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师训第一
 
[欧阳竟无居士] [点击:3020]   [手机版]
背景色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训支那内学院。举四句:曰师,曰悲,曰教,曰戒。次第释之。注
  释师训第一
  作师一
  有出类拔萃之物类,固应有出类拔萃之人类,即应有出类拔萃之思想,出类拔萃之先觉,与夫先觉觉后觉之事,而师之为物以立。识与识皆充法界,皆相梵网,故人与人、人与有情、有情与人、有情与有情,皆相系属,皆相平等,性分质分,莫不皆有师之为物者在。充人之量,充有情之量,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充人之量,充有情之量,刹刹尘尘,法界法尔,位之育之,无余而灭度之。是故人之所以为人,有情之所以为有情,莫不皆有作师之责者在。佛者第一义也,师者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作佛。菩提心者第一义也,师者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发心。果之胎孕曰因,因之产生曰果,其为物不二,但厚薄、坚脆、浓淡、终始之差别。第一义之果必本于第一义之因,第二义之因不可得第一义之果。作佛即作佛耳,发心即发心耳,作师而已耳。索食而蒸沙,需润而阳燧,东的而西矢,北辙而南辕,是故不能。
  今天下荒乱矣,推根究极,岂不曰但知有己都不负责之由致耶?夫此但知有己都不负责,又谁实使然耶?澡发读书,天壤名立,国人师友,新知旧习,冉冉悠悠,寒暑数十,曾不闻诏之第一义,告之以作师。有英挺之姿,凌霄之志,曰古之人,古之人,非斥大慢,即目狂马+矣。嗟乎冤哉!此慢若狂,毗卢遮那顶上行,宗门何为赞之?尔见甚辄礼拜,又何为斥之?且孔子又何为恶乡愿而思鲁之狂士哉?(今时有谓圣经深理,不适孩提,当废读经。嗟乎冤哉!并此冥种而亦荡然,有死之极无生之气矣。)反覆沉锢,谁能超然?非无奇士,不甘随同。然而第二义之因,终不得第一义之果。神明潜蛰,劣菌弥密,徐而移之,回而旋之,终亦必止知有己都不负责而已矣。
  又学佛者谁不曰难行苦行,而奈何不曰作师?师者第一义也,难苦第二义也。无所谓难,而后乃能行难,变鱼饲虎,称鹰炙鹿,夫亦晚食安步而已耳。无所谓苦,而后乃能行苦,热铁洋铜,青莲赤莲,夫亦操缦安弦而已耳。苟作师也,唯曰众生,念念众生,悲之所至,无所不至。月在上方,清流浊流,容光等照。如或不然,已视为难,况能行难;已视为苦,况能行苦?僻执舛戾,终以自败,何足道哉!
  难者曰:师者第一义也,若是,则参第一义已耳,何为独作师?
  曰:觑破无明,麟角一人,弘法传灯,菩萨度众,宗门澈悟,不少大机,然多独觉。是故大乘不舍众生,作师第一。
  又难:作之君,作之师,不舍众生一也,何为独作师?
  曰: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然君也者,所以学为师也,十王大业,天人师果。由前而言,于师取资;由后而言,于师为的。唯世、出世,胥应作师。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摩诃萨,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此者。语在《瑜伽》:善男子,善女人,见诸浊恶众生,十随烦恼之所扰乱,能发下劣声闻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我当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
 
   求师二
  发愿作师,实践作师,夐乎尚矣。而乃不知师有其真,作有其法。苍莽孤特,艰苦卓绝,神之不宁,心之不平,唯私唯隘,唯乱唯慢,大愿奇难,复溺而陷,岂不冤哉?以是因缘,作师方便,求师第一。师有二义:一、法尔义;二、善巧义。
  法尔义者:凡物滋生,法尔有因,法尔有缘,缘至而因通,缘悭而因塞。孤特无枝,安能扶苏;钱鏄芟夷,谁若待时;徒涉万里,何如舟车?荒漠之指南也,迷茫之洲渚也,歧途之向导也,险道之商主也,智慧之于师也,一也。因由自办,缘必依他,唯先德之他,与同法之他,均足以增上也,一也。
  善巧义者:生灭阴阳,苦乐窳良,恩怨忆忘,过现未来,支配迭相,若是者为史事,为言文,为思想,而皆谓之有漏。史事不获现,言文不可道,思想不能到,绝对不待,唯证乃会,若是者谓之无漏。夫所谓学者,亦史事、言文、思想已耳,不现、不道、不到之境,乌乎能入?学之径绝,入之术穷,徘徊狐疑,邪见丛起,不忍世间有无漏事。嗟乎冤哉!思想者,独一无二之物也,天下若有超思之轨,不许超轨之思;既许超轨之思,胡乃不忍世间有无漏事?然而径绝,然而术穷,望而不能即,思而不能由,其奈之何哉?绝而能融,穷而能通,不谓善巧,岂可得乎?漏但当阳,无漏但藏,非谓众生无无漏种。既有其种,必得其显。天下有不可亲而引之以同类者,阳燧方诸火腾水液是也。天下有不能真而引之以相似者,嘬颐而鸣嘤鸟出林是也。师能圣言,圣言者,无漏之等流也,是之谓同类之引。师能施闻,受闻者,无漏之托变也,是之谓相似之引。初但随顺,浸假相似,浸假临入,浸假而无漏当阳,漏种潜藏。于斯时也,不谓善巧岂可得乎?师有二义:法尔,善巧。实践作师,学道归命,而不求师,岂可得乎?
  难者曰:后佛师先佛,先佛师谁佛?心、佛、生无差,不妨我作古。
  曰:事无其前,自我作古;古既可因,何劳虚牝?文史不用而递亢+辶结绳,图籍不探而乘槎通汉,是之谓不知类。
  又难:世无孔子,不应在弟子之列;世不出佛,谁可为师?
  曰: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罗刹可师,《缨络》十无尽戒,夫妇六亲互为师授。无常迅速,长劫孤露,不应我慢,焦种灭祜。
  又难:大丈夫事,超祖越佛,理非佛专,我亦佛说。
  曰: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四十九年未说一字。尔若证真,说亦无说,无说已同佛说,谁为超佛?有说尚异佛说,况能超佛?今日且谋证真,固应借径佛说。嗟乎!天下同心,曷闻斯语,投袂而起。语在《华严》: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语在《华严》: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勿生厌足,皆应随顺,弗见过失。时善财童子一心忆念,依善知识,事善知识,敬善知识,于善知识起慈母想,于善知识起慈父想,得闻法巳,欢喜踊跃,头顶礼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泪,辞退南行。
  师体三
  师以知见为体,不以得果或但仪式为体。此中理者,《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多闻熏习,如理作意,能悟入者,决定胜解资粮菩萨。若师得果,不能淹贯,而唯显通,求法弟子从何得闻?闻既无得,凭何作意?意且误作,安能胜解?若唯仪式,色见声求,尚行邪道,衣冠优孟,宁容相应?是故《法苑义林》引《十轮经》云:若无初三沙门,必不得已污道中求,其有破戒而不坏见者,亲近承事听闻法要,若破见艹必丘诳惑有情,令生恶见,师及弟子俱断善根,当堕地狱。如是死尸膖胀烂臭,若与交游共住同事,臭秽熏染,失圣法财。坏戒有见,因得续戒,善根既断,戒亦随无,故唯知见是天人师。
  此中教者,《妙法莲华》:诸佛世尊,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涅槃经·四》: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瑜伽师地》,说有三师,亦主知见:第一大师,所谓如来立圣教者,开许制止一切应作不应作故;其二绍师,第一弟子如彼尊者舍利子等,传圣教者;其三袭师,谓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同法中能令开悟、能令忆念随圣教者。绍师、袭师,时时教授教诫转故,当知三师能说传说及随说故。
  师以知见为体,理亦如是,教亦如是。濬瀹知见,求以是资,教以是师。是故《显扬圣教》成就十事,名说法师:一者、解了法义,六法十义善解了故;二者、能广宣说,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故;三者、具足无畏,法不倾动,复何所畏,于刹帝利大众等中,声不嘶破,汗不流腋,念无忘故;四者、言词善巧,语工圆满,八分成就故;五者、法随法行,不唯听闻语言为极故;六者、威仪具足,说正法时,手足不乱故;八者、勇猛精进,闻未闻法,常乐不疲故;九者、说法无厌,常为四众,广长宣说故;十、具足忍力,诃责轻蔑,不报不戚故。若为师者,具有知见,能如《显扬》十事而行,则能使人踊跃欢喜,则能使人有所悔悟,则能使人当下发心,则能使人即赎慧命。
  师道四
  师体曰慧,所谓知见。师道曰悲,所谓为人之学,充人之量,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天地不隅,日月无依,四时不拘,鬼神无私,合天之人,复礼克己。是故学亦是为人之学,教亦是为人之教,师亦是为人之师。是故教人,《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教人为仁之方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孔家师道有如此者。
  胎、卵、湿、化,色、想、有无及与俱非,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或人、我、众生、寿者,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发心以前,举足下足,当愿众生;发心以后,展转善根,回向众生。必使众生无悭无贪,必使众生慈悲喜舍,必使众生佛之知见,必使众生放大光明。众生广大至何境界,修证浅深至何位次,众生尽佛己乃是佛,众生是弃是为自弃。是故种姓初殖止是众生,极果终圆止是众生。三世诸佛,为师之道,有如此者。
  道之不明也,自私自利以为学,攘夺压迫以为政,而其所以为师者,解惑授业而已。有何道之能传?而其所以为业者,衣食住为业,发展维持强权为业,物质为业,人生日用支配为业。而其所以解惑者,解其业所不通而已。今夫数十周寒暑,数千年史事,数万里方轨,数千百群团体,诚不足宥人之思,充人之量。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孔家此言,何曾六合以外置而不议者哉?因果范围伊谁能立,而必展转根据不许超逾?以是而学,以是而教,尽大地人滔滔皆是。往哲有言: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国理。盖自自私自利之学兴,攘夺压迫之政行,而师道亡矣。
  辟谬五
  不得已而立教,不得已而制学,不得已而作师,皆非本然,无非方便。律不许说出家过,何以《涅槃》维持比丘付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佛法寄于声闻,何以《涅槃》大经独付嘱诸菩萨?修行必离门+贵芮,何以《维摩诘经》:父母不许出家,发菩提心即是出家?羯磨凛遵无违,何以《善戒经》中:像前受戒,得果成佛,同归一致?法通,而窒之奈何;法广大,而隘之奈何;法超,而范围之奈何;法唯一不二,而歧之奈何;法有其意,而迹象求之奈何?非僧不许为师,非出家不许为僧,种种封畦,创为异议,执之不移,遂使大教日即式微凌夷,至于今日也。嗟乎冤哉!当揭至教,开示群迷。
  一、唯许声闻为僧,谬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祗声闻为僧。又云:我当以无量阿僧祗菩萨摩诃萨为僧。龙树《智论》释云:释迦文尼佛、千二百五十比丘为僧,无别菩萨僧。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无别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按此经论,有菩萨僧,有声闻僧,有声闻、菩萨杂僧,非唯许声闻为僧。释迦会上,无别立菩萨僧,然次第入中坐,则亦僧类而已。又《首楞严》三卷,释迦于一灯明国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但有菩萨僧,是则释迦会上唯声闻僧,亦不可得而执矣。
  二、居士非僧类,谬也。
  《法苑义林章》有一类师,引《十轮经》: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异生,乃至具足世间正见,彼由记说变现力故,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名最下品示道沙门。而释之云:依彼经说,真善异生持别解戒,具足正见,说圣道法,名为示道,真实三宝通异生类。其有异乎此者,则驳之云:内理无诤,外事和合,可名僧宝,设非沙门而住圣道,理无诤故,得名僧宝,与诸沙门种类同故,其非沙门,但住戒见,于理非和,云何名僧?按此经论,居士虽非正僧,而得许为僧类,诸师皆同,但后师主得果居士,前师则主正见居士,稍有区别而已。然《涅槃》第六: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则知我佛所重,乃又在于正见也。正见所披,虽非无漏,随顺无漏,趋向无漏,是亦无漏。是故有人出世,具烦恼性,与四沙门果同列四人,佛劝迦叶,舍命供礼,见《大涅槃经》第六卷。
  三、居士全俗,谬也。
  异俗为乘,三乘者,菩萨、缘觉、声闻也。在家居士授菩萨戒,发菩提心,六度四摄,虽非入地,称菩萨乘。《报恩经》中:鹿女夫人、五百太子修道得果,不从师受,名为独觉,有多同行,名为部行,如上二界六欲天等,二果四果无出家像,此为居士称独觉乘。《杂阿含经》三十三:在家得三果。《优婆塞戒经》:优婆塞得三果。《俱舍》:杂心比丘尼得二果,四众得四沙门果,然值无佛世,亦在家得四果。《俱舍》二十三:预流至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艹必丘形相。《大智度论》四卷:四众尽漏通名声闻,此为居士称声闻乘。按此经论,大小俱许在家三乘,岂其披剃缺缘,但认迹形,屏为全俗?
  四、居士非福田,谬也。
  智者疏《梵网》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在家未当,田任未制。执不知权,遂谓居士绝对不田,不应化缘。然《首楞严经》,文殊答言:有十法行名为福田,如须菩提无诤三昧,为诸声闻、辟支佛中第一福田;能十法行,佛菩萨中第一福田。《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若善男子、善女人****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有初发菩提心者,则能得一切福德三昧。三法布施,四法布施,持百福相为大福田,养育一切诸众生等。《法苑义林》:异生戒见,能生物利,是真福田,非僧宝摄,无圣道故,福田义广,宝义局故。维摩居士,妙香世界分卫佛食,还作佛事。胜军居士,德重智高,时人不敢斥尊,德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学业有余,理当食邑。按此经论,在家发菩提心,是大福田,在家戒见,亦真福田,在家弘法,理应得食,云何居士不为福田、不应化缘?
  五、在家无师范,谬也。
  智者大师为护比丘住持,权说在家无师范义。若遂执为真实,则有自教相违过。《梵网》卷下,第十八无解作师戒、第四十拣择受戒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智者所疏,三众在家无师范义,不为彼制。然义寂不许,俱据《缨络》夫妇六亲互相为师,并及其理,辨驳无余,著述具在,是故有过。晋译《华严》、魏译《十地经论》:菩萨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师为尊,而下文乃说若欲舍家云云。又说菩萨于一切众生生师心、大师心,众生常为无明所覆,我应令彼无障净慧。《瑜伽师地》:善男子,善女人,乃于末劫浊世众生发菩提心,令此有情随学于我。《唯识述记》:世亲时人有火辨者,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释此本颂称十论师,胜军居士亦称论师。按此经论,非唯比丘乃即称师,居士虽贤必不可师。
  六、白衣不当说法,谬也。
  白衣高座,比丘下立,不合仪式。若非高座,云何不可说法?释迦会上,众多在家宣助阐扬,佛时赞叹,云何白衣不当说法?王舍城中,颰陀婆罗善守十六而皆住家,毗耶离中宝积王子,瞻波国中星得长者子,舍婆提国导师居士,弥梯罗国那罗达婆罗门。是诸白衣,非为持一佛*轮故发无上心,乃至非为持不可说三千微尘佛*轮故发无上心,尽教一切十方众生,说法无希望,巧说因缘法,无数亿劫说法巧出。《大智度论》历历详叙,处处经中不少此类,皆足取据,云何白衣不当说法?智者大师疏《梵网经》,于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中言,在家不全为法主,止说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诸不善读,执而不通,谬倡[衛/言]言,在家白衣于法止说一句一偈,非为法主不可说法,三藏十二部遂锢一隅,渐积陵夷,谁之过欤?
  七、在家不可阅戒,谬也。
  《瑜伽师地论》四十,即《善戒经》、《地持论》同本,言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羯磨受戒,如是菩萨,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住律仪戒,有其四种他胜处法、四十三种有所违犯。其第二十五不许学小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又第八戒,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柰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菩萨于中应等修学无有差别。圣典煌煌,大应学小。奈何在家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不应详阅比丘戒律?有古大德发如是论:在家阅戒,于小为犯。然若精熟用化有情,虽有违犯,净而非染。如是清净,犯亦无碍。是等圆通,最堪崇敬,吾于密部,亦如所云。
  八、比丘不可就居士学,谬也。
  《瑜伽师地》八十九:复次,心清净艹必丘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一正教授,谓有三种正友所显:一者大师,二者轨范尊重,三者同梵行者及住内法在家英睿,如是名为三种正友,诸有志者从彼应求积集善门真正教授。《华严·入法界品》:称善知识比丘五人,尼一人,长者十一人,优婆夷四人,婆罗门二人,童子四人,童女二人,女二人,王二人,夫人一人,仙人一人,外道一人,船师一人,神十人,天一人,菩萨五人,一一请求,殷重授受;云何比丘不可就居士求学?观音六字大明传于居士,舍利弗等不二法门闻于文殊及维摩诘,玄奘法师唯识法门,五天独步,此土创垂;然其就学,乃在胜军居士一年有余,载《慈恩传》,可细披寻。云何比丘逞其封固,弃甘露味,自绝生途?尚慎旃哉!慧命摧残,何嗟及矣。
  九、比丘绝对不礼拜,谬也。
  《涅槃》第六,佛告迦叶,若有建立护持正法如是四人,当舍身命而供养之。即为说偈: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犹如事火婆罗门等,亦如诸天奉事帝释。迦叶问言:若护戒长宿从于年少,若护戒年少从破戒长,若出家人从在家人,礼则犯戒,不礼诸人,此偈虚妄。佛告迦叶:善男子,我为未来诸菩萨等学大乘者说如是偈,不为声闻弟子说也。是故《华严·入法界品》:求菩萨行,不问僧俗,既闻法已,头面礼足,绕无数匝,辞退南行。是故德光论师求法睹史,见弥勒尊非声闻像,而不礼拜,终不得闻。比丘不拜天子,理也;比丘不拜善知识,非理也。必执一说而固守之,亦小乘人毫无悲心而已。
  十、比丘不可与居士叙次,谬也。
  《大智度论》:释迦会上,不别立菩萨僧,菩萨入声闻中次坐。《梵网》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义寂法师注叙三义:一、师但受菩萨戒为次第;二、师未受菩萨戒,比丘坐菩萨下,若受,比丘依旧夏,不依新定;三、师不问声闻、菩萨差别,但先受戒,即在前坐,文殊、弥勒入声闻众次第坐故。然太贤谓和尚云,据实菩萨虽是在家,坐于声闻大僧之上,如《阿阇世王经》云:文殊云迦叶上坐以耆年故。(三义。)迦叶让言:我等在后,菩萨尊故。一义。舍利弗云:我等亦尊,已发无上心故。(二义。)迦叶云:菩萨年尊,久发心故。(一义。)故文殊所将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叶等五百声闻在后而坐。又《阿世王经》:迦叶与五百比丘入城分卫过候文殊,文殊著衣,谓迦叶前行,我今从后;迦叶、文殊辨论要义,卒复文殊在前,诸在家菩萨随中,声闻悉从在后,便俱向道。按此经论,诸所争者,在前在后而已,岂谓出家在家不可入中,不应叙次?
  上来诸谬。就居士品边合并而观,非僧类,非三乘,非福田,非师范,不应说法,不应阅戒,乃至不可入比丘中行坐叙次。但应奉事唯谨,一如奴仆之事主人,压迫不平等,乃至波及慧命。而为居士者,谦退又退,无所容于天地。嗟乎悲哉!形情若此,遑冀清超特达,行毗卢顶,干大丈夫不可思议、不可一世作佛大事!
  就比丘品边合并而观,不广就学,不拜善知识,不与人同群,间有参访,如不得已,忍而获求,行将速去,外顺同行,中怀慢志。嗟乎诶哉!买菜乎,求益也;攫金乎,宋人之盗市也。佛法封于一隅,一隅又复自愚,颛慢日炽,知识日微,又乌能续法王事,作诸功德,尽未来际!迫不得已,发沉痛语,应亟醒迷,翻然易趣,不应生误,谓虐谓鄙。
  哀亡六
  君所不臣于其臣者,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北面拜。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颜渊死,子曰:天丧予;车以为椁。子路死,子曰:天祝予;食遂废醢。孔子殁,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相向而哭,皆失声,子贡筑场,独居三年,然后归。数千余年至于赵宋,杨时事程颐,入室,颐假寐,时侍移晷,门外雪深三尺矣。由是观之,师之尊也,师弟之际,情之至也,义之尽也,骨肉之无逾也。以是严厉,以是精神,以是恳悃,虽造天地,铸宇宙,不难也。
  楚元王礼师设醴,王戊即位忘设焉,穆生退曰:王之意怠,不去将钳我。已而申公白生果胥靡,衣赭衣,杵臼碓舂于市。嗟乎冤哉!师无其道,猴沐而冠,潮流所趋,又易以艺,梓匠轮舆,计功而食,贩夫鬻妇之场,叫嚣争斗不止,陵夷至于今日也,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孔氏世间学,人道义。天地者人生之本也,先祖者人类之本也,君师者人治之本也。故礼有三本: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佛则不然。世、出世学不独一道,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与俱非,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故唯一本,谓天人师。慧命者,天地所不能生也。无漏者,先祖从无其类也。无碍者,君师所不能治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止一师,非寻常师。断臂焚身,无与其恩,继志述事,乃称佛子。故夫学人,止有誓愿,止有求善知识,止有念念众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师以是贻资,资复以此贻资。今也不然,师不必贤,弟不必学,唯衣食住以续以嗣,养父假子云礽百世。大厦已倾,言亦曷济,悠悠苍天,奈之何哉!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悲训第二
下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谈内学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目录 编选者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唯识抉择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心学大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内学》叙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方便与僧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虚妄分别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二谛三性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唯识法相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二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今日之佛法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谈内学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悲训第二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教训第三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瑜伽师地论》叙..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