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三
 
[南亭法师] [点击:3205]   [手机版]
背景色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三)

◎南亭老和尚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132愿

佛有发塔、指甲塔、舍利塔,皆是佛塔。塔者,具云塔波,华言高显,原为天人供养而建,是以降生处、成道处、说法处、涅槃处,无不有塔。而阿育王且分佛舍利于南阎浮提,建八万四千宝塔。巍巍不动,如须弥山。皆如愿文所言。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133愿

“敬心观塔”,是以一种虔诚恭敬之心而观其巍峨不动。当我观塔时,我“愿”一切“众生”,皆如此塔,为“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134愿

礼塔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修行|收摄身心。当我“顶礼于塔”时,我“愿”一切“众生”皆能获得“一切天人,无能见顶”。佛三十二相中,有无见顶相,代表法身无有边际。是乃愿一切众生皆与佛同等也。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135愿

“右绕于塔”,“右绕”者,顺义,顺于事理也,故佛教尚右。如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绕佛、行香,皆是右行。跏趺坐,则以右足押于左足;结印则以右手加于左手,名弥陀印。今右绕佛塔,亦是此义。我绕塔时,“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逆”者,违逆,不顺于理也。我们由于一切事皆顺理而行,故得成就一切智品。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136愿

“绕塔三匝”,表殷勤也。同时“当愿”一切“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读此,可以知矣。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137愿

疏言:“佛功德者,谓如来十力等。”然如来累劫勤苦,方能断障得果,岂止十力?因以等字说明。等者,等于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学佛者对如来应有所称赞,故曰:“赞佛功德。”同时,佛之“众德悉具”,我们的言语是“称叹无尽”的。我“愿”一切“众生”,也修行而能达到佛之功德。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138愿

“赞佛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妙好。据《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载,报身佛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无边妙好,叹莫能尽。我“愿”一切“众生”皆“成就佛身,证无相法”。“无相法”,法身也。佛身充满于法界,何相可言。证得法身,则十身、十佛,报、化二身,皆一得一切得也。

第十、明寤寐安息时愿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139愿

以下寤寐安息时,三愿。“洗足”,赤脚为印度之风气,出家人尤甚。行路时仅穿如中国大陆僧、尼之罗汉草鞋而无后跟;即今南洋佛教,其僧侣所着之履,仍与印度僧相同。佛殿,必脱履进殿、礼佛、跪地诵经。古时多泥土路,尘土飞扬,故回居处地,必洗足而后再做他事。《法华经》且有涂足油之记载 。当行脚僧洗足时必发愿,“愿”一切“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神足”,阿罗汉六神通之一曰神足通,飞行自在。或名神境通,则兼变化而言。《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有净藏、净眼二子为妙庄严王现通之记载 。有了神足,则飞行自在,高山、大川、不能为之阻碍。故曰:“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140愿

“寝息”,睡眠也。“以时”,少睡,则精神不足;多睡,则荒费光阴,故循乎中道,而作息有时。在寝息之时,“身得安隐,心无动乱”。“动乱”者,梦想也。平凡的人多思多求,故睡时有梦;出家人无思无欲,故无梦想。所谓“至人无梦”。我“愿”一切“众生”,皆能如此。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141愿

疏言:“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时三愿,一切智觉者,非唯三世齐明,抑亦十方洞晓。一日始终既尔,余时类然。”笔者以为“一切智”是佛智也。“睡眠始寤”,“寤”者,觉也。以小比大,我“愿”一切“众生”,由今之觉,而趋向于“一切智”之“觉”。而后能三世齐明,“周顾十方”。“周顾十方”者,度一切众生也。

三、总结成益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疏上说:“‘若诸菩萨’下结叹,因所成益。”笔者曰:此一段文于本品等于流通分也。“佛子”,文殊菩萨称呼在座菩萨的话。“若诸菩萨如是用心”者,心,依唯识言,应指第六意识,而包括了前五与七、八两识。意识,我们尝比喻它为心猿意马,也就是它活动力大,它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个。禅宗的静虑,它就是虑。无心、无念的无,也都是它。文殊菩萨教我们善于运用它|“善用其心”。至于运用的方法,那就是上文的一百四十一愿。一个出家比丘,从朝至暮,从外出至回到住处,一举一动、目见耳闻,皆须发愿。愿的范围,不但愿一切众生,同时也以此自律。等于一根无形的绳索,拴住意马心猿,使它由散动而趋于静寂;由杂染而趋于纯净。如此,生生世世继续维持此一愿念,未有不进入初住而位阶十地也。所以经上说:“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十方世界也。这“一切世界”的“诸天”是二十八天。“魔”指化乐自在、摩醯首罗两个魔王天。“梵”是大梵天。“沙门”是释子的通称,华言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婆罗门”,印度四姓之第一,华言净行。“乾闼婆”,华言寻香神,护法八部之一。“阿修罗”,华言非天,亦八部之一。“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此二乘也,亦称小乘。“声闻”,闻佛四谛音声而入道;“缘觉”,修十二因缘而入道。“所不能动”者,上说诸天乃至缘觉,各说各的道高德广,和我同参,可以速至菩提。而我是修行一百四十一愿者,我皆不为所动。

一百四十一愿,似乎是渐教,为初心学人而制的。但圆人发心,运用之则为圆教,学者勿以易行而忽略之也。莲池大师编辑的《沙弥律仪要略》卷下末,仅有搭衣、展具二偈咒。近人释善因法师着《学佛行仪》二十四门,其十七门中有?坐偈、寝息偈、早觉偈、闻钟偈、着衣偈、束带偈、下榻偈、举足偈、出舍偈、洗浴偈、入厕偈、剃发偈,此中除下榻偈、闻钟偈为〈净行品〉所无外,其余悉同〈净行品〉所载。笔者民国二十年在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戒堂里有一本,和沙弥十戒合本,上有五十一偈,还附有咒语。今日台湾传戒寺中,有无此偈咒?不可知矣。

自65年国历九月十四日(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星期二开始讲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按:民国十六年,在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清凉寺华严学会,应慈老人讲《华严悬谈》,一年讲完。十七年秋,应老人与住持静波老和尚因事龃龉,学会遂解散。十八年秋,在常州东门外永庆寺开讲《华严》,至十九年夏,应老人与住持隐根又起争执。余以病伤寒,养病寺中。九月至镇江竹林寺休养痊愈。冬天应老人又至无锡龙华庵续讲,余又去听讲,至二十年正月圆满,余回竹林寺教课。

应老人讲经必坐香,冬必打七,此可佩也。唯于学生祗每日上午复讲一次,无研究,无问难,学生进步差,此一弊也。余38年夏初来台湾,寓十普寺。39年三月去台中,六月到善导寺,41年买新生南路房子,43年移济南路今址。惟地方狭小,无一定讲堂。44年改建,45年完成,才有今日可容二百人之佛堂,足供讲经。乃函印线装本《八十华严》五百部,于夏历八月二十一开讲。今已讲一百二十余座,讲至〈须弥顶上偈赞品〉。

暑假甚长,恐费光阴,乃写〈净行品〉讲义,以检讨自己。以讲时匆促,不及详谈,兹乃补其不足。倘有错误,尚希读者指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二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六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七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八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九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一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二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三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四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五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七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八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九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