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
 
[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点击:1719]   [手机版]
背景色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

  前面破了眼根的作业,接下来破耳根的作业。

  壬二、破耳之作业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了知诸法显而无自性的本性后,就知道没有色境可以被见到。接下来就要分析,也没有声音可以被听到。

  世间人都认为听到了声音。比如现在,大家会觉得我说法的声音,通过网络、喇叭等方式,传到了你的耳根里,然后你实实在在地听到了。平时大家没有怀疑过这个想法的真实性,下面圣天菩萨就帮我们逐一分析,让大家发现原来真相根本不是这样的。

  大家知道,声音的源头,必须离开耳根一段距离,才能被听到。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声音是到达耳根时被听到的呢,还是到达耳根之前就已经被听到的?对这两点进行观察,就可以发现声音的真相。下面圣天菩萨先来分析第一种情况。

若声说而行,何不成说者,

若不说而行,何缘生彼解。

  (唐译:

所闻若能表,何不成非音,

声若非能诠,何故缘生解。)

  难词释义

  生彼解:生起是声音的知解。

  颂文直解

  如果声音在行进的过程中,一直在说,那么声音不就变说者了吗?而如果声音在行进过程中,一直不说,那么又以什么因缘,能知道这是声音呢?

  (唐译:所听闻到的声音,是无分别识所了知的自相,所以并不能表义。若能够表义,则已失去了声音的自性。而如果声音确实不能表义,则不应该缘声音而生起知解。)

  释义

  本颂观察声音行至耳根的过程中,是否在发出声音。前二句假设在行进过程中有声,则具有声音失去自性,成为发声的说者的过失;后两句假设行进过程中无声,则同样失去声音自性,具有无法被知解的过失。这样就遮破了声音是行至耳根时才被听到的可能。

  世俗中的声音可分为“有情名”声与“非有情名”声。“有情名”声,是指能表示意义的声音,既包括有情所说的话,也包括电脑、电视机、电话等无情物中的人物所说的话。“非有情名”声,是指不能表示意义的声音。本颂是破除声音能表示意义,所以偈颂中的声音是指“有情名”声。偈颂中的“说”字,也表示这是指“有情名”声。

  那么当耳根听到“有情名”声的时候,这声音还在说吗,也就是还在响着吗?如果在响着,那就是声音一路上都在自说自话。这就是“若声说而行”的意思。

  但这样产生了一个过失,即“何不成说者”。意思是这样声音不就变成说话者了吗?但是声音本身就是被说的,不可能自己发声,变成能说者。所以说“若声说而行”是不可能的。

  那么反过来说,“若不说而行”,也就是声音是静悄悄地行进着的,是否可以呢?也不行。因为这样的过失就是:“何缘生彼解”。也就是说,当声音到你耳根的时候,你什么也听不到,静悄悄地,那你的耳识凭什么来知解这是声音呢?可见“若不说而行”也不对。

  现在人们说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而传播,这种说法就属于“不说而行”这种情况。当声音传递到耳根时,仍然只是空气的振动,那么就应问这个问题:“何缘生彼解”?也就是耳根只感受到空气的振动,这里面根本没有声音,所以耳识怎么可能生起这是声音的知解呢?

  所谓的声音,必须要行进到耳根才能被听到,而在行进时,只有说或不说,也就是响或不响这两种情况。但是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正理,所以就彻底否定了声音是行进到耳根时才被听到的可能性。

  不但如此,如果认为声音是行进到耳根时才被听到,还存在着下面两种过失。

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

声非单独至,如何能单取。

  (唐译:

声若至耳闻,如何了声本,

声无顿说理,如何全可知。)

  颂文直解

  如果声音到达耳根时,才被耳识取到,那么第一刹那的声音,没有与耳根相遇,如何能被耳识取到呢?而且,声的自性是由九事所构成,声尘并非是独自到达耳根,所以怎么能只是单独取声尘呢?

  (唐译:如果声音离开了发声者(本),来至耳根,才被听到,如此则又如何知道谁是发声者?另外,声音并非顿时而说,因此耳根也非顿时而闻,如此耳识岂能全都了知?)

  释义

  本颂前两句从声音到达耳根时才被听到,指出了初始时的“声音”并不是声音。后两句以声由九事所构成,指出应非只有声音被取到,以此否定所取的境是声音。

  “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是说如果声音到达耳根之时,才被取到的话,就意味着声音在刚被说出的时候,并没有被耳根取到,这样就不能断定那是声音了。并且,进一步想的话,这个时候,也没有被其他的根取到,这就说明真实中这时并没有产生任何东西。

  比如说,大家现在看法座上的我,一直在开口说话,就觉得我肯定在发出声音,而且耳根里也确实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因此大家一点都不怀疑,认为听到的,肯定是我说出来的声音。但是在我说话的第一刹那,你是根本没有听到的,你的其他根也没有感受到声音。所以你是没有任何理由来断定我在发出声音。假如现在有人用电脑来播放模拟我的声音,同时我只是动动嘴,假装说话的样子,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我说的。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大家无法直接取到刚开始第一刹那的声音,那么也就无法确定那是声音了。

  而且,所听到的声音,是否仅仅只是声音呢?其实并不是。大家知道,五尘中的色、香、味、触都是由八事构成的,即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加上色、香、味、触这四事。那么声尘,则是在这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声,共由九事所构成。所以圣天菩萨说:“声非单独至,如何能单取。”就是说,声音传过来的时候,不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是九事一起成群结队过来的。因此要取境的话,就应同时取到色、香、味、触,而不能仅仅只是听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不仅仅能被听到,也应该能被看到、嗅到、尝到、触到。但是由于声音只能被听到,所以说这个声音,并不是真正的境上的九事所成的声音,只能是意识的虚妄分别而已。

  进一步来说,“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还有更大的过失,圣天菩萨接下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声乃至未闻,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唐译:

乃至非所闻,应非是声性,

先无而后有,理定不相应。)

  颂文直解

  在声音被听到之前,如第一刹那等,应非具有声音的自性。而先前无声,后在耳根中突然就变出了声音,这绝对是不应理的。

  (唐译:在耳根听到之前,所谓的“声音”并不具有声音的自性,而先前没有声音的自性,后来突然产生声音的自性了,这绝对是不应理的。)

  释义

  本颂在前一偈颂的基础上,进一步否定了声音的存在。前两句指出未被听到,就不具备声音的自性,后两句指出没有声音不可能变出声音。

  前一颂的“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说明了在发声的第一刹那,并没有声音,那么第二刹那呢?也与第一刹那没有区别,同样没有声音,这样直到被听到之前,都不可能有声音。这就是“声乃至未闻,应非是声性”的意思。

  那么被听到的时候,是不是就能被证明是声音了呢?这也不可能,因为“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就像香尘、味尘等,不可能改变自性,变成声尘,同样,根本没有声音,忽然有了声音的自性,这也是不合道理的。

  这样实事求是地说,所谓的声音,不管你听得多么的真真切切,实际上根本没有自性,是空无所有的。《佛说决定毗尼经》中说:“若有所闻诸好声,生已即灭无有闻,推其去处不可得,因分别故起声想。”这就明确开示了声音仅是众生分别出来的虚妄相而已。

  《方广大庄严经》中也开示了声音实际是由众缘和合而产生:“譬如咽喉,及以唇舌,击动出声。一一分中,声不可得,众缘和合,有此声耳。”经中紧接着还教导了观察无声的方便:“智者观声,念念相续,无有实法,犹如谷响,声不可得。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于诸缘中,求声不得,离缘求声,亦不可得。”大家结合这些佛亲口宣说的金刚句,来反复思维现在所学的内容,一定能够破除对声音的执著。

  这以上通过破除根的作业,揭示了无境的真实性。下面进一步破除识的作业,来揭示无境的真实性。

  辛二、破识之作业分二:一、破无分别根识之作业;二、破分别意识之作业。

  “无分别根识”就是前五识,它们只有自性分别,也就是说,它们的自性即是直接了别各自相应的境。“分别意识”即第六意识,它除了自性分别之外,还有计度分别(即计较推度未现前事的差别),和随念分别(即追忆过去的六尘之境)。

  壬一、破无分别根识之作业

  小乘经部认为,识有取境的作用,这说明色等外境是存在的。这也不合理。

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

设如是命者,应常无有心。

  难词释义

  去:前去境处。

  命者:指有情。

  颂文直解

  心如果离开了眼等五根,则即使前去五境之处,也毫无作用,因为此时心已经失去了取境的功能之故。假若心离诸根仍然能取境,则具命之有情应永远变成无心的色法。

  释义

  本颂前两句否定了心能离根而取境,后两句反过来,假设心能离根取境,则会导致众生无心的过失。

  这里的心不是真心,而是世间众生所执著的妄心,也就是识。识取境时,需要有根的辅助。而境在身外,根在身上。这样识取境时,就需要根离开身体,去到境的地方。但是根怎么可能离开身体呢?身体又叫根身,没有了身体,根也就没有了。所以说“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没有了根的识,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起不了取境的作用。

  比如离开了眼根,能生起眼识吗?不可能。否则大家就没有视力好与坏的差别了,甚至盲人也都能见到色境了。再比如离开了耳根,也不可能生起耳识,否则耳根损坏的人,也都能清楚听到声音了。

  “设如是”,这是反过来,假设识离开了根,也能照常取境的话,那么就有“命者应常无有心”的过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境的数量不计其数,非常多,而识又不需要根来辅助,这样识就有取不完的境,只能永远在外面忙着取境。这样一来,身体里就没有了识。而没有了识的身体,只剩下四大所成的色法,就变成了像石头、柱子一样的无情物。

  从这以上对根、境、识真实性的观察,可以发现它们都没有自性,只是假立的名称而已。

  壬二、破分别意识之作业

  如果确实如前面所说,色等诸境都没有的话,那么一切有事不也就没有了吗?圣天菩萨接着开示说:有自性的有事当然没有,但无自性的有事可以有,这种无自性的有事,就是由想蕴安立的。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颂文直解

  这个想蕴令心妄取五尘,就像将阳焰见为水一样,依先前眼识等所见之义,之后虚妄安立为诸法之义,应知这个安立者,即是想蕴。

  释义

  什么是“想”?“想”是心所,也是五蕴之一。《成唯识论》中说:“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就是说,“想”就是取境的相,然后再对所取的相,安立上各种各样的名称。比如对青色,先像照相机拍照一样取下它的相,然后再对这个相安立上青色的名称。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眼识灭时,眼根与色尘也同时灭去。而眼识之前所见之义,则由意识获取。那么意识又如何取已灭之义呢?这就像阳焰无有丝毫水的成分,但是以因缘之力,意识可以产生出水想,同样地,对于已灭而无自性的法,也可以分别出这是黄色、那是蓝色,这个比较悦意、那个不悦意等等的差别,并安立名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那么诸法之体等的差别,就是众生的意识安立出来的,而并非以法的自性成立。从色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一切法,都是意识虚妄安立的。那么为什么意识又可以被称为想蕴呢?月称菩萨解释说:意识是安立诸法的因,并且与想蕴有五种共同之处(就是说,心王与心所有相应五义,也叫平等五义,即: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同),想蕴取这个相、取那个相,与意识配合得非常好,所以意识也就被叫做想蕴。

  又有人想:想蕴能安立诸法,所以必定是实有的。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

眼色等为缘,如幻生诸识,

若执为实有,幻喻不应成。

  颂文直解

  依于眼等根及色等尘为缘后,生起仅为如幻、非为真实的诸识。然而,如果执著诸识实有,则不应将它们说为如幻。而正因为识是如幻的,所以与识相应的想蕴也是如幻的。

  释义

  本颂第一句分析诸识生成的因缘,第二句得出诸识如幻的结论,第三、四句以反面成立。以此则证明了与识具有五种相应之义的想蕴也是如幻的。所以,虽然识或想蕴能安立诸法,但仍然是如幻的,并不是说只有实有的识或想蕴才能安立诸法。

  “眼色等为缘,如幻生诸识。”识是根与境和合后产生的,比如眼根与色尘相和合,就产生了眼识。那么为什么说产生的识是如幻的呢?这是因为,识生起的时候,并不是从已灭的根、境中生起,因为已灭的法并没有作为因的功能;识也不是从未灭的根、境中产生,因为未灭的根、境,与识同时存在,双方形成观待,不能成为因果关系。所以并没有产生过真正的识,仅是众生迷乱的显现而已,因此说是必定如幻的。

  “若执为实有,幻喻不应成。”如果识是实有的,那么经中就不会把识说成如幻了。如《五蕴譬喻经》中就明显开示了识是如幻的:“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这一品是专门引导内外空真实性瑜伽,这以上已阐明了胜义空的真实性,接下来要阐明的是世俗如幻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想蕴或意识都是如幻的,以此所安立的一切也都是如幻的。所以面对万法的时候,不需要加简别,说胜义中才空,世俗中不空。不应该舍不得空,放不下执著。看外境时,就像房子里通过玻璃窗,里里外外通彻地看到,应该是这样无自性、空性的境界。见、闻、觉、知都应在空性的状态中,轻轻松松地,没有障碍,没有不寂静、挂碍、遍计。在心里有动摇、干扰的状态下,万法的真相就看不到。学了中观之后,就要知道不是胜义中去破一个什么东西,除了所见的形形色色万法外,哪里还要去破一个什么东西呢?如果认为要到胜义中才去破一个东西,这就说明根本还没有学到中观空性的含义。其实显就是空,一切形形色色的万法,在见的当下,在缘起显现的当下,就要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观察,见到它的自性就如水月一般,或者如彩虹,或者如看电视、电影,或者如做梦一样,当下就是如幻。这样把所破的显现法看破了,放下了对它们的执著,才叫做看破、放下。

  戊二、明世俗如幻之真实性分二:一、明希有名言幻法;二、明能表彼理譬喻差别。

  己一、明希有名言幻法

  有人问:按照上面的观察,根是不能取境的。但另一方面,眼识却又是依靠根、境之缘而生起,这不是极为奇怪的事吗?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

世间诸所有,无不皆难测,

根境理同然,智者何惊异。

  颂文直解

  世间的所有事,都难测度,根境和合而生识的道理,也同样难测度,智者对此怎么会感到惊异呢?

  释义

  本颂前两句讲世事本来就难测度,第三句讲根境和合生识也不例外,第四句讲了达万法无实如幻的智者,对此并不惊异。

  “世间诸所有,无不皆难测”,是说世间上的所有事,都是分别心难以理解的。比如正灭的种子中,可以生出芽来;又比如,某个业灭后,纵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也能生出异熟果来;以及对瓶子经过离一多因等的观察,发现根本不可能有瓶子存在,但是瓶子却又能用来装水、插花等等。

  “根境理同然,智者何惊异”,根、境和合生识,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根取不了境,但是根又能与境和合,产生出识。而智者对此却并不感到惊奇。因为智者了知了一切法都无实有之基,都无自性,都是分别识的妄现。再稀奇的事情,只要因缘聚合,都能显现出来。这是名言万法的规律,就像火是热的一样,是很正常的事。

  己二、明能表彼理譬喻差别

  下面圣天菩萨用各种譬喻来形象地表示如幻的世俗万法。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

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颂文直解

  如是世俗的一切法,显而无自性,犹如火轮、三摩地变化、梦的显现、幻事、水月、彗星、大山谷的回响、误认为水的阳焰、远处误认为山的浮云。同样,三有的显现,与此等完全相同。

  释义

  世间诸法,本不成立,无法用语言表示,但在分别识前,却又以各自的因缘而幻现出种种的幻相。佛法中用各种譬喻,来形象地表示这些幻相。下面根据偈颂的内容,一一进行解释。大家在听的时候,重点一定要落在幻上,要深切领会譬喻里所表示的幻的含义。

  “火轮”:快速转动火把时,可以看到一个的火轮,但是这火轮纯粹是颠倒所见,毫无自性。

  “变化”:瑜伽师住于三摩地,变化出的幻人,能作各种动作。他人颠倒地见其为真人,但是瑜伽师知道这些幻人没有心、心所,没有根,并不是真正的人。

  “梦”:梦中有身,也有心、心所,并颠倒执著有我,但醒来后,就知道并非真实存在。

  “幻事”:幻师所变的幻女,使不知真相的人颠倒迷乱,但并无丝毫的真实性。

  “水月”:水中的月亮,丝毫没有真月的成分,但由于缘起,使愚人颠倒见为真月。

  “彗星”:在藏文译本中是“尘雾”,即某些时间、地点里出现的尘雾,远远看去,会被误认为是烟。玄奘大师翻译成“彗星”,可能是梵文版本不同。彗星的尾巴看起来像烟,与尘雾有相似之处。

  “响”:空谷里的回响,会被愚人误认为是真实的声音。

  “阳焰”:阳光照射而形成的阳焰,并没有水的自性,但会令远处的人产生是水的错觉。

  “浮云”:远处的浮云,会被误认为是山等的样子。

  有关这些比喻,佛在《月灯三昧经》等经中有广泛的开示。[1]

  这样就学完了这一品——“破根境品”。现在大家对《心经》里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讲的意义,应该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反复闻思,反复串习后,就能逐渐体会到见山没有山,见水没有水,见瓶子没有瓶子,听声音没有声音等等的真实境界。形形色色的瓶子、柱子、山河大地等的万法不会有改变,但是修行者的心态上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大家原先认为见到的都是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万法,中观学好后,就知道没有真的东西被听到的、看到的等等。实有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境上,而是无明颠倒执著出来的。大人看电视、电影、游戏时,不会像小孩一样认为是真实的。同样地,你的中观正见生起来后,不需要想一切的办法,把眼前的东西都埋到地下,或者请三宝、请护法神拿走,想让眼前不出现万法,也不需要用这样头痛的方式来对治烦恼。而是当下就体会到见山没有见到山、见水没有见到水、见瓶子没有见到瓶子、听声音没有听到声音等等。

  这样就会对持守戒律,对治烦恼,以及发普贤大愿,顺利往生极乐净土等等殊胜的修行,产生出极大的促进作用。

  

  [1]《月灯三昧经》中,与本颂相关的譬喻有:

  “譬如有童女,夜卧梦产子,生欣死忧戚,诸法亦复然。”

  “如人梦行淫,寤已无所见,愚爱终无得,诸法亦复然。”

  “如幻作多身,谓男女象马,是相非真实,诸法亦复然。”

  “如净虚空月,影现于清池,非月形入水,诸法亦复然。”

  “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

  “譬如春日中,辉光所焚炙,阳焰状如水,诸法亦复然。”

  “见野马如水,愚者欲趣饮,无实可救渴,诸法亦复然。”

  “如虚空无云,忽然起阴曀,知从何所出,诸法亦复然。”

  “如焰寻香城,如幻事如梦,观行相空寂,诸法亦复然。”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九)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七十)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九)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八)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七)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六)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四)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九)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八)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七)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六)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四)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