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唯识研究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周叔迦居士] [点击:2705]   [手机版]
背景色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这百法是包罗万象的总纲,八识又是百法的主脑。这宇宙间的万象以及八识的心主究竟是甚么体性呢?要知道每一种法都具足三种特性:

 ㈠「遍计所执性」:

 遍是普遍;计是计校。这性不是附属于一切万法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的普遍计校所生的执着。平常人对于一切事理,总有两层执着:

⑴一切诸法各各有特性。

⑵一切特性都有本体。譬如某人不认识牛,才听见人说牛,便要推想到甚么叫做牛?又如见着牛而不认识牠叫甚么?便要推想:牠是鬼呢?牠是兽呢?所以一切遍计所执不出两种:

①「文字语言」

②「义理」

 为甚么这些执着要标明普遍与计校两层呢?因为我们的智识有四种不同:

①遍而非计

②计而非遍

③非遍亦非计

④遍亦是计

这遍而非计,是一切圣者所得的「无漏智」。我们平常人的智识是「有漏识」,如同器皿有了漏孔似的,永远不会盛满,因为他对于一切都不曾彻底的研究与认识。研究唯识而经过种种对于智识上的整理,才能彻底认清一切,所谓大澈大悟的境界,便无所不知,无所不了解。然而他的知解不是从计校上得来的,所以是遍而非计。那计而非遍的便是我们的「第七识」,他只知道计校着有「我」,然而这「我见」是虚妄的;其他的一切宇宙、一切人生、一切事理,这第七识是不能计校的,所以是计而非遍。这非遍又非计,便是我们的「前五识」以及「阿赖耶识」。他只能了别自己的对象同环境,所以不是遍;他不能想念分别,所以不是计。那「遍亦是计」的,就是我们的「意识」。他是时时刻刻计校一切颜色、声音、香臭、苦辣、痛痒以及喜怒。所以意识的了别,一切都是错误的执着。而我们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由于意识,在前第四章中「五心的次第」已经说过。所以唯识哲学家说,我们平常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全是错的。

 ㈡「依他起性」:

那「依他起性」对「遍计所执性」说,比较上是真的。「依他起」的意思就是指一切事理的由来,不是自己单独能成立的。必须要依靠其他的事理积合而成。譬如说牛,实际上并无有一种单独的东西叫做牛,它不过是头角毛尾足蹄心肺脏胃等等集合成的;再进一步求这牛心,也无有一种单纯的东西叫做牛心,它不过是无数细胞集成;如是一层层的推求,结果宇宙间的一切事理,无有一件不是依靠其它别的东西来积成的。因为这种性相不是依名生义的遍计所执,所以是真的。然而他证明一切事理是无实质的,所以又是假的。

 ㈢「圆成实性」:

那「圆成实性」是一切事理的真实体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这圆满成为真实的性就是六种「无为」中的「真如」。这真如是一切事理共同的体性,这是最真实的。

这「三性」的定义,要换一种名词来解释,便是「三无性」,这「遍计所执性」即是「相无性」;因为人的一切了解,一切想象都是假的。这「依他起性」即是「生无性」;因为一切事理的生起是不能由己而是由他的。这「圆成实性」即是「胜义无性」,因为这是一切事理平等无差别的本体。在最妙胜的义理上,一切万象无有的差别。

既然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理是虚假的,而一切事理别有依据发生的成分。如此则佛教所说的「我」是虚妄的,岂不是应当有一个依他起的实「我」吗?何以一定说「我」是绝对无有的呢?因为「遍计所执」也可以实在无体的。譬如有人不认识羊毛,听见人说龟毛,后来看见羊毛便以为是龟毛;但是世界上龟是不长毛的,龟毛绝对是没有的。人对于龟毛的了解便是「遍计所执」而无有依他起的。人的「我见」也是如此。实在是没有的,但是人却虚妄地想象一番。

 为叫人了解遍计所执性的虚妄,所以在唯识上说六种譬喻:

①一切人的智识既无实在,何以有种种的环境呢?为了解这个理所以说如「幻」;「幻」便是催眠的魔术。被催眠者所见的境界全是假的。唯哲学说一切的人生都是在催眠之中。

②既然一切无贵,何以有人要生种种的虚妄思想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阳焰」;这「阳焰」就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远看像有水草,不近看便不知是假的。

③既然一切无实,何以人有好恶爱怨的受用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梦」;梦中的受用到醒时都是空的;凡人的受用到觉悟以后都是假的。

④既然一切无贵,何以人要有种种言说文字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响」;「响」就是空谷的回声,这空谷的回声是无意义的而人听了却了解他的意义。

⑤既然一切无实,何以要说一定有善恶的果报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影」;镜中的影子虽然是假,然而有物在前便决定有像。

⑥既然一切无实,何以佛教主张救济一切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化」;「化」是变戏法,虽然是假,然而要变给大众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唯识研究 第六章 识有四分
下一篇: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唯识研究 序 唯识研究 第一章 绪说
 唯识研究 第二章 百法 唯识研究 第三章 心法与心所有法的关系
 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唯识研究 第六章 识有四分
 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唯识研究 第十章 物质是甚么
 唯识研究 第十一章 四缘 唯识研究 第十二章 十二因缘
 唯识研究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习 唯识研究 第十四章 唯识学的宇宙观
 唯识研究 第十五章 佛性 唯识研究 第十六章 烦恼障同所知障
 唯识研究 第十七章 正行唯识和预备 唯识研究 第十八章 六度
 唯识研究 第十九章 十地 唯识研究 第二十章 三学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