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点击:4919]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九十六节课

思考题

371、若以血肉供养上师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372、密宗会供中,有时为什么会供养五肉?这是否违背了大乘教义?什么样的密宗行人,才有资格随便喝酒吃肉?你对此是否接受?

373、有些人供养血肉后,确实可以成办一些所愿。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待?以此可推出什么结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还是讲观修悲无量心。昨天讲了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遇到了五个丑角鬼,后来通过安住心性而将其降伏。

还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在雅龙咱马,一些施主请他长住该地,但他遵循上师的教言,一定要前往岭巴崖,独自在山洞闭关修行。

某天深夜,他正在修行时,洞壁的一条裂隙中,忽然发出“嚓嚓”响声,他起来寻找了一番,但什么也没看见,于是又回坐垫上安坐。此时从裂隙中放出一道极强的光,光中出现一个红色的人,骑着一头鹿,被一个美女牵着走来。这个红人突然用肘重重撞向尊者,同时刮起一阵令人窒息的狂风,然后就失去了踪迹。那牵鹿的美女也变成一条红色母狗,咬住尊者左足的大拇指,不肯放松。

米拉日巴尊者知道这是岩罗刹女的幻变,就唱了一个道歌,大意是东南西北的吉祥物,最好不要损害它,同样,我在这里舍弃一切,为利他而如是修行,你也最好不要扰乱我。

道歌唱完以后,罗刹女也唱了一首歌:“本习气魔由心生,倘若不知心本性,你虽劝逐我不去,若未证悟自心空,似我之魔不可数。若已认识自心性,一切违缘现助伴,我罗刹女亦为仆。”意思是说,一切魔众均为心生,如果不知道心的本性为清净、光明,你怎么劝我,我也不会离开。倘若没有证悟自心本空,那像我这样的魔众会层出不穷、不可胜数。一旦认识了心的本性,障碍违缘都会成为修行的助伴,我罗刹女也愿意给你当奴仆。

金旺堪布也经常引用一个教证,说:“现有知本尊,鬼神自然听。”若能了知轮涅一切皆为本尊的显现,鬼神自会对你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可见,认识心的本性非常重要,若能如此,我们不管遇到快乐、痛苦,都会明白它的本体无可言说,是空性光明的,此时鬼也好、神也好,都是本尊的清净示现。

作为修行人,这样将违缘转为道用非常重要。你们个别人已经得过无上大圆满的灌顶,也得过这方面的殊胜窍诀,甚至长期观修过,那么,当遇到违缘、不顺时,理应把这些全部融入本来觉性中,观其本体一无所有。不过,一无所有也不是空空荡荡,而是有种不可言说的明清,这种境界就称为现空双运。

上师如意宝经常劝告弟子,若遇到令人烦躁的事情,或者出现许多不平的现象,心应该安住于本性中,将波浪般此起彼伏的违缘,全部融入自性光明的无边大海。若能这样,对有境界的瑜伽士来说,修行妙力会越来越增上。

作为修行人,一切行为、一切处所、一切时分,都可以成为修行的机会,并不一定非要关上大门,利用一个时间专修。其实你听课也是修行,提水也是修行,坐车也是修行,说话也是修行……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他们遇到不平就怨天尤人,根本不知从调伏烦恼上下手。这时候若能想起金刚上师对你直指的本性,并安住其中,那不管是外魔怨敌怎么显现,起心动念产生什么烦恼,也会像空中降下的雨水,纷纷落入水池一样,与本来的觉性融为一体。这种境界妙不可言,你若是修过,就可以用在生活当中。

当时,罗刹女给米拉日巴唱了那首道歌后,米拉日巴对此深表赞同,并劝她弃恶从善。于是罗刹女放开尊者,在他面前皈依、受戒。第二天又带着所有的眷属,在米拉日巴面前听受教法,发誓从此不做对众生有害的事,承诺为一切修行人做护法和助缘。后来,罗刹女及其眷属全部成了米拉日巴的眷仆。这个故事,在《米拉日巴道歌集》中有,你们方便时也看一下。

从中我们可以了知,用嗔恨心来以牙还牙,不但降伏不了鬼魔,反而会使它们越来越猖狂。所以,当遇到鬼魔时,理应以大悲心修自他交换、断法,或者用般若空性来摄持。假如你有更高的密法境界,具有“鬼魔是自心显现”的定解,那不管是单独修行,还是弘法利生,都会无有障碍,所有违缘销声匿迹,这是非常甚深的一个窍诀。

怎样看待血肉供养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当今有些上师到施主家里时,施主们会宰杀许多羊只,供养肉食。这些上师明知去施主家会危及众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顾虑,反而欣然前往,喜笑颜开地大吃大喝。

汉地也有个别上师,弟子带他去餐厅吃饭,他明明知道要点杀,但一点都不在乎,这样的话,不要说违背了大乘宗旨,连小乘教义也抛之脑后了。小乘的《毗奈耶颂》中说:“若有见闻疑,此则不应餐,为愍众生故。”小乘虽然允许吃肉,但也只能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为己杀,这样的肉才可以食用,否则一概不许。要知道,被杀的众生非常可怜,包括声闻乘中,不害众生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所以,有人若宴请你吃新宰杀的肉食,你非常欢喜地大吃起来,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尤其是进行消灾免难、祭祀求福时,有些人声称必须用新鲜的肉,觉得刚宰杀、血淋淋的肉才干净,然后用荤腥血肉装点食子和供品,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地举行佛事。其实,这些只是苯波教与外道等旁门左道的做法,根本不是内道佛教的法规。

过去藏地个别地方的传统相当不好,如今有些人对藏传佛教有说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们讲得也有道理,自己不应该生气。包括汉地南方的有些城市,为了供养观音菩萨,经常用鱼肉、猪肉等肉食,甚至在过节时,杀鸡杀羊开始祭祀。这就像黑苯波教和外道大自在派,每次逢年过节,便杀一些生命供养神尊。但按照佛教的宗旨,皈依后必须断除损害众生的行为,诚如《涅槃经》所云:“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故不管是什么理由,哪怕是危及一个生命,也完全违背了皈依戒。

《佛报恩经》也说:“菩萨乃至自丧身命,终不能枉夺他命。”可见,剥夺众生的生命,完全不符合大乘教义。在大乘佛教中,宁可付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绝对不允许杀害众生。

现在有些居士,由于工作、家庭、习气的关系,不能完全断肉,这也情有可原。但若公开宣扬吃肉,觉得杀生无所谓,不懂装懂地对众人大肆宣扬“藏传佛教可以吃肉”,这种做法就非常过分了。

我以前也曾讲过,大乘佛教并没有开许食肉的惯例,只不过有些众生自己做不到,就借着佛教的名义满足私欲,但这并非佛教的过失,而是个人的问题。尤其是身为大乘行人,从发了菩提心以后,本该成为一切众生的皈依处、救护者,可你若对众生不但不保护,反而见到别人供养血肉,就喜气洋洋地大吃大喝,并不时发出踏嗝[1]声,还有比这更让人痛心的吗?

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讲过:“怙主害人谁能救,水中燃火谁能灭?”如果怙主都在害人,那么谁还能救你?如果水都燃火了,还有什么可灭火呢?同样,一切众生的救护就是菩萨,倘若菩萨都吃肉害众生,完全断了大悲菩提心,那怎么成为众生的救护?故《入楞伽经》云:“食肉之人,断大慈种。”

我历来特别欣赏汉传佛教的吃素传统,尤其是有些居士这样做,在生活中虽有诸多不便,但素食确实可以带来清净的生活,对延年益寿各方面有很大利益。且不说别的,单看禅宗的高僧大德,很多都上了一百岁,所以素食还是营养丰富的。否则,肆无忌惮地享用众生血肉,血肉中的传染病、怨气,直接间接就会侵害你,进而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我经常提倡大家吃素、放生,念些大乘经典,好好地回向。作为平凡的修行人,我们只能做到这些,但这些行为非常有意义。修行刚开始也不要特别激动,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了最后,又什么都不想做了,这样的确不好。

此外,大家每天还是要听听课,如果整天跟世间人混在一起,身心迟早会被染污的。我们遇到这样的教法,非常不容易,若不好好抓住机会,就像捡到价值连城的如意宝却把它扔进厕所一样,真的特别可惜!

密宗中供养血肉的密意

密宗中有一句话:“血肉供养不依教,违背桑哈查门[2]意,祈境空行予宽恕。”意思是说,血肉供养若不按照密宗续部的要求,就违背了《闻解脱》中八位空行母的密意,故需在她们面前忏悔,祈求宽恕。

有些人振振有词地说,所谓依教之血肉供养,必须遵照密宗续部中所说而实行。那么,到底密续是怎么说的呢?“五肉五甘露,饮食外会供。”即作为密宗誓言物的人肉、马肉、狗肉等五肉[3],并不是为了食用而宰杀,而是作为供品摆放的无罪五肉,这才是“依教之血肉供养”。

密宗会供中,确实有一些誓言物,但这不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比如你特别喜欢吃肉、喝酒,就在坛城上放一两瓶酒、几大块肉,加持后便大吃大喝,不是这样的。听说现在有些居士每天都作会供,原因是自己想吃肉喝酒。如果你真能做到对一切都不执著,那行为像济公和尚一样完全可以,这种现象在藏传密宗中也有不少,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行持的。

倘若明明被净秽分别所束缚,认为人肉、狗肉等是肮脏的东西,或者低劣之物,对这些肉食不愿意享用,而只想食用刚刚杀的、香香肥肥的肉,认为这些是干净的。此举就像“所受五种三昧耶,视净为秽行放逸”中所说的“视净为秽[4]”,与所受的三昧耶戒完全相违。

如今汉地也好、藏地也好,常有人以修密宗为借口,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自己的目标。甚至个别地方的人喜欢修密法,原因就是显宗中不允许的很多行为,在密宗中有借口可以做。实际上,真正的密宗并不是这样。在座的有些道友,学藏传佛教也有一二十年了,无论是你所学习的内容,还是所接触的正规寺院,都可以了知,密宗的行为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有些看似颠倒的行为,只有达到最高境界时才开许,而且这些在显宗中也有,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密宗的有些行为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一般人不能行持,也很难接受,对外随便宣扬的话,很容易让人误解,进而生起邪见。就拿五种净肉来说,若没有将饮食变成甘露的能力,或者在寂静处特殊修持的必要,只是贪著肉的美味而到村落里肆无忌惮去吃,这就称为“所受誓言行放逸”,完全违背了三昧耶戒。

当然,倘若你拥有不共的能力,可以起死回生,那行为上怎么做都可以。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就有一位仙得乐巴,他得到无上大手印的成就之后,离开森林而前往城市,在各大城市里杀害飞禽,并示现吃肉。很多人纷纷对他诽谤,仙得乐巴用手向虚空一指,被他杀害的鸟类竟全部复活,又飞回空中去了。

《钦则益西多吉密传》中也记载:有一次,叶塘国王邀请钦则益西多吉前去应供。尽管尊者示现了种种神变,但刚强难调的当地人没有生起信心。国王养了一头鹿,平日里十分宠爱。尊者就在众目睽睽下杀了鹿,将血肉用于会供,与王妃和眷属们大快朵颐。享用完毕后,尊者将吃剩的骨头包在鹿皮里,然后用鞭子抽打,鹿子又如先前一般活蹦乱跳了。举国上下见此,都生起了极大信心。

大成就者的稀有行为,自古以来确实很多,这不是什么传说。当你有了这样的成就,肉食和蔬菜对你没有差别,这时候若需要一些誓言物,或者做些特殊的行为,凡夫人也没有必要去诽谤。

有些人对密宗的个别行为,经常大肆攻击,原因应该有两种:一是他自己太愚痴了;二是他前世造过谤法、谤僧的业,习气复苏以后,实在没办法管住自己的口。这两种人,我们都无法阻止。但作为真正的修行人,不能把密宗所有行为都当作假的,也不能把所有行为都当作真的,只要一个人做,自己就赶紧去效仿,这也不一定合理。

尤其在依止上师时,务必要先了解上师的人品、修行境界,这样再依止才比较可靠。否则,今天听说来了个上师,不经观察就马上依止,如此草率会非常危险。就算你谈一笔十几万的生意,也不可能不了解合作伙伴,对他一无所知就签合同,依止上师更是如此了。所以,为什么《事师五十颂》中强调要长期观察上师,原因也在这里。

 

密宗会供中若要供养肉类,其实也是清净的肉类,即以业力自然死亡,或因病而亡等情况下的肉,并不是为了食用而宰杀的。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我们平时供养一般都用水果,或特别清净的食物。现在有些居士是吃素的,对肉食非常厌恶,但一边忍着恶心,一边把肉食放在供桌上供养圣尊,这是不合理的。前面也讲了,供养的时候,应当用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原来有个领导,拿了一百块钱作供养,然后默默念叨:“菩萨们,我今天太忙了,没办法给您们分。您们想怎么分都行,反正大的分大头,小的分小头,按劳分配啊!”这是他的供养词。)

假如把众生宰杀后,拿血肉去供养佛陀,就像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将刚杀的温热血肉摆放在坛城中,一切智慧尊者都会昏厥过去。”他又这样亲口形容:“迎请智慧尊者以后,用刚宰杀的血肉作供养,就如同在母亲面前杀了她儿子一样。”比方请一位母亲做客,将她被杀的儿子肉放在她面前,可想而知,那位母亲会不会欢喜。同样,杀害了众生,再用血肉供养佛菩萨,他们也绝不会乐意的。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念众生,爱之彻骨髓,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作为菩萨,爱怜众生的慈悲之心,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从骨髓里发出来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像世间上的很多爱,不是付出,而是占有,非要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旦对方背叛了,就因爱生恨,用各种手段进行报复。但菩萨对众生,恒时都是饶益的,就像母亲对独子一样,《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亦云:“三界一切,悉是我子。”

因此,杀害任何一个被恶业所转的旁生,然后作血肉供养,诸佛都不可能欢喜。寂天菩萨也说:“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意即全身上下被烈火炽燃的人,纵然给他各种欲妙,他也不会生起快乐,同样,如果伤害了众生,怎么可能让诸佛欢喜呢?

《三摩竭经》中讲过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难国的国王不喜佛法,只信奉外道。后来他的太子娶了给孤独长者的女儿三摩竭,因为三摩竭深信佛法,对佛非常有信心,在她的劝说下,国王决定请佛来本国应供。

国王想派人去请,三摩竭说不用,自己焚香就可以请到。于是三摩竭严整衣服,登上高台,面向舍卫国的方向,祈求佛陀与僧众前来,为此国人民示现神变,度化他们。佛陀知道三摩竭心中所想,于是告诉众位弟子:明天去应供时,大家都可以使用神通,自在变化。

第二天,宾头卢尊者忘了去难国的时间,自己坐在山上缝衣服,突然发现佛陀已坐到难国的贵宾席上了,就慌慌忙忙把针往地上一插——线还连着衣服,连忙施展神足赶来。结果那山也跟在他身后,飞在天上。这时地上有一个孕妇看见了,见一座山从远处飞来,当场吓得流产了。

佛陀马上知道了,忙派目犍连前去接他。目犍连问:“你身后跟着什么?”宾头卢回头一看,原来山连着线跟着自己,就把山随手扔回原处,然后赶去参见佛陀。

到了那里,佛陀对他说:“我是来教导众生,令其得度的。你今天迟到了,还害了一条人命,是我所不喜欢看到的!作为惩罚,你从今以后,都不能跟我一起受请,而且不许你涅槃,必须等弥勒佛出世后才能入灭。”宾头卢尊者,是十六阿罗汉之一,在《十六阿罗汉祈祷文》中也提到过。他因为佛陀的嘱咐,如今仍住在世间。

当然,凡夫人凭自己的想象,对这些奇妙的神通神变,可能会半信半疑,就像在农民面前讲高科技一样,他根本无法理解。同样,我们的分别念也极其有限,对佛菩萨有如是功德,比如害了一个生命就永不圆寂,一直护持佛法,也会当成神话来听。但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真实的公案。

由此可见,众生的生命珍贵无比,倘若无意中伤害了它,佛陀也极为不悦,更何况是故意杀生去供佛了?《泥洹经》中也说[5],王舍城曾有个人杀生供佛陀及僧众,乞求佛陀摄受自己。佛陀没有接受这些肉食,反而告诉他:“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即应设身处地换位想想,千万不能打杀众生。

寂天论师的观点也是同样,自己不愿意的,其他众生也不愿意。我们的生命这么宝贵,别的生命也是如此;我们受别人攻击会很痛苦,别的众生莫不如是。所以,佛教的慈悲观确实无与伦比,在其他宗教中很难找到,大家对此一定要好好思维。

血肉供养是否可以得利

假如你用新杀的众生血肉,供养护法圣尊,他们不但不会享用,也不会近前一步。相反,损害众生的黑法鬼神却很喜欢,会聚集在那里享用。而且,鬼神会时时跟着你,偶尔提供一点微乎其微的顺缘,让你觉得血肉供养很有用,进而乐此不疲。听说在南方一带,渔夫们每次出海,一定要先供血肉,这样打的鱼就特别特别多。其实鬼神即使帮了你一两次,但也常常害你,令你突然生病、骤然着魔。这时候,你又念血肉仪轨、作血肉供养,鬼神又会给些暂时性的帮助……就这样,作血肉供养的人和鬼神互帮互助,形影不离。鬼神如罗刹放哨般,整天怀着贪食、贪财、贪利的心,到处游游荡荡;而作血肉仪轨的人,则因为鬼使神差,以往的出离心、厌离心、清净心、信心被一并遮蔽,即便佛在空中飞也不起信心,哪怕掏出众生的肠子也不生悲心。

(以前我们在某地放生时,跟一个卖主谈价钱。卖主的父亲自豪地说:“你们这些出家人,最好不要跟我儿子讲什么。我这个儿子是很厉害的,佛陀飞在空中也不会起信心,众生的肠子掉出来也不会起悲心,你们跟他说,没有什么用。”他对此觉得非常光荣。)

其实,我们有时候出离心、信心、清净心退失,还是有一些原因的,也许是自己的行为不对,以至于往昔的功德被慢慢障蔽。大乘佛教的根本就是悲心,所以,大家若想修行越来越增上,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悲心。

培养悲心的话,最好先阅读具有悲心的大德传记,比如寂天菩萨、无著菩萨的传记,或藏汉其他大德的传记,这样你自然会生起一些悲心。同时,还要学修《佛子行》、《修心八颂》、《入菩萨行论》等大乘窍诀。

我经常这样想,即使你不能天天念《入菩萨行论》,把它带在身边的话,也会逐渐生起大悲心。还有现在学的《大圆满前行》,你实在不能带着,通过有声读物,尤其是“发菩提心”这一部分,经常看、经常念,悲心也很容易生起。一旦有了悲心,其他功德定会无勤产生,如同有了太阳就会具足光芒一样。

反之,假如你什么悲心都生不起来,就像罗刹奔赴战场般,性情粗暴、怒气冲冲,依靠鬼神相助,自认为咒力不凡,进而心生傲慢。这样的话,死后只能如投石般立即堕入地狱,或以恶业转生为凶狠鬼神的眷属,肆意弑杀众生,或投生为鹞鹰、豺狼等旁生,天天不离杀生。正如佛经所云:“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来世生恶道,具受种种苦。”喜欢杀生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不但今生短命多病,来世也决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即使从三恶趣中解脱出来,以杀业异熟果的余分,仍要在人间感受种种痛苦。

所以,大家务必要断除杀害众生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大悲菩提心!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踏嗝:享用美味时感觉甚为可口而发出的一种声响。

[2] 桑哈查门:《闻解脱续》中讲,桑哈即八位桑哈空行母,未依教进行血肉供养者需在此等空行母前忏悔,遣除罪业。查门,是指空行母总称。

[3] 五肉:人、马、狗、大象、孔雀的肉。过去这些被视为不净之肉,但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狗肉。所以,这些执著也跟人们的传统习俗有关。

[4] 视净为秽:把本来清净的视为污秽,这与密宗三昧耶戒相违,是放逸的一种行为,需要进行忏悔。对此《三戒论》中有广述。

[5] 《大般泥洹经》载:有王舍城大猎师主杀生,供施请佛及僧,唯愿哀受。然佛世尊,未曾食肉,等视一切如罗睺罗。即为猎师,而说此偈:“当观长寿者,不害众生故,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十五节课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十七节课

 大圆满——宁玛之光 龙钦宁提 大圆满前行 普贤上师言教 学习了那么多经论,又做了那么多《大圆满前行》的座上观修之后,在日常生..
 晋美彭措法王在圆寂前几个月专门对弟子们讲解《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否.. 我学净土宗,想再修行《大圆满前行》,是否可以?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一章 大圆满及其前行的重要性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二章、对上师三宝强烈的信心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三章 听受佛法时的正确态度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四章 共同前行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五章 不共前行——五加行实修指导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四节课——百字明之具体修法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七节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