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6讲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点击:2714]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6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这个业感跟业缘的部分,经典里头直接讲的我就不再跟各位谈了。那么这个地方他有提到地藏菩萨跟佛说,他提到,“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那这个部分他有一些我们要跟各位谈的,佛为什么付嘱给他?在第一天我们就跟各位谈了,这个从密教来看就很清楚,图像曼陀罗里在释迦内院里头,那有无能胜明王,这个是化身佛。我们知道佛成佛的时候,佛看众生,众生皆成佛。有没有,记得这个前提吧。 

在般若经典里头这个讲的很清楚,其实这个是法身佛的境界。在化身佛的境界里,那佛既然在成佛的时候看众生皆成佛,那在菩提树下看众生皆成佛,他还要度什么众生,对不对?所以这里面,你就发现到法身佛跟化身佛之间有一个距离存在。理论上来讲,众生皆成佛,事实上你说我成佛,我还没成佛,是不是会发生这个问题呀?所以化身佛他有一个无能胜明王要来摄受、教化、调服这些在法界中迷失家乡的生命孤儿,要使这些生命孤儿重返生命的故乡。

那么我有这样的一个本愿,对不对?这个你就看到了,那么既然要这样做的话,在法身佛的领域里头,他一定要有一个跟化身佛相应的。那么你把这个看一下,那这个时候,也就是地藏院里北门这个福德院里地藏菩萨,所以我们前面跟各位讲到,这个地藏菩萨,他事实上这么多圈圈。这个地藏菩萨他就是这个生命因素。那我们讲说生命因素----摄受法界迷失的生命孤儿重返生命故乡的这个生命因素,他在起作用。从法身佛里是地藏菩萨,从化身佛里就是无能胜明王,这两个相呼应。所以释迦摩尼佛付嘱的时候,其实就是无能胜明王起作用,现在地藏菩萨在这边跟他呼应。因为这个南阎浮提众生用了大脑以后,就常常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整个问题就在这里。那么这个地方,经典里他提到了“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这个定自在王菩萨来请教佛,说唯愿世尊,他说:“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已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也就是说他到底发什么愿,这个生命因素在根本上他的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一再地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所以就提出这个生命的因缘出来了。

那这个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他首先提的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那么他讲到当时有两个小国王,这两个国家天天在打仗,那有点像美国跟伊拉克天天在打一样。这两个国王,当然不是这两个,有一天----大概是打累了碰在一起,就相约我们不要打了,这样众生很苦。这个经文讲两个国王打,你体会不出来是两个生命因素发生矛盾。就是跟各位一样,要活得不耐烦,无聊,很乏味,生命里又要活下去,又不知道怎么办,这种情况产生了。所以这两个生命因素就有一个要先成佛来度众生,有一个说我把众生度尽才要成佛,所以就有这么两个生命因素。那么这么两个生命因素在这个时候呢他是通通凸显出来,凸显出来才有福报,不凸显出来没有福报,但是他还没有成就,所以两个就开始做这样的一种安排。

告诉各位,这两个生命因素不是别人,是你自己,你每一个人自己,你不要把他看成“哎呀,你看,人家就有那么好的朋友”。你不要向外看,把菩萨一定要看成,菩萨一定要看性德化,不要把他拟人化,看成外面的人,菩萨是你自己的生命因素。当你看到有这样的情况,你就要反观自己,我要怎么样激发出来。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在我们凡夫来讲叫性格,就叫性格。当你这个性格兑现以后,就叫性德。所以就自己来讲,你有什么性格,那性格在凡夫来讲,那性格是矛盾的。矛盾不要紧,你要让他能够相辅相成,这个才是重点。那你要自己慢慢调整才知道。

我们常跟各位举例子,我们常常骂小孩子说,贪玩,贪玩不好嘛,所以你就很生气呀。可是这个孩子他读书,那你就很高兴嘛,对不对?同样是贪,贪玩你就不高兴,贪读书你就很高兴。你会说这个人很厉害,很会赚钱,也不过是贪赚钱而已呀,但是当他贪赌博,你就气死了,是不是这样?其实贪性是一样的。你自己要去调整。可是我们常常被这些社会公约把你卡住了,你看不到了,你看不到生命的真相。真的是贪,还是执着?你分不清楚。贪读书,你就这孩子好乖;贪玩你就这孩子都不乖。同样是贪,为什么有乖不乖?贪你喜欢的就乖,贪你不喜欢的就不乖,那怎么会是这样呢?这样就不对了,所以生命在起作用的时候,你要看到生命,不要光是道德律。那你假如能够发现你的性格倾向于哪一部分,那你去调整,你就很好修行了。这样很好修行。

所以古代有人就是利用人性的这个部分,有没有,记得吗,我不讲?你看知不知道。春申君养士三千,鸡鸣狗盗之士都有帮助,对不对。他什么都不会,就会“哦,咯咯”(鸡叫声)。结果他逃难的时候就学鸡叫,守城门的人就把门开了就跑出去了。那要不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士,你怎么知道有用啊?所以对人从生命来看,从生命来看人,任何才能都很精彩。你用道德律看人,那很多人你就活不下去。不要太过于用那些意识形态,生命的存在他是很灿烂的,因为我们用意识形态你会去窄化他。

那么第一个他提到那一个发愿要成佛的人那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那个要众生度尽方才成佛的人,那个叫做地藏菩萨,这简单讲就这样。那个佛早就入灭去了。那个地藏菩萨还在那边头没头出的广度众生。那你就知道这个愿力在生命因素里有的是很容易兑现,有的是不容易兑现,越不容易兑现的生命因素是越伟大。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你要发愿,是发愿你做不完的这个愿,你不要发愿两天就做完了,所以你看诸佛菩萨在发愿都是在尽未来际在做,那就是把你的生命因素激发出来,那你要是想说我发愿这辈子做完就算了,那个都是小愿,所以发愿是这样发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讲“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那个时候有个福度罗汉,他没有名字,我把他叫做福度罗汉了,那么遇到光目女。光目女因为他的妈妈都死亡,所以问这个问题,那么有一个问题。经文你都看过了,所以我就不讲了。那么这里面我要跟各位谈的就是这个罗汉就是无尽意菩萨,那个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就叫做解脱菩萨。这里面呢我记得前面有跟各位谈过,一个是相,一个是质。他现罗汉是个相,他的本质呢其实是无尽意菩萨。所以我们在看菩萨,你只看到相,你没有看到本质。这个生命的本质叫无尽意菩萨,我跟你讲的性德,那么他显现为作用的这个时候就变罗汉了,他是变罗汉了。所以在度光目女,那你把这个无尽意菩萨说他是罗汉,那罗汉拜一拜就好,那要菩萨我就拜三拜,你不要这样看,那你就拜错了。因为那时候你只拜到相,没有拜到本体,所以这叫生命因素。光目女他是相,他的本质是地藏菩萨,那就是生命因素嘛。光目的母亲呢,他是解脱菩萨,他爱吃什么,那是他显相,他受报给你看。

所以这些诸佛菩萨为什么示现那些苦难相来度众生呢?不是,你不要以为说菩萨都是这个样子,不是都是这个样子。这是生命中互相激荡,你看我们的生命本身,他是很完美的一个有机体,互相激荡,所以要用这个生命因素凸显出来的时候呢,有些生命因素就要沉下去,这就是菩萨的性德关系嘛。但是佛的时候是所有的通通展开了,所有的生命因素全部展开,这是一个很重要不同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告诉各位说,在读经的时候,他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跟我们看书的是不一样,看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条就是一条,对不对,那是经典他有相互表法的关系,所以华严经为什么叫大方广就是体相用,有体有相有用,他是相互在做表达的,用三个层面来说明真理存在的状态,我们常常搞不清楚。用大脑,大脑只看到相,只看到一部分,另外两个部分看不到,所以常常会因为大脑的推理跟求证的作用,我们会伤害到生命的真理,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保持一个弹性,生命空间的弹性,你才能够看到生命。

所以前面我们也跟各位讲,你不要一直活在生存边缘挣扎,这样的人是没有福报的。你要生活,在生活中有一个空间,那个空间你就有弹性了。因为有那个空间,你才能讲气质;因为有那个空间,你才能够讲品味。知道吗?当你一直在生存边缘挣扎,那活下去要紧,那还有什么气质,还有什么品味呀,对不对?所以人性的尊严在哪里?人性的尊严不在生存边缘挣扎的部分,人性的尊严是在你生活中才有尊严。当你很匆忙的时候,希望人家布施一杯水给你,那你看看,你有什么尊严?可是当你花个两块钱买一瓶可乐来喝的时候,这里几块?要不要?我不知道。那你就这样喝了。可是当你花十倍的钱,买可乐来喝的时候,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嘴巴就灌了。你一定拿个杯子来,而且还要挨杯口地倒,为什么?因为你花了十倍的钱,你的生活就产生了嘛。生活产生,你的品味就来了嘛。那有些是假品味了,不是真品味了。品味是从你生命的气质里面散发出来的。当你要摆装腔做架子的时候,那就不是真品味了,那是炫耀。之所以要装腔作势的人,其实他是在生存边缘挣扎,生存边缘挣扎不一定是底层小老百姓啊,你去留意看看,很多皇帝都是在生存边缘挣扎。我们最近的一位皇帝就是这样,天天在那边为了生存在挣扎。那日子很难过,所以那种难过日子不一定是穷人,虽贵为天子也一样,这个就很清楚了。所以人品如何,不是看他有钱没钱,地位高低,是看他是在生存挣扎还是有生活空间,有生活空间他才有品味可言,他才有人性的尊严可言,要不然是没用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到。

那么第四卷经文的后面,他结束的时候,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来跟佛说,地藏菩萨这么样的了不起,我都看的很清楚。因为他看到这些众生被抓出来又掉下去,被抓出来又掉下去,那他很赞叹,所以呢,他要在这个娑婆世界来护持地藏菩萨。那么所有听从地藏菩萨的教法来做的人,四大天王都会拥护。那这一点我们又会觉得奇怪,那经文这样写,怎么不多写几个,写四大天王,把二十八星宿都写下去不是更多嘛。他不是捏造的,他四大天王是相对于坚牢地神讲的,那他是相应的。他是从哪里来?从这个世界的结构来,佛教讲这个世界是须弥山,须弥山下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五趣杂居呀。这个地方都在须弥山下面,那么须弥山的中间有四大天王,那换句话说,他不会讲太高,到这个地方就好。大地的众生那么都是地藏菩萨在救的,那他看的很清楚呀。那么他现在发愿也就是东南西北不管哪个地方的人,你只要按地藏菩萨本愿经上面所讲的这样去做,那他们都会拥护你。 

这里面他就提出一个问题,对生命的存在,你不用怀疑,你只要去做。真的,我跟各位讲,我们人什么都不能,他唯一能的就是修行。真的跟各位讲,你现在会觉得说,谁讲的?我才行呢,我什么都能,那是因为你有福报,你要没有福报,真的什么都不能。你慢慢的去留意看看,好多问题都是因为福报,而福报是一个既定的方向,业力也是既定的方向。但是修行开始的时候,那个方向就会转变,所以转变那是因为你的性德凸显出来。因为你要修行一定要定位,不定位是没办法修的,不定位修行叫做盲修瞎练,因为你不知道怎么修啊。所以你真的要修行,一定要有个道场,有个师父,然后有个法门。那么所以修行人经常要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然后对自己的修行要具足充分的信心,这个叫四具足信。那定位下来,你就不可能盲修瞎练了,因为你有道场,有善知识,有法门,怎么能够盲修瞎练?我们之所以没办法就是因为你不能确定。当你确定以后,只要你定位,你人生就开始转变,转变不是你转,你只有定位修行而已。那转变是什么?就是天龙八部,他们在护持你。只要你发心修行,这些天王就会护持你,没有为什么。我跟人家是不太一样,人家是因为书读很多,例子会讲很多,我是没有了,我都是自己经验来的(掌声),而不如举个例子给诸位做参考。

当时我决定要出家,我决定要讲经。我决定讲经以后,我之所以会决定讲经,是因为学佛,我之所以学佛是因为跟同学吵架。因为他要出家,他妈妈生了八个女儿,第九个男孩,然后他要出家,那你就知道他妈妈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当然我是他班长,所以我就去庙里把他找回家,在庙里我就大闹南天门,闹完以后我就把小猢狲给抓回去了。然后他就很不高兴了,他说我是吵架赢了,我对佛法根本就不知道。我想想也对,我的目标是把你抓回来,佛法,我管他佛法。当然他也把我诅咒了一顿,他大概是说我要下无间地狱。那时候反正我还没有开始学,他已经开始学了。那我想一想,凭你这个样子我读书是赢你的,而且我就问他,那你学佛多久?他说五年,我说五年,那我也五年,你就十年了,那我们再来辩论嘛。所以辩论不能输,输了就没面子了。凡夫就这个嘛,所以五年,我为了要跟他辩论,我把工作辞掉,一头栽进去。这个什么都可输,辩论不可输,可是这五年下去,我发现他弄错了,我更错了,因为我不认识佛法,所以我错了,他也错了。因为他根本误解佛法,我发现我们对佛法都不认识。五年用功下来,我就发愿说这么好的佛法,怎么大家都不认识呀,我要把他讲给大家听,所以我才决定讲经。(掌声)我讲经的因缘是因为要辩论来的,因为决定讲经以后,我就开始了,因为我前面造业嘛,我们那个宝贝到现在还没出家呢,那天见面了,我问他那你什么时候出家,他说我妈妈在跟我相亲,完了。所以那个叫做泡沫愿。

那个出家,应该是一转身就可以出家,我把他送回家就可以出家了,可是他没有,到现在还在相亲,已经相了30年了。那当然我就不必跟他辩论了,因为我知道他错了嘛。这过了两年,我发现,那要讲经就要现出家相,不应该以在家相来讲经,这样众生容易诽谤,因此我决定要出家。但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出生了,就很麻烦了,所以我就决定让孩子大一点,不要让孩子那么小你就丢了不管了,所以我决定十年后出家。那十年后出家呢,我不能够晃过去呀,所以我要找一个比较安定的工作。我就跟菩萨讲,我不参加考试,没时间准备考试,我要到经济部去上班,你要给我找一个缺,我认真,你也赶快。因为,我那个五六年的时间,为了要专攻,已经把工作辞掉了,那我们这种个性只要再回社会上去,你就没时间用功了,24小时都要为社会拼命了,所以我就决定不回社会了,找个经济部工作。就跟菩萨讲了,大概那个礼拜还有几天,我现在记不起来,有个晚上睡觉有个人跟我讲说,那你要到经济部谁认识你?我想也对呀,那要怎么办?我自己想,他又跟我讲说,毛遂自荐。我想也对啊,我就写了这辈子第一份自传。就写经济部部长收,就把它丢进去了。过几个月呀,就叫我去了,我公务员就这样当上去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去了。这就是菩萨来的,你只要用功,菩萨就会给你安排,你不用功,我告诉你非考试不可。那你要考试,我跟你讲,不一定考得上,对不对,不是每一个都考得上啊,听说华航有七十几个空服人员,事先都要去考,那你就知道竞争有多激烈。但是你只要好好修行,真修行,菩萨一定给你安排。将来,我进经济部也不是很爽,工作两年讨厌了,吵架了我就把它辞掉了。辞掉以后才糟糕,我为什么把他辞掉了,我跟菩萨讲说不行,我还是要回去,不然没薪水,没薪水怎么办?我就打电话,我说长官在不在,他说你在干什么,我说在家,在家干什么?没事呀,没事不来上班呀。我说上班要看有没有缺,他说我看看,过一个礼拜,人事令又来了,我又去上班了。你只要用功,你只能修行,其他你都别管,他自然就会帮你圆满。当然,你要故意懒惰,偷懒,那不算了,你一定要尽心尽力,那个时候我跟各位讲,我包括到经济部上班,白天上班,晚上我要写一支原子笔,一支新的原子笔,一个晚上就把它写完。吃饱饭我也写经,一直写,因为有很多那些密法的经典,那个文很不好,我重新润文,重写。一个晚上写一支笔,写到天亮,天亮早课做完,第一班车赶去上班。

你要这样完全投入呀,要不然你会以为成功那么容易呀。(掌声)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修行是最重要,而修行不是形式上的修行,一定要去触动那个生命的本质,触动生命的真相。你要从那个方向去,他绝对不是仪式上的这个部分。仪式上的部分不是不需要,绝对需要。我跟各位讲,我也是跟各位一样,念佛啦,诵经啦,吃素啦,打坐啦,持咒啦,拜佛啦,样样都来。你全部要把它摸一遍,不然你怎么教人家,对不对?你全部要自己去做一遍,对不对呢,我跟你讲,根本就不对,打坐谁教,没人教啊,所以坐到我两条腿瘫痪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你还是要坐啊,你不能够因为怕弄错,怕失败你不去进行。修行你一定赢的,我告诉你的,修行比你买股票更好赚,你一定赢的。虽然把腿给废了,但是呢,你的法身慧命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在整个法界中,已经有你一个地位在,你为什么不尝试呢?当然很辛苦呀,很累呀,我也知道呀。因为你那么辛苦把肝给弄硬化了,癌症也恶化了,都不知道呀。可是到那个时候就莫名其妙,你会去给医生看,医生说要割掉,我说要割你就割吧,把肚子剖开以后又说这不能割了,又缝回去了。那你就随他嘛,要随缘嘛,但是你功课要一直不断,要一直不断,那你自然就超越了。现在跟你讲,你也不相信,一个癌症末期,一个肝硬化的人还能够坐在这里跟你讲经,那你能够知道什么原因吗?(掌声)就是修行嘛,没有为什么。要不然这种病你绝对拿它没办法,你光吓都吓死了,对不对?癌症,医生说你癌症就先吓你,看吓得死吓不死,要死就要死嘛,吓不死的就毒死你。什么叫我去癌病中心,我说不去,他说为什么,我说没空,他说,啊,那你不要命了,我说要不要命,我的事跟你没关啊。每次去给他看,都说:“哎呀,你怎么还没死?”我说哪有这种医生,一直叫人家死的,不死还不行啊。你敢你就修行,真的其他没办法。

现在就是因为我们用大脑用惯了,大脑有自己的主控权,大脑就是有那个欲望,他要主控。叫你放下,就是放下那个主控权,你能吗?那个主控权不放下,你万万不能;你要主控权能放下,天龙护法什么都能,他就出现了,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告诉各位你就是真的要修行,你护法一定帮你处理。你用生命的话,用生命的话,四大天王全部出现,你用大脑的话,那意思就告诉四大天王,你放假了,知道吗?你只要用生命的话,那四大天王马上就会,就这么简单啊。这是这里面所说的,其他的这些经典上所说业报部分我们就不再跟各位讲了。

到第四品这个地方,是上卷经文。第五品开始是中卷。那我们把第五品的部分跟大家介绍一下,第五品是地狱名号品,地狱名号我把这个经首跟各位念一下,“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也就是普贤菩萨问地藏菩萨,他说:“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天龙、四众啊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受报的地方那就是地狱了,“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这地狱名号啊,来讲给各位听听看,地藏菩萨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这个下面我就不念了。

我要跟各位谈的是,那第一个是,那地狱名号普贤菩萨不知道吗?普贤菩萨为什么要问?这个是生命中两个因素在对话,不是他不知道,他就是要透过地藏菩萨来讲。这个时候呢,假如普贤菩萨出来讲是要讲普贤菩萨的法,普贤菩萨是生命存在的现象,是生命的真相,生命的存在。当然他不讲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地藏菩萨的事,所以地藏菩萨来讲,他是这样的一个状况。那为什么普贤菩萨要问这样的东西呢?这就是问题了。文殊菩萨也可以问,其他的菩萨也可以问,为什么他要问?这个就是关键。我们通常不会去思考这些了,因为经典写普贤菩萨问嘛,所以考试我只要答普贤菩萨问那就好了嘛,对不对?所以你就是惯性嘛。所以人家说,经典说,佛说菩萨说,只要人家说都没用。你要知道为什么,因为普贤菩萨是讲生命的存在,那这个生命的存在事实上是要讲的是法身慧命的存在,在法身慧命里头,请问有没有地狱?没有嘛,对不对?那没有的话,要讲地狱的事是哪里的事呀?是化身佛的事,对不对?从一真法界来讲,普贤菩萨在性起法界,地狱是在缘起法界,那普贤菩萨不能从性起法界捞过界,捞过界就不对了嘛。所以他紧守分寸,那是地藏菩萨你家的事,因为你要出入在这个缘起法界里头,所以你要讲,不然众生怎么知道呢?所以他就把他挑一下,挑逗一下,叫你地藏菩萨讲嘛。

这个就是他经典会让人們能够永续读下去的原因。他假如用数学公式来讲,那谁去念啊,他这样讲对话就很精彩。你假如把他当做小说的对话,那就无意义,那就不叫经典了。所以胡适之赞叹说华严经是章回体小说的始祖,他欠揍啊。那你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他不是章回体小说吗?他是一章一章的讲下去呀,那一共十三章。他就是没听我讲经了,要不然他就不会这样讲了。

这是一种生命现象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从这个地方你来看,他也很明显的对比,普贤菩萨是从不讲地狱的事,他即使有的话是把缘起法界摄入他的原始佛,普贤菩萨叫原始佛,因为法身佛是无形无相的,你看不到法身佛。但是全法界为一法身,整个法界就是法身,那这个时候法界里头他有缘起法界的地狱嘛。所以在造原始佛的时候,普贤菩萨的身上那会有地狱,可是他在讲法的时候,他所讲的法门里头是不讲地狱这种东西,他直接从性起去讲生命的真相,差别是在这个地方。因此他在这个地方跟缘起法界结缘了,普贤菩萨的用意是在这个地方。跟缘起法界结缘,他不是不跟缘起法界来往。因为他本身的存在是在性起法界,但是透过地藏菩萨就跟缘起法界结缘。告诉各位,假如没有普贤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的话,那所有缘起法界的众生,修行想到达究竟位成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这个地方是讲这样的一个理论。虽然我们凡夫,但是我们跟普贤菩萨是有因缘的,因缘就在这里连起来的,有没有?所以这个经文我们是这样看的,不是现在换普贤菩萨出场,第五品嘛,第五幕一开始普贤菩薩又插旗子,又怎么样走出来了,那不是演戏呀,这是生命的舞台。

那这个时候地藏菩萨就开始讲,地狱名号跟各种罪报恶报,当中讲到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那这当中讲到阿鼻地狱,地狱有十八个,大家都知道十八个大地狱,叫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怎么来的,你会算吗?你不要背名字了,名字怎么背无所谓了,十八个就是从贪嗔痴算,贪嗔痴不是三毒嘛,最重的三毒,这三毒毒在哪里?毒在色声香味触法一共六个,六三一十八,十八地狱这样来。所以有没有十九呀?你自己加的你就变十九层地狱你住了。那你假如说是五毒,贪嗔痴慢疑,五个,还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五六三十,还是在这里面,三十个地狱也可以,不过通常都讲三毒嘛,所以就不讲三十个大地狱。每一个大地狱,大地狱就分类,每一个就十八个就对,不是十八层,民间传说就传来传去就十八层,不是千层派,他是十八个种类。那每一个种类里,又分大中小,又分中类,中的就500个,五的意思就是指全部穷尽的意思,相当于我们讲的360行,就穷尽了所有的行业,那不止360行啊,对不对,也可能不到360嘛。那是通数,习惯上这样讲,那500也是这个意思。就是把所有这一类的贪嗔痴慢疑,贪嗔痴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一类那么里面分有500类,那500类每一类里头那么又有无量百千亿。所以有大中小是这样,所以大中小不是大中小,这是分类,层次这样分的,有很多。在地狱里面怎么受报的这个部分那我们也不讲了,只是让各位了解到有这样的情况。

那普贤菩萨问地藏地狱的事呀,他的重点就在于,普贤菩萨这么殊胜的地位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你都有这个因素,这个经文讲的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不要以为说,我一定要以普贤菩萨为本尊,那倒不一定,你一定有份就对了,可是你不用功永远没分。修行要认真修,这才有你的分,再好你都有份,但是你不用功就没有,你享受不到,就好像那遗产永远是你的,那你不能兑现遗产也没用啊。那你要去兑现他,要怎么兑现?那你要修行嘛,这很简单的一种状况。

这个部分,第六品跟第七品,他事实上要讲的是那个地藏菩萨的行法,地藏菩萨行法我想我们就留着明天来跟各位再详细的说明,因为这里面我们要跟各位談的是到这个地方,是到地狱名号品要讲的事实上都是众生的业缘、业感。这个地狱名号只是把你所造的业显现出来的相,业报,受报的地方。我们对地狱是这样认为,有一个地方,它那个地方叫铁围山,因为经典也这样讲,铁围山之内有业海,光目女就讲的更清楚了,有三重业海,那三重业海是讲贪嗔痴的,那贪嗔痴每一个地方各有六个大地狱,不是就是十八个大地狱嘛,他是讲这些。

那你就以为真的有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在哪里呀?你外面找不到,那是在你的生命里,因为你的生命因素一直在造恶,你一直用大脑就会产生那个恶,就刚才讲结构性的一种业,那你是逃不掉的。那你要怎么样的放弃?那就要修行啊。所以这里面谈的是,你在现有这个世界的框架里头,你已经有结构性的那种障碍存在了,那么就先把这个业感跟业缘跟受报的地方先跟你讲出来,这个叫背景,你在娑婆世界的背景。为什么地藏经要先讲这个部分呢,因为一般人呢,他不承认,各位不要以为说你来到这里,你来到这里是整个温哥华地区几个人当中有你一个了,你想想看,差不多一百万人口当中才来这几百个人呐,人太少了,比例太少了,万分之一而已。所以能够听闻到的,愿意接受他的,比例上是非常的少。

而且你要留意到,凡是越理性的人,基本上越不会接受生命,因为理性的人用大脑,用大脑,大脑会把生命的真理给淹没,但是他怎么会接受呢?他只有在两种状况中会产生,一种状况是他真的产生出离心,他在现实生活中很乏味,很没有兴趣,人生这样干什么?这个时候他偶尔可能偷偷的会接触一下宗教。因为他找不到什么嘛,可是他又瞧不起宗教,认为宗教是迷信的,对不对?宗教都是恐吓人家的,因为宗教一讲人家,那个人就好坏两个部分嘛,要讲好呢你也不相信,要讲坏呢,你又说他在恐吓你,那这麻烦了。用理性的人就这个讨厌了,要证据呢又找不到证据,那说起来好像有道理。你看嘛,所以用理性除非他到这个地方他会觉的很乏味,人生只有这样吗,那么他的良知会呼唤他,他产生出离心,发菩提心,这是很正常的一条路。这个人是有智慧,有善根,是有福报。通常这种人我跟各位提一下,偷偷的告诉你都是再来人,再来人知道吗?前辈子有修行,修完以后回净土去了,回到他生命的故乡去了,休息了,因缘到了,他才来了。他来了。这种人来,基本上福报都很大。那么他修福修多久,那么他到人间来先享福,享到那因缘尽的时候,他就产生无奈,乏味。因此呢,因为他前辈子有修行嘛,这辈子就会说,这样对吗?应该,应该怎么样才对啊?就自然走上去了,而这种人修行很快会成就。为什么成就?因为他还很快会回去,知道吗?他是净土的人,不是这里的人,这里的人是因缘成熟把他借调过来,知道吗?所以借调他来的时候他要享福,享福,看他修多久,他修了50年,他大概到五十岁以后才会发心。知道吗?他要很快,一次修福的通通修起来,他可能一来,十一岁他就发心了,这个因缘是这样,我是举例了,不一定正确了,但模式套一下大概是这样子,这是一种人。

另外一种人,理性吗,理性他当然在社会上奋斗。那你知道奋斗不一定成功啊,对不对?你可能会认为我聪明够,我也很认真奋斗,那这没有说这种人一定成功。要成功还要加第三个条件,有福报,没福报你都没分。我告诉你,用功的人很多了。我就是说台湾今年有六组人要竞选总统啊,只有一组会当选,不会说明年六组都会当选,没有那种总统啦。那台湾就分成六块了,不可能,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统。所以哪一个要当选,你要去翻阎罗王记录簿,你就知道谁会当选了。因为只有一个会当选嘛,其他五个,大家都很认真全部失败,不是认真就会当选了,没有那回事。他一定他有那个因缘,他有那个福报他才会当选。一样的,你不是认真你就会有,是你要有福报,所以我跟各位讲说你会顺利是因为你有福报,原因是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些人要所谓的踢到铁板,你知道吗?假如踢到铁板鼻子撞到流血,那个时候他就会偷偷的,我拜一拜也好啦,可能会保佑我嘛。这种人他不得不,那这种人,我告诉各位,这种人就需要地藏菩萨来接引。地藏本愿经就讲的下面的第六品经,第七品经,就讲这些。你要怎么修啊?他不要你怎么认真修,他不会跟你讲怎么置心一处,证得空性,都不要,他只要你对地藏菩萨好,阿弥陀佛,明明就是地藏菩萨你也阿弥陀佛,可以啦,OK啦,这通过啦,佛菩萨不会计较啦,你把我叫错我生气啦,哪有那种菩萨,对不对?你说我来供,买乖乖来,你还说孔雀饼干,马马虎虎啦,有供就好了,对不对?那个叫做一尘一沙的福报,都可以挂钩勾上去,知道吗?为什么?因为你跟生命已经产生互动了嘛,已经互动了,那你会说我这样互动有效吗,我跟你讲绝对有效,因为生命对大脑是100%的排斥,因为他只要用识性你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呀。

他不是他真的排斥他,因为你用识性,生命的存在你就感受不到了。譬如这盆花插的很漂亮,对不对,是不是很漂亮,你会说哪里漂亮,那完了,已经完了,你要去分析他怎么漂亮,你一定完了。它怎么会漂亮呢?越分析它越不漂亮,就像美女一样,你一欣赏,啊,好美,就这样而已,就结束了嘛。你说怎么美啊,怎么美,鼻子多高,嘴巴多大,你看古代在形容美女,那你去试试看,嘴巴像磷鱼的嘴,鼻子像莲雾的鼻子,你去拿莲雾贴上去看看嘛,能看吗?所以那美只是一种欣赏,一种综合体,你没有办法用理性去把他分割出来,理性去分割出来不能看啊,不能看。他还是一种生命的感受力,他不是一种逻辑的推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后面的地方,地藏菩萨的显现的方便接引众生的地方,事实上他只是要给你说结这个缘,结什么缘?让你开启生命存在的那种感受力,就这样子而已呀。

所以各位有一个功德你可以做。经常告诉人家说,哇,这个好美,怎么美?怎么美?你欣赏就美,这个一个。第二个,喝茶,当然你要有一点品位了,你不要拿起来都好喝啊,你要说这茶好喝,怎么好喝呢?你再欣赏看看,你就教他欣赏看看。他一出去以后,那理性的人很会吹牛,他一喝起来就好喝。那你注意啊,你只要说好美,好喝,他就开始会产生一个疑情。因为理性的人一定这样,它到底是怎么好喝?到底是怎么个美?他就会产生这个问题,那就怎么样?那就开启他生命的感受力嘛。要不然美从来也看不到啊,因为他看不到美啊,所以他不知道。当你说这个也美,他说会吗?真的会吗?是这样吗?那种感受力他就在成长了。就是说像我这种人音乐根本就听不懂,现在我家每一个都是音乐天才,我们家是音乐世家,就出我一个败家子,我除了唱国歌以外,其他都不会唱了。但是呢,我很会欣赏,只要你唱歌唱好不好我都很清楚。你不要说我不懂,我是不会唱,我不是不会听啊,你知道吗?所以你要经常去鼓励人家说,这音乐好美,他会“好美,哪里美?”你听啊,他听了老半天,听不懂。听不懂是你的事,但是你已经开始会去注意音乐好听,这个问题就产生了。花好美,他就产生了;茶好喝,他也产生了。当他一再产生这种情景的时候,他生命的感受力就会开始扩张,知道吗?

这个跟各位讲是真的修功德,诵经当然是功德了,念佛是功德了,拜佛是功德了。古代这样讲就可以了,现在这个时代不能光讲这样,你从生活中去培养他的生命感跟生命力,有没有,那是最大的功德。那当他有了这个部分,我告诉你,对任何宗教,他都会有敬畏之心,他都会有恭敬之心。那一个对宗教,不管哪个宗教的恭敬心,他会引发他生命的质感,在他生命里,他会起着绝对的改造作用,我们叫革命嘛,对不对。你内在的生命会起革命的效果,那是因为你已经在培养生命的情操,他就开始诞生了。(掌声)

那地藏菩萨的这个法门本愿经的法门里头,其实就在讲这个部分,启发众生生命觉知的能力,就是这一个地方,所以他这一个觉知的能力就是摄受流浪迷失的生命孤儿重返生命故乡的一个基本动力。所以他不是跟你讲如何修,如何修,怎么样念佛一心不乱啊,怎么样子置心一处啊,他不是讲这些,他关键也就在这里。所以地藏法门很简单嘛,就是让你拜佛嘛,他基本上的这个部分如何进行,我们明天再告诉各位。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下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9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三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四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七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八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九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一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