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法界法师] [点击:3085]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shú)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的自然辩证法学的非常好,我们大家也要学会这些辩证的关系,你只有学会运用辩证法才能在人道上立于不败之地,哪怕你处于下风,你都会反败而胜,因为心大包容天地啊。心小容不得针,在人道最终都要失败。

【希(xī寂静无声)言自然】道本无声无息,所以叫“希言”。道本无为无作,所以叫自然。这里的希是寂静无声的意思。

从个人来讲,希言自然,不外一个清净。清是一念不起,净是纤尘不染。心如明镜无尘,如静止的水无波,只一片空洞了灵之神。如果有一毫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之意便是障碍。所以修行的人务必心怀坦荡,无一事一物扰自己心头,安住本位,久久涵养,一点灵光普照,恍惚如日月在天。

希言自然和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异曲同工。要我们沉默寡言,内守就会和自然打成一片,保持内心的清净。多说话就会消耗我们的精气神,弄不好还得跟人家辩论的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反而不好,还不如希言自然,随顺自然,但说话的时候就一针见血,让他一下子能明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闲言碎语最好少说,说不定哪一句话就把人家伤着了自己还不知道。

老子告诉我们想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让自己的能量散失就是希言自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老子写的东西要反复的看,要前后对应的看。我现在给你们说话的时候,我头顶开始炸雷呼隆呼隆的。我把前后贯通的时候,我的头顶就有一种炸雷,轰…我都有点想睡觉,都不想讲了。所以大家自己将来看经的时候,你前后贯通的时候,你都会有这种反应的,这话绝不是虚言,是真实不虚的言,所以大家真正能看明白了,你也能得到宇宙的东西。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不会刮整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是说无常,大风和暴雨时间都不长。这里告诉我们,失于道的事物来的越快,来的越猛烈,生命力也就越短暂,持续的时间也就越短。

从修行的角度讲,这句话是指不清净,心波动的厉害。大风大雨都是隐喻是非,每天参与是非,说一些无聊的话,内心就会不清净。是讲心不要有太多波动,每天都给人家说一些无聊的话。反过来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持缄默,沉默是金。说话要像刮风下雨一样要有时有晌,不要无时无晌。无时无晌终日不休的给人家讲一些废话,最终都不会受欢迎。

你给人家讲佛法讲大道理,人家会喜欢你。讲一些张家长李家短,耗费精气神的事就很没有必要,连下雨刮风都有时有晌。所以这个话翻译成我们的自性,说话不要说多,不要说大话,不要说过头话,不要没完没了的说。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从文字上讲,是谁能让飘风和骤雨这样短暂哪?是天地,是天和地制造了风和雨。天地相对于我们人是很久的了,但天地也不是长久的,更何况我们人这一生百年哪。

从我们修行上讲,世间的有为法都是过眼烟云,都没有我们原本的天地长久。长久的是我们的摩尼性光。既然我们明白了摩尼性光,就不要违背自然。如何不违背?要希言。讲给自己同道真实不虚的话,哪怕你说一天,说一辈子别人也不会烦,因为你讲得句句是道理。讲的句句是废话那就没有意义。这个告诉我们了要珍惜自己的真言。只有你守住自己的天地大道,天是天轮,地是海轮,人是性光心门,天地人一下子全讲了,自己的性光是与道永恒存在的。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只有我们明白以上道理之后,才能顺应宇宙大道去做事,这时候自己就符合了宇宙的道和宇宙的德。既然你符合了宇宙的道和德,宇宙当中就没有对和错,也没有得和失了,这里讲的还是心法,还是让我们有慈悲心,有无缘大慈的心,悲智双运一起修行的心,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去追逐世间的东西。如果你执著世间的东西,不符合宇宙的道和德,就会失去先天的道和德,老子讲的《道德经》就是讲的先天的东西,先天的道和德,对应于我们后天的道和德。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从心性来讲哪,我们的后天心和先天的宇宙心(大道)完全相融相合的时候,也就是说天人合一了。天人合一的时候,道亦乐得之。这个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外相上的宇宙大道嗡啊吽和自己心中的大道完全融为一体了,这叫一体同观了。《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一体同观的时候,道和道相合,也就是说心心相印,也就是瑜伽心,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修行的自在。为什么自在?你和道融为一体了,你会感到越来越自在,不会感觉到世间非常累,哪怕上班别人跟你争什么高官厚禄、名誉,你完全不会在乎。得就得,不得就不得,你不会在心中追求它,来了也不会拒绝,失去了也不去求,这就是与道融合了。只有你与道融合的时候,心性才会豁达,这个时候你的身体自然就会健康,度量自然就会大。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德就是我们的为人处世,你真的做到了为人处世非常好的时候,德亦乐得之,这个德也和你融为一体。比如敢于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问题,孔子有句话是:三人行,其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这样在无形之中,你的德就具备了,并不是自己想表现什么,而是自然而然的就做到了,所以叫德亦乐得之。你自然就会接人待物,为人处事,做到为人师表,德和道是在无形之中得到的。所以那个《金刚经》,大家一定要听、要读、要好好从头理解。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我们自性当中丢掉了道和德的时候,佛经里讲道表性,性是佛,德表菩萨。如果我们丢掉了性和德或者道和德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做佛菩萨的资格。所以这样一翻译原来《佛经》和《道德经》讲的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语言不一样。老子只不过把佛或性翻译成道了,所以道和德你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做佛菩萨的资格。人道没有走好,佛道没有修好,怎么能做菩萨呀,做佛更不够格了。所以大家要用心去看去琢磨《佛经》与《道德经》相通的地方,也就明白了这两者是不二的,是一脉相承的。

失去了道和德,道和德也愿意把他丢掉了,就是说这个人没有道没有德。佛家讲性德,我们中国人讲德性。这人没德性,就是说这个人不是聪明人,也不是觉悟的人,是个傻瓜蛋。只有傻瓜蛋才给人争和抢呀,然后就失掉了性德,也就失掉了做佛菩萨的资格。哪怕他表面帮助别人,内心里面都是贪念,满脑子都是功利,贪求回报,所以说他做佛菩萨的资格就没有了。

以上三句话就是告诉我们,遵循大道规律行事的人,大道也愿意和他同行;与大德为伍的人,大德也愿意接纳他;不愿意与大道和大德同在的人,大道和大德也会遗忘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对大道诚信不足的人,就会产生不信的心理。不信大道,自然不会符合大道。大道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遵循大道的原则,自然要被大道的法则所淘汰。

不信大道,自然也不会按大道的法则来行事,只有失去性德。失去性德的人,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了,宇宙自然就把他淘汰了,并不是别人把他淘汰,是宇宙把他淘汰,人神鬼都会烦他。有的人夜晚睡觉,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是隐态的人打的。头发没了,我们民间叫鬼剃头。很多人早上起来,真的是这样的。因为失去性德了,人神都会烦你,烦你的时候别人不敢把你怎么样,隐态的就来找你来了,所以说叫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如果不明了这些东西,我们在修佛法和在运用佛法的时候的确非常难。

大道无言,大道无声,大道是无为的,大道就像春天的雨水润物细无声,符合大道就会获得永恒的生命,不遵循大道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下一篇: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二章 全而归之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章 不见可欲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四章 和光同尘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五章 不知守中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九章 功成身退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章 专气致柔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四章 无象之象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焉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