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教训第三
 
[欧阳竟无居士] [点击:2882]   [手机版]
背景色

释教训第三
  导引一
  证智无戏论,佛境菩萨行,此之所谓教。
  何谓无戏论耶?无著释龙树八不偈云:非灭不灭,非生不生。应知诸句皆如是说。不可说此法非灭故名不灭,世谛不异第一义谛,一相无相故。亦不可说此法无灭故名不灭,非灭中复有灭故,涅槃无体不得遮生遮灭故。盖非灭不灭云者,说灭戏论也,说不灭亦戏论也。根本此事非谈生灭,而以生灭作此事谈者。反覆转展皆戏论也,是故非之、不之也。《般若经》云:菩萨安住诸法无自性中,观蕴、处、界,乃至观一切智智,若常无常,若寂不寂,皆戏论也。念谛应知断证修,戏论也。念静虑觉分乃至一切智智应修应证,亦戏论也。应观种种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戏论是三界二障之所自出,不其戏论,则正性离生之所从入也。
  何谓佛境耶?不其戏论,非一切法断灭无有,而内证圣智之异其所依也。《般若经》云:愚夫异生所执,非一切如是有故,如无所有如是而有。又云:如如来如实通达生相法如是而有也。能证乎是,是为证智。证智所缘,是为佛境,法界真如是也。毕竟空也,一切智智也,无余涅槃也,第一义谛也,一乘道也,无学也,无位也,顿证也,一也。
  未得证智,以生灭心随顺佛境,趣向佛境,临入佛境。《般若经》云:初学菩萨,若欲疾证一切智智,于善知识所,能闻广略教相,受持、读诵、思惟、观察,令心、心所于所缘相皆不复转。又云:从初发心至坐道场,无容横起诸余作意,唯常安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令心、心所于境不转。又云:于诸法中不作二想,名无上菩提修菩萨行,思惟在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无性为性,法界为相,所缘亦无性,行相亦寂静,正念而增上是也。
  发心作佛,念念是佛。而不然者,二想杂想,间断不续,又乌能佛境为主,戏论为客哉?而不然者,学四谛则落声闻乘,学十二因缘则落缘觉乘,学六度万行则落菩萨乘,空则恶取于空,有则非善巧乎有,各端其极,水火不融。如来所愿,顾若是哉?唯有一乘道,无二亦无三,于无性无动,于智智不转。以谈瑜伽则离言自性,以谈般若则是法平等,以谈涅槃则佛性中道。万派千流汇归瀛渤,无不同此法界流,无不同归一法界。若其发虑,则所向有殊,所施各异,说相说性,说常无常,释迦说法四十九年,何尝自语相违?是则相反无不相成,是则汇流无如趣一。
  何谓菩萨行耶?本性空也,二取空也,三自性也,道相智也,无住涅槃也,二谛也,三乘也,行、引、修也,渐次之历位也,分证也,一也。既佛境矣,而菩萨行何耶?不得已之作也,自然之趣势也,巧便之施设也。不能用顿,则方便用渐,三智三渐次,三阿僧祗劫必能顿证;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亦无渐之非顿而已矣。不能用圆,则方便用分,菩提分法满即菩提,以法学法界,复以法界学一切法;以法学无所得,复以无所得学一切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亦无分之非圆而已。不能遍一切一味,则方便用通,一摄一切,一入一切,则一法成佛;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则法法成佛;无住涅槃观空不证,川纳众流,海纳百川,亦无通之非遍而已矣。是故行三自性于毕竟空,大悲度情有依能遍也。行道相智于一切智智,行无住于无余,无穷无尽而无遗也。行俗谛于第一义,熟情严土,后得智圆也。行三乘于一乘,行分证及行、引、修于果境,径无不通,无碍自在也。
  是故无佛境,则渐不能顿,分不能圆,通不能遍。滞于一隅,朝宗无期也。是故无菩萨行,不能用渐而顿,不能用分而圆,不能用通而遍,彼岸天涯,无航可渡也。是故僻执久行者,破碎支离,磨砖作镜;高谈一乘者,凭虚凌驾,娱乐乾城;皆以不得方便善巧故也。《般若》云:菩萨不从佛及善友,闻说殊胜方便善巧,虽亲近诸佛、种诸善根、承事善友,而不能得一切智智。是故方便为究竟也。是故新学菩萨于最初学极不可忽者,方便善巧是也。是故佛境菩萨行合,而后为教也。
  释义二
  将欲释佛境菩萨行至义,必先明不可思议三事,三事既明,义乃有据,不蹈虚臆。
  一、真妄主客事。《胜鬘经》言: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据此,则真与妄法并时发现也,非止一真更无有妄也,非妄灭然后有真也。《楞伽经》云:诸有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妄法是常相不异故,心意识转,即说此妄名为真如,若无如来藏名藏识者,则无生灭,然诸凡夫及以圣人悉有生灭。《解深密经》云:如实了知离言法性,于有无为决定无实,然有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状迷惑觉慧,不如所见坚固执著谓为谛实,彼于后时不须观察。此则说妄非为无有,而不执也。然《密严经》云:赖耶与能熏及诸心法等染净诸种子,虽同住无染。又云:藏识与七俱,体性而无染。此与《胜鬘》说染不同者何耶?据《辩中边论》,如水界、金、空。则此染者真妄不离,是故云染;非同世说和合一味,是故非染。此中辨析,厥有二义:一者、涅槃唯真无妄,不与生灭相应故。无余涅槃无损恼寂灭中无边功德,如如不动,其一分现前者,皆由先时菩萨愿力发起而来。譬如灭定,由先加力出起游行。是故说真如缘起者,乃邪说也。一真法界,诸佛自证理同不异,谓之为一。而言别有一境众其一心,亦邪说也。二者、菩提真妄不离,与生灭相应故。生灭相应,八识遂变根身、器界、心及心所,名之曰藏。依藏净种曰如来藏,依藏染种曰阿赖耶。同一八识,增立九识,亦瞽说也。
  二、智如非一非异事。以法言非一。《楞伽》、《密严》俱称五法。《密严》云:法性名如如,善观名正智。《楞伽》云:真实究竟,自性可得,是如如相,不生分别,入自证处,是名正智是也。以义言非二。《般若》云:变化与空,如是二法非合非散,此二俱以空空故空,不应分别是空是化。若以生灭言,又非是一。智与生灭相应是化,如不与生灭相合非化。《般若》云:真如名为无生无诤,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其言真如虽生诸法者,依于真如而有一切法生,非真如生一切法也,法若即如,法尚不生,何况真如而有生法?如智既分,明与无明,义自相对。《密严》云:法理相应,明了能见,说为正智。《般若》云:于无所有不能了达,说为无明是也。若无明对如,则体用不分,法相淆乱,不可为教。
  三、法法成佛事。《般若》云:诸菩萨摩诃萨于诸行相状,能正显发道相智者,遍于如是诸行相状,皆现等觉。与《华严》位位成佛义无差别。盖般若学蕴、处、界空,以自相智入正性离生矣,复回而观蕴、处、界空,业学行三渐次而修六度六随念,乃至一切善法。是故一入一切,一切入于一切,金刚道后菩萨佛等,而无间行仍称菩萨,不必但三三昧证空称佛也。所以必法法成佛者,《般若》中有三义:一、令有情法无倒解;二、知有情意乐随眠为作乐利,遮障示修;三、知有情诸根胜劣,于所说法终不唐捐。三事既明,乃释至义。
  佛境,毕竟空;菩萨行,则本性空、二取空。云何本性空耶?龙树有言:毕竟空者,无有遗余;本性空者,本来常尔。毕竟空者,三世清净;本性空者,但因缘和合,无有实性。毕竟空者,是其深空;本性空者,是中道空。毕竟空者,一切佛行;本性空者,菩萨所行。本性有理破不心没,是故新学菩萨无不取用于本性空,为惊怖空而设方便故也。《般若》云:非别实有不空涅槃,然我为新学菩萨说涅槃非化。善现问:云何方便教诫教授新学菩萨,令知诸法自性常空?佛告善现:岂一切法先有后无,而不常空?然一切法先既非有,后亦非无,自性常空,不应惊怖。应如是令知诸法自性常空。
  云何二取空耶?为导俗故,为导俗以趣空故。导俗趣空,立依他如幻;如幻更执,遂生二取为遍计执;如幻自然,即二取空为圆成实;是为无住异门说三自性。此三自性皆心境上事,皆相用边事,但有此施设事、缘生事、实相事,非如幻上更有自性事。是导俗以二空,绳非蛇而所空,麻非绳而能空;岂增语以三性,更八不而增名,复九喻而增相?是故龙树为取真而无性,此之无性但无增语,非性全无,以有实性曰无性性。无著为导俗而自性,此之自性但有此事,非主宰有,以无主宰曰性无性。大士婆心,各以方便异门诠空,使人明了。奚必舍义,别滞于文,法苑长悲,执竞千古?
  佛境,一切智智;菩萨行,则道相智。一切智智何以为佛境耶?一切智智有二相:一、寂灭相,谓一切法皆同一相,寂灭相也;二、遍知相,谓诸行相状,能表诸法,如实遍知也。菩提涅槃,是称为佛,佛之知见,一切智智是也。佛之知见依于为境,则无性为性,法界为相。无性为性者,所缘亦无性,行相亦寂静,增上于正念也。法界为相者,法即法界,法界即法,学法界于法,学法于法界也。
  道相智何以为菩萨行耶?能往一切智智为道。道相智者,赅用三智以为其相,行至于一切智智是也。三智者,小果蕴、处、界为一切智,极果一乘毕竟空为一切智智,自果发心至证觉为道相智。发心至证觉有二事:一、诸道般若,统摄三智,法法成佛;二、无相般若,不住有相,除遣一切。自始至竟,念念菩提,曰菩提道。被大功德铠,任不思议事,曰菩萨道。境以佛道,为顿而总;行以自道,为渐而分,曰菩萨行。行乎自道,曰菩萨行行于道相智也。行相纷繁,渐分为四:曰地前,地上,地满,地竟。
  地前行者:植基在一心,得道在善友。植基在一心者,思惟一切智智念念不忘,死急事来都应遣去,深信成种乃可为基。经所谓圆满无性为佛,渐证无性为圣,深信无性为贤善士也。经又言:行、引、修三慧,以般若力,破蕴令空是涅槃相,出定住情还念寂相,悟一切空,地前行慧也。不可说有无,言语道断,则初地引慧。入甚深禅,复以般若破禅与禅缘,又地地修慧也。得道在善友者,与人巧便,方为善友。巧便云者,非诸善根,非诸善法,而佛之知见。亲近诸佛,承事善友,种诸善根,而未得闻殊胜方便,终不能得一切智智。初发心人,于佛圣贤及正知处多闻闻持,应深作意。既得巧便,不其戏论,于声闻道遍学满已,即以自乘,由三三昧而入正性离生。是之谓地前行。
  地上行者:一用小道,二用极道,三用自道。遍学八地,胜智超入,复由诸道渐次修证一切智智。声闻果向,断智即菩萨忍,熟情严土,不离一切相故。如是驯至八地,则一切智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是为一用小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菩萨为欲圆满布施,即于布施中摄受一切而行布施,由此因缘而无二想。一切入摄,与佛无二,故云成佛,是为二用极道。初地至六,配修六度,是有三要。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也。无实成转灭入诸法相,无所作能入诸行相也。泯有无想即是顺忍,亦是修道,亦是现观,得自在转得受记忍,虽得胜果而不取证也。驯尽六地,即出世间,即为无相。七地无相尚有功用,驯七地尽无功用矣,是为三用自道。是之谓地上行。
  地满行者:熟情严土,神通大用也。无量无边,几佛功德,入大地狱,事十方佛,割济旁生,饶益饿鬼,烧殿警天,世、出世间,法施微妙,有如是希奇。一法成佛一入一切,法法成佛一切入于一切,虽一切一切而法未尽,尚见行修,故名为行,亦名为渐。菩萨十度,前六自分,后四增胜,方便增施,愿增精进,力增禅定,慧增般若。以有增进,方能广大威德,入佛法身,富乐庄严,不沉湎于尼夜摩性。是之谓地满行。
  地竟行者,菩萨行圆满时,断一切习,觉一切相,得一切智,几与佛齐,为究竟行。道相智至此,举足下足皆如来行,为究竟行。佛与菩萨性本无异,但位不同。金刚道后解脱道生,一刹那顷即成正觉。此刹那顷,出时称佛,入刹那时,犹称菩萨行。由本性空而毕竟空,一切一切,已能顿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须分法,是之谓地竟行。
  四行分布,析佛无遗。求总于分,得顿以渐,诸有智者,譬喻而明。水大周世间,诚不可思议。然设方便,积集观全。小德历遍川流,汪洋穷于瀛渤,岂其大量绝无方便推测而知欤?又如帝京千里而遥,神通如壮士,屈伸臂间即至。未得通人,率履周行,夕露晨霜,时哉不失,岂其佳地达竟无期欤?
  佛境,无余涅槃;菩萨行,则无住涅槃。无余涅槃者,涅槃寂灭,无余则二寂灭:一、寂静寂灭,解脱身能得;一、无损恼寂灭,无量无数广大甚深,非得法身不能显现。人恶空无,难语寂灭,迫不得已,略譬万一。中夜中天,一轮孤月,万籁俱寂,玉宇无云,寂照河沙,无品不净。当此时也,方寸翕然,谁不乐寂,而况乎大道非色,绝对非喻者哉?是则无余至亟,而菩萨无住,何耶?直追在佛,诚惧落于声闻。力进在学,又恐湎于无为。故于无余入游观定,非得少为足、证而长居。涅槃八相:尽、善、真、实、常、我、乐、净。声闻唯六:以其得解脱身,尽、善同佛;不得法身,不真不实。以其得无漏圣道,安乐清净;不得般若,无我无常。云何为常?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法住刊量,入大定窟而非入灭,是故为常。释迦牟尼,于娑婆国舍一根身,于一灯明入一器界,出没隐现而非涅槃,是故为常。云何为我?大我有八自在:一、一身多身;二、一微尘身满三千界;三、满身过沙界而无障碍;四、一心不动令众有心;五、一根知六;六、以无所得而得涅槃;七、说一偈义长劫不穷;八、虚空不现令一切见。恣肆淋漓,纵心所欲。若不如是,不能尽未来际、作大功德于无边也。是故非仅解脱涅槃,而三德涅槃。无住者,必得般若、法身,入一乘道,而无住于解脱涅槃也。八地几灭,以佛呵斥而圆满其行。声闻趣寂,佛恶焦败而禁人与俱。是故经言:观空不证,箭箭注楛也。此之谓菩萨行也。
  佛境,第一义谛;菩萨行,则二谛。无著释龙树论:若说二谛,此如是说,不异世谛,而更别有第一义谛,以一相故谓无相故。以如是义,《中论》偈言: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知此,二谛之义者,彼于佛深法,则不知真谛。以无自体如,本性空如,此则是谛;一相无相,于此不破,据此而谈,谛非无俗,但唯一相,俗不离真。不二法门,离言默契,曰第一义谛。众生不知第一义空,方便说教,令俗易了,故曰俗谛。第一义谛但缘总相,俗谛为众分别令知。是则无言无别之真,是佛境;言说分别之俗,是菩萨行也。是则总非一合相,应具多分,说真中有俗。分出于总相,无非是总,说俗中有真也。是则三科四谛,无不依于法界真如,而皆是真;三科四谛,于依他上二空圆成,而皆是俗也。是则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也。说真说俗,为依他故,为立教故。佛言:心性本净,而有客尘,是为依他。若破依他:一、恶取空;二、拨无俗谛;三、拨无染净;四、无后得智;五、无立教地;过失无边,戕贼胡底,夫安可哉?是故立四真谛:一、三科;二、四谛;三、二空;四、一真。立四俗谛:一、瓶盆,瓶盆遍计从能诠说谛;二、三科,缘起实有;三、四谛,为安立谛;四、二空,非安立谛。
  佛境,一乘;菩萨行,则三乘。射人先马,擒贼先王,止有此乘,无二无三,直趋所的,毫不人情,是谓一乘法门。说一乘法,今举七教:一、《般若》,以无所有破执一三,即毕竟空义。二、《密严》,赖耶胜教,内证圣智义。三、《楞伽》,能取所取空,俗谛空义。四、《胜鬘》,说第一义,为法身义。五、《法华》,佛之知见,一切智智义。六、《大法鼓》,如来解脱,则解脱义。七、《大涅槃经》,无上醍醐,是佛性义。种种所说,诠各不同,而皆一味。一味于佛境而已。
  今涅槃学,教叙《涅槃》。经云:是经三大义:如来常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说一乘法。以说一乘法故,信则龙女顿成,谤则善星生陷。不可思议,以譬而明。譬如大海众宝蕴藏故,譬如须弥山众药根本故,譬如虚空一切住处故,譬如猛风无能系缚故,譬如金刚无能破坏故,譬如恒沙无能算数故,譬如帝幢法网无边故,譬如商主趣涅槃城故,譬如导师引商入海故,譬如日月顿破幽冥故。是应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如是《大涅槃经》。雪山半偈,布施身命,以我热血,供彼夜叉。而况全经,汪洋曲尽,不可思议者哉?多生难闻,唯此佛境。
  是则直趣一乘可矣,而又说菩萨行,而举三乘何耶?是有五义,岂容矛盾。一、甚深义;二、广大义;三、众生根器义;四、出生义;五、缘助义。一一应以经详。
  一、甚深者:经云:大海八不思议,深而无底。或说不得菩提不转*轮。或说常,或说无常。或说一乘,或说三乘。是故甚深。
  二、广大者:经云:大海八不思议,众宝所藏。三十七品,圣梵天行,诸善方便,众生佛性,三乘及佛乘功德,六度与无量定慧,蓄蕴难测,其无津涯。又云:海受众水,三乘如来所入之处,名大涅槃。三三昧,四禅,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随能摄取如是无量诸善法者,名大涅槃。又云:听《大涅槃经》,断一切疑,知法知义。
  三、众生根器者:经为声闻、缘觉,方便说三。而乘唯是一,教则有三;教唯是一,乘则有三;顿渐二家,诤论不解。以吾观之,但文字障,义则无殊。乘为行具,乘而行之,以达菩提。教为导引,引而导之,以证正觉。其为循境而行,以期成佛,一而已矣。故虽唯赐白牛,而一雨普被,诸草各别。化城使息,慰彼疲劳。故虽分谈五姓,而姓以习成,但种非性;小能回大,不以格绳。一乘刊定,三乘朝宗。斯无不同,中间小异,何足纷纭。
  四、出生义,经云: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从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经》,犹如醍醐。虽非生因,而是所出。以出为生,故经又云:因乳生酪,因酪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
  五、缘助义:涅槃不从作因有,从了因有。了因即是缘因。众生为正因,如乳生酪,六波罗蜜为缘因,如软酵等。然三十七品、六波罗蜜,虽是了因,但涅槃因。无量阿僧祗助菩提法,乃得名为大涅槃因。是故经言:师子大王,安处岩穴,四足据地,晨朝出穴,频伸欠呿,四向顾望,发声震吼。为众生、为破邪、为小悔、为四部不畏,从圣行、梵行、天行窟宅频伸而出,观益众生决定而说,十住菩萨能修三行则师子吼。三行者:五行中三菩萨自乘。五行前一是为病行,为声闻行;五行后一为婴儿行,佛与菩萨相共所行。夫道相智者,摄小赅佛,不局于自,全体而行,为菩萨行行于五行者也。病行,在蕴、处、界;圣行,在戒定慧;梵行,慈悲喜舍;天行,十波罗蜜;婴儿行者,不能来去语言,不知苦乐昼夜父母,不能造作大小诸事,未知正语,但能婆啝,杨叶而止其啼而已。能行五行,乃得十德。何谓十德?一者、知法义,断疑曲,了三句;二者、得通自在, 闻见知胜;三者、舍阐提慈,得如来慈;四者、不逸成佛,福田净土,灭余断缘,净身无相,离怨离惑;五者、根具不边地,天爱宿命智;六者、金刚三昧,破一切法;七者、友及三慧,涅槃近因;八者、远离蕴见,念定菩提,四梵一道,心慧解脱;九者、信直持戒,近友多闻;十者、觉分入寂,说经示性。十德虽非得究竟果,自位圆满,而得胜进。亦庶乎其不差矣!
  说教三
  毕竟空义,无所云教。而众生不知,方便大悲,教乃权立。是故染净之谓教,是为教中之义。是故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之谓教,是为教中之法。今所详说,说取舍义,说唯识、唯智、涅槃之学。其五法三性,识及无我,如是诸法,适于其中随宜而说,不复更详。舍染取净,诠以三德涅槃。则舍染义为解脱义,离二障空二取,因之有唯识学。以舍染而取净义,为般若义,不戏论观实相,因之有唯智学。取净义为法身义,染亦是净,无非中道,因之有涅槃学。
  唯识学云何舍染耶?染生于虚妄分别,若不成立虚妄分别,则系缚解脱即应皆无。如是便成拨无杂染及清净失。无修无对治,无教无出期,遍此一法界,皆波旬势力。是故立量:虚妄分别有,许灭解脱故。谓灭此乱识上二取,得二空所显真解脱故。虚妄分别性是依他,成立依他,舍染取净,教然后立。依他起上,二取是无,是遍计执,犹般若之不其戏论也。依他起上,二空是实,是圆成实,犹涅槃之常、乐、我、净也。而皆在依他上显者,三性不离唯识,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故也。
  法真而妄立何耶?此法尔如是也。妄中唯有空,于空亦有妄,《中边》所谈也。似色相续染为依故,若不尔者,非义起义倒不得有,即二障清净俱不得有,《摄论》所谈也。自性清净心烦恼所染,难可了知也。然《中边》云: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又云:虽先染后净,而非转变成无常失,如水界、金、空,出离客尘,非性转变也。
  唯识学染如何舍染耶?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等流无漏,闻思所出,仗真实依,为引发因,十法行句,于斯为重也。二、对治,贪观不净,嗔观慈悲,痴观缘起,慢则析根,疑复数息。三、伏断,烦恼见伏在于地前,断则见道;烦恼修伏,入地乃尽,断必金刚。所知见伏在于地前,断则见道;所知修伏,十地乃尽,断于地渐,于金刚顿。四、离言自性无分别智,起八分别,出生三事,妄依缘事,及见慢事,贪嗔痴事。破遍计执,破恶取空,唯有平等远离分别,最胜空性广大胜能。五、四寻四实,寻思在暖顶位,如实在忍法位,必名义空自性差别空,然后入地生如来家。六、善巧相应,三科善巧,乃能驭俗,如是六善巧,十善巧,开合随情。七、后得智圆,生摄地行究竟瑜伽,圆满菩提皆后智事,方愿力智,辅助六度,遍周法界,亦后智事。八、转识成智,修十波罗蜜,断十地粗重,证十种真如,得二法转依。无住涅槃四智心品应详其事。如是八义,为唯识学染得舍事。
  唯智学云何以舍染而取净耶?无义,不义,非义,是舍染义;不异义,即义,平等义,是取净义。观一切法自相皆空,无实、无成、无转、无灭,入诸法相,知一切法无作、无能,入诸行相义。增长觉分熟情严土义。以无所得为方便而求一切智智义。实相相应平等平等义。是为舍染而取净义。既非为舍染,又非唯取净,则如来藏事应辩而明。一切染净法种蕴八识中,名曰藏识。阐赖耶义者,曰无漏寄赖耶中转。阐如来藏义者,曰烦恼客尘缠于藏识。实则染净诸种子,其聚于藏识中也。种聚于一处,而《楞伽》曰:如来藏藏识者,是净种所依。《密严》云:如来清净藏,和合于习气,变现周世间,与无漏相应,雨诸功德法,是也。唯识称阿赖耶藏识者,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是染种所依。《密严经》说:变色翳见,生识作业,似色似我,无不依于赖耶而转。《瑜伽》亦说本转互生,是也。是则染净有异,非识有异也。然赖耶诠种亦非唯染,唯识三性中谈,分别缘所生,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是故《密严》以赖耶立教,曰赖耶即密严,曰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盖言净藏赖耶,犹俗谛不异于真谛故也。随缘不变,非是真如,是八净识。《密严经》云:识随分别种,无思及分别。无处不周遍,见之谓流转。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转法。赖耶本无过,过在于末那,无始戏论熏,变境弥世间,意执我我所,思量恒流转,诸识类差别,各各了自境。赖耶为变熏,复增长余识,更互以为因,相续而转生,常无有断绝,是故应断七。唯识对治断,作意在御七缠缚。唯智迷悟断,作意在八不随缘。所趣不同故也。
  唯智学何以染舍而净取耶?一、归依,通途为三,兹则取一。《涅槃》归依佛性,《法华》归依佛见,《密严》归依密严,《胜鬘》归依法身。二、信,佛体是信,皆有佛性,皆有佛体,皆得成佛,性自是佛,但无分别,一往直前。三、住,得无分别,支解不动。四、解行,闻法而觉悟,离文字分别,入三解脱门,是名为得悟。此闻法者,闻阿赖耶即如来藏之净法也,唯识解行在一引发,唯智解行乃在一悟。五、法相善巧,色心不相应,有为与无为,皆是无分别,不同唯识诠后得智。六、四谛,以四谛而得涅槃,非由苦集灭道谛,非由苦集灭道智,但由平等实性,即是涅槃,苦灭非坏,常住自性而已。七、定,一依无自性,从初发心,历遍十地无有转移。八、净土,密严微妙善说赖耶,瑜伽所生胜于极乐。如是八义,为唯智学以舍而得取事。
  涅槃学云何取净耶?取净者,取于毕竟义也。毕竟义者,常、乐、我、净之涅槃也。此常、乐、我、净之涅槃,唯佛为能,而说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则皆作佛,是为一乘法毕竟义。四十九年最后说者,众生外道四倒,是故最初方便引导,说十二部经无常,而声闻又四倒,是以最后开权显实,说此一乘法《大涅槃经》常也。若使众生早知毕竟空,声闻能悟毕竟空,则早说一乘法常,不必最后说耳。说一乘法者,说众生有佛性能得涅槃常也。若是,则佛性义应辩而详。
  成就恒沙佛法名为法身,即具足无边佛法名为佛性。人有百体如佛法身,胎具人骸如众佛性,唯见不见判显不显,是以异耳。此有法具,亦有人具。
  法具者,无明有爱,中间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宝积》亦说离二边而处二边之中,为中道也。以是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赅遍于一切。因是十二因缘,因因是观缘智,果是菩提,果果是大涅槃。彼无明因行果,行因识果;则无明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以是十二因缘,不生不灭,非因非果,常恒无变,与佛性同,名为佛性。见一切空,不见一切不空,乃至见无我,不见为我者,不名中道。见空与不空,无常与常,苦之与乐,无我与我,一切平等,是第一义空,名为中道。烦恼即是菩提,香味无非法界,山河大地不现崎岖,翠竹黄花尽成般若,此之谓毕竟义也。
  人具者,上至后身菩萨,下至为一阐提,是为一切有情,佛说皆有佛性。阐提断善,固无佛性,而言有者,世无真阐提,佛无决定法,此之谓毕竟义也。说毕竟义,尊极一乘,无别及二。是故乘急,戒亦可缓。能教是乘者,长宿于少年边,护禁于破戒边,出家于在家边,皆如婆罗事火,天奉帝释,恭敬礼拜,供养舍身。四相说口密般若,身密法身,意密解脱,伊字密藏。四依于昔,法不在人,故唯依法;四依于今,人乃有法,亦依法人。四谛则唯一真谛。四倒则常、乐、我、净乃不为邪。归依不二,中道无二,此之谓一乘毕竟义也。
  涅槃学云何取净耶?见性而已矣。有眼见,有闻见,唯佛眼见,自初发心历至九地皆为闻见,入地稍见而非了了,最胜微妙犹仗佛闻,故曰闻见。必如何而后见耶?亦戒定慧三学而已矣。
  经云:身戒心慧修而后见。若不修身,则不能观无常怨害,入最初法门。若不修戒,善无梯阝+登,出生无地。若不修心,狂象无钩,恶本不制。若不修慧,无明不坏,无漏安生,况能见性?唯见植基,如来于时丁宁重戒,曰持究竟戒,持菩萨戒,为正法戒,为众生戒,定其三三昧戒,性自能持戒。云何性自能持?持戒为心不悔故,不悔为爱乐故,爱乐为安稳故,安稳为禅定故,禅定为如实知见故,知见为生死过患故,过患为心不著故,不著为解脱故,解脱为大涅槃故,涅槃为常、乐、我、净故,常、乐、我、净为不生灭故,不生不灭为见佛性故。如是十三趣赴,由戒而定而慧,以达于见,皆自然得,法性尔故。是故性自能持。经又复云:修定慧舍,得无相涅槃而能见性。定唯一境取色,慧则定中观常无常,舍于定慧都不见相。
  既重戒矣,又何为修定耶?能知五阴出没相故也。曰五智三昧,无贪,无过,常念,身意专净,因果俱乐。曰六事三昧,观骨,观慈,觉观,观生灭,观十二缘,阿那波那。如是七觉分,八解脱,九次第定,十一切处。如是空三昧门,金刚三昧,首棱严定,无量百千均应修习。
  云何修慧?了知世、出世,总别破,四真谛,不逸庄严自在,恶果善根烦恼。
  云何修舍?定空,慧无愿,舍无相,无非详说三三昧耳。
  经又云:修八圣道见性,读经见性,十二部外闻《涅槃经》,雪山忍辱余草不同。又云:十法见无相涅槃而见性。信戒近友,寂静精进,观谛六念,软语护法,给伴具慧。又云:菩萨以十法稍稍见性。少欲知足,寂静精进,止念定慧,解脱赞解,涅槃化生。如是诸义,为涅槃学取净事。
  上来舍染取净,教中三学,分别而详,实非圆相。然摩尼以方,各呈其色。水火非一,莫可聚谈。既别不淆,便可总说。经云伊字,离亦不得,合亦不得,纵亦不得,横亦不得。一道清净,离则二三。法相不乱,合相斯淆。一刹那事,纵亦三时。法无高下,横则左右主中。经云:伊字三点,并则不成,纵亦不成,别亦不成,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如是则必一法具三玄,一玄具三要。凡一法上,具性与相:法身为性,唯识为相,相相应于性,厥称般若,此所谓一法具三玄也。如涅槃二边,平等平等,无非中道。此之中道,瑜伽分别上非空非不空中道,般若因缘上空假中道,皆边不执于一,乃玄则具于三。又涅槃寂灭,其寂静寂灭者解脱,其无损恼寂灭者大悲般若也。如唯识二空所显,二空则般若无所有,所显则涅槃无边德。又唯识说二转依,菩提是般若果,涅槃是法身果也。如般若实相方便,实相无戏论,则择灭无为,方便法圆满,则法身沙界。又般若如来藏,空如来藏则解脱,不空如来藏则法身也,此所谓一玄具三要也。解脱道生刹那证觉,一念般若相应即佛,佛藏出缠即是法身,岂有如来不通一切?夫明星彻悟,唯一毫端。此一毫端,在唯识家言是识,在般若家言是智,在涅槃家言是性。然极位了识,大觉称智,唯佛见性者。平等平等是佛境界,识智与性,不宥一隅,不离一隅故也。譬如神珠,辉室止尘,百端妙用,而唯是怀中一粒。譬如朗月,遍照三千,阴晴圆缺,而止是中天一轮。作如是观,或相契有期欤!
  复次,般若唯是名,法相又称相,相无名亦无,何处有分别?唯识唯智学,归于无分别。法身无分别,直趣于智如。唯识立依他,般若遣遍计,法身即成实。八忌随七缘,三学要在是,总之教肝髓,在一无分别。我有情理义,情为有主宰,龟毛兔角喻,无即说为无。理为寂灭本,灯灭炉犹存,有即说为有。有我无我二,中道如实说。经云: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而实无我。虽作是说,无有虚妄。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而实有我。为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是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三昧四
  参禅贵在死心,学佛要先肯死。肯死云者,决定一往而已。是故三归乃曰归命,八念修于死想。若不如是,任尔六度万行,如意随心,三藏十二部,悬河舌辩,而一隙掯于幽隐,知见必留世间。则千仞之堤溃于一蚁,星星之火势至焚天。若不如是,安能难行苦行,大作功德?舍身饲虎,割肉称鹰,求得法而断臂,求弘法而抉明,皆不能办。为悦群情,亻见亻见亻心亻心,世无拔俗大夫雄。若能如是,则独往独来,纵横上下,世无险巇魔难。径路虽绝,而风云可通。若能如是,则何玄不证?一乘毕竟空,涅槃一切智智,斯可问津。堂奥之基也,木之本、水之源也,乌可忽也。既植基本,禅乃可谈。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刚三昧,曰一行三昧。为唯识、唯智及涅槃学,修是四三昧。若论禅定,百千亿万,无不俱修。
  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总猝难。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为解脱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为抉择分事;曰七觉分,为见道分事;曰八正道,为修道分事。如是菩提分,能总得菩提,其基则在四念处,四事推之至极,则如来事矣。此无著《中边》义也。龙树亦言:三十七菩提分法至涅槃城,其根本在四念处也。《涅槃》亦云:我说梵行是三十七助道之法,离三十七品不得三乘果,不证菩提,不见佛性。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
  四念处者:通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也。盖有漏生死身,非常、乐、我、净,而无常、苦、无我、不净。无漏法身,即其无常、苦、无我、不净,而得常、乐、我、净也。小乘身处不净五相,生处种子自性自相究竟,而详于九想观。小乘受处有漏皆苦,无漏不苦,心不著故,虽是无常,不生忧悲苦恼故,道谛摄故,不离三三昧十六圣行故。小乘心处过未心无,现心去疾不觉受乐,生灭如幻,念念不停无有住时,不得实相。小乘法处法识是心相,非神我相,心则颠倒,颠倒计我,何以不他身中启我?小乘四念处,有性有共有缘,如〈千难品〉中详。小乘四念处三界俱有,其三十七品,初禅都具,未到除喜,二禅除行,中间三、四除喜与行,无色除喜行语业命,有顶除七觉分、八正道分,欲界亦然,此声闻观也。
  摩诃衍身观者:观内身为行厕,缘成身车,识牛牵旋,是身无坚无常,相不可得,不觉无知,如墙壁瓦石,菩萨观知是身非我身,非他身,不自在,是身身相空,妄缘所生,是身假有,业缘所属,是身不合散来去生灭依猗,循身观无我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缘合所生,缘亦无相,是为观于实相。
  摩诃衍受观者:观内受无来去,但妄想生属先业缘,不在三世,观知诸受不合散生灭入不生门,不生故无相,无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系心缘中,心不受著亦不依止,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摩诃衍心观者:观内心三相无实,不在三世,不在内外中间,妄缘合生,外缘内想,强名为心。相不可得,无相无住;无生者,无使生者;无合散三际形对,无我无常无实。性不生灭,是静,客尘相著名不净。智者观生灭不实,不分垢净,而得清净,不为尘染。
  摩诃衍法观者:法不在内外中间,不在三世,妄缘合生,无实无主,相不可得,无合无散,如空如幻,性净不污,以无所有故,心、心所乃虚诳故。法非一异,缘生无性,是为实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不见法生灭,入无生法忍门。此菩萨观也。
  更有大乘观法。《大萨遮尼乾子经》:四念处有二义:初义、如般若;二义者、观身念处是净义边,我今因不净身,故得净法功德身,得一切众生乐见身。作是观已,能得二行:一者无常,二者是常。观一切众生身,毕竟成就诸佛法身;以有法身,得平等心、无分别心,不起诸漏。观受念处,众生受苦而起悲心,众生受乐而起慈心,不苦不乐而起舍心。观心念处,观于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乱,如自性相,众生亦尔;如自心空,众生亦尔;如自心平等,众生亦尔。观法念处,不著常见,不著断见,行中道见,以法眼观,不著不失。
  三三昧者。经言:菩萨以空无我行相摄心一趣,名空三昧;以寂灭相摄心一趣,名无相三昧;以苦无常行相摄心一趣,名无愿三昧。声闻定多,常观空门;菩萨慧多,常观无愿;如来则定慧平等,常观无相。又一相无相为空,无实成转灭入诸法相为无相,无作无能入诸行相为无愿。经言:依此三门,能摄一切殊胜善法;离此三门,所应修学殊胜善法不得生长。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真如法界三科、四谛、六波罗蜜、无量无边一切佛法。以三三昧总摄一切妙善法故。龙树亦言:唯佛一切智智,能达诸法实相,而菩萨以三三昧门,得实相慧,亦无所不通。
  三三昧是实法,四念处是方便,行者自三十七品至涅槃城,从三三昧入涅槃门。夫无生法忍,必先以柔顺忍而乃无弊,习定趋势然也。六波罗蜜,般若主也,而必导以五度。三三昧般若也,而必导以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亦般若也,而必助以诸禅定法。龙树有言:入三三昧有二种观:一者得解观,二者实观。实观者是三十七品。以实观难得,次第说得解观。欲界心散乱,当依上界禅定,四梵、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中,试心如御试马,曲折随意,然后入阵。得解观中,心相柔软,易得实观,用是实观,得入三涅槃门;一者空门,观法我空,缘生无作者无受者;二者无相门,无有实法,但有其相,而男女相、一异相皆不可得;三者无作,既知无相,都无所作。三定是慧,而说三昧者。定得实相,慧不从定来,则狂心发语,又三既三昧,而同慧来者。定不独生,力不独作。三昧如王,慧如大臣,君臣共营,行乃得成。空有二行,曰空无我。无相四行,尽灭妙离。无作十行,无常苦集,因缘生道,正与迹到。是三门,于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皆无漏性故,或系为有漏不系无漏故。初在欲界,成就其行,在色、无色。
  若摩诃衍三三昧者,则不同小。小空生慢,学无相门,灭取空相。于无相中复生戏论,学无作门,不起三业,不求三界生身。大则三三昧是一法门,以行因缘说有三种。法空名空,空中不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作为,无相转名无作。不得一时入城三门,直入事办不须二门,通途更塞由他门入。小空缘苦谛摄五蕴,无相缘一法谓数缘尽,无作缘三谛摄五蕴。大则通缘诸法实相,以是三昧观诸世间,即是涅槃。佛或一时说于一门,或说三门。见多说空,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故见灭。爱说无作,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厌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菩萨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分别瑜伽论》:修瑜伽法不离三三昧,有教授二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义想灭除为空门,所取非有为无相门,能取非有为无作门。《分别瑜伽》既不得来, 修三三昧从《般若》说。又《大乘经庄严论》说五现观伽他,如《摄论》引。
  金刚三昧者:最后最上三昧也。念处为初,金刚为终,三昧乃全。夫祸患生于七识,非三昧不能屏除。四惑相应,无明住地,有履无记,日夜思量,起执计我,七识性也。唯识家言:金刚道后,执种尽净,二障伏断,至此乃圆。唯智家言:安住如幻五取蕴中,了知实相修金刚定,住此定中,除如来定一切三昧具能入住,然一切界都无所得,超诸声闻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涅槃家言: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譬如金刚,坚实无比,所拟之处,无不碎坏,而是金刚无有损折。无常无实,破散一切诸法,虽行六度,不见有一众生。譬如金刚,宝中最胜,摧伏难伏,一切三昧悉来归属。譬如金刚,净见无碍,生灭出没,如坐四衢,观诸众生去来坐卧。譬如金刚,摧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譬如金刚,于一念中,变佛无量,断沙界惑,一色现多,一音解普。是则研穷三学,金刚三昧,为毁破七识而来。或阻七不扰,或安八不随,或寂灭而静,乃知金刚三昧为穷源究委之大定也。得此三昧,近佛乃能,随顺趣向,亦凡夫法,但知空门方便可修,不必定证实相也。无著《金刚论》:如画金刚形,初后阔,中则狭。是般若中狭者,谓净心地。初后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也。《般若经》:行、引、修学,初以般若力破蕴令空,入寂相后出住六情,还念寂相知一切空,地前行慧如金刚初阔也。不可说有无,言语道断,初地引慧如金刚中狭也。入甚深禅,又以般若破禅与禅缘,二地与七地以去,修慧如金刚后阔也。初中后三皆从事摧破,学一切法而学无相,除遣一切是学无相,不住有想是学除遣。是为能破。成实家言:金刚三昧,实唯一空。般若家言:金刚三昧,唯是实相。以一实相,遇法遇行,无不摧破。则修金刚三昧也已。
  一行三昧者:菩提非智,烦恼非惑,而实相同。四谛非以谛证,非以智证,而平等得。第一义谛分别都空,一相无相是为定相。尘尘沙界,都现太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不将迎于一法,亦不远离于一法也。于此有疑:金刚三昧,破坏于一切,一行三昧,收容于一切,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无想也。说此无想法,是诸法除遣,即此无想法,亦诸法不背。但能无想,兀兀腾腾,不著一念,瀑流恒转,掯不相随,则破坏与收容,无相妨碍欤?于此又疑:四念处定为无常苦与无我空,而一相定则常、乐、我、净,岂非相反,何可相成?然无疑也,皆实相也。有漏实相,无常苦无我空也;无漏实相,常、乐、我、净也。一相实相,非常非无常,非凡外常,非声闻无常也。解脱对治是谓非常,般若实相非常非无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时,云何相反而不相成?是之谓一行三昧也已。
  复次,龙树有言:小乘修定以定为近门,大乘反以戒慧为其近门。盖言修定,不可执定于定也。数息观、不净观者,最初修习,佛常为教,佛弟子舍利弗等亦以接群。龙树有言:是二定者,诚甘露法门也。无著《六门教授习定论》,举止舍亦至要也。
  文字五
  文字般若能娴,而后观照般若不谬;观照般若既习,而后实相般若相应。故文字之功,斯为至大。如来赞叹月夜毗昙,佛弟子从事设界结集是也。文字之研,亦为最始,无著重多闻熏习,般若重十法句义是也。从十二部出修多罗,于是有大小通慧文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于是有相性二慧文字。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于是有究竟极慧文字。
  通慧文字,诸学由来,舍此无基,故为俱舍立科。此菩萨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也。
  二慧文字,因果差别,行乘两轮,故为瑜伽立科,为般若立科。此菩萨行道相智中之自乘法也,此龙树、无著学为菩萨行自分学也,此玄奘、罗什诸译为菩萨行根本文字也。
  极慧文字,江汉所趣,一切一味,故为涅槃立科。此菩萨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智也。甚矣,毕竟空难知,如来垂迹,夫乃昌言,学者粗钝,安可骤悉?然佛境菩萨行既已立教,如何佛境,如何菩萨行,不明极慧,一切懵然,自始至终都非全相,举足下足滞于一隅。所谓媛媛姝姝,一先生谈,乌足以谈佛法也。
  万派朝宗,先须的认,峰非止境,愈扩愈弘。弗云解耳,将以行证。弗云初耳,种不可诬。是故四科文字,应须悉娴。初必分详,继应融贯。四科阐义,当于别明;四科读法,应于今叙。
  初、俱舍文字科。是科应分三段,以次研读。初、有部、经部;次、《俱舍》、《正理》;后、《杂集》、《毗昙》。
  且初、有部、经部者:五事分部,曰上座、大众。大众由《增一阿含》来,多大乘义,义必分别,如大中道,不执一隅。是故二百年间,即分九部,皆可谓之分别论。有部从《六足》而来,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始有雪山上座。时分别论则势极盛行,世友恶其不纯,建立《发智》,号一切有。崇论如经,方之曰身,《六足》虽师,侪以为足。五百罗汉复为广论,曰《毗婆沙》,叙一切异己,尽情斥毁,以定一尊。此虽武断无情,而诸部凋伤,反因此而犹存梗概也。道非决定,心岂畦町,虽三百年犊子、正量相继敦本,而化地、法藏极端相违,更出饮光,亦难阿顺。迨四百年,经量部出,其所诤理,视化地之乖为尤烈也。经量部者,初为譬喻,不遵《发智》而《法句》是崇。童受著书,《喻鬘》、《痴鬘》,几等庄严。阿梨跋摩,亦譬喻师,《成实》论义,多符一心也。由譬喻趣进经部,其譬喻之细心一心,同于《摄论》一类师者,难以自存。经部细微,随界多界,救义以生。既足以破婆沙,又足以启大乘。此真部执之最上者也。室利罗多无惭上座,经部毗婆沙惜未传来。更有世亲之师曰佛陀蜜,又有世亲后出曰婆薮跋摩。作《四谛论》,粗细具详。盖始于《出曜经》,终于《四谛论》,研而有系,经部之说思过半矣。是为初段有部、经部也。(经部一段,采用吕秋一说十之八九。)
  次《俱舍》、《正理》者:世亲朋经部义,破有部执,学《婆沙》于迦湿弥罗,作《俱舍》于建陀罗国。新萨婆多众贤崛起,救返有部,大破《俱舍》,作《显宗论》及《正理论》。《显宗》明目,《正理》破他。西域称《俱舍》为聪明论,世亲则称《正理》为有思想而为命名曰《顺正理》,一斥《雹论》,一云《正理》,度何至哉!二论诤义,应值钻研。奘师所闻西域众说,均授普光,则《光记》其最也。圆晖、遁麟虽有精华,然顺有部,不可训矣。是为中段《俱舍》、《正理》也。
  后《杂集》、《毗昙》者:《杂集》一分救《俱舍》,一分阐法相。其一分救《俱舍》有三义,曰:阿毗达磨,曰组织规模,曰随顺经部。
  且初、阿毗达磨者:《俱舍》题名曰《阿毗达磨俱舍论》,《杂集》题名曰《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均为阿毗达磨。以《杂集》一分阐述法相,别之曰大乘,以蕴、处、界广分别,有三十八种法门,均之曰阿毗达磨。《俱舍》之阿毗达磨,为世亲小乘之终,《集论》之阿毗达磨,为无著大乘之始。无著《集论》,固自用阿毗达磨法门,以分别大乘法相也。至安慧《杂集》,则意取大乘法门,以救其阿毗达磨之《俱舍》矣。
  组织规模者:安慧救《俱舍》而糅《杂集》,规模针对独在《发智》。《发智》组式,法则为三科,修则为四谛,凡叙一法,而皆以摄相应成就法,立自简他。《杂集》三科、四谛,正用《发智》法修,摄相应成就,亦用《发智》工具,但于各门,俱增大义数条而已。至于论品,则作论辩论悉详,而于因明亦所不离,犹《解深密·成所作品》之用意也。
  随顺经部者:此正营救《俱舍》之至意。《杂集》敷义,诚不若《唯识》微妙无疵,《唯识述记》辩论所在,亦不仅数条,披寻自了,不用赘谈。《杂集》营救,姑叙三义:世亲弟子营救《俱舍》,不独《杂集》。《光记》所叙,皆从西域师来,最宜用意。
  以是三段义,是故此科应读《婆沙》、《六足》、《出曜》、《成实》及《四谛论》,而终之《正理》、《杂集》,《俱舍》之研,足殿小乘,而业告成。
  次,瑜伽文字科。是科宗在舍染,《解深密经》说十一粗重故。宗在舍染,故先须读《辩中边论》。〈相〉、〈障〉、〈真实〉,以染为境;〈对治〉菩提分,舍染为行;〈分位〉、〈得果〉,不净、净不净、清净,五果、十果、三乘,通以择灭为果也;独提般若〈无上〉大乘,金刚十句,远离二边,为《中边》立论,舍染而直证菩提也。《中边》熟读,此科得髓,乃足广研。应分二门:唯识,法相。法相揉古,唯识创今。法相广大,唯识精纯。顾法相结局,亦必精微而归诸唯识,故总曰唯识学。唯识学有二要:一汇小,溯部执沟浍入大乘江河,法来有自,法通无衰也。二汇大,统散漫奔流归汪洋瀛渤,彼恶取空方广道人无势也。不研唯识,其心不细,易入歧途;其陋不除,易流儱侗,是故学佛入门,须始唯识。
  唯识门者,始研《摄大乘论》,终读《成唯识论》,中间开钥,有《二十唯识》、《百法明门》。
  《摄大乘论》,立染污末那,成藏种赖耶,是为创建,以是谈〈依〉;三性缘起,以是谈〈相〉;是为对小之境。无分别〈入〉、而〈因果〉、〈差别〉,十度、十地,依《般若》、《华严》;又三学增上,皆对小之行。〈断〉从无住,〈智〉叙三身,又对小之果。古人著书乐说创立,而悉有《阿含》。《摄论》纲目十相,本《阿毗达磨经》;境、行、果三,摹《解深密经》是也。
  《摄论》创初,持义未审,《成唯识》义,博大精微。此科大本,渊深挹注,在《成唯识》,故读斯《论》,应大研求。《论》分相、性、位三段:相以能变、所变、有支三性为诠;性以真如识性为诠;位以渐次得果为诠。其能变中,五教十理而立八,五教六理而立七,创而有因也。三性依他,以毗昙义叙也。其间种熏四分,三依四缘,义至多也。最初别破外小我法,学至博也。
  此科创立于无著,而光大于世亲。世亲而后,继续有陈那,而集成于护法。十大论师,难陀、亲胜虽有别立,而势甚微,唯独安慧与护法义乖诤至多,厥后清辨亦与护法诤辩尤烈,非复聪慧夙习、陈义能微,而谁堪语是?后有法称,其学不纯,从其说者,种种过生。西域以是而止,东土因以开宗。
  奘师学法相于戒贤,学唯识于胜军。出其门者,厥有二派:一为窥基,百本疏主,现存《述记》、《枢要》、《别钞》,辅以《法苑义林》而已。灵泰《疏钞》,智周《演秘》,道邕《义蕴》,如理义演,皆此派附庸;而慧沼、慧日论《了义灯》,则此派捍城,陈述敌义,犹毗婆沙足存诸家梗概也。一为圆测,籍虽不多,视所对辩,亦知其略。泰贤《学记》,集叙多家,可当读本。自此而后,微乎渺矣。陈那之《观所缘缘》,掌中观相,清辨之《掌珍》,凤毛麟角,此方犹存,以研唯识,至足宝也。
  法相门者,略于《杂集》,广于《瑜伽师地》,中间《五蕴》、《庄严》,是其将伯。《杂集》三科四谛,摄相应成就,式虽小用而义则大糅。《瑜伽师地》五分十七地,汪洋广博,法相之繁翳谁能并?〈本地分〉境摄九地,行摄六地,果摄二地;〈抉择分〉则抉本精华而立新义,瑜伽自分尽于此矣;更解经仪,则曰〈释分〉;释名义,别曰〈异门〉;释三藏三学要义,曰〈事分〉;又因论生论,而广大之也。〈本地〉行六地中,菩萨学相最要,〈真实义〉外,在〈力种姓〉,《庄严》于是开一为六。《瑜伽》大悲,百十一苦所缘生起;《庄严》大悲,三十六偈相用分别。详其异处,《瑜伽》糅古不尽,《庄严》又踵事增华。抉择菩萨功德破恶取空,糅《宝积经》十六相义为教授资,引《解深密》全经不遗为研求依,此其心中心要中要也。若夫糅古,观其所详,则五分皆有,不独一二。寻、伺三地,糅《缘起经》。〈三摩呬多〉,糅《出离经》、《离忧经》、《荡尘经》、《静虑经》、《三相思惟经》、《四检行定经》、《四趣道经》、《四净胜经》、《五支经》、《心清净艹必丘思惟五相经》、《六出离戒经》、《六境不受想无想经》。〈思所成地〉,糅《诸伽陀经》。〈声闻地〉,糅《师子吼经》、《普贤经》、《难陀经》、《七日经》。〈菩萨地〉,糅《转有经》、《无尽意经》。此〈本地分〉所糅古也。〈抉择·寻伺地〉,糅《出爱经》、《八苦经》、《三士经》。〈抉择·三摩地〉,糅《身念处经》、《摩诃俱瑟耻罗地因缘经》、《眠经》。〈抉择·声闻地〉,糅《月喻经》、《伐地迦经》、《乞食清净经》。〈抉择·菩萨地〉,糅《五种过恶经》、《尸佉罗迦经》。此〈抉择分〉所糅古也。至若〈释异门事〉,彼三分中多糅四《含》。糅古无边,此唯大略。总之,不熟十二部,不足知《瑜伽》海若之弘;而不娴《瑜伽》,不足解十二部幽玄之妙。能容而后广,多集而后大,枯守五分,宥十七地,而曰瑜伽师在是,吾不敢知也。
  或曰:《瑜伽》百卷,多文从节,曷读《显扬》?然《显扬》阐教,非节《瑜伽》。《瑜伽》糅古,《显扬》又糅《瑜伽》。九事四净义,胜抉择义,则舍染取净之所以立教。七种善巧,乃九事中泛应曲当之根。四无倒品,现观、瑜伽及不思议,又九事中无边功德之积。糅古立教,九事四相与胜抉择,名之曰摄。创新乐说,所余八品,名之曰成。
  以《中边》始,以《显扬》终,此所谓无著无上学也欤?
  三,唯智文字科。是科宗在舍染而取净。有漏种依净藏,而七识执取赖耶。无漏种寄染藏,而八识随缘末那。《密严》灭胎藏染生,断我识害,则七不执取。《密严》标如来净藏,悟无分别,则八不随缘。实相般若,法法不其戏论,则七不执取。方便般若,念念一切智智,则八不随缘。此拔本塞源之学,亦即舍染而取净之教也。娴唯识后,继之唯智。从事净藏,不滞染藏。赖耶不随缘,得舍染顿义,以是见佛慧之大也。是故学佛升进,应研唯智,龙树学者,唯智之最上学也。
  《龙树传》中,叙龙树学,厥有四分:一者、《无畏论》十万颂,《中论》及释,学之宗主,义之精奥,悉于此详,是为总《中论》。其支有三:抉二十七品之十二品为入门之径,曰《十二门论》,补〈三相品〉中未尽义,曰《七十空论》,汉无藏有。阐〈观缘品〉余义,曰《回诤论》,此一分说,是创立义,是精微义,义明中道,中道是二谛,而归旨于一相无相。补《中论》缺使之大备者,其唯提婆乎?有四宗论而边见可以包容,举假实义而二谛更不落虚,其龙树之三益者乎?四百论中之《百论》及《广百论》,此土幸存矣,继起有罗睺罗,释八不义以常、乐、我、净,赞般若义以二十二颂,亦足多也。释《中论》有八,此土唯来其三。青目本《无畏疏》,是以极纯,安慧、清辨如何可及?《般若灯论》,品品最后引大勇猛证毕竟空,余所不谈,俗有真无之说因是以立,而大异于《中观》正论。月称之后,转展互破,以是胶葛不宁,而《中论》学晦矣。清辨《中观心论本释》,《中观摄义论》,亦彼破瑜伽正异说之书欤?八家之说,佛护、寂护略见引于《灯论》,唯然灯智不详。
  二者、《大智度论》,十万颂,解《般若经》。《般若经》十六分,前五全叙,中五散出,后六分诠六度,而最后一分诠毕竟空。《智论》所释,在前五之第二,析为五般若,曰:舍利弗、须菩提、信解、实相、方便。《智论》释最初〈序品〉百一十法门,已得三十四卷,以后除经文二十七卷,唯三十九耳。什公云:论十万颂,若都详释,何止千卷?此方根劣,译十之一,释经之论,但顺文解而已。然方便般若陈义络绎,犹足资挹,而于《中论》实大有裨。如云先说分别后致之空,如云若不执取佛亦说四缘义,是其例也。若使全译,所可取者,不更多欤?悲夫福薄,实无可言。此一分说,是糅古义,是广大义,未见其继,东土三论,亦不称四,是何故耶?
  三者、《十住毗婆沙论》,五千颂,解《十地经》。今所译存,但初、二地,已十七卷,若使全译,无逾百卷,汪洋广博,《智论》之伦。忍、进、止、观,修习无路;方、愿、力、智,圆满难知。应发大愿,继述什公。
  四者、《菩提资粮论》,五千颂,阐菩提分义。《资粮》其始,《中论》其至,《智论》、《婆沙》又复广博。其斯为龙树学也欤?
  《密严》,是唯识、唯智之通经。诠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之为教,三界轮转,源于赖耶,与唯识同。然独尊如来藏,赖耶即密严,心境界非真,真为慧境界,悟无分别,生密严国,岂非与般若同欤?《密严》云:《十地》、《华严》等,大树与神通,《胜鬘》及余经,皆从此经出,如是《密严经》,一切经中胜。据是,则《华严》、《胜鬘》、《楞伽》,皆是通经也。《华严》为唯识六经之一,又与《般若》安住一切智智;世亲注《十地》,龙树释《十住》,地前三方便,十地断十障,渐次而行布,与唯识同。位位皆成佛,一切入一切,行布而圆融,与般若同。诠根本无所得,详后得无边行,总别同异成坏,妙义重重,唯识、唯智之通经决然矣。《胜鬘》诠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而为客尘所染,与唯识同。说灭谛常住,自性清净离诸烦恼,与般若同。亦唯识、唯智之通经欤?《楞伽》与《密严》,皆以五法、三性、八识、无我为教,与唯识同。《楞伽》与《密严》,皆诠如来净藏,与《般若》同。是不亦唯识、唯智之通经乎?
  经固有通,学何必封?龙树、无著,如车两轮,慎毋惑解经家误陷迷途可也。
  四、涅槃文字科。此科以《大涅槃经》为大本经,说一乘,说常,说佛性。说一乘以《法华》为先导,诸说一乘,举有七经,如先所说。四教醍醐,亦如先说。如来四十九年说无常义,临入涅槃,乃说常义,开权显实,法住是常,如来不灭。常是法身,乐是涅槃,净是正法,而我则是佛。众生虽未成佛,而有成佛之性,后必成佛。于是《大师子吼》说众生皆有佛性,以视《法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一切智智,更别具以一义也。夫木有其本,然后扶苏;人有其源,然后江海;人有佛性,然后成佛。是盖与人以决定义,俾知作佛,更有依据,无所恐惧,斯乃不可不治之经欤?说法以《涅槃》最后,设教以《涅槃》究竟,研学以《涅槃》圆融,文字以《涅槃》美满。是故学佛毕事,应治《涅槃》。
  《涅槃》,遵据世亲《涅槃论》,立四句义以读经:起〈哀叹品〉讫〈大众所问〉,为法句;起〈现病品〉讫〈高贵德王〉,为法行句;〈师子吼〉为法义句;〈迦叶〉、〈憍陈如〉为法用句。最初二品,叙当时事,非四句摄。
  法句之法,即常、性、经三。云何得长寿,凡二十三偈,作三十四问;佛就常、性、经三,深微奥义,一一酬答,则法句也。
  法行,为五行十德,皆一乘之由来。葛藤庇本,勿伤于斧寻,天岂阶升,而通于方便,则法行句也。
  法义有二:一、明佛性,辩眼见、闻见 ;二、明涅槃,修道见性、读经见性。佛性虽同,见不见异,而圣凡各别,则法义句也。
  法用为:一、用根;二、用诤;三、用分别;四、用随自说,皆如来境界,则法用句也。
  此略提纲,若欲详谈,见诸别册。此经以外,有诸附庸:曰《金光明经》,详法身义;曰《大法鼓经》,详如来解脱义;曰《大云经》,详法界义,详四倒四不倒义。姑举一二,以例其余。
  《大涅槃经》有四大要:一、戒;二、定;三、修;四、三德相应。戒亦为涅槃,由戒而定而慧,以相应于寂灭。若非为涅槃,则戒可缓,经所谓乘急戒缓也,经所谓为取秘经、戒亦可犯也。定亦为涅槃,金刚三昧、首楞严三昧,入无余、入无相、入大定窟,若非为涅槃,则世界禅定、四禅三空,三界流转,亦何所为?修亦为涅槃,五行十德,举足下足,皆涅槃道。《无量义经》四谛十二缘,法犹是也,而义则大异于缘觉、声闻。若非为涅槃,三学不出生死,亦何异牛狗炙身之苦,一类威仪之拘,邪执边执之惑欤?三德相应,更为大般涅槃。《经》云: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解脱非涅槃者,声闻无大悲,亦耽寂酒,必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为辅翼,必如来藏出缠,法身尽未来际作诸功德,乃大涅槃也。法身非涅槃者,佛常非入灭,佛我大自在,必悉佛境无过非尼夜摩性,又必知佛境证空为毕竟全空,乃大涅槃也。般若非涅槃者,有得即烦恼,有证非菩提,必观缚解都无所得,又必本法界以学一切,乃大涅槃也。
  诸学佛人,毋谓侈谈凡非圣境,新学菩萨,文字穷源,不数年间,必知梗概。先得佛之知见,念念皆一切智智,则无论何科,所学归极,滴滴赴壑,法法登峰,岂不懿欤?若不知通,昧于其的,任学何科,都堕隅负。大道自全,得少为足,又如之何其可哉?
  复次,四科之外,为论议资,又必学习因明。此学必尊陈那,籍重《理门》,三十三过以研似立,十四类以研似破,皆《理门》所生也。学中艺伎,日研日精,后有作者,必胜于前。月称而还,应留意焉。
  欧阳渐为其子格刻所作文,以抒沉痛,而度苦厄,计《释教》一卷,连圈计字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个,签条尾叶,共支国币一千一百九十元正。
  中华民国卅(1941)年十二月支那内学院蜀院识
  (选自《欧阳竟无先生内外集》第一册)
 

   注 :1926年,欧阳渐为支那内学院作为居士道场,立“师、悲、教、戒”四字院训,“师、悲”着重对于人群社会的责任,“教、戒”强调学佛的理论与实践。自次年始,陆续为院训作《释师》、《释悲》、《释教》,规划办学理念和治学方向。《释师》、《释悲》,发表于1927年出版的《内学》第三辑;《释教》作于1941年,由支那内学院蜀院单篇印行。对“戒”的解释,没有完成。--编选者注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瑜伽师地论》叙
下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悲训第二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目录 编选者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唯识抉择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心学大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内学》叙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方便与僧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虚妄分别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二谛三性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唯识法相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二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今日之佛法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谈内学研究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师训第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悲训第二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瑜伽师地论》叙..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