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日经疏讲解 第33集
 
[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点击:3880]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日经疏讲解

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33集

南无摩诃毗盧遮那佛(3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

还是请荧光幕前的朋友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做旁的事,以重法故。菩萨重法,则得开无上智慧。首先,跟各位报告一下就是10月9号在台湾高雄的华严四十二字观门法会就圆满结束,我因为讲了太多话了所以喉咙沙哑,吃了很多喉糖还是不太很有用,总共讲了6、7个小时,都不停地讲,所以稍微有点伤了。体力也比较差一点,休息了一天,今天我们开始继续讲。讲之前,还是提醒各位,希望大家都发心护持新逍遥园译经院的建筑,令这个正法道场能够建立起来,能够绍继、弘扬已经断绝了一千多年的东密正法,以及一切的显密性相如来正法,令如来正法能够于世久住。关于高雄灌顶法会我们有一些摄影,最近这几天太忙了,要把灌顶的法器、法坛等收拾,很花时间很忙,过一段时间,下一个礼拜,或者下下礼拜,把一些照片给大家看一看。

还没有讲大日经疏之前,我先要提一个,在台湾的一位皈依弟子,他给我拷贝下载了关于密林阿阇黎的事情,他说,因为那个我在四十二字门的DVD里有讲到密林阿阇黎的东西,他发现就说我所依的大陆一位居士给我所传的E-mail里的资料有一些有错误、或是不明白的地方,他拿这些资料给我,希望我参考一下。很厚一本,我看了一下,虽然很厚,但是也如这位弟子讲,这里面跟我上次得到的那份资料,这个网路上的东西,都是抄来抄去,很多重复,不是全新的东西。这里面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我是觉得。他说在11月10日的发表于佛教线上(是一个刊物)提到密林阿阇黎“三渡扶桑”,三次到日本,扶桑就是日本,“二上高野”,两次上高野山去,“前后得三个阿阇黎位”,这个,我觉得是个错误,为什么?因为阿阇黎位不可能是三个,阿阇黎位一个就够了,你不管灌多少顶,灌顶多少次,但是都是一个阿阇黎位,就好像你选总统,你不能同时选上三个总统吧?!一样的意思,所以如果说他接受三次灌顶就得三个阿阇黎位,这个是错误的。

譬如说我也是三次灌顶你知道吗,但我没说我得三个阿阇黎位,阿阇黎位只有一个,哪三个大灌顶呢?一个金刚界,一个胎藏界,还有一个许可灌顶。所以有三次不同的灌顶,但所得的阿阇黎位只有一个。所以在网络上我提醒各位,你在网络上找资料、拷贝资料,你要有一个准备,这个很多写这个文章,编文章的这个人,自己对那一样东西不是很专业很内行,更何况,这个密法已经断绝一千多年,而且你自己本身不是到过高野山求过法,所以你不了解其中的情形。你就是看到说,他受三次灌顶,然后你就认为理所当然得三个阿阇黎位,你就这样写,这样不好。你这样子,如果你看到网络上东西,你可以参考,但不可以全信,有些东西必须要存疑。因为那个编的人不是专家、专业的人,本业专业的人,所以他如果编的或是写的有错误的地方,常常你也不知道是谁编的,所以没人对你负责。但是写的人如果写错了,那我奉劝在网络上公布啊,或是编排啊,供给人家资料,你好像是好心,可是你如果给人家错误的咨询,尤其是在佛法里面,就好像禅宗六祖大师所说的,“自误尤可,还误他人”,这个罪障无数,你自己误自己啊那还好,你误导他人,这个误导他人是什么?讲不好听的话就是害人,所以你虽然无心要害人,可是你做出错误的报导,供给错误的资料,那就是一种误导,那也就是会害人的,这里面有因果的。

你编佛法的东西,六祖大师也讲说,你讲佛法或是写佛法的东西,必须注意因果的事情,不要自误,而且更加不能误人,所以这个“三个阿阇黎位”,这个应该不正确的,阿阇黎位一个就够了。阿阇黎位就好像准法王位一样嘛,法王位不需要三个嘛,一个就好了;选总统也不需要三个嘛,一个就好了。这是很明白的东西,但是这样子在网络上随便的,就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弄了,这样不好。所以你上网去看,你要自己会分辨,要能够保护自己的知见。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是,我想他所提供关于密林阿阇黎的事情,我想也许我要稍微订正或是解释一下。因为我上次在讲密林阿阇黎传的时候,他那个里面有讲到金山师,还有穆韶师,还有有讲五十四师,他都没有讲很清楚,结果搞了半天,金山不是一个师父,穆韶也不是一个师父,而是金山穆韶是一个人,是高野山的一位阿阇黎。那五十四师呢?是因为金山穆韶是第五十四阿阇黎,所以金山师,穆韶师,五十四师,这不是三个人是一个人。所以你看网络上的东西这样子,但我还没有去查证。因为密林阿阇黎,他这种传记,已经很隐晦,经过文革这种散失,所以真正确信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我依他这一个,既然他已经写出金山穆韶是1875年到1958年古义真言宗中院流的阿阇黎,所以我觉得是相当可靠。可是依我上次所讲的,我看到金山师,穆韶师,还有梦中的东西,我觉得好像写武侠小说一样,又忽然跳出一个五十四师,所以稍微订正一下。

其他都是重复的部分比较多,乃至于后代为他洗雪呀,那个洗雪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因为人都已经作古了,苦也都受够了,受过了;就好像古代的皇帝一时发怒,把一个大臣抄家灭族,等到他死后若干年,害他的奸臣也死了,然后这个皇帝想到这不对,又封他为什么什么,又追封他没有被杀死的,逃掉的一个侄子当什么玩意。那个有意义吗?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平反没什么意思,当生平反是很好,死了再平反,苦都受尽了,乃至因为受苦贫病而死,我觉得这个没什么意思。那个只是后人作文章,当做一种炒作的对象,有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譬如我们佛教有个大大有名的法师,弘一大师,但是弘一大师他主要是持戒,继承南山宗的戒律,然后删修戒律,那个南山三大部啊,可是现代的人常常纪念弘一大师生日,都是怎么回事呢?都是在纪念他的书法,举办书法展,还有称赞他的音乐,所以根本不是在弄他的佛法嘛,所以那一种纪念,不做也就罢了,那个绝对不是弘一大师他心里面所希望的纪念他的。要不然弘一大师在天上有知,他一定会说,在西方或者东方琉璃光世界,说:老乡,我在佛法难道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吗?你们只提我的书法和音乐。所以一个出家人你要称赞他主要是佛法上的,那如果除了佛法以外的东西,那个不但可以不必要,甚至是非常非常的不必要,可以略去都无所谓,只提上一笔,在传记上提上一笔,“大师生前精通书法”一句就完了。不要把很多书法作品全部开一个画展一样,那就变成什么?舍本逐末。

而且让佛教徒的视听就倒歪了,好像出家人搞这些题外的东西变成主题了,那是错了,舍本逐末。所以顺便跟这个有关系,你们如果在座,或是在荧光幕前的朋友,你如果要学佛法,不要跟电脑学,不要跟网络学,那个是0101造成的,那个里面不会有多少智慧,而且会有很多的邪慧跟恶慧,还有错误。有问题谁为你负责呢?没有,没有人为你负责。所以,大家注意一下,你是活人嘛对不对,所以你要学的佛法是活的佛法。所以不要跟机器学,你要跟活人学,那才有活的佛法,否则不单是死的,还是物质的。

我们接着看上次讲的。你们没有讲义,我就稍微慢一点点讲,接着讲了一行阿阇黎,我们讲那个经题,然后接着作者沙门一行,上次沙门讲过了,然后讲一行阿阇黎,一行阿阇黎是我们中国佛法里面的一个光荣,因为他是真言密教传持八祖之一,是中国人,所以这里面有两个啊,一行跟惠果,所以八大祖师我们占了四分之一。(台语),所以算是很光荣了。这篇传记讲一行阿阇黎圆寂后,皇帝自己写了一个碑,让人刻在石头上纪念他,这是很大的荣耀。出內库钱五十万建塔,建在铜人原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从国库里面叫人拿五十万的钱为一行阿阇黎盖了一个塔,盖在铜人原那里。谥曰大惠禅师。然后就给他一个谥号,叫大惠禅师。接着就回溯以前的事情,一行阿阇黎还在世的时候,唐玄宗啊,帝尝从容问国祚(zuo)几何有留难不。唐玄宗就问一行阿阇黎说,国祚,就是国家的岁数命运啊,有多少。我们这个唐朝会有多少岁数,能维持多久;国祚几何?有留难不?会不会有什么障难、困难,然后那个时候还是太平的时候。一行阿阇黎就说,銮舆有万里之行,銮舆就是皇帝的御驾的那个车和那个肩舆,有万里之行,也就是说,皇帝会要跑一万里了,落跑了。社稷终吉。社稷就是国家,终吉,就是玩那个文字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终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这样子。那个唐玄宗就很高兴,唐玄宗问说,帝惊问,皇帝很吃惊的问说,他吃惊是说有万里之行,皇帝不可能跑万里你知道吗?除了几个皇帝南巡啊,下江南去游玩,一般都是在紫禁城里面,所以你想想皇帝也很无聊你知道吗?他一辈子都在那个城里面他不能出城,他出城,那个大事啊,那个护卫啊,就怕人家谋刺啊,造反啊,所以他很无聊,一无聊就必须要有很多美女,而且要建很多的建筑物啊,那个宫廷等,一天到晚就是大兴土木,变变花样才会有聊嘛。

皇帝就很惊讶的问,我会有万里之行啊,但一行阿阇黎,就故不答,故意不回答他。退以小金合进之曰。没有回答他,就退下来去拿了一个小的金盒子,送给皇帝,告诉他说,至万里即开。你将来跑到万里的地方这个盒子就会自己打开,锦囊妙计啊。帝一日发合视之。盖当归少许。可是皇帝不听话,他有一天忍不住就打开了,里面什么东西呢?当归少许,里面就有一点点当归了。他当然很纳闷啊,结果后来不是安禄山造反,然后他就落跑了,御驾就到了成都,好远那成都,到了万里桥的时候,忽然想到说,这不是万里桥吗?这万里桥,而且也是跑了万里路,然后他说“当归少许”。少许就是很短暂的时间。你到了万里的时候很快就会回去了。所以那个当归就是一定会回去的意思,不是那个药。所以阿阇黎就是金头脑。忽悟未几果归。就忽悟了这个道理,未几,没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安禄山的乱渐渐平了。

郭子仪这些,像郭子仪这些忠臣最可怜,就一辈子没有好日子过。打了胜仗就被废掉,有问题了又找他回去,一直到八十岁还召他,因为没有别人可以带兵啊,八十岁还请他当大将军。可是郭子仪,他当大将军大元帅,不用打仗,人家只要看到一个郭,就跑了。啊!郭子仪还活着,就不敢打了就跑了,所以郭子仪的军旗比诸葛亮的诸葛还好用,因为司马懿看到诸葛,他也不会跑啊,还是要打。所以忽悟,原来我是跑了万里,到了万里桥,恐怕快回去了吧,结果过了没有多久果然就回去了,所以“当归”了。

昭宗初封吉王。唐昭宗他开始的时候,因为皇室的孩子,太子、王子都封王嘛,他封为吉王。而唐昭宗封为吉王。而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叫唐昭宗。所以国祚到什么为止呢?他说终吉。社稷终吉,说到了吉王的时候就完了。所以阿阇黎给他这个谶语啊,他看了还很高兴,这个社稷总是很吉祥的,没想到吉王把它灭掉了。接下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蛮好的。有里媪(yun)素供行,就是村里有个老妇人平常,素就是平常,平素常常供养一行阿阇黎。而媪一子坐杀人将之刑。而这个老妇人她有一个儿子,他被控;坐就是被控,被告是杀人罪,将要行刑,就是死刑啊。媪悲泣请救,老妇人哭着去请一行阿阇黎救他。行怜之,阿阇黎就怜悯他,令弟子捕生物。阿阇黎是很特殊的,他就叫他的弟子去抓动物了。抓到什么?得雉豚七。抓到小猪啊,抓了七只小猪。行日藏其一于瓮中,一行阿阇黎就每一天把一只小猪藏在瓮里面。为梵语咒之,就念咒。

然后过了七日,就七只猪都藏在瓮里,也都念了咒了,结果北斗尽没。北斗七星都不见了,然后朝廷震惊。太史奏将有变。这个太史是一个管这些星宿的,就奏说,将会有兵变之类的事。请避正殿禳(rang)之。这太史出馊主意,请皇帝不要到正殿去,请人来禳灾啊,就修法除灾。帝密以问行。皇帝就偷偷的问一行阿阇黎。一行阿阇黎对曰,此无他,盖妖魔也。说北斗七星不见了,没什么,就是妖魔作怪了。他解释又对你知道吗,他没有妄语哦。凡嗔心坏一切善,如果有嗔心的话就会坏了一切的善法,慈心降一切魔,你如果发慈心的话就会把一切魔都降服了。若赐赦天下则妖不能为。皇帝您如果大赦天下的话,因为有慈心,妖魔就没有办法了,他就不能做什么坏事。帝然之,皇帝听了很有道理。遂大赦,大赦天下,媪子由是得免。这个老妇人的儿子因此得以免罪。免罪了以后呢?行日出一豚则一星现。他每天就把一只小猪抓出来放掉,他一放掉北斗七星就出现一颗。至七日而斗复如故,到第七日北斗七星就跟原来一样了,其秘术多此类。

然后他还著了什么,易论,讲易经的论十二卷;大衍论二十卷,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七政长历三卷,释氏系录。大衍玄图,心机算术,括遁甲十六局,就奇门遁甲,那个可以变化的。六壬(ren)连珠歌,六壬髓经,天一太一经,太一局遁甲经,各一卷。五音地里经十五卷,宰相李吉甫奉诏撰一行传一卷,李吉甫写的那个一行阿阇黎传啊,见唐艺文志,就唐书艺文志。唐书,就是唐史,正史,里面有艺文志有这一篇传记。十六年诏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等,编次一行所撰大衍历施用。我们中国正式的历法,历书是一行阿阇黎编的,叫大衍历。所以他是非常的有才华,因为我们那个历法不是每隔多久都会有些差距,据后代说他编的大衍历,比西洋的太阳历,那个差距还要少,所以唐朝就已经这样子了。接着就没有什么好讲了,我觉得这些都不用讲,关于一行阿阇黎就讲到这里,他是个很特殊的人。

一行阿阇黎记。那我上次讲说的这个讲的人是善无畏阿阇黎,善无畏三藏,那也是传持八祖之一。这本大日经疏应该是正题,我如果再版、这一本书再版,重新再编编好一点,就会写(唐)善无畏三藏述,沙门一行阿阇黎记,全题应该这样子。所以开元三大士,真言宗的这个,唐密的这个祖师,都是译经三藏法师,而且都是译经大师。所以他们不只是传法,光传法,你没有经本怎么传,把它翻成中文,所以我们才有密藏。主要都是这几位阿阇黎翻译,后代也有,但是主要是这几位。

现在讲阿阇黎,这个阿阇黎有两种:一种是戒场阿阇黎,一种是密教阿阇黎。阿阇黎,本来在梵文里面意思是亲教师。为什么亲教师?就是他亲自教我的老师。以我们现在教育来看,就是我的班导师啦,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或是如果以学位来讲,就是我的指导教授,这是最亲的。我主要的学业都是他教的,就亲教师。亲教师是当面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网络的,还有一种电视的、空中教学的;不是空中教学的,不是网络的,不是函授的,也不是打电话的,用skype的,而是亲自面对面教我的,这个叫亲教师。所以它就等于是老师或是师父的意思。后来,因为那是一种通称,佛法兴起以后呢,阿阇黎是印度文,梵文里本来就有。

佛法兴起之后阿阇黎有两种,一种就是戒场的阿阇黎,也就是你去受戒的时候有三师对不对,三师也就是有三个阿阇黎,三位阿阇黎:得戒阿阇黎,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得戒阿阇黎,就是你得戒体的那一位阿阇黎,就是主要的。可是那一位阿阇黎相对于教授阿阇黎跟那个羯磨阿阇黎而言,这个得戒阿阇黎是最轻松的,他什么事都不做。真正最忙的是羯磨阿阇黎,因为他教你很多仪轨、动作、唱诵、念诵、然后进止行仪,譬如说你出家后,出家人应该有什么威仪啊,都是他教的。比如说在戒场上你要怎么求戒啊,怎么样上坛、怎么样唱诵,那个都是羯磨阿阇黎在教。但羯磨阿阇黎下面又有开堂和尚和陪堂和尚。开堂和尚就是真正在教那些比较琐碎、微细的东西,所以,羯磨就是karma,karma是什么?就是作业、作法。所以种种的求戒、受戒啊,那些作法,就叫羯磨。换句话讲,就是仪式、仪轨、行仪、威仪,全都是karma,羯磨所摄,都是羯磨师所教的。包括不止你在戒场上,乃至于戒坛内,应该怎么作、怎么唱、怎么走路、怎么礼拜,这都是羯磨师的事情,或羯磨阿阇黎,就羯磨师。

另外就是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就是讲戒。你在戒场一定要听戒讲戒,比如说讲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你要受这些戒嘛,所以就要有人讲。讲多讲少不管了,但一定要讲。那么在戒场上讲戒的那一位师父就叫做教授阿阇黎。那么这是戒场,但是如果是平常呢,在古代也有称为授经阿阇黎。我刚才讲说戒场上有三种阿阇黎,其实有四种,还有一种尊证阿阇黎。所谓三师七证,有七位法师来证明你受戒,在三坛大戒里面。那这个尊证阿阇黎是什么?他跟得戒阿阇黎一样,他什么也没做,只是最后受了戒以后,他证明一下这样子,大家上台一下表示证明你们得了戒。所以这两个是最轻松的,其他再忙几十天都是那几个人,这最忙最忙就是引礼师了,引礼师就不能称为阿阇黎了。这个是讲戒场的阿阇黎。那么戒场的阿阇黎是临时设的,不是长设的,所以他这个尊号是临时的,等出了戒场也就没有这个尊号了,也没有人称他阿阇黎,他也不自称阿阇黎这样子。然后接着就是密教阿阇黎,这个阿阇黎是长设的,而且如果依我们东密或者真言密教所得的正法,阿阇黎是密教的传法师,是一个最高最尊贵的地位。它是一个地位,或是头衔,但是这个头衔必须要经过阿阇黎的考试通过、受灌顶,灌顶完了就得阿阇黎位。

以现在来讲,就是所谓三国传灯阿阇黎,就是印度、中国、日本,这三国传灯。所以这个阿阇黎是一个尊贵的头衔,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称阿阇黎的。就好像你要得了博士学位才能称为博士,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称博士的。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可能是我们说那个币值贬值,贬得很低,阿阇黎的价值好像也被贬低,阿花、阿猪都自称阿阇黎,或是金刚上师这样子。甚至于就自己创了一个宗派,现在密法的宗派很多,比我想象得多得多,因为我“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因为我也不太上网络去搜寻,所以你没有经过那一串的学习,考试,通过,灌顶,不能自称阿阇黎。那我顺便跟大家讲一下,昨天一位居士来找我,那个居士他曾经在一位东密的老师的一个道场,也在台北,在他那边学了三年,听金刚经,打坐,学一些咒,那位老师不准人家看其他的经书,除了金刚经以外,不赞成看任何书,任何其他的书,乃至于有一位教华严经的,他除了华严经以外其他的都不准看,现在末法时期就是这样子,很奇怪。然后我就问他说,那你那一个阿阇黎,他是从哪里出来。他说,我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没有说。然后我问他说,他是哪一派的。他说,我也不知道。所以他从哪里得这个阿阇黎位,有没有得这个阿阇黎位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怎么这样糊里糊涂学佛呢,奇怪了,而且学了两三年。唉,所以你们要学佛,我奉劝各位,你眼睛睁大一点,你一定要好好的,你如果一心一定要跟哪一位师父学,你一定要好好的把你的师父的传承搞清楚,否则你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不要跟齐天大圣一样。

休息一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32集
下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34集

 大日经疏讲解 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6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4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3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9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