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
 
[大智度论研究] [点击:2679]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

  日本东京大学 释厚观
  ‘护僧’
  第六期 ( 1997.01.15)
  --------------------------------------------------------------------------------
  一、前 言
  “十善道”在原始佛典中被称为“十善业道”或“十善业迹”(dasa kusalakammapathA),与“十不善道”并列,常作为善恶道德标准。在初期大乘佛典中,常提到菩萨要圆满六度万行,但是‘大品般若经’中所说的“尸罗波罗蜜”,并没有像瑜伽菩萨戒那样明显的戒条,而仅仅提到“十善道”,为什么初期大乘佛典要以“十善道”作为尸罗波罗蜜的的主要内容呢?究竟十善道具有什么特色?要如何才能具足尸罗波罗蜜呢?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拟以‘大智度论’为线索略加探讨!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与大乘共学的法门
  ‘杂阿含’卷二十八.791经云:
  “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何等为邪?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
  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何等为正?谓:人、天、
  涅槃。何等为正道?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
  贪、无恚、正见。”(大正2.205a)
  由本文得知:如果行十不善道,将堕三恶道;如果能行十善道,则能得人、天乃至得涅槃。又此经中说到了“不邪淫”,有的人就认为“十善道”不通出家众,仅是适用于在家众的法门。但是我们发现到‘中阿含’卷三.16经“伽蓝经”(大正1,438c~439b)中提到了“离非梵行”与“离欲、断淫”的字句。而且‘集异门足论’卷六云:
  “三清净者……身清净云何?答: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复次,离害生命、
  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大正26.390a)
  在十善道中,有关淫戒的部份分成两类,也就是在家众行的十善道应守“离欲邪行”
  (不邪淫),而出家众修的十善道则是“离非梵行”(不淫),因此“十善道”其实是在家、出家共通的法门,而且没有男女老少的差别,随著修行者的发心善巧,所得的果报可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甚至可达到佛。如鸠摩罗什译的‘十住经’卷一云:
  “行十善道因缘故,则生人处,乃至有顶处生。又是十善道,与智慧和合修行……大悲
  心薄,从他闻法,至声闻乘。复有人行是十善道,不从他闻,自然得知,不能具足大
  悲方便,而能深入众因缘法,至辟支佛乘。复有人行是十善道,……于众生中起大慈
  悲,有方便力……清净菩萨诸地故,……能深广大行。又能清净行是十善道,……乃
  至具足一切种智,集诸佛法。”(大正10.504b~505 a)
  由此可知,十善道适用的范围很广,不但通凡夫(人、天)、二乘(声闻、缘觉)、也通大乘(菩萨、佛)。那么,怎么样才是大乘菩萨的十善道?‘大品般若经’卷五“问乘品(摩诃衍品)第十八”云:
  “云何名尸罗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行十善道,亦教他行十善
  道,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大正8.250a)
  因此,并非持守十善道就算是菩萨的尸罗波罗蜜。菩萨戒应有菩萨戒的特色:1. 要与萨婆若心相应:也就是立志要上求佛道,常不舍菩提心。2.要自行十善道,亦要教他行十善道:也就是要与大悲心相应,自利又利他。3.要以无所得为方便:也就是要具有般若空慧,不能见持戒者而起染心,也不能见破戒者而起嗔慢心,否则容易另起造罪因缘。这三者:1.菩提愿,2.大悲心,3.性空慧,可说是“学佛三要”了。
  三、以十善道为尸罗波罗蜜的理由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问曰:尸罗波罗蜜则总一切戒法,……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等,是事十善
  中不摄,何以但说十善?”(大正25.395b)
  有人提出了问难:十善道仅有十个戒条:然而“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杖打众生”这些戒条都没有包括在十善道中,如果说只以这十善道作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的话,那不是嫌太少了吗?
  针对这个问题,‘大智度论’举了好几个理由来说明“十善道”的特色及其殊胜的地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一)十善总摄一切戒法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答曰:……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贪中;杖不加
  众生等入不嗔中;余道随义相从。……十善道及初、后,如发心欲杀,是时作方
  便:恶口、鞭打、系缚、斫刺乃至垂死,皆属于初;死后剥皮、食啖、割截、欢
  喜皆名后;夺命是本体;此三事和合总名杀不善道。以是故知:说十善则摄一切
  戒。”(大正25.395b)
  “不饮酒”与“过午不食”虽未见于十善道之戒条中,但是却含摄于“不贪”中;“杖不加众生”则含摄于“不嗔”中;而且“杀戒”并不是限于“夺众生命”那一刹那而已,杀生前与杀生后之一切身口意都包含其中。如断众生命之前起的杀心(心业)、恶口、讥骂(口业)、鞭打折磨(身业);以及死后的心喜(心业)、赞叹(口业)、鞭尸、食肉(身业)等都应该包含在“杀戒”当中。同样地,盗淫妄等“本体”及“初”、“后”也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初、本体、后”,玄奘译为“加行”(prayoga)、根本(maula),后起(pRSTha)。”有关十不善道之加行、根本、后起,于‘大毗婆沙论’、‘俱舍论’、‘优婆塞戒经’等也有详细的叙述。(注1)故知“十善道”并不限于文字上所列的十条项目而已,应该也含摄了五戒、八斋戒甚至比丘戒等一切戒法。就此意义而言,十善道是总相戒,包含了无量戒法,菩萨要具足尸罗波罗蜜,应掌握这个原则,否则只持守十个戒条怎么能说具足圆满一切的戒行呢?
  (二)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复次,是菩萨生慈悲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布施利益众生,随其所须皆给
  与之;持戒不恼众生,不加诸苦,常施无畏。十善业道为根本,余者是不恼众生远因缘。”(大正25.395b~c)
  菩萨发菩提心,本来应该以财施、法施、无畏施等等救度众生为职志。如果菩萨不守十善道,反而杀害众生、盗众生财物、施以暴行、恶口,以邪见引导众生入恶道的话,那怎能算是菩萨呢?而且带给众生最大痛苦的,不外乎杀、盗……邪见等十不善道,并不是过午不食、畜长钵等行为。当然菩萨要圆满一切戒行,这些也不能忽略,但是从“不恼众生”的观点来看,菩萨持的戒,应以十善道为根本,它是不恼众生的近因缘;其它的戒律则是不恼众生的远因缘。因此,基于菩萨要“利益众生”、“不恼众生”的观点,以“十善道”作为菩萨的尸罗波罗蜜有其重要的意义。
  (三)菩萨的十善道是尽未来际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戒律为今世取涅槃故,淫欲虽不恼众生,心系缚故为大罪,以是故戒律中淫欲为初。白衣,不杀戒在前,为求福德故。菩萨不求今世涅槃,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功德。”(大正25.395c)
  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戒,是为了速得涅槃,不受后有,故以不淫戒为先;而五戒、八斋戒等在家戒则重在求今世、来世之福乐,以不杀戒为先。而八斋戒之戒体是一日一夜;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是尽形寿;但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不是为了求福乐,也不是为了速求涅槃,而是于无量世中以十善道为基础,积集无量功德,广度一切众生。因此菩萨的十善道,不是尽形寿受持而已,而是一直到成佛为止,可以说菩萨的尸罗波罗蜜是“尽未来际”的戒法。
  (四)不论如来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十善道为旧戒,余律仪为客。复次,若佛出好世则无此戒律,如释迦文佛,虽在
  恶世十二年中亦无此戒,以是故知是客。复次,有二种戒:
  (1)有佛时,或有或无;
  (2)十善,有佛、无佛常有。”(大正25.395c)
  一般说来,释尊为比丘、比丘尼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佛成道后十二年间(注2),比丘等如法修行,佛并未制戒,直到苏陈那比丘犯了淫以后,释尊才开始制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些戒律于佛出好世时,因没有比丘犯戒,所以佛是不会制定的。因此比丘戒、比丘尼戒仅存在于有佛出世的时代,而且是五浊恶世的时代,并且有出家众犯戒因缘佛才会制定,就此意义来说,比丘戒、比丘尼戒是有佛时或存在或不存在。但是“十善道”则不然,不论佛出好世、恶世,甚至佛不出世仍然存在。如‘优婆塞戒经’卷六“业品”云:
  “善生言:世尊!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
  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大正24.1066c)
  佛未出世时,没有佛,不可能制定比丘戒,佛、僧不具足,不可能有三归依戒,但是却有“十善道”。前面说到十善道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时,曾引用到‘十住经’,经里也是明白地说到“有人行是十善道,不从他闻,自然得知,不能具足大悲方便,而能深入众因缘法,至辟支佛乘。”可知即使是佛不出世,仍有十善道。就此意义来说:“十善道”是“旧戒”,是“主”。而比丘戒于无佛出世时则不存在,必须有因缘才会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就此意义来说,比丘戒等律仪是“新戒”,是“客”,不是永远常存的。菩萨修行要历经无数劫才能成佛,也不一定皆能遇到佛出世,因此以十善道为戒法有其特殊的意义。而且比丘戒等通常要“从他受”;但我们于‘十住经’中看到,“辟支佛行十善道,不从他闻,自然得知”;这说明了无佛出世的时代,戒法不可能从他受,暗示了十善道有“自誓受戒”的可能。
  (五)十善道是性戒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复次,戒律中戒,虽复细微,忏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如比丘杀畜生,虽复得悔,罪报犹不除。如是等种种因缘故,但说十善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为尸罗波罗蜜。”(大正25.395c)
  出家众的戒律包括了三方面:(1)道德规范——主要是杀、盗、淫、妄等性罪的规范;(2)生活规定——如衣、食、住、医药等;(3)僧团公约——有关受戒、布萨、安居等僧团之运作。而十善道的性质,不属于“生活规定”,也不属于“僧团公约”,它是属于“道德规范”,是本于善恶业道的立场,不管受戒、不受戒,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守十善道即是善,犯了十善即是恶,是要受果报的。如比丘故意杀人,犯了波罗夷,是要逐出僧团的;若比丘故意杀畜生,从比丘戒来说属波逸提,可以通忏悔,不必逐出僧团;但从业道的观点来看,杀生是性罪,三恶道果报不免。反之,出家众有些生活规定的遮戒,与善恶业报无关,只要如法忏悔便得清净,不会受后世果报的。所以,从“道德规范”、“因果业报”的观点来看,十善道比起其他律仪显得特别重要。而且比丘戒与比丘尼戒男女戒条有别,也有年龄与身体上等种种规定,不是人人都能受具足戒的。而十善道是性戒,属于道德规范,不受性别、年龄、身体等限制,是人人皆可受持的戒法。
  (六)十善道特重意业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
  “十善道,七事是戒,三为守护故,通名为尸罗波罗蜜。”(大正25.395c)
  十善道之中,身三、口四等七种是戒(尸罗);不贪、不嗔、正见等意三种善业是守护尸罗,共名为尸罗波罗蜜。乍看之下,身三、口四是戒,意三只是附属而已。但是‘大智度论’卷八十六云:
  “三毒[是]三不善道因;三不善道是七不善道因。”(大正25.663a)
  又‘大智度论’卷八十云:
  “慈业是三道,尸罗波罗蜜为根本,所谓:不贪、不嗔、正见。是三慈业能生三种身业,四种口业。”(大正25.624a)
  这里明白地说到“意的三善业才是尸罗波罗蜜的根本。”因为有意的三善业才能生身三口四等七善业,如果有意的三恶业(贪、嗔、邪见)的话,就能起身三口四等七种恶业,所以意念才是身口业的原动力,必须有善的意念,才能不起杀、盗、淫、妄等身口恶行,所以说三种意的善业是身口七种善业的守护者。又如果菩萨只是身口不犯,但意念不清净的话,也不能算是戒行清净。换言之,仅是身口清净的话,顶多只能称为“戒”(尸罗),但不能称为“尸罗波罗蜜”;如要具足“尸罗波罗蜜”的话,必须意业清净才行。
  有关“意念的重要性”与“十不善道皆由贪、嗔、痴而生”;“十善道皆由不贪、不嗔、正见而生”等,其实在‘杂阿含经’(卷37,1049经,大正2.274b)已有叙述,而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六(大正27,605c~606c)与‘俱舍论’卷十六(大正29,85b~86a)等论书中也有详细的解说。但是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虽然知道“意”的重要性,却不以“意”为戒的主体,而仅以身口七善道为戒。如‘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云:
  “声闻乘中说:身口业名为尸罗。”(大正26.110c)
  ‘大智度论’卷三十九云:
  “声闻人以身口不善业名为粗,意不善业名为细。……于摩诃衍中尽皆为粗。”(大正
  25.345c~346a)
  声闻人认为身口不善业是粗罪,意不善业仅是微细的恶而已;但是对菩萨来说,即使是
  些微恶念也算是粗重的罪业,由此可知菩萨持戒,是多么重视意念的清净。而五戒、八斋戒、
  ……与十善道等种种戒法当中,就属十善道明确地将“不贪、不嗔、正见”等意念方面的规范纳入戒条里面。因此以“十善道”作为尸罗波罗蜜的内容,正可显示菩萨不但重视身口清净,更重在“意清净”;也唯有意的清净,才能守护身口不犯;也唯有意的清净,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而不只是“尸罗”而已!
  四、持戒与破戒
  ‘大智度论’卷八十云:
  “菩萨有二种破戒:一者十不善道;二者向声闻、辟支佛地。与此相违,则是二种持戒。”
  (大正25.624c)
  如果菩萨犯了十善道,当然是犯了菩萨戒;而且如果菩萨不上求佛道,不下化众生,只想速取二乘涅槃的话也算是破戒。因为菩萨本来应以大悲心度化众生,如今退失菩提心只求自了,与菩萨精神相违背,故说“向二乘地”也算是破菩萨戒。又‘大智度论’卷三十九云:
  “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小乘人畏三
  恶道故,以十不善业为罪;大乘人以一切能生著心取相法,与三解脱门相违者名为罪。
  若见有是三业,虽不起恶,亦不牢固;不见是身口意是三业根本,是为牢固。”(大正25.345c)
  十不善道对小乘、大乘来说都算是罪业。如果小乘人持守十善道就算是持戒了;但是如果大乘菩萨持守十善道,却仍执著「我在行十善道,我有身口意等善业”的话,其持戒必不牢固,容易退转,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因此,菩萨不但不能犯十不善道,也要积极行十善道;而且光行十善道还不够,更要与性空慧相应断我执、法执,那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
  五、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
  前面说到十善道是在家与出家共修的法门,唯一的差别是在家众不邪淫,出家众不淫。既然尸罗波罗蜜是以十善道为内容,或许有人会认为,持守十善道就好了,还要守比丘声闻律仪吗?‘大智度论’卷八十在注解“住尸罗波罗蜜,取精进波罗蜜”一文时说到:
  “取毗梨耶波罗蜜者,住尸罗波罗蜜,多是出家人,时有在家者。一切出家人:(1) 得无量戒律仪,(2)具足四十种善道,(3)深入诸法实相,过声闻、辟支佛地。是三种戒名尸罗波罗蜜,在家者无无量戒律仪,是故不具足住尸罗波罗蜜。”(大正25.625c)
  所谓“四十种善道”是:(1)自行不杀生……正见;(2)教他不杀生……正见;(3)赞叹不杀生……正见功德;(4)见人不杀生……正见时,心生随喜。(注3)十善道各有(1)自行(2)教他(3)赞叹(4)心随喜故合计为“四十种善道”。文中说到要具足(1)比丘戒等无量戒律仪,(2)四十种善道,(3)深入诸法实相,超越二乘地,才名为“尸罗波罗蜜”。“具足四十种善道”与“过二乘地”是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都可以修得的,但是在家菩萨因为没有出家的无量戒律仪,故说“不具足住尸罗波罗蜜”。由此看来,‘大智度论’只是反对入二乘地而已,并没有废弃出家律仪,反而赞叹出家菩萨因具足无量戒律仪故,才能真正地具足尸罗波罗蜜。
  六、结论
  (一)十善道是在家、出家共学的法门,唯一的不同是在家不邪淫,出家众则是不淫。十善道适用的范围很广,随著修行者的发心善巧不同,所得的果报可通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善道可作为菩萨尸罗波罗蜜的内容,但如果只以“增上生心”或“出离心”来修十善道的话,不足以称之为菩萨戒。必须(1)发菩提心,(2)大悲心自行化他,(3) 与无所得性空慧相应,能具备此三者才可算是菩萨的尸罗波罗蜜。反之,如果菩萨犯了十善道,退失菩提心,向二乘地的话,就是破菩萨戒了!十善道具有多种特色,因此初期大乘经以它作为尸罗波罗蜜的主要内容,‘大智度论’
  列举了数项:
  1. 十善道是总相戒,总摄一切戒法,菩萨要圆满具足一切戒行,不能只是持守十个条文而已,举凡“加行、根本、后起”等一切,皆纳入戒法之中。
  2. 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其他律仪是不恼众生的远因缘。
  3. 菩萨的戒法是尽未来际,其他律仪仅是一日一夜或尽形寿而已。
  4. 即使如来未出世仍有十善道;而比丘戒等律仪必须存在于有佛时代,而且是处于恶世,众生有犯罪因缘时佛才会制定。由于比丘戒等律仪不是永远存在的,故称为“客”或称为“新戒”;而十善道于有佛无佛常有,故称为“主”或称为“旧戒”。
  5. 十善道是道德规范,属于性戒,与善恶业道有关,故不论在家、出家、受戒、不
  受戒,守之则清净,犯了就是污染,要受恶的果报。其他的律仪,有的是与性罪有
  关的道德规范,但有的是生活规定等遮戒,只要如法忏悔,不一定会受后世果报。
  6. 声闻戒重在身口,而菩萨戒除身口外,更重视意业的清净,而十善道中含有“不贪、不嗔、正见”等三种意清净,以之作为菩萨尸罗波罗蜜的内容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果只是身口清净而意不清净的话,不能算是真正的戒清净。唯有意念的清净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否则顶多只能称为“尸罗”而已,不足以称为“波罗蜜”!
  菩萨即使行十善,如果还执著「我在持十善戒,你们在破十善戒”的话,我、法二执未破也不能算是“尸罗波罗蜜”!必须与般若空慧相应,断我执、法执,才是真正的尸罗波罗蜜。
  十善道虽是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共修的法门,但‘大智度论’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出家律仪,反而赞叹出家菩萨因具足无量戒律仪,比起在家菩萨更能圆满具足尸罗波罗蜜!
  【注释】:
  注1:‘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大正27.583b~584a);‘俱舍论’卷十六(大正29.84c~85a);‘优婆塞戒经’卷六(大正24.1067a~c)。
  注2:佛十二年间未制戒:‘四分僧戒本’(大正22.1030b),‘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大正23.628a)。但年数有异说,‘摩诃僧祇律’卷二(大正22.238a)说“五年”;而‘善见律毗婆沙’卷五(大正24.708a)、卷六(大正24.713a)则说是“二十年”。
  注3:参阅‘杂阿含经’卷三十七.1059经(大正2.275c)。
  【参考书目】: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初版。
  (中华民国85年5月20日完稿于日本东京)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智度论》中的净土观(蒋义斌)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释安慧)

 一五九、《大智度论》语录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大智度论》略译初探(周伯戡)
 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六度相摄观——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 《大智度论》中“无生法忍”之初探(释悟耿)
 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六度相摄观(黄连忠) 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释印定)
 从僧睿的法身观探讨其与《大智度论》法身说之关系(释如嵩)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释安慧)
 《大智度论》中的净土观(蒋义斌) 《大智度论》在南北朝的流传及其影响(圣凯法师)
 从《大智度论》所引的文献探讨四悉檀(释圆融) 从《大智度论》看佛教的语言智慧(杨航)
 《大智度论》的“念佛”思想研究(龚晓康) 印顺导师《大智度论》笔记之特色与应用(释长慈)
 《大智度论》中的蜫勒与毗昙(萨尔吉)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
 《大智度论》在南北朝的流传及其影响 《大智度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