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心理学鸟瞰(惟海法师)
 
[佛教心理学] [点击:2741]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心理学鸟瞰

惟海法师

(下面片断是对惟海比丘五蕴心理学的节录)

  “佛家心理学,从知识智慧、体验精神两个侧面,以无明缘起和爱贪缘起为根源,建立价值心理学和批判的人生观,并进而概括为阿赖耶识缘起和业感缘起理论,以建立三世业果轮回理论,说明人生发展的历程及其因果。知、情两分及缘起,似乎是心理学性质的;人生观似乎是哲学性质的;而业果轮回似乎是伦理性质的。三世业果缘起理论,若排除伦理性,又似乎是一部发展心理学。看上去,佛家心理学分支烦广,但在佛教,这是统一的,是人生觉道之所由。佛家心理学如此繁广,但可以用一种概观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

  “佛家心理学,可分为求真与致用两个部分。求真的心理学,是基础心理学部分,如蕴处界三科之类;致用的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如食论、业果轮回论、解脱论。有关理论,可以参考现代心理学与哲学分科予以概观分判。列表如下:

  ┌机能心理学——五蕴论

  ├现象心理学——心所论,如百法明门论

  ┌基础理论┼要素心理学——处论、界论

  │    ├过程心理学——缘起论

  │    ├生理心理学——根本识理论、一味蕴理论、根边蕴理论、阿陀那识理论、阿赖耶识理论。

  ┤    ├发展心理学——轮回论、相续论、食论、业力论。

  │    └生命心理学——处理论、烦恼杂染理论、轮回理论等。

  │    ┌认知心理学——发智理论、般若理论、唯识理论。

  └应用理论┤

  └人生觉道心理学——无我论、禅修理论、解脱论。

  在机能心理学方面,五蕴理论,给出了一个心理机能系统,建立了一个系统模型。凡是属于基础领域的所有理论,都可以在五蕴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五蕴是一种范式理论。这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创立的理论。

  现象心理学方面,以心所论为代表。以心所有法的形式,观察基本的心理现象,并进行归类,试图归属于一定的机能体系之下。这种理论,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并不盛行,但在某些部派佛教中得到独立发展,并以王所相应的理论形式反映心理现象与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相应理论,是一种普遍的哲学思维产物,指现象与本质、功能活动与机能主体之间的对应符合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理则,北传佛教中有“相应因”,南传佛教中有“相应缘”,瑜伽行派更广说“相应”以为自己的标志和根本原理。瑜伽意即相应。这种理论,企图自下而上地建立统一的心王,但由于脱离了五蕴体系,缺乏统合的有效模式和体系性,虽然拓宽了心理现象的观察,但丢掉了整体的把握,最后漏洞百出,散漫无归,几乎葬送了佛家心理学。目前只能作为入门参考。

  要素心理学方面,以处论、界论为代表。界论,主要按认识论的三要素观察知识活动的一般原理。三要素是能缘、所缘、缘得。即根—境—识三,如眼色为缘能生眼识。能缘,通俗地讲是根,正确地讲,是认识的主体。能缘,又称能量,释迦牟尼佛以界为论,部派佛教中下则以根为论,上则以智为论,称为能量智。后学所存在的问题是:脱离不了、能缘者或量者的实体论倾向,而界理论没有这种过失。所缘,又称所缘缘、所量,又称境界缘,通俗地讲为客尘,上则称为境界缘、唯识境。大致地说:只要能摆脱客在实体观念,准确地把握境界的感官属性,就符合佛家的理论。这与现代存在哲学、心理意义上的现象论、心理基础研究,是完全一致的。缘得,即认识结果,如知识、观念,为量果。缘得理论,重点观察认知的获得过程,不同时代的大德运用禅观内省,仔细观察过呈现、思维、排除与遮返、印合、决定(再判断)、理解、新知、重认等心理过程,非常精细,产生了佛家哲学中最深邃的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印度哲学。这些理论中的相当部分,在近代西方哲学理论中被重新发现。界理论,作为认识论哲学,在释迦牟尼佛那里,是被优先重视的,原因在于他认为可能通过智慧解决人生问题。在《杂阿含》中,释迦牟尼佛常说:“我以知见得尽诸漏,非不知见。”通过认识论的智慧道路,可以“不修方便,随顺成就”(《杂阿含·蕴颂》第46经),是利根顿悟法门。界论的传统,到二至五世纪期间,直接演变为量论与逻辑哲学,其成熟的形态,在上世纪末才通过藏文转译到汉地,现在刚刚开始。但现代佛教的体制、人材、精神、意志都不足以追领世界先进思想,正在无可挽回的继续衰落下去,对这些理论的继承也难以胜任,更不用说发展了。处理论,是从生命角度观察人生精神体验,基本理论是内外入处感应相入,构成心理体验和精神活动。处理论,主要说明体验的染净,特别重视情渗漏。部派佛教面临着一般的社会需要和比丘修行的现实,把处理论提到比界理论更优先的地位。菩萨大乘,在心理伦理标准上,与声闻不同,他们认为体验方面,对小根基的人为染污,但对菩萨不为染污,菩萨的染污主要是无明。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处理论是得不到充分重视的。但精神卫生的主要问题,还是在感应体验方面,处理论仍是现实修心养性和医学心理学的重点。因此,释迦牟尼佛对界、处的要素分析,不仅是要素心理学的一个代表,也奠定了按系统分科研究的基础。

  过程心理学学,以缘起论为代表。缘起论所研究的是心示传续、联结、环节、关系、条件、程序、规律。上章已作了介绍。释迦牟尼佛不仅建立了心理缘起的理论模型,用缘生缘起解释心理运动的过程,而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佛家特殊的哲学理论——缘起论。缘起论,被视为正法的标志,后世发展也最丰富。佛家应用心理学,几乎都是以缘起理论为号召,而且确实以缘起思想为理论工具。

  至于心理生理学,在佛家一般是不正面宣传的,原因有二:一是担心凡夫以身为我而随入身见。二是心理的生理基础的确对古人来说,是个难题。但事实上,释迦牟尼佛本人就借鉴了当时的医学成就和东方自由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理论建立考虑得比较深细。如界理论,稍有偏离就会变味。释迦牟尼佛并不把五蕴系统看成是纯色身的(物质的)或纯精神的(心的、名性的)。在六根六处理论中,明显是以身根统全心理功能的。在他建立的缘起论中,就以“识”为根本,实质上就是一种身心和合体。识与名色互缘,是最早的根本识—转识互变模型。后世不正面说是身心和全体,或名色和合体,自释顾虑在于“我于凡夫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如犊子部说有非离蕴即蕴的有情生命体,就被内部攻击为“有我”,几乎被视为外道。但和合的生命体,在不同部派同,一直若明若暗地存在,而且各以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在进行理论建立。如主要活动于东方大众部,就说有“根本识”,这与释迦牟尼佛的识与名色互缘理论可说是后先相随的。还有“一味蕴”理论,说无始以来(与生俱来)身心展转和全,一味而转。“根边蕴”理论,即以“一味蕴”为根本,说五蕴都由此变现,无异于说心理机能活动由一种身心和合体变现,与根本识与转识二分且互变的理论,思路相同。正量部承认有一个“无始始来界”,据说是根本佛教中就存在的理论。犊子部建立“不可说我”,以解决身心统一体问题。还有穷生死蕴,实以可见的生命体的一期存在为本。《解深密经》提出阿陀那识是执持生命和身心体验(执受)的根本。无著建立一个阿赖耶识为种子识,为储存名言、业力、烦恼等种子的库藏,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种子识是所知依,意谓大脑是认知活动的生理根依。弥勒主张有根本识和转识,后来唯识学派就用种子与现行互变,来说明这种心理现象与心理机能体之间的关系,几乎恢复到释迦牟尼佛本人所说的识与名色表征相互为缘的理论模型上去了。至于那个识体的本质是什么,佛家没有人认为有一个纯精神的实体,而普遍走向生理学路线,有部等部派在研究色根时,就提出了“细色根”的猜想,以区别粗显的肉体器官。特别是“内法处”的实质是什么,大都按“细色根”的思路认为是一种精微不可见的微妙细色。近代佛家直接把这个理论理解为神经和大脑。这些心理生理思想,看来非常驳杂,但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也有少数从纯哲学的角度建立这种生命的统一体,称为如来藏或如来藏心,但那只是顺应玄学家的方便,在务实的佛家心理学派中,没有地位。佛家心理学思想的吸引力之一,就是包括心理生理学思想在内的科学精神。

  以五蕴机能体系为统摄,运用心理现象和要素分析为具体内容,实现心理过程一般规律的总结,并且把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也纳入缘起体系,这是释迦牟尼佛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实态。在《阿含》中,时常可以感到这种理论形态。应用心理学,在释迦牟尼佛,是从食理论、谛理论、缘理论、道品理论为具体内容而展开的;后世的发展,有专科分化趋势,但都紧密地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现代观之,佛家的应用心理学,主要有:心理发展原理、心理生命原理、认知原理、人生觉道原理等,侧重于个人安心立命等人生应用。

  心理发展原理,现代属于发展心理学。但古代佛家的心理发展思想,是以轮回论、业力论、相续论、食论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最早是瀑流论、食论,其后是业力论、轮回论。佛家心理发展观,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身心不二,认为心理的发展变化与心理的发展变化相关的,从婴幼儿时期心识智慧增长,青年达到顶峰,到老年精神下衰。这个观点,在现代先天智能的研究中,已得到证明。二是有阶段性,大致的阶段划分,是从经验获得的。三是对发展的因素,多结合人生伦理来讲,阐明因果关系,以便对修养和人生自我改造有指导作用,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就是业力与修行。善业修养的教诲,所重视的是后天因素对人格完善、人生圆满的价值。论毕生心理发展,各家立足点虽不同,但相续论是贯穿始终的,如一心相续论、穷生死蕴论,都是指终生性身心发展变化。结合业力论述三世因果,无非是从现在得失悟昨日之是非,以儆当来。佛教本是无常论者,主张人生是一个相续之流,目的是实现人生自主,不被漂溺。

  生命的心理原理,主要从生命的侧面观察人类精神活动,中心问题是三个:一者需要,如食、色、睡眠,非理需求则沦为贪。二者情感,如爱、嗔、慢,总是烦恼,是引起精神不安的主要原因,都是被批判的。三者动机,如希望、愿欲、意志,都是有为,总会起惑造业,感生当来后有果报,是招致苦报的原因。其要旨在于说明低级生命的存在,是受三毒五盖支配的,充满了蒙昧(无明)、不净(杂染),应当觉醒、升华、超越之(心解脱)。从其基础理论来看,说明生命问题主要业力与入处理论为中心,在五蕴体系中是侧重于以受蕴与行蕴系统的。出路是心解脱,即消除烦恼障、业障、有为障,实现精神解放。这是讲究伦理道德修养的,特别强调厌离不正当嗜欲、化解情欲和端正动机,从而“自净其心”、“自净其志意”,实现精神升华。如律藏所说:“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清净,是大仙人道。”总之,以生命净化为特征。一般来说,对心理体系性的知识要求并不高,有点常识性心理知识即可。事实上,其一般论述和修养教导,也不出常识心理学范围。有关理论中的深隐部分,通常以随眠理论及阿赖耶识等理论说明,但由于其表征不明显,在意识领域中往往是非意识的(随眠的),故在理论上清晰度不够。对高级的生命感受和体认,其现象和机制,虽然有随眠等理论,但在传统佛教中论述还是不如其认知理论发达。实质上,生命心理学原理,总是接近于生理一方、接近体验一方,属于精神意识方面,传统称为“情识”,与知识智慧是不同的侧面。现代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也主要是生命心理学领域的。佛家的生命心理学中,爱缘起、三毒五盖理论、随眠理论,是成型的,目前还有参考价值。

  认知的心理原理,古代佛家有广泛的观察。从释迦牟尼佛的界理论开始,中经部派的智理论、初期大乘的般若(慧)理论,大乘有宗的唯识理论,最后为量论与逻辑哲学。在释迦牟尼佛提出了心、境、识三分观察的方法论,还明确了识身、外境界相与外境界的区别,为后世认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视为方法论与基础理论奠基部分。根本佛教和部派佛教中对智慧的专论异常丰富,广泛研究了现智、比智、干慧、决定智等内容。般若经专重于慧,对知识的性质、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一切相智及慧、开悟的心理过程与规律等,有充分的研究。部派与般若经的智慧理论,是有独到观察而在现代还没有充分发掘的理论,可视为智慧现象和规律的理论。部派佛教和大乘中,还对二重实在、二重真理与名言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假施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是属于知识论的部分。唯识学派对所知依、名言种子及其储存者藏识,都是有名的理论,这是属于认知的心理过程理论。到陈那、法称,继承佛家传统的认识论和因明理论,凭借其深刻的内省,从自悟比量入手,从认知的心理过程阐明逻辑原理,建立了系统的逻辑理论,这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点应用领域。认知心理学在佛家,有其更重要的应用领域,即菩提道中以知尽漏,以智慧得解脱。慧解脱,是二种解脱之一,是通过慧根慧力、诸法抉择、达到正知正见正思维等而实现的,而逻辑不过其手段之一。慧学,主要就是认知心理学在佛家应用领域的方法论、实践论的展开。如果不局于一点一家,我们可以看到佛家已对认识心理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只要稍加整理,就可建立一个佛家认知心理学的体系。

  人生觉道的心理学,是佛家心理学的龙睛所在。佛教研究心理学,旨在解决人生问题。反过来说,欲使解决人生惑恼的教义、理论和方法,有可靠的基础,必须研究心理学。用现代的语言讲,就是通过心理学研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可是怎样才能打破蕃蓠,建立起新的人生世界观,这是关键问题。看来是个方法问题。可是,方法论的经验基础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佛家心理学的根儿,就在这里。佛道方法论的经验基础,乃至整个教理教义的经验基础,就是释迦牟尼佛苦参后的大悟经历;佛道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乃至整个佛家心理学与教理教义都源于释迦牟尼佛彻悟后的洞察。释尊的洞察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心理有其机能系统,他命名为五蕴;心理活动与心理生理之间有识与名色互缘的关系;心理活动过程有缘生缘起规律;人人皆有可觉悟性,即佛性,但住被无明、烦恼、妄想和业力、自我意识等束缚,不能自觉开悟;这些束缚总称为阴魔,通过修行和参究等方法,可以打破五蕴旧有结构,得到精神解脱和智慧解脱(心解脱与慧解脱)、心慧双解脱乃至获得关于解脱的知识与观念(解脱知见)。解脱所证,被称为人生觉道的道果,这种道果的现象与原理,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理论予以说明。并且运用这种心理学理论,可以针对当机开设出可靠修养修行方法。最有特色的是无我论,这是打破五蕴突破自我意识后的所见,用现代科学哲学的思想诠说,就是对生命与客观世界,都不允许预设客体。人生的最高实现,是以无我、自在、大慈大悲的无住涅。这是打破五蕴后的自然成就,余后就是对众生的无尽奉献,名为法身事业,其文学象征为倒驾慈航。总之,佛家在用心理学来阐明教义教理,也在用心理学建立菩提道,并以心理学作为佛道实践的检验标准。

  以上,对佛家心理学大系作了总观览。可以发现,佛家心理学似乎也是一些心理学共通的东西,不过对人生修养问题比较重视,纵有价值,尚不足以说明其独具特色。现代心理学进展神速,在众多具体领域已超过佛家心理学,也许已有理论就能说明佛家理论所论及的相关问题,或许不久将来能发展为同等的应用,甚至远远超过。且观现代心理学界的人华会聚,加之种种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的利用,岂是目前佛教所能望其项背者耶?佛家心理学除了借宗教以苟存,有何前途?且慢,佛家在如此古老时代有如此心理学成就,岂无独擅之场?佛家心理学的趣向,是由知识而进趣人生应用,其哲学性、伦理性、修养性、进趣意向都强烈而鲜明,所以有教化的性质而以此树立理性信仰。佛家心理学的目的,虽然泛泛地说是以心理学解决人生问题,但其终极是解脱五蕴、实现转依、人人成佛。这是其他心理学所不讲的,也是其他宗教所不讲的。如所前所及道果理论,并无第二家言及,其深刻洞见,实别有所恃,或许非寻常归纳统计反省实验所能达到者。佛家自在独擅之场,内明与开悟是也。内明者何?开悟者何?

  内明adhyātma-vidyā,在梵语中的原义为有关神我的学问。但佛家内明不同此义,一者佛家是东方文化,不属于婆罗门文化体系,也不源于梵文典籍,其主旨与婆罗门不同;二是佛家为无我之教,不承认有神我。因此,内明在佛教中具有与外道“内明”不同的含义。佛教的内明有广义、常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内明,指佛家的教义教理之学,与“佛法”同义。如《瑜伽师地论》卷38云:“诸佛语言名内明论”。常义的内明,但取朴实的字义,指关于精神主体的学问,即佛家的心理学。如蕴处界食谛缘处非处七善巧等。狭义的内明,特指佛道心悟。如《大智度论》说:“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

  在心理学意义上来区分内明与外明,可用四句料说明:内明中的内明、内明中的外明、外明中的内明、外明中的外明。内明中的内明,指研究主观自我认识的学问,即佛道。佛道的核心是心悟,心悟是感性的,以意官为信息拾取门径,故佛道是心理学中的心理学。内明中的外明指客观认知为主的心理学,如认识论、思维科学等。客观认知,是理性的,以五官为信息拾取的门径。外明中的外明,指客观知识,如自然科学。外明中的内明,指科学哲学,研究客观世界的知识形式的学问。如知识论、逻辑哲学等。内明中的外明,是以心理为基点而走向客观世界,形成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哲学,如认识论;外明中的内明,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点而走向其认知主体,形成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哲学,如知识论。

  佛家最狭义的内明,特指心灵的领悟,又称佛道、觉道,如佛教最初的“夜睹明星而悟道”及“三明达”等。根本是破除精神主体的幻觉,在理论旨趣和实践途径上,都与竭力论证神明主宰之存在的外道,完全不同。特义的内明,指最狭义的内明,即内明的内明,如禅宗以心为“宗”,佛教以心悟为特义“宗教”,这与外道以人神关系为宗教,形成鲜明的对比。佛道,作为内明中的内明,是从以心理为对象进而开拓到心灵主体的自身,特别是对心灵的自我意识进行深入探索,从明悟人生。这是以意官为中心的研究,是心理学中的心理学,是致力于人类自我理解的法门。虽然内明的内明,不脱离普通的心理学,在侧重点,在研究心悟,即人类自我的理解,故说“内明畅究五乘因果妙理”。

  内明之内明,即是开佛心宗,悟达觉道。这是不共的。一般知识可能通过传授闻解而获得,但那只是干慧。心宗之道,不干授受,虽实无所得,却必须亲自到达。东说西说,总是不相干的。一大藏教,都没有说着一个字,何况本书世慧俗谈。但说到这里,说不出也得要说。下面就找几个话头,扯扯葛藤,权充现代心理学禅。谅我者,视为学界聊斋可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刘秋固)
下一篇:佛教的心理学(唐仲容)

 佛教心理学的二十六原则 佛教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摘录 目录 佛教心理学 第一节 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佛教心理学 第二节 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佛教心理学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佛教心理学 第六节 佛教心理学与文艺创作 佛教心理学 第七节 讲经说法与宣传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第八节 罪犯改造及“事业法” 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佛教心理学(陈兵) 佛教心理学 Buddhist Psychology
 佛教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周宏)
 佛教心理学鸟瞰 佛教心理学——“缘起模型”初探(赖贤宗)
 浅谈佛教心理学说中的理想人格构建(吴建云) 《佛教心理学》前言(陈兵)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