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落花、明月、钟声——弘一律师的心路历程(赖永海教授、净因法师)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点击:2564]   [手机版]
背景色

落花、明月、钟声——弘一律师的心路历程

作者:赖永海教授 净因法师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赵朴初居士的诗,高度概括了弘一律师一生所扮演的多重精彩绝伦的角色:出家前的李叔同,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也是在金石、诗画、音乐、戏剧和书法创作等多个领域里都具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全才;出家后的弘一律师,苦心向佛、以戒为师,过午不食、行不逾律,勤勉苦行、精研律学,终被教界推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他以持律闻名,又笃志念佛;虽宗依南山,又面向现代;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一生既充满许多绚丽的传奇色彩,又是“绚烂之极归于淡”的典型代表。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居士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本文试图从落花、明月、钟声三方面窥探弘一律师一生的心路历程,期盼他圆满而自在的人生,能启发劳碌、浮躁、迷茫的人们,多一点对生活的感悟与回味,活得轻安、充实、自在而有意义。

  1    落花“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瞑,芳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春残。

  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兰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哀;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李叔同在《落花》中流露出他出家前对生命的感悟——无常。1918年,三十九岁的李叔同,在世俗人生的顶点,突然在杭州虎跑定慧寺依了悟和尚剃度出家,法名弘一。他痴情的日籍夫人福基,得知消息后,由日本漂洋过海,来到杭州,在灵隐寺外苦守了三天,仍无缘相见。对着紧关的大门,心怀怨恨地责问,“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无奈之下,只能悲啼痛哭而去。

  依常理,普通人会以“无情”二字来“谴责”弘一律师;境界高一点的,对弘一律的举动表示同情的理解:以“刳骨剔肉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真正的自由;更多的人则认为,李叔同在事业顶峰出家,是突然之举,佩服之余,更令人不解、迷茫,因为在普通人心目中,出家是不幸的事情,至少是受苦的事情。在《弘一律师年谱叙》中,林子青便流露这样一种情绪,弘一律师的“文章、诗词、音乐、篆刻、油画、书法,卓然大家,并以扮演茶花女创设胡春柳社提倡新剧著名,忽然绚灿之极归于淡,立意埋名遁世过着芒鞋藜杖的刻苦生活。”其实,李叔同出家并非突发奇想、或一时心血来潮之决定,而是他感受到“无常”规律后,人生自我觉醒的必然结果。

  李叔同的母亲是小妾,在旧家庭中地位低微,李叔同常提起“生母很苦”,出家多年依然一想到母亲就有余哀。李叔同身为小妾之子,也难逃“苦命”二字!更不幸的是,李叔同五岁时父亲便离开人间,孤儿寡母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据弘一律师回忆说,“年七八岁,即有无常苦之感。母殁,益觉四大非我,身为苦本。其后出家虎跑,全仗宿因。”二十六岁时,生母病逝后,李叔同的生命失去了意义;1911年,家道中落,国家被列强瓜分,日渐沦亡,李叔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与名利、人生与社会,都如同落花、流水,无常而多变,生命之舟驶向何方?从他的《骊歌》中人们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无奈和伤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q4g9d-M0U-]%s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2    明月“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大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若仰望!

  惟愿灵学普万方,荡涤活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叔同在领悟到人生苦短、无常的真相之后,在《月》中流露出他中年时期心灵上超越现实的圣洁追求——艺术的人生。新的生命之灯一旦点亮,便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深知一个人一旦倾心于某种爱好,便令人入迷,甚至于发疯的程度;一个人爱好一种艺术,如果不能到‘专一’的程度,便不会有所成就,也不足以成为一个艺术家。”李叔同从此醉心于艺术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05年至1910年留学日本,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开中国话剧之先河;回国后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温润厚道,诲人不倦,先后培养出了画家兼作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作为音乐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依然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作为书法家,他将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作诗、填词、谱曲、京剧、话剧、书法、篆刻、油百、版西、描、水彩等艺术领域,他都“玩”了个遍,而且不论做什么事都做到最高的层次,让人敬佩、仰慕。他是艺术领域的一轮明月,光耀千古,赵朴初居士因而有上诗之赞叹。

  李叔同的生命之舟驶到了艺术生命的顶峰后,又开始迷茫了。他渴望更高层次的追求。有人说,李叔同的出家,起因于日本人杂志上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也有人说是夏丐尊的一句玩笑话,“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丰子恺的猜测则:“嫌艺术的力量薄弱,满足不了他精神和灵魂的追求。”

  3    钟声“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

  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

  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

  绵绵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

  众生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

  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

  誓心稽首永皈依,暝暝入定陈虔祈。

  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仿佛天门破;

  庄严七宝迷氤氲,琼华翠习垂缤纷。

  浩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

  仰天衢兮瞻慈云,忽视忽若隐。

  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神之恩,大无外!”

  李叔同在浙江省最高学府——两级师范学校任教,课后他经常一个人或和好友夏丐尊散步,徜徉在美丽幽静的西子湖畔,空灵、悠扬的钟声,回荡天空,跨越一切障碍,洒向人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与李叔同的生命之钟产生共鸣。“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在以上这首《晚钟》歌词中,弘一律师流露出他对生命的反思与觉醒。

  李叔同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才气横溢,当他在艺术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后,也曾经有过很大的自我满足感。然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忙碌、奋斗,人到壮年,想得到的都能如愿以偿,李叔同的内心反而感到寂寞、空虚起来,不断反问自己:生命如此短暂,竭尽全部精力得来的名利等身外之物迟早都会失去,根本无法永远占有,人的一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他卓越的艺术造诣,也无法给他提供满意的答案……走入佛门,寻找生命的意义,李叔同的生命之舟终于驶向了另一个新崭新的天地。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进入佛门后的李叔同,如鱼得水,在佛法智慧大海中畅游,生命因此而发生质的变化,成为万人敬仰的“一轮明月”。

  曾经是样样都讲究的翩翩公子,而今却是芒鞋破衲、行脚云游、写经弘法的苦行僧;曾经看似对妻子都无情的“薄情郎”,而今却成为救度苦难众生的多情活菩萨;曾经是恃才傲物的才子,而今却变成了常怀惭愧心的律师,常常提醒自己德行浅,修养薄,所以必须努力用功,改过迁善,而晚年更以“二一老人”作为自己的别号:“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他为佛教做了那么多的贡献,却依然觉得自己一无成就,还要不断努力精进。相比之下,我们真该感到无地自容了。难怪张爱玲不得不承认,“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曾经是严肃、认真、刻板到有点不通人情的李叔同,而今却成了“圆融无碍”的佛门高僧。“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像而求,咫尺千里。”这是弘一律师留与给夏丐尊的绝别诗,准确地阐释了由领悟“不二法门”而生起的“圆融无碍”的佛门大智慧,而以下两人交往的小故事,则描述了由“圆融无碍”的哲学思辩而生起的随缘自在的人生观。一天,弘一律师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你平时都是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博大精深的佛法,必须依赖“悟性”才能品尝到其中之味。弘一大师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晚晴集》一书中,收录了他精心挑选的佛家格言101条,是100+1之意,隐藏深意:一百为圆满,圆满之外,别有一道。这“一道”究竟是什么,道家的回答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的答案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六祖惠能则说,“道由心悟”。由此可见,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都不约而同地以“悟性”引导人们突破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超越习惯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直指人心,才能体悟人生究竟之真理。1942年,在弘一大师圆寂前三天,他手书“悲欣交集”四字,到底有何深意,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参悟空间。

  李叔同因佛法而成为光耀千古的一轮明月,而佛法因弘一律师而大放光彩。若能品出其中之味,便不难理解弘一律师的心路历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关于丰子恺与弘一法师交往的若干时间问题(陈星)
下一篇:弘一为何驻锡温州 十二年之久(徐正纶)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