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清德法师)
 
[律宗文集] [点击:2391]   [手机版]
背景色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

释清德

一 前言

释尊的成正觉,转*轮,只是“法”的现证与开示。释尊是出家的,说法化导人类,就有随佛出家的;人多了不能没有组织,“依法摄僧”而成立的僧制,不只是有关于身心的修证,主要是团体的制度;这些法制称为“律”,梵语vinaya,音译为“毗尼”、“毗奈耶”。毗尼是依于法而流出的规制,等到僧伽日渐发展,终于形成与法相对的重要部分;结集时,就结集为“法(经)”与“毗奈耶(律)”二部。

“原始佛教”的研究,是探求“根本佛教”,理解“部派佛教”的线索。这首先要对“原始佛教”时代集成的圣典,作一番历史的考察,理解其先后成立的过程。民国六十年印顺法师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内容主要在探讨《阿含》与《律藏》的结集次第与义涵。而其动机乃感于近代的佛学研究,特别是在印度佛教、原始佛教方面,由于受西方学者的影响,多重视巴利语而不重华文。但事实上,现存一切圣典都具部派色彩,而华文圣典富有代表不同部派经律的特色,这要比单一的巴利圣典,更具比较价值;唯有超越部派立场,从种种华文经律与巴利圣典的比较研究中,才能得知“原始圣典”结集的实际情形。

此中,在《律藏》资料的研究上,印公从日本学者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中得到许多帮助;但对平川彰虽比较各部广律各种语本,也论到律藏各部份成立的新古,结论大致仍以《巴利律》为较古。印公认为:从原始圣典次第集成现存的各部律,是错综复杂的;有材料内容与结构组织的新古,在材料内容中又有主体与附属部份的新古,还有语文的新古;应从一一部类分别观察,不可一概而论。

笔者认为:印公《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的前半部(有关《律藏》方面),实为现今教界最佳“研律指南”;但自出版以来,知道的似乎不多。此或因“律”的不受重视,或因本书也不是很好读;故就其内涵次第(圣典结集、戒经、经分别、犍度、比丘尼律与律藏组织)一一整理其要,以利后学。

二圣典的结集

(一)圣典的由来与结集

佛法不只是佛所说的;从佛的三业(身语意)大用而表达出来的佛法,早在结集前就存在的。原始的佛教圣典,是以佛陀的三业德用为本源;以僧伽为中心,统摄七众弟子,推动觉化的救世大业。经弟子的领会,实行,用定形的文句表达出来,经当时大会的审定,确定为佛法,圣典。

“结集”是经大众的共同审定,确定为佛说,佛制的;并将一定的文句,编成部类次第,以便于传诵。此乃因释尊涅槃后,不同地区、不同族姓的出家者,对于广大的法义与律制,为了保持统一的需要。传统佛教传说:佛灭第一夏的王舍城结集时,一切经律都已结集完成。其实,经律是在不断结集中成立的;这可从经律自身去研究得知。

原始结集,法与律是分别结集的;却同样的以“修多罗”(散文)为主体,附以偈颂的“只夜”。经律集成的二大阶段,与传说的二大结集相合。在经部方面,第一结集的长行是“杂阿含”,到第二结集时,已完成“四阿含”。在律部方面,第一结集的长行是“波罗提木叉”(戒经);偈颂是“随顺行法”(分二部)。 到第二结集,“波罗提木叉”已完成“经分别”;而偈颂部分,已分为三部,倾向于不同事项的类集(犍度部由此而集成)。

原始圣典,是经长期一再结集而成的;这是部派未分以前,为一切部派所公认的。在原始圣典(“四阿含”及“律部”原型)凝定后,仍不断的传诵;于是部派的圣典,呈现组织的,内容的,文句的种种差别。所以“经与律”是经不断结集而完成的,并非如传说那样,最初结集就一切完成了。

(二)圣典的语言

佛教的学派分化,与区域文化有关。不同地方的信徒,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在这区域文化的熏染中,引起学派的分裂。

“巴利语”为铜鍱部圣典的语文,因其三藏保存完整,且为印度古方言之一,故为近代学者所重视;甚至以为是原始圣典的语文。

但考察佛陀对佛法与语言的立场,佛世虽有“佛教用语统一化”的要求,郤为佛所拒,而指示“听各以自己言词诵习佛语”。但铜鍱部学者觉音,郤把“自己言词”解释为“佛陀自己的语言”,进而以其为摩羯陀国的语言,第一结集所用的语言;以加强巴利圣典的教学权威;这实违反佛陀普应无方的平等精神。因从原始佛教口口相传的实情去理解:第一、二结集是佛法的诵出与审定,不是语言的审定传授;故无必要推想佛陀自己所用的语言,第一、二结集使用的语言。且根据近代学者研究,巴利语只是阿育王时代,优禅尼河一带的佛教用语。

戒经

(一)戒经的由来与意义

<戒经>的主体是“学处”(波罗提木叉),这是有关僧众的道德轨范,经济准则,团体纪律等;是佛应当时事实需要(或为制止罪恶,或为避世讥嫌)随犯而制的。经持律者依罪犯轻重集成部类,以维护僧伽的清净和合。因采简练的修多罗文体以方便忆持,而被称为“经”。

〈戒经〉的由来,来自布萨说戒。此乃因佛陀时代,印度的一般宗教都有在“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适应这一般的宗教活动,佛教也成立“布萨”制。由律典中知:早期在家出家是共同布萨的,内容即是“偈布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后来布萨制分化了,在佛法开展中的“僧伽布萨”,印公推论其发展可分三阶段:一、初十二年未制学处,是“偈布萨”又称“教授波罗提木叉”。二、有比丘犯不净行,佛开始制立学处并作解说,称“说波罗提木叉”。三、比丘犯重罪而不知发露,佛从此不再说戒,而由比丘们自行和合推一上座宣说,发挥集团约制力量,称“威德波罗提木叉”。

此中演变之因,印公解释说:一、起初,随佛出家的佛弟子,道心都很真切,所以布萨时佛只说“教授波罗提木叉”;这是道德的,策励的,激发比丘们为道的精进,清净身心以趣向解脱。二、后来,有比丘犯不净行,佛开始制立学处并作解说,称“说波罗提木叉”。三、等到佛法广大宏传,出家的愈来愈多,不免有流品杂滥(动机不纯,赖佛以求生活)的情形;于是制立学处,发挥集体的约束力量;此“威德波罗提木叉”是法律的,强制的;以团体的,法律的约束,诱导比丘们以趣向解脱。而这三次第,是佛法开展中,从佛的摄导,演进到僧伽(教团)的领导的自然历程。

在佛指导下“僧伽布萨”具有的深义是:每月二次的布萨说戒,界内者如不参加须“与欲”、“与清净”。布萨前要先处理僧事(有犯依法处理出罪);诵戒前要三问“是中清净否”,诵戒过程中对每类戒法世都再三问清净;如此不断警策要大众反省发露,才能不受罪过的障碍,出罪清净而向圣道解脱。所以布萨“说波罗提木叉”(说戒)是教育、净化僧众,使成为清净和合的庄严法会;对于个人的修行,僧伽的和合清净,有重大的意义,不只是熟诵就好。

又,毗尼是以种种方法制度,使调伏身语纳于正轨;有法律的特性,运用集体力量发挥平等制裁作用。但印公也提示:运用时一定要出于善意的和平精神,融入了德化、善诱的教育作用;使比丘众乐于为善,不敢为恶。

(二)戒经的内涵组织

〈戒经〉初为五部,但因学处不断增加,后开展为八部:

1“波罗夷”译义为“他胜处”“堕不如”,为最严重罪行;失比丘资格,不共住。

2“僧伽婆尸沙”译义为“僧残”,犯者要受六夜摩那埵的别住处分(褫夺应有权利,期满要在二十清净比丘中举行出罪)。

3“波逸提”译义为“堕”,犯者应向一位清净比丘发露出罪。

4“波罗提提舍尼”译义“对说”,犯者只要对一比丘承认己过。

5“众学法”即有关衣、食、行来出入的威仪法式。

6“尼萨耆波逸提”译义“舍堕”,是指超过水准的资生物品,物应舍、罪应悔。此乃因比丘本过着少欲知足的独立生活,佛法开展中信众越多供养越厚,比丘不免有求精求多现象,而不能不加限制。

7“不定法”是二条与欲事有关的。制立因缘是由“可信优婆夷”举发,所以犯是确定,但罪名未确定;这是前三部戒法成立后,适应特殊情形的补充条款。

8“灭诤法”是处理僧伽四种诤事的七项法规。由于布萨说戒前要先处理诤事,大众清净才进行说戒;因此七项法规被附于<戒经>后,传诵久了也成为<戒经>的一部分。

(三)戒经的条数

古有“百五十余学处”之说。对此,平川彰及B. C. Law认为:此乃<戒经>八法中除去“众学法”。巴宙则认为“众学法”中所立说的一般行仪之作法或说法,与《阿含经》一致,故“众学法”非后世才成立;此点与印顺法师观点相似。但巴宙把“百五十余学处”的“余”,解释为“百五十学处”以外的“众学法”。但印公认为:<戒经>初编为五部时已有“众学法”,故“众学法”应在“百五十学处”内;至于五部中的第五“学”法与前四部“学处”的不同,是因在佛法开展中是先有“学”而后有“学处”;“学”是应学的一切,“学处”也还是应学,但为有限的一分戒条。“学”法初无制罪之意,但在律制精神发达后也制立罪名,并通摄四部学处以外的一切罪名;所以各部派<戒经>的第五部虽同名“学法”,而违犯的罪名不一(如《僧只律》作“越毗尼”,《十诵律》作“突吉罗”);此乃由于“学法”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等到部派开始分化,判决的罪名也就不能统一之故。

现存各部派<戒经>条数的不一致,主要是“学法”与“波逸提”的不同;此中“波逸提”有二条之差,这主要是各派意解不同引起的开合不一。至于“众学法”,虽在制立学处前早已成为比丘们的威仪法式,但因初无明确条数,故出入最大;而各部派虽各有所重的内涵,但大纲一致(即衣、食、行来出入等威仪);而《四分律》特重塔婆功德(增列廿六条),与其他戒本仅差“上树”一则。

所以佛世〈戒经〉集为五部时,已有“学法”;至僧伽和合时代(第二次结集)已渐成八部,二○二戒;部派分化后的阿育王时代,有二二○戒,后为二五○戒。条数的增多,实只是“波逸提”二条,“学法(上树)”一条之增。部派多、流传广、时间久,而<戒经>条数只有三条之差,可见古德对<戒经>之尊重与忆持力之坚强。

经分别

(一)经分别的意义

<戒经>是僧伽的行为轨范,须深入了解才能实践;尤其是为人师长、差教诫尼、作断事人的。<经分别>就是对<戒经>学处的分别广释;此乃因佛所制的学处,是应用当时流行极简练的“修多罗”文体,为了理解此简练文句的意义,有分别解说的必要;故律师们经长期论究,发展分化而形成各部不同的广律。

<戒经>的分别广释,各律称为<波罗提木叉分别>,巴利《铜鍱律》简称<经分别>;汉藏所译的广律,每称为“毗尼”或“毗奈耶”,义译为“律”。

(二)经分别的内容

<经分别>的主要内容有三:

一、说明制立学处的因缘。这多是共同的;但在原始佛教律学传统下,有关学处因缘的人名与地名,不免有众恶归焉的形迹。

二、学处文句的分别解说。这或由阐明引申而来,或因原文意义含蓄而引起歧义;当文句解说有了差别,不但因缘随着变化,就是判罪轻重也不同。

三、犯相的分别决了。这是对每一学处判别犯与不犯,犯轻与犯重;可说是<经分别>主要的重点所在。此乃由于罪聚中除“波罗提木叉”的五篇(八篇)外,还有每一比丘所应受持的律行;大众部与说一切有部维持固有的“五罪聚”说,将第五聚的“越毗尼”或“突吉罗”,给予弹性的解说,以容纳其余四部所不能容纳的过失。但重律学派则对不同类的犯罪,作严密的整理,成立“七罪聚”说;即另立“偷兰遮”外,开“波逸提”或“突吉罗”为二(参见“附表一”);这就罪类的不同来说最为完善。又前九戒的“犯相分别”,每戒都分二部分:1约义分别,是依对象、方法、意志、结果,而分别犯相的轻重。2就事分别,是实际事件的判决实例;这是各律都有的,但部类的组合不同。

【附表一】:<戒经>的五法、八法,与<经分别>的五犯聚、七犯聚之比较。

[五法][八法][五犯聚] [七犯聚]

1波罗夷法────1波罗夷法1波罗夷────1波罗夷  1波罗夷

2僧伽婆尸沙法──2僧伽婆尸沙法 2僧伽婆尸沙──2僧伽婆尸沙    2僧伽婆尸沙

3不定法 ──3偷兰遮    3偷兰遮

4尼萨耆波逸提法 4尼萨耆波逸提

3波逸提法3波逸提 4波逸提

5波逸提法 5波逸提

4波罗提提舍尼法-6波罗提提舍尼法 4波罗提提舍尼6波罗提提舍尼5波罗提提舍尼

5学法─────7学法 5突吉罗   7突吉罗    6突吉罗

8灭诤法  (越毗尼) 7恶说

<经分别>的附属部份,包含“本生”与“譬喻”;这都是因果原理的具体说明,以使人证信的。而由于学风不同,上座部究理派的阿毗达磨论师,对“本生”与“譬喻”采审慎的抉择态度;反之,重修证、重通俗、重经法的大众部《僧只律》,则有丰富的“本生”与“譬喻”。且《僧只律》的“本生”是针对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而没有如上座部系集中在少数恶行者身上。

(三)经分别的异议

一、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中,以<经分别>为现存(附有布萨仪轨)<戒经>的分别广说。

印顺法师则认为:<戒经>共有八法,现存<戒经>是与布萨仪轨相结合的。而<经分别>只是依<戒经>的前七篇,一篇篇、一条条的分别广说;实只是纯为“学处”等条文的解说,不含<戒经>仪轨部份;如汉译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等。至于平川彰会有此见解,是由于在<经分别>的形成与流传中,有些持律者将“布萨仪规”也附于<经分别>中,如《铜鍱律》、《根有律》等;但事实上此附录的仪轨,不是<经分别>所要分别解说的,也就不受重视而形成现存各律存缺不一的现象了。

二、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中,讨论《律藏》序分的新古,以为《铜鍱律》与《五分律》最古,其次是《四分律》,再次为《僧只律》;说一切有部律削除序分是新的。

印顺法师持相反意见,因认为古德从<经分别>的探究中,窥见佛陀制立“学处”与“说波罗提木叉”的真正意义是:一大理想(梵行久住、正法久住)与十种利益。此中“十事利益”是一切部派所共有公认的;而“究极理想”存于“十事利益”终了,这在部派三大系中的说一切有部系没有说到,表示古型的<经分别>还没有这一部份;大众部与分别说部的广律,有揭示制立学处的究极理想,应是后出的;而与三月食马麦的传说相结合,暗示出家学道要能恬澹精苦,则是分别说部的新编。

五犍度

(一)犍度的由来与意义

<犍度>是以僧伽的和乐清净为理想,而制定有关僧团及个人的所有规制。传统中国律师以<戒经>及<经分别>为“止持”,<犍度>部份为“作持”。作持在不同部派的广律中不一定称为“犍度”,但其主要项目内容大致相同。

对于“犍度”的由来,由于日本学者平川彰在《律藏之研究》中,虽推论犍度部组织成立于原始佛教时代,但不知原始的组织是什么;故见《铜鍱律

》、《四分律》的同为二十二单元,同名“犍度”,即论断为古形。对说一切有部《十诵律》的“杂诵”、《根有律》的“杂事”中同时含有几部份,解说为“犍度的并合”。西方学者对“犍度”也多难掌握。

印顺法师认为:犍度有各部派共同依据的母体,汉译律典中的“摩得勒伽”就是犍度的母体。上座部的<犍度>是依“摩得勒伽”而次第发展成;在此过程中有名称、开合、次第、详略及事缘的不同。并说:“论法义,摩得勒伽已不再有独到的内容,然在犍度部份成立的理解上,摩得勒伽如明灯般照亮了犍度的发展与成立过程”。故对它详加探究:

摩得勒伽(梵语Matrka,巴利语Matika)译义为母、本母;在《中阿含经》与《增支部》集成时代,即与经、律鼎足而三,为佛教古典之一。此摩得勒伽略有二类:一、法的摩得勒伽,是圣道的修持项目。二、律的摩得勒伽,是有关僧伽规制的实行项目,如出家受具足、布萨、安居以及衣食住等;这些僧团中有关僧伽与个人的所有规章法制,在原始结集时虽还没有集出,却是推行于僧伽内部的不成文法;因体例与成文法的“波罗提木叉”不合,所以附于〈戒经〉后,劝学众应学;这是汉译各部<戒经>所一致的。上座部系称之为“余佛法”;但《僧只律》特别提出立为别部,即在〈戒经〉的十修多罗(戒序、波罗夷等八法、随顺法)中称为“随顺法”的;此乃因<波罗提木叉经>是原始结集的根本律(也称为经、法),而僧伽规制是以“波罗提木叉”为审决标准,也就是随顺于“法”(二部毗尼)。

佛教开展中“僧伽规制”是以其中重要项目为主,类集有关项目与当时惯行的规制,渐成一聚聚的部类。大众《僧只律》简编为“杂诵跋渠法”和“威仪法”;这代表“摩得勒伽”在部派将分与初分的形态。上座系则分三分,如《十诵律》作“具足戒、法部、行法部”;此中第一分是规制中所有术语的定义及分类,这是僧伽制度发展中最先集出的,也意味着僧伽规制早已存在;接着是规制的集出,这又依僧伽规制、个人正行的偏重,分为法与行法,而成为三分。循此学风作更严密的类集而成为一类类的犍度,则是上座部重律学派的业绩。

(二)犍度集成的次第

从各部律的比较中,<犍度>部成立的过程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受具足、布萨、安居、自恣、皮革、医药、衣、迦絺那衣等八法;以迦絺那衣为末的八法是上座系所共认的。此中,“受具足”为出家而成为僧伽成员的仪式;“布萨”为半月一次的诵戒;“安居”为一年一度的三月定住;安居结束要“自恣”,然后受“迦絺那衣”;这五法为佛教内的宗教大典。而“衣”、“药”、“皮革”则为日常生活中,有关僧伽及个人的重要事项。

第二阶段集出的是“俱舍弥”、“瞻波”、“般荼卢伽”、“僧残悔”、“遮”、“卧具”、“诤事”或加“周达”为八法;是有关僧事处理的是否如法,及有所违犯的处理法规;表说一切有部与分别说部,将分初分的阶段。

第三阶段:有关结集传说纪录的五百、七百结集,是早已独立的组织,附于犍度后;其他内容各部派虽相当,但组织与次第差别大,属分别说部的再整理。如《十诵律》除“七法”、“八法”外其余总名“杂诵”,此中含有“比丘尼法”、“威仪法”、“杂法”,并附二种结集;将“杂诵”称为“律杂事”的是《根有律》。等到分别说系的《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再将“比丘尼法”与“威仪法”独立,剩下的琐细事项成为名副其实的“杂事”。

由上故知,说一切有部

《十诵律》、《根有律》的“杂诵”、“杂事”所包含的各部份,在分别说系中均独立。而平川彰以“杂诵”、“杂事”为“犍度的并合”;实则非并合,反而是渐分离。而《僧只律》的“杂诵”或“威仪法”是摩得勒伽的古型,犍度的母体;但在上座部犍度的分离别立过程中,“杂诵”越来越小了。

(三)关于受戒犍度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以“佛传”为考察重心,认为《铜鍱律》的“大犍度”是古形;其次是《五分律》的“受戒法”,《四分律》的“受戒犍度”;至于《僧只律》省略佛传是较新的;而《十诵律》的“受具足法”、《根有律》的“出家事”是最后完成的。

印顺法师认为:依“摩得勒伽”开展为犍度来看,在组织方面《十诵律》与《根有律》较古;但在内容方面则要从主体部份、相关部份、事缘部份以及附属部份,一一分别去考察才不致陷于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受戒犍度”来说:

一、“佛传”只属“事缘部份”。此须从《僧只律》的“杂跋渠”看,其内容有二:1四种受具(自受具、善来受具、十众受具、五众受具);2论“十众受具”之合不合格。由于学风不同,大众《僧只律》保有“摩得勒伽”形式,有“四种受具”事缘而无佛传的编述。但上座系特别是分别说部,以“十众受具”为主体来编述佛传,此中《铜鍱律》简略近古;至于说一切有部,因其根本立场是除必要外,传说不入三藏,故无佛传,如《十诵律》;但其旁系(持经譬喻师)则大大以“本生”、“譬喻”来充实佛传而成《根有律》。

二、受具的“相关部分”,这是与主体“十众受具”没有必要关系的;如受具前的度沙弥,受具后的受依止,以及师资间的相互关系等。分别说系比说一切有系详于此。

三、受具的“主体部份”,主要说明“十众受具”制度的完成次第,受戒者的种种规定,受具作法(仪规)。对受具作法,印公举“遮难内容、和尚任务”以观诸律同异。此中上座系以和尚为三师之一,为十众的主体,故戒从和尚得;大众部以和尚不在十众中,故戒从大众得。此差异乃由于和尚在不在十众内,起初应无严格规定,所以在部派的分化中形成不同的受具规范。

六比丘尼律与律藏组织

(一)比丘尼戒经的意涵

在佛教的僧伽体制中,比丘尼僧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比丘尼僧是依附比丘僧。比丘尼毗尼部份,也由持律的上座比丘结集传持下来,所以<比丘尼律>有“共戒”与“不共戒”的分别;比丘尼所特有的名为“不共戒”,<比丘尼分别>中只列举“不共戒”的部分,且在部类组织上无“不定法”。

部派间<比丘尼戒>数目差距大,这主要是上座部把“八敬法”与“杂跋渠”条文化,增编入“波逸提”中。而此乃因尼律不受重视,也无严格公认的传说,故待部派一再分化各自为政,更无标准可说;此也可知佛灭以来,比丘僧对比丘尼的管教起初很严厉,而在部派一再分化中已大为宽容;但尼律的琐细规章却越来越重。

(二)八敬法的内涵、由来与影响

与“女众出家”有关的“八敬法”,见于各家广律的“比丘尼犍度”;印公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八敬法”

是比丘尼尊重比丘僧的八项规定。印公比较各部广律,发觉其内涵是由三类所组成:

一、各律所一致规定的四项“尊法”:1于两众中受具足;2半月从比丘僧请教诫、问布萨;3不得无比丘住处住(安居);4安居已,于两众行自恣。

二、若违此四尊法,即须于两众中行半月摩那埵的严重处分。

三、有关礼貌上的尊敬有三项:1受具百岁,应迎礼新受具比丘;2不得呵骂比丘;3不得举比丘罪。而《十诵律》的不得辄问是法义的谦让;《僧只律》的不先受是财利的谦让。

原来,因女众也能修道解脱,释尊终于答应女众出家;其解决之道就是制定“尊法”,故为各律所一致的规定。因在当时男女地位悬殊的社会中,一般比丘尼不免知识低、感情重、组织力差,要她们遵行律制,过着如法清净的集团生活有点困难。所以释尊制定“尊法”,要比丘尼尊重比丘僧,接受比丘僧的教育与监护;在比丘僧来说,这是为了比丘尼僧的和乐清净,而负起道义上的监护义务。

但释尊涅槃后,大迦叶等上座比丘,对比丘尼出家产生厌恶情绪;故增加与礼貌有关的三项。如有违犯,处分是“于两众中行半月摩那埵”;但事实上这未免过分苛刻,于是“半月摩那埵”渐转变为“僧残”的处分;而“八敬法”也渐化为学处而编入尼戒的“波逸提”中;这是上座部律师的学风。

“八敬法”成立后,使得“尊法”已不是对比丘尼的应有监护(是否如法)与教育,而成为对比丘尼的严加管理,造成比丘对比丘尼的权威。其的影响是:比丘尼因受比丘僧的严格管制而逐渐消沉;直到大乘佛法,才有以女人身分与上座比丘们论究男女平等的胜义;这可说是世尊时代精神的复活。但影响所及,今日流传于锡兰、缅甸、泰国等上座部佛教,比丘尼早已绝迹了。笔者按:藏传佛教今日也无比丘尼。

又,上座分别说部与说一切有部,传说“以八敬法为女众出家的根本法”;但大众《僧只律》无此传说;故可知这只是部分学派的传说而已。且女众还没出家就制定八敬法、制立二年学六法,这与“随犯成制”的毗尼原则也显然不合。

(三)律藏组织与内容的成立次第

日本学者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中虽比较各部广律各种语本,也论到律藏各部份成立的新古,结论大致仍以《巴利律》为较古。

印公认为:从原始圣典次第集成现存的各部律,是错综复杂的;有材料内容与结构组织的新古,在材料内容中又有主体与附属部份的新古;应从一一部类分别观察,不可一概而论。

《律藏》的主体是“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与“诸犍度”。

《律藏》组织的古型,经印公探究:一、首先是以<比丘律>为主体,末后略叙<比丘尼戒>的共与不共;故《僧只律》为原始佛教时代的原形。

二、由于上座部是重律的,经持律者的精密论究,《律藏》组织逐渐演变;主要是僧伽规制的<杂跋渠法>与<威仪法>,逐渐分类而编集为“犍度”;《律藏》就成为比丘的<波罗提木叉分别>、<犍度>、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分别>。《十诵律》即代表了上座部律藏的原形。

三、在各部派纷纷成立并完成自宗的《律藏》时,佛教界有一共同倾向,即比丘与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分别”前后相连;这不但是分别说系的《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就连说一切有部的《根有律》也这样。

故律藏“组织结构”的新古次第是:1僧只律.2十诵律.3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根有律。

至于《律藏》内容的成立次第,经印公一一探究,可归纳整理如下(参见“附表二”),由此也可知印公不同意

《铜鍱律》为最古的原因所在。

【附表二】《律藏》内容的成立次第

戒经仪规:1铜鍱律2僧只律、五分律、十诵律3根有律、解脱戒经、四分律。

律藏序分:1说一切有部律2大众僧只律3分别说系律。

经分别:文句分别:1僧只律、铜鍱律2五分律、根有律

犯相分别

就事分别:1僧只律2十诵律、根有律3四分律、五分律、铜鍱律

约义分别:1僧只律2五分律3铜鍱律4四分律

本    生:1僧只律2铜鍱律3十诵律、根有律

譬    喻:1铜鍱律2僧只律、四分律、五分律3十诵律。

“摩得勒伽”标举项目:1僧只律2毗尼母经3毗尼摩得勒伽4十诵律。

“受戒犍度”事缘部份:1十诵律2根有律3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

相关部份:1十诵律、根有律2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

比丘尼律:1僧只律2铜鍱律3四分律、十诵律4五分律、根有律。

七结论

从以上得知:印公超越部派立场,从种种华文经律与巴利圣典的比较研究中,探究圣典结集的实际情形是:

一、

原始的佛教圣典,是以佛陀的三业德用为本源;以僧伽为中心,统摄七众弟子,推动觉化的救世大业。经弟子的领会,实行,用定形的文句表达出来,经当时大会的审定,确定为佛法,圣典。传统佛教传说:佛灭第一夏的王舍城结集时,一切经律都已结集完成。其实,经律是在不断结集中成立的;而经律集成的二大阶段,与传说的二大结集相合。对“巴利语为原始圣典语文”的说法;实则第一、二结集只是佛法的诵出与审定,不是语言的审定传授。

二、律藏的主体是

“波罗提木叉戒经”。〈戒经〉来自布萨制,半月半月的布萨说戒,是分三阶段(教授波罗提木叉、说波罗提木叉、威德波罗提木叉)完成的,这也是从佛的摄导,演进到僧伽(教团)领导的自然历程。半月布萨说戒,一则让僧众忆持戒法,二则也就已犯未忏之罪作适当处置;这是为教育僧众,使其乐于为善,不敢为恶;故在充满道德感化下,有法律的制栽。又〈戒经〉初集为五部,后增为八部;戒条初有一百五十余戒,后渐次增加。

三、“经分别”是对一条条的戒,解说制戒的因缘、戒经的文句、犯与不犯。

是为人师长、差教诫尼、作断事人,须深入了解才能实践的。

四、“犍度”在原始结集的律典中,称为“随顺法偈”。这是不违反戒法的偈颂,是日常实行于僧团内的所有规制;如“受戒”、“安居”、“布萨”等制度,衣、食、住等规定,犯罪者的处分办法等。这是古人随事类而标立项目,将一项一项的事(包括僧事名称的定义),编成偈颂;成为〈戒经〉以外,一切僧伽制度的纲目,称为“摩得勒伽”,意义为“母”、“本母”。依此标目而略作解说,成为广律中的“犍度”。从各部律的比较中,犍度的集成分三阶段;“受戒犍度”为第一犍度,此中也有与平川彰意见不同处。

四、“比丘尼律”是比丘尼特有的律法。佛教是平等的,但在僧伽体制中,女众并没有得到平等的地位;此与尼律是由持律上座比丘所结集有关,也与“八敬法”有关,故详加探究其由来。发现佛陀原只订四项“尊法”,佛涅槃后,上座比丘增加三项礼貌上的尊敬,造成比丘对比丘尼严加管理的权威,使得比丘尼逐渐消沉。这是二千多年来,律学上的大发现。而对“律藏各部的集成的次第”,不论组织或内容,可知其不同意平川彰以《巴利律》为最古的原因所在。

印公曾说:“佛教是法与律二者的总和,必须均衡发展,适当配合。不幸!佛教早就偏于法的发扬!……宏扬佛法,整兴佛教,决不能偏于法(义理的研究,心性的契证),而必须重视制度。佛教的法制,是毗尼所宣说的。这里有道德准绳、团体法规、集体生活、经济制度、处事辨法”。但“中国之言律者,于精严自律有可取,于实现和乐清净之僧制,则殊少成就”。

又说:“佛教戒律的特色,是在充满道德精神感化之下,有一种法律制裁的限制。所以在佛的时代,真正出家的一个个都了不得,就是动机不纯正的人,在这里面多住几年,经过师友的陶冶,环境的熏习,慢慢也会成为龙象。……严格的说,现在并没有依律而住的僧团。假使我们去研究,把这里面真正精神原则拿出来,用现在的方式去实践的话,……会更合于佛法”。

一般人只知印公在法义上的广泛探究,却少有人注意到印公在律学上的成果。如《原始圣典之集成》的前半部,是对律藏结集次第与义涵的探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的第四章,是说明律藏与教内的对立倾向;《华雨集》第三册的前五篇文章,是现代研律方法的范例。至于清净僧团的建立原则,与僧团生活的真义;则散在《妙云集》的着作中。由此可知印顺法师已为吾人在律学的研究上,毕路蓝缕,开出一片广大的天空,而这也正是中国佛教教团的慧命所系。本文先对《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的前半部,摘要整理;如以此为导读,再来研读律典,必能大有所获。如能进而在生活上,实践戒律的精神原则,以建立和乐清净的僧团,那才是研究戒律的真义;因如此才能内证外化,而达正法久住。令人欣喜的是:昭慧法师已能在印公的研究成果上,作进一步的诠译,而有丰富的着述,甚至实际带领“弘誓学团”三学增上。希望有更多的出家众,发心研究律学,共同建立和乐清净的僧团。

参考书目: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教制教典与教学》(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佛教史地考论》(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三、五册(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

郭忠生 译E. Fruwallner撰<犍度篇>《谛观杂志》

昭慧法师“声闻律的理论与实践”、“声闻律羯磨法”、“四分比丘尼戒经”、“四分比丘经述要”等录音带,《律学今诠》及散在其他着作的律学作品(法界出版社)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印顺导师的律学思想(清德法师)
下一篇: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觉灯法师)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