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巴英术语汇编 中译后记
 
[马哈希法师] [点击:4267]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巴英术语汇编
Abhidhamma 具备分析式教理的佛典,它以仅持续「生、住、灭」三个小剎那的「心识剎那」作为时间刻度。
Anatta 无我。
Anicca 无常。
Aṅga 要素、成分。
Arahanta 完全断除烦恼的圣者。
Ariya 圣的,或证得圣道的圣者。
Ariyamagga 圣道,(阿毘达磨中,有时只作magga),指证见涅槃,同时拔除「结」或「烦恼」的道心剎那。(i)藉由预流道(sotapatti-magga),成为须陀含,它断除我见、疑

、戒禁取见。(ii)藉由一来道(sakadāgāmi-magga),成为斯陀含,它薄弱欲贪和瞋。(iii)藉由不还道(anāgāmi-magga),成为阿那含,它彻底断除欲贪和瞋。[59](iv)藉由阿罗汉

道(arahatta-magga),成为阿罗汉,它进一步断除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Atta 我、灵魂,任何被认是永恒不变的实体。
Attakilamathānuyoga 苦行、自我折磨。
Aṭṭhakathā 巴利三藏的注释书。
Avijjā 无明。
Bhante 大德啊!尊者啊!
Bhikkhu 比丘、乞士。
Bojjhaṅga 觉支,智慧的因素。
Citta 心。
Dhamma 佛法、真理。
Dhamma 事物、现象。
Dhammavicaya 择法,检验(直接经验的)现象。
Dīghanīkāya 《长部》。
Dukkha 苦、痛、灾难。
Kammajarūpa 〔业生色,〕由业所生的色。
kammaṭṭhāna 〔业处,〕(心灵上的)工作场所,也就是观察、专注的所缘、目标。
kammaṭṭhānācariya 〔业处阿阇黎,〕教导业处的老师,禅师。
Kappiya-kāraka 〔净人,〕帮助比丘将资具转为如法的人,比丘的财产管理者或侍者
Magga 道 (参考ariyamagga)
Maggañāṇa 道智。随着道心而生起的智慧,它能见到涅槃。
Majjhimanikāya 《中部》。
Metta 希望他人幸福的慈心状态,其中完全没有私心。[60]
Moha 愚痴。
Nāma 「名」,具有倾向,即了知所缘的能力的现象;心理现象。「念住一切在自身内生起的名法」,意思是,藉由无偏的观照,只是纯粹知道自己的念头、想象、心理状态(如

喜、悲、焦急、贪、瞋、疑、挫折感、快乐等),不批判、评断它。
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 名色辨别智。
Ñāṇa 「智」 (在此,用「直观的洞察」较适合。)
Nibbāna 涅槃,一切苦(诸行)的止息。
Omakanaya 次级的诠释。
Pāli 〔巴利,〕和注、疏相对的三藏圣典;或者指记载三藏圣典的语言。
Paññā 慧。
Paramattha 「究竟法」,也就是不用概念思惟想象,而直接被觉知的真实事物。依据阿毘达磨,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名法的一种,和「心」共生、共灭)、「

色」和「涅槃」。也可参考注*26。
Parinibbāna 阿罗汉死亡后的状态,一种完全无苦的状态。
Passaddhi 轻安、宁静。
Paṭipatti 行道、修行方式。
Phala 果。维持一剎那的「道心」拔除相对应的烦恼。[61]紧接在「道心」之后(仍以涅槃为所缘)的两、三个心识,即名为「果心」,他们只是「道心」的结果,享受着涅槃而

未作任何(拔除烦恼的)工作。
Phalañāṇa 果智。与道心一同生起,直观涅槃的智慧。
Phalasamāpatti 果等至——除了紧接道心之后的果心之外,其它享受着涅槃乐的果心即是果等至。随着个人的定力不同,果等至的时间,可能延续几秒,或最多七天。
Pīti 喜。
Puthujjana 凡夫,非圣者。
Rūpa 色。究竟法的一种,不具有认知的能力,不会有所缘。它的特色是,它会受气温等影响而变坏、改变。在实际修行里,「色」指五根所直接经验到的五种感官对象,如颜

色、声音、气味、味道、以及如热、冷、重、轻、硬、软等的触觉。
Rūpajivitindriya 色命根。
Saddha 信、信心。
Samādhi 定。
Sāmaṇera 沙弥。
Sambojjhaṅga 觉支,智慧的要素。
Saṅgha 佛教僧团。
Sammadiṭṭhi 正见,八支圣道的第一支。
Sammasambuddha 〔正等觉,〕靠自己完全觉悟的人,佛陀。
Sampajañña 〔正知,〕透过直观而得的现量智。[62]
Saṃvega (修行上的)迫切感〔,出离心〕。
Saṃyuttanikāya 《相应部》。
Sāsana 佛陀的教法/教学。
Sati 念,观察(见注*1)。
Satipaṭṭhāna 念处。
Sīla 戒。
Sīmā 戒堂,僧团用来传授具足戒、每半月诵戒的地方。
Sutta 经。
Thera 〔长老,〕戒腊十年以上的比丘。
ṭīkā 批注《注书》的《疏钞》。
Udayabbayañāṇa 生灭智(洞察名色法剎那生灭的智慧)。
Ukkaṭṭhanaya 高级的诠释。
Upajjhācariya 亲教师,剃度新来比丘的长老。
Upādānakkhandha 五取蕴,成为执着对象的五种(名色)法。
Upekkhā 舍、中舍,中性的(感受)。
Vassa 佛教僧团每年雨季时结夏安居三个月的期间,每结夏安居一次,戒腊即增加一岁。
Vipassanā 〔内观或毘婆舍那〕,不断观察自身名色现象时,了知名色法真实本质的直观智慧。
Vīriya/ Viriya 精进、努力。
Yogi (m.), yoginī (f.) 为法精进的人,禅修者。

中译后记
感谢英译者阿格祇多法师(Ven. Aggacitta)慨允此书迻译为中文免费流通。阿格祇多法师客气地表示,因其不谙中文,故无法给予译者意见。无论如何,一切文责概由中译者承担

。对此中译的任何建议、指正,恳请e-mail至下列电子信箱:tzungkuen@gmail.com。

原英译本出版资料:
Dhamma Therapy: Cases of Healing through Vipassanā
Complied by the Late Venerable Mahāsī Sayādaw
Translated by Bhikkhu Aggacitta
Published by Penang: Sukhi Hotu
First published in Malaysia (1984)
1st reprint-1991
This reprint- 1997 (4000 copies)
ISBN 983 9382-04-7

中译版权说明
欢迎自行转载、刊行,免费流通。然而,正法无价,勿作商业用途。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谛观入门必读
下一篇: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七、疾病由于觉支而得痊愈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目录 序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二、马哈希尊者所述的两个案例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三、苏加塔尊者所述的七个案例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四、来自南迪雅尊者的个案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五、在班迪达禅师指导下的一些禅修者的个案..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六、在桑瓦拉禅师指导下治愈疾病的个案..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七、疾病由于觉支而得痊愈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