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宋智明居士] [点击:2770]   [手机版]
背景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佛法是无尽之说,是随机缘而启。众生在轮回之中,依爱欲之本而发为现行;有种种理事的障碍,有五性的差别,所以为了使众生脱轮回,了断根元,而铲除障碍,从自类种性而超入佛种性,符合圆觉的道而成就果德。千百亿化身的弥勒菩萨就机而启问: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於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弥勒菩萨因为听闻了佛在上面所开示的圆妙道理,所以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行了礼仪後,以庆祝的心来对佛如是说:「大悲世尊已经广泛地对一切菩萨开示了秘密法藏,使令一切大众深彻地悟明轮回的道理,分明辨别了邪与正,能够施予末世一切众生决定无畏的道眼--慧、法二眼同智,真俗二谛并照,使一切众生对於大涅槃之道,生起决定的信心--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不再重新随逐轮转的境界--不执月运岸移,而起循环之妄见。」
  弥勒菩萨接下去进一步请问断轮回的方法: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於诸轮回有几种性?]
  如来的大寂灭海,就是大涅槃之海,它的体深而用广,具足一切功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脱等都含在其中。我们怎样才能游戏於这样广大无量的如来大海呢?所以弥勒菩萨提出了: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的问题。如果想游如来清净广大功德之海,首先要断众生贪爱执著的污染轮回之河,这两者是根本的不同,当断轮回之时,也即是游戏於涅槃之海的时节。那么众生既在轮回之中,这轮回的人有几种种类?这是在轮回中的众生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类型种性,才有进修的方便。
  下面弥勒菩萨又提出第二个问题: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佛果菩提不从修得,但是因地菩萨则应藉修而了妄,所以问修行的人有几等差别?这体现了「法门无量誓愿学」,而一一化归於空性--一切大智的空明而朗照。既是智,必以悲心救度众生。所以菩萨要迥入尘劳。尘劳复杂,菩萨应当施设方便来教化,才能度脱一切众生的苦恼。这体现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也即从空性上出兴妙假的大悲。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这是弥勒菩萨代我们向佛请求慈悲开示,目的是使修行一切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在应用能照的智慧之眼在对境缘尘的时候,不被尘劳所染,所以讲「慧目肃清」,并以此慧目「照耀心镜」,也就是所照。一个行人当心达清净之际,犹如明镜,朗然明湛。
  能照之智本空,所以无有能照可得;所照之心镜本净,所以无有所照可得;没有能所,自在圆明,所以就是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这一无上知见也就是法华会上佛所开、示、悟、入的中道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弥勒菩萨也以菩萨礼仪而请佛为众生解答断受入世的方便。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是佛的慈悲赞许。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是以佛眼观见一切轮回本来清净无染,一切差别种类也本无差别。由此佛之知见,令一切菩萨洁清慧目,并且使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显示了真性无生,本来清净的实相境界。但是众生未悟之前,以虚妄之心见万法有生,有生必有灭,所以形成了轮回。现在因佛的开示,悟入实相,了心无生,心既不生,轮回永绝。这样在无生性上,忍可於心,湛然明净,即是无生忍的境地。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弥勒与大众皆以欢喜心不听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佛说:「善男子!一切有情的生命,从无始际以来,由於有了种种恩爱贪欲--男女情爱与五欲的贪著,所以才有轮回。世界上四种类型的生命,都是因为淫欲而正性命的,应当知道轮回是以爱为根本。」
  《楞严经》中说:「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佛在《涅槃经》中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何忧何怖?],《佛名经》中也说:「有爱则生,爱尽则灭。」由此可知生死轮回以贪爱为根本。胎、卵、湿、化的四种生命,都是因为耽染爱著,所以以思业为因,而成四生之缘,生死相续,轮回不已。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於有欲的境界,如男女以及现代的黄色片子等,助发了爱性--贪爱的心念之种子,内外尘欲牵起爱心,同时也由爱心贪著欲境,於是众生造业受报生死相续不断。
  贪淫欲是因为爱而产生,身命是因为贪欲的作用而存在,众生贪爱身命,还是依欲为本,所以「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此感招未来生死果报,辗转相续无穷。
  [由於欲境,起诸逢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由於欲境的作用,引起了不可意的违逆之境与可意的顺心之境,如果所遇的境界违背了爱心,因此,不顺的心理便产生热恼、憎恨、嫉妒,并由此引发了嗔恨之心。所以有杀害、逼恼、打駡、凌辱等种种恶业,同时也可能在可意境上因贪爱之心的作用,引生耽著淫欲、盗窃他物、饮啖众生肉、侵夺财产、绮语、妄语等种种恶业。所以就有了地狱、畜生、饿鬼的三恶道的报应。
如果稍有道德观念,明白善恶因果,於是了知淫欲可厌--知爱欲心是恶道之因,对於欲境深生厌离。从而对於离恶法门深生爱乐,因此「舍恶乐善],就出现了天、人、修罗的三善道之报。
  这裹看出一个问题,三恶道可怖,恶业恶行有因果报应,人要行善,行人天善道。但是这出发点是甚么?是自私。在本质上讲,对善是执著的爱,对恶产生恐怖,有怖畏的心。因在本质上有执著的关系,内心是没办法解放的,是要故意去克制、去表现怎样去做,这样对一个恶的人来说,行善是好的,但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讲这是执著於善。执著之人讨厌恶道的思想,就会喜欢人天境界。这样子还是在因果轮回当中,还是在爱乐的执著当中,并没有解脱自在。所以我们知道,特别是一些年纪大些的、道德修养也比较好的,但有些人不喜欢跟他们在一起,为甚么?因这种人有一种压抑的东西,有教条的束缚,这样会失去人性的活泼,人性的自然境界。其实有些儒家的东西对人也是有点压制的,本来是好的,却因为人过份地执著与表现,所以窒息了人性。我们这裹并不是反对道德修养,而是想通过道德修养以後,要解放人的人性,要回归人的自然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否则的话总是有矛盾、有斗诤。因为善的人碰著恶的人,总是谴责他们,训斥他们这样、那样的恶行。一个人如谴责别人是恶行时,他的善不是真的善,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老是在斗诤,是在痛苦的斗诤当中,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轮回。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这样才知道一切爱可厌恶故,一切爱都可厌恶,都要舍去不要,就是对人天的爱也不要,那么「弃爱乐舍」,爱欲不要,善与恶也不要。舍:舍去,禅定境界、思惟境界,这样还不行。「还滋爱本」,因还有东西可以舍的,还有个舍在,还是执著。所以还是起爱心,就如把世界一切都放弃,到深山老林修禅定,那也是爱,爱深山的清净环境、爱禅定的快乐,觉得静下来真舒服,或隐在什么地方,没人来访,觉得很清净,这样还是爱心。「使现有为增上善果」,还是有为增上善果,色界与无色界二种境界,还是有为增上善果,还是有为法,还是有漏,还是爱。因喜欢这地方,喜欢这地方没善没恶,这个地方比较清净。禅定境界,还是有漏有为的,[皆轮回故」。因为都以爱乐为根本,所以还是轮回,还不能成圣道。为甚么这样说?不了自心,我们的心不是爱也不是不爱,我们的心不拒一切,心的本源是清净如虚空,它具足一切法,一切万物由它而生,却没来没去。因为不了自心的关系,所以不能成圣道,都是无明发挥这爱的作用。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渴爱。]
 「是故」,是作总结性的说明,就是讲我们众生若想学习佛法、修证大道,若想脱离轮迥的痛苦,免去轮回颠倒,先要断去贪欲,以及除去爱与渴。爱渴是非常的爱,好比我们的修行非常精进、非常努力,相信会开悟或相信会生西方,如是执著一定会怎样,造就是渴爱,还是贪欲的境界,所以讲都是流转生死。那么为甚么要讲这样的话?就是启示我们修行要归到平等,要归入无为,要直接去体现。行、住、坐、卧当中都是道,动与静都是道的体现,都不要落在爱的里面;也不是努力,也不是不努力,就是不要落在两边的境界;也不要认为这师父的话讲得特别好,那位师父的话不愿意听;一切境界都不管,只管平直而行。但是悲愿可以建立,称性而起,无为而用,是平直地去做,不急急忙忙去赶什么,或者特别兴奋,特别有激情,或者认为某某人讲得特别好、特别中听;这样的心理都不要生,一切归於平淡、归於平静,这样才能得道。一个修行人若兴奋起来时,是堕落;如某师父来了,他急忙东奔西走,这样他的修行就马上退步;或者甚么录音带寄来听,这讲得真好,心生比量执著,这就马上退步,任何人都一样,所以应归於一种平淡的修养中安心於道,这样才会成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那么这里提出菩萨为甚么要入生死?我们众生有轮迥,而菩萨为甚么要到我们的生死中来?做为一个人来度我们?佛说:「善男子!菩萨以人的身份变化,来示现在人世间,但菩萨的示现不是以爱为本,而是以慈悲来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的关系,示现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方便度人。若不跟众生一样,就很难度众生,所以表面上与众生一样,才能把众生度起,所以有与众生同事而利物,是示同凡夫,藉这个贪欲来入生死。」从天台宗来说,有些浅位菩萨,是留一分迷惑不断,为甚么不断呢?因为这样才能投胎做人,这是浅位菩萨的做法。若深位菩萨根本没迷惑,他完全藉众生的种子或者过去的习惯种子与因缘来度人,这是大悲示现。所以《净名经》说:「众生病则菩萨病。」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於清净心便得开悟。]
这是个关键,假若末世一切众生能舍去一切欲,求贪爱的欲不要,求成佛的欲也不要,所有欲望都没有,但是我们要知道,都没有时,就没有一切思想。一个人如成佛道的欲也没有,那么世界欲就没有,若对世界欲没有,才会在佛法上的欲也没有,这样才对。假若世界欲还存在,而佛法欲不要,这肯定是个有罪的人,这是佛门当中的罪人,其结果会乱来。所以要舍去一切欲及憎爱,那么就能永断轮迥--轮回的心就断掉了,一切都歇下来,再「勤求如来圆觉境界]。虽然没欲,但需「勤求」,用功还是要用功的,还要去精进用功。但在用功当中要与如来的圆觉境界相应,与如来清净心相应,当然清净心是无念境界,就是空。譬如有些人做工夫,突然身心脱落,一切境界都没有,这一下是清净心,在这清净心中能够开悟,但是若还有一点欲望在,譬如讲怕死,当下空的时候,怕死的念头就会起,这样就又盖住了,把开悟阻住了,产生了障碍。所以一个人要破尽一切烦恼执著,破尽一切能所对立,破尽一切有爱的欲望,这样使我们的万念归於一念,一念顿破时,就是开悟的境界。开悟以後是万里无云万里天,一片清净,再来显现佛法,或者说已开悟的人就是菩萨的示现,来有情世界度众生,所以做工夫要逼到一切欲望都没有的尽头时自然会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一切众生贪欲的关系,发挥无明,无明本来没办法发挥,无明由贪欲的爱来发挥,无明发挥出来以後,就产生五性的差别:一是二乘种性,二是菩萨种性,三是不定种性,四是佛种性,五是外道种性--外道修行有执著,执著於我、执著於法、执著於境界,这是邪师,邪师执著很深。而二乘的罗汉及缘觉执著就浅些,而又比较菩萨来讲,二乘执著还是深的。菩萨执著就轻些,而讲到佛就没执著,菩萨还有微细执著。不定性的人是随缘而变化的。所以这裹要详细分析。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理者是根本无明,开悟以後,根本无明破了,正知见产生了,假若一个人不了达法界性相,是个障碍,是碍正知见的地方,所以说正见知者是无见。因为体会到法界性,所以《大乘起信论》讲:「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就是说六种生灭变化的染心。此事染念念相续,由爱欲去造一切罪而受苦果,这就是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这里讲怎样叫五性,假若二障还未断灭时,这样还没成佛,都还没断,是没根性的众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
众生在事相上做工夫,如净土宗行人,一般都是在事相上做工夫,不是以理性来做工夫。一心念佛,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可能是伏,是把娑婆世界的烦恼伏下来,归到一心不乱。烦恼伏下来後,事障还没断,假若能够继续一心,二十四小时都在一心裹面,到一定时候事障就能断了,亦能够证到方便有余土,这样就高些。
所以罗汉要以禅定来做工夫,禅定当中看到四谛的理,以四谛的理消去三界的烦恼,三界烦恼了尽,断尽事障,得无生,所以根本无明还没破。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菩萨境界是在世间出世间,而声闻人做不到,他们只能出世间。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凳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二障若能伏,就能悟入菩萨境界,这是登地以前的菩萨位。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菩萨入地之後,一直到果位,二障从少分断,到究竟永断。前面是伏,伏是菩萨境界;这里是断,断尽是佛的境界。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也可以说一切众生皆有圆觉之性。「皆证圆觉」,就是有证圆觉的可能性。逢善知识,  [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这里有顿与渐的不同,因众生的兴趣不同,遇到师父的教诲不同,产生顿与渐,这说明不定性的情况。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上大小,皆成佛果。]
  假若遇到佛,因为遇佛得有深厚的善根,能遇到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不管根大根小都能成佛,这裹说明拣择明师的重要,所以要择到最高师父。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假使众生求善友,遇到邪见的师父,没有得正悟,那么就是外道种性,这是「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邪师的过错,邪师的罪业。因此,应知初心入佛,切须善辨宗途,明悟道意,不可盲目从师!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以上说明了五性的差别内容。
  以下是佛回答有关修悲智的问题: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这裹讲菩萨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实际的目的是开发未悟,所以菩萨利益众生不是给你方便、给你条件。但众生太愚痴,求个心外之佛,求个与我们本性没关系的东西,都是求这些,但菩萨入世,是使令众生知道「妄法本空,真法本成」,要求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真性,所以说:「乃至示现种种形相。」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人世间。「逆顺境界」,逆或者顺,或者作亲友、或者作冤家,总是使众生增长善根,得到解脱利益。「与其同事」,跟你生活在一起。「化令成佛」,一切种种施设方便,无非使一切众生成无上佛道。因此,菩萨只要有大悲精神,必普遍地化度众生;只要有方便,必能符合众生的根机而说法,这样才没有过失与挂累。
  佛在《思益经》中说:「众生行世间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不染於世间。」
  只要真正发菩提心,以明见之智观照众生世间,以慈悲方便入诸世间,又能知空无为,不著於相,这样的菩萨才能行化无碍。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菩萨之所以能行入世的大悲方便,都是依据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发的清净愿力。
  无始是不曾开始,因此,也不一定是局限时间,所以只要菩萨在因地发起度生的大愿,乘著愿力,所生的地方,更不退转。心裹如果觉得疲倦了,就回忆起过去的愿力,作为策励自己向前努力的动力,不是随感情而执著的。所以说:「皆依无始清净愿力。」又不是希望报恩,也不是由爱见所发的悲心,所以说是:[清净。]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於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假使末世的一切众生对於大圆觉的无上佛道起了增上心,就是上求下化,一定能够趣向无上佛道。「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现在就住佛的圆觉,不是理解,住佛的圆觉境界。[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现在要求善知识,求明师,不要遇到外道及二乘--声闻、缘觉。「依愿修行],依著大愿修行,不是依自了的小愿修行,而是悲智不二的愿力去修行。「渐断诸障」,根基比较差,慢慢地断掉,没办法做到顿断;理可以顿悟,但事要慢慢地断。「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报障,一切障断尽时,所有的本愿得到圆满,也就是证到大圆觉,就能够登到解脱清净的法殿。行、住、坐、卧当中,一切无非都是解脱。有些人问弥勒菩萨兜率内院在什么地方?一般人说:「总是生在天上嘛!」实际就是这个地方。如果一个人登到解脱法殿时,当下就是弥勒菩萨兜率内院。有些讲:「寺院裹真清净,居家不清净。]其实不应这样讲,我们如能达到这样的相应境界,家裹就是道场,就是清净的地方。佛到处都是,但看到形相的佛都是假的佛,不是真的佛,真佛无形无相,真的净土到处都是。「证大圆觉妙庄严域],愿如圆满,触目对境,一切法无非大圆觉,所以说「妙庄严域」。有些人认为妙庄严,是像华严世界的庄严相,其实这仅仅是庄严的缘相,真正的妙庄严是体现出真性非常圆满,能够显了一切法,证到真性时,十方世界都在这裏显现,都是从这裹圆满,都是从这裹成就,所以真性是最要紧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於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减。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这时佛讲了如何永断爱欲无明与大悲入世方便之後,为了使我们更加明了,所以又重新用偈颂宣扬出其中的妙义:
  [弥勒汝当知],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所有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於生死],众生不得大解脱是甚么原因?只因贪欲关系,二乘还是在贪欲修行--法执也是贪。即使现在不贪,但他们贪的因还在,现在还不注意。某一个境界出现时,马上会产生贪的相应,境界相应执著,所以会堕落生死,分段与变异。「若能断憎爱,及舆贪嗔痴,假若断掉憎与爱及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之所以人有差别,因人的根性有不同,有五性的不同,但是能断掉它。都会成佛,不管根基差或根基好都能成佛。「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要使事理二障永远销灭,一定要有明师的教授,明师的指点,师父成就高的,徒弟成就亦高,师父成就低的,那么其徒弟成就亦低,这是必然道理。「随顺菩萨愿」,开悟後要随顺菩萨的悲愿。「依止大涅槃」,依止大涅槃境界。「十方诸菩萨」都是依这样的「大悲愿,示现入生死」。净土并不是在西方的甚么地方,就是众生心内,这在《维摩诘经》里已讲得很清楚。「布施是菩萨的净土,一切能舍的众生,会聚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菩萨的净土。
  「现在修行者,及未世众生,勤断诸爱见」,现在修行的及未世众生,要勤断一切爱见,爱见断了之後,「便归大圆觉」,也就一一归於大圆觉法性海中。
  这裹讲的众生生死轮回的关键在於爱,一切爱断尽时,就是现成的佛,所有的行为都是修行,所以就没有固定的法轨。念佛、持咒等都是修行,这些都是方便。
  入门的方便关键的是依甚么心去念佛、依甚么心去持咒、依甚么心去做工夫,要断掉一切的贪欲,一切无求,归於无念真空寂灭境界,这样子才能够相应。
  上面我们学了第五节段,弥勒菩萨提出的问题,佛作了精辟的解答。弥勒菩萨所提的问题是轮回寻根的问题,所以讲以轮回的心、轮回的见没办法来具足圆觉。
   那么作为修行人来讲,首先的任务是怎样去断轮回的根元,这样对圆觉才能有一种体现,真实的体现,所以这问题提出是相当重要的。弥勒菩萨提出以後,佛对他讲,爱是轮回之根,为甚么弥勒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弥勒菩萨最初修行时,比较喜欢名相、爱好名相,好游族里,喜欢与亲戚、朋友往来,喜欢建立友谊,所以缘份比较多,心地原来是爱心,後来较为慈悲心,他对事物看得特别透彻,对人观察相当的深入。所以在所有菩萨当中来讲他的慈悲心最强,他将要成佛时,龙花三会,琉璃为地,众生面前都是相好光明,就是说相当庄严、相当殊胜,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殊胜。释迦牟尼佛成道是通过苦行、精进苦行,而弥勒菩萨不是苦行,是乐修、是爱修、慈悲修而成道。所以他的爱心在有情中是极普遍的,与众生的缘份是非常广的。所以当他成就时,当然成道会迟些,是因受众生的拖累;爱心太好、太慈悲,而被众生拖累了。但是与众生结的缘相当深厚,而且对众生的利益也是相当的深远,生生世世都利益众生。所以到如今还有百千亿化身,来化度众生。而弥勒菩萨提出的问题,轮回之根怎样去断,佛对他讲爱是轮回之根。
  那么我们来分析爱,作个补充:爱是无明发源於人的真心裏面的一种天性,爱是一种天性,但人有无明,把爱染污了,所以有生死流转,有生死流转,於是在形成了我们的肉体之後,自然有一种爱欲的天性,爱一种温暖。如小孩喜欢吃甜的,讨厌苦的;爱一种感情,如男女的两情相悦。但是爱需要引导,就是讲爱会导致人一种低级的欲望,导致人的嗔恨,导致人的淫欲,这是往低处走。所以《楞严经》中说:「纯情即堕。」人既有自己的情,再在情上加入淫欲,围绕自己的贪心,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是堕三恶道;那么一个人若离开这种低级情趣,就是善。爱一种美德、爱一种向上人生,比较高尚的乐趣;譬如说琴、棋、书、画,爱艺术的境界、诗人的境界,或者外道说的天的境界,这种会走向天,即「纯想即飞」。《楞严经》说:「纯想即飞。」--飞升。而在净土宗来说在想心中,要是发愿求生西方,便能往生到净土。发愿生净上,也是属於想,也是属於一种爱。但西方净土是佛愿力所成,即叫横超三界,并没有竖出,叫横超、超过、超出三界,所以一个人从低级走向高级过程,爱是作为中间的纽带,有爱才有慈悲,爱的清净无私的体现就是慈悲。那么人有类型不同,有些人相当聪明,但其习气比较深厚,就是说人的心性比较恶劣,都相当聪明,相当活络,这些人是两极之性。两极之性的人如果接 受善知识的指导而开悟,其心性会明白,智慧也会开启,但恶性难改,所以智者大师说:「性具善恶。」恶的一面也同存於人的性中。就是在最高智慧的角度来说,不仅对恶,对於一个恶人讲,应具有佛性,恶人亦能成佛,有些恶人就不一定爱心很重,也即不是说情很重。在对於恶不压制恶,即不执著於恶的时候,那么在去恶之时即能开悟。所以说恶也能够成道,也即佛教所说的性具,不但具善且具恶,而具恶才能够了知正因,才能够使善恶达到平等,这是一种说明。
   从究竟的圆觉道来讲,一切平等,关键是爱的转化,爱转化以後,进入慈悲,产生智慧,把爱的根本解脱出来,根本的解脱就是理悟--深悟理体,理明就是悟入圆觉的性;事断--就是断除事障,就是破轮回的染著。所以一般人从世俗的眼光来讲,事障是严重些的,以为人的行为及品质等是最严重的问题;从大乘佛来讲,人的心灵问题是最严重的。人由於平时的习惯性,反而认为内在的心灵是次要问题,那么就是角度不同。如两种能够达到一致,那才是最好的,即理上也明,事上面也得解脱。但在未法时代的人是最难最难做到这一点的。大家要注意,未法时代有福但没智慧,即「呆头福」,这福还不是真福,因心量不一定大,而另一种人是有智慧却没福,人很有智慧,佛教方面亦通达,但却没福德。所以这也还不行,真正的福德是心量广大,智慧充满。所以我们一般分析这问题时,福指红尘的福,或者说是世俗的福,这还不是真福,真福是一种心地的慈悲,真性纯厚,心量广大,人能够空一切境界。智慧不是聪明,或者很会辩,而是深悟理性,明照无碍的道眼。因为有了智慧,才能不被一切所惑;因为有了心量,才能容纳一切。慈悲之福德能入世为人,智慧的方便能出世无染,两者相融而不二,才能示现人间,利乐一切。
  我们了解了爱,就应善用爱而成为广大的慈悲心,再进而以智慧,圆成无上的大道。
  您能否从这一节段里,领悟到从断爱欲到慈悲入世的关键之处?其中应该先悲后智,还是先智而后悲?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下一篇:圆觉经直讲 第七章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圆觉经直讲 目录 自序 圆觉经直讲 第一章 打开经典之门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圆觉经直讲 第三章 光明庄严的圆觉法会
 圆觉经直讲 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 圆觉经直讲 第五章 香象过河 一蹋到底
 圆觉经直讲 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圆觉经直讲 第七章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圆觉经直讲 第十一章 法*二十五 善用在於人 圆觉经直讲 第十二章 除障显理 了相非相
 圆觉经直讲 第十三章 依师离四病 尽化微细惑 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圆觉经直讲 第十五章 圆归如实的道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