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简体版首页 | 阿含部 | 本缘部 | 般若部 | 法华部·华严部 | 宝积部·涅槃部 | 大集部 | 经集部 | 密教部 | 律部 | 释经论部·毗昙部
中观部·瑜伽部 | 论集部 | 经疏部 | 律疏部·论疏部 | 诸宗部 | 史传部 |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 古逸部·疑似部 | 全文检索 | 链接
 
  No. 1620
  解卷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
  三界者。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别。非实有法故不得真。由简择门诸法自性。为生不颠倒智故立此论
  于藤起蛇知  见藤则无境
  昏昧时中。在非远处。于藤色形。见似蛇相。为境所诳。未见差别。谓彼是蛇。生决定解。若见藤异相。不如分别故。虚妄生故。昔解但是乱知则无有境
  若见藤分已  藤知如蛇知
  若分分思量。析此藤境。藤体不可得。若无体。此藤知如蛇知。但是乱知。于藤诸分中。亦如是思量分析。体相不可得故。此知缘藤及藤分悉是乱知
  一切假名类  简择自性时
  假名从他起  乃至俗知境
  依分分析观察藤等。不见自体故。如蛇知此藤等知。但是乱知。实无有境一切假名。有法瓶衣人等。若观瓦等诸分。乃至俗智境在。及最后分。此中瓶等假名从他而起。最后无分析难显离皆无一切假名类最后分无分析。唯一邻虚。若离一大余大及一大并不可显现。无有体故。如兔角等。其异云何。邻虚者不可立为一物。若有物必有方异。犹如瓶等。瓶等诸物是世间有。有六方异。是故有分不成一物。若邻虚是有。应有六方。则是有分不成一物若不成一物。则为多物所成。与瓶不异。亦无实体
  智人于俗境  勿起真实意
  由此三界唯有散乱。若智人欲求解脱。不应起真实计。问曰。有乱识。答若汝言我信瓶等。外物自性不可得故。但有分别乱识。缘无境起。何以故。幻化人乾闼婆城等实非有。乱识似幻等起而非无。是义不然。以不成就故。云何不成就。如所见不如是有故。此乱识似无物由物无体。云何识得有。如所缘尘自性能缘自性亦如是。所缘尘既无。此乱识不能自起。由他功力。他既不成。起义何在。以是义故。乱识有义。云何得立。于世间无如此法种子等生因。若无所生芽等。果是有则无是处。是故说幻化等譬亦不可立
  一切假名物  若细心思量
  智人欲等惑  能除如蛇怖
  犹如是说已。识三界但假名。除瓶等粗识。习微细心。如世间所立瓶衣等物。由假名有。约世俗心不违此事。后为遣此俗心。方起简择心。但见唯有乱识。无有外尘。此乱识因不成就故似无物故。体则不成就。内外既无所有。得会法空一切分别所作。欲等诸惑智人易除。譬如于藤妄起蛇想。而生怖畏。若见差别。定知是藤。能除蛇怖。由思量能起。欲等诸尘自性速易能灭。欲等惑妄亦复如是
  智人不违世  随说世间法
  若欲灭惑障  依真应观察
  如世间瓶衣等物。信有不违。或说示他如此智人先随此事。后若求解脱应修真理。简择世法自性。若如理简择。现起惑灭。未起不生。是立论用
  解卷论一卷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大全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无量香光]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51La
· 诸法从因起 · 如来说其因 · 大沙门如实 · 亦说彼还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