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点击:1709]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八集)  2012/5/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1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零一页,从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出有而有故曰微。又云名能开悟曰妙」。这是解释经上「微妙」两个字的意思。这两个字意思很深、很广,无论是在哲学来说,或是在科学,都是最高层次的。出有,这个有,前面我们学过三有,三有就是三界,就是六道。欲界有,有因有果,无色界有,色界也有。欲界,上面有欲界天,六层天,从四王天到他化自在天。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天人欲伏住了,他不是断,是以禅定的功夫完全伏住,不起作用,所以他没有欲。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如果禅定功夫失掉了,他的欲望又起来了,所以他不是真的断了,伏住,石头压草,石头拿掉,草又长出来,这么回事情。再上去无色界,是更深层次的禅定,可以说在六道里头,禅定功夫达到最高峰,比这个再高就超越六道,不在六道里头。四禅八定,八定包括四禅,四禅之外有四空定,合起来八个定,叫四禅八定,不是四禅之外有八定,四禅之外有四定,合起来是八定。这是三界的因,感得三界的果报。欲界的因感得欲界果报,欲界里头有严重的善恶,善道天、人、阿修罗,欲界的;不善的业感得是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有因有果叫三有。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三有而有,叫出有。「出于三有」,所以叫出有。「而有者,谓净土之有,依一乘愿海而有」。它没有三界的因,怎么会有三界的果报?因为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这问题就在这里。凡圣同居土从哪来的?在因果的定律里头,没有因决定没有果,极乐世界没有三界的因,它有果,它有人天,它没有三恶道、没有阿修罗,只有人天,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出来了,它是依一乘愿海而有。一乘愿海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无量劫的修持功德之所成就,极乐世界的同居土是这么成就。「离二边,超四句,出有而有故曰微」。二边是空有二边,不能说它空,也不能说它有,你说它空,它有;你说它有,它有即是空,它空有是一不是二,所以叫离二边。四句也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统摄一切有为法。极乐世界不在这四句之内,超越了,所以称微,玄微至极,这个世界非常的奇妙,叫微妙。

「又云名能开悟」,这叫妙。名是什么?「五法之一」。这个五法是相、名、分别、真如、正智,这叫五法,法相宗所说的。相是现象,今天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现象是相,信息的现象也是相,还有一种自然现象,整个宇宙归纳,不外乎这三大类。这三大类是科学探索、研究的对象,也是哲学所研究的对象。这里有个小注,「若略说;谓一切言说所依处」。一切的言,一切的说,言说什么?不外乎这三类的现象。过去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家多半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还是物理,他的对象是太空当中的星球、星系,依旧是物质现象。许许多多的名词术语都是从相来的,言说所依三大类的现象,在佛法里面称为阿赖耶的三细相。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是一念不觉,这个不觉产生了波动现象,这个要记住。

大乘经上常常说的觉心不动,人觉悟了,他心不动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就是说自性、真如、真心它是不动的。它一动,这就叫阿赖耶,就换了一个名称。阿赖耶是妄心,它是动的,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波动的现象。波动现象在阿赖耶第一个叫业相,业就是动。从这个动产生了念头,意念,也就是阿赖耶的见分跟相分。先产生见分,见分就是信息,见分就是阿赖耶的转相,转是说它能转变,内部的转变八识五十一心所,外面的转变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惠能大师所说「能生万法」。十法界一切众生,跟究竟果位上的佛陀,确实是一不是二,名相无论怎么分,分得再多,体是一个,就是自性,是一体产生的妙用,所以它是言说之所依。

五法第二个是名,名是名相,今天讲名词术语。名词术语从哪里来的?是从「诸相中依增语」,是从现象里头来的。有体、有相、有作用,这些名词有些是说体、有些说现象、有些说作用,这都叫增语。增语是什么意思?这是法相宗的名词,普通字典找不到,《法相辞典》上有。简单的说,「由分别境;建立增语触」,触是接触。下面一个解释比较清楚,就是第六意识的意触。意触到法,就是触到法相,给它立很多名词,像五法都是名词,相、名、分别、真如、正智,佛、菩萨、阿罗汉、众生这些名字,都从现象里头建立的。这个建立是分别,里头没有执著,是分别,所以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所缘的范围太广大了,就是意的作用,第六意识起作用叫增语。

第二个解释,「所以然者?增语谓名」,就是名相,我们今天讲名词术语,指的是这个东西。「名是意触所缘长境」,所缘的长境,「故偏就此,名增语触」。什么叫长境?下面有个例子来说,譬如眼识,眼识跟第六意识不一样,眼识它非常有限,有局限。比如眼识,「但能了青」,看到青色的,它知道这是青色的,青是什么它不知道;看到红色的,什么是红不知道。等于说它像照相机一样,把外面的事实真相照得清清楚楚,传到第六意识,把这个资料传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接收了。第六意识什么接收?相分接收了。第六意识的见分缘第六意识的相分,它有分别,它在那里琢磨、在研究,它知道的东西比眼识多,眼识只是东西传进来,它并不知道,第六意识知道,所以第六意识叫长境,这境延长了。

前五识单一的,只是把外面的这个境界原原本本传达进去。第六、第七它在里头,它缘不到外头,它跟外头隔绝,不通,全靠前五识,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把它们见闻觉知这些现象传达给第六识、传达给第七识。第七识的作用,对它做彻底的了解。第七它执著,它想占有,它想控制,它想支配。所以第七末那,我执,这个东西与生俱来的,叫根本烦恼,贪瞋痴。所以相宗讲末那,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头一个,我见。我见怎么来的?它执著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相分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物质现象全是阿赖耶的相分,它执著阿赖耶相分的一分,以为是我身。你看身体是物质,统统是阿赖耶的相分,它就执著这一点,认为是它的身。阿赖耶的见分也是无量无边,执著见分里头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念头,全错了!有这么一个错误的念头,跟着起来的有我爱,我爱是贪,根本烦恼,贪;有我痴,痴是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把真相全看错了、全想错了,痴;第四个是我慢,傲慢,傲慢是属于瞋恚。所以与生俱来的,跟着我一起来的,只要有我就有我爱、我痴、我贪、我瞋,就是贪瞋痴,所以叫三毒烦恼。从哪里来的?与生俱来的,什么时候你有我,你就有贪瞋痴。贪瞋痴如果不能够节制,就是不能够控制的话,他造的业,感的果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饿鬼是贪,地狱是瞋恚,畜生是愚痴,这个东西很麻烦!

法相是佛教里面的心理学,法相唯识。如果读了相宗的经论,你才对于佛家讲的性理,佩服得五体投地,任何大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心理的,比不上佛家所讲的,讲得透彻,讲得清楚,真的没有丝毫错误,世间学说所没有的,它讲透了。透了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整个宇宙。就像天台智者大师在十乘观法里所说的,天台宗的止观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观察不思议境界。不思议境界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不可思议,佛法讲遍法界虚空界,现在科学讲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但是这么多的东西,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字,佛法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这两个字是什么?一个是心,一个是物。你看现在的科学家,把整个宇宙分为物理、心理两样东西,物理跟心理。科学分到这里,后面就没有了,真的把它分成一个心一个物,心跟物两个对立,出了毛病。现在社会出问题,地球出现灾难问题,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此地,这个念头错了。

佛说得好,佛是把它分作色、心二法。《心经》上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质,心是真心,心是能现,物是所现,所以它后头有解释,「色由心生」,科学没有这个。一直到现代,最近三十年,这些量子力学家发现了,发现什么?发现物由心生。以前佛经上这一句没有人懂,他们是怎么发现的?有一些科学家非常认真,追踪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他所用的方法,跟佛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就是分析。譬如我们人体,分析最小的细胞,人身体是细胞组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一般人的身体大概有多少细胞?好像是五十兆,有这么多,一个身体上五十兆的细胞。一个细胞,这是人身体基本的物质现象,这细胞还可以分,细胞一分开就是分子,分子再分开就变成原子。八十年前发现原子,认为原子是整个宇宙物质现象里头最小的,是基本的物质。

随着科学进步,仪器不断在更新,愈来愈精密,这些观察的工具,科学家把原子再分,原子一分,发现它有电子、它有原子核、它有中子。把这三样东西再分,变成叫粒子,称为基本粒子,粒子有几十种。粒子还可以分,科学名词叫夸克,比粒子还小,但是夸克也有几十种。这个东西还可以分,出现了微中子,微中子应该是从中子里头再分出来的,微中子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一个微中子多大?科学家用电子做比喻,一百亿个微中子,一百亿个微中子纠缠在一起,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换句话说,微中子的质量,只有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就是这个,极微之微。极微之微谁能够看见?大乘教上都说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菩萨,他们甚深的定功,在禅定里面看见。今天被科学家看见了,科学家看见是用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能不能再分?他们再把它分,果然没有了,物质没有了,这样才肯定物质是假的。物质没有了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的波动现象,这个科学家非常惊喜。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产生的。这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思想,真是崭新的,这个思想是什么?以心控物,就是用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

可是佛早就说了,十乘观法里头,宇宙一切法归纳为色心。接着色由心造,色是由心造的,物质是心理变现出来的。后头一个总结,「全体是心」。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就是一心。谁的心?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佛说得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心现的,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跟我们什么关系?一体。然后教我们认识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全体是心,而且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佛在大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在这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已经修行成佛的,过去佛;现在修行成佛的,现在佛;现在还没有修行,还没有成佛的是未来佛,一个不漏,一切众生个个皆是,这是大乘经里头透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本来是一体,现在还是一体,只是迷悟不同。佛菩萨承认跟我们是一体,我们不承认跟他是一体,我们在迷,他在悟。所以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生佛不二,差别在哪里?迷悟不同。众生觉悟就成佛,佛要是一念不觉就变众生,这是事实真相。

一念不觉,这变成众生,迷了。迷了之后就出现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出十法界,阿赖耶不是真的,它所变出来的东西,当然不是真的。我们迷的时候看到阿赖耶的境界,我们觉悟的时候,阿赖耶的境界没有了。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告诉我们,「梦里明明有六趣」,我们作梦的时候好像是真的,「觉后空空无大千」,醒过来之后没有了。今天六道就是个梦境,我们在作大梦,醒不过来。为什么?迷在这个里头,以为是真的,这里头有苦乐忧喜。如果觉悟了,谁觉悟了?阿罗汉觉悟了。阿罗汉醒过来了,是什么境界?梦醒了,六道没有了,那他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六道不见了。六道,释迦牟尼佛的秽土,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为什么?境界是心变现的。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重要!一句把这个事实真相道破了。六道众生的心不善、染污,严重的染污,所以这个环境是染污的,叫秽土,就是不清净。阿罗汉把所有一切染污放下了,身,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的,是我所有的,身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舍身受身就不在意,就不放在心上,衣服脏了换一件,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使用,换一个,很简单。在六道里常常换身体,无量劫来不知道换了多少身体,六道统统去过,天上待过,地狱也待过,哪儿都待过。应该知道六道苦,不想在六道再玩了,这游戏玩够了,不想再玩了,想出去了。出去怎么样?把执著放下,执著就是染污。把自私自利放下,这非常具体的来说,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放下,把贪瞋痴慢疑放下,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了。超越生到四圣法界,世尊的净土,还是在阿赖耶控制之下,没有能够超越阿赖耶。不过是阿赖耶不善的那一方面,二十六个烦恼你放下了,所以六道没有了,六道是二十六个烦恼造成的。

四圣法界是怎么造成?四圣法界是十一个善造成的,善法有十一种,这里头没有恶,所以四圣法界好。这里头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这个佛天台大师说,他不是真佛,称他为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不是真佛。真佛、假佛用什么做标准?用心。用阿赖耶就是假的,用自性就是真的,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他还是用阿赖耶,他不是用真如自性,他是相似即佛。也就是用阿赖耶用得非常纯正,只有善没有恶,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奉行。他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尘沙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所修行的断无明。能够把无始无明放下,十法界不见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四圣法界还是一场梦。

这个梦醒之后出现什么?一真法界出现,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的身,不是我们肉身,这个肉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实报土的众生,这些菩萨们,他们的身不是血肉之身,不是从阿赖耶来,从哪里来?从自性里头来的,叫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法性土。要记住,佛在《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它是真心现的。我们这个地方,十法界是心现的,但是上加了个东西,「唯识所变」,加了阿赖耶。他那个地方不加阿赖耶,没有阿赖耶,转八识成四智,所以他是真的,天台大师称这里面的居众,叫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个个都是真佛,只是不圆满。为什么不圆满?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习气非常难断,习气也没有法子断,想个什么法子断,那你就起心动念了,你堕落了。这个境界里的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在那里修行叫无功用道。它是无为法,它不是有为法,十法界是有为法,实报土、一真法界是无为法,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完全回归到全体是心,这就回归自性、回归到常寂光,这个时候实报土也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上这句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除外。实报土有相,相从哪里生的?无明习气变现的。四圣法界是起心动念变现的,我们这个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放掉见思烦恼,六道就没有了,放下分别执著,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假相。所以佛法称有是妙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就是世出世间法。你对于世出世间法不放在心上,能够在这一切法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什么人?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所行的境界。

所以意识所缘叫长境,因为它有连带的意识生起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思想,是个长境。它会想出很多很多,相续不断,跟前五识所缘的境界完全不相同,前五识太单纯。六识、七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阿赖耶,阿赖耶是前面七识之体,这根,前面七识是它的作用,它是根本。它从哪里起来的?它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性迷了、变质了,它还是自性,但是变质了,起作用。它可以恢复的,只要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都断干净,它就恢复正常,是很容易恢复的。

我们看到惠能大师就有很深的感悟。惠能大师二十四岁,这年轻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这个人非常老实、非常善良、非常孝顺,也非常单纯,对这个世间没有任何欲望。活在世间他只有一桩事情,供养老母亲,除这桩事情,他心里干干净净。所以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进过禅堂,也没有进过讲堂。八个月干什么?干苦工,我们今天讲的义工。这个义工是苦力,破柴、舂米。五祖传法,衣钵传给他。为什么?为他能放得下。神秀跟五祖二、三十年,衣钵没有传给他。神秀当年在道场是五祖的助教,五祖法缘殊胜,天下多少人到他的山门去求教,五祖接应不过来,让神秀大师代替,神秀大师不能解决的再找五祖,我们就想他的身分地位多高。最后衣钵传给惠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大众不服。所以衣钵交给惠能,五祖半夜就叫他赶快走。三天之后才宣布,他走得很远,找不到他了,这个事情《坛经》里头记载得很清楚。

由此可知,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一念什么?放下,放下就成佛了。我们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成佛,你就回归自性。不在别人,与什么人都不相干,统统在自己,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一定要知道,一切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你要讨厌,那是你心现识变的,你欢喜也是心现识变的,与什么人都不相干。如果你怨天尤人,那你罪上加罪,为什么?与别人不相干,怎么赖到别人身上,全是自己。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投胎,谁叫我们来的?自己找来的,没人叫我们。怎么找来的?业力找来的。你自己一生好善,你看到善人你就喜欢,你就到那里去了;一生喜欢干坏事,遇到干坏事的,他就到那里去了,就这么个道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喜欢赌博的一定进赌场,他的朋友在那里;喜欢打牌的,一定在麻将桌上;喜欢念佛的,他的朋友都在念佛堂,就是这么来投胎的。所以你来投胎,找到这个父母,父母前生跟你有缘,你一碰上,立刻就到他家去了,没有人指使,没有人安排,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这里头也有特殊的。特殊的佛帮助你,佛不会帮助你干坏事情,全是帮助你干好事情,「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袁了凡先生命里头没有功名。功名,古时候叫功名,现在叫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古时候,进士、举人、秀才,进士好比博士,举人好比硕士,秀才好比学士,它是社会上学位的名称。在佛门也是,佛门最高的学位叫佛陀,第二个学位叫菩萨,第三个学位叫罗汉。佛门的学位,不必靠念书可以拿到,为什么?他拿到学位的标准是放下。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三个学位的标准。第一个阿罗汉,最低的学位,放下见思烦恼,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阿罗汉。第二个菩萨,菩萨要放下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高级的菩萨还要放下无明烦恼。像惠能大师,他能在一句话之下,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五祖把衣钵给他,有道理!五祖在一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真的见性。惠能那个时候二十四岁,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三十岁。彻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三十岁开始教学,教学四十九年,一生天天讲经教学,这叫佛事。

佛这个字的意思,直接翻成中国文叫觉者,觉悟的人,跟中国圣人的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圣人来翻佛陀?佛陀的意思比圣人还要高。圣人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事情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知识,但不是究竟圆满。佛这个觉悟是究竟圆满,彻底的明白,所以他比中国圣人要高。圣人这个意思,没有办法跟佛陀这个梵语名词对称,不得已造了一个新字。中国没有人字边的这个弗有,古字有,当作否定词,但是印度这个他是人,所以翻经的时候造这个字,加一个人字边,翻佛经造了很多字,新造的字,称为佛陀,佛陀是觉者。菩萨,菩萨确实像中国的圣人,觉悟,但是没有圆满。但是佛教,无论是阿罗汉、菩萨、佛统统修禅定,中国圣贤君子不一定修禅定。禅定当中能突破空间维次,确确实实能看到六道轮回。像阿罗汉,对于六道那就非常透彻,他没有障碍,他往上面能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往下看他能看到无间地狱,六道里的状况一清二楚,这在中国没有。这是佛门最低一个学位,他就有这么大的能力,菩萨那更不必说,到佛陀那是究竟圆满。

你看三千年之后,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的,这真正发现了,物质是从心生的。佛在三千年前说过,现在科学家累积将近四百年的经验,才把这个问题发现。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他真的是根据事实真相讲出来的。物质搞清楚了,跟经上讲的一样,精神没有搞清楚。但是意念的现象被发现了,它是突然起来的,但是立刻就消失,速度太快了。佛在《楞严经》上讲念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是今天科学家发现的这个现象,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任何理由。但是佛说得很清楚,它怎么出生的?业力,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是什么?业相是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没有理由。有理由那是真的,没有理由是假的。所以无明佛在上头加两个字,无始无明,无始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可别把它当真,真的就断不了,假的你可以立刻放下,放下就是。无始,意思好,无始是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当然就没有终结,没有开始是不生,没有终结是不灭。无明没有生没有灭,是一念错觉,所以放下就是,不要去想它,愈想愈错。

无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概念。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在《菩萨处胎经》里头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出了一个题问弥勒菩萨,凡夫动一个念头,「心有所念」,动这么个念头。佛问弥勒菩萨,这一念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你看一句话问了三桩事情,「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问这一句话。弥勒菩萨回答的,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答覆几念。几相,「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只要是形,里头都有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换句话说,不就是经上常说的五蕴吗?色受想行识。原来科学家叫微中子,微中子就是佛说的极微之微,这么小的物质现象里头,具足色受想行识,五蕴。《心经》上讲的五蕴皆空,我们懂了。学了一辈子佛,五蕴皆空,囫囵吞枣,不懂。看到弥勒菩萨跟世尊对话,这才明了,原来五蕴皆空是讲什么,讲基本的物质。

这个基本的物质,它组成整个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佛叫它做一合相。一,就是这一个基本物质;合,组合,组成的相。人身是它组织的,桌椅板凳是它组织的,房屋是它组织的,地球是它组织的,太阳系也是它组织的,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它组织的,一合相,它是物质的基本。它从哪里来的?它是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记住一句话,全体是心,智者大师所讲的,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心,不可思议!佛法的修学,以心为本。心是什么?心不可得,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但是它能生这三种现象,微妙到极处。所以我们听讲经、听说法会开悟,这一下就明白了。明白了,你就肯放下,放下就证果了。明了是开悟,不悟不肯放下。一悟了之后,原来全是假的,那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不就白想了吗?一点没错,是白想了。

袁了凡聪明,他并不懂得事实真相,他是被一个算命先生把他的命算准,非常准确,二十年当中,每一年他的命运、他的收入,全算定了,一点都不差。所以他明白了,想也没用,一天到晚什么都不想,就入定了。这什么定?无想定。无想定是外道定,是错误的,他有定没有智慧。佛家的定是有定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定,如如不动。了凡先生的定,如如不动,外面什么他都不知道,他没有智慧,这个错了。也算他的运气好,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是自己造的,前生修得来的。你到人道来投胎,这个修的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投胎。这是我们人间的共业,你只要到人道,你前世一定是修好五戒十善。在中国就是讲的伦常八德,修得不错,得人身,到人道来。得到的人身,这一生当中寿命长短,身体健康,跟你的容貌以及贫富贵贱,这一些叫满业,跟引业是两桩事情。满业是什么?修善积德。你有财富,财从哪来的?财布施来的。财布施修得多得财富,法布施修得多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修得多得健康长寿。

过去没有修,现在修行吗?行,来得及。现在肯修,在一般讲二年到三年,你的命运就改变了,开始改变;你要修个十年二十年,全部转变过来了。要肯修!记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头第一条,不吃众生肉,这是对所有畜生道的布施,从此之后我不杀你们、不害你们、不吃你们肉,让这些众生对你的畏惧之心没有了,它心安稳。第二,遇到病苦的人,老弱残障,全心全力帮助他,让他能够脱离贫困,过一个正常的生活。这统统叫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我们可以做得到,应该要做,要认真努力去做。

记住佛的话跟现代科学家的话,以心控物,身体是物质现象,心好身体就好。心不想自己,常常想着一切苦难众生,寿命自然延长。为什么?众生需要你,不是我自己要长寿,众生需要你,这个健康长寿是众生的福报。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健康长寿,他要工作,他不为自己,为自己那早就求往生了,不为自己,一切为苦难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为苦难众生。长寿,身体要健康才能服务,身体不健康就不能为大家工作了。寿命不必要求,健康也不必要求,只求一个心,像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这是菩萨。既然发菩提心,干的是菩萨的事业,自自然然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帮助。你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恶缘没有怨恨,真正能做到普贤菩萨所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就得大自在。

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闻物体之名,便心浮现其相」。这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讲的缘长境,就是心里头有这个现象出来。「宝树说法,不离名句,以名能令人开悟,故称为妙」。这是听经,听经离不开名相,名词术语,你听久了,你会得三昧、会得定,定久了就会开悟。所以闻法,最好是能守住《起信论》里面所说的原则。自己看经,看古大德的注疏,听讲,这听教,不执著言说相,看经不执著文字相,不要在这上下功夫,这些是工具。不执著名字相,名字是假名,也不能有心缘相,我听了,我看了,想想这什么意思?愈想愈错,不想就对了,一切要用直觉,不能有弯曲。一听就懂,这就是你摄受了,听不懂的不去研究,听不懂就算了,再听第二遍,再听第三遍,遍数听多了,不懂的地方全懂,不要去研究它,研究是第六识。

佛门里面讲听经、研教不能用心意识,用心意识叫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佛家叫参究,学习叫参学。参是什么?不用心意识。不用心意识是什么?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参究。你用这个方法去听,会开悟;你用心意识去听,你懂得很多,叫常识、知识。如果不用心意识?开悟是智慧,不一样。一个是得智慧,一个得知识,不相同。知识有局限性,未必是真知道,它有后遗症,稍稍偏差一点,麻烦就大了,那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智慧没有,智慧没有局限性,智慧没有后遗症。那在今天找一个求智慧的人,难!难在哪里?真诚心、恭敬心。现在人求学缺少这两种心,没有人教你,真麻烦!

我算很幸运,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为什么?就差那么一点点,都在一念之间,老师要不想教,这个缘就失掉了,我们跟佛永远不会有缘。我二十六岁那一年,想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是当代一个哲学家,我们是毛遂自荐,写一封信给他,寄一篇文章给他看。一个星期,他回我一封信,约我到他家里见面。我的信,毛笔工楷写的,规规矩矩、端端正正,表示对老师的恭敬,也是文言文写的。我那篇文章大概两千多字,不多。见面之后,问我的学历,我很老实的告诉他,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又失学了,抗战期间三年没念书,逃难,过着难民的生活。老师告诉我,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他怀疑我说假话。我说我虽然失学,没有在学校读书,可是喜欢读书,这些年来书本没有丢掉,喜欢读书。想学哲学,对于哲学没有碰过,只是非常喜欢,没有看过哲学的书,没有听过老师的教导。老师听了之后告诉我,他说你想到学校去旁听,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去旁听,你会大失所望。当时我听他的话听不懂,但是给我一个直接的感觉,老师拒绝了,我心里很难过。我们静默了六、七分钟,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我跟他学的,是在他家里面。

十几年之后我才想起来,老师不像老师,包括他在内,他是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为什么?学生不想学,所以在学校老师也就不认真教了,为什么?没人学!这是古时候做老师,老师是因材施教,学生有十分诚敬,老师就要教十分,教九分对不起这个学生,为什么?他还能接受一分。如果他只有二分诚敬,你就不要教三分,他只能吸收二分,教三分那一分是多余的,你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我明白这个道理,才懂得那个时候说话的意思。我们是真想学,那怎么办?到家里来,真教!没有缴一分钱学费,完全尽义务,特别拨出时间。这是佛法里面讲师资道合。我们那个时候有个念头,哪个老师一生当中就希望有人承传他的学术,这中国古人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个后是什么?是有继承的人。五祖弘忍法师遇到六祖惠能,法又传下去了,有传宗接代了。一生当中就想找这样的人,找不到,发现一个,这是宝,明白这个道理。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让我们对于佛法有个正确的看法。不能说新,佛法本来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人看错了。现在人把它当作宗教,把它当作迷信,大错特错。

这么好的东西,在中国传了将近两千年,成就辉煌。什么叫成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成就。两千年来有这样成就的人有多少?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应该超过三千人。惠能大师是一个特例,为什么?他是顿悟,也就是说,他一下就能放下,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一下就放下了。那么快,只有一个人,其他人悟入到惠能大师这个境界,有人三、五年,有人十几年,有人二十年、三十年,才到这个境界,到这个境界完全相同。我们看《五灯会元》,一千七百个人,那都见性的;《景德传灯录》,这是禅宗里头开悟的人传记;再加上教下的,天台宗的、三论宗的、华严宗的,这许许多多宗派,这里头大开圆解,像华严宗的这些祖师,天台宗早期的祖师,智者大师这一流的,都是明心见性;密宗的,三千人很保守的估计,一定有。所以佛法在中国的成就超过印度。

至于净土宗,往生就算成就,等于明心见性,人数,这两千年,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决定超过十万人,十万以上。真正了解过去这些事实真相,祖宗之德,三宝威神,你就相信,中国这一块大地,宝地。世界上灾难多,中国也不能够避免,但是中国灾难会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要轻,这个可以肯定,中国决定不会灭亡。我们的信心有依据,不是随便说的。你看看全世界的历史,千万年来,只有中国这个族群,老祖宗讲仁、讲义、讲孝、讲敬、讲礼,行善积德,这个基础太厚了,儿孙哪有不发达的道理!除非儿孙不肯学。如果能听话,依照祖宗教诲认真去学习,成圣成贤、成佛成祖,这是本分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哪一个国家族群不能跟中国比,这是个积德之家。

孔子他的外公,也就是他母亲的爸爸,外公把她的母亲嫁给孔家,看到孔家五代积德,修善积德,就判定了他们家里要出人,把女儿嫁给他家,就生了孔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先生看得很准,把女儿嫁给孔家,生了孔子。中国人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世世代代,历代的帝王、将相、圣贤,哪个时代没有人出世?你再仔细去观察,祖宗肯定是积德,修善积德,这个家出人才它就兴旺,这个国出人才国家就强盛。中国不但能够自救,中国能救全世界!

末后总结,「如是微妙法音,故使闻者,能悟深远。」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这样的修学环境,诸佛刹土里头实在是第一,再找不到第二个像极乐世界这样的环境,找不到了。世尊慈悲,一再宣讲介绍,不是一次。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只讲一遍,没有讲过第二遍的,唯独《无量寿经》,古大德告诉我们,至少三遍以上。这就说出,这是一个特别法门。为什么多次宣讲?提醒我们后学,让我们认识这一部经典,认识这一个法门,不可思议的法门,一生决定成就。你学别的法门,不一定一生能成就,学这个法门一生决定成就,真实不可思议。

我们有缘,在这个时代得人身、闻佛法,闻到大乘,又闻到《无量寿经》。这个本子,夏莲居老居士第三次的会集,第一次宋朝王龙舒,第二次咸丰年间魏默深,这是第三次会集本。在九种不同版本里头,最完善的本子,我们看到了。我们上一代那些大德们,很多没有见到,因为这个本子出现是在抗战的时候,在国难期间流通非常有限,知道的人不多。注解是集注,集经论的注解,集祖师大德的注解,尤其不可思议。我们一生想在佛法里头有成就,这一部就够了,不用再搞多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行化他,这一部通了,一切全通了。唯有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够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戒定智慧,有智慧才能触类旁通。这是祖祖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绝妙的修学方法,不能怀疑,不能疏忽,要认真依教奉行,自然得殊胜利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七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九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