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中级佛学教本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方伦居士 著
[中级佛学教本] [点击:5152]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时间的演进,促使世界局面,发生变化,这一事是不可思议的。万法无时不在生灭的途径上,新陈代谢,时代的巨轮,每一刹那都在旋转著。蜕变的结果,在众生世间方面,无者忽然而有,幼者忽然而壮而老而死,循环不绝;在器世间方面,高岸夷为深谷,沧海变作桑田,最后则劫火洞然,一切皆灭。过若干时,新世界又复产生,依旧熙熙攘攘,这其间所有的人和物的变迁,在时间未到时,决非世人智力,所能预测。当钻木取火时代,决料王到有电炬霓虹灯,当蓬矢桑弧时代,决料不到有核子武器,洲际发弹,然此仅仅几千年的距离而已。铁轮王的出世,距今尚有二百万年,金轮王则须八百万年,几百万年以后的世界现象,较诸目前,当然无一相同,万不可根据今时的眼光,否定佛说几百万年以后的世界,例如弥勒下生经中,佛告舍利弗:「届时海水渐减三千三百由旬,显出轮王大路,赡部洲之陆地,即增广至万由旬,其时轮王出现,有情充满,国土富盛,无诸灾难,男女皆由善业生,地无荆棘,惟生软草,香稻自出,美味充足,树生衣服,众彩庄严,人寿皆八万岁,无有疾苦,离恼常乐,具有端严,色力圆满。」据此则转轮圣王的出现,实为未来世界中,一宗不可思议之事,出于圣言,不可不信也。

2.
根据经中所说转轮圣王的情形,可知轮王前生,是修福业,而不回向净土者,是未断色欲者,是修福多而修慧少者。职是之故,他虽然有四种福,为天第一,然而八万四千岁后,也不能不归于幻灭。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学者须多修慧业,力求出世。若是行善修福,则必须回向功德,求生净土,永脱三界,得究竟乐,莫贪世间顽福,福尽仍堕诸恶道中也。

3.
「苦」是人人所憎恶的,说起苦,无人不是谈虎色变,这是人情,不足为怪。不过,苦是有它的因,一切恶念和恶行,如贪、嗔、疑、骄傲、悭吝、多欲等,皆是苦因。随时在思想和行为上检点,努力除去因心,则果法便无从生起,这是菩萨的举措,所谓菩萨畏因。平时放纵六根,不加约束,种下许多不规律的言行,略不介意,待到苦果降临时,思欲逃避,这是众生的举措,所谓众生畏果。一般世人,不知此义,只得随业流转,那也罢了,学佛的人,既明佛理,知因达果,就不应再种苦因,以招未来的苦果了。一方面对于逆境,当予以顺受,生起忏悔心,努力行善,以期转业,这是佛子的正行。

4.
苦并不是坏东西,世间若无苦,则无人修佛法,出三界,北俱芦洲所以列为八难之一,便是一个例子。如此看来,所有家散人亡,疾病颠沛,贫穷孤苦,天灾人祸,在警觉者言之,都是绝好消息,并非恶兆。佛法是建立在苦上面,三世诸佛,皆以苦为师,得成正觉。当初悉达太子,学外道,修苦行,形消骨立,到了浴尼连河,坐菩提树下,已是山穷水尽,死却一切心,然后乃悟妙道。王守仁忤权贵,谪龙场驿,流离困顿,窃念圣贤处此,更有何道?由是乃悟入心地,发明致良知之理,这都是苦能助道的好例子,如此看来,舒适的生活,简直是祸水了。庞蕴居士,把财宝尽沉江中,全家过着农工的生活,所见远矣。

5.
一切环境,不管是顺是逆,善用之,皆是有益,不善用之,皆是有损。例如富贵有权势,如善用之,则亿万人受其利,尧舜是也。如反用之,则流毒四海,桀纣是也。贫穷困苦,如善用之,则知苦、断集、修道、入灭,正是转凡成圣的大作用。如反用之,则因苦起惑,因惑造业,沦而为盗窃贪婪,终于堕入三涂,难于救拔。佛弟子对于苦,应认为是前业果报,甘心顺受,一面咬紧牙根,努力修持佛法,以期离此浊世一了永了,这才是正如见人,这样「苦」反成为恩物了。

6.
十八界中,六根是六种工具,六尘是六种外境,工具是被动的,外境是无知的。至于六识呢?前五识对于外境,只是现量, 不加分别,一切爱憎如何措施的大权,全操之于意识,所以十八界的首脑,就是意识。学者做工夫时,如坐禅、念佛、诵经、持律、乃至应付一切环境,只要控制这一个意识,则大局便已安定。八识规矩颂,颂意识曰:「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则此识力量之大,及其左右大局之重要,均可想见。

7.
生老病死四苦中的生苦,是指出娘胎时的生产苦,然而此生字,也可以作生存解,如此即可包括日常生活在内,因为人生与忧患俱来,所有衣食处世,在一生的过程中,无一不是众苦充满,历尽辛酸,故曰生苦也。如此则生老病死四苦,在时间上,便可以包括:从出胎至入棺,从无间断,否则从初生即达老病,中间尚有几十年时间,未经判定是苦也。

8.
分析教义,不宜拘泥呆板。当贯通融会,闻一知十,如是则触处无碍,而玄解开矣。例如爱别离苦,范围甚广,凡好景凋逝,财宝损失,皆属爱别离范围,不但亲朋分袂也。怨憎会苦,范围亦广,凡战火波及,天灾遭遇,蛇咬车撞等,皆属怨憎会范围,不但仇人见面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中级佛学教本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下一篇:中级佛学教本 第六课 十八界

 2009年《中级佛学教本》试题 中级佛学教本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转轮圣王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五课 三苦八苦
 中级佛学教本 第六课 十八界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中级佛学教本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 杂阿含经 (1) 中级佛学教本 第九课 读经录要(二) 杂阿含经 (2)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七、八、九课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课 八关斋戒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 (一)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二课 称念佛菩萨名号 (二)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十一、十二课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课 小乘修道的过程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四课 大乘修道的过程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五课 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