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点击:2917]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4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跟各位谈到这些新的经典的解读方式,那各位必然会有一些冲击。但是呢,你带着疑情往下学佛就好。假如这些新的解读方式你不会运用的话,那么今天世界所发生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暖化,你将会发现佛教会交白卷。我要告诉各位,佛教不会交白卷。而且人类所创造的这一份成绩势必要由佛教来买单,佛教可以解决。要怎么解决?那你读经的时候要用新的方式,要不然你没办法解决。你说佛教可以,佛教怎么可以?透过诵经、念佛、打坐就解决了吗?不是。但是那佛教又有什么呢?那就要你从经典去找了。不是从写论文的人上面去找,因为今天所发生的问题是大脑里面所创造出来的。你可能会说大脑才没有弄出温室效应。

告诉你开发石油燃烧煤炭,那就是标准的。怎么不是呢?那些石化工业所造成的,怎么不是呢?那不是运用大脑以后的结果吗?佛法是用生命的,所以在基础上佛教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半,那问题是你要怎么样运用生命少用大脑。这个问题就产生了。所以下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这个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佛教知识分子的良知跟使命。

你不要以为今天世界发生的事跟佛法无关,就是因为这几百年来,从文艺复兴以后,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佛教完全缺席,才有今天的温室效应、地球暖化,才有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现在科学家已经把抗暖化运动当作是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那这一战要想打赢的话,最好的方法是运用佛教的方法。那要怎么运用佛教的方法,那你必须对经典有重新的认识。否则你拿不出方法,你会继续缺席。让第三次世界大战再打得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敢不敢这样说,今天佛教已经到达,我们将带领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建设,你能吗?那意思就是我们都不能了。那佛教是一个落伍的、不入道的、不上道的一个宗教吗?告诉你不是。我们既然已经到达,我们已经报到,从今以后,我们将永不缺席。并且我们将带领人类的文明进步跟整个的社会建设,不让它再产生副作用,再发生其他可怕的疾病。你要知道,佛法可以做到。你可能要问,你怎么做?不是我怎么做,是我们大家怎么做。我们已经跟你提出来了,运用生命,不能运用大脑。剩下来是我们大家要来共同努力的。

各位不要把佛法当作远离人间的东西。佛法是在生活中,离开生活没有佛法。佛法在群众中,离开人群没有佛法。所以今天人类所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佛法不能解决呢?它不是口号,它是一项实际的行动。我们能不能一起来参与呢?各位听经不要听到入定。(掌声起)适当的反应嘛,你们每一个都入定了,我还怎么再讲下去了。活泼一点嘛,鼓掌就大力一点,用心一点。手掌看看有没有红起来,没有的话表示你不够热情。

我们再往下看,这个第一品经的第二段,那就是“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这个是佛不请自说,因为他问文殊师利菩萨。有没有?你直接看这里就好了,我把这个重点挑出来你看看。这个真正大乘经典,这个叫做觉醒。佛告诉文殊菩萨,佛是觉悟。觉悟以后跟我们引发文殊师利菩萨是般若性空这个生命因素。用般若性空的因素来看,看什么?看地藏菩萨这个因素所相应的效果。那意思就是说,用般若性空来看地藏菩萨的作用。那你看得到他的边际吗?这样你就知道了,所以文殊菩萨说不行,我以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你有没有留意到这一点,这是经文啊。文殊菩萨的空性还没有办法穷尽这个生命因素的边际,你想想看,这个生命因素是什么?摄受法界中迷失的生命孤儿重返生命故乡。这个生命因素的作用。对不对?

所以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般若性空,你成功以后要让他起作用,那是不可思议的。文殊师利菩萨的般若性空,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你对经文这样就看懂了嘛,要不然你就在那里迷惑了,那文殊菩萨的智慧要干嘛?我学了老半天,我直接学地藏菩萨就好了,你的矛盾就产生了。

不是,他在讲的就是般若性空,你假如不让他起作用,就只有般若性空了。但是你让他起作用,般若性空的作用是无量无边,是不可思议的。

你要了解到这个经典里头到底在讲些什么,那你这样来看经典就很有意思了,他不会是枯燥的。今天我们都把他僵化了,僵化以后你根本看不出来。这段经文我要跟各位谈的是这个意思。文字的内容,其实每一个字所表达的都有它的表法、它的意义,但是重点你要先抓、住。这个大纲领大结构你要先弄清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文殊菩萨请法。文殊菩萨说:我没办法,猜不出来,算不出来。释迦牟尼佛说:“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我用觉悟的眼睛,就是佛眼来观还是不尽数,看不清楚。“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就是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起作用的效果那么大,不但是法眼不能尽,佛眼也不能尽。那你会觉得成佛不如地藏菩萨去了,地藏菩萨比佛厉害,他的作用那么大。

那么这个就告诉你,成佛不是重点,成佛以后广度众生才是重点。所以这个生命因素,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的存在,它说明了这个生命因素的作用才是重要的。

今天我们修行就是要展现,就是呈现你的生命因素,然后让他成长,到最后把他兑现出来。看你是哪个生命因素都不要紧,他兑现出来以后的作用才重要。当然,有地藏菩萨这个作用是最好。但是我告诉各位,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你很难去兑现,你很难呐。因为地藏菩萨到现在还没有兑现呢,他是一直成长接近饱和而已。至少还有你我,你可能已经被兑现了,我还没有被兑现呢,对不对?要通通度到成佛去啊,那没那么快呀。而且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挫折。不要说到100分了,我们大概在30分,要进入31分的时候或者39分要进入40分的时候,你就Outside,你就被三振了。不要三振了,有一次打击你就被赶出去了。为什么呢?你经不起那些挫折,你经不起那些锻炼。

地藏菩萨这个法门有个好处,就是他知道你是刚强难化的众生,所以呢,就先跟你结善缘。那你就一称南无佛,你只要看着地藏菩萨,虽然不喜欢,一个光头有什么好看?拿个锡杖,这是什么东西呀?只要你有这么一念之缘,他都跟你种下良好的善根。这一点你大脑想象不到。因为这种因果你大脑是没有办法推理的。你说我不小心看到了,那你就摆在那里,我不看他可以吗?你就瞄一眼、瞪一眼,我告诉你就结善缘了,就结了菩提缘了。你就不知道啊,你说为什么要造这个给你?

佛教造像都有他的用意,不是迷信,不是偶像崇拜。他只要给你一瞻一仰,功德无量。那功德无量是指什么?启发你对生命的认知,是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哦,我看他一下,那我荷包里多了几张钞票。哪有那种功德,那叫什么功德?对不对?钞票不会自己长出来的,一定是中央银行印的。那不可能你在那边突然间就多跑出几张来呀,不是。他是开启你生命的那一扇门窗,让你对生命有所感受跟了解。他主要是这个,这个才叫菩提道。因为我们就对生命无知嘛,所以你才会活在恐慌中,活在恐惧中,你会迷茫。他就有这样的一个作用,那么地藏菩萨有这样的因缘。

文殊菩萨就请问释迦牟尼佛说,他为什么那么厉害?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地藏菩萨到底是怎么搞的,那么厉害?像我这么不错的人呐,我也是文殊菩萨,我为什么也拿他没办法?是不是这样?他说文殊师利法王子,实叉难陀在翻译的时候还特别重复,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是不是?就好像总统阁下博士,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尊称嘛。他一定要强调某个东西才会一直加上去啊。总统已经最大了,又来个阁下,又来个博士干嘛?博士未必比总统大,博士一大堆,总统才一个。那他要这样子重复尊称就有表示他特别的意义。这个菩萨是诸菩萨中的上首菩萨,那他都没有办法,所以他来请法,他的用意就在这个地方了。

为什么要文殊菩萨来请法,要表达地藏菩萨的殊胜崇高的地位,他是指这个意思。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开始讲这个因缘了。这个因缘地藏经里头出现很多,那么各有不同。我们简单地跟你讲一下,在第一品经里头出现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你看用这些名字都有他的用意。狮子奋迅就表示勇猛嘛,具足万行。跟我们现在说好听叫懒惰虫了,说的难听叫投机分子。你要学佛都要学简单的,越简单越好。看看有没有那种今天听一讲,明天早上就开悟的。只能够说今天听我讲很累,明天早上醒来这样而已,不可能明天早上开悟了,你要像这样子。

第一个就讲,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的启发是来自于当年这么精进的一个老师,这个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名师出高徒嘛,这很简单,讲就是这样。这个师父是那么勇猛精进,而且是一切该修的法通通修了。他不是只修一个单一法门,假借一门深入,其他法门全毁了。不是这样子,他是门门都具足,所以叫做具足万行,通通都修了。在这个时候他是叫做大长者的儿子。大长者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应该是某个大企业家的儿子。我是不知道各位认识哪些企业家,就是那有名的企业家的儿子就对了,而且还应该是大儿子还是独生子的那一类。

他在这个时候发愿:尽未来际广设方便,尽令六道罪苦众生皆得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这是地藏菩萨的前身的那个因缘。他就发起这样一个心来。

那我们要发什么心呢?各位想想看,你进入佛门有没有?我们遇到的是娑婆世界成佛的苦难佛,福报很不够的释迦牟尼佛。你都不知道释迦摩尼佛福报有多大,你只知道他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成佛,那个时候他又80岁就走了。详细内容不用讲了,但是你知道他留下20年的福报。那20年的福报告诉各位,你们都用不完,那我们不会用。但问题是我们不会用,关键是在这里呀。

因为你在学佛的时候不够精进,没有办法像狮子奋迅一样,而地藏菩萨当年跟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他就学了这一点。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不但要度众生,我还要度那最贫苦的众生。而且那些最贫苦的众生,我通通要把他度到成佛,要不然我不成佛。这个就麻烦了,我们现在一发愿都发这辈子的愿,只发这辈子的愿,都发那个你做得到的愿。那个不叫发愿。你做得到的,那个是你本来就应该做的,对不对?你做得到就是我们的责任,应该要去做嘛。发愿是发你这辈子做不完的。这个就难了。

今天我们学佛没有办法学到这一点。假设我活到100岁,那我在95岁可能会瘫痪,可能90岁就会老人痴呆,所以我发愿发到89岁就好。不要那么计较了,那么精明干嘛?你就第一个尽形寿,第二个尽未来际。所以现在我们在发愿都是应付一下,因为一来师父就叫我发愿。好吧,那发愿就发吧。可是既然都讲了,不发也不行,师父只叫我发愿,没有叫我发尽未来际,那尾大不掉,下辈子麻烦了。你弄错了,发愿是激发你的生命因素,你的生命因素要发起来。

愿是本质,本愿是本质。那你发愿就是把你的质感要发出来,那你质感显不出来,而且我们讲你生命的品味、你的性德。老是发一小段,下辈子又一小段,每一次都一小段。所以你会发现这个人很有钱呢就身体不好,要不然身体很好呢又没钱。因为你就发那么一段而已啊,不完整嘛。那碰到一个师父就发一个愿,那个愿和这个愿接不起来。不是,发愿就要发起我们的生命因素。那个性德在我们凡夫地叫做性格,有没有,你有个性那个性格,要发得出来。但是要善良的,你不要那个不良的,不良就变魔王了,不是成佛。

所以你要成佛要发起善良的生命因素。我们讲生命因素有三种。一种是杂质,这辈子有的到下辈子就不见了,那个叫杂质,有些福报就是杂质;有些是恶质,就是不良习气,贪嗔痴那个叫恶质,恶质也要除掉;再有就本质,生命因素的那个本质,那是永恒的。那么你必须要在这一辈子赶快把他激发出来,激发出来以后他生生世世就会一直接下去了。那现在要你发愿,你不敢发,就发一下,叫他“啾”一下,就赶快装作不知道,那下辈子呢又找了老半天找不到。你这辈子就一直在找,我前辈子修到哪里,这辈子要接,那你“啾”就消失了,现在你摸也摸不到了。要让他凸出来,而且很凸显,下辈子一来就是那样,我就是这种调调嘛。前辈子发的,我跟释迦牟尼佛时代发的嘛。就带下去啊,那你不是啊。你永远都是“咚”,那个叫做泡沫愿,泡沫愿下辈子你找不到了。不要说下辈子,这辈子你早就忘了,那个不算。

发愿是要把自己生命因素中的性格变成性德,那你就要努力的去推动他嘛。那你这辈子当然不能达到100分嘛,止于至善的那个境界你达不到嘛,所以他是生生世世的愿。这样各位能体会吧?这是第二个礼物。(掌声)

各位回去发愿,好好发愿。不是发给我,发给我没用,你要向你自己负责。那你从你的性格来找最好,从你的性格。你假如不知道, 我介绍你一部经,华严经。华严经有一品叫做如来出现品,如来出现品里面有四大龙王,四大龙王有四种不同的性格。那个我讲过了,如来出现品,那个书也出了,你自己去看,看不懂经书再看我讲的书。那你朝那个地方去找你的性格,朝那边去发愿。有的是急惊风,有的是慢郎中,个性当然不一样了,你发的愿也不一样嘛。那你就朝那个地方去发愿。那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他所示现给我们的,我想各位发愿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例子他所提到的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讲到婆罗门女,她的父亲叫做尸罗善现,她母亲叫悦帝利。这个母亲也是一个很搞怪的母亲,什么也不信。当然经典里头所提到的,她好吃鱼鳖,尤其要吃那小鳖、小鱼、小虾,那大概都是油炸的,又酥又脆的,其数无量。那死后你就知道,叫她信佛,女儿讲的,偶尔信一下,旋又不敬。在女儿面前,因为女儿会撒娇嘛,好好好,转个身又骂起来了,有没有?我们遇到很多这样的亲戚眷属。这样的母亲死后到哪里去呀?女儿孝顺嘛,所以很想念啊。她设供修福,就是供养出家人,供养佛,修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母亲在地狱,是生命的本质不好。借那个人在讲说,一个生命本质不好的人一定堕到地狱去了。你哪个质不好不知道,那有些时候我们好像表现给别人看是很好,事实上骨子里头有哪个不好不知道,因为你会戴面具盖起来。告诉你戴面具盖起来,阎罗王都算得到,没有用,你不用盖。你那个本质不好的,会先下地狱去。有些是杂质那倒无所谓了,杂质因为死后就不见了嘛,那问题你是杂质本质不知道,这就麻烦了,所以那母亲表示那个本质。

他是讲一个人,不一定哪个人,包括现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一样。只要你有那个地狱质,地狱水平的那个本质,那你就得下地狱去了。去炼一炼,百炼成钢。不把那个恶质给你处理一下,你不知道,不知悔改。

那么这个地方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在理论上很重要,就是无毒鬼王。这些经典大家有读诵过你就知道,无毒鬼王来告诉这个婆罗门女,说你妈是谁呀?在哪里去呀?他跟她讲说,因为你给她修福,她已经升天去了,对不对?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特别讲到,无毒鬼王者今财首菩萨是。他在表达这个东西,在表达什么?无毒鬼王是个因,财首菩萨是个本体。你不要看现象,看到鬼王你就怕,不用怕,他不知道是哪个菩萨。这个佛经里头你会觉得奇怪,那个时候当鬼王,怎么现在是财首菩萨?不是,它是一个体跟相的问题。体就是本质,相就是表现在外面。那我们看到有很多明王,有没有?明王就是三头六臂现愤怒相。那这个无毒鬼王就等于那个愤怒相。愤怒相在密法上叫做教令轮身。财首菩萨他叫做正*轮身。佛菩萨都有好几个相,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一相而已,他有很多相。

这个佛陀只是在陈述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你看佛经里头,大乘经典里头都是用陈述的,它没有用推理的。所以经典很难看到一个很完整的理论,它没有那种理论,它都只是用陈述的方法。而且有些陈述会一再地重复一再地重复。我们在看经典很看不惯这种情况,那是你的关系。因为用大脑对于这种经典没办法。因为大脑喜欢推理。你也会看到,推理的叫做书,书看过了就好了。经典是陈述的,它不推理的。所以你可以一诵再诵,天天去读诵,有没有,差别就在这里呀。家里的孩子读书,假如今年读的跟去年的一样,那你就知道。假如读四十年都一样,那你就完蛋,对不对?可是呢,家里的孙子要不能跟阿嫲说,你诵了四十年都诵那一本,你被阿弥陀佛留级。不是,因为经典跟书不一样。所以你对经典跟书的标准不会一样的,而且经典不要说考试了,就算我们自己读,你每年的感受也不会一样。所以经典是讲生命的,书是讲知识的,不同啊。那个知识的东西你自己要去体会。书是用记的就可以,是要拿去用的。那经呢,是你要去体会去感受,感受以后你自己在生活中就会兑现。

现代人对经典的感受力不够。因为感受力不够,所以你在人生中就有恐惧,会迷茫,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你不知道在找什么。有时候觉得我这样忙碌好像不对,可是不忙又不行,这样忙下去又怎么办,那到底哪个对?所以到最后通通进佛门来。进佛门来是为什么?因为无奈。那你把佛教给搞砸了。佛法是让你的生命很灿烂,让你活得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不是因为无奈才进来,不是。无奈以后进来是可以呀,那你就找地藏菩萨的法门进来了。其实无奈的人进佛门不是走地藏菩萨的法门,是要走除盖障菩萨的法门。昨天讲走南门那边,不是走北门这边。北门这边是不幸又苦难,苦难以后你会进来。但是你有智慧,理性很强,然后又觉得无奈因此在找寻真实生命的,基本上都从南门进来,因为他信才从南门进来。那不信的,不信的话就是广设方便,先结个缘,然后慢慢你就会成熟,等你碰钉子你就进来了,就这样子。所以这个法门有它的特色,这个部分我简单的跟各位提到这里。

那么当然,这个后面,释迦牟尼佛有提到什么49日什么做功德的事情,这部分我们这个地方就不谈了。我们看第二品,分身集会品。这里最主要是讲“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分身地藏,俱来集在忉利天宫。”这个部分。我要跟各位谈的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分身,这个分身通通集合到忉利天宫来,这个意义。为什么各地的分身这个地藏菩萨都会过来呢?这个分身就是生命因素,地藏菩萨的这个生命因素,他起作用以后,在不同的世界会同时起作用。这个不同世界就叫分身,这个起作用是所有相关的。我举个例子你比较容易了解,我们现在人常常这样讲,我好像跟你很有缘。那我们就会说,那这个有缘是不是过去我们是兄弟姐妹呀,或者以前同事呀,不止这辈子包括前辈子。其实有缘不是指这个相上,有缘是在本体上有相通处。本体怎么相通呢?比如说我们在这里认为环保很重要,你开始进行环保的工作,那么有一个人他在非洲,他可能也进行环保的工作。你可能跟他从不见面,可是哪一天在飞机上见面了,你们很谈得来,为什么?因为你有同样的质感,知道吗,那个叫缘。

同样的,你发同样的愿,你在这里做环保,他在那里做环保;或者你在这里在关怀弱势族群,他也在关怀弱势族群;你在关怀比如说幼童被伤害,那他在那边关怀幼童被伤害,那假如越具体越细微,那你们的质感就越强了。只是很大的范围的话,那是有些重叠而已,你这样懂吗?就是以这样的情况,那个叫缘。

同样的,你现在一个生命因素,刚才我们的定义,地藏菩萨的生命因素的定义,就是摄受在这个法界中迷失方向的那些生命孤儿,要摄受他们重回到生命的故乡来。好,那么这个生命因素其实不止一个人发而已,很多人在发。那么真的在实践,有很多失败的,那个失败的地藏菩萨那就不会到这里来,这是正在进行的地藏菩萨。因为现在呢有这么样一个相应,所以,通通都过来了,这叫分身集会。

这个时候在整个法界中,我们讲从法界来看生命的洪流他是很长的。像我们这样一辈子来讲,他只是个刹那,知道吗?刹那里头你能够见到永恒,那个永恒才存在。现在你在这个时代所看的,都是无常,没有永恒,唯一的永恒他的名字叫做无常。你知道吗?因为只有无常是永恒的,所以全世界都无常。你放心呐,但是你要发现永恒,只有在瞬间你才见得到永恒。你假如瞬间都掌握不到的话,没有永恒。所以每个人所在追求的永恒,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永恒在瞬间当中。你不能抓住瞬间,你就没有永恒,你抓得住瞬间,你就进入永恒了。我不知道你听的懂不懂,不过我是讲得很精彩。(笑声,掌声)

没反应的都听不懂。每次要个掌声都要要才有。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是那个生命因素的作用。所以地藏本愿他本身就是体,本体的部分,他起作用去了。所以叫分身。知道吗?那各位你只要发愿,你只要能够发愿,这个愿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定位,你要定了以后,生命的性德让他凸显出来,告诉你在法界中所有的因素都会围绕着你转起来。有没有?昨天有没有这样讲?你要不定位,你的生命会被法界的因素把你卷走。你定位以后,法界的所有因素会围绕你转起来。关键就在这里,看你要不要发愿。(掌声)

好像有人开悟了。这个真的是,我们讲的是真发愿,就是凸显你的生命性德。一定可以。你只要肯定这样子,你不是跟我发愿,你回去跟佛菩萨发愿,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在学佛中能够学到这一点,你没白学了。

你要这一点都抓不住,我都不知道你要怎么学。这个是为什么到处要你发菩提心,要发愿,要发愿,那你也跟着要发愿,要发愿。发愿什么?发愿吃素了。好像没有南无吃素佛,只有看到吃素的牛。发愿是真的发菩提愿,生命因素凸显出来,这个才是真发愿,所以这个定位你要来。

那么前面还有几个附加条件,对三宝具足信心。你不要忘了。发愿发到最后都忘了,佛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个不算,你一定这个前提要先具有,对三宝具足信心。然后呢,你的愿出来,你就去实践,尽形寿尽未来际地做,最少你这辈子你要尽形寿地做,尽形寿无怨无悔地做。不要一面做一面抱怨,那没有用。那就像漏了水的水桶一样,你怎么装水都装不满了。不能够抱怨那个付出。那么这当中会有挫折,会有困难,你不用抱怨,你用回到三宝跟前来忏悔,这个叫做归零,归零功课。你回到三宝跟前来忏悔就对了。那假如没有挫折,也没有什么,那每天做功课。各位每天一定要在佛前做功课,这个是叫归零功课,你一定要做。

就这三个要件。对三宝具足信心,这是理修。一个是事修,就是发愿起来去做的,那不但尽形寿,还要尽未来际。那剩下来的就是归零功课。

透过这个部分再连接理修跟事修的部分。你不知道为什么不要紧,死后一定到净土。你放心,因为你那个本愿一定跟你相应的,一定有那种佛国度会去的。

更何况你假如修的是菩萨事业,你有自己的国土,自己的世界。不是净土,但世界已经很美了。当然你要这样修,那要专业讲课了。那不是这样专题讨论就可以了。这是第一个要跟各位谈的。

第二个跟各位谈的就是这个经文上面的这个数字,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这些都是数字。百、千、万、亿都是单位,那么不可思是大数,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通通是大数。就跟百千万亿的意思一样,它只是非常大就对了。那个亿,十亿开始起跳,十亿个十亿叫洛叉,洛叉的洛叉叫阿僧祇,从洛叉算到不可说不可说转一共有124个,有124个大数的单位。不可说不可说叫做不可说转;不可说不可说转叫做不可说不可说转,那么大的数字怎么写你不会写了。不可说不可说这两个字在一起大家常说,对不对?不可说不可说你知道有多大吗?你拿一只粉笔在赤道写个一,后面一直写零,用粉笔写零,绕赤道一圈,那样的数字有多大,你自己去想。因为你想不出来,所以叫做不可说不可说。有人呐,有佛弟子用电脑去算过,算到第三个就Down机了。你看看那数字有多大,所以说不可说不可说有多大,那我跟你讲你最好是拿个粉笔赤道划一圈,就那么大。所以讲到不可说不可说转的时候,那头脑已经不能用了,在佛教里算这个数字,它叫做小数。

大数是怎么算呢?大数是把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给磨成极微尘,一微尘一个数,这个叫微尘数。佛刹微尘数,有没有?就是指这个数字,这个就是大单位。一个佛刹微尘数,十个佛刹微尘数,我们光把这张桌子磨成极微尘你都数不清了,还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磨为极微尘,那你怎么算?这个才叫大数,极大数。

极微尘是怎么算的呢?从牛毛开始算。牛毛拿起来把它分成一百份,其中的一份叫牛毛尘;那牛毛尘分成七份,叫做羊毛尘;这个羊毛尘又分成七份,叫做兔毛尘;兔毛尘又分成七份,叫做水尘;水尘再分成七份,叫做金尘。水尘就是在水中钻来钻去不会弄湿的。金尘就是金属都穿得过去,叫做金尘。金尘再分成七份,其中的一份那叫做微尘;微尘再把它分成七份,叫做极微尘;极微尘再把它分成七份,叫零虚尘;零虚尘就跟虚空隔壁。这个是不是磁场的场,有没有?量子力学上的,你看佛经讲这个单位数讲到最小的,零虚尘已经比奈米更小了。现在不是讲奈米嘛,比它更小。台湾叫奈米,大陆叫纳米,反正就是那个了,你知道就好了。(掌声)

那你想想看,用那最小的极微尘,当然还有更小的,我们通常用极微尘来做形容。然后又有一个极大的,所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大概就昏倒了,所谓昏倒,你没有办法形容,对不对?你怎么去形容那么大的数字到底是什么,所以佛法在讲境界根本是不可思议的了。你光是看他在形容数字,你就知道大是大到那么大的数字,小是小到那么小的地方去。我就搞不懂佛陀他什么时候知道天文学,什么时候知道量子力学,对不对?这个就是那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微观,一个是极宏观对在一起了。那佛陀厉害吧,这不是我们讲厉害,真的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我们学佛你有没有这种心量?大,大到那种思维,小,小到那种地方。这个何止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啦,不止啦,你想想看,这个经文数字就讲这个了。

你假如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你看佛经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他XXX,无聊嘛,数字讲那么多。他不是讲,不是无聊。不是说这个写文章一个字一块钱,塞一些文字下去赚一些稿费。不是。这个都是境界。那你不知道的话,你没有办法进行。好,现在呢,我们在这里再讲下一个问题。

这个跟各位提一下,这些分身菩萨跟他所度的众生,都来到这个地方,他们都一直瞻仰,一心瞻仰,瞻仰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也放光摩顶。你注意到这两个,在佛教界是很重要的,一个是瞻仰,对佛,瞻仰是有一种仰慕。用现在的话讲不太像,叫做粉丝。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粉丝,不是教徒。你不是在追随上师,你是在追星族,都把这个上师当明星一样,那就弄错了。我们是信徒,不是粉丝。你不要对上师那么疯狂地去造神,那不会成就的。那只会造业,只会造业,不是修功德。修功德不能当追星族。追星族知道吗?就是粉丝。我不知道我们这个话怎么讲,台湾的火星文用的是这些语言,不可以这样。

恭敬跟尊重是来自与我们是平辈,知道吗?你假如把他弄成偶像明星,或者把他造神起来,那个就不叫恭敬了,不叫尊重了,那叫迷信。所以你看那粉丝在追明星的时候,根本就不正常嘛。哪个正常?我们看没有一个正常的。那天看大陆的报道,还有为了什么刘德华去自杀的,那叫该死,根本就迷信。你对你的偶像,为什么要走到那种地步呢?你说他演的很好,我欣赏他,这个可以嘛。那你欣赏他最好你不要买拷贝的,对不对?买拷贝就伤害他嘛,那你就去看电影就好了嘛。这个是真正的一个理性的态度。但是就不是啊,买了很多拷贝的东西,这个都是疯狂,都是迷信。

一个佛教徒,对于上师的恭敬跟尊重,不是因为他是多么神秘而恭敬。你假如是这样想,你根本就没资格当佛教徒,你只能叫做佛教的叛徒,所以佛教徒是很理性。他跟我们一样,是凡夫。是妈妈怀孕生下来,不是像孙悟空是从石头蹦出来的。你不要去迷信,他是真实的人。那么他之所以让我恭敬是因为他开导我,让我启发法身慧命嘛。所以我恭敬他,我尊重他,是这个样子。你不要一直把他看成一个神一样的,那你根本就弄错了。我这样讲,我告诉各位,我不是叫你不信,我是叫你不要迷信。不是叫你不信,你要正信。不要因为这个师父跟你比较投缘,你就一直把他弄成神秘兮兮的,那个完全是错误的。

要以平常心,你不能说平常心是道,那对师父就非平常心,那不对啊。对师父只是恭敬心、虔诚心,这样就好了。不要盲目地去运作。所以这个地方所谈到的这种瞻仰是指真实的。你不要带着一种很奇怪的眼神,那个不是佛教所要的。一般的邪教是可以用那种不正当的眼神去瞻仰。不正当眼神也不叫瞻仰,他是带有一种不正当的目标。 

对佛陀对三宝没有那些,一定是很正确的。所以,我们一直很强调是健全的人格性、健康的人格性。这个你一定要具备,绝对在这里不能有误。第二个,就是相对的。我们对上叫要瞻仰。那佛对我们来讲叫做垂悯,他向下。所以佛我们通常都造的很高,他向下是垂视,对我们有所启示就叫垂示。那么这个时候真正的加持力产生的时候,就叫做摩顶。当然你在定中的摩顶是真实的,那你在梦中的摩顶是假的。

你没有我师父的本事,我师父做梦是真的。他还能够那梦连续剧的梦,梦到早上起床那结束了,就好像暂停一样。晚上,脑袋搁到枕头上,又接下去了,暂停又解开,又连下去了。他连续的梦会做三个月,从唐朝做到这一代,都很正确。我们的梦都是乱梦。要留意到,你不要以为,我诵经诵一诵佛来给我摩顶授记。烦恼断比较重要,做梦的那些瑞相只是瑞相,你到底有没有开悟,这个才重要,断烦恼这个才重要。其他的那些假象不要执着。好,我想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地方。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下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6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9讲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10讲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三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四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五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七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八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九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一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