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放下人生的包袱
 
[邹相美文] [点击:3007]   [手机版]
背景色

放下人生的包袱

◎邹相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一度平静的心,再次泛起点点涟漪。最疼爱我的外婆离我而去,父母第一次去北京,准备在那里谋一份职业,工作上出现很多烦心事儿,等等。这一切都成了我的包袱,都成了阻碍我前行的“绊脚石”,让我为其所困,痛苦不堪。等到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梳理一下凌乱的思绪,才发觉人生中有很多包袱,就看我们能不能放下来。能够放下来,就能一身轻松;放不下来,就得受其侵扰。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背着大包裹的青年人,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说道:“大师啊,我是那么地孤单、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扎破了我的双脚,手也受伤了,血流不止,就连嗓子也因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找不到心中的阳光呢?”无际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的痛苦,每一次受伤的哭泣,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靠它们,我才走到您这儿来。”于是,无际大师带着他来到河边,一起坐船过了河。上岸后,无际大师对他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为什么要扛着船赶路呢?”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的确,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都是有用的,但放不下它,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步伐轻快,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

正如无际大师所说,“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途中的一切都不过是我们的经历,经历虽然是一笔财富,却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负。同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整天郁郁寡欢。于是,他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给他一张纸,让他举着不要放下。一分钟过后,问他累不累,他说不累;半个小时过后,问他累不累,他说胳膊有些酸胀;一个小时过后,问他累不累,他说手臂都麻了。智者让他放下,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感觉轻松无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那位年轻人,一直举着一张纸,虽然纸张不重,却也能让我们的胳膊,乃至全身酸麻、胀痛。何苦呢?不如放下手来,忘掉那些失败、哭泣、痛苦、寂寞与眼泪,轻装上阵,才能走出人生的精彩。

放下人生的包袱,需要我们拿捏好舍与得的分寸。佛祖释迦牟尼曾说:“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大凡世间之人,常常为妄想、执着与贪欲所扰,该舍弃时不知舍弃,该放手时仍紧握着不放,徒增人生的不如意。功名、富贵、权势、地位,无非是人生的点缀,切莫妄取、贪恋。而健康与快乐,则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去获得,去创造。常言道:“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我们不用把心思放在“得”上,但该舍弃的东西舍弃了,对我们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放下人生的包袱,需要我们拥有一份知足常乐的心态。人是感情动物,有生老病死,有七情六欲,少不了与愤怒、悲伤、痛苦打交道,是牢牢记住这些情绪呢?还是及时释然呢?这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若能知足常乐,就不会在七情六欲的圈子里打转,受情感的羁绊。《老子》一书中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试想,世上的钱财是取之不尽的、地位是高不可及的,就连幸福与快乐的标准,也是难以权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知足常乐,放下过去,过好现在,活在当下。

放下人生的包袱,需要我们以积极与豁达的胸怀应对生活。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先生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就是一种处世情怀。布袋和尚曾经作过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作为出家人,布袋和尚四海为家,只背着一只化缘用的布袋。这只布袋,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从不离身。所以说,“行也布袋,坐也布袋。”而“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这句偈语呢,则反映出他胸怀豁达、坦然自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安贫乐道,因此活得十分快乐。其实,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安守自心,就能知足常乐,潇洒自在。如果一味地贪婪苛求,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永远处于烦恼之中。

人生,经不起等待;人生,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拥有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就应该放下人生的包袱,舍弃该舍弃的,以积极与豁达的胸怀、以知足常乐的心态来战胜人生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来赢得自在、洒脱的人生。

(邹相,2011-3-30于郑州,刊载于《大慈》2011年第2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不气歌》给人的启迪
下一篇:感悟人生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