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日经疏讲解 第18集
 
[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点击:4109]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日经疏讲解

南无大悲毘盧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18集

到了即身成佛境界的时候就色心不二,因为色心悉皆成就圆满,所以刚刚讲心易转,心不易成。易也是比较而言,要转心已经够不容易,但转身就更难。心可以很快就转,身不是容易那么快就转,即使你熬药也要有一定的火候,就好象以前的干将、莫邪,要打名剑也是要一定的火候,除你能配对料以外。所以身不易成,成所作智就到最后才成功,将理落实于事,就固定了,不会再变了,就确定了。英文讲就是给它一个形式,成形,即使学佛也有种种的观念的问题在里面,你观念不是很究竟圆满的话,你就不容易达到究竟圆满,而且以为已经到顶了。不过以为已经到顶了是很好笑的事,就好象业障重的人,学佛一年的他就已经到顶了,往后五十年,说我学佛五十几年都是在原地踏步,有时候也踏得很凶,把地都踏凹下去了,但还是原地,没有往前一步。这已经算不简单了,他只要不要向后转就不错了,甚至起步走就更糟了;或是向右转,然后绕圈子,所以第一年向前走一步再原地踏步已经算是好的了,就难能可贵的了。

我们一般显教最高就是达到即心是佛,对即心是佛的知、解、信、悟,知了以后能解,解了以后能信,信了以后能够悟,到这个境地。至于在悟了以后向上一步,这是禅宗的话:向上一步,就缺染。你看禅宗的公案里面,大部分的禅师都这样,他悟了,不管是自悟或通常是参大禅师以后悟了,悟了以后是什么?最典型的就是大珠慧海禅师:我即一时休去,什么?就是息心就住山,大部分都这样。息心住山就开始在山里这样修,可你如果去问他请问禅师你用功不用功,他就说:用功,请问大师如何用功。他说吃饭穿衣,就是这样,就是类似反璞归真,不再有什么妄想分别,那就是或者说所谓的随缘度日。也就是说在向上一步的修证,就从来没有触及到,从来没有明白的讲出来是什么东西,是相当有点含糊,当然他讲的吃饭穿衣、随缘度日、随缘度化等等,那些都是对的,都是真的,但是真正具体的说再怎么样精进,再往上撞,这一块就缺少了。这一块就正好是悟了以后才是真正大勇猛大修的时候,它缺的正好是密教进来的时候,《楞严经》讲: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你必须还是先要悟,悟什么?悟理悟心,悟了以后再去修心、修理。你如果没有悟了,你修什么?不知道要修什么,依《楞严经》讲也是这样。

《楞严经》从七处徴心开始,十番显见,乃至于二十五圣圆通,开展了一系列的如来藏的密宝,最后归于实修,依三密修。就是楞严咒,修首楞严法就是以楞严咒为主开始修,因为这个修已经不是普通的修,是高阶层的,进阶的修证,所以一定是要三密加持来修,自己要努力精进,而同时必须要有如来的三密加持这样子来修。这时候就是高阶段的修,就是必须要依密法来,显教已经到顶了,就是由显入密了,显教有没有必要?有必要。如果你是要修无上菩提,就必须是要显教,然后一路上来到密教,就好象你要爬山一定从山角下爬起,你如果我坐直升机一下就飞到山顶上可不可以?也可以,你有直升机可以,可是你那直升机也要从山角下一直飞到上面去,不能凭空,这一段都不要,直接到山顶,不可能的事。所以直升机是方便、比较快,你有钱,谁怨得你,你有钱你可以付得起,你一下就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在佛法中的最高根人,而且最大福德的人,你才有这么大资本购买一个私人直升机。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由下而上,你的直升机还是要先升上去,不能说不升就到了,理上是这样。所以显教的东西,那些道理还是要,为什么?我直接修密法行吗?不行,为什么?密法要证的境界就是显教里面所讲的到的境界!但只是依显教你可以悟到,你证不到!

就好象我们可以去逛百货橱窗,可我没钱买只能看一看,你知解佛理而不能碰触的人,就好象逛百货橱窗的这样。那就是显教的知解,你如果稍微有一点钱就可以买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小一点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大本钱就可以把你所看到的最好的买回去,你就必须要有资粮、福德、因缘具足。以佛法来讲,你具足显教的种种知解信悟,最后悟了修证入三密加持的境界,如来的三密加持,三尊三昧的境界。所以这讲起来就很令人可惜或伤感,我们中国佛教就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二王消灭掉了,我们就暴残所缺,执了一点佛法就在那边打转,就一直上不去。现在所幸我们把法请回来了,所以大家都有希望,你如果不能买20克拉,你买我这个半克拉的也行,也算是亮晶晶,一咒一印也都是真正的钻石,对不对?可以装点你的相好庄严,更加庄严,讲到钻石大家眼睛都大了。我说真言宗或密教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它就是真正的三根普被,我跟你讲佛法十大宗里面也真正只有真言宗是三根普被,其它的宗都有一定有范围,一定的客户。为什么?上中下根都可以,下根者修一个真言,乃至一个手印就买了半克拉的钻石,就跟如来三密的法就结上很深的缘,也成为如来的三密弟子。如果中根人就买个三克拉、五克拉,你如果是上根人,家财富有,资粮充足就买个三十克拉的,就决定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上中下根都可以。

象唯识学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不是谁都可以学,真正学的好的,学了一点点似通非通的不说,你必须要文化水平够、中文也好、一般的佛法也了解、又有逻辑头脑、又有哲学思维的头脑、科学思辨的头脑,这么多的头脑,得三头六臂才行,才能真正把唯识学搞通达。所以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得很了,甚至可以碰触而觉得很自在的,这是唯识学。如果象中观,又是很高的玄学,你要很强的哲理的思辨,佛法理性上的通达你才学中观学的来,一般人光听中观头就已经三个大了。天台宗、华严宗我也讲过了,不容易学,光是法华三大部,这么大读到什么时候,这很难;华严宗光是华严经一部八十卷,你要学华严宗嘛,六十华严也看一看,光是这两部就这么肥了。再加上十玄门,华严五教仪,搞一辈子都不见得搞得清清楚楚,天台宗也是一样,四教仪、法华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而且以前人法华文句是要背的,我的妈这么厚。

再看成实宗就要学成实论,还有什么律宗,你要通达南山三大部,这么厚,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戒本书就已经很多了,然后羯磨疏、羯磨疏济缘记那叫南山三大部,随便一部拿起来往你头上一敲就昏了。更不要说里面的道理,你要懂得里面种种的羯磨作法,种种的开遮持犯,那也是很微细很微细,你通达那个就要变成律师了。律师那么好当吗?还要作的,律师不能光是用讲的,你要持律,太难了。净土宗是比较特别,它比较不认识字的,或是善根微小的,经也看不懂,念佛号总行吧,他不知道这个念佛号不容易,光是有声音在那边念不算念,你一定要心能够念,而且能念的时候也能观心念声,这个才真正念佛,乃至于音声中观佛法身、观佛佛果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念佛。原来的念佛,不是一个口的,是一个金一个心,那个是观佛的佛果功德才叫念佛,最原本的念佛的定义是这个,而不是持名念佛。那个是举最高级的那种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也算是不错,观相念佛就跟真言密教有一点交叉、交集,能够通了。所以能够修《十六观经》的那个就是上根器了,但是现在已经都没有了,慧远大师那个时候他们是修这样子的,他们念佛都是跏趺坐着念,双盘;我们现在双盘那还得了,所以法就差很多。

所以我说只有真言密教是方便有多门,普摄三根,以禅宗来讲,禅宗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接上上根人,接最上根人,下根人就免谈,所以禅门是以无门为门。最典型禅师的开示,就是黄蘖大师一上座,就说,师上座曰:有事问,无事各自散去,就这样就完了,你若没事,就散去了。还有一个典型的,你听了会跳脚,说:悟即悟,不悟即不悟,各自散去。你悟了就悟了,悟了我不用再说;不悟就是不悟,不悟我再怎么讲你也不悟,算了不用再讲。他就是接最上根人,不用跟你哆嗦,所以禅师讲话都是很简洁的,宗门就是这样,教下就是讲了一大堆,讲得你都看不完。你看各宗门、教门都是这样,它各有对象,但是真正能够三根普被的就是真言密教,你买多买少都是我的顾客。

上次讲过,这次再深刻整理一下,习禅从思议开始,渐渐的破除妄想分别,最后入不思议,无分别,所以这个不思议无分别就有很多的代名词,或是相关的。最后到达不思议就是清净,不妄想分别,所以禅师常常讲一丝不挂,一向的境界,不思议清净。乃至于不着一法,接着如果是密教相对于禅或显教最高的一向的境界,密教就入无量的境界。你看《华严经》,那个就已经是密教的境界,相对于禅不思议的境界,密教就成就不思议庄严,所以要先清净才能庄严。禅宗除了清净这种庄严以外,绝对不去谈其它的庄严,但密教却以清净为它的基础,而成就庄严。禅宗叫你悟了本性之体,密教叫你从体起用,禅宗到了最后就是不思议,不思议再上去就没有了,所以就住山随缘度日。如果有人问禅师什么是向上一着,通常最典型的你常常看到,他竖一拂指,拂指是什么就是拂尘,就拿起拂尘这样,这什么意思?大概可以这么解释,第一拂尘是拂尘除垢,还要继续除染就对了,叫你要除染,继续净除业识。第二个意思就是叫你继续灭除习气,因为习气是大菩萨才修习气,小菩萨断现行,大菩萨断习气,所以拂指大概是这个意思。另外或者是竖一指头,我们可以想可能是说就是这个法,不二法门,没有别的。第三种你问什么是向上一着,师便打,就打你一棒,称为棒喝。我们想你还是妄想分别,依着语言文字,赶快离言得离言法性,所以打你一下,大概是这样,话也不讲就打你一下,离言法性。

不管怎么样表示,讲不讲,打的动作、肢体语言,总而言之就没有明白表示怎么样做,密教就不一样,向上向上一直到无量都有法门,你就是学不完也修不完,越修就越庄严,无量庄严,这就是密教的好处。唐武宗把佛教给毁了,禅宗也受了重大的创伤,大概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公案、语录都出来了,就参公案、参话头,等到宋朝的时候,编了一个《碛砂藏》,大藏经宋朝的,日本大藏经总共有一百五十册左右,但是《碛砂藏》有几册你知道?四十册,而且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是禅师语录,连经都很少,大概就是佛教那时候新创,新受伤,文献散失在各地收不回来,没办法去聚集,即使想要编大藏经也没什么可以编,最容易拿到的就是禅师语录,所以编了百分之八十。乃至惨到什么地步,不只是密教,律教也是一样散失,禅宗里面的《楞伽经》也找不到了,所以在宋朝苏东坡的时候,有一次被贬江南在山里面的一个寺庙碰到一位张居士,张居士是进士出身,宰相退休,他们都是等于坐同一条船,共同的命运,在幻海浮沉。那时候张居士已经退休,苏东坡还在浮沉之中,那个张居士就在书架上拿了一本《楞伽经》交给他,跟他大致讲了一下叫他怎么修,甚至跟他讲现在只有这么一本,你要修个大功德才好。他说怎么修?因为你书法好,所以你把它抄一遍,雇工请人印画、刻,苏东坡因为听了《楞伽经》的道理很高兴,开始写,写完就印,刚印好他就升官了,官运一直往上升,升到最高的地步,不过没有几年,因为他年纪已经大了,过了大概五六年就过世了。但是就是因为苏东坡这么一抄,所以《楞伽经》传下来,如果没有苏东坡抄的话也断了,你看惨不惨。《楞伽经》是所谓的正法眼藏,达摩直指的印心法门,所以不要说密教没有,乃至于到那个地步也没有了,到能够住山地步的人很难。这样一比较你就知道真言密教的可贵,提供你无限宏观的愿景,就是无上菩提,E时代的解经,你就容易听进去了。

我前面讲有种种的密法,现在讲各种密法的比较,一唐密,现存唐密,是正但不一定纯,而且是不全的。相对于真言密教真言宗密法是真正密传全部的东密,而且是最正、最传统、最有根据、最完全的密法,但现在的唐密就不是这样,其实依台湾的现況来讲,讲台湾的现状就等于讲所有的唐密;现况是什么?我所知道的只有两个法,一个是准提法,一个是秽迹金刚法,仅存的。可是密法有多少?太多了,无量无边,所以它太不全了,而且它所遗留下剩下一点点正法的余绪本身也不全,因为只有一咒一印;准提法就只有一个准提咒一个准提印,秽迹金刚法一个秽迹咒,一个秽迹印,加上前面一个简单的祈请,所以很不全。为什么说是正但不纯?因为现代的人,譬如一位法师,他传这个准提法他是很有名,这位原来是法师,后来就不再僧宝中,听懂嘛。他传的准提法五处加持都不是很正确,连五处加持都不正确,在仪轨里面;另外没有仪轨里面各别传授讲供养,东密真言宗是讲六供,他讲十供,十供当然他也许是依《华严经》,十供。可是真正的密法是六供,而且这个等于是没有什么根据,所以就不是很纯粹,另外这位法师有位师弟就更不一样,他把准提神咒跟准提印加上藏密的仪轨,有一个道场,他就跟藏密结合了,就更加不纯了。另外有一位习禅的大居士,他专传准提法,他的准提法也是他自己依藏密而编的一个仪规,所以那个就更加不纯,这是准提法。秽迹金刚法也是有类似的情况,这个我都学过,而且是拜师学的,不是自己看藏经修,你若看藏经自己修,修到后来会毛毛的。后来就有人编秽迹金刚法,加上净三业真言、莲花合掌,净法界真言,金刚合掌,文殊师利护身真言,金刚合掌,这个都是原来所没有的,原来就是慧三老和尚传的,都没有这个,乃至还加上一字金轮,百字明,这个都没有,所以这个自己编进去的,我觉得这样不好。你依你所如法求来的,你就如法修行,你就也这样如法传下去,以存其真,这样还有传承的加持力。你自己编的话,那就是种我慢,这样是不好的,而且混乱正法,这样不好。所以现存的唐密就是这样,仅存的两个法常常也不是很纯正,这也是很可怜的事。

第二个台密,是正而不纯,台密是正的,但是不纯,不纯的原因就是它跟天台法结合,而且变成次要的地位,以胎藏为主,附于天台。而且它是不全的,因为它只提倡修胎藏,以胎藏界为主,所以密法不是它的主法,非主法。

接着讲东密就是最正统,三国传灯,有史可考,最纯正,悉皆唐密,千年相承,没有篡改、没有混杂它法,于理于事没有违背如来教理及戒律,显密一脉,丝丝相扣,最的根据,字字皆从大藏经中来,没有混杂其它的法。乃至于日本本地的法、世间法都没有进去,于理于事没有违背如来教理及戒律,最有根据,字字皆从大藏经中来,佛口亲说,最完全,包含金胎二部、及五部: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宝部、羯磨部。

接着我们讲藏密,关于藏密我前面有时候会点到为止,碰触到,我们只讲史实,历史上、学术上研究的结果就是这样,它是杂合,而且它们自己也承认很多东西合在一起,杂合所以不纯正。第一讲它的成份,从学术界到佛教界都是有这样的结论,依大英百科全书,跟大美百科全书,哲学大辞典,佛光大辞典,都是这么写,怎么写?你若查喇嘛教,都会这样写,它原来是依它西藏本地的苯教Bon、婆罗门教、道教、佛教,这样组合起来,苯教是什么?不是有所谓的黑教吗?那就是苯教。而且这个苯教很有意思,自从内陆传进去的道教的风水、符咒、算命,他们搞那个东西,所以有一位什么大师,他就是黑教的大师。黑教不是藏密四大派之一,连藏密都不承认它,所以不要搞错,藏密红、黄、花、白,四大教,黑不是。藏密婆罗门教的成份就是它有怛特罗(Tantraism)壇城教,这个如果会英文的人你上网输入这个英文就可以知道很多很多,就是无上瑜珈。所以它的内容成份很多,就不是很纯正的,当然至于理跟事我们就不谈了,我们只讲学术上大家都公认的,因为理跟事会争辩,我也不想跟人家争辩。

以历史的来源来看,我们中国僧人,从中国到印度去求法是从东晋法显,西元404年,很早,那时候大不列颠还没有国。大不列颠一直到西元600多年的时候才有北欧的海盗进来,等于差不多我们隋朝的时候。所以从法显大概400到800年之间中国的僧人到印度不断的求法,可是到了西元八百年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汉僧进去印度求法,为什么?因为800年九世纪,回教徒进入印度已经灭了印度,而且他们进了印度回教徒是会杀伊教授的,我们有一个大石佛,好端端没事前几年被回教徒炸掉,在尼泊尔,好大好大,比我们中国的敦煌石窟、龙岗还要大,没事就没把它炸掉。回教徒是很不可思议的,非是常情所能理解,因为他们跟阿拉在一起,我们不懂阿拉。到西元900年的时候,十世纪,回教徒就完全占领的全印度,印度是完完全全灭掉了。西元900年也可以印度正式没有佛教,跟着印度这个国家灭掉了,它变成一个外族统治的国家,乃至于印度有一个高僧叫阿底峡,在1038年入西藏,应藏王所请。可是距离900年已经差不多一百多年的事情,因为印度灭了,佛法也跟着灭了,所以婆罗门教乘机就又复兴,这个因缘是什么?因为佛法讲慈悲平等,这个时候因为印度被灭了,他们复兴印度教固然是习气,但也是为了要自保,要巩固自己的民族,就好象尤太人,虽然他们亡国几千年,但他们所到地方都以尤太教巩固自己,让这上尤太民族不会灭掉,国可灭族不可灭,用这个尤太教巩固他们的血脉,否则就完全被人同化掉了。你看老中就知道,老中人太多到外国被同化掉也没什么关系,不少你两三千、两三万人。

阿底峡是他们最早的祖师之一,他进去西藏的时候已经是十一世纪了,那个时候他带进去的法照这样判断已经不是纯粹的佛法,已经跟婆罗门教有融合,应该算是佛法的余绪,跟婆罗门教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乃至于象马耳巴、刚郭巴、密勒日巴,他们都是十三、十四世纪的人,也就是元朝的时候,他们到印度去求法,铁定就都不是佛法了。马耳巴去请法,越过喜马拉雅山也是很辛苦,虽然那么辛苦可是他每次都是拉两三匹、三五匹马或骡子装满了黄金到印度去供养上师,求了法以后回来再开班授徒,过了若干年以后补习费收够了再集了很多黄金,再去印度,再回来再开班授徒,再赚黄金,然后再去供养上师。我们反观玄奘大师、义静大师、法显大师也没有听带很多金子去,没有;能够带一条命过去就不错了,是不是?所以从来没有这样子,回来也没有赚金子,这就民族不一样,有点差别,所以法上也有点点不一样,我这只是就学术上来谈,其它的不谈。

马尔巴是1012-1097,这是师公,是密勒日巴的师父,刚郭巴是密勒日巴的徒弟,我跟大陆人接触才发现他们对藏密完全不是很了解,甚至不知道有红黄花白四大派。DB法王是白教的,我以前学的是白教的,后来就不学了,知道东密以后,知道正统密教是这样就不再学了。达赖喇嘛是黄教,好了就讲到此为止,同样的,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合乐、勇猛精进、少吃少睡多修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17集
下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19集

 大日经疏讲解 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6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4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3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3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0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