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说吉话祥 二十二 以礼待人 Gᾱravo
 
[说吉话祥] [点击:3798]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以礼待人 Gᾱravo

处世待人,讲究礼貌。这是人文社会极需拥有的人文精神,是衣冠文物道德的基本条件。人类没有了礼敬就没有尊卑之 分,社会就出现没有秩序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共同生活必需要有礼敬的精神,彼此互相尊敬,互相礼让,才会缔造出一个和平安乐的社会。有了礼貌,社会 就可避免许多无谓的争执与纠纷。

所谓「未成佛,先结人缘」。佛教徒非常注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搞不好,引度众生入佛门的任务也就无法成就,更别说 推展*轮的工作。人由於礼貌显示出一个人的涵养与品德。靠了这点在社会谋事,特别在人际关系上取得优越的条件,故在事业基础上就占上前锋,赢人一著。所以 说礼貌是成功上的基因,是人生的彩带。相反的,许多时候,人事上的摩擦与纠纷也都是因为个人的态度无礼而引起。

一个平易近人,讨人好感的人,其基本原素即是态度礼貌上的表现。如果您的人际关系开始走下坡,如果您是上司察觉到 下属对您指挥不从,如果您是家长发现到子女对您的属劝不听,如果您的配偶对您冷若冰霜, 缺乏热情,如果您的朋友逐渐稀少,或是若即若离,请检点您本身的态度,加点礼貌,一切就会变。

「礼义廉耻」更是中华民族极重视的个人涵养。所谓「生而不教不如不生」为人者,有异於禽兽。就得保持作人的风范,决不能举止如同禽兽。佛教讲究礼仪,在「十善行」里的「常行礼敬」即北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的第一条大愿「礼敬诸佛」就强调为佛弟子在态度因具有的修养。

常闻经典称:「礼佛一拜 增福无量」,什么福呢?佛陀讲说有五种利益。即:
1. 端正相貌:见佛相已,发欢喜心而行礼敬。由此而得端正之福果。
2. 声韵和美:礼佛时称念佛号而得悦声之报。
3. 发财饶益:以佛前施灯、点油及奉献诸缨络,作大施舍。
4. 生长者家:礼佛时心无染著,跪拜得体,得此胜果。
5. 命终生天:由於恒常作礼佛之动作,缘佛功德,得往生善趣。

「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 ;
一称南摩佛, 皆已成佛道」

礼敬之态

礼敬的表达模式不外有三:即身表举止上的、语言上的及心领意会上的。在习俗的社交场合里,基本上的礼节有握手拥抱,华人的拱手致意,及印度人胡跪亲脚的表达模式。

与人沟通就得使用得体适意的言词来向对方致敬。譬如通俗的一声「哈罗」、成为初交相识上的共同语。宗教人士的见面礼皆因教而异。如回教徒、印度教徒们会遇时皆有其特定语言上的称呼,代替了习俗的致意语。

在佛教界,南传佛教徒会遇时称一句「南摩佛陀耶」(Namo Buddhaya) 或 「沙督」(Sadhu) ,它含有问候、致敬、称扬及告别的意思。北传信徒即以一句「阿弥陀佛」 作为口头称呼。

另一种的恭敬是潜伏在内心里,从内心起致意的恭敬。例如微笑俯首、关怀亲切、 殷勤体贴、依顺不违的态度。

礼敬得四利益

在因果论中谈及人常行礼敬可获得四种回报:

(一) 长寿益年:长命百岁,皆为世人所渴望追逐的一种欲望,但往往却求之不如法,常常使用邪恶之道及错误方法,诸如宰杀生灵,祭祀鬼神以求达延年益寿。此种的方法就像往沙漠求水、火堆中求炭,实必引火焚身,招来祸殃。

尊重生命,此句话指示凡是有生命的,我们都要尊重其生存的价值,不得侵凌。众所周知,贪生怕死,为众生皆有的共同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一点明确地告诉了我人尊重生命的必要性。身为四生慈父的佛陀, 就有提及尊重生命的教言:

「众生皆畏於刀杖 爱惜生命是本性
若将己推及於他 不应残杀於无辜」

我佛导师,教诫弟子们不杀生的出发点,皆以尊重生命为主。因了尊重而对众生行於慈爱,视众生如己体肉,不忍心杀害,亦不教他人杀。如此就达到行持护生及放生的意义。人心生慈爱,并显以恭敬,尊重生命的信念为引导,即可避免刀血之灾,从中就会获得长寿之功德。

(二) 颜容貌美:一个懂得礼敬的人,其心必是柔美善良,不会於恭高傲慢的态度对人,也不会轻视贬低那些不如他的人。由於心是谦恭,就不会恶脸迎人,经常会保持面 带笑容,和蔼可亲之态。如斯之心态,种下善因,结成美果,生得一副貌美之相,即所谓的「相由心生」,就是此道理。

在这注重外表,先敬罗衣后敬人,以貌取人的社会里,自己长相俊美,就是谋事的最利条件。一个人长相出众肯定会为他带来甚多利益,故说长相貌美是吉祥也。

(三) 快乐:由於心存恭敬,以礼待人,就能广结善缘,赢得众人的欢喜与好感,无形中也就可以免除了与人为敌的劣缘,摆脱了孤僻受落的忧虑。自心里就感觉到一份自然与舒适,心旷神怡的度日。

(四) 壮健:由於心持礼敬至上的宗旨,生活起居必然有秩序,守礼节,不胡非作为。由於以礼待人、心不存邪念,故得心神守元、思路清澈,在处事上就能聪慧明智。行 事上自然必有分寸,不会糟蹋色身,弄得身子残杯。有规律的生活,适当调理,自然就会身子少病少恼,无患无病,安康过日。所谓的健康就是财富,即佛陀所称的 吉祥也。

「礼敬戒德具足者,尊重耆老不怠慢;
四法自然随增长,长寿貌美乐健康」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说吉话祥 二十三 谦逊 Nivato
下一篇:说吉话祥 二十一 发奋勤正行 Appamado ca dhammesu

 说吉话祥 一 序言 吉祥安乐 不假外求 说吉话祥 二 亲近贤慧者 Panditanam ca sevana..
 说吉话祥 三 恭敬应供者 Puja ca pujaniyanam.. 说吉话祥 四 择邻安适处 Patirupa-desa-vaso ca..
 说吉话祥 五 昔本植福田 Pubbe ca kata-punnata.. 说吉话祥 六 立志於正途 atta-sammāpanīdhi ca..
 说吉话祥 七 博学与多闻 Bahussacca 说吉话祥 八 身怀诸巧艺 Sippam
 说吉话祥 九 善学於戒律 Vinayo ca Susikkhito.. 说吉话祥 十 言语悦和意 Subhasita Ca Ya Vaca..
 说吉话祥 十一 孝顺於父母 Mata Pitu Upatthanam.. 说吉话祥 十二 善顾妻儿子 Puttadārassa să..
 说吉话祥 十三 处事须谨慎 anākulā ca kammantā.. 说吉话祥 十四 常行於布施 Danañca
 说吉话祥 十五 依法而行 Dhammacariyaca 说吉话祥 十六 常援助亲属 Natakananca-sangaho..
 说吉话祥 十七 生活无过失 Anavajjani Kammani.. 说吉话祥 十八、十九 离恶止恶业 Arati virati papa..
 说吉话祥 二十 莫嗜酒成习 Majjapānā ca Sa&ntil.. 说吉话祥 二十一 发奋勤正行 Appamado ca dhammes..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