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出三藏记集 4 安般注序
 
[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点击:4346]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4安般注序 

  释道安
  译文
  安般,是出息入息的意思。禅定之道无时无刻不寄托于它,禅定之德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它。所以安般寄托于计数出息、入息而实现守意(意识专一不散乱),四禅寓于身体而达到心定。寄于出息入息,所以有「数」、「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的差别:寓于身体,所以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同的等级。六个阶级,是要对邪念断除又断除,最后达到无为;四禅的等级,是要对欲望忘却再忘却,最后实现无欲。
  因为无为,所以能成为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本;因为无欲,所以能适应一切事物。由于无为是一切有形之物的根本,所以能化育万物;由于无欲能适应一切事物,所以能成就事业。成就事业,就是让事物自然成就,不去干扰它;化育万物,就是让天下的人忘却自我。外物和自我全都忘却,一心一意地守意,所以《修行经》以彼我双忘来达到寂静。达到寂静的人,一抬足,能震动大千世界;一挥手,能摸到日月;猛吹一口气,就使铁围山飞散;轻嘘一口气,就使须弥山摇动。这是凭借四禅的奇妙寂静,来驾御六气的变化。那么,把握寂静来驾御万物,把握住根本来支配枝叶,有什么困难的呢?安般是十念之一,相当于五根中的念根,所以编撰《法句经》的人,把安般归类于〈惟念品〉。
  汉朝末年,有位叫安世高的人,博学多闻,研习古籍,特别精通阿毘昙学。他所传译的佛教经典,关于禅定、法数最为详尽,《安般守意经》就是其中的一种。此经是进入佛道的根本门径,哪有不经过这一门径的呢?曹魏初年,康僧会注解此经的义理,但对义理的揭示还有不到的地方。道安我自不量力,冒昧地在前人基础上,作如下注解,好似以蚊子的翅膀来为暴风助力,以雾气来填补滋润巨大的山谷。

  原典
  安般者,出入①也。道之所寄,无往不因;德之所寓,无往不托。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也。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②。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
  无为,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③。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彼我双废者,守于唯守也,故《修行经》以斯二法而成寂。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④舞。斯皆乘四禅之妙止,御六息之大辩⑤者也。夫执寂以御有,策本以动末,有何难也?安般居十念⑥之一,于五根⑦则念根也,故撰《法句》者,属〈惟念品〉也。
  昔汉氏之末,有安世高者,博闻稽古,特专阿毗昙⑧学。其所出经,禅、数⑨最悉,此经其所译也。兹乃趣道之要径,何莫由斯道也?魏初康会为之注义,义或隐而未显者。安窃不自量,敢因前人,为解其下。庶欲蚊翮⑩以助随蓝⑾,雾润以增巨壑也。

  注释
  ①出入:出息入息,即呼吸。《安般守意经》卷上云:「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大正十五·页一六五上)
  ②无为:《安般守意经》云: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大正十五·页一六三下)、「是清净无为也」(大正十五·页一六四上)。
  ③开物、成务:语出《周易·系辞上传》第十章:「子曰:夫《易》,何为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道安在这里对开物成务予以新的含义。
  ④铁围、须弥:佛教传说中的铁围山、须弥山。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三十里)(编按:由旬之计算有各种不同说法),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周围有七香海和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由铁围成的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四周有四大部洲。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以此山为题材,用以表示天上的景观。
  ⑤御六息之大辩:语出《庄子·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变化。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之六气。
  ⑥十念: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诸天善业成就)、七念休息(闲居时修习佛道)、八念安般(摄心静虑,数出入息)、九念身非常、十念死。
  ⑦五根:一信根(信奉佛法)、二精进根、三念根(思念随顺佛教道理,不使邪念出现)、四定根(摄心于正道,一心寂定)、五慧根。这五个方面是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根基,故云五根。
  ⑧阿毘昙:阿毘达摩的略称。意译为「对法」、「无比法」、「向法」,也译为「论」,是对《阿含经》的论述。
  ⑨禅、数:禅,指禅定。数,指法数,即「阿毘昙」。汤用彤先生释云:「数者即指《阿毘达磨》之事数。印度佛教,对佛之教法,综合解释,合诸门分析,或法数分类。……因其于「阿毘昙」中,特说禅定法数,故曰善开禅数也。」(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第一分第四章)
  ⑩翮:同翼。
  ⑾随蓝:暴风,迅速猛烈之风。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出三藏记集 5 安般守意经序
下一篇:出三藏记集 3 安般守意经序

 中国最古老的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与《出三藏记集》 《出三藏记集》所录经典
 出三藏记集 题解 出三藏记集 1 出三藏记集序
 出三藏记集 2 四十二章经序 出三藏记集 3 安般守意经序
 出三藏记集 5 安般守意经序 出三藏记集 6 阴持入经序
 出三藏记集 7 人本欲生经序 出三藏记集 8 道行经序
 出三藏记集 9 合放光光赞略解序 出三藏记集 10 首楞严三昧经注序
 出三藏记集 11 法句经序 出三藏记集 12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出三藏记集 13 大品经序 出三藏记集 14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
 出三藏记集 15 法华宗要序 出三藏记集 16 法华经后序
 出三藏记集 17 维摩诘经序 出三藏记集 18 毘摩罗诘是(堤)经义疏序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