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点击:2649]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六集)  2012/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7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一百零二页,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或者从当中看,从当中看好了:

「肇公注曰」,这是僧肇大师的注解,《维摩经》的注解。「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是指烦恼断尽,心意解脱,证阿罗汉之果」。这一小段里面,经文,『二十亿众生,得阿那含果』,这是证三果的,『六千八百比丘,诸漏已尽,心得解脱』,这是证阿罗汉果的,小乘人得的利益。九十八结漏就是见思烦恼。三界见思烦恼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为见惑八十八、思惑八十一。阿罗汉断思惑,这是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意得解脱,就是心开意解,成阿罗汉。下面念老给我们说,是指烦恼断尽,心意解脱,证阿罗汉之果。「可见经中法眼净及诸漏已尽,均指声闻乘」。法眼净是阿那含证得的,诸漏已尽是阿罗汉所证得的,得小乘利益。

下面,「或问」,或者有人会提出问题,「闻此大乘无上经典,为何得小乘法益」。这个问题,我们相信有很多人有这个问题,决定不是少数,听这部大经,为什么会得小乘利益?小乘在极乐世界有没有?经上常有菩萨、声闻,怎么会没有小乘!实际上这些小乘全都转小为大,他还带著小乘的习气,所以说他作小乘。下面《净影疏》,就是小慧远法师,《无量寿经义疏》里面说得好,解释得好,「小乘众生,闻说娑婆秽恶可厌,深心厌离,故得小果」,原因在这个地方。在小乘教里面薰习的时间太长了,习气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所以带著浓厚的小乘习气。他依旧是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也不错,他们往生的是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还没有到这么高的境界。

可是我们知道往生的人,本人是这个境界,人天的境界多。我们去往生,人天境界、二乘境界,无论什么样的境界,甚至於五逆十恶、毁谤大乘,四十八愿里头说,只要认错,知道自己错了,后不再造,只要能够忏悔,真正生起信愿持名的大心,阿弥陀佛全都摄受。就是说,在临命终时,佛一定来接引他,甚至於十念都能往生。这是说这个法门,真正是究竟圆满、无比的殊胜。到极乐世界,弥陀第二十愿,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人天往生是阿惟越致菩萨,五逆十恶、毁谤大乘,这都是地狱罪业,无间地狱罪业,一念忏悔,一念回心,都能往生,往生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萨。那这些须陀洹、阿那含、阿罗汉,这些人往生,就不必说了,当然也是阿惟越致菩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平等法,阿惟越致是平等法,十方佛土没有,一切法门也没有,所以这个法门无比殊胜。

下面一段讲「大乘得益」。这里头分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得不退转」。

【四十亿菩萨。於无上菩提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

「右段」,右面这段经文,「正指闻法所得之大乘法益」。『不退转』,是所修的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他的智慧善根福德天天增长、天天进步,「不更退失转变」,他不会退失,他不会改变。「不退转」,我们也有参考的资料,这是从《佛学大辞典》节录下来的。「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下面分开来给我们说。「此三不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每个宗派说法并不完全相同。「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这个地方所讲的十住,是别教十住位,不是圆教。圆教初住菩萨就是阿惟越致,三种不退都证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第一个位不退,一般都是讲的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在这个地位上,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佛教初学为方便起见,将八十八品见惑归纳为五大类,第一个就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第三个是见取见,第四个是戒取见,第五个是邪见。所谓见,见解上的错误,你对人、对事、对一切万物看错了,叫见惑。见惑断尽就证初果,地位虽然不高,他是圣人,他决定不会再退转作凡夫,叫位不退,圣人的果位不退。那这些修行人,实际上有没有退?有退,进进退退。但是他退,最低的地位,就是这个位不退,他只到这为止,不会退到凡夫。也就是说,他走到四果,也许退下来了,他退到初果,不会再退了,这是他的底限。说起来好像不难,做起来真不容易,几个人能把身见破除,这就难了。什么人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这一关不能突破就是六道凡夫,这是佛的名字弟子。名是什么?有名无实。初果以上,小乘,初信以上,大乘,这是如来真实弟子。就好比一年级,正式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学了。我们一年级还没有进去,这是幼儿园,不算正式学生,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才知道净宗的可贵。我们要没有净宗,这一生能够证得须陀洹、证得初信位能有几个人?换句话说,都不能成就。

初果、初信菩萨地位不高,刚刚入门,他叫证果。大乘教里面我们学过,如来正法住世,什么叫正法?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有修行的,有证果的,就叫正法。证得初果也是正法。如果连初果都没有,初信位的菩萨都没有,那就叫像法,不叫正法。如果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没有修行的,不能够依教修行,当然更不能证果,这叫末法。末法有讲、有听的,不能行了。如果这个地方,讲经的没有了,听经的没有了,这叫灭法。正法、像法、末法、灭法,这个说法好。那净土宗,净土宗往生就是证果。那我们就可以说,净宗道场就是正法道场,为什么?有人往生,往生是证果。有讲经,有听经,有修行,有证果的。世尊末法九千年,九千年当中正法住世只有这一门,其他的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证果,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第二种,行不退,行是菩萨行。菩萨四摄六度,教化众生,众生不听,不但不听,众生还毁谤,还羞辱、批评。菩萨看到这个样子退心了,还是退到阿罗汉好,众生太难度了,这叫行退了,菩萨行退了,也很多。不听话,不好教,算了,不教你了,我先自己成就。净宗里头不少!看到这个情形,我先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不管你们了,你们教不听,这行退了。第三种,念不退,是法身菩萨,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明心见性。三大类的烦恼都放下,见思放下是阿罗汉,尘沙放下是菩萨,无明放下成佛,这是无明放下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证三不退。圆满证得三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他全证得了,这是谁?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所得到的。

念老在此地注解里头给我们说,所修的功德善根、智慧福德愈增愈进,天天有增长、天天有进步,不更退失转变。「又表勤行修习,如念佛不退、勤行不退」,勤行是勤行菩萨道。菩萨道是什么?我们净宗学会早年在美国成立,我写了一篇缘起,提出五个科目,做为净宗学人修学的基础。这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净业三福,我们要守定了,不退转。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第二条「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第三条是「修十善业」。所以我们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看作儒释道的三个根,这三个根是净业三福第一福。第一福是根本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就什么都落空了。今天佛法衰了,人心坏了,世界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弟子规》没有了,《感应篇》没有了,《十善业》没有了,就造成今天社会混乱、地球灾变频繁,就这么来的,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由此可知,扎三个根重要,补习这一堂课比什么都重要,真正要学佛,不从这扎根,不能成就。

真正能往生的人,三个根没学过,一生造作恶业,最后念佛往生。有没有这种人?有!他为什么能往生?不要忘记经上佛告诉我们的,这个人他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一生当中遇缘不善,糊涂了,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告他,把他宿世的善根,他得诸佛如来加持引发出来了,是这个原因。否则的话,《弥陀经》上一句话就讲不通了,经上明明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临终忏悔,一念、十念往生,他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多是什么?过去生中累积的,生生世世累积的,我们不知道,佛知道。他到临终那一刹那才放光,善根福德现前,得佛力加持,不是偶然的。

那我们过去生中有没有供养无量诸佛?自己好好去想一想,有可能。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听到这一个法门,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听到《无量寿经》,你能够生欢喜心,这可不简单。你看多少人听这个经,他不但不生欢喜,他还要毁谤,恨不得把这个经全烧掉,有,有这些人。我们能生欢喜心,这就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逐渐往外透了,这是很好的信息,说明我们跟净土有缘,跟阿弥陀佛有缘。如何把这个缘大幅度向上提升?真信真愿,一向专念。那就是把过去生中阿赖耶识这个种子,净宗的种子、阿弥陀佛的种子,大幅度向上提升,你就决定得生。记住一句话,世尊常说,大小乘经里头都说,叫「一切法从心想生」。净宗念佛成佛这一法不例外,也是从心想生,所以信心要坚定,决定不怀疑。

今天早晨有同学要到台湾去,我告诉他,你到台湾劝导大众专念阿弥陀佛,不要想灾难,把灾难这桩事情,从你意识里面把它清除掉。从心想生,心想灾难,灾难就现前;心想弥陀,弥陀就现前;心想极乐,极乐就现前。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为什么不想极乐世界,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去想什么灾难,不是自找苦吃吗?这桩事情说的人多了,往后愈来愈多,决定不受影响,我们灾难就免除!他有灾难,我没有灾难。我的能量要是超过他,他沾光,这地方没有灾难。我的能量不如他,灾难还是有,灾难虽然没有化解,灾难减轻了,这是决定可能的事情。今天首要的就是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中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我们自性里面的极乐世界,不在心外。这个说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密切的关系。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我们心生心现的,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所以对於往生净土、亲近弥陀没有丝毫怀疑。一心读这部《无量寿经》,听这部经的讲解,放下万缘,一心皈依阿弥陀佛,皈是回头,依靠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就成了阿惟越致菩萨。

我们继续往下面看,「念佛不退、勤行不退」。我们行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是我们行动的标准,跟我们传统老祖宗教导我们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完全相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我们的心住在道上,我们的行动也在道上,这个道是菩提大道,中国人所讲的圣贤之道。我们的心安稳,没有任何忧虑,没有操心的地方,心安,理得到了,理得到了,心就安了。「又不退转即梵语之阿鞞跋致」,我们经上讲的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

「本经中云住不退转,下复云得不退忍,均据《唐译》」。五种原译本。经文从哪里来的?《唐译》本里。「至於《魏译》则只云得不退转」,没有说得不退忍。「净影师疏曰:大乘众生,闻弥陀威德广度,坚心愿求,故得不退」。这部经真的好!讲得详细、讲得明白,让我们智慧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听明白,也能够听懂,这真是稀有难得。听到阿弥陀佛,这个老人的历史、老人的渊源、老人的心愿、老人的勇猛精进,参访诸佛刹土,考察诸佛刹土里面一切庄严,取长舍短,总结成四十八愿。从四十八愿,从无量劫修行功德之中,流出了极乐世界。以极乐世界来帮助一切有缘众生,在这个好环境里头成就他,一直到究竟圆满成佛。我们都看到了,不再怀疑了,一心归命,坚心愿求,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故得不退。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

「闻此多益」,利益太多了。「誓欲济度」,也发心跟阿弥陀佛一样。「名誓自庄」,这是誓愿自庄,自己庄严自己。「盖谓闻名求生志愿坚决,故得不退」,三种不退同时得到。「誓欲利他,故名弘誓功德以自庄严」。一到极乐世界,得佛加持,就有这个能量。这个能量不仅《无量寿经》讲,《弥陀经》讲,《观经》讲,其他大经大论附带说的很多。极乐世界的菩萨每天分身无量无边,同时到十方世界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供佛是修福,听经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这是自利。同时又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在十方世界教化有缘众生,一个不漏。见闻欢喜就叫做有缘。从理上讲,一切众生跟我们本来是一体,哪有没有缘的道理!这是缘,决定有缘。

那现在有些众生看到我们不欢喜,说话他不相信,他不听,这又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决定是习性造成的,不是本性。《三字经》上说,「性相近,习相远」,过去生中遇到过,我对他不好,他对我也不好,这么个缘。今生又碰到了,老习气现前,还是看不顺眼。但现在我们学了菩萨,我们懂得了,懂得这关系要改进,决定可以改进的,为什么?跟我有缘,用四摄法改进。四摄的摄就是摄受众生,如何令一切众生看到我生欢喜心,听我说话就相信,骗他,他也相信,四摄法管用。四摄法里面第一个是布施,这个布施跟六波罗蜜布施的目的不一样,这个布施的目的就是令他生欢喜心,他的事;六度的布施与他不相干,与自己,把自己的悭贪心舍掉,目的在此地。菩萨六波罗蜜舍自己的悭贪,四摄法的布施目的是让他生欢喜心,不一样。

接著爱语,言语柔和,做错事情也不需要责备他,用软语去劝导,心服口服。我年轻的时候有个毛病,坐的椅子是靠背椅,这个身体仰下去,那个椅子前面两只脚离地了,习惯。这个毛病,彭孟缉先生把我改过来了。我在办公室好像是看报纸,我们工作不多,我也是这种姿态。他从背后来了,看到了,拍著我的肩膀,我一回头,他是长官,来了,赶快站起来。告诉我,非常柔软,这个姿势不好,你容易跌倒,翻过来会受伤。你看看,和颜悦色的,我就接受了,毛病就改掉了。他如果教训我一顿,骂一顿,不服,我还是要翘,翘得更高。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他有德行,他对於部属爱护,看到过失,不是狠狠教训一顿、骂你一顿,不是的。说出来是替你著想,我们心服口服,永远改掉,再也没有这个错误发生。这种叫爱语。下面利行、同事。同事,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解释,同甘苦共患难,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对方心服口服,互相照顾、互相依靠,成为一个和合的僧团。和合僧团是要有佛法理论做依据,它不是偶然的。

所以弘誓功德以自庄严,这八个字讲得好。「今经据《唐译》为住不退转」,这个经文上用的是住不退转,这个字是《唐译》本的原文。「涵义稍深。但不妨仍引《净影疏》以指其中之初步者」。《净影疏》里头所说的意思浅,我们能懂,我们能学,我们能得利益。弘誓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四十八大誓愿。功德,功是功夫,修行要真功夫;德是性德,经上所说的,全是性德的流露。我们说得浅一点,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德,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遵守而不违背,这就叫德,这就是功德。以这个功德庄严自己,这个人是个有德行的人。在佛法里面,净业三福是德,六和是德,三学、六度、普贤十愿,经中所说的是道,我们依照去修行,它就是德。德什么?我得到了。三福我得到了,我做到了,没做到,你没得,要做到。六和敬,我做到了,我得到了。我们净宗学人修六和敬,只要真正把三福搞懂、搞明白了,起心动念不离三福,不离六和,不离三学、六度,不离十大愿王,那叫真正六和敬,六和的僧团出现了。这个东西没有落实,不叫六和敬。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一定要学。这大乘第一个得不退转的利益。

第二,「得不退忍」,这是功夫高的。大乘差别很大,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都是大乘。初信位菩萨也是大乘,没有得不退忍,前面讲不退转,得到了。不退忍,通常讲七地以上。我们看注解,『忍』者,忍这个忍字怎么讲,「《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法是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用智慧的心安住在法上。我们学净宗,我们安住在什么法上?我们就安住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上,这就是法,是真实智慧的安住。智慧是什么?不动摇,你明了,不是迷信。什么都不知道,你安在什么?人家劝你,还有好的,比这个好得多,这个不行,又动摇了,学别的去了,这就是没安住。要安住於法,这叫忍。这定了,不动了。

就像《观经疏》上所说的,《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善导大师举个例子,说你现在学这个法门,有一尊阿罗汉来教你,说他有更好的法门,比这个法门高,你要不要跟他学。你心里有主宰,我不跟他学,这个法门佛教我的。说你遇到一尊菩萨,大菩萨来劝你,菩萨有微妙法门,高过这个法门,你也不接受。最后佛来了,佛说我还有更高的法门,比这个还快、还稳当,你也不接受。到最后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说,我还有比这个更容易、更快速、更稳当的方法,也谢谢阿弥陀佛,我就这一法就够了。这叫慧心安法,不再动摇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什么力量也不能改变,那这个就叫做忍,这叫不退忍。

「又」,这个又就是《大乘义章》第十一卷里头有两句话,「於法实相,安住为忍」。前面是「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当然还是慧心,没有智慧是不行的。慧心是什么?对一切法的实相明白了。实相是什么?体是真空,相是妙有。真空,是说它没有现象。体,自性没有物质现象,不是物质,没有精神现象,它不是精神,也没有自然现象,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都不缺。换句话说,惠能大师开悟讲的这个五句话非常好,把实相讲清楚了。换句话说,能大师真正安住於实相,这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五祖衣钵就传给他。第一个是自性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现在也没有染污,未来也不会染污。所谓染污是妄心,不是真心,是你的假心,这个东西有染污,真心没有染污。那我们就要知道,清净平等觉是本有的,只是迷失了,迷而不觉。今天我要觉悟了,觉而不迷,清净平等觉就现前,那就成佛了。假的要舍掉,不要放在心上。我们今天只承认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除阿弥陀佛之外全是假的,这就行,这就能生极乐世界,这就能见阿弥陀佛。什么都可以放弃,都可以不要顾虑,得到阿弥陀佛就得到一切。

能大师第二句话说,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对这个要承认,要肯定,要不怀疑。这句话说的什么?没有生死。人在世间最害怕的就是生死,没有生死,不生不灭,这是自性,这真正自己。生死是什么?生死是假相,身体,身体假相,它有生有灭。而且生灭不稀奇,因为它刹那生灭,一秒钟已经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我们没发现。所以人从生到死,假的,真正给你讲生灭,一秒钟已经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这个生灭在相续,前念灭,后念又生。人死了,念头灭了没有?没灭,不知道到哪一道又去找身体去了,他迷惑颠倒,到处跑。看到有缘的,什么缘?有恩、有怨、有债,这都是缘。这种缘重的,他就注意了,他就投胎了。没有缘的?没有缘,没看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缘就看见,就看到光,这叫投胎。怎么回事情?为什么会投胎?习气。

经教、古大德都说,我们要记住,说「爱不重不生娑婆」。你来投胎,怎么投胎的?没有别的,就是爱。男的来投胎,爱上他妈妈;女的来投胎,爱她的爸爸。这么来的。他要不爱,他不来投胎。都是过去有恩、有怨、有债务,所以碰到了,他就见到,他就见到光,他就来了。那个时间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来投胎。一入到胎里面去,就迷了,迷失自性。实际在胎里头,还是非常灵巧。为什么?母亲起心动念他知道,母亲言语造作他知道,这就是古人重视胎教的道理。这个婴儿在胎胞里头,他一切的感受要是正面的,不能有负面的,这个小孩接受正气,将来生下来好养,听话。生下来之后要看一千天,要看守他,一千天不可以让他看到负面的,不能让他听到负面的,不可以让他接触到负面的,那个根就好。从胎胞里头到出生一千天,就是三岁,古人说,「三岁看八十」,三岁的根扎好,他八十岁不会变,那个根有力量。现在人没有力量,现在人像小草一样,风吹两面倒。那个根深的人,他不动,怎么吹,他也不动。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不怕死,知道什么?没有生死,生死是迷惑颠倒众生的错觉。

我们今天学佛,目标定在极乐世界,天天想佛念佛,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我来生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了。我来生就跟谁?跟阿弥陀佛去了,这绝对正确。那我得感谢释迦牟尼佛,不是他介绍,我们怎么会知道?我们跟阿弥陀佛关系虽然非常密切,不知道、不认识,把他看作外人。佛做了这么详细的介绍,这样恳切的介绍,我们明白了。我们真正修行,我们真干,这一生心定了,就是极乐世界这条路,不再改变了。一心一意,放下万缘,决定成就。干什么事情,到极乐世界以后再说。学法门,成佛道,度众生,都到极乐世界以后。到极乐世界我能分身,有多少众生得度,我分身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身跟著他,有这个能力,现在没有能力。到极乐世界去学本事,把自己自性智慧找回来,德能找回来,相好找回来,自己找回来之后,才可以帮助别人找回来。所以「於法实相,安住为忍」,说得好。

「例如无生法忍,据《智度论》释为安住於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者也」。《智度论》对无生法忍的解释,安住在无生,就是一切法没有生灭。一切法的真相,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动所产生的幻相。无论是意念的现象,我们今天讲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统统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动里发生的。这么短的时间,说老实话,我们根本看不见、听不到,我们六根的能力赶不上。连念头都不行,我们念头也不知道。这迷了,完全迷了。这种极微细的现象,什么人才能看见?大乘教佛常讲八地以上。那我们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佛高过八地,八地上面九地,九地上面十地,十地上面等觉,等觉上面是佛,高好多个位次。现在怎么?现在完全不知道了。

这个现象,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在我面前,就在我周边,就在我上下,亿万年来,它没有间断过,前念灭,后念生,念念都现什么?念念都现一切万法,都现法界虚空界。惠能大师看到了,他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能生万法一句,这一句就是他看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动现象。整个宇宙就这么生的,没有什么进化,那是假的,讲不通,这种生法叫一时顿现。实在讲,就像我们的幻灯片,打在银幕上,是一时顿现,没有先后,没有这个先出来,那个后出来,没有,一时顿现,所有一切现象没有一个例外。这种现象,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心就定了,自然就不动。这个定是什么?放下。执著放下了,分别放下了,起心动念放下了,烦恼放下了,杂念放下了,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住心一处。佛教给我们这个住心一处的方法,极妙,教我们就住阿弥陀佛。住别的地方住不住,才住,又跑掉了;住阿弥陀佛好,就住在阿弥陀佛一处。所以安住於无生法理,而不动心,这叫无生法忍。明心见性的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安住在无生法忍上,因为他见到了。

「可见忍者,即安忍,谓於理决定,而无移动之念」,不会再转一个念头,他就是一念。「准此可知,不退忍者,即安住於不退之理而无移动之念。是则念念皆无退转,应相当於三种不退之念不退」,无生法忍就是三不退里头的念不退。这里说了,「盖不退有三」,第一个,「位不退,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菩萨所修证的地位,只有向上提升,不会退转。「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八万四千法门,行法各个不相同,你到这个境界,你就不会退转。第三个,「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正念是无念,有念都是妄念。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例外,阿弥陀佛是正念,不是妄念,这个一定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解释,无量光、无量寿。光是讲空间,无量无边,寿是讲时间,时间跟空间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你完全能够通达明了,这叫阿弥陀。

能通达、能明了吗?能,那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是自性本具的德能,不是外头学的。外面学习的,不能理解、不能明了,而且还带了许多错误概念在里头。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跟个老师学,老师是凡夫,你学的是凡夫知见;老师是个外道,你学了外道的知见。为什么跟佛学可靠?佛是自性知见,佛的自性跟我自性是一不是二,这就叫正,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用什么方法得来?佛教给我们放下,放下障碍,正知正见就恢复了。正知正见就是般若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智慧,无所不能是德行,万德万能,障碍除掉就现前。

所以下面说,「《观经妙宗钞》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於凡夫之假有)」。这真的,见思,把见思烦恼放下,见思是执著。照佛学这个名词,见,我们说这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放下了,这就是须陀洹,这放下之后,他永远不会退失。身是假的,诸菩萨、声闻知道,借假修真,我借这个假的身体,我修真性。性在哪里?性就在假身里头,不在外头。我们这个身体哪一部分是真的?眼能见是真的,耳能听是真的,六根这个作用就是真性,所以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在鼻叫嗅性,它都叫性。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讲的修行方法,「舍识用根」,识是假的,识是分别。我们今天用这个眼,没有用见性,用眼识,眼睛看到就喜欢分别、喜欢执著,执著是用第七识,分别是用第六识。我们不用六、七识,能不能见到、听到?能。虽然看到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听到了,也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外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不一样。见色性、闻声性是法身菩萨,明心见性的人。你不问他,他如如不动;你一问他,立刻回答你,他所看到什么,他给你讲,清清楚楚。给你说的这些话,没有通过妄想分别执著,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连起心动念都没有,是自性的回应,如来说法。降一等,法身菩萨说法,都是从自性流出,没有通过八识五十一心所。通过八识五十一心所的,全是假的,这妄心。

凡夫、十法界的都用妄心,实报土的人都用真心。用真心,我们称他作圣人;用妄心,我们称他作凡夫。六道是凡夫,四圣法界也是凡夫,在佛法称他们作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我们是六道以内的凡夫。外凡比我们高明,为什么?他们听话,他们依照佛的经教去修行,修得很不错,修得很像佛,还不是真佛。什么原因?他还是用妄心。他用真心,他就成佛了,凡圣差别就在此地。「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他不会退到二乘。那一些凡夫,迷惑颠倒的凡夫,你去救他,好心帮助他,他用恶心对待你,他不接受,他反抗你,你还是不退心,这叫行不退。为什么你能够做得到?因为你知道他本来是佛,他迷得太深了,你会有同情心,你会生怜悯心。像小孩无知,又吵又闹,不听话,从小没把他教好,任性,养成了任性,得原谅他,还是有耐心去照顾他。现代的人丢失传统文化两百年了,丢失大乘佛法也是两百年了,你今天给他讲真的,他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现象。一定要生怜悯心,不可以遗弃他,算了,我不教他了,这个不慈悲。阿罗汉,这是小乘,真的放弃,没有这个耐心。大乘菩萨有耐心,依旧不放弃他,这叫行不退。

《妙宗钞》,《观无量寿经妙宗钞》,智者大师作的。智者大师依照《观经》修学的方法,临终时念佛求生净土,天台宗的大师,给后人做榜样。《华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乘圆教。这些大德们,最后都给我们示现念佛往生净土,功德不可思议。伏断尘沙,伏断是两桩事情,先是伏,伏是定,定功把它伏住,它不起作用,最后是断。什么人伏?阿罗汉是伏见思烦恼,习气没断。辟支佛断了,辟支佛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断掉了。阿罗汉只断见思烦恼,习气没断,所以阿罗汉跟辟支佛比,辟支佛断了,习气没有了,阿罗汉有习气,就是伏。那辟支佛修什么?修伏尘沙烦恼。伏住了,辟支佛升级,升到菩萨。那菩萨的功夫?是把尘沙烦恼习气断掉,这就是菩萨。尘沙烦恼习气断了,菩萨就成佛了。

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修什么?他破无明。无明烦恼破了,十法界的佛升级了,离开十法界,到实报土,《华严经》上讲的初住菩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的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这个东西很难断,没有方法断。如果你想有个方法,你起心动念,你退转了,所以在这个境界里叫无功用道。无功用道就是随它去,时间久了,慢慢自然就没有了。要多长时间?三个阿僧只劫。所以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是要从圆教初住开始说。圆教初住以前没算进去,如果把那个以前加进去,叫无量劫。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一天算起,三个阿僧只劫,无始无明习气自然没有了。

所以四十一个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统统都是无始无明习气还残余著,厚薄不一样,愈往上面去愈薄,愈往下面愈浓。但是这个习气对於你参访十方世界供佛闻法不障碍,你应化到十方法界普度一切有缘众生也不障碍,就障碍你入常寂光,就障碍这个,你入不了常寂光。所以等觉菩萨把最后那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干净了,实报土就不见了,好像作梦醒过来了。这醒过来是什么境界?常寂光,他就入常寂光。入常寂光,常寂光没有现象,你的身心一片光明,跟一切诸佛如来融化成一体。就像房子里的灯光一样,十几盏灯光亮起来,光跟光融在一起,你分不开是哪个光。可是怎么样?每个光虽然融合在一起,还是各是各的,你关一盏电灯,这光没有了,关那一盏,那一盏没有了。你看相融相即,它还是有差别。但是这一融,我们能理解,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没有一样不相同。不现相,完全相同,现相就不一样了。这是什么?这是真身,这是本性,性就是身,一切众生的真身跟一切诸佛的真身是一个身,就是一片光明。

常,永恒不灭,寂是清净不染。所以常,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五句话里的第二句,「本不生灭」,这是常。寂呢?寂就是他说的第一句跟第四句,第一句「本自清净」,第四句「本无动摇」,它不动,不动就平等,清净就没有染污。第三句说,「本自具足」,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具足。从理体上看,它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能现相。末后一句,「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生的,自性是空寂,没相。所以万法从哪里来?空中来的。这空中是性,不是空无,空无不能生万物。所以说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生万物叫妙有。妙有是什么意思?记住,这个有,它存在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它的有。换句话说,一秒钟它已经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在这么快速的速度之下,生灭的相不可得,我们不知道,所以叫不生不灭,生灭跟不生灭划成等号了。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一个现相,好像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我们没有看见,眼睛张得再大,也没有看见。这个道理要懂,然后我们慢慢才能契入境界。

「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这是天台家给我们讲三种不退。书读一遍,决定不行。我过去在台中学佛,我的标准是十遍,不是读十遍,是讲十遍。讲十遍,算这个东西我学成功了,这门功课行了,再换一门。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半生不熟,不是自己的,要熟透。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薰修几百遍、几千遍,不一样,他开悟了,他得定,他开悟。一开悟,一切法没有学的,全通了,那才是真正的可贵。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五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八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