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点击:1709]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一集)  2012/9/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页,我们从第七行看起,第七行第二句:

《宋译》,这段文前面都读过,念老将经文上这一段,「礼佛现光」,他将五种原译本说这一段文字,全都节录在此地。让我们明了这段话确实是佛说的,五种不同的本子统统都有,这非常可信,在这个地方帮助我们建立信心。《宋译》这里面说得比较详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这就是经教里面常说的八部护法神。这些神也都在现场,佛讲经的现场。世尊说到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现前,阿弥陀佛现前,大家同时都见到。

我们参考资料里面,节录《佛学大辞典》的术语,特别为我们解释「比丘」这个字的意思。比丘是梵文,翻译中国为乞士,翻成乞士,乞是乞食,他是沿门托钵。士,在中国古代是社会上最有地位、有道德的人、有学问的人,称之为士。这个乞丐不是普通的乞丐,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乞丐。所以保持它的原文,这个对它叫尊重不翻,是可以翻译的。实际上,比丘这个意思里头,还有破烦恼,两个意思在里面。「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这就变成四个意思。这个地方,字典里头有简单的解释,也解释得很清楚,我们念一念。「苾刍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这个二义,「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

下面就分成这四条来讲,第一个「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营就是经营,他自己无所经营,也就是说他没有从事于生产的事业。那怎样维持身命?底下讲了,「乞人之信施」,别人的布施供养。这些人对于他有信心,知道这个托钵的人有道德、有学问,所以这个布施称为信施。这个样子,「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佛在世的时候,制度很严,比丘接受信施只限于四种,第一个是饮食,第二个是衣服。饮食是天天需要的,每天只准出去托钵一次,如果次数多了,社会大众就觉得这个出家人贪心、好吃,对佛法就产生怀疑、批评,这就不尊敬了。所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比丘每天托钵只有一次,而且只限于七家,七家托不到,你就回来,就托了空钵回来。回来其他同伴托得有多的分给你,不能到第八家,到七就为止。有些人家富有的,这一家就给你足够的饭菜;有些人家,普通人家大概给你几调羹,确实要托三、四家你这个钵才托满。钵的大小叫应量器,自己能吃多少就用多大的钵,不能太大,当然也不能太小,所以要适中,钵的大小是应自己的食量。用这个方法养身。

「破烦恼者,以修圣道而破烦恼故」。烦恼的根就是个我,我是烦恼的根,没有我,烦恼就没有了。所以比丘修行,第一个要破身见,真正知道这个身不是我,五种见惑里头头一条。那身是什么?身是个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里头当然有精神现象,佛法称之为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东西就叫做身。色受想行识,任何物质无不具足,这个事实真相,近代科学家才发现,这是从研究物理里面发现的。有些专家学者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宇宙的奥秘被现代科学家揭穿了,发现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质是念头所产生的幻相。因为它的频率太快了,所以我们对它没有办法觉察。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现象,就是五根所接触到的五尘,色声香味触,这叫五尘,全都是念头波动产生的现象。

佛在经上有说,在《菩萨处胎经》,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凡夫心里起个念头,这很平常的事情,哪个不起?天天起,一天不知道起多少念头,没有人觉察到。佛突然提了这个问题。他说这一念里头,有多少念、有多少相、有多少识?经上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里头问了三桩事情,多少个念头?多少个相分?相就是物质现象;多少个识?识就是精神现象,就是受想行识。凡夫一念里头有几多?弥勒菩萨报告说,这一弹指,一弹指这个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色,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只要是物质现象,里面一定有受想行识。我们这才明了,天天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是什么?这五蕴就是讲这一念所产生的念、相、识。念,我们说它做自然现象,识是精神现象,相分那就是色相,物质现象。所以佛这个问题问出来,问的是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在一念当中产生的。

这一念时间多长?要用三十二亿百千这个数字来说,是三百二十兆。现在我们用的单位,最小的单位是用秒,一秒钟我们能弹几次?我相信有体力比我好的,身体比我强壮的,一秒钟应该可以弹五次。三百二十兆乘五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秒钟它的波动现象有一千六百兆次,我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小时候看电影,我几十年没看电影,不看电视、不看报纸,这些媒体统统不接触大概有五十年了。五十年前的电影,从黑白到彩色有声的,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刚刚搬到城市里居住,还不太久,城市里头有个电影院,那个电影是黑白的,没有声音的。电影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以后黑白的有声音了,就是有声,听到它讲什么了。最后进步到彩色,进步到彩色的,好像我看就不久了,二、三年以后我就断掉了。那个时候的电影统统是用的幻灯片,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去播放,一秒钟二十四张,也就是一秒钟它的镜头打开、关闭二十四次。我们就被银幕上的画面欺骗了,好像是真的一样,不知道全是假的。现在佛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的这个境界,无论是物质、无论是念头,包括自然现象,它的频率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

可是这桩事情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今天科学家的科学仪器有能力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的时间,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学家能够把它捕捉到。所以科学家肯定这个世界上没有物质现象,物质全是假的。这个说法跟《金刚经》上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一个意思。科学家将《金刚经》这两句话证明了,千真万确。这些能帮助我们看破身相,不要执著身是自己,身不是自己。学佛,头一个条件就是把身放下,身要不放下,就不能称比丘。为什么?他破烦恼,这烦恼的根。还执著自己这个身,这是凡夫,跟比丘的定义不相应。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这位祖师他出生在明朝末年,圆寂的时候在清朝,这是我们净宗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他告诉我们,他研究戒律,他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比丘了。这个话含义很深,那也就是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进入末法时期了。末法时期没有证果的,还有修行的,但是修行的功夫不到位,达不到这个境界。我执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观念淡薄一点,没有真正除掉。

南宋以后到今天,经过元、明、清三代,一千多年了,现在到哪里去找比丘去?真找不到了。找不到怎么办?弘一大师教导我们,这是近代也是修净土一位高僧,他研究戒律,很像蕅益大师的行谊。他告诉我们,我们出家,受了戒,千万不要自以为得戒,那是假的。假的为什么要去受?避免嫌疑,你要没有这个形式,人家瞧不起你,说你是假和尚。你去受了戒,受了戒拿到戒牒,世间人承认,自己心里有数,佛菩萨不承认。世间人承认那个戒牒是为凭据,佛菩萨承认是你真的断了五种见惑,这才是比丘,小乘是须陀洹,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萨。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要知道。蕅益大师为后人做表率,他受了三坛大戒之后,他就把比丘戒退了。受戒很麻烦,仪规很多,退戒很简单,在佛菩萨面前烧三支香,佛菩萨给我证明,我这比丘戒退了,就行了,说这句话就可以。所以一生,他自称菩萨戒沙弥,这就能够体会到,他菩萨戒可以做到,沙弥戒可以做到。

比丘戒要随分随力去修、去做,得不到,因为比丘戒,佛的规定至少要五个比丘为你羯磨传法,你才能得到。现在一个比丘都找不到,所以你不可能得比丘戒。那菩萨戒、沙弥戒,没有出家人传授,我在佛面前发愿自己受都可以得到,这就方便了。发愿自己受戒,谁做证明?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有轮相,用轮相来做证明。蕅益大师说,末法得戒,除这个方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所以比丘叫清净比丘,他的心真清净,清净心没有烦恼。这是破烦恼,修圣道而破烦恼,烦恼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贪瞋痴慢,他这个统统放下,心里面没有这些概念了。生活很简单,天天出去托钵,确实做到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什么念头都没有,接受佛陀的教诲,依教修行。

「净持戒者,以受持尽形净戒故也」。尽形,形就是身体,叫尽形寿。我这个身体有一天,这个戒律我就要受持一天,我就得依教奉行;身体没有了,这个戒也就到此为止。所以叫一生受持,这尽形寿受持。受持这里头特别重要的就是净,戒帮助你得清净心。五戒是根本戒,无论在家、出家一定要受持。第一个不杀生,决定不伤害一切众生,不但不杀他,伤害都算犯了戒,轻,杀他是重。所以大乘经里面佛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不能叫众生生烦恼,叫众生生烦恼就错了,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第四「能怖魔」,这个魔是天魔,就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这个天王的名字叫波旬。为什么称他作魔?他不喜欢人离开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他所管的,他统辖的,他希望他的人多,人民多他就喜欢。你要修道,超越六道轮回,他障碍你;你只要不出轮回,他不会障碍你。所以,你修四禅八定,他不障碍你,你要是修般涅槃法,他就障碍你。般涅槃是印度话,前面我们学过,叫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寂灭是对烦恼讲的、对现相讲的;圆满是德能上说的,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个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要超越十法界你才能得到。小乘人修的是偏真涅槃,天魔就障碍他,想种种方法去破坏他。破坏的样子,我们可以从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看到。八相成道,小乘经论里头有降魔这一说,大乘里头没有,大乘心量大,没有魔,魔也是佛。所以,大乘讲魔跟小乘不一样,大乘,与性德不相应的叫魔,与性德相应的叫佛。

这个说法的范围非常深广,一个大乘人,与三皈相违背的,那就是魔。三皈第一个,「皈依佛,觉而不迷」,这是佛弟子;如果我们迷而不觉,这个迷就是魔,把我们的觉障碍住了。「皈依法,正而不邪」,我们还有邪念、还有邪行,那就是魔;邪就是魔,不邪就是佛。「皈依僧」这个意思是清净无染,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如果被外面尘境染污了,这是凡夫,不是佛弟子,真正不染这是佛弟子。你看,三皈依我们做不到。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三皈依学起。三皈依开始,三皈依也是终结;从觉正净开始,最后觉正净圆满,圆满叫成佛。用什么方法来修觉正净?落实在十善、在六和敬、在三学、在六度、在普贤十愿,这些全是属于戒、定,戒学跟定学。戒定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人就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人叫成佛了,大乘教里面叫法身菩萨。所以比丘跟比丘尼这个称号,里面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我们得认真学习。

说实在的,我们生活在现前这个时代,学佛的人很少,真学佛的人,为什么?真学佛的人一定要依经典做依据。印光大师说得很好,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有经典做根据的;没有经典,那你是盲修瞎练,不是真学佛。现在这个社会,通宗没有了,通教也没有了,从佛教经典里面得一些佛学常识这种人很多,把佛经当作世间学术去研究,出家人大有其人。路走错了,为什么?把戒丢掉了。佛法修学它有次第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丢掉了,你的心怎么会定下来?也就是说,经题上讲的清净心、平等心你从什么地方得来?古大德从持戒得来的。后面那个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它是从定来的,清净心、平等心就是定。我们今天的心不能清净,杂念太多、妄想太多,有杂念有妄想这不行。今天的环境,环境在制造杂念、妄想,我们又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环境,这就是今天修行的难处。还有很少很少的人,真的住到深山里面去,与外面整个隔绝,在这个里头修苦行。有,有这种人,很少数,一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这些人,真修的人,他不要名闻利养,所以他修成功也没人知道,他也不希望人知道他。其中专门念佛的,他就求往生,最后他真的往生了。这样的人,他在这个世间,可以说他是住在如来正法时期,末法里面的正法。由此可知,世尊所说的法运是活的不是死的。

末法里头有正法,我们也就回过头来去看,正法里头有末法。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讲了不少大乘经典,那是正法。你看,佛讲经,有很多人听经,听了之后依教修行,依教修行都证得果位,证阿罗汉的、证辟支佛的、证菩萨果位的大有人在,正法。经上还告诉我们,这个大城里面,跟释迦牟尼佛见过面的,知道有这个人,曾经见过面的,这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知道而不清楚释迦牟尼佛这个人,我们能相信吗?你要不相信,你在香港住这么多年,住公寓大楼,跟你隔壁那一家姓什么你知道吗?他叫什么名字,晓不晓得?好多都不知道,左右邻居都不知道,住了几十年,不晓得他姓什么、名字叫什么,见面都不打招呼的,彼此都孤立。这就正法里头的末法。经上还给我们说,还有三分之一连释迦牟尼佛名字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城里头有讲经说法这个事情,他不晓得。完全不晓得不就像在灭法里头一样吗?晓得而不清楚的,那不就是末法吗?由此可知,法运在人不在法。

这桩大事是早年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佛法在世间,在哪里?在经典里面。方老师告诉我,不在寺庙,我问他为什么?寺庙里面的大众他现在不学了,寺庙里藏的有经典,他不学,他只会念经,经里头什么意思他不知道。学佛的人,心里面只是祈福,求消灾、求其福报,目的不是在求戒定慧,求戒定慧学佛的人太少了。我们知道,依戒定慧修学的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为什么?他终究会证到般涅槃,也就是说必入涅槃,他永远离开十法界,魔王恐怖。如果是为求福、为求生天、为求人天福报、为求长寿、为求多子多孙、升官发财,为这个,这是变成宗教了。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宗教的佛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教。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没有教人求人天福报的。都教人修行证果,最低限度得证须陀洹果,这是真实的成就。为什么?只要你证得初果,你在六道就有期限了。期限多长?佛说的,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你就证得阿罗汉,你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他有期限的。而且怎么样?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他严持戒律,不造三恶道的业,所以他不堕三恶道。

我们今天学佛,要确定自己学佛的方位、学佛的路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学佛目的何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大乘净土宗,净土宗的成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果然真的往生,在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来学习,这叫弥陀弟子。我们要常常想着,像不像弥陀弟子?这很重要。每天早晚课都好好想想,像不像?不像赶紧改。弥陀弟子的标准就是五经一论,现在讲的五经一论,五经一论有六种,只要在这里头选一种就行了。佛教导我们,「持戒念佛」,你只记住这四个字。戒律就是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度、十愿,简单,就这一点点,好记。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够违背,我们求生净土就决定得生。

净宗必须遵守的戒律,不问别人,别人怎么做不要管他,我自己做好就对了。如果常常看别人,常常批评别人,心里有别人,我们就全错了。我告诉你,你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在轮回里面还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真修净土的人,心里面所记住的就是戒定慧,戒特别重要。我初学佛的时候,因为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毛病很多,对于佛法是有条件的接受,我相信这部分我接受,不相信那部分我排斥,我不接受。所以,对于理论这方面喜欢,戒律那方面排斥,还自己挺有理由的。为什么要排斥它?那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规范,跟我们中国不一样,时代也不相同,怎么能教我们去做印度人,还要做三千年前古印度人?这讲不通。你看,我们振振有辞,把戒律推到一边去。

老师对我怎么样?老师对我很爱护,但是不说我,他知道,他要说我的时候,我就不学了,不到他家来,别地方去了。老师慈悲,一句话不说,也不说我对,也不说我不对,都笑笑,谈话就换个话题。这是老师高明处,老师真实智慧,给我们真实的利益。我跟诸位同学说过,我们的课上完了,跟老师告辞,老师会送到门口,送到门口一定轻轻的给我说一句话「戒律很重要」,就这五个字。我听了几十遍,有没有动心?没有动心,若无其事。到什么时候动心?老师圆寂了。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他圆寂了,他的火化是在北投,一个小庙的附近,专门给他造了一个火化炉,这是藏密一位大成就者。甘珠活佛是他的学生,带了十几个人在那里搭了二、三个帐篷,在火化炉旁边住了一个星期,七天。我跟这些人都很熟,我请了三天假,也在他们帐篷住了三天。

我非常认真反省,跟老师三年,老师教了我什么?我这一想,念头最深的就是「戒律很重要」。为什么他说这句话?而且说了几十遍,我们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一年至少有四十个星期。以前老师讲这句话,好像耳边风一样,从来没有在意,现在这一回头,想到老师教我些什么?这句话立刻现前。我就得研究,为什么他要这么强调戒律?我想了两个多星期,这有了一个答案。应该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我完全用世间法来看佛法,世间法,三代的礼就不一样,礼就是戒律。现在国家宪法是戒律,过若干年就修一次宪,为什么?不适用了。可是佛法不是世间法,佛法教人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证大般涅槃。所以佛法那个法是永恒的,是不变的,你要是变了,变了你就达不到目标。所以它的方法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你要真正学你一定要遵守。

你看我想了两个星期,算把这个事情搞明白了,搞明白之后我就开始看戒律了,从前戒律的书不看。对戒律了解一些,老师教给我,他说「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上的受戒这没有关系,不重要,重要是真正做到。所以老师告诉我,你能做一条,这一条戒你受持了,你就受了。你没做到,虽然戒坛你受了戒,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这个指导原则非常重要。我虽然出家了,受戒了,我知道戒坛不会得戒的,这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去受戒?为了看戒经方便,不会惹别人毁谤。

戒经里面,我觉得今天出家人能够把《沙弥律仪》做到,像蕅益大师这个水平,就不错了,真正是佛弟子。比丘戒不容易,沙弥戒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比丘戒,真正做到比丘戒,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是生方便有余土;持沙弥戒的,是生凡圣同居土。持菩萨戒的,菩萨戒真正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念佛求生净土,生实报庄严土。这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些真修真干的人,又求生西方的人,魔往往来障碍你。他所用的手法你不知道,可能你还很欢喜接受,为什么?他诱惑你。用什么?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非常厉害,你只要一沾染,你就回不了头来。因为这些烦恼习气,六道众生哪个没有?尤其现代的人,习气本来很深重,而外面的诱惑力量又非常强大,能够保住自身,一生能保住,真的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不是假的。真肯放下!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对我影响非常大,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看破。什么叫没看破?对于事实真相你没有完全了解,了解事实真相叫看破。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假的,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业障,不晓得,不知道造业有果报,这个造业,起心动念都造业。最近量子力学家的许多报告,给佛的经教做了证明,证明佛经上所说的完全是正确。

我们这个小道场,每天大家在一起分享经论,这个其他道场很少。我们所学习的,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提供的研究参考资料,一百九十三种,非常丰富。他自己深入学习,把重要的东西、好东西节录出来,编成一本集注。这个因缘,在我之前的一代,许许多多佛门的大德没有见到、没有听到。我们这一代的人有福,能看到这么好的本子,这样丰富的参考资料,所以对净宗才产生信心。没有这个本子,没有这么多参考资料,我老实给大家讲,我对于净土是半信半疑。你要问为什么?没搞清楚,那总是有怀疑,疑根拔不掉。看了这个本子,看了这么多资料,再看到科学的证明,这个疑才断掉,才真正相信。真正相信了,我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语气不一样,你听听我十年、二十年之前讲的,跟现在的语气不一样。那个时候语气里头有怀疑,现在语气里头没有怀疑了。

经的后面讲到有「天龙、药叉、摩睺罗伽」,这个地方参考资料,补充的参考资料也有注解。从《三藏法数》里面节录下来的,「八部」,就是八部护法神,出自《翻译名义集》这本书里头的。「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道是佛所说的,佛道,讲的一些道理。济是利益,利益百灵,百灵就是一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这些跟我们不是同一个空间维次,不同空间维次。「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佛说法不仅仅对人说的,虽然示现在人间,但是这些神灵,他们有能力突破局部空间维次。也就是说他有能力参加释迦牟尼佛讲经的道场,他到这儿来了,他没有身体,他有灵性。所以佛法传世,对象确实是对十法界的众生,不只是人法界。我们只能看到人法界,其他的我们看不到。畜生,我们看到外面的畜生,有畜生在道场来听经,你没看到。那些畜生是什么?那些畜生都是修行人,都有神通,它能够变化,来到道场来听经、来学习。所以慈育万有,慈是慈悲,育是教育,万有是一切众生。

这个里面高等的,「三乘贤圣」,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是声闻乘,中乘是缘觉乘,大乘是菩萨,这三乘贤圣给我们大家做好榜样。「既肃尔以归依」,肃尔是肃然起敬,他们带头皈依三宝,以三宝为老师。跟着这些,「八部鬼神」,这些鬼神也有神通,他们看到声闻、缘觉、菩萨皈依,所以也都发心来护法。来护法,当然他就来学习,这肯定的道理,护法哪有不学习的!护持道场,与我们一起共修。这就是下面给我们说的八部,八部是八大类,每一类里头再细分,那就说不尽了。天,天大分有二十八层天,分作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叫二十八层。欲界里面这个六层天,每一层里头再细分,那就不知道有多少,太多太多了。佛常以归纳的方法,把事实真相介绍给我们。

第一个,天道。「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乐是快乐,乐多苦少,身体健康长寿,比我们人间殊胜太多了。乐,八苦、三苦他是大幅度的减轻,在欲界,色界没有了,三苦八苦几乎都没有。佛在经上常常形容我们人间,叫八苦交煎,饮苦食毒,这是我们现在亲身体验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寿命短促,一百岁是长命,可是一百岁在我们感觉是一弹指。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刚刚出生的时候,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现在八十六年了,八十六年真的一弹指,就像昨天事情,时间过得太快了。天人比我们强,四王天,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他们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寿命五百岁。这个要记住,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两天就是人间一百年。所以人喜欢生天,天上寿命长、福报大。忉利天加一倍,忉利天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中国号称自己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在忉利天看起来五十天而已。一天是我们一百年,五十天,不是五个月,五十天,五千年的历史,在忉利天只五十天。在夜摩天,在夜摩天只有二十五天,夜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百年。这是讲时间,时间不是真的,是从我们感官里头产生的,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快乐,身体好,不需要饮食。

「清净光明」,身上都放光,「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尊称他为天人。「列位虽多」,再分类,那是分不完的,太多了,「必以大梵帝释为首」,总是以这两个人做代表,大梵天是大千世界的天主,帝释天是三十三天的天主。是一个单位世界,帝释天好比我们本国,大梵天好比我们这个世界,有许多国家。但是它是这个大星系里面的,我们常讲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通常又讲作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说三千?它从单位世界算起,这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是一个大星系,银河系,银河系是我们的本星系,我们居住的环境在这个里头。像这样的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组成这个大星系,这叫一个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为单位,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里头有三个千,大千、中千、小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一个大千世界的天主是谁?叫大梵天王。这个单位世界,就是银河系,我们居住这个单位世界,天主是帝释天,中国人叫他做玉皇大帝。所以佛经上讲到天,总是以帝释天跟大梵天他们两个做代表,所有的天都不出这个范围。

大梵就是色界天。帝释,梵语叫释提桓因,翻成中国字叫「能天主」,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三十三天就是我们的银河系。由此可知,佛法里头,把银河系里头也分为三十三个地区,像一个国家分成三十三个省分。这是天道,这些天人肯定与佛有缘,我们在六道里头,四王、帝释跟我们最近,生天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生到这个地方。为什么?他贪图享受,天上真乐,寿命长远。真正修行的人,他们不贪恋享受,对于这些都能放下,所以他们生的层次高了。修禅定的,定功修成了,看他定功的等次,得初禅的人生初禅天,得二禅的人生二禅天,不一样。

灵性更高的人,像中国的老子,老子有句话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大的忧患,是什么?身体,没有身体多好,有身体多麻烦。这个念头是哪个等级的?无色界天的。无色界天的人没有身体,用我们现在话说,是灵魂的世界,他们这些灵魂高,不要身体。色界天有身体,没有这些七情五欲,心地清净。但是无色界天更高,连身体都不要了,那叫真乐。他的活动范围就在这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他出不去。谁能超越大千世界?阿罗汉,最低限度要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他超越了,超越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外面是一切诸佛的刹土;换句话说,他有能力去参学,有能力到诸佛刹土里面去学习。这是天人,八部里面把他们放在第一,也是对他们特别尊重。

第二类,龙,「龙者,神灵之物」,它善变,龙跟蛇都代表变化。天里面最低的是四王天,我们称他们作四大天王,四天王,西方叫广目天王,这个四天王都是示现的将军相。西方天王手上拿的就是龙,也有地方把他手上拿的变成蛇,蛇跟龙一个意思,蛇叫小龙,表多变,神龙多变。天王表法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掌握这个多变的社会、多变的世界,如何能在变化多端里面,你能修成清净心,不受外面境界干扰,你就生智慧了。所以他右手拿的是龙,左手拿的是个珠,那个珠就是代表定,这多变,这个珠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西方天王表这个意思。四大天王护法神,护法神你一定要晓得,不变是真的,会变是假的,真理永恒不变,你一定要相信。今天这个世界,每个人都知道,变化太大、太明显了。在中国古人,认为变化是什么?是一百年、一百年的,一百年一个样子,变得慢。以后变得快了,就叫一世,一世是三十年,一世一个样子。现在变到什么程度?我们感觉到了一年一年不一样,这往下怎么办?这个问题严重。所以大家都在找,有什么方法能让社会安定下来?今天讲稳定、安稳、和谐,这是目前全世界每个人都在盼望的。怎么办?忧虑的人很多!

什么东西不变?要把不变东西找出来,这个世界才有救。真的,是老天不负有心人,我们这两年找到了,找到非常具体的天王手上拿的这个珠。这个珠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群书治要》。我们大家想想,对不对?《群书治要》里面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唐太宗下令编辑出来的,它是唐朝盛世之所依据。书编成,太宗手不释卷,文武大臣都要依这本书,我们今天讲建立共识。唐太宗用这本书建立共识,来治理国家,来和谐万国,他做成功了。这个书在中国失传一千年,我们前年年底才发现、才找到,我们知道这就是西方天王手上拿的珠。我们把它注音、注解,用白话文写出来,再翻成外国文字,帮助全世界志士仁人。

世界能不能恢复安定和平?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能够依教奉行,和平指日可待,不难!如果有一个国家带头,这个国家它就救全世界。我的想法很简单,很容易做到,这个国家组织一个老师的班子。这本书从六十五种古籍里面选出来,我们能有六十个老师,每个老师专攻一样东西,他专讲一样东西。讲演次序没关系,谁把这个功课准备圆满了,他就可以来讲。用现代的传媒,卫星电视、网路卫星,在最好的时段,让全国人民都来上课,远程教学。我相信不要一年,社会就安定了,世界就和平。不是做不到,可以做个实验,真正能做到,六十个老师不难。

我上一次到马来西亚就为这桩事情,我的目标就是向着马来西亚的华校,一千多个华校,六十一个中学。我希望这里面的老师、校长他们能发心,能有一百到两百个人发心,专门来研究这个六十五种古籍。可以从《群书治要》下手,然后再把原书找到,每个人专学一部。十年之后,这批人就是全世界的救星,他能救国家、救社会、救全世界。这些人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汉学家,一经通一切经通,智慧现前。我到马来西亚跟这些老师见面,那天来参加我们活动的有三百多位老师跟教授,我给他们讲了十种教学为先。古人说得好,为政,政之本是什么?是教育。教之本是什么?是孝。所以只要把伦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把它发掘出来,这个世界问题就能解决,就得到拯救。我们从八部,龙这个神灵之物看出,他表法里头这个广目天王手上拿的这个珠,左手拿珠,右手拿的是龙,这个珠就是《群书治要》。

「《孔雀经》及《大云》等经,各列诸龙并龙王,名字不一,皆言其能护持佛法也」。它不但能护持佛法,它能护持全世界。这个宝产生在中国,中国人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把这个世界带向安定和谐、幸福美满的人生,比大唐盛世还要兴盛,我们深深相信这可以做得到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0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九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