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日经疏讲解 第36集
 
[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点击:4294]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日经疏讲解

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36集

那继续讲,刚才讲说,那修行人修行的顶点,就应该要落实你的修行。你的修行不能空中浮云一般,那落实在什么?落实在生活上,实生活上,不是做梦。就好像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脚踏着地头顶着天。头顶着天什么?就说你的志愿无量。脚踏着地,脚踏实地的去做。身不放逸、语不放逸、意不放逸,这个佛在《大般涅槃经》,就是佛在入灭之前所讲的经,那就是说一切的佛的教旨在涅槃经里再给它重复一次,而且更深地发挥,为什么?导到最高的佛性。所以《大般涅槃经》的主旨就是佛性,什么佛性呢?就是众生皆有佛性。而法华经讲什么?法华经讲一切众生必定成佛,以一佛乘故。那么一切修行,不管你修什么三乘、二乘,最后都导入一佛乘,就必定成佛,跟涅槃经就殊途而合。佛在涅槃经中说,我此法门名不放逸行。身不放逸、语不放逸、意不放逸,所以都是实实在在需要做的,不是讲一些漫无边际的话就可以充得过,充不过的。身不放逸、语不放逸、意不放逸,这就什么?道力。有道力才能够做得到,没有道力那就跟世间人一样,身放逸、语放逸、意放逸、念念放逸、日日放逸、一生放逸,永处轮回。身不放逸,身清净;语不放逸,语清净;意不放逸,意清净。身语意清净,无染无过,所以入佛菩提,与佛菩提相应。放逸行与佛菩提不相应,以染污故。放逸必定染污,必定愚痴,必定有过。不要相信任何的鬼话,说破戒犯戒没有关系,破戒犯戒反而更高,那是颠倒说。上次我曾经提过,就是我开始学佛的时候,碰到那个因缘,参加了达拉斯佛学社,那个社长喜欢藏密,我也随顺,而且他很积极地推动大家学藏密,我也随顺着跟大家一起学藏密,而且学得很好,应该是,我不管学什么东西,大概都学得不错。后来我闭关的时候,因为在我那个年代东密都没有人知道,连这个名词都很难听到,所以说很可怜的。东密被中国人给灭掉了,只盛行于扶桑一岛。后来我闭关以后,因为没有听到过东密嘛,所以也不知道藏密是什么,然后就跟着学。可是一从一开始我就学得觉得不是很相应,里面总是觉得学得怪怪的这样子。这就是我闭关以后翻译的一本书,为沈家祯居士他不是有一个世界宗教研究院,他创了一个,我就为他的,因为他聘我为译师啊,那我就翻译了这一本,卡庐仁波切的著作——《三乘佛法指要》。

卡庐仁波切你们知道吧?年纪轻的人大概不知道,他已经过世了,他是十六世DB法王的老师。听说那个时代,他是在藏密的系统里面他的禅定是最深了,是藏密顶呱呱的人物。我翻译他的书,翻译出来以后,沈居士给我五百块,所以我就把那稿子给他。后来他们没有出版,我就拿给大乘精舍他们出版这一本书,出版了以后很受欢迎,大家很喜欢我的译笔,甚至有藏密的人希望我翻他们上师的书,我后来比较知道了就没有答应。这表示说,我们如果对某一些范畴要说一些话,你必须要了解,所以不能无的放矢,或只是意气用事,尤其是在法上。所以我show给你看的原因是说我曾经深入其中,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不是无的放矢,不是没有根据,不是不懂乱讲。我不是在开头讲当今的所有密法,我都去涉猎,学习了。藏密、唐密、东密,都学了。至于台密,台密不能算是一种密,它只是天台宗的教法结合一点点密法,这样子而已。所以它只是密法的一支,而且是不全的。上次有弟子,我刚刚讲说,弟子给我一些从网上下载来的,密林阿阇黎的,说他去学台密,然后他所有的密,台密啊,中院流啊,他都一体地尊重,一体地想要发挥。那我就不需要讲,你如果知道了台密的历史,你就应该知道:台密的来源是最澄大师,他跟空海大师是同时代的人,也是留唐、入唐去学法。但他是去天台山去学天台法,他从天台山沿途回来的时候,就顺便学了一些密法,但是学得不全。回到日本以后,他又曾经亲近空海大师。最澄后来,因为他学的天台法,他是日本天台宗的开祖,他住在比叡山,在京都。所以比叡山就变成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最澄因为学了一些密法,但是不全,所以他就到高野山去,求教弘法大师,空海大师。传教是日本天皇赐给他的谥号,所以最澄大师又叫传教大师。弘法大师也为他灌顶,他后来要跟弘法大师请《理趣经》法,可是弘法大师没有答应,就没有传给他这个法。我现在不是在教你们诵《理趣经》吗?那个传教大师就没有学到。所以你就知道你很幸运啊。如果知道这个内容的话,天台教因为以讲法华经为主,一佛乘,讲佛性;天台教就以大日经为主,大日经注重胎藏界。你如果知道这个历史,你就知道密林阿阇黎,他那个里面那样写:他就修各种密,台密啊,以至于说三宝院流啊,什么流啊,那日本人就不会这样子。因为中院流就是古义的,也就是最原本的,弘法大师所传的,古义真言宗,后来又有一个新义的真言宗就分裂,因为说法不同,但是以日本人来讲的话,他就不会好几个宗一起修。而且你如果学了密的话,我是觉得,你如果学了最正宗的,古典的,古义真言宗,也就是中院流,你不会再去求其他的,因为它就是最原版的。那你再去求其他的支流干什么,不会的。所以那个也是网络上写的那些人,恐怕是似懂非懂,或是没有搞清楚,依于自己的一点点资料,然后就去编。这样不好,这样误人,乃至于密林阿阇黎也不在,我们也不能去求证说是不是这样子做,对不对?

之前不是有秀给你们看藏密的法器跟东密的法器有什么差别。因为我是放在美国,请人带回来了,给你们看一看。这个是藏密的杵(阿阇黎手持藏密金刚杵展示给大家看),金刚杵是这个样子,这个是我们东密的杵(阿阇黎左手拿藏密杵,右手拿东密杵,展示给大家看),看到没有?好,你看看,质料不说,因为质料你看不出来,要摸,拿了才知道。可是它的雕工,这很不一样,乃至于它中间那一根歪歪的有没有(藏密金刚杵中间的那一个钴),到处都是一疤一疤的,都没有很清楚,看得出来吧?然后你再看这个五钴杵,东密的这个尖尖都是分开的,那藏密都是连在一起,因为什么?因为做不出来嘛。两边都是一样,(阿阇黎把两杵翻转过来),我们这都是分开的,它的都是一巴。然后你看这个莲花,(东密金刚杵中间的雕刻的莲花),这个纹多细啊,非但很细,而且很清楚,你看它(阿阇黎指藏密金刚杵)这个就没得比了。看铃,这是藏密的铃是这样子,前面也都有五钴藏密也都是一巴嘛,我们都是分开的。这个(指藏密金刚铃)也都是一巴的,面目不是很清楚,你看这个(指东密金刚铃)很清楚。那么再看声音,我们是这样子(阿阇黎手摇东密金刚铃),这个是这样子(阿阇黎手摇藏密金刚铃),这个跟买冰淇淋的差不多。所以你光是从法器,可是法器是非常重要的对不对,光从法器就知道胜劣。而这是什么?这是真正汉传的东西。我讲过嘛,我们中国人子孙不孝,不是说唐朝我们就可以做出这样子,我们在商周的时候,青铜时代,你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去看,那个青铜器多么地精致啊,当然其中很多都跑到大英博物馆,或是那个法国的罗浮宫了,乃至于跑到柏林博物馆了,八国联军攻北京嘛,对不对?最后让国民党都带到台湾来了。你们有没有到故宫看过那些青铜器?曾经在留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好挖出兵马俑,大陆就带着一大批兵马俑,包括青铜器,就在全美国和欧洲举行“The Bronze Age of China”,“Bronze”就是青铜,就举办这个展览,“中国的青铜时代”。

我那个时候就去打工当翻译,介绍员。因为他们有博物馆的人随着来,为看的人,观赏者讲解,但他讲的是中文,我把它翻成英文,那时候还赚了不少钱。那个时候一个小时四块多,可是你在外面打工,那个时候最低工资是两块多,所以是一倍多。我在博物馆里面因为是员工,虽然是临时的,但享有八折的优待,所以我买了很多的画册。因为这样子,所有我就深入了美术,看了很多美术的书,当然也看了很多的青铜器,买了很多美术的书,看了很多,后来出家的时候我把那些书都交给一个亲戚,嘱咐他说帮我捐给图书馆。可是他没有照做,他喜欢画画喜欢美术,所以他收归己有。若干年后我碰到他,本来他是一个,他那时候正在读大学,到美国去读大学,结果若干年后我看到他,本来他是一个很乖巧、很伶俐、很聪明的孩子,若干年后我碰到他,就觉得他呆呆的。我发现就是那一批书害了他,因为你捐书,那是我的意思。我出家了,那你捐书给图书馆,令大家增长世间智慧对不对?但是因为他这样贪爱,就障碍了智慧,所以就变成呆呆的。这个因果很不可思议。我讲说我们中国,你从这个近代出土的乃至原来保有的这些法器,都跟着日本现代做的,样子一模一样,它的质地都是一模一样的。法门寺乃至其他的寺,挖出来的法器,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是我们的东密,那么藏密呢?因为它是边疆的地方,所以它工艺、工技就差,跟中土不能比。所以法器如是,法亦如是,胜劣判然若别。在佛法里面讲究择法觉支,要择法,择究竟的法,殊胜的法来学。殊胜、究竟、了义,所以七觉支择法觉支。怎么觉呢?择殊胜的法,不要择陋劣的;择究竟的法,不要择不究竟的;择了义的法,不要择不了义的。在法上要能够抉择。以上就讲到这里。自己要能够分辨,什么法是比较殊胜,什么法是不殊胜的。好,往下看,我们上次讲到《大日经疏》的第一页的住心品的第二行。然世间日则有方分。上面是说“大日”是除暗遍明,普遍一切,而且没有分别地域或是时间,但是世间的太阳就有,方就是方位,分就是分别。为什么?太阳出来,它可以照东半球就不能照西半球,照南半球就不能照北半球,所以它有方位的分别。乃至于太阳也很偏心,怎么偏心?南极、北极,半年以上是照不到太阳的。我在美国留学时候有一个同学是芬兰来的,他说芬兰北边就在北极圈,半年以上,都是黑夜,那个大地区叫Lapland。我说,那你们怎么知道天亮了要起床呢?天永远不会亮,那半年永远不会亮,他说只能靠钟了。

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宰予昼寝”,白天睡懒觉,可是在北极圈或者南极圈,永远都没有白天睡懒觉的事,因为永远都是黑夜,永远可以睡觉,所以你看多好,爱睡觉者的乐园。若照其外不能及内,如果世间的太阳照一个建筑物的外面就不能照到里面。明在一边不至一边,这个明,就光明、光源,光源、明源如果是在一边的话就不能照到另外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还有呢?“唯在昼”,主词省略了,太阳啊,只是在白天有太阳。“光不烛夜”,太阳光是不能照晚上的。下面,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但是如来的智慧日,智慧日就是慧日,它的光就不是这样子的。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如来的智慧不管是哪里,它都可以照得到。无有内外、昼夜、方所之别。佛的大日,佛智大日没有内外,没有方所。里面也可以照,外面也可以照,外照身、语,内照心识。没有方所,你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人,都可以照。也没有昼夜之别,没有时间的差别。复次日行阎浮提。“阎浮提”,梵文叫Jambu-dvipa。我们这一个地方叫阎浮提洲。那为什么称为阎浮提洲?佛经上说我们这一洲有阎浮提树,这个洲上有一种阎浮提树,因为这个树很多,它所生的果子,掉在河里面,河里面的石头都染成金色,阎浮提果会把石头染成金色,就变成阎浮提金。所以我们这一个洲以阎浮提树和阎浮提金而得名,称为阎浮提。这个“阎浮提”是翻译梵文的音。复次日行阎浮提。这个“阎浮提”是属于娑婆国土的一部分。一切卉木,卉就是花了,花卉。卉木丛林。随其性分而得增长。太阳照在阎浮提上,我们这个阎浮提洲,所有的一切草木、丛林,乃至于花卉啊,就随着它本身的性以及分,这个应该念fen(四声),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应得,所应得的。它所应得的那一份就各得增长,这个份呢,就如男女有份,那个份一样。不是说男女有分(一声),而是男女有份,就是男女各自有它的一个范畴,叫做份。又说男女各随其份。世间众务因之得成。所以不仅是无情的草木花树因为太阳得到增长,因为有太阳光合作用,所以树木可以生长。乃至于世间的一切事情,世间人所做的事情,也都才能够成就。为什么?因为没太阳的话就不好做事了。如来日光遍照法界。如来的佛日,慧日啊。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令众生的种种善根都能够增长,就好像世间的太阳,能令世间的植物、花卉等等都能够生长是一样的。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莫不由之而得成办。世间的殊胜事业,不仅是好的,而且是殊胜事业,都要由佛的智慧之日来照射才能够成办。如果没有佛日的照射,即使成就事业也不能殊胜,不管是世间的或是出世间的都不能殊胜。乃至于很缺乏佛的智慧的话,世间所成的事业可能就是坏的事业,恶业。又如重阴昏蔽日轮隐没。如果说天地很昏暗的时候太阳就暂时地隐没。

亦非坏灭。太阳虽然说隐没,但太阳也不会坏掉。猛风吹云日光显照。而当猛风吹隐蔽太阳的、日光的云,把它吹散了以后,日光又显现出来而且照耀大地。亦非始生。当风把云吹掉了以后世间的太阳又在照着整个大地的时候,不是说这个太阳刚刚才生起的,因为那个太阳本来就有,只是被黑云挡住而已。所以它不是始生,才刚刚生出来而已。这个就是说日隐不灭。佛心之日亦复如是。佛心,智慧的日也是一样。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之所覆障。而无所减。佛心之日,这是指一切众生的佛日。因为众生的心本来是佛心,有一个本觉,但是这个本觉被无明烦恼戏论重云,把它覆障住了。但是虽然自心佛日被烦恼重云覆障住了,自心佛日也没有所减,也没有减少,它还是那样子,只是看不到。究竟诸法实相三昧圆明无际。而无所增。反过来呢?所以虽然被烦恼所覆障,但自心佛日一点都没有减少,究竟诸法实相,但是如果开悟以后,已经达到究竟诸法的实相,三昧圆明无际。证到了三昧圆明没有边际的时候,而无所增。自心佛日也没有增加,所以不增不减。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以这样种种的因缘,世间之日,世间的太阳,也不能跟佛日喻,就是相比。所以你看,这个就是大日经的好处。它是进入密教,真言密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为什么?你看看,这讲得都是所谓性宗,禅宗里面最高的道理,但是可怜的是一般学密宗的人都没有去深究这一部经的道理,所以知见就不能正。

你要学真正的真言密教,你必须要懂得大日经,这一切最深的教理,显密就在这里汇合了,而且把它深化了。所以我就跟你说,我讲这一部经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言密教,而不是一般所误解的,很神秘,神奇鬼怪这样子。不是这样子的,搞神搞鬼的,一切都是,还是这样子的理、性,讲佛理、讲佛性,而且是很理性。你在修密法的时候,你本身就具备了这一些智慧,对着一些智慧的道理就理解、信受。这样你才是真正在修密法,否则你不知道在修什么,只是搞得很热闹这样子,但不知在搞什么。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能够跟佛日相比。但取其少分相似故。这个“但”是“只是”。只是取其中这两种:佛日跟太阳,有少分,一点点相似的地方,让大家比较了解什么是佛日。因为你看到世间的太阳就知道了,那世间的太阳什么样?有光,有热,所以佛日本身就具备了什么,光代表什么?智慧。热代表什么?慈悲。慈悲所以发热,发热令一切众生皆得温暖,不会堕入寒冰地狱。因为慈悲,也才有生命力,所以热是生命力。光是智慧,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会好像有的瞎子一样。你有热就有活动力,生命力,但是没有眼睛,那活动力就乱撞、乱跑,就掉到坑谷里面了。所以有活动力,有生命力,还要有眼睛,这才完全,才能够走到目的地,哪里?究竟菩提。否则你乱跑乱撞就掉下去了嘛。掉下去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在飞翔。对不对?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加这个“大”这个字,所以称为“大日”。曰摩诃毗卢遮那,就是大日了。摩诃就是大,毗卢遮那,日,或者日光遍照。俱云,整个讲是日光遍照的意思。所以如来这个“大”字,这个“摩诃”是称为大,那怎么样叫大呢?第一个,无量无边叫做大;第二个呢?无时空分别。佛日所照射的地方是无量无边,无眼弗见(根据发音)。但是世间的太阳,却一定要白天才有太阳。佛日是永不坠落的,永远是遍照的,所以没有时间的分别。第三个,所照的众生没有偏爱去照。它没有说,我要照谁不照谁,我要照哪一个民族不要照哪一个民族,没有这样子。所以佛日没有选民,一切遍照。有选民的话,就有偏爱,有取着、有我、有我所,但是佛无我、我所,无有偏爱,无有取着。好,然后接着,成佛者具足梵音。应云成三菩提。成佛,如果是用梵音来说的话,完全的梵音来说,就是成三菩提。三菩提的“三”,是“正”的意思。就好像Samadhi是正定,三菩提是正觉,菩提是觉。所以讲成佛就一定是正觉、正知义、是正觉、正知的意思。而且觉知都是正的,不是邪的,不是歪的,不是恶的。因为觉知也有邪觉知,有恶觉知,众生邪觉知、恶觉知、妄觉知、染觉知,这样子。只有佛是正觉正知,三菩提就是正觉知。谓以如实智,知过去未来现在。佛以如实的智慧,而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的因果、因缘。众生数非众生数。“众生数”那个“数”是什么呢?“数”就是“其中一员”的意思,也就是属于其中的一员,所以“众生数”就是属于众生的一员。“非众生数”就是“不是属于众生的一员”。

众生就是有情啊。所以是有情还是无情,不管佛日,成佛的时候不管是属于众生呢,是有情或是无情,他都知道,都能觉知。有常、无常,不管是有常的法还是无常的法,一切诸法皆能了了觉知故名为觉。“了了”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清楚,一个是完全。“了了觉知”,了了觉,了了知。所以你看,这个密教经典由这个密宗的大师一解释,禅味很浓啊。是不是?这个超浓,所以你不懂得禅能够习密,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它那个是基础,所以习了禅以后才能修密。而佛即是觉者。所以佛就是成就这一个“觉”的人。故就省文,“省文”就是省略的句法。但云成佛也。但是就是简单地讲,“就省文”,就是“简单地讲”。只说,这个“但”就是“只是”。只是说成佛。而如果要把它说得比较清楚一点,完全一点,应该说,成三菩提这样子,但我们平时就讲成佛。而成佛应该就是要成三菩提,成佛是外在的,成三菩提是内在的,这样懂吗?我很快就六十六岁了,不过六六也不错,六六大顺。真是可怕,不敢想象,六十六岁,我以前就曾经讲说,古典小说或是武侠小说,里面讲说,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我一看,老者,五十多岁,啊,我现在六十几岁了,有一首“Old Black Joe”(注:美国儿童歌曲)知道?老黑爵啊,“时光飞逝,快乐青春转眼过。”

好,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
下一篇:大日经疏讲解 第37集

 大日经疏讲解 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4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3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3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9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8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7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5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3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2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1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0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9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