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印顺法师] [点击:2542]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第一节 声闻经论的心净说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起初没有与心性本净citta-prakr!ti-vis/uddhi相关联,然在如来藏说流传中,众生身中有清净如来藏,与「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说,有相似的意义,所以「心性本净」,也就成为如来藏学的重要内容。然早期的心净说,在佛法中的意趣何在?与如来藏清净说的内容,是否相同?如真的为了佛法而研求,在论究如来藏思想渊源时,就不能不加以深切的注意!不能由于推重如来藏说,发见了原始佛教以来的心性本净,以为源本佛说,就可以满足了!
 
  「心性本净」,是与定sama^dhi有关的,定学也称为心citta学。修定的要远离五盖,盖a^varan!a是覆蔽的意思。贪、瞋等五盖,有覆蔽的作用,使心不得澄静、明净。与定有关的五盖说,启发了心清净的思想。『杂阿含经』卷四七(大正二‧三四一下)说:
 
  「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P68] 。复次,净心进向比丘,除次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粗垢、细沙、黑土。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以火冶炼),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纯净。……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如炼金师、炼金师弟子,陶炼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所作)」。
 
  本经,『巴利藏』编入『增支部』(1)。金师的陶炼生金(矿金),渐渐纯熟,能做成种种庄严具,比喻修定(净心)的比丘,渐渐的尽灭烦恼,得到四禅、六通自在。生金的本质是纯净的,只是夹杂些杂质,冶炼只是除去杂质,使纯净的金质显现出来。炼金的比喻,还有增火、洒水、不增火不洒水的方法,比喻修定的「思惟止相」、「思惟举相」、「思惟舍相」──三相(2);除去铁、铜、锡、铅、银──五锖(锈),而使纯金光泽、堪用的譬喻(3)。炼金的譬喻以外,还有水喻:贪、瞋、惛沈,掉悔、疑──五盖蔽心,如钵水中有黄赤等色,热气沸腾,青苔覆蔽,风吹波动,泥土浑浊;离去了五盖,心得安住,才能明解经书的义理,辩才无碍(4)。水性本来澄净,如离去动乱、秽浊的因素,就能照出影像,正如离五盖而心得澄净,能引发慧解一样。还有浣头、浣身、浣衣、磨镜、炼金(等)五喻,比喻修佛、法、僧、戒、天随念的,能心离染污而 [P69] 得清净(5)。这一类通俗的譬喻,都有引发「心本净」的可能。
 
  『增支部』「一集」这样(南传一七‧一五)说:
 
   「比丘众!此心极光净,而客随烦恼杂染、无闻异生不如实解,我说无闻异生无修心故」。 「比丘众!此心极光净,而客随烦恼解脱,有闻圣弟子能如实解,我说有闻圣弟子有修心故」。
 
  这是『阿含经』中明确的心明净说。心是极光净pabhassara的,使心杂染的随烦恼 upakkilesa,是「客」,可见是外铄的,而不是心体有这些烦恼。心清净而与客尘烦恼发生关系,是如来藏说的重要理论,不能不说是渊源于『阿含经』的!
 
  「心性本净」,在部派佛教中,是大众部Maha^sa^m!ghika、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 二大系所继承宏扬的。『异部宗轮论』(大正五0‧一五中──下)说:
 
   「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心性本净,客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大众部的心净说,『随相论』曾有所解说:「如僧祇等部说:众生心性本净,客尘所污。净即是三善根;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有客尘,即是烦恼,烦恼即是随眠等烦恼,随眠烦恼即是三不善 [P70] 根」(6)。依『随相论』说:大众部等以为心是本净的。三善根,与三不善根──随眠一样,是与心不相应的,类似种习那样的善恶功能。依三不善根而起烦恼,依三善根而起信智等善法。大众部是但立善、恶二性的,心不是善不善心所法,不过不善的随眠与不善心所,是可以离灭的,所以与善根(及善心所)相契应,而被称为「心性本净」的。
 
  印度本土的分别说部,如化地部Mahi^s/a^saka等,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论师,是称之为「分别论者」的。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七(大正二七‧一四0中──下)说:
 
   「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彼说染污不染污心、其体无异。谓若相应烦恼未断,名染污心,若时相应烦恼已断,名不染心。如铜器等未除垢时,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无垢器等:心亦如是」。
 
  分别论者的心净说,『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二(大正二九‧七三三上)也说:
 
   「分别论者作如是言:唯有贪心今得解脱,如有垢器,后除其垢;如颇胝迦由所依处显色差别,有异色生。如是净心贪等所染,名有贪等,后还解脱。圣教亦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
 
  「分别论者」的心性本净,在烦恼未断以前,是性净相染的;虽有染污相,而心的体性不变。在「分别论者」说来,有染污心与不染污心,不是有两类不同的心,而是「其体无异」的「一 [P71] 心」,只是相应烦恼断与未断的差别。有染污是客尘所染,是外铄的,其体无异的心,本性是清净的。『大毗婆沙论』所说的「一心相续论者」,与「分别论者」的见解是一致的,如卷二二(大正二七‧一一0上)说:
 
   「有执但有一心,如说一心相续论者,彼作是说:有随眠心,无随眠心,其性不异。圣道现前,与烦恼相违,不违心性;为对治烦恼,非对治心。如浣衣、磨镜、炼金等物,与垢等相违,不违衣等,圣道亦尔。又此身中,若圣道未现在前,烦恼未断故,心有随眠。圣道现前,烦恼断故,心无随眠。此心虽有随眠、无随眠时异,而性是一。如衣、镜、金等,未浣、磨、炼等时,名有垢衣等。若浣、磨、炼等已,名无垢衣等。有无垢等,时虽有异而性无别,心亦如是」。
 
  「一心相续论者」所举的譬喻,是出于『增支部』「三集」的。「但有一心」;「而性是一」;「而性无别,心亦如是」,与「分别论者」的「其体不异」,完全一致。在『成实论』中,有「相续心」的「一心论」(7)。『大毗婆沙论』还有「一觉论者」(8)。这些,可能不属于同一部,但是大同小异的「心性本净论者」。
 
  「心性本净」,是大众部及分别说部系所主张的。近于分别说部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引用「心性清净,为客尘染」的教说,也与『增支部』所说相合(9)。但在说一切有部,是没有「心 [P72] 性本净」的经说,也否定了「心性本净」的理论,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二(大正二九‧七三三上──中)说:
 
   「分别论者作如是言……圣教亦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故不应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若抱愚信,不敢非拨言此非经,应知此经违正理故,非了义说」。
 
  各部派所传的『阿含经』,有不少出入。「分别论者」所诵的经中,有「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说,而说一切有部经中,是没有的。在宗教的传统信仰中,要别人舍弃自宗的经文,是不容易的,所以只能论断为「非了义说」,依正理而作解说与会通。总之,在说一切有部(及犊子部、经部),这是「非经」、「非了义说」。不过、「心性本净」说在佛法中、是了义或不了义,方便说或究竟说,如以自宗的理论为标准,是不可能为人接受的!集成的四部『阿含经』,有一古代传来的判别准绳,就是约四部的特性说、有不同的四种宗趣。如赤铜鍱部Ta^mras/a^t!i^ya 的觉音Buddhaghos!a三藏、初期大乘的龙树Na^ga^rjuna菩萨,就有类似的传说,那就是:『长阿含经』是「吉祥悦意」,「世界悉檀」;『中阿含经』是「破斥犹豫」,「对治悉檀」;『增壹阿含经』──「增支部」是「满足希求」,「各各为人(生善)悉檀」;『杂阿含经』是「显扬真义」,「第一义悉檀」(10)。进一步说,古传的『杂阿含经』,实综合了修多罗su^tra [P73] 、祇夜geya、记说vya^karan!a──三部分而成。依四种宗趣来说,「修多罗」是原始结集的相应教,如蕴相应、处相应等、是第一义悉檀。「祇夜」是顺俗的偈颂,起初是集十经为一颂的「结集文」。「记说」有如来记说、弟子记说、诸天记说。「诸天记说」,后来也称为祇夜,就是「八众偈」部分,是世界悉檀。「弟子记说」,如舍利弗S/a^riputra说、目犍连 Maha^maudgalya^yana说等,是对治悉檀。「如来记说」,如聚落主、婆蹉出家等,是为人生善悉檀(11)。在原始圣典的考论中,知道『增壹阿含』──『增支部』,主要是依「如来记说」(如说三念、四念、六念,四不坏信,慈心,十善等),经『如是语』itivuttaka而扩编所成的(12) 。「心性本净」与炼金等譬喻,『巴利藏』都在『增支部』中;汉译『杂阿含经』,炼金譬喻属于「如来记说」部分。如考论没有错误,那末「如来记说」与『增支部』所说,「心性本净」与炼金等譬喻,都是「各各为人」──启发人为善的意趣;不是第一义悉檀(显扬真义),当然是「非了义说」了。『成实论』卷三(大正三二‧二五八中)说:
 
   「心性非是本净,客尘故不净,但佛为众生谓心常在,故说客尘所染则心不净。又佛为懈怠众生,若闻心本不净,便谓性不可改,则不发净心,故说本净」。
 
  『成实论』的思想,近于经部Su^trava^din『成实论』是不同意「心性本净」的,但对「心性本净」的教说,从应机设教──对治的为人意义,加以解说。有些人以为心是常在(住 [P74] )的;在「原始佛教」中,常心是愚痴的邪见。对治常心的邪执,所以说心是可以成为不净的。可以不净,可见心是非常了。有些人自觉得心地不净,烦恼重重,所以因循懈怠,不能勇猛的发心修行。为启发这些懈怠人的善心,所以说:自心本来是清净的,暂时为烦恼所染,为什么不自勉而发净心呢!为什么为众生说如来藏?『宝性论』举出了五项理由,第一项就是「以有怯弱心」(13),与『成实论』「为懈怠者」说相合;也与『增支部』的「各各为人生善」相合,这应该就是说「心性本净」的根本意趣。
 
  「心性本净」论者,并不是从义理的论究中,得出「心净」的结论;也不是大乘那样,以自己修持的体验为依据。古代的「心性本净论」者,如「分别论者」,「一心相续论者」,主要是应用世俗的譬喻,以譬喻来说明「心性本净」。如上文所引的,「一心相续论者」,举浣衣、磨镜、炼金等譬喻;「分别论者」,以铜器(垢或除垢)、日月为五事所覆、颇胝迦等譬喻。这些譬喻,如浣衣、磨镜、炼金、除铜器垢,比喻了性本清净,只是染上些尘垢,可以用浣、磨等方法来恢复本净;这是转染还净的说明。这些譬喻,有自体与外铄的「主」、「客」意义。日月为五事所覆,五事是烟、云、尘、雾、罗!7亩罗手。虽譬喻的意义相近,但以日光与阴暗相关涉,说明心与烦恼的「相应相杂」(14),可以引申出「道与烦恼同在」的理论。颇胝迦宝sphat!ika,是「莹净通明」的,与红色等物品在一起,就会成红色等。这一譬喻,本是数论Sa^m!khya外 [P75] 道用来比喻自我与觉的(15)。『顺正理论』引用了颇胝迦喻,早一些的唯识学要典『解深密经』,也用来比喻三性的染净(16)。「心性本净」论者专凭譬喻来说明的学风,使我们想到了『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前分)的风格。古代的正理Nya^ya学派,立譬喻量upama^na-prama^n!a 、以为譬喻有成立正理的力量。在后起的论理学中,譬喻量没有成立正理的力量而被取消了,然古代以为是可以成立的,所以部分佛经广泛的应用。成立「心性本净」的譬喻,是通俗的,合于常情的,在佛法普及化的过程中,容易为人接受而日渐光大起来。然佛法立二谛,依世俗而引向胜义;立四悉檀,方便诱化,而以第一义悉檀为究极。『瑜伽师地论』立四真实,在悟入的真实以外,立「世间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是从睿智的观察研究而来,与「世间极成真实」不同(17)。这犹如科学的理论,与常识的见解不同一样。「心性本净」说,始终以常识的譬喻为依据,是平易近人的,但决不是深彻的!这所以阿毗达磨论师要一再的说:「世俗法异,贤圣法异」。
 
  心、意、识,一般是看作同名而异实的,所以综合为「心意识」一词。在经典的应用中,虽然并不严格、却也表示出每一名字的特性;这在古代阿毗达磨论师,早就注意到了。那末「心性本净」的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心citta的特义、如古师说(18):
 
   1.「心是种族义。……彩画是心业。……滋长是心业」。 [P76] 2.「集起故名心。……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
 
  滋长、集起、种族,这些「心」的意义,都是种种的积集,依积集而有所生起。「彩画」的譬喻,也是以种种色彩,画成种种图像的意思。所以,对于种种的统一,不离种种而起的心,并不表示单一性。如三增上学中,称定学为心学。由于「定」是持心不动乱,使散乱的归于平静,于一境上,心心相续不乱,名为「心一境性」,定也就名为「心」了。后代大乘唯识学者,以心为阿赖耶识,正因为:「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19)。由于这一特性,除有关认识的、执取的名为「识」,引发行为,发生诸识的名为「意」而外,经中都泛称为心,心是通泛的、总略的名词。在经中,比起意与识来,心的应用不少,但都是不加分析的。如与身相对的心,身行与心行,身受与心受,身精进与心精进,身轻安与心轻安,身远离与心远离,都是内心的通称。由于心为通称,所以『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九下)说: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众生的恼──杂染与清净,是以心为主导的,因心的杂染而成为杂染,心的清净而成为清净。心是种种心,一切内心作用,都是可以称为心的。如『相应部』等立十六心(他心智所知的心 [P77] ):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摄心,散心,广大心,非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定心,不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20)。十六心的前六心,也许会被想象为:有贪心、离贪心等,似乎在贪、瞋、痴以外,别有心体的存在。然从摄心、散心、广大心、非广大心等而论,十六心的被称为心,到底不外乎通称。所以圣教所说的心,是表示集中的,积聚的,总略的,是种种的统一,纯属于现象论的立场。
 
  「心」有种种统一的意义,所以在佛法的发展中,学者的解说,倾向于心的统一。一、如阿毗达磨论者的「心王」说:人心有或善或恶,或受或想或思等无数的作用,在分别的论究中,受、想等被分离出来,称为「从心而有」,「依心而起」的「心所有法」。「心所」以外的,称为心(王)──六识。分离了「心所有法」的心,近于现代心理学上的统觉作用。从种种心所而论到所依的一心(六识中的一识),也会被误解为心体与心用。好在阿毗达磨论者不这么说、认为心与心所是同样的,只是总相知(是心)与种种别相知(是心所)的差别。二、如一心论者,引用「心遍行独行」,而以为不同的六识,只是一心的差别。三、如心性本净论者:经上说:「心极光净,客尘所染」,依世俗的譬喻,而解说为「性净而相染」。心是内在的一心,杂染或离染,而心体是清净的。佛教界倾于内在的统一,是与世间心境相应的。一般人的见解,总是这样的:说到死生相续,就想到有一贯通前死后生者的存在,否则就不能说前后延续。说到从杂染到清 [P78] 净,从系缚到解脱,就设想为必有一贯通染与净,贯通缚与脱的存在。这是世间的知见,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识根源。心净而有烦恼,烦恼除了而心还清净,「心」就是贯通染净的所依自体,正如洗衣的衣,磨镜的镜,炼金的金一样。以世俗譬喻而成立的「心性本净」,确是适合于世间一般的见识,而富有启发人心向善的作用。
 
  
注【8-001】『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四一六──四二一)。
注【8-002】『杂阿含经』卷四七(大正二‧三四二上)。「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四二一──四二四)。
注【8-003】『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二二──二六)。「相应部」「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二八五──二八七)。
注【8-004】『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三二0──三二七)。『相应部』「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三二四─ ─三三一)。
注【8-005】『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三三六──三四一)。
注【8-006】『随相论』(大正三二‧一六三中)。
注【8-007】『成实论』卷三(大正三二‧二五八中)。
注【8-008】『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大正二七‧五五中)。
注【8-009】『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七(大正二八‧六九七中)。
注【8-010】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四八八──四九一)。 [P79]
注【8-011】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七六──六八三)。
注【8-012】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七六四──七八七)。
注【8-013】『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下)『佛性论』卷一(大正三一‧七八七上)。
注【8-01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七(大正二七‧一四一上)。
注【8-015】!2劫本幸男『心性论展开的一断面』(「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二卷一号)。
注【8-016】『解深密经』卷二(大正一六‧六九三中)。
注【8-017】『瑜伽师地论』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六中)。
注【8-018】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二(大正二七‧三七一中)。2.『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大正二九‧二一下)。
注【8-019】『解深密经』卷一(大正一六‧六九二中)。『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四上)。『成唯识论』卷三(大正三一‧一三下)。
注【8-020】『相应部』「神足相应」(南传一六下‧一一四)。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
  「心性本净」,起初为『增支部』所集录,后来为大众部Maha^sa^m!ghika、分别说部 [P80] Vibhajyava^din各派所宣扬,成为佛教界论诤的主题之一(1)。大乘佛教兴起,采用了「心性本净」说。重慧的大乘,如『般若经』等,从般若体悟的立场,给以不同的独到解说。成立于西元以前,被考定为「原始般若」部分(2),已经说到了这一问题,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说: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学!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 。 「尔时,舍利弗语须菩提:有此非心心不?须菩提语舍利弗:非心心可得若有若无不?舍利弗言:不也。须菩提语舍利弗:若非心心不可得有无者,应作是言有心无心耶」! 「舍利弗言:何法为非心?须菩提言;不坏不分别」。
 
  与本经同类而广略不同的经本很多,唐玄奘所译的,就有五部(『大般若经』的前五分)。无论是梵本、汉译本等,文字上有些出入,而以「本性净」来证成「是心非心」,是没有实质差异的。是心非心tac cittam acittam%,对于部派佛教中,以为相续心或与烦恼相应的心,本来是清净的见解,可说是从根本上给以否定。『般若经』所说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的意思。心性cittata^寂灭不可得,所以说「心(的)本性情净」prakr!ti-citta-prabha^svarata^ 。接着,引起两层问答:一、「是心非心」,不要以为有一非心的心(这是常情的意解 [P81] ),因为既然「非心」,不应该再问是有是没有。「非心」是超越了有与无的概念,不能说是有是无的。二、「非心」──心不可得,是说不坏avika^ra、不分别avikalpa。没有变异(坏),没有差别(玄奘所译的前三分,作「无二、无二分」;或「无分、无别」),就是(真)如tathata^ ,不是世间分别心所分别那样的。对于「心性本净」,『般若经』从胜义 parama$rtha体悟的立场,纠正以心为清净的见解,一直为后代中观Ma^dhyamika、唯识 Vijn~a^nava^^din二派所宗奉。
 
  所引的经文,比对「小品」类『般若经』的各种本子,所说的「心」,有菩萨心bodhisattva-citta 、菩提心bodhi-citta的不同,如(3):
 
   1.「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 2.「心不当念是菩萨」。 3.「其心不当自念我是菩萨」。 4.「不执着是菩萨心」。 5.「彼菩萨虽如是学,不应生心我如是学」。 6.「不当念是我知道意」。 7.「不执着大菩提心」。 [P82]
 
  在大乘佛教的开展中,起先是「菩萨心」,迟一些才成立「菩提心」一词(4)。如上文所引的 2.,是后汉(西元二世纪八十年代)支娄迦谶Lokaraks!a所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最古译出的『般若经』。4.是唐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的第五分,是文字最简短的。最先译出的,最简短的,都作「菩萨」与「心」,与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的『小品般若经』一致。从文义的先后来说,须菩提Subhu^ti说:菩萨、菩萨的名字不可得,般若、般若的名字不可得。菩萨与般若都不可得,如听了而能体悟,不惊不怖的,那就是菩萨应学的般若波罗蜜。接着说:菩萨这样的学,不念manyeta──不执着、不高慢是菩萨心。上文从菩萨与般若──我、法的都不可得,指出菩萨应这样的学般若。然后,使菩萨反观自心──知道我、法都不可得的心,也是不可得而不可着的。依修行的过程来说,前说所观的不可得,次说能观的不可得。如改作「菩提心」,在文义上,就不免感到突然了!在大乘佛教开展中,菩提心受到了佛教界的重视,菩萨心也就被转化为菩提心了。如6.是吴支谦(西元三世纪初)译出的『大明度经』,作「不当念是我知道意」,道意是菩提心的古译。7.是玄奘所译『大般若经』的「第四分」,译为「不执着大菩提心」。现在梵本的『八千颂般若经』As!t!asa^hasrika^prajn~a^pa^ramita^-su^tra,也作「菩提心不应着」bodhicittena namanyeta;manyeta有高慢的意思。进一步,到了「大品般若」及「十万颂般若」(与玄奘译的前三分相当),就引申为「菩提心」bodhi-citta,「 [P83] 无等等心」asamasama-citta,「广大心」uda^ra-citta──三心。罗什所译的『大品般若经』,作「得是心」,「无等等心」,「大心」(5);「得是心」,一定是「菩提心」的讹写。这样,本是观能观心的本性清净,演化为菩提心的本性清净了。
 
  心性本净的「清净」──prabha^svara有「明净」的意思,是继承『阿含经』说而来的。依『般若经』说,清净并不局限于心的本性,而是通于一切法的。如『小品般若经』说:「一切法本清净相」(6)。清净,『般若经』是形容诸法甚深相的;经说极多,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下)说:
 
   「如来所说无尽,无量,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涅槃,但以名字方便故说」。
 
  『般若』「第五分」说:「诸如是等无量法门,义实无异,皆是如来方便演说」(7)。无染是清净的异名,所以『大智度论』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七上)说:
 
   「诸法实相常净。……是清净有种种名字,或名如、法性[界]、实际,或名般若波罗蜜,或名道[菩提],或名无生、无灭、空、无相、无作、无知、无得,或名毕竟空等,如是无量无边名字」。
 
  依经、论所说,清净,无生,空等,都是「异名同实」。方便的约境说,名为(真)如、法 [P84] 界、实际等。约行说,名为空,无相,般若等。约果说,名为菩提,涅槃等。虽有种种名字,而都表示那胜义的体悟内容。『般若经』的「心本性净」,可说引发了自性清净如来藏说(8),但方法是不同的。『般若经』是平等法门,观一切法都是「本性空」的;如说「本性净」,那就是一切法本性净。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二三四上),在说明了「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接着就说:
 
   「舍利弗复问须菩提:但心不坏不分别,色亦不坏不分别,乃至佛道[菩提]亦不坏不分别耶?须菩提言:若能知心相[性]不坏不分别,是菩萨亦能知色,乃至佛道不坏不分别」。
 
  不坏不分别」,是「心非心相」的意义。在菩萨观慧中,不但是心,色……佛菩提,一切都是不坏不分别,也就都是本性净的。所以『般若经』说:「我不可得,……佛不可得,毕竟净故」(9)。「我不可得,……五眼不可得,毕竟净故」(10)。『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五一中)说:
 
   「须菩提!色净即是果净,色净故果亦净。受、想、行、识净即是果净,受、想、行、识净故果亦净」。 「须菩提!色净即是萨婆若净,萨婆若净故色净。须菩提!色净、萨婆若净,无二无别,无异无坏。受、想、行、识净,即是萨婆若净,萨婆若净故,受、想、行、识净。须菩提 [P85] !萨婆若净、受、想、行、识净,无二无别,无异无坏」。
 
  『般若经』是实践的平等法门,说一切法本空,一切法本净,而不是特重于心性本净的。所以说清净,我与法,色与心,凡与圣,道与果,没有一法不是毕竟清净的。这是般若正观的平等法门,是实践的,向上的。如来藏自性清净,指出众生本有如来性,为成佛净因;或以如来藏为依止,建立凡圣、染净一切法。这是重于心(或我)的,说明的,从上向下的(或称之为「却来门」)。所以『般若经』的心性本净说,可能引发如来藏说,却不是如来藏说。
 
  『般若经』说一切法本性空prakr!ti-s/u^nyata^又说一切法毕竟空atyanta-s/u^nyata^;说本性净prakr!ti-vis/uddha,又说毕竟净atyanta-vis/uddha。净与空,有什么不同意义呢?『大智度论』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八下)说:
 
   「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故言清净」。
 
  空与净,只是名字不同,而内容是一样的。佛法所说的空,走「最甚深处」,而听者容易想象为什么都没有。爱有恶空,是众生的常情,所以大乘空义,属于少数,而非一般人所能信受的,信受也容易误解的。为了教化的方便,所以又称为本性净,毕竟净。虽内容还是一样,而在听众听起来,似乎有清净微妙的存在,只要有所依着,就易于接受了。龙树这一解说,对「初期大乘」说空,而演化为「后期大乘」的说有,提贡了一项应机设教的合理解说。 [P86]
 
  「初期大乘经」的部类非常多,有关心性本净说,大抵与『般若经』相契合,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三(大正一五‧五一中)说:
 
   「前际一切法净,后际一切法净,现在一切法净,是三世毕竟净,无能令不净,性常净故,是以说一切诸法性常清净」。 「何谓诸法性净?谓一切法空相,……无相相,……无作相,……是名性常清净。以是常净相,知生死性即是涅槃性,涅槃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说心性常清净」。 「譬如虚空,若受垢污,无有是处;心性亦如是,若有垢污,无有是处。……以心相实不垢污,性常明净,是故心得解脱」。
 
  『思益经』得一切性──空、无相、无作的常清净,说到心性常清净。举虚空为譬喻,比喻凡夫心从来不为客尘所染污。这是在法法性净的理念中,阐明心解脱citta-vimukti的可能。因为「设垢污者,不可复净」;修行而能达成心净解脱,可见心性的本来清净。
 
  大乘经采用「心性本净」说,是应用到多方面的,如『持世经』所说的心念处Citta-smr!tyupastha^na 。观心的生灭,虚妄无实,「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从通达心无心相,「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无生相」。「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11)。心常清净,是超越于是垢是净的;不着垢相、净相,才是经说心性 [P87] 常净的意趣所在(12)。『阿阇世王经』,是以悟解罪性本空,而忏除罪业为主题的。忏罪的教授,是说明心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心无形、无处,无来无去。心如虚空那样,烟、雾等五事,不能使虚空有垢,所以说:「心者本净故,亦无有沾污,亦无有而净者」(13)。如『大净法门经』,应用于烦恼即菩提的说明。一般以为心本清净,而不知一切法本来清净,贪、瞋、痴等烦恼也是本来清净,所以说:「若能思惟分别贪欲、瞋怒、愚痴及诸尘劳,本悉清净,是则菩萨求佛道也」(14)。从这几部大乘经来看,心性本净,只是心空、不可得的别名,决不是说:心有清净庄严的功德。
 
  
注【9-001】「心性本净,性本不净」,为「人喜起诤论』的「十论」之一,如『成实论』卷二说(大正三二‧二五三下、二五八中)。
注【9-002】原始般若的论定,如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六二七──六三八)。
注【9-003】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2.『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四二五下)。3.『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卷一(大正八‧五0八下)。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分)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上)。5.『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大正八‧五八七中)。6.『大明度经』卷一(大正八‧四七八下)。7.『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分)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三下)。
注【9-004】参阅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六五)。 [P88]
注【9-00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二三三下)。
注【9-006】『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中)『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四六五上)。
注【9-00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分)卷五六二(大正七‧九0四中)。
注【9-008】『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说:「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正一六‧四八九中)。
注【9-00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二三八下)。
注【9-010】『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六0下──二六一上)。
注【9-011】『持世经』卷三(大正一四‧六五八下)。
注【9-012】『大智度论』卷一九(大正二五‧二0三下──二0四上),观心念处,就是引用『持世经』的。
注【9-013】『阿阇世王经』卷下(大正一五‧四0一下、四0三上──下)。『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 ‧四二一下──四二二上、四二四中──四二五上)。
注【9-014】『大净法门经』(大正一七‧八二四上)。 [P89]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
下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 如来藏之研究 自序 目次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如来藏之研究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如来藏之研究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如来藏之研究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