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安居第二十一日(二):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点击:2724]   [手机版]
背景色

安居第二十一日(二):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观察彼国十七种依报庄严,直接在影响我们的心行作为,因为所缘境界力是不可思议的(即所谓的所依力,当然这里面有佛陀、及我们自身的愿力),它会直接唤醒我们心灵中沉睡的,或者说被业习蒙蔽的本具善巧,通过依报的庄严展示出来。

一切佛陀亲证有两种功德——自受用与他受用

自受用是其自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拥有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等不可思议的善巧,当然还有其内誓善巧。

依报,实际也是他受用(利他善巧)的展示,所谓“庄严彼界,摄化众生”,以这样一个稀有、独特、妙超十方佛国的严净国土,来引导十方众生回归于此,来影响一切有缘众生令其从现行因缘中走出,即走出自己固有的一些业力圈子,或业力的自我局限,即我们现在受报的身心世界。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昙鸾法师这样提示:“此云何不思议。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得生彼无嗔忍之殊。人天色相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对于十七种国土庄严,昙鸾法师每个都以“不可思议”开头来提醒我们。我们已经思维、思议惯了,什么问题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思议是不起作用的。比如大家都没有去过巴黎,在没有任何材料的情况下,我们的想象、思维是没有意义的。极乐世界亦复如是,阿弥陀佛国土的十七种庄严,如果没有佛陀的提示,对我们凡夫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并不是让我们迷信,或来迷惑我们,一切善知识都不会来迷惑众生,其唯一的希望、唯一的作为就是令我们有情能真正生起圆满清净如实的安住,远离贪欲的躁动与迷失。

“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大家的心因受到净光明满足的影响,得以堪忍于世间,因其是朗照的,没有回馈的。基本上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每一个作为都要求一个回报,包括语言表达、意识表达、劳动工作、人事关系……,都要有一个结果。其结果有的是尽人意,有的是不尽人意。而在极乐世界,我们的心念依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那我们对这个世界不能忍的东西也就会消失,因为不求回馈了,象光明一样圆满地普照着十方,在这个圆成的光明中,我们的一切求回馈的心得到了消融,或者说受到了影响。

我们在观察彼国“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个依报、这个庄严形象功德成就的意识过程中,身心受到了影响——不再求世间种种差别变异的或逆或顺,或满意或不满意的回馈,用自心圆满来饱满地、充盈地感知着世间。

实际这是赞自性功德。“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本身就在赞佛性之圆明。而所有依报庄严都没有离开对佛性作用的赞美,以影响我们现前造作取舍的心理。

我们这个心现前是有造作的,是有对待的,是有我满意、我不满意,顺着我、不顺着我的。我到许多地方与一些法师、居士交流,大部分人在不太知道佛法的教育以解决我们的现行烦恼的时候,特别希望别人说一些迎合的话。迎合了,就说这个法师讲得好!他迎合了你的心念,不过使你所知的慢心得到了满足,但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即没有在平等安住、清净安住上得到认证与休息!没有受到这样的影响,所以相互的吹捧很多,但回到家里还是各生烦恼,因为他没办法解决自己心灵的亏欠。这是一定要注意的!作为一个学佛者,一定要在我们现有的烦恼、习气、业报上敢去面对,它不属于你,但是如果你认为它就是你,谁要迎合了你这个习气,你就认为这是个好人或好的讲法者,那这条路一定会走到“我执”的漆黑中。

所以,“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个形象功德成就,是来赞美佛性的作用,使我们随顺阿弥陀佛的这个依报庄严,来影响我们现前的执著、分别的见思二惑养成的习惯心念,让我们的心也随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一样地普照世间而不求回馈。太阳照耀阎浮提时,它不管是高山、大海、还是平原,是净地还是浊地,是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生存的地方,它都一如地放着光明、带着温暖、释放着活力,表达着它的平等性的给予、圆满的给予,不做任何的择取。太阳不会这样说:“这个人在礼拜我,对我满意,我就多照照他。”“这块地方的人对我不满意,有污秽,我遮一点光不照他们。”可能云彩会遮一遮,就如人性会遮一遮,而太阳一直是那样圆明地朗照着世间,让一切生命平等地接受它,它也在平等地接受着这一切世间,虽在空中运行变化,但它的心智作为不变。所以日月轮表达着一种性德之真实、满足之形象。

以此依报来影响我们的心理,也就是所依境、境界力会给我们带来影响。只要关注它,我们以前不满足的心理、求回馈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休息。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敏感,谁是好人,谁顺着我了,谁是坏人,谁违背我了,违背我的一定是坏人,随顺我的一定是好人,违背我的知见了一定不如法,顺着我的知见了一定如法,这样学佛就背道而驰了,因为这不过是用一种迎合自己的执著的渴望,这样经常会有喜有忧,而没有得“满足”之安住。

所以,在观彼世界形象庄严“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之时,来导引我们的心理依止,使我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惑。我们有无量的困惑,你有很多想法的时候,拿强光手电筒照照你的眼睛,或者看看太阳,很多想法都会忘掉了,什么执著都变成光明了。我们的执著为什么会在生命中、意识中起那么大的作用呢?而为什么光明对它的取代性这么强呢?因为光明可以夺我们那种执著的黑暗的挣扎,直接可以代替它,或唤醒它。现代人太容易烦恼了,因为分别执著太多了,所以很多修法中有性光随顺得见的方便,尤其是礼拜,一旦随顺性光,即无造作之时,我们所有的执著变得没有意义了,所有的烦恼变得没有意义了,所有你认为的是非善恶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对我们修行人来说,阿弥陀佛的“净光明满足”这样一个形象功德成就,提示了我们的心怎么能得到这样一个“忍”,使我们端正起来——即不求回馈,不去看别人的脸色,不去听别人说什么,而是端正自己的身心,令自己的心如镜日月轮一样。这样去审思,那么考究回馈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只管付出,不求回馈。这种付出是一种满意的付出,因为你的自受用是满意的,所以“净光明满足”是自受用。“如镜日月轮”是有利他方便,令众生照见自心之迷茫,就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照照镜子来整理衣着一样。

“净光明满足”是阿弥陀佛形象庄严的自受用,也是其国土延续出来的功德。“如镜日月轮”是令一切有缘有情有一个善巧。我们在穿衣镜前可以照见自己种种穿戴的不整不足之处,然后调整自己。而如果在“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样一个意识观察下,你再看自己思想上的任何一个躁动,那就是一个黑斑,一个污点,你要把它擦掉。

所以昙鸾法师讲“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心受到什么影响呢?——“得生彼无嗔忍之殊”。这个极乐世界没有嗔忍的东西,光明朗照故,圆明无碍无对故。“人天色相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

我们学佛一定要在自他受用上有认知,而不要去坚守你的是非知见。有人说现在人都很自大,各种讲法都很炽盛,这都不需要去评价,而要解决我们现行自身在法义上的利益有没有?烦恼是不是薄少了?习气是不是淡化了?人是不是轻松了?是不是条理了?是不是感觉自己在学佛中得到了喜悦?过去的迷失与执著越来越淡?那种刚强固执的伤害越来越少了?越来越会真正地忏悔调整自己的身心世界了?越来越会不自害不害人了?这样肯定学佛是有意义的。

昙鸾法师说:“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就是说极乐世界“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你没有观察它的时候,它与你的心和行为没有关系,但你在对应观察它的时候,它就会影响你的心行。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实践,比如心中有很多想法,你就念一念“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把你所有的想法先放一放,随文入观,那它就成为你的心行了——代替了你过去的思维、烦恼,使我们的思想在阿弥陀佛的依报中得到了一次“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的感知,即“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样一种体验。

慢慢地我们学会随文入观,依境界力来改变自己的现缘,来认知自己现前的心理状态,那我们就知道,原来境界和心理原来是不矛盾的、不对立的。心理也可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也可以受心理的影响。若你善于择取、善于休息、善于运用了,那观察彼阿弥陀佛国土的依报都是有益于我们身心世界的。这样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就会有一个意乐与向往。心和境相互影响,因为我们还没有纯熟,可能我们以心转境的机会少一些,若这时观察这个娑婆世界,而娑婆世界的违缘炽盛、恶业炽盛,所以往往就会造成共业、他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心理烦恼与惑乱。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观察阿弥陀佛国土的庄严依报,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公正的,是有益的,这样的意乐观察,对现行烦恼众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趣向于佛法的利益!

所以说“智慧观察,正念观彼”,观彼国的依报者,本来就是个智慧的选择,如果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纯熟了,我们再用性德来观察这个娑婆世界,也就没问题了。因为极乐世界是顺性设立的,它的依报庄严也是顺性设立的,所以我们在观察其种种作为形象的过程中,都突出地引导我们、显示了我们本具的佛性、佛性的妙用、佛性的真实状态。所以是以相破相的方便,或者说以相导引我们回归自性的安住。

娑婆世界的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爱憎取舍之中,但我们在对极乐世界的观察中就比较公正,为什么呢?我们对极乐世界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是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去观察的,而不是妄想所成。生活在娑婆世界,我们已经习惯于妄想业力了,所以观察极乐世界的这个过程能使我们走出现行烦恼、颠倒妄想与执著的习惯。

所谓妙观察,天台宗一说“妙”字,后面就会跟着一个“有”字。说“妙观察”,实际是让你要“有观察”的。说“妙观察智”,你看看你有没有观察?有没有智慧观察的能力?有没有培养不染著的观察能力?妙观察智之“智”,是无染无著无依,用无染无著无依的心念去观察这个世间,这是正念观察、智慧观察。你有没有你有没有这样做过观察呢?这对我们真是一个启示。你有没有训练过自己运用这样的观察方法或观察作为呢?

说“妙”,妙就妙在它产生了“有”的作用,但此作用是无染无著的,这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我们一观察就会把人定在某个角度,比如在人与人之间的很多固执知见和闹矛盾中,就会把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这个人说过什么话、那个人做过什么事去特定化,我们都有很深厚的这样一个习气,因为我们已经把“有观察”的智扔掉了,变成一个执著的习惯,而不是真正运用无染无著观察世间的能力。

人一旦有观察能力,做事情、说话都很会恰当,时间、地点选择都会很精准,如《谏人五德》和《执事五德》中说的知法因缘、知时节因缘,这就是观察而来的,什么时候表达准确?什么时候表达能给对方带来利益?什么时候表达对方能接受?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比较功利的时代,教育、社会效应、大环境中基本上都是唯利是图的引导,为名的教育,为利的教育,怎么样急于得到利?急于得到功?怎样少付出多得到?而不是令人心安,令人有智慧,令人沉稳、健康。急于功利会让我们观察的空间受到障碍,只是有利益就上没利益就算,运用无染无著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最需要妙观察智的,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因急于功利而容易丢失观察的机会,应该观察的不观察,应该正念的不正念。

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时代空间有一个正面的认知,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或在这个时代的缺憾中把妙观察智运用出来因为在大家都不去观察的时候,你作一个观察人,即使冷静一分钟,也会令这群人得到极大的利益。【举例:地震中,一个人一念冷静,选择出口,带着大家次序而出,而其他很多人因急于逃跑堵住门口,没有观察,很多被挤压踩踏死伤。有这一点点的观察,就会带来不可思议的效果,保住很多人的生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若于大海中遇到罗刹暴风等,应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如果我们读过这个经典,有这个观察能力,当真正遇到大的灾难时,你就会冷静地观察一刻,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呼唤观世音,你引导自己、引导大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一群人就会免于灾难。但若这一群人全部都慌了,也可能海水就把他吞噬掉了。有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个作用,没有培养过这个观察能力,那大家只能是遇到灾难就混乱。所以佛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尤其在这个时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战争横难不断,我们若不善于观察,对我们自己的色身、对他人的色身、对我们的修行都有极大的危害。为什么呢?现代人急于功利,抢时间、抢功利,有的人包括学习佛法也会急于功利,结果造成很多伤害。

说“有观察智”,能比较直接地提醒我们自己你有没有无染无著地观察过这个世间?观察过某个事情?“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就是观察的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庄严的。我们在比较平和如实的观察下,你就会感觉到光的作用。但在我们急急忙忙、固执的、爱憎的、染著的心理状态下,一切光就会湮没,就会变得漆黑,因为你失去了观察能力,因为你有得失爱憎,你的所知会蒙蔽你的心源,使心光透视不出来。若是有无染无著的观察善巧,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稀有的征兆,不是追求,但它会频繁出现,因为你的心光会折射出来,因为你在平静宁静下心会松开来,你的心智会得到一种宁静的满足、平满的满足。我们可以提示自己有没有过智慧无染的观察?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来展示我们自心之相应,启发我们自心之庄严,使阿弥陀佛的依报庄严来成熟、照见我们的本具功德。这对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无疑是佛陀赐给我们一个受用,给我们带来觉悟的唤醒。所以,学习一定是为了唤醒我们本具心的作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它被我们无始以来的业习习惯蒙蔽了,被我们的见思惑搞疲劳了,被我们的取舍爱憎麻醉了,它已经昏睡了,总不起作用。阿弥陀佛顺性功德的成就,能将其唤醒——依彼依正二报,认知自心作用,这样来观察其庄严,对我们就是一个直接的加持。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昙鸾法师《往生论注》)。此“心行”,就是境界,阿弥陀佛依报的境界对我们心行的影响与召唤、印契,这就是通过“观察力”这个媒介观察彼国的庄严,来唤醒我们本具心行的相应,这是我们观察彼国的一个主要意乐、愿望,或结果。在我们“有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心行力的妙用,这样一个无情世界给我们有情的直接影响与召唤、印契是不可思议的。

(岁次辛卯五月初六 2011年6月7)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安居第二十一日(三):珍惜人生,走出善恶无记业的迷茫
下一篇:安居第二十一日(一):佛教世俗化的两种表现

 安居第二十日:再谈“临终不能往生”的话题 安居第二十一日(一):佛教世俗化的两种表现
 安居第二十一日(三):珍惜人生,走出善恶无记业的迷茫 安居第二十一日(四):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安居第二十二日(一):你需要念佛“起作用”吗? 安居第二十二日(二):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安居第二十四日(一):不求其本,大道无成 安居第二十四日(二):无垢光炎炽,明净耀世间
 安居第二十五日(一):染之者必生菩提心 安居第二十五日(二):宝性于逆顺二缘中的利益
 安居第二十五日(三):宝性周遍,现下起用 安居第二十五日(四):休息状态下的修行人
 安居第二十六日(一):珍惜点滴善缘 安居第二十六日(二):为他人带来一个顺性的环境
 安居第二十七日(一):我们美好的新生之地 安居第二十七日(二):亲近极乐世界的换位修法
 安居第二十七日(三):念佛的三种根性——远离生死边见 安居第二十八日(一):在学佛的旅途中珍惜福慧
 安居第二十八日(二):修行的相续问题 安居第二十八日(三):“移民”到极乐世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