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清凉山上话清凉
 
[济群法师问答] [点击:2561]   [手机版]
背景色

清凉山上话清凉

  2005年夏,济群法师应邀参加“五台山清凉之旅夏令营”活动。除专题讲座外,主办方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法师为营员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学佛与做人

  问:佛教也提倡孝道。对出家人来说,怎样实践孝道? 
  答:孝道有各种表现形式。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以引导父母学佛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确有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可以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世人所以觉得出家人不孝,多是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这代表儒家传宗接代的观念,但它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吗?事实上,若不是这一观念误导,中国的人口数量及男女比例会更正常些。
  至于对父母的报答,其实有许多出家人做得并不比在家人差。当今社会,真正有孝心的并不是很多。而出家人因为学佛修行,往往更有感恩心,更能体会父母的恩情,更懂得知恩报恩。

  问:我有个朋友,母亲信佛多年,他受母亲影响而学佛修行,并因此不愿结婚,现在三十多了。母亲逼着他去见对象,他见了就不愿意,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但母亲说,如果你不结婚,我就改信基督教。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没有感觉,无法结婚。现在,他母亲改信了基督教。从佛法的角度,怎样圆融地处理这类事?
  答:结婚和不结婚,代表着不同的个人意愿或需要。有的人需要结婚,有的人不需要结婚,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其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喜欢结婚,宁愿做单身贵族。人不是非要结婚,非要千篇一律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最后退休养老,每天无聊地打打麻将,稀里糊涂地离开世界。愿意这样过的人,当然可以这么过,但不愿意这样过的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我觉得,文明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就是一切。问题是,若他们的意见是错误的,是否有必要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来协助他们完成这个错误?若父母不考虑儿女的自身需求,只要他们绝对顺从才能满意的话,那是一种狭隘、畸形的爱。
  至于这位母亲因此改变信仰,足见其信仰之肤浅。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根本不了解佛法的大智慧,觉得信佛教和信基督没什么区别,那种所谓的信,只是泛泛的迷信、盲信。因为他们只想得到暂时的依赖和安全感,对人生没什么深入思考。这种需求,是一般宗教都可以满足的。对于这样的人,其实信什么宗教都一样。当然,真正要开智慧、了生死,真正要明心见性、安顿身心,那就非得学佛、修行不可。

  问: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方面,是以佛法观念指导整个生活。《善生经》中,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事项,从而使夫妻双方、兄弟姐妹、六亲眷属之间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培养慈悲心,善待一切人。一方面,是按照戒律的标准生活。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正当,坚决杜绝法律和戒律不允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超然的心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问:上次受八关斋戒后,师父说不能妄语,最好禁语。我就反省自己,再观察其他人,发现大家说的话更多,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话。我最近几天观察大家交流,也不外乎是情绪的宣泄。应该怎样看待?
  答:不妄语,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如果别人觉得你整天在说假话,和你在一起就没有安全感。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将我们导向真实,而妄语却是在种虚妄之因。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而非客观世界中。所以,想法、情绪、欲望就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品质。众生被无明所惑,积累了太多的情绪和疑惑,就需要发泄,需要说出来。对于这种需要,一般人往往是不能自主的。
  我觉得,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装着各种动物的动物园,而我们就是给动物投食的人。投放口味不同的食物,会有相应的动物跳出来活动。若是生命不经过有效管理,就会陷在这一大堆混乱中不能自拔。虽然你会有很多想法,觉得“我就这么想的,我就喜欢这样”,其实还是在习惯中身不由己。比如你抽烟,似乎是因为自己喜欢,可马上不抽能做到吗?你讨厌一个人,似乎是主动的选择,但能够立刻就不讨厌他吗?如果我们有自主权,应该有决定的能力,有立刻改变自己言行和想法的能力。事实上,戒烟或改变看法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对这件事的自主能力。修行,关键是培养生命的自主能力,使任何情绪无法左右我们。
  同时,我们还要对每个人本着理解的态度,这也是修习慈悲的前提。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觉得应该怎样,然后以此衡量一切。发泄或牢骚,是某些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都是正常的。按照佛教观点,世间没有好人或坏人之分。我给它的定义,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待并理解每个人,理解每个人所以需要发泄的真正原因,将会有更多的慈悲心,也能给他人更有爱心的实际帮助,而不只是看不惯他人的行为。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必然要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我自己有亲身体会,三个企业都偷税漏税,否则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答: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企业确实不易。我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因为做事把心做坏了。面对恶性竞争,企业不这样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样做又内心不安,确实处于两难境地。
  前面说过,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过去,我们衡量一个行为成功与否,更多是从客观结果来考核,考核投资获得多少回报,比赛取得什么成绩。比如开公司,几十年后,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和管理经验。又如打篮球,人们重视的结果,不外乎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或是技术得到全面提高。除此而外,还有项重要投资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参与。我们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参与,相应的,每件事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客观结果,一是心行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后会强化或成就某种心态。若以不良心态做事,就在强化负面心态,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很多人事业有成,却感受不到人生快乐,这样的成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算帐。社会上精明的人虽然多,包括在座的,很多是社会精英。但从佛法眼光来看,若不能看破轮回的虚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暂时当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不管多么聪明,其实都是傻瓜。因为你所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泡沫,其意义甚至不足几十年。当你离开世界时,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脱死更是一无用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业成就越大,死时可能更痛苦,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实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汉临终时可能还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择时也就不会茫然,不会患得患失了。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知道,以偷税漏税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是否是属于正当行为。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偷税漏税才能经营下去,那么,这个企业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调心之道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著。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可能比谁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复杂,有些人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可一旦遇到感兴趣的,就会特别执著。就像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个点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将这种状态比做心灵的巨大陷阱。怎么办呢?我常告诉他们,暂时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说,不要只挖一个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个深不见底的要好,因为那样太难爬出来。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不经意间落入比别人更深的陷阱。
  “应无所住”代表较高层次的用心。心的觉性本是无住的,并非通过后天修成。前面讲过,心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的,一是绝对的;一是心的现象,一是心的本质。契入心的本质时,就具有“无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东西无法沾染其上。因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任何情绪、尘劳都无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虚空一样。
  如果一时做不到心无所住,不妨先选择一个健康而无副作用的对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当的“止”力,再依正见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一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结。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结,一旦产生作用,我们马上就被它抓住,一头扎进痛苦中。现在,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然后把它放下。若能这样,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办法,就是当下解决。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也有当下解除烦恼的能力。一旦将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烦恼就像雪花落入燃烧的火炉,立刻会自动化解。这是比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数人可能一时用不起来。

  问:有种说法是,如果一直跟着心走,心指向哪儿,你就做什么的话,会活得很真实。但现实中我们总有很多束缚,总有很多该做的事。有时就会矛盾,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想做的却是另一件事,那该怎么办?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或者说,做两件这个,再做两件那个?
  答:从佛教角度来说,做自己愿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人们愿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将,可能是暴力行为。愿意,代表着一种情绪,一种生命习惯,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质能因此得到提升和净化;若是不健康的,顺其自然就会不断堕落。
  很多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做的,但很有意义,做了对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们不愿做的事,做了也没意义,却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体不舒服还要去,根本没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
  (问:就是说,当你没自由时就接受它,有自由时就看情况选择?)这就对了。不过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还是要作基本判断:比如,这个工作是否属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暂时会受到影响,也要马上考虑换工作,否则受苦的还是自己。


三·如理思维

  问:《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答:“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对立,而是代表两个层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贯穿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但修行不仅是止恶行善,更要超越对善恶相的执著。因为修行最终要契入空性,以哲学角度来说,即通达绝对真理。空性又名真如,超越一切善恶,这就必须摆脱二元对待的心。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我们现在的心,是二元对立的心。换言之,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对象。比如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对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世界。凡夫活在相对的世界,而圣贤同时活在相对和绝对的世界。体悟绝待的空性时,是超越善恶的。安住于相对时,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现象与绝待的心似乎会发生冲突。但对圣者而言,心的相对层面和绝待本质是可以并存的。

  问:佛法说“诸行无常”。我理解,无常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并不是说事物没有客观规律。我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也是统领客观规律的原理。作为中医,在治病过程中,这些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为学佛者,应当怎样认识、对待并应用这些规律? 
  答:作为中医来说,需要了解我们的生理结构和脉络,这种了解并不影响学佛。缘起法确实有规律可循,干任何一行,都要钻研它、了解它,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力正确认识乃至应用。
  至于佛教所说的“无常”,和这些规律并不矛盾。所谓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要是客观规律,一定是相通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程度深浅的不同。另外,佛教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断惑证真,了脱生死,不同于单纯的治疗疾病。当然,学佛能帮助我们深化对身心世界的认识,也是有助于学医的。

  问:法师是研究唯识的,我想请问,“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是说什么?
  答:根据唯识观点,我们有八个识,分别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修行过程中,首先运用的是第六识,这也说明修行是从分别、造作入手。因此,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初地、二地已开始转依。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则要到成佛阶段,在金刚道后才能转依。简言之,在修行转化心念的过程中,心识的转化是有先后次第的。


四·身体力行

  问:无为而为是佛法修行的最高方法,但对于初学者,却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无为而为。很多时候仍是有为而为,感觉很累,障碍也比较大。但若无为而为,又达不到那个境界。应当如何处理?
  答:有为和无为,是修行的不同层次。开始必定是有为的,任何人都不例外。或许有人会问:祖师不是说“平常心是道”吗?关键在于,什么是“平常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现有的心是很不平常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无明我执,是贪嗔痴,若不是用很大的力量,根本无法摆脱。只有脱离这种不平常的心,真正的平常心才会显现,然后才谈得上没有造作的用心。无为而为的用心是有次第的,并非开始就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分别,坐下来什么也不想,那多半是在打瞌睡吧?所以,起初必定是有为的,然后再以相应的方法导入无为。从有为到无为,并非水到渠成,也需要特定的引导。

  问: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平日的执著有关。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念头。而那些我们从不在乎的,自然不会形成干扰。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强烈的出离意愿,唯有这样,才能排除外缘干扰。就像我们在一个地方呆烦了,一刻也不想忍耐,只求速速离开。这时,此地的一切不再使我们产生留恋。若离开的愿望并不强烈,就难免有些牵挂,有这样那样让人恋恋不舍的执著。如是,让你立刻放下那些干扰打坐的念头,也就很困难了。
  此外,应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培养超然的心态。再打坐时,就不会浮想联翩了。心是可以调整的,我们想起幸福往事,会怡然自得;引发痛苦记忆,会悲从中来。但每个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受程度又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会作出不同反应。这就取决于我们观念和心态的差别。
  心又像有很多频道的电视台,若不是对其中某个频道有强烈兴趣,往往会东想西想,思绪纷飞,就像我们平时坐在电视前拿着遥控器不停调台那样。如果我们能经常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人身难得,就能逐渐强化出离心。久而久之,心中唯有解脱的意愿,别无它念。如此,便能锁定这一频道,就像球迷遇到世界杯直播时,其他任何节目都不会使他转移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排除一切干扰,修行障碍自然随之减少。


五·关爱生命

  问: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增产不得不杀死一些害虫,以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但对一些信佛的农民来说,怎样处理这些矛盾?
  答:农民种地,确实会面对很多“害虫”。所以称其为“害虫”,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通常的做法,无非是打农药。但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受了五戒之后,是不可以杀生的。既然这样,就不能以获得好收成作为犯戒理由。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时常面临孰轻孰重的抉择。当然,生存很重要,但止恶行善、了脱生死是否更重要呢?对我们来说,生存只具有暂时的意义,而修学佛法才具有永久的意义。虽然农药可使收成暂时得到提高,但所造杀业将有严重果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药越多,虫也越多。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从未杀尽过,还会使粮食受到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我们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生命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更健康、更人道、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方式。

  问: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也抬头让他杀吗? 
  答: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别无他求,那怎么做就是个人选择了。但若觉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应以戒律作为行为标准。所以说,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还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还有更高的菩萨戒,不仅要止恶,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菩萨,可以毫无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利他而开杀戒或是其它,这在《瑜伽菩萨戒》中有明确说明。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杀死很多人,可以为保护他人而将之杀死。但这也涉及发心问题,若只是像侠客那样嫉恶如仇,仍属凡夫心态。身为菩萨,不仅要关心被伤害的人,即使对现起杀心的歹徒,也应生起极大悲悯。想到此人将造作深重罪业而堕落恶道,为使其免遭未来苦果,宁愿自己将他杀死,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使他造下重罪。果能本着这样的悲心行动,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所以说,对于外族入侵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所受戒律来衡量。在特定情况下,菩萨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为利益更多人去做。

  问:动物界相互残杀,比如老虎一生会吃掉很多兔子,那它是否也造下很多罪业呢? 
  答:动物造杀业是出于生存本能,罪过较轻。这和它的业力有关,因为感得这样的果报身,才以这种方式生存,没有经过意志选择。造业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行为本身,更取决于发心。按照戒律,若无心造作杀业,虽有业罪却不犯戒,果报也是很轻的。所以,从佛教观点来看,业有重有轻,有定业和不定业,有可悔有不可悔,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问: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答:虽然动植物都是生命,但有层次的不同。佛教所讲的不杀生,主要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佛教认为,动植物分属有情和无情众生,因为它们受伤害时产生的痛苦程度不同。佛教慈悲一切有情,同样包括我们自己这个色身。如果连植物也不吃的话,便无法生存了,那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身。所以,戒律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众生,但不是绝对的。“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但我们如果连水都不喝,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喝水,是为了让这个色身继续维持下去,这和因贪恋美味而残杀动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一切生命,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心存慈悲,心存感恩。所以,喝水前要念咒,喝了再回向给它,使之早日超生。


六·佛法在当代

  问:昨天明奘法师介绍,您对当代社会有很多思考。我的问题有三个:一、法师认为现代社会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二、佛法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三、佛法怎样适应主流社会?
  答:这些问题是不是太大了一点?世间是有漏的,也就是有缺陷的。在有漏的世间,必然有各种问题出现。社会问题不用我来说,因为社会学家多得很,你们每个人自己也能发现。
  至于佛教的问题,其实和你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大。虽说教界存在不少问题,但佛法是没有问题的。当佛教作为社会现象出现时,就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因此,佛教的问题和社会环境有关,也和大众素质有关,并不单纯是教界的问题。中国佛教经过“文革”摧残,然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迅速恢复起来,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必须相信佛法是大智慧,是圆满、究竟的,是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脱生死烦恼的唯一途径。
  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确实要适应社会。所以,我们目前也在做佛法现代化的工作。弘扬佛法,人人有责,这不仅是出家人的事务,也是每个在家居士的责任。你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一些事,比如将自身学佛心得和他人分享,也可引导亲朋好友亲近善知识,或者助印经书。总之,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承担的方式参与。我觉得,这是世间最有意义的事了。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大众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所以,中央也在号召“以德治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心态得到改变,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近年来,佛教对社会影响日盛,渗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当佛教在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后,会不会谋求更大的影响?政府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答:佛法在世间的使命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之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这也是它的存在价值。从基本层面来说,则是帮助我们获得良好心态,这正是很多人渴求的。作为佛教界,当然希望佛法得到广泛弘扬,使之更具有影响力,给社会民众带来更大的利益。目前,各地举办的夏令营,也是在作这种努力。至于推广到什么程度,由众多因缘决定。比如,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离不开政府支持,如古德所言:“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至于能否得到支持,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政府;而拥有什么样的政府,又与民众共业有关。从佛教角度来说,政府也是人民的福报感得。若政府真正认识到佛教对于净化道德人心的价值,那是社会之福,众生之幸。

  问:有些学者提出,社会在几十年左右将发生问题。因为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灾人祸。若没有信仰为基础,社会难免面临各种困扰。佛教是安抚人心的,那么教界能否主动参与,重塑国人的价值观?
  答:社会怎样发展,代表着众生的共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当下。在佛教界来说,积极弘扬佛法,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方面,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一方面,是实践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至于能做到怎样,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从我个人来说,一向是以无所得的心在做,不敢指望会改变哪个人,也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哪个人。当然,我希望所说的这些对你们有所启发。我做的,仅此而已。

  问:基督教特别主张慈善救助,还发展出一套理论和体制。相比之下,大多数佛教修行人却在深山中。请问,两者的社会意义有高下之分吗?
  答:从慈善方面来说,基督教做了很多年,确实做得比较好。但佛教也提倡慈悲济世,利益众生,只是更侧重精神方面,相比之下,在物质方面做得比较少。不过,这几十年已是有所改观,尤其台湾教界,如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就规模很大。大陆南普陀等道场,也在积极从事慈善救济事业。在给予众生物质利益方面,不论基督教做还是佛教做,效果都一样。所以,我们也随喜赞叹基督教的慈善行为。
  但我们也要看到,佛教有更高的智慧,能给予人类更究竟的帮助,那就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另外,佛教所要利益的是一切众生,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在行布施等善行时,更应做到“三轮体空”:了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空无自性,了不可得。果能如此,其意义远胜于普通的世间善行。


七·修行与创作

  问:我的问题想分两步问,第一,如果学禅到一定程度,内心是否会有一种喜悦、平静,做事特别有智慧?第二,我是学文学的,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是在愤怒、仇恨、绝望、痛苦的状态下写出。假如我们都学禅并达到那种境界,都很平静,很有智慧,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慷慨激昂的作品会不会产生?艺术会不会很单调?
  答: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正是修禅的利益之一。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拥有平静、安详、自在的心,确实不会再去创作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作品。但我想问的是,文学创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古人赋予文学以特定使命,即“文以载道”。本着这样的精神创作,作品才能对社会有健康、智慧的引导。而不是将人导向令人躁动的爱恨情仇,令人惆怅的悲欢离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很多迎合大众口味的食品,实际却是危害身体健康的杀手。当我们知道真相后,还愿意为了美味的诱惑而置健康于不顾吗?

  问:比如《史记》,也充满各种欣喜、愤怒的感情,但并没有把我们导向仇恨。如果司马迁也像禅者那样平静的话,可能写不出这种作品。
  答:作为历史著述,基本是以客观手法进行记录,可以说是理性多于感性。虽然也会带着作者自身及所处时代的立场,但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处于特定的情绪状态中。所以,我觉得历史传记和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文学作品,还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司马迁也学禅,能否创作出好作品呢?学禅能使人更为理性、淡定,更具有洞察力。我想,若有佛法智慧为引导,当然会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八·其 他

  问:法师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我听说法师不收女弟子,为什么?在《善生经》中,妻子要对丈夫先起后坐,先意承旨。如果我是封建时代的妇女,只负责家务,那没意见。但现在我要承受比丈夫更重的社会压力,一边要工作,一边要把家照顾好。那么,怎样理解这种平等呢?
  答:一切生命有相同的层面,换言之,六道众生和十方诸佛在某个层面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迷悟与缘起的显现。佛法的缘起论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显现,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男众、女众,有地位、没地位等,只是缘起的假相。
  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必须顺应社会环境、风俗等方面,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而进入更高层面的修行,又要超越这些外相,否则就无法提高。但完全否定这些外相,佛法在世间也不能健康发展。这就是真俗二谛,即事物的两面性,需要辨证看待。我不收女弟子,主要是指出家众。至于男众,就有条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修学环境。
  在当今社会,女性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并不比男性差。在台湾教界,就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出家女众,且人数远远超过男众,比例高达八比一。而在大陆教界,目前基本是男众的天下。所以,佛教界将来确实有必要为女众创造更多的修学条件,使她们在佛法弘扬上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善生经》,你刚才只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其实,《善生经》对相关问题的阐述是相互的,既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也谈到丈夫对妻子的义务,我觉得还是比较平等的。当然,《善生经》有其时代背景,因为佛陀说法是对机而说。当时,妇女因为不外出工作而承担更多的家务。如今时代不同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调。

  问:生活中有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这种人能否修证佛法?
  答: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可以成佛。当然,人确实存在差别。有些人世俗心特别发达,而有些人则相对超然。原因何在?就在于生命的不同积累。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造作不同的业力。有些人常怀慈悲,善根深厚,奠定了学佛的增上缘,极易与佛法相应。还有些人行为不端,障深慧浅,积聚了深厚的贪嗔痴,很难受到法义熏陶。比如那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其特点,往往是比较自我、虚伪,具有欺骗性,这与佛法所说的“直心是道场”正相反,确实会对修道构成一定障碍。不过,有情生命是缘起的,是有可塑性的。如果我们有计划地努力改造,没什么不能成功的。

  问:作为弘法者,如果以说话为主要沟通方式,是否会因说得太多而造成过失?一方面,您所说的,和我们所听的肯定不一样,因为听众难免会产生歧义,尽管这误导非法师本意。一方面,从行之于心到行之于口的过程中,有时内心明白,语言却未必能完整展示,会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这种过失是否会使您产生压力?我当过老师,有时讲很长时间,学生也听得高兴,因此会有一种满足感。另外的经验是,和同辈谈了很多之后,内心反而会特别空虚。可见说得太多,对心灵确实会产生影响。那么,法师能否达到这么一种境界,随口说,随口忘,把所有说出来的忘了?
  答:以前刚当法师时,上课或讲座都需要去准备,考虑怎样把这个内容讲好,确实会有一些影响。相对而言,现在这样的感觉就比较少。要说一点都没有,可能也不见得,至少我自己感觉不明显。
  在随缘弘法的过程中,比如回答各位的问题,表达中确实会存在不圆满的地方。当然,这也和听众有关。我现在弘法比较随缘,很多时候,是感应下的自然反应。所以,听到我说什么,其实也和你们有关。你们有什么样的闻法态度,自然就会感应我说什么样的法。说了,也就过去了,凡是表现出来的,肯定是有漏而有限的。若想真正知道我的心,那就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上。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心灵启示录
下一篇:定慧法音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