,修多一点就会连在一起。

这个就是讲见闻,见,看到,闻是听到,类似,那么你做哪些不一样。你供花,像我们供花是有人买花来,有人发心插花,有人就发心从插的那个地方端到这里来供,这样也有功德。你不要说“他都是只做那一样而已。”都有功德,你不用在意,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同。

现在最重要的是观世音菩萨问,有哪些功德?这个功德里一共有八个,经文里有了,我不详细地,我只是简单地跟你讲一下。他说,第一个是天人呐,要是天福用尽了,五衰相现,那意思就是临命终时,这个时候,就是福报大的人临命终时,要能够有人在他耳边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圣号呢,那么他会转增,转为增寿。他不会死,会好起来。

那是不是每次要死之前都这样念一念,他就一直活下去呀?那念一千年,他就一千岁了。不是,一次,第一次。这为什么第一次会有效啊?我们很难在这个短期间里跟各位讲,因为他牵涉的所谓理论太广了。第二次以后呢,不一定,第二次不一定。第三次以后,那你最好,假如有,第二次以后,你是在这样发愿:假如跟这个世间有缘,就留下来赶快好;假如跟世间没缘啊,就赶快走,不要拖着在这里受苦。这样可以嘛,很公平嘛。

你不要一直要求地藏菩萨说要他赶快好,地藏菩萨就很为难了。他缘已经尽了,要走了,那怎么叫他再活起来呢?这个要弄清楚啊。可许则许,假如我要求他好起来还可以的话,那就请你准许吧;假如不行的话,不行就随缘吧。但是呢,我们有一个要求,这病苦尽量让他缩短,这可以吧,那这一点一定可以做得到。你不要太自私,他是我爸爸,就永远不要死,那不行啊,这个不能这样子。

第二个他说,六道临命终时,那么他有什么功德?听闻,见到地藏菩萨形相,又有什么功德,是这个部分。第三个孤独的子女,你可能没有子女,很孤独的这种情况,那么见闻地藏菩萨形象跟圣号,那么又有什么功德?

那么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各位你能够发心,家里有人病了,或者往生了,你能够倡印《地藏经》或者印地藏菩萨圣号,那个字条这样子,像书签一样,广为结缘。因为家里有了这些东西就很方便,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你家有没有《地藏经》?有没有地藏菩萨圣号?有没有地藏像?”那这个就麻烦了。你平常就可以先做功德,广为结缘。

那每个同修家里呢,不要说一个月一定要诵几次《地藏经》了,至少你一个月诵一次《地藏经》,就会家宅永安呐。因为经本那么多,法门那么多,你不知道修的哪一个法门呐,但是每一个月诵个《地藏经》,念念地藏菩萨圣号,不难嘛。

那么告诉各位有一个方法,每天你可以念地藏菩萨,就是晚餐的时候,晚餐吃饭不是要合掌嘛,“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念几声算几声,你念多少福报多少,那不要都不念。不要佛教徒每餐吃饭都要合掌,合掌,也不知道,然后看看他,他手放下,我也放下,这样没功德。合掌你就“南无地藏王菩萨”。

早上起来,假如不知道怎么念,早上就“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早上,先皈依佛;中午假如也不知道啊,那你中午念“观世音菩萨”,可以吧。你假如是修地藏法门,那你从早到晚都念地藏菩萨就对了。为什么早上、中午、晚上要念不一样的呢?这是满足贪心者的欲望。假如你是个专心者,择一而终,念一个就好了,平等平等嘛,为什么要念那么多呢?可是有些人就希望多念一点比较好,万一地藏菩萨出差去了,观世音菩萨……

第四个,善男子,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倡印,发心普劝,这个都很好。所以各位假如有人讲经,那你要劝他来听经。有时候你不能来,劝人家来,那功德一样。知道吗?不是吃饱饭等着师父来讲经啊,但是呢,刚好我不能去,通常我们都会有个愿,这个师父讲经我不能去,我要请一个人去,你这个就在弘法了,知道吗?自己能够去听当然是最好,自己不能去,我可以劝人家去啊。那有些人就是找不到这些资讯嘛,那你把资讯传递给他,这个功德都一样的。

同样的,有人印经,那你也可以帮他流通嘛,帮他结缘嘛。不是说通通要放在我家,放那么多不涨利息。你可以都介绍大家读诵,那你一个人诵,不然,我们几个人,每个礼拜一次,大家来读诵《地藏经》嘛,那功德好几倍。一个人一份,两个人几份你知道吗?两个人四份,三个人九份,四个人大概一千份了。你不要以为说这样没什么,你要这样子普劝大家,你能够越多是越好,诵完以后就按照经本上面的回向。

这个都是跟大家结广大善缘,下辈子你出来竞选总统一定当选。你假如都不种因,你不要看人家为什么当选,人家前辈子已经结广大的善缘了。现在你不结善缘,下辈子没福报啊。看人家福报那么大,别羡慕,人家前辈子辛苦修来的,你要想下辈子福报好,这辈子好好修。告诉各位这里面没有赚钱的,不是要赚钱的,这是付出嘛,你也在做一种无薪水的付出啊,师父也是无薪水的付出啊,都是普劝在这个地方,进行这样的一种状况。

第五个讲善男子、善女人等,生活中有百千万亿等愿,这实在不得了,不是说你一个人有百千万亿等愿,是这么多众生,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愿。有的说“师父,你给我生个孩子。”我说“你讲清楚啊。”一个说“你给我生个女的。”有的人“你给我生个男的。”“我希望在这两年内赚到五百万。”你看师父要去满足这么多。一个来“师父,要怎么证空性?”那边还没搞清楚,这边又来另外一堆,“师父,要怎么样明心见性?”等一下又转过来,“《地藏经》怎么诵会有功德?”师父就在这个地方转就够了,头晕脑胀啊。

这些愿呐,你找师父不对啊,师父会疲于奔命,你要找地藏菩萨,通通让你满愿。生活中的这些事,我告诉各位,基本上你所要求的,应该都属于合理的。你不能要求地藏菩萨说“你给我讨三个老婆。”这不合理不行,基本上来讲是合理的。你生活中有些困难、有些障碍,你想要超越、想要突破,这些要求菩萨都会满愿,都会满你的愿。你那不合理的愿啊,那不行,因为不合理的愿你自己会反悔。

我记得有一次,这是我师父讲给我听的。他说在天津,有个人跟当时的天津总督建议,说那个洋鬼子来,可能会怎么样从哪边来,那应该怎么做。好,那个总督听了他的话,结果呢,那时候的英法联军还是什么就没有把天津给破坏了,那很高兴啊,他记了大功。这一个总督就告诉他说,“好了,你有个功,我给你满一个愿,你要做什么?”他说“你天天在吃那个鲜虾馄饨,能不能给我天天都吃?”他想“你要天天吃,好,天天给你吃。”早餐也鲜虾馄饨,中午也鲜虾馄饨,晚上也鲜虾馄饨。过了三个月,这个总督就问他说“怎么样,还有没有,再给你一个愿?”他说“我希望不要再给我吃鲜虾馄饨了。”

有些愿是很容易满足,而且很快会起副作用的。所以你只要在生活中合理的,现在世间法,你可以满愿,你放心。假如不给你满愿的,那你最好放弃,就表示那有副作用,知道吗,那有副作用,你不知道而已。

第六个,善男子等发心有障碍,求地藏菩萨。这个就是说你在发愿,就是人生中有障碍,那么要求地藏水,这个我们叫地藏水,求地藏菩萨能够给你智慧,这个叫地藏菩萨的智慧水。也就是每天一杯水,你要多大都可以了,不要太大了,一杯了,供水一杯。供完,在早上供,晚上收起来。那么要收的时候,殷重在地藏菩萨前念一千声地藏菩萨圣号,然后不要那一杯就灌下去,换个杯子灌,那个杯子是地藏菩萨用的,你要换到你的杯子。这是礼貌啊,你要尊重,你不要老是地藏菩萨吃的你也拿来吃,你要换个盘子用,不要像小孩子这样,这是一种供养的方式。

那要求地藏水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早上诵《地藏经》,供上去诵《地藏经》然后呢,你去忙你的,晚上回来,要请喝的时候,那先念地藏菩萨圣号一千遍,然后换杯子,再喝。你要能够这样,大概连续五十三天,那你就知道什么叫智慧。现在跟你讲,你没智慧还是没智慧,对不对?像这样进行五十三天之后,那你就知道什么叫智慧了。

第七个,有些人衣食不具,多凶衰,这个意思就是很倒霉。想要卖面粉,就刮大风,面粉都被风吹掉了;想要卖西瓜,就下大雨,那这种情况你可以求地藏菩萨。那所以各位要知道,所谓求地藏菩萨你要求什么你自己心里知道,你不是一直跟他讲,跟他讲没用,他木头刻的,他听不懂,你要念地藏菩萨圣号。所谓求的意思是,我想要做什么,这件事情你知道,地藏菩萨就跟你相应了,那你要念地藏菩萨圣号,念一万遍。

你要念一百遍也可以,念一百遍电线只有一条,念一万遍有一万条,你知道吗,他会接上去,那个速度很快。现在叫什么几个giga,你要是只念一遍,那要三百年后才兑现,频宽太窄了,你就多念几遍,频宽比较大,那速度才快,不然给你传到他那边去,你已经死了。所以你要快呀,多念,每天基本上求地藏菩萨的这个行法,长期的一千遍,一般的行法都是一万遍。你有求,你想要快,你就念一万遍,要真的很急,再加上《地藏经》一遍,就三卷经文,这个是一个运用的方法。

第八个他讲善男子、善女人,出入有求,像我们外出,有些人不敢搭飞机,你别担心呐,你跟地藏菩萨讲,我搭哪一班飞机要去,让它平安降落。要弄清楚,有个同修结果起飞出问题,他说“师父你不是说念地藏菩萨没有问题吗?”我说“你怎么讲?”他说“我要求他平安降落。”我说“是啊,起飞你没讲啊。”你只怕降落出问题,没想到起飞会出问题。这当然是讲笑话了,无常是经常有的,有发生的时候,你也不要恐怖到那个样子,你就念地藏菩萨,不用担心。真的是对本尊,你现在学地藏菩萨法门的话,地藏菩萨就是本尊,你对本尊要有绝对的信心,不会有事。那么要出门的时候呢,那你再念一万遍,绝对不会有事的。

这个地方佛讲了八个,八是指八正道,这样了、这样了。八正道的话意思就是你的行为要正道的行为,不是不正道的行为。当官想贪污,那你就麻烦了,那大概有求皆不应啊。那个做事业你要有良知啊,不要老是黑心食品,你要竟是做黑心食品给人家吃,还想地藏菩萨保佑你,地藏菩萨心脏不是黑的,要弄清楚啊。一定要有良知,所以这是八正道,就是八条,就表示八正道的意思。八正道是统称,你所求的只要符合生活中的正常的,我们道德法律规范里面的,不管什么,一定会满你的愿,你留意到,他的前提就是八正道。

那么这个部分所提醒我们的,就告诉我们说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身心不健康的不算,那个就只有等到你死的时候,那只能领七分之一了。现在我们讲正常的情况。

那么有很多同修他不是一般的那个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一般的在家人,因为我们讲的是一般在家人。那像这个地方讲的那个天龙八部的那个在家人啊,就一般生活中的人,是指,他有在道场发心,当义工,协助道场运作的这些人,我们很多这样的同修啊。这样的同修啊,那就不是一般的优婆塞、优婆夷。在因果律上来讲,基本上他是先加三级,加三级知道吗plus,人家功德一份,你是三份,因为你有发心,平常在做服务,这个都算,但是你不知道那是功德,但是你的基础是比别人高。地藏菩萨坐在这里,观音菩萨坐在这里,你看,释迦摩尼佛坐在那里,基础就比较高了,是有这样的情况。

同样,你要做坏事的话,人家一份,你三份,因为这个都相对的。你说“我发心来很好,功德加三倍。”你要是这是指故意做坏了,故意做坏事啊,你要不知道,那个不算,你知道而去犯的,加三倍。那么你来行善,在这边做,当然都你知道的,这个优点就在这里呀。

为什么大家要发心到道场来服务?因为你知道也加三倍,不知道也加三倍,好的,好事,服务众生的事,你知道这个叫服务,加三倍,你不知道这个也是服务众生,也加三倍,你知道吗。你在家里扫地,扫庭院,没有功德,因为你不扫警察会开单子,只有这一份功德而已啊。但是你在道场外面扫地啊,那有三份功德,是你家里修不到的。你说“没有啦,不扫,人家警察要开单子。”你就扫一扫,这个功德大了,这你不知道嘛,这个也是功德。

所以你发心为道场服务,不是为道场,也不是为师父,你是为众生服务,为三宝服务,你要知道啊,所以功德很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知道吗?那一般来讲,只要发心进入道场,你所不知道的都是做好事嘛,这是一个。那你所知道的,有可能做坏事,你就要知道,自己要随时谨记因果,不要去犯,这个是很重要的,非常重要。那么这一品大概要跟各位谈的是这样的部分。

最后,第十三品叫做《嘱累人天品》,就是流通品呐。这个付嘱给人天,怎么样子拥护跟推动这个经典,这个法门的弘开。各位要知道,每一部经到最后一定是奉劝大家拥护他跟推动他,让他展开。

这个部分是有两个功德,第一个是我们个人随缘,你去推动,普劝众生学佛。这个普字是用不到了,只是劝众生学佛。第二个是要普劝,普劝你一定要制度化、要组织化。今天北传佛教不能兴盛,有一个最大的功臣就是不推动组织,而且视组织为豺狼虎豹,这个是北传佛教自己本身在弘传佛法的时候所造成的障碍,这个是宿命。

向来大家都推崇修行很好,这个没错,可是你知道佛陀教导我们“以戒为师”。什么叫戒啊?戒是有为法,所以戒可以开,开遮持犯,有开遮持犯的这个问题。三法印不可开,开了就外道。有没有留意到?戒是什么,为什么可开?戒是有为法,所以可以开。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要持戒,这个时代你弄清楚,要持戒就是你要学MBA,ok?

MBA是什么?经营、组织、制度,管理,订定典章制度。一个道场你要经营,一定要有制度、一定要有组织、一定要经营管理,否则无法永续经营。你想要让正法继续弘扬光大,那我告诉你,一个非常有效率的道场是需要的。

你不要以为我们有三宝加持,有龙天护法,这样子,我告诉你,你没有办法跟人家竞争。我们看到基督教、天主教,他们很积极地在推动,为什么佛教没办法,为什么?

我就在我们温哥华遇到很多神父,他们看起来是在家人,他都退休的神父,在研究佛法,怎么样,我说“佛法好啊。”他说“是啊。”我说“那你怎么还住在教堂啊?”他说“是啊。”“为什么不到佛寺来住啊?”他说“是啊。”我说“为什么?”“不要去啊。”我说“为什么?”“你们佛寺是天下第一没效率的地方。”

佛法很好,很好是佛的。今天人家为什么不来我们这边住?我们要检讨,因为我们没有制度。我们要做的不是要赚钱的制度啊,要一个非常有效率的能够让世界这些顶尖的人物都来投效的一个道场,你要发这样的愿啊。你不要以为说,搞这个是没出息的人。我告诉你,今天只有真正具有睿智、带有眼光的人,能够洞见未来人类趋势发展的人,他才会在这里下功夫啊。

你不要看我讲这些,好像跟戒律都无关了。戒律的定义,佛陀要是真的从他的净土再回来,告诉你也是这样定义。你不要看戒本,戒本就是典章啊,他的运作推动典章的运作,不是组织制度吗?道场不是要经营管理吗?你想想看。在今天这个时代呢,只要谈这个,大家都讨厌,“铜臭味太重,世俗气太重,缺少三宝的那种灵性。”你见鬼呀,你绝对搞错了啦。

佛法是建设在这个娑婆世界里,你要想在娑婆世界能够发光发亮,那个基础架构,组织制度一定要有的,甚至于还要有一套非常灵光的、非常有效率的教育训练,培养优秀的干部,佛法才有可能永续经营下去。所以佛陀千呼万唤,《遗教经》里头一再交代我们以戒为师,大家以戒为师是写在黑板上,没有办法用在实践上。告诉你,通通对不起释迦摩尼佛。

你要真的是有点良知,我常这样讲,佛教知识青年要是有血性、有良知的话,你应该要发起这一份工作,而不是说任其自生自灭。我有正法在,不怕不能光大,我自然就有天龙护法,那等你到天上去再护你。你在娑婆世界要怎么推动?这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不要用意识形态看。今天佛教到了这样的地步,告诉各位,你、我、我们都有责任。不是说“法运如此了,现在已经到末法时期了,马上就要法灭时期,无佛了,算了啦,你奋斗也白奋斗啦。”那种人该吊起来打屁股。

尽管法要灭,我们也要竭尽生命,奉献生命来护法。那你组织制度不做,效率不好;你组织制度做好,效率是百千倍。看你要不要做,就这样子。但是你假如做这种组织制度跟经营管理是为了私利、为了名誉啊,为了要得诺贝尔和平奖,那你去死好了,你干脆不要做。我们为了是让三宝的慈光加被大家,为了让这真理来分享给大众,我们才推动这个东西啊。我们不是为了收入来的,我们是为了奉献来的。既然要奉献,那你是不是应该用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用?只是这样做而已嘛。不要丑化,否则你将诋毁以戒为师的根本定律。不要入定啊(掌声起),实在是不应该讲得太精彩。

所以你看到这品目,每一部经到最后都有这流通分。流通分不是讲过就好,你要去想我怎么流通啊,流通的意思要流通到全世界六十亿人口通通人手一本,这个才是你的目标啊,知道吗?这不是迷信,你应该要这样做,看有没有可能大家来奋斗。

将来饭店里抽屉里都有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怎么不可以?可以啊,我们不去奋斗嘛!人家《圣经》为什么可以?我们佛经为什么不行?没有人去做这件事嘛,你有没有想过。你们都没有住过饭店嘛,所以都不知道饭店有圣经。你有没有想过我要这样做?

孩子去读书了,带一本去,对不对?有困难、有烦恼,翻《地藏经》,满你的愿。追女朋友的时候不要翻。这个就是愿力了。你要有那一种气魄,告诉你,佛教一定兴盛。你今天没那么一个气魄,“哎呀末法时期了,算了算了啦。”你看人家天主教、基督教这样,“佛教不行啦。”这个都是破佛毁法的子孙呐,不是真正的,所以提醒各位。

在这里有几点要告诉各位,第一个就是他付嘱人天,他没有交给天龙八部,你搞清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那么有虚空藏菩萨,到最后他出现,他来告诉我们这个修学弘扬《地藏经》有二十八个利益,这二十八的意思就是满天星了,二十八星宿嘛,他用这个列了二十八个大利益,只要你做,满天众神护持,你放心,这个我就不一个一个跟各位讲了。

那么他说,后面第三个重点讲到,天龙鬼神闻名,礼行本愿行事,赞叹得七种利益。这个天龙鬼神,我们跟各位讲的就是一般不是普通的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你有发心在护持佛法,那不管在道场内或者其他的,有的在网站上服务啦,有的是组织印经会啦,有的组织放生会啦。

放生我是不主张啊,我也很反对放生。现在的放生应该改变为环保跟节约能源,多种树木,多造林,维护生态平衡,这个就是放生。你不要从美国进口鱼来,从温哥华这边放出去,要死比较快,那个不是放生。但是有人在办这些事,基本上我们就不谈了,因为那是传统嘛,传统要改变需要一段时间,一百年后,跟你讲,一百年后这种放生会完全取消,会消失掉。

现在是因为广大的佛教徒还处于迷信阶段跟传统的惯性阶段,所以他们做这些事本身无恶意,无恶意做坏事好像也不加三级嘛, 刚才讲过了,他无恶意嘛,他不知道嘛,所以他造了业也不加三级,无所谓了。但是呢,我们尽量呼吁,新时代有新时代的做法。真正的放生就是抗地球暖化运动,你要发起;真正的放生要反温室效应,这个你就在放生了,知道吗。所以时代不同了,佛教有很多很好的制度,随着时代的不同,他的定义也在改变,他用意精神是一样的,你掌握到。

所以这些人,有在带领大家做佛教相关事业的人,因为这个地方讲的,佛教相关事业是指事无碍的部分,事情。佛教经典里面讲的是理论的部分,那叫理无碍。理、事之间,理一定要把它兑现出来,就要在事相上面表现嘛。这个理事要无碍是菩萨的工作了。但是呢,你假如那个事一直守旧,在搞错事情的话那你就错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新时代的事要怎么做,要去进行。

所有在进行事无碍的人都属于天龙鬼神,天龙八部,这个鬼不是三恶道的鬼,他就是护法众就对了。所以我们在现实的人生里,这些菩萨们相当的多。那么这个地方,特别,因为他是讲嘱累人天,付嘱人天,所以这些人天通常是指这些护法众,所有在佛教周围协助佛教推广,做实际佛教事业的人都属于这些。

那么这些人有七种福报,这个七种福报,七就是七菩提分,就是说你在这样做,都跟菩提有关。你看这七个,第一个,速超胜地,速超就是速达,很快就会到达十胜的这个部分。第二,恶业消灭,你过去造什么业,他都能消灭。当然这里面是包括,除了你平常在护持佛教事业以外,现在再加上把这个《地藏本愿经》推动,地藏菩萨圣号,地藏形相给推动的这些工作,会消灭你的恶业。

这个有些业你怎么造的不知道,刚才讲有很多恶业你造了,你不知道。因为现有的这种意识形态跟社会的法令所定的是准许的,可是你在做那些,在因果律上是有违背的,那你就会产生恶业。基本上我们来讲,没有人故意要去造恶业的,只是你在那种情况之下,你自然就造恶业,他不加三倍但是还是有业,知道吗。那你现在来修地藏菩萨法门的话,那很快就会超越过去了。

但是我告诉各位,那加三倍的人是很难超越的,恶业加三倍,因为你故意做的嘛,那你非得大忏悔不可了。不过那个东西是你现在先透过地藏法门进入佛门以后你才有可能忏悔,否则你的忏悔无效,因为你怕死才忏悔,那个忏悔根本无效啊。跪在那边一直怕一直怕,那个当然有效,很好笑。

第三个,诸佛护临。十方诸佛会很照顾你的,会经常来看你的。

第四菩提不退。

第五增长本力。这个增长本力是经文上面所讲的,就是你的生命因素,要凸显的生命因素很快会凸显出来。所以地藏法门的推动,因为他的重点就是讲推动嘛,他没有讲你怎么样精进修法,因为精进修法是属于密法的修行部分,所以我们这是结缘认知的部分。那可以使你的本愿力,生命因素很快地就能够凸显跟兑现。

第六宿命皆通。过去怎样,大概会通啊,你不要自己懵通,自己通的那个不算,那个通是自己会很了解的。现在有很多人,那个叫什么?灵媒体质呵,灵媒就是过敏性体质呵,就是心灵过敏啊,那个是很麻烦的,那个不叫宿命皆通。

第七,毕竟成佛。这个法门他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很简单地接触,你后面的果是很殊胜的。他不是要你去很精进修行,但是呢,对一般人来讲,一般人就是这两个,一个就是还没有进入佛门,也没有在佛门中什么贡献的人。第二个呢,是已经进入佛门,开始在努力。像我们各位,大概你看到师父也会供养啊,在餐厅里师父吃饭,不管师父、比丘或者是喇嘛,你也会供养啊,会不会?在餐厅里头看到有法师,自己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在吃饭,那你就说“这一桌我请客。”知道吗,这个缘要结。不过他有居士陪着,你就不要管了,人家居士要请客,你不要把人家功德抢走了。但是那师父单纯,那四五个师父在一桌吃饭,你要结个缘,不一定要名片什么,你都不认识他都不要紧,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不对?你就这样供养就好了。

人家在问“这一本是什么?”“这是《地藏经》。”“这是干什么?”“很好。”“为什么好?”“念了就好。”念一句也好嘛,对不对?“你就带回家念,这个是赠送的。”你这样就在弘法了,知道吗。这个都是,你既然已经学佛,那你就要想尽种种办法,协助佛法的推广,不是说“这不是我们道场印的,我不管。”你不要有这种心态,这种山头壁垒分明,很不好。心胸要开阔,“这个是佛经,这本很好,你带回去,你每天念一遍,念一千遍就不得了了。”你知道吗,一千遍念三年,这个人把这一部经带回家念三年下来,你看他有多殊胜,那功德通通你有一份,你知道吗。

所以你要普劝人家,这个法门就是这样子,其他没有。他不会说叫你一定要做到入定,啊,脚很痛,要怎么样子,然后要泡热水,药水,然后,他说不必了。他只要你,你要站着念也可以,坐着念也可以,你要高兴怎么念都可以,他没有特别要求。有些法门他还有要求说,你要跪着念啊,还是坐着念啊,还是要怎么念,这个法门没有。很方便,坐在沙发上躺着也可以,都没有问题。你随喜,高兴就好。

地藏菩萨虽然看他塑像很严肃,他是很随和的人。地藏菩萨你认识吗?我们现在的塑像太过文绉绉。地藏菩萨是有一点像举重选手的那个样子,有没有见过,他是很粗犷的人,大概满脸胡子那个样子。因为他男生嘛,所以有胡子嘛。走路是很大声的,但是他心地非常和谐。也因为他的心地很和谐、很柔美,所以我们都把他弄成白面书生一样。其实不是,他的长相其实很快块的。那没办法,我叫人家做,画的也好,跟做的也好,总是把他弄成白白胖胖的,不是,他应该是农夫型的那种人。农夫型,太阳晒得有点发黑,金色的那种状况。他虽然现出家相,头发是会比我长才对,他不是天天理发的人,所以这个是他的一种造型。但内心是很完美。所以一般人看到地藏菩萨会吓一跳,但是一接触会很喜欢,因为他很粗犷然后又很细致,细致是他的体贴、他的柔美,那粗犷是他的外形。你想想看,不然那只锡杖有多重啊,用锡杖是振开地狱门,你想想看,对不对?像我们这样文绉绉的,锡杖还要叫两个人帮他扛到那边去,那就轮到你了。

好,今天我想我们把这个简单地,我这个只能够说很简单地,把几个重点挑出来跟各位讲《地藏经》的这个部分。下一节课,我们留给各位发问,大家都准备好了,那准备好了,我们就,我还没看。你不用紧张,你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问题应该已经很多了,讲不完了,大概四个问题就要一个钟头了,你已经够多了,我们要讲快一点。

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继续。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
下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6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三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四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七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八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九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一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