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真水无香(张伯元)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点击:2380]   [手机版]
背景色

真水无香

张伯元

  水是生命之源。

  古人对水的品格一直十分推崇,老子说:“上善若水”。

  孔子对水的品评更加细致入微,他认为水具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九种美德。

  水为茶之母。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记试茶》中对水与茶的关系讲得很透彻:“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由此而下断言,没有好水绝对冲不出好茶。

  于是,从古至今,关于水的故事,可以讲一个系列、一个专题。有人取“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之中的无根水”。有人取梅林中花瓣上的雪化水后以罐贮之地下,来年烹茶。有人取长江中峡之水。有人取扬子江中水。称为“天下第一泉”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六个;扬子江泠泉、庐山谷帘泉、云南碧五泉、北京玉泉、济南的突泉,谁是第一,实难定论泡茶能用第一泉固然好,更多的时候,我们无可选择遵从陆羽《茶经》中的说法——“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选石隙间慢流的,江水取人迹少至的,井水取汲水者多的。前者后者贵在水活,而江水去人远者则自然洁净。

  红楼梦里记载了妙玉在栊翠庵泡茶用的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用时从地下取出来,五年前的雪水还能用吗?

  扫雪烹茶,古代诗文中颇多记述,取雪须是腊雪。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用水浸五谷种,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实,不蛀蠢”;“煎茶煮粥,解热止渴”。腊雪能驱蝇去虫,且十年不坏,春雪则没这个能力,“自然”真是很奇妙。

  《本草纲目》应该是权威的、可信的。雪水可以冲茶,那么雨水呢?妙玉日常烹茶用雨水,她给贾母泡荼,用的就是雨水。

  苏轼在《论雨井水》一文中说:“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不过,李时珍认为,由于天地气候相感,一年二十四节气,水味变化不同。立春、清明二节贮水最好,谓之神水;寒露、冬至、大寒、小寒四节之水,同功于雪水;小满、芒种、白露三节之水有毒……

  同是雪水,同是雨水,季节之别,水性便不同。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道法自然”,选水泡茶应遵循自然的法则。

  上面所述皆为古代自然条件下的雨和雪,时代变了,在现代工业污染条件下的雨雪水应当别论。

  明代的张伯渊在《茶录》“品泉”中称: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真源无味,真水无香。“真水”就是好水,就是富有灵性的水。

  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陆羽鉴水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水。

  书中记载,扬子江中冷水天下第一。其取泉的方法说:“于子午二辰,用铜瓶长绠入石窟中,寻若千尺始得真泉;若浅深先后,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当时,金山四面环水,屹立于长江之中,游人至金山,要靠舟楫横渡,中泠泉在“乱石嶙峋,若奇鬼怿兽”的洪涛巨浪之中。

  唐朝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在维扬遇到陆羽,慕陆羽善茶,派了一个可靠的军士去中泠取水以睹二妙千载之遇。待军士取水回来,陆羽用杓扬水,发现是临岸之水,而非中泠泉水。军士百般举证,说就是中泠泉。陆羽不言,让军士把水倒出来。倒了一半,陆羽喊停,又用杓扬水后说,这才是中泠泉水。军士惊恐伏罪,说出了实情,原来,因风大浪急,在回程中水倾出了一半,军士害怕回来变不了差,船刮岸边时又往罐中加了些临岸江水。

  军士说了实话没什么令人惊奇的,让人惊奇的是陆羽能从罐水里鉴出不同的水质来。许多人把这段故事视为传奇,但也有人认为陆羽确有这个本事。对此,我们不妄下是非之论,对水的特性,我们知之甚少,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便断定别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况且鉴水并不需要特异功能,陆羽鉴水是用杓扬水的,这个细节非常唯物,其中奥妙,将来或许有人能够解开。

  “好水胜似药”好水是健康的前提,是现代生活的追求。随着世界范围的污染加剧,将来的好水会不会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奢侈品都很难定论。假定人们对环境不加治理,生态进一步恶化;那时,不要说什么好茶就是生活用水也会成大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每天都离不开的水知之甚少。我们常说“死水一团”,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它的结构改变了吗?我们如果把静止不动的水叫死水的话,那么桶装水若从装桶开始算,放在地上十天不动,那就是十天的死水,就算它是中泠泉水,我们还能认为它胜过药吗?

  “水贵活”,活就是流动,就是新鲜,“流水不腐”与“死水一团”该是我们重新进行深刻思考并加以科学研究的问题了。

  水,事关人类健康,事关生态环境,是我们要面对的大题目。没有水,哪来的绿色;没有真水,哪有好茶喝;没有真水的世界是灰暗的。通过对水的分析,想唤起公众对水的重视。

摘自《禅露》2005年夏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生命的真实
下一篇:纯善的心(林清玄)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