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一个好弟子,也有三德行!
 
[狮吼音·开示集] [点击:3305]   [手机版]
背景色

一个好弟子,也有三德行!

时间:2008年12月31日下午3:00~5:00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大众请翻开《大祈愿法会课诵本》P194〈普贤行愿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法王藏文开示:

今天早上课程当中,谈到与上师相关的内容,还有一些没有讲完,所以下午这堂课要接着讲有关上师的一些内容。

法王中文开示:

早上谈到的,总的来说,上师的功德要比过患还多,这种功德,不只是自己所认为的功德,而是要按照经典中所形容的功德来观察上师,这是重点!早上还没有讲的,是我们谈到这么多观察功德、过患的事,那么我们怎么会知道上师具有以上所说的功德呢?

这个可能需要根据每一个人自己的程度,不然就像我们说佛陀是遍知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一一去证明,或者了解佛陀如何能够遍知,如果一一去了解如何能够遍知呢,那自己就变成遍知了,就不需要另外一个「遍知」来救自己了。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他(指堪布)来复习!

堪布丹杰:

这是复习刚刚法王说过的内容。

早上我们谈到了有关上师的功德跟过患,要如何去分辨的一些内容。总的来说,我们要寻找的一位上师,他的功德要比过患多,这样的上师是我们可以依止的。

■如何判断上师真的具有功德?

接着谈到,那要如何分辨上师的功德呢?

并不是按照我们自己主观的想法来分辨,而是按照经典或者过去的祖师、上师的教言来观察、判定。我们早上提到很多有关「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患」,但是到底要怎样才能够知道上师具备什么样的一个功德,要怎样去了解呢?

这里说到,主要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程度去了解,我们很难对上师的每一个功德全部都透彻了解,这是很困难的。这就好像「佛陀是遍知的」,我们不太可能知道「遍知」的每一个细节,它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我们也知道每一项功德的话,那我们就成为一个遍知的人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按照自己的程度,也可以透过一些方法来认识这位上师,譬如:你可以询问一些有经验、有知识的人,或者认识、了解这位上师的人;也可以观察这位上师,看他的名声是怎么样的?大家对这位上师的评语是什么?透过这些去了解。

当然也可以透过经典所形容的上师条件,做各种观察。当你不断观察这位上师之后,发觉他的确是有功德的,那你才算是真正了解到了!

法王藏文开示:

■能够不贪着此生

这里首先提到,上师他要能不贪着此生,我们可能会问说:「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这位上师是不贪着此生呢?如何去分辨呢?」

经典上有一句话说:「一个凡夫没办法测度或了知到另一个凡夫的境界。」除了一些特殊的圣者,他能够直接观看、了知到别人的心之外,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只能透过这位上师外在的行持与作为而认识到他,知道这位上师是否只想着世间八法,或者他的心的确都在于未来长远地得到究竟的快乐。

当然你也可能碰到一个情况,就是碰到一个很会装模作样的上师,他可能展现出利益众生、关怀众生的一个假相,但因为他是假装的,所以,这些也只是暂时的而已。他的确能暂时欺骗弟子,但那是不可能长久的,各种问题会慢慢展现出来。所以,就算我们没办法马上观察到他的心,还是可以透过他外在的行为来推测、了解。

■能以大智慧导引他人入道

在上师「以大智慧导引他人入道」方面,要如观察呢?你可能会问:「怎么知道上师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力量呢?」

我们可以作一个观察:如果亲近这位上师,我们的心与佛法越来越契合、越来越相近,发现烦恼越来越少、心越来越向善道、信心越来越增强。那就对了!

或者当我们听上师说法的时候,他会让我们的心更容易进入佛法、与法契合,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可以说我们依止的这一位上师,他就是一位具备大智慧,或者说他一位具德的、符合条件的上师。

因为他的智慧与各种善巧的导引,能够让我们的心向法、向善,当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就说这是具有大智慧的上师,他就具备了利益众生力量。

■能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

在「能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这方面,我们要怎么观察呢?「大悲悯」的感觉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亲近一位上师,你会感觉跟他的心特别接近,甚至会自然生起一种感觉:「啊,我今天终于见到了一个皈依者,一个真正能救护、帮助我的人!

你会有这种很强烈的感受生起,或许就是这位上师的大悲心摄受,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生起,所以我们常常说「心口如一」是很重要的,当一位上师具足慈悲心,就会自然展现慈悲的行为。

当一位上师的心很慈悲,他行住坐卧的任何行为,都很自然的不会舍弃任何一位众生。我们一亲近,就会感觉他真的是具备大悲悯心的上师。

我们一开始见到上师的功德时,可能只是约略的看到一些,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握机会,生起欢喜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重点

法王藏文开示:

还有,就算这位上师他没有具备圆满的功德,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功德,但是只要他能鼓励、引导弟子向善,也算是一个可以依止的上师了。

法王中文开示:

藏地有些上师吃肉,在那边还吃得好像很香,但是他会在众人面前告诉弟子:「你不可以吃肉!不可以杀生!」就算他自己在吃肉这一面可以算是一个过患,但是他也不希望这种过患会影响弟子,或者染污到弟子。

法王藏文开示:

就像这样一个例子,就算这位上师没有具备圆满的功德,但是他的心是总是想要利益这个弟子、利益众生。就像之前提到的父母亲,虽然自己还是会犯错、有缺点,但是他不会去染污或者影响到孩子,还是会尽力保护并利益孩子。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上师可能甚至没有任何知识或者功德,但如果是一些特殊状况,还是可以依止他的。

法王中文开示:

有时上师本身虽然没有具备可以称得上的功德,但是依止他有大意义的话,有时候也会依止他。

法王藏文开示:

这里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罗卓泰耶。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跟随很多上师接受灌顶、口传跟教授,在这些上师当中,有一位是乡村的一个牧民,他甚至是完全不识字的一个老先生,但是他还是依止他,为什么呢?

这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这个老先生曾经得过一个特殊口传,所以蒋贡仁波切要依止他,才能再延续这个口传与传承。当时要依止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因为他完全不识字,而那部经有一百多页。蒋贡仁波切首先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先拼给那个老人听,那个老人再念给他听,然后才算是得到口传,虽然老人本身不识字、甚至没有任何文化,但是有时候因为特殊的原因与情况,我们还是可以依止他。

所以总的来说,刚刚提到依止上师有两种:第一种是如果这位上师的功德比过患大,我们是可以依止的;第二种是虽然他本身不具备特殊的功德,但是因为特殊的原因与意义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依止的。

■可依止的上师,和可闻法的上师

法王中文开示:

关于上师,我们还可以分为两种:可以依止的上师跟可以听法的上师,因为有实修的上师基本上不是那么多,真正能够面对并调伏烦恼、甚至悟道的上师很少,但是他具有佛法的学问,我们可去听他的法,从而多认识佛法。可以依止的上师,就需要具备真正的实修,能够调伏烦恼;其他没有实修,只是懂得佛典、三藏的上师,我们可以去听他的法,或者就是说可以去恭敬他,但是不能把他当成自己所依靠的上师或者根本上师。

■一个好弟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德行

接下来我想要讲有关弟子的事情。我早上就觉得身为一个上师,可以多讲一点有关弟子的事情,让弟子们(紧张得)流流汗…

法王藏文开示:

上师与弟子之间有很深的关联性,甚至可说息息相关。当我们谈到上师,自然就会联想到弟子;或者谈到一个弟子,也自然会想到他的上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佛法上,师徒之间有一种不共的、特殊的因缘和关联性存在。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弟子需要具备的三种德行,这是冈波巴大师所说的

第一个德行,是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
第二个德行,是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
第三个德行,是让上师喜欢的事情,能够舍命去做。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对这三种「弟子应有的德行」有一个释论,是第八世DB法王做的解释,这个丹杰来念念!

堪布丹杰:

这里谈到弟子需要具备的三种德行,第一点叫「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这一段解释为「要视上师为一位不住轮涅、证得大菩提果位的佛陀,视自己如陷入烂泥中的甲虫。

第二点「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意思是「要能够没有傲慢的,对于上师所嘱咐任何有关调伏自他心性的事情,都能够按时、如期完成。

第三点「让上师喜欢的事情,能够舍命去做。」这是指「为了完成上师所嘱咐的事情,能够一生奉献出自己的身体跟生命,也就是说奉献出生命」。

■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

法王中文开示:

现在我们就先说「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什么是「傲慢」或者「我慢」呢?是指不只自己自大自满,还有轻视、看不起别人,这是「傲慢、我慢」。所以呢,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现在陷入一个无明的陷阱当中,无论我们具有什么功德、无论我们多么有知识,只要被烦恼牵制就还是痛苦。

譬如说:生老病死,生是无明、死也无明、病也无明、老也无明,生老病死都没有自主性,我们现在在轮回中所认为的这些快乐呢,也不是真正的快乐、究竟的快乐,如果这些快乐都是真正的快乐,那么我们越接触这些快乐的因,应该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所以呢,我们世间所感受到的快乐,只是一些感受的变化而已。

例如:太热的时候,就想躲到冰箱里面──现在因为全球暖化,太热了,以后我们可能真的需要躲到冰箱里去。如果真的躲到冰箱,刚开始我们还会说:「舒服啊!很舒服!」但是过了一回儿,就感觉太冷了,受不了了!所以其实只是之前热的感觉变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我们知道我们所感受的,都受到烦恼的牵制,为了出离这些烦恼、痛苦,我们需要依止一位教导我们出离烦恼、出离痛苦口诀的上师。

我们现在自己都有问题,有痛苦,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所以没时间、没办法去自大自豪,就要去依赖、依止一位能够引导我们真正快乐的上师。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呢,我们要虔诚恭敬教导我们出离烦恼口诀的上师,首先要要求自己看上师的优点,而不看缺点,这样慢慢习惯了,看缺点的心就会减少,最后就会看到功徳或者优点。

这样去做的话,「视上师如佛」就很容易,至少不那么困难。譬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只要习惯去看他的优点,渐渐就会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人。」

我们可能需要让心习惯。生活上我们其实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我们幸运、顺利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觉得他们都是大菩萨、大功德主,什么都做得很好!我们就要拷贝或者复制这种经验,放在依止上师上。

但是要观上师如佛一般,也不只是希望或者祈求上师:「您一定要如佛一般,求求您啊!」而是要真的去了解上师如佛。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谈到几种因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上师如佛」,或者「上师即佛」。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了解「上师如佛」的因缘有几种:

第一佛陀将化身为「凡夫相的上师」

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密续当中曾说:「末法时代,我将化身为凡夫相的上师,来利益众生。

佛陀不会说妄语,现在是末法时代,所以真的可能会有佛陀化现的凡夫相上师啊!那么佛陀的所化现的上师在哪里?一定会有的!那到底在哪里?我们要去找!

第二,上师是「行佛陀的事业者」

十方诸佛都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因此没有一位佛菩萨会不利益我们

佛菩萨的事业本性是善,所谓「信心」的意思或定义是「心欢喜向善」,如果弟子没有信心,佛菩萨也没办法将利益众生的事业融入到我们身上,我们根本不会和它相应;当我们有信心的时候,诸佛菩萨就得到机会渡化我们,将事业融入我们身上,马上进入具备信心的弟子心中。这时候上师就像一个导体或是一个转接站,能够将佛菩萨的利众事业,传入到具备信心弟子的心中。所以,上师就是一个「行佛陀的事业者」,没有上师,我们就没办法接受、融入佛菩萨的事业。

佛有「三身」,主要是「法身」和「色身」,色身又分「报身」跟「化身」。我们还没了悟空性,没办法见到「法身」;我们不是登地的菩萨,也没办法见到具备相好的「报身」;而所谓的「化身」,也需要有功德的人才能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我们见不到他的化身了,现在只能依靠上师,让佛菩萨的事业融入我们的心,让我们从心中亲近佛的法身。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第三,要看功德,不要看外相

例如那洛巴刚开始见到帝洛巴时,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渔夫而已;密勒日巴也是一样,刚开始见到马尔巴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个乡村的老人。

上师不一定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前面放满金刚杵、金刚铃,就表示「我是金刚上师,因为我手上有金刚!」最近有些人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譬如网站上放我的照片,或者和我合照一个相,就说:「喔,我是DB法王认证的」、「我是什么金刚上师、什么转世」之类的。不要相信这些!

所以,我们不要看外相,要看他的功德,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凡夫,比凡夫还凡夫,,但其实他就是上师,就是金刚总持,是功德无上的佛陀!

■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

接下来,我们谈到第二个弟子的德行「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

我们首先要知道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是要能调伏自心、明辨善恶,只要是这方面的教诲,我们一定要遵从。而不是把上师当成会计师或算命先生,一天到晚问上师:「我生意能不能好转?我会不会赚更多钱?会赚多少钱?请您算一算!」那上师就算算算,当!你会赚一万美元──不是这样的!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能够调伏自心、明辨善恶,只要是这方面的教诲,我们一定要遵从,这是依止上师最主要的目的。

就算是在修行方面的教诲,有时候弟子实在没办法做到的话,跟上师解释清楚,就会没事啊!

上师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不接受弟子如法的忏悔或解释的话,上师就违犯菩萨的根本戒。

金刚乘常提到,如果不听上师的话,就会违犯三昩耶戒;但是违犯三昩耶戒的意思主要是指:故意轻蔑上师的教诲,只要不是故意轻视,违犯密乘的戒体、戒条,其他一些不小心的过错,就不算违犯了。上师交办的事如果做不到,只要向上师解释清楚,自己无法做到的原因,就不算违犯三昩耶戒。

有些上师会用三昩耶戒来威胁弟子,但是佛陀从来没有制一个弟子没办法做到的戒条或者法门,因为佛法是慈悲为主,不会那样勉强人。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要谈到「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这个解释。

法王藏文开示:

这里提到「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首先要知道:什么事是让上师欢喜的,并不是供养更多的东西给上师,就会让他欢喜,或者不断赞叹上师,就会让他欢喜──不是的!这样为了让上师欢喜而不断供养、赞叹,其实是不如法的!

要了解所谓「让上师欢喜的事」,是指对于上师教导的任何符合戒律、佛法取舍的道理,你都能尽力去实现、去完成,而且把这一切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这就是让上师最欢喜的一件事!

这里说「让上师真正欢喜」,前提当然是指:这是一位具德的上师,他非常重视佛法、最欢喜的就是佛法,如果一个具备信心的弟子,如上师所说修持佛法,当然会让具德上师欢喜。

现在有许多不具德的上师,弟子如法修持,他不欢喜;弟子供养手机,他欢喜,或者弟子供养红包,他欢喜。那就不对了!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上师接受红包或供养的时候,只是为了示现给这个弟子一个欢喜相。我们做弟子的,就要懂得去分别清楚,所谓「让上师欢喜」,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忏悔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月藏经吉祥文】| mp3下载

《月藏经》所云,圣教广弘之实语。

我昔行苦行,为诸众生故,舍己自身乐,令法久炽然。
我昔舍身命,为诸病人故,亦为贫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菩提,舍财及妻子,宝象马车乘,令法久炽然。
我昔供诸佛,缘觉及声闻,父母诸师长,令法久炽然。
为闻菩提故,无量阿僧祇,备受种种苦,令法久炽然。
我修戒律仪,长夜常勤行,十方佛为证,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忍辱,忍诸恶众生,为众除烦恼,令法久炽然。
我昔勤精进,坚固常伏他,度脱诸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修禅解脱,无色三摩提,恒沙不可数,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般若,住在于闲林,演说无量论,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怜愍,舍己身血肉,及舍身支节,为增正法眼。
我愍恶众生,以慈而成熟,安置于三乘,增长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度脱诸恶见,安置于正彗,法雨令不绝。
我昔以四摄,救度诸众生,灭恶烦恼火,令四众久住。
我昔除外道,诸恶邪见网,安置于正路,四众得供养。

【回向】(法王领众三拜)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谁能带你,出离生老病死苦?
下一篇: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