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的心理学(济群法师)
 
[佛教心理学] [点击:3008]   [手机版]
背景色
佛教的心理学
  济群法师
  上次讲《佛教的世界观》,主要是围绕如何解脱人生的痛苦来讲。人们因为不了解世界,所以才产生许多烦恼和痛苦,不能得到人生的解脱。但是从解脱的意义上来说,还有比认识世界更为重要的,那就是认识我们的心灵。解脱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表现。在佛法中,讲到从众生到成佛的种种心态,比如善与恶,迷与悟,染与净,这些都是心的表现。所以,了解心灵对修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心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哲学和宗教对心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心体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灵魂。另一种认识与此正相反,认为心是物质的产物,除了物质以外,没有另外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说人一旦死了,心也就不存在了。所以,通常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如灯灭。”前一种认识是常见,认为心是永恒的、独立的;后一种认识是断见,否认心的独立意义,认为心只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用唯物论者的观点来说,就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随着物质的变化,心也就消失了。以佛教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我们的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念念生灭就像流水似的变化无常。另外,心的产生确实需要物质的基础。比如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这些意识的产生确实都离不开物质。但是物质本身仅仅是产生的外缘,心还有它自身的因。比如说看见好的东西,有的人可能就会起贪心,有的人却不会,有的人贪心大一些,有的人贪心却很小。就是说贪心的产生和外在的物质确实有关系,但却不是绝对的关系。原因就是有的人本身贪欲心就重,有的人本身贪欲心就很小。所以,物质并不能决定心的一切。从佛经对心的解释来看,佛教对心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心是缘起的
  心是缘起的,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内涵。在《佛教的世界观》里面,我们已经讲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的,也就是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备的结果,作为物质现象,它们是缘起的;作为精神产物,同样也是缘起的。比如说眼识的产生,佛教讲需要九种条件:光线、空间、距离、眼根(眼睛器官)、种子(能认识事物的内在因素)、作意、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耳识的产生需要八种条件。总之,每一种认识的产生都需要众多条件的组合,而且每一种认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眼识,如果缺少光线,眼识就无从产生。耳识如果缺少声音,耳识也无从产生。所以,佛教认为心不具有不变的内涵。从这个意义讲,佛教否定灵魂,否定神我。
  2、心的活动是复合的作用
  以西方的某些宗教和哲学来看,认为心的一切活动都是灵魂的作用,这就是一种单一作用的认识。佛教认为心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佛教对心理活动分析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五十一种心所,其中讲到当我们起贪心的时候,是贪心所起的作用;当我们起嗔恨的时候,是嗔恨心所起的作用;当我们记忆的时候,是念心所起的作用。就是说我们的心的活动是由众多作用组成的。
  3、心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
  佛教非常注重对心的要素的分析。在佛教的许多经论中,最早期的像《阿含经》,我们经常可能看到五蕴这个概念。五蕴就是把我们生命体分为五种要素。这五种要素其中一种是属于物质的,就是色法。其它四种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的。受是感情,想是表象,行是意志,识是统觉。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分析。佛教还有部经典《俱舍论》,把统觉方面列为一种,另外的心理活动分为四十六种。佛教之所以把心理活动分析得这么详细,就是为了说明不管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都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破除人们的我见。
  4、心是流动的经过
  在佛教中经常用流水来比喻心态。在《楞伽经》中,比喻我们的精神领域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就会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佛教认为我们的心态就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前念不是后念,前念刚过,后念又起。所以,佛教说心的延续为等无间缘。佛教对心的这些看法与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结构主义有很相似的地方。但西方的这种心理学对心的看法只是表面的,佛教对心的探讨却有更深更复杂的认识。佛教通过禅定所反省到的甚深微妙的心理是西方心理学家所无法想像的。佛教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这一层。
  二、身和心的关系
  作为有情生命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生理,一个是心理。生理和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很多人都不能够正确认识,包括现代的哲学和心理学也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解释。佛法对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看的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三点:
  1、认识非感官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认识是一种感官作用。比如认为,因为眼睛,我们才能看见东西;因为耳朵,我们才能听见声音;因为鼻子,我们才能闻到气味。佛教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认识事物确实需要有感官作为基础,但认识的产生却需要多种条件。感官只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之一。比如人的眼根坏了,肯定不会产生眼识;耳根坏了,肯定不会产生耳识。但眼根和耳根仅仅是一种缘,而真正能够认识的是识,是精神作用,而不是物质作用。我们的感官是一种物质,就像照相机一样,它虽然有照相的功能,但真正能够照相的还是取决于人们意识作用。因为感官和识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往往分辨不清。佛教有部论典《八识规矩颂》,在这部论典中说到:“愚者难分识与根。”是说我们这些愚痴的人很难分清什么是认识,什么是感官。
  2、意识非物质产物
  我们通常都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意识是物质进化过程中最高的产物;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意识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的存在要依赖色身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死亡了,他的意识也就从他的肉体中消失了。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意识的产生与我们的感官有密切的关系,容易造成我们的误解。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都容易让我们误以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的确需要感官这种物质基础,但是感官仅仅是产生意识的缘。佛教有部论典《喻伽师地论》,其中说到我们人在投胎的时候,我们的中阴身阿赖耶识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父母的遗传基因。我们的阿赖耶识和父母的遗传基因配合在一起时,才构成生命最初的因素。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无始以来精神活动的延续,所以我们现有的生命,也只是无始以来生命洪流中所起的一个浪花。这个浪花必然会受到整个生命洪流的影响。就是说我们现有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固然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但是先天遗传作用更是根深蒂固。比如说你前生是搞艺术的,这一生你对艺术就会很有领悟力。你前生如果是学哲学的,这一生你学哲学就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你前生什么也没学过,这一生你才开始学习,在学习上一定表现得很笨。就如有天赋的人下一分功夫就能学得很好,没有天赋的人要用十分的功夫才能学好。因果还是平等的,因为没有天赋的人这一生所用的功夫,有天赋的人前生已经用过了。所以,苏东坡说过这样的话:“书到今生读已迟”。
  3、身心互相依赖
  身体和心灵是相互依赖的。但是一般人往往片面地认为身体更为重要,认为身体的好坏能够主导心态的好坏。色身的好坏确实能够影响到心灵,但并非主导作用,因为心灵的好坏同样会影响身体的好坏。如果一个人的心情糟透了,他的身体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相反一个学佛的修行人如果身体不好,并不一定影响到他的心灵。人生的苦有两种,一种是身苦,一种是心苦。对我们凡夫来说,身苦必然会影响到心灵。如果身体一不好,马上心里就会感到难受。但如果是一个已经解脱了烦恼的修行人,他的身体再痛苦,他的心灵还是很自在的。在佛经里记载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位比丘尼已经证阿罗汉果,她在树下修禅定,被一条毒蛇咬伤了,毒液马上遍及全身,但她非常安祥地走到僧众面前告假说:我马上就走了,我的身体已经中了蛇毒。于是往那里一坐就走了。对一般人来说,身体若处于这种生死攸关的境地,恐怕早就六神无主了。但是对一个有修行的人来说,不但身体的好坏左右不了他,就是至关生死也左右不了他。因为他的心已经在他自己的把握之中了。所以说,身体不好并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能造成心灵的妨碍,相反如果心情不好,肯定对任何人的身体都会有所损伤。也许有的人身体很健康,心情稍有不好时感觉不到对身体的伤害。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压抑、苦闷,当身体发生病变感觉很痛苦时,后果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心情对身体的影响是渐渐的不知不觉的。
  另外,从生死来看人的色身,我们也能够感觉到心对色身的重要。人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色身会走、会动、会说、会笑,生机勃勃。一旦人死了,简直与木头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不仅仅是表面上色身败坏,而是阿赖耶识离开了色身。人活着的时候,会说、会笑,充满了生机,就是因为阿赖耶识执持我们的色身。一旦阿赖耶识离开了色身,我们的生命马上就宣告结束。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讲了佛教关于身与心的关系,我们一般人片面地认为认识是感官的作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心灵依赖于身体,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是因为我们对精神领域没有进行深入了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释心、意、识
  我们探讨精神领域,必须要先了解心的主体。心的主体在哲学上通常称为意识,在科学心理学上称为统觉,在佛教的理论中经常用三个名称:心、意、识。心、意、识这三个名称,在佛教中有时把它们区分开来,有时没有区分。因为这三个名称的定义非常暖昧不易区分。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名称进行解释。
  1、识
  识,是了别义。就是能够明了识别。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认识。比如眼睛对色的认识,耳朵对声音的认识,鼻子对气味的认识等等。我们认识的感官有六个,我们所认识的境界也有六种。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取决于我们能认识的感官,我们有多少感官,就有多少认识。佛教把六种感官所能产生的认识称为六识,这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大乘的唯识宗中,除六识之外又讲到七识、八识。第七识是末那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2、意
  意,是思量义。就是能够思量、思维。意也称为意根,它的作用就是作为前六识生起的依止。佛教里面讲依意生识,也就是说我们前六识的产生有它的精神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意根。有了意根之后,才能产生意识。意根和识的关系是一种能生所生的关系。
  3、心
  心,佛教讲的心是指精神,心具有积集义。心是怎样表现的呢?比如六识向外取境,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当六识对外取境时,同时就会留下影象积集于内,这就成为心。心的内容有多少,取决于六识对外境的攀缘认识。就是说我们的六识与外界接触越多,心的内存就会越多。
  心、意、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识是从认识的角度而言,意是从能够产生认识的角度而言。识产生之后马上就会消失,因为识是念念生灭的,即佛经中所说的刹那生灭。但是识灭了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会在我们的精神领域里面留下影象,这种影象的积集就是心的表现。
  四、唯识宗对心的分类
  佛教对心的分类最透彻的就是唯识宗。唯识宗对心的主体的分类,主要建立在八识的学说上。下面我分四个层次来说明八识。
  1、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这五识我们比较容易感觉到,但它们的作用非常有限。佛教认为前五识在认识境界的能力上属于现量。什么叫现量?现量具有几个涵义,一是现在,它所取的境界是现在的境界,过去或未来的境界对它都不能产生作用。比如我们眼睛的作用,必须是当前的现象才能看见。二是现前,就是眼前的境界对它才能产生作用,其它地方的境界对它就不产生作用。如果是意识就不一样了,意识可以想像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或是遥远的事情。三是无分别,就是对任何现象不会区分好坏。四是无名言概念,就是对任何事物不会产生名言概念。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茶杯,知道它是茶杯,这已经不是眼识的作用,而是意识的作用了。所以五识的认识作用只属于现量,这种现量有些类似于逻辑学上所说的直觉。量,有判断理的意思。如果我们仅凭直觉,没有加上错误的经验,直接地去认识事物,就属于正现量;如果我们不是凭直觉,而是掺杂了错误的经验去认识事物,这就属于非量了。所以说现量的能力仅仅停留在直觉上。前五识因为它们有限的能力,因此只起一种观察世间的作用。
  2、意识
  意识是我们人的第六识,它在我们的精神领域里面表现最为活跃。通常哲学上所说的意识,类似于我们佛教所讲的这种意识。意识与前五识不一样,它在认识的能力方面具备有三量:现量、比量和非量。现量就是一种直觉,它是与前五识同时产生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过去之后,就不属于现量了。这时,第六识就出现了比量。比量就是一种推理、判断。比如说我们看到对面浓烟滚滚。我们就会判断那边是不是着火了。这就是一种比量。比量又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正确的推理就称为比量,错误的推理就称为非量。
  以上谈了第六识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下面谈一下它所缘的境界,即第六识所认识的境界。第六识认识的境界有三种:性境、带质境和独影境。性境,就是真实的境界。也就是所认识到的境界与事物本来的面貌是相一致的。带质境,就是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难免要带上我们的经验、情绪,这样所得到的认识已经不纯粹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而是我们的意识所重新构造出的一种影象,但是这种影象又是建立在事物客观的基础上。独影境,就是没有客观对象的基础,仅凭想像所得到的认识。比如你躺在床上,想到遥远的家乡,想到亲戚朋友等等,这时你的意识就像放电影似的一个影象一个影象闪过。这种纯粹思维活动所得出的影象,佛教称为独影境。意识所认识的境界主要有以上三种类型。
  意识从它的伦理性质方面来说,也表现有三个方面:善、恶和无记。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活动有时受好的念头支配,有时受不好的念头支配,也有时受不好也不坏的念头支配。所以我们的意识从伦理性质来说,它是变化不定的,有时是善念,有时是恶念,有时是无记的。
  意识从它的性格方面来说,属于多变的性格。它的多变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伦理性质方面,它有时善,有时恶,即表现为多变性。另外,从情绪上来说,它有时痛苦,有时快乐,有时优伤,有时欢喜,也表现为多变性。所以说我们的意识在性格方面是多变的。
  另外,意识在作用上也表现有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决策,判断。比如我们判断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我们判断该去什么地方,该走哪条路,这些都是意识的作用。二是造业。就是说干坏事干好事,这也是由意识决定的。从意识到完成,这其中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审虑思,第二阶段是决定思,第三阶段是动身发引思。比如干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该怎么干。然后是己经确定下来怎么于,接下来就是着手去做。这就是完成一件事情意识作用的三个步骤。三是转迷为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流转生死干了许多坏事,造成许多痛苦,这些都是意识造成的。我们要想了脱生死成佛作祖,也是要靠意识。我们平常为什么会干许多坏事?原因就是我们的意识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认识。如果我们要想改变我们生命的状态,就要从认识上着手。如何改变我们的认识?就要学习佛法的道理,对这个世界重新认识,重新考察,以打破我们原有的对这个世界的执著。只有打破我们错误的执著、错误的认识,才会断除我们的烦恼,解脱我们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想改变生命的状态,要想修行、解脱,就要靠我们意识的正确分别。有些人一学佛法,一听别人讲到分别比较的话,就说,看你又分别了。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要分别,好坏不分别,善恶不分别,还怎么修行呢?佛法所讲的不分别,是一个人真正修行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对快要见道之前的那种境界不能分别。除此以外,还是要分别的。尤其对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要从分别下手。首先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善恶、是非,如果连善恶、是非都区分不了,还修行什么呢?所以,意识在学佛中,在修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末那识
  末那识在唯识宗中为第七识。“末那”译成汉语为意,有思量的意思。末那识比第六识的意识更深一层。如果按西方心理学来判断,末那识已经进入潜意识的范畴。我们讲的前六识是表现在外的,所谓意识就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我们讲潜意识、无意识,就是我们感觉不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末那识,以及我们下面要讲的阿赖耶识,都是我们一般人所感觉不到的,所以可以归为潜意识的范畴。
  从末那识的认识能力来说,它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在佛教把它称为非量。它所认识的境界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的,从无始以来的过去一直流向无尽的未来,但末那识却把它视为我,视为长恒不变的。所以一些宗教或哲学把阿赖耶识视为永恒不变的灵魂,视为神我,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天到晚都生活在自我感觉之中。
  末那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作用,把阿赖耶识错误地执以为我。第二种作用,是与四种烦恼相应。这四种烦恼是: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就是对自己不认识。我们人生内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自己不认识,所以西方哲学的最高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我见,因为对自己不认识,所以执著自我。总是我怎么认为,我的见解,我的思想等等,总以自我的观念作为一切观念的标准。尤其是一些比较有学问、有特长的人,我见特别重;相反一些没有特长、没有学问的人,我见倒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一般来说又缺少智慧。我爱,人最爱的就是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认识等等。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很可怜的,基本上都在为这种自爱所奴役。为自我的欲望、感情和身体的种种需求而劳碌不堪。我慢,就是谁都瞧不起,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这也是在一些有特长的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特长的人确实有不同一般人的长处,但却不是他自我感觉的那样。末那识因为与这四种烦恼相应,同时会影响到前六识,所以它就成为前六识的染境依。我们前六识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自我感,就是由于末那识的影响。
  第三种作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忘相。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产生两种执著,一种是我执,一种是法执。我执就是执著自我,比如我喜欢,我讨庆。法执就是执著于相,比如做了一件好事,总是记在心上,这就是著相。
  4、阿赖耶识(第八识)
  在八识中,阿赖耶识是起主导作用的。前七识所产生的活动都是以阿赖耶识为依止,为基础的。我们还是以大海为比喻,阿赖耶识就像大海,前七识就像波浪。波浪不能离开大海,波浪却能影响大海。“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储藏着我们生命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经验、信息。比如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记住了很多东西,是怎么记下来的呢?如果按现代生物解释,认为是储藏在大脑里面了。佛教却认为我们生命的信息是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所以阿赖耶识又叫藏识。
  阿赖耶识与前七识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前七识都是有间断的,阿赖耶识却永无间断。比如眼识,睡觉的时候就停止了活动。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这样,总有间断的时候。所以佛教讲:五识随缘起。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眼睛会看着饭菜;旁边若有人说话,耳朵会听;饭菜的香味,鼻子会闻,舌头会品尝;如果天气很热,饭菜也很热,身体也会感到很热。但五识并不一定都能同时产生作用,这要取决外在的条件。外在具备有几种条件,就会有几种识产生作用。意识相对前五识来说,间断更少一些。佛教讲,意识有几种情况下不发生作用,比如一个人突然晕倒不醒人事了,这时意识是不产生作用的。还有我们睡觉时,如果是作梦,意识还在活动,阿赖耶识会把许多东西翻腾起来,这种意识叫做梦中意识。如果我们睡眠很沉,无梦,这种时候意识就不起作用了。还有就是修道的人,比如有人入无想定(外道的修法),有人进入灭尽定(佛教的修法),这时意识也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痛苦都是因为意识太活跃而造成的,所以他们便专门用一种方法把意识止灭住。意识活动虽然有间断,但是生命还在延续,这就是因为还有一个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在起作用,阿赖耶识是永无间断的。
  阿赖耶识与不灭的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所谓灵魂,是指一种长恒不变的、单一的存在。阿赖耶识却是缘起的,是相似相续如流水一般刹那生灭的。而阿赖耶识在生命的洪流中不断地在调整,不断地抛弃一些东西,又不断地吸收一些东西,所以阿赖耶识的内涵不断地在改变。总体而言,阿赖耶识的内涵有两种,一种是杂染的,另一种是清净的。比如一个人生命层次的高低,也就是人品的好坏,就取决于阿赖耶识。如果一个人阿赖耶识的内涵中杂染越多,其生命层次就越低,人品也越坏。反之,一个人阿赖耶识内涵中杂染越少、越清净,其生命层次就越高,人品也越好。阿赖耶识不是一种固定的东西,它的变化取决于它的内存,由它内存的种子的活动,导致了阿赖耶识的延续。如果它内存杂染的东西越多,也就是杂染的种子。(唯识宗最常用的一个概念就是“种子”,类似于我们现在常用的“信息”这一概念。)种子是杂染的,它所延续的阿赖耶识的品质就越低,生命的层次随之也就越低;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转染成净,就是要把储存在阿赖耶识中杂染的东西不断地去掉,再不断地吸收清净的东西,使清净的力量越积集越强大,最后完全没有染污了,只有清净的东西,那就成佛了,成佛之路就是这样的过程。
  阿赖耶识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保存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生命无始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二是执持我们的身根。我们的身体因为有阿赖耶识在执持着,所以才有生命力,阿赖耶识一旦离去,身体也就死了。佛教讲,我们人的生命有三种力量:识、暖、寿。暖,就是有温度。活人是温暖的,死人是冰冷的。寿,就是寿命。一期的寿命是由业力决定的,但业力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识的存在能保持生命的温度,能延续寿命。识一旦离去,温度就没有了,色身败坏,寿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识、暖、寿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三是生命的果报主体。我们生命的生死轮转,从这一生到下一生的过度、造业、受报,都是由阿赖耶识。四是精神的活动的依止。我们精神领域的活动,以及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根本依止,都是阿赖耶识。
  五、心与心所
  心与心所,即心的主体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前面讲的八识,心、意、识,这些都是心的主体。作为心的主体,它们的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还有一种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就叫心所。心与心所配合起来,才能完成我们的认识和行动。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介绍两个方面。
  1、心与心所的关系
  也就是心的主体和心理活动的关系。佛教把心理活动叫做心所有法。就是说心理活动是属于心的,是在与心配合的情况下产生作用。佛教把心的主体比喻为主,心理活动比喻为臣,君臣配合才能构成人的认识和行动。这种配合叫做王所相应。王所相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王所活动是在同一时间。比如眼识产生活动时,属于眼识的心所与它同时活动。二是王所依赖的根是相同的。比如眼识产生作用,眼识是以眼根为所依,随着眼识而产生的心所也是以眼根为所依。三是王所所缘相似。就是所认识的境界相似,却不是完全相同。比如认识一个茶杯,心王与心所认识的角度不一样。心王对茶杯的认识是一种总体上的认识,而心所对茶杯的认识是各别部分的认识。心所会分别茶杯好看或不好看,会产生情绪喜欢或不喜欢。因为心王与心所具有以上三方面的密切关系,所以称之为王所相应。
  2、心所的种类
  我们心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在佛教中,关于对我们心理活动的考察,从《阿含经》、《阿毗达摩佛教》到唯识宗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最详细的当属唯识宗。唯识宗把我们的心理活动分为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又分为六种类别,这六种类别又归纳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普通心理,另一部分是特殊心理。普通心理就是世间心理学所能认识到的那一部分心理。特殊心理又包括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善良心理,就是具有道德感的心理;一方面是犯罪心理,就是具有邪恶意识的心理;另一方面是烦恼心理,就是各种痛苦、困扰的心理因素;还有一方面就是佛教所特有的心理,就是止观实践心理。止观实践心理是修禅定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我们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是很难体验到的。佛教讲的这些特殊心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伦理道德提供一个思想基础,另外就是为了修行实践服务。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理活动的大概情况。这只是一种提纲式的介绍,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详细说明。
  六、普通心理
  普通心理,就是人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的最普通的心理。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完成,都是由这些心理构成。我们平常生活,基本上都是在这五种心理状态之中,任何时间都离不开这五种心理。这在佛教中称为五遍行。遍,就是普通性,遍一切时间,遍一切地点,遍一切精神活动。所以,对这五种心理,世间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都有所论述。
  1、作意
  就是当我们的感官与外境最初接触的时候,在我们的内心里会产生一种警觉和反应,然后会把注意力指向某一个地方,这种作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比如你们在这里听课,就需要有作意。如果没有作意,那你的心思就可能不在这里,也就不知道我在这里讲什么了。我们走路时,也需要有作意。如果没有作意,就可能走偏差了。另外,修禅定也需要有作意,而用作意这种心理对修禅定特别重要,因为修禅定就是要把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所以说干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作意,这种心理非常普遍。
  2、触
  当我们的感官与境界接触的时候,马上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就是识。由感官、境界和识三者配合的情况下,最初在我们精神上产生的这种感觉就是触。所以触是属于感觉心理。因为有这种感觉心理,我们才能去感觉境界。只要我们还有认识和思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的这种感觉就存在。所以,触这种感觉心理也具有普遍性,而且这种心理又是一切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比如我们的情绪、情感、判断及行动,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3、受
  感觉心理促使我们去感觉境界,而境界又有好坏之分。所谓好,就是我们喜欢的就觉得好;所谓坏,就是我们不喜欢的就觉得坏。这在佛教里为顺境和逆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境界,既不是顺境,也不是逆境,这就是无记的境界。以我们人的思维来看,我们面对不同的境界,马上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当我们面对顺境时,就会觉得快乐;当我们面对逆境时,就会感到痛苦;当我们面对无记的境界时,就会产生一种不苦不乐的感情。痛苦、快乐、不苦不乐,这就是感情的三维性。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不一定面对什么境界,而只是想像出一些东西时,也会产生情绪波动。比如想像到美妙的境界,就会感到欢喜;想像到恶劣的境界,就会产生优虑或恐怖。佛教把感情分为五种:苦、乐、优、喜、舍。我们人总是沉浸在这几种情绪之中。受,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所以,佛教把我们众生称为有情。有情最大的特点,就县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情绪之中。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情绪上,我们是带着情绪去认识世界。
  4、想
  想的特点,就是取境界相。就像照相机一样把境界摄取下来。但这种想又不完全同于相机,因为相机本身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人的认识却充满了强烈的情绪色彩。所以人的认识固然以客观境相为基础,但同时又带有情绪因素。由客观境相与情绪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这种心理上的影相,类似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知觉或表象。我们对这种影相进一步加以分别,之后又定名称。比如这白色的是茶杯,那黄色的是桌布,你是张三,他是李四。从取境界相,加以分别,到安立名言,这一系列过程的完成,都属于想的作用。
  5、思
  思就是意志的行动。当我们对境界分辨以后,必然要采取行动。比如当我们在 《禅》刊上看见将举办夏令营的通告,我们就会想到要不要参加?当决定参加之后,马上就会报名。这种思维过程就属于意志的范畴。意志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心理上的意志行为,另一种就是身体上的意志行为。能够表现出来的就属于身体上的意志行为,而没有表现出来的就属于精神上的意志行为。以佛教来看,人的意志行为基本上是属于自由的。
  以上这五种心所,在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中,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活动。所以,世间上的心理学对此都有所讲述。
  七、不善心所与善心所
  佛教的伦理是以因果为基础的,因果的产生又取决于善恶的表现。所以要想把握因果,就要明辨善恶,以及产生善恶的根源。善恶行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其中必有心理因素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明辨自身善恶的心理因素,就有利于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我们首先就应了解善心所和不善心所。
  1、不善心所
  不善心所在经论中往往与烦恼心所相混淆。因为烦恼本身就是不善的,而不善往往也是一种烦恼的表现。所以,在有的经论中,如《界身品论》,它讲烦恼心所,但不讲不善心所,因为它把不善心所归纳到烦恼心所里面了。也有的经论,如《大毗婆沙论》,它既讲烦恼心所,又讲不善心所。总之,烦恼心所和不善心所都非常复杂,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只提出一些最主要的来进行说明。
  一是无惭无愧。惭愧是一种羞耻心理,无惭愧是一种没有羞耻的心理。比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到很得意,就是一种无惭心理的表现。如果我们对社会上一些犯罪行为没有否定的心理,反而表示赞赏,就是一种无愧心理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的人格,就会做出一些犯罪的行为。另外,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上的犯罪行为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加以排斥,势必导致一些人做出更多的坏事。所以。无惭无愧的心理是产生犯罪行为的根本。
  二是贪心。贪心就是对喜欢的事物产生一种占有和执著的心理。贪心的表现形式很多,比如有的人贪著于自己的长处,觉得自己有这样的长处非常了不起,于是产生骄慢的心理。有的人贪著于自己的财物,就会产生悭吝的心理,不愿施舍。我们人贪著的内容很多,比如钱财、衣物、饮食、名誉、地位、身体等等,只要我们喜欢的东西,都有可能产生贪著。但是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于是这种贪心就可能引发出杀、盗、淫、妄种种恶行。
  三是嗔恨心。嗔恨心就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嗔恨心的表现形式也很多。比如愤怒,有的人被别人得罪了,或被伤害到利益,马上就会感到愤怒,然后就会怀恨在心,表现得很恼火,之后还要想方设法报复对方。嫉妒也是嗔恨的表现。比如有人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有势、有地位或有才能,就会感到不舒服、不痛快。嗔恨心与贪心一样,只要一经产生就会不得安宁,而且其不安表现比贪心更甚。比如在表情上,因为嗔恨会产生种种扭曲的表情。另外,因为嗔恨同样会引发出杀、盗、淫、妄种种恶行。对治嗔恨的办法,就是要学会忍辱,扩大慈悲心量。一个面貌很美的人,如果怀有嗔恨心,他的面目一定很丑。相反,一个相貌并不美的人,如果心态很好,表现得很祥和,他的面目也会让人觉得亲切可爱。
  四是痴。痴就是无明,即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人们因为不了解因果,所以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就会不择手段去干一切坏事。所以,痴也是产生许多罪恶行为的根本。
  佛教把贪、嗔、痴这三种心理称为三不善根,人们一切的罪恶行为都是在这三不善根的基础上产生的。
  2、善心所
  善的心理在经论中往往也包括止观的心理。但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区分开,不一起讲,善的心理也有几种,一是惭愧,与不惭不愧正好相反。惭是惭耻,愧是羞愧、简单说就是羞耻。《阿含经》中说,人与禽兽为什么不同呢?原因就在于人有惭愧羞耻的心理。如果人没有惭愧羞耻的心理,与禽兽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人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惭愧。人与禽兽一样都属于众生,禽兽所具有的特性,人亦具有。而且在这些方面,人有时比禽兽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比如饮食男女、强烈的自我、战争等等。但是人还有人性和佛性。人如何克服自己的兽性,发挥自己的人性和佛性呢?这就是修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展开来讲,也是一个大问题。
  人在道德完成的过程中,要抑恶扬善,就要以惭愧为基础,一个人如果有惭愧心,就会抑制自己不去做坏事;一个人如果没有惭愧心,就会放纵自己去干坏事。其实这种惭愧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除非人性完全扭曲的人,对一般人来说,无论他多么不懂因果,没有道德修养,他若做了损害别人的坏事,内心里还是会感到不安。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他的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他还有羞耻心。所以,羞耻心是我们人性的重要心理,也是人类道德建立的基础。
  二是不放逸。这也是我们修学佛法、完善人格的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与不放逸相反的就是放纵、放荡。不放逸就是要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在佛教中,把不放逸也称为摄心,就是不让我们的心胡思乱想。《金刚经》上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止住这一妄想纷飞的心。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依自己的想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世界将是很可怕的。在法律不健全的社会中,为什么权利越大的人,他所做的坏事就越可怕呢?原因就是他的自由度很大。这就涉及到我们为什么要以不放逸作为我们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我们的人格基本上说是倾向于恶的。我们一般人都会觉得学坏容易,学好难。比如我们说修行就像逆水行舟,如果我们的人格是倾向于善的话,那么修行就会觉得是顺水行舟,不用任何努力自然就会向善发展。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要想修行,必须就要努力;要想堕落,却不需任何努力。由此可见,我们的人格确实是倾向于恶的。所以,我们要想改变我们的人格向善发展,就不能不对我们的人格进行约束。因此,在佛法中首先强调的就是戒。一个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他可以随心所欲,是因为他能够如理如法,而我们一般人却做不到如此。所以,不放逸这种心所在我们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在《长阿含经》里面,佛说一:“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善法,亦由不放逸得。”也就是说,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因为不放逸;佛之所以能成就这么多善法,也是因为不放逸。所以一个人修行,最初都是以不放逸来约束自己。当他修到一定的境界,人格已经完全倾向于善时,他不用刻意约束自己,随心所欲即是善法。就像孔老夫子的境界:“从心所欲,不踰矩”。但是作为我们一般人,若是随心所欲,就会堕落了。
  三是无贪、无嗔、无痴。它们是相对贪、嗔、痴这三不善心所而言的,这三种善心所也是道德的基础。但是这三种善心所的力量我们一般人很难感觉到,原因就是我们贪、嗔、痴的力量太强大了,把无贪、无嗔、无痴的力量给覆盖住了。因为贪、嗔、痴与无贪、无嗔、无痴是绝对相对立的,它们之间是水火不融的。如果存在贪、嗔、痴,就不可能有无贪、无嗔、无痴,反之亦然。总之,它们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我们修行就是要克服贪、嗔、痴,而强化我们无贪、无嗅、无痴的力量。我们知道佛陀的慈悲心量是由什么形成的吗?就是无嗅,无嗔的力量发展下去就是慈悲。佛陀的智慧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以无痴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佛陀的三昧、禅定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由无贪而培养出来的。佛陀道德的成就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把我们人性最为光明的部分更加发扬光大,这就成佛了。如果把我们人性最为阴暗的部分发挥到极致,那就与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我们是向佛靠近,还是向禽兽靠近,完全在于我们的自我把持。
  八、止观的实践心理
  我们平常讲的禅定,就是止观的另一称呼。止观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的表现,但却不是一般的心态,它是一种经过特殊训练的心态。所谓止观,止,有定的意思,就是把心专注于境,即把心高度统一在某一点上。一般我们的心都是散乱、破碎、零乱不堪的,所以我们干事效率很差,思考问题的效率也很差,而且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这都是因为缺乏止的力量。所以,修学佛法首先就要修止。观,就是观察思考。在止的基础上,把心凝聚在一起,去观察思考事物,效果会特别好。
  止观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佛陀之所以成佛,成就种种功德、神通、智慧,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止观的基础。佛陀的教理如果离开了止观的话,就是死气沉沉、一大堆没有用处的文字。佛教如果没有止观的话,就如同基督教没有祈祷一样缺少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所以,在佛教的各种经论中都曾讲到止观。
  止观是一种心态,它究竟由哪些心态构成?又应该避免哪些心态才能成就止观?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地讲一下。
  1、止观的障碍心理
  修止观时会产生哪些障碍心理呢?前面讲的不善心所,比如无惭无愧、放逸、贪、嗔、痴,这些都属于止观的障碍心理。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障碍。一是疑。就是怀疑。比如对真理的怀疑,对佛法的怀疑,对止观法门修行的怀疑。这对修行止观是一种很大的障碍,因为你如果有怀疑,你就不会信受,就不会切实依照这一法门去来时,就会昏沉和睡眠。其实,我们人平常就是生活在这两种状态之中,先是掉举,干事情时东想西想,没事可干时也想,总之,一切活动都在不停地想。等活动结束时,想也想累了,就是昏沉和睡眠了。我们修止观,就是要克服这两种心态,以使我们的心态保持一种平稳的状态,不高不低,不沉不掉。所以,止观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心的训练。
  四是懈怠。就是懒惰。一打坐时,觉得腰酸腿疼,就不想再坐了。所以,懈怠也是修止观一种很大的障碍。
  五是放逸。就是放任。有许多人会说,我打坐时怎么心总是妄想纷飞难以入静呢?原因就是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太放任自己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态,随便攀缘,随便去接触一些不该接触的环境或事物,等到打坐时想管住自己的心态,已经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了”。这很正常,因为人的思维就像流水一样是随着惯性走的。如果硬想把它止住,就会“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如我们日常最执著的东西,肯定在我们打坐时是最容易出现的东西。所以要想打坐时收到良好的效果,就不仅仅是在打坐时才想起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时时刻刻照看好我们的念头。不要放逸自己的行为,不要放逸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心去过分执著一些东西,要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保持一种安祥、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打坐时心才可能平静。所以,放逸的心也是修止观一种很大的障碍。
  六是失念。就是失去正念。当我们修止观时,要始终保持一种正念。所谓正念,就是当我们念佛时,这句佛号就是正念。把我们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句佛号之中,使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达到高度统一,根本区分不开。乃至风吹不进,雨打不透,使妄想之心无机可乘。这样才可能达到三摩地的境界,即人定的一种状态。但是如果念着念着佛号,却想着别的事情去了,这就是失念。所以,我们在打坐时,要始终保持一种智慧的观照,当念头走失的时候,要马上把它拉回来。这在禅宗中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就是牧牛。有一个小孩牧牛,这头牛开始的时候性子很野,很不驯服,很难管教。这个小孩就想方设法调教它,直到这头牛变得很驯服,让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我们人的念头也是这样,在没有修行以前性子很野,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我们的心态训练得很调顺,很平和。
  以上讲的是止观的障碍心理,需要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渐地去克服。
  2、止观的实践心理
  这是指修止观时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止观的实践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信,就是信仰。即对佛法、对止观的修行方法,乃至对指导你的老师或师父要充分信任。有了这种信仰之后,你才可能有信心、有动力去学习和修行。如果你根本就不相信,也就不可能去学习和修行。另外,如果你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修学,或许用不了多久,因为惰性或种种理由,你就会半途而废。佛法以信为能入,以智为能度。佛法虽然不像其它宗教特别强调信,但是信确实还是学习佛法的基础。因为无论学习什么,你若不相信,也就不可能下决心去学习。在《大智度论》中,比喻信如手。比如一个人进入宝山,如果没有手,他就不可能取回珍宝。所以,要想修行,信仰很重要。
  二是精进。有了信仰之后,只有努力不懈地去做,才会得到实际的效应。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久地修行,也就不可能得到实际的效应。
  三是念,就是忆念。即让我们的心总能保持一种正念。比如我们念佛,就要时时系念这一句佛号,要念念不忘,念念相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止观。
  四是定,就是禅定。即把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
  五是慧,就是智慧的观照。即当我们专注在一种境界时,不是迷迷糊糊的,而是明明了了的。比如我们念佛时,把心专注在佛号上,这就是止;当我们对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清清楚楚时,这就是慧,也就是观。
  六是轻安,就是和谐统一的状态。禅定的功夫实际上就是一种身心整合的过程。我们一般人的身体与心灵是脱节的,所想与所做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你在洗衣服时,想的可能是作业;你在写作业时,想的可能是上街。所以,我们的身心总是在分离状态,很难统一。有些人甚至是心灵破碎,思绪纷乱,修禅定就是为了整合身心,使身心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身心就是轻安。
  七是行舍。行,是行为。舍,是舍离杂念。行舍就是身心高度的平衡。我们一般人的身心都是不平衡的,我们通过修禅定,身心就能达到平衡。身心一旦达到平衡,就会获得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慧,它是一种无漏的智慧。
  我们讲的这些止观的实践心理,主要是为我们修止观服务的,佛教的心理学从它的线条上来说,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从它的方法来看,佛教的心理学是通过内省的方法,也就是禅定的境界,而得出认识的。西方的心理学虽然也采用内省的方法,但他们却是通过对人的某一种心理表现,多次进行认识和实践,而得出的认识。佛教的心理学与世间的心理学有什么根本不同呢?我有一种比喻:世间的心理学,就像一个人透过窗户纸上的一个洞去看房间里面的内容,所以它的视线是很有限的。而佛教通过禅定的境界,所能达到的对人心理的认识,就像一个人就坐在房间里面,房间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一目了然。
  另外,佛教的心理学从意义上说,基本上是一种实用的心理学。我们了解心理,主要是为了改造心理。比如知道我们恶的心理,就加以抑制,而发扬我们善的心理;知道我们心灵迷的状态,就加以改变,而成就我们心灵的觉悟;知道我们心灵杂染的状态,就加以清除,而使我们的心灵日趋清净。所以,佛教的心理学是为了解脱服务的。我们只有了解了佛教的心理学,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修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原始佛教与心理学(李孟浩)
下一篇:《佛教心理学》前言(陈兵)

 佛教的心理调适 四届:佛教的心理学(济群法师)
 佛教的心理学(唐仲容) 佛教的心理学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