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弥勒菩萨为何充满了喜悦?(肖荛)
 
[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点击:2604]   [手机版]
背景色

弥勒菩萨为何充满了喜悦? 

肖荛

    佛学研究网讯:只要到过几个寺院的人,一定会对露着大肚,慈祥喜悦的弥勒菩萨留下深刻记忆,谁都能脱口而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样的对联一般都挂在弥勒菩萨的两边,让人一方面对可笑之人与难容之事生出宽容之心,一方面也警示人们思索:自己是否是可笑之人,做没做下让别人难容的事?

    也有寺院在弥勒菩萨身边挂的对联有所不同,如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寺的对联就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我笑尔笑凡事谦恭须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你容他容对人忍让应多容。”在笑中又强调了谦恭,在宽容中又强调了忍让,而且对笑和容的内涵也进行了扩充,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古往今来可笑的事太多,天地你我所遇到的难容之事不少。

    由于每次见到露腹欢喜的弥勒菩萨,都能让自己充满了喜悦,少掉了烦恼。所以我在宜宾竹海去旅游时,专门请了一尊竹根雕塑的布袋和尚立像回家。唐代末年至五代梁时的布袋和尚就是定应大师,慈悲度众,弘化一生。在示寂时曾遗有一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世佛徒就认定他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我国历代有关弥勒菩萨的图像,大多是以布袋和尚为依据而绘制的。现在寺院里供奉的弥勒菩萨,也都是按定应大师的形象塑造的。

    每当弥勒菩萨让自己充满喜悦忘掉烦恼的时候,自己总在想,面对被称为苦海的人生,弥勒菩萨为什么他就能做到心宽体胖,笑口常开呢?他为什么总是充满了喜悦呢?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弥勒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现住兜率天,意译慈氏菩萨。由于他即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人间示现成佛,所以习俗相沿,也称他为弥勒佛。依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众生如果愿意随从弥勒菩萨受教求法,则可发愿往生兜率天。在经过兜率天之四千岁,亦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一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将降生到我们这世界,而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那时的人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得地球成为了安乐、美好、善良、互助的人间净土。在这人间净土中,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化度无量众生。初会说法度生九十六亿人,二会说法度生九十四亿人,三会说法度生九十二亿人,说法满六万岁方入涅磐。

    对弥勒菩萨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突然明白了,弥勒菩萨是因为人们将得到普度都脱离苦海而喜悦,是坚信这个伟大而光明的时间一定会到来而喜悦,是为人类的美好前程而喜悦。这才真正是无量的喜悦,无限的喜悦。他怎么能不笑口常开呢?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弥勒笑容的启示(齐晓飞)
下一篇:学习弥勒菩萨的“留惑润生”精神(达亮法师)

 寺院的弥勒菩萨为何都供奉在斋堂呢?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