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点击:4109]   [手机版]
背景色

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心,即是得到本来无碍的自在解脫,若得解脫自在,即是入于般若正定。即是无念.

 

[净慧和尚解说]

 

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一个是“般若三昧”,前面已经讲过。另外两个概念,一个是“无念”,一个是“无念行”。

 

《六祖坛经》始终围绕三个问题来开展法门,即“无住、无相、无念”。这里首先提出了“无念”和无念的法门,无念的法门即“无念行”。

 

智慧观照,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正念正见在起作用的状态,这中状态即是內外明彻。你能内外明彻,说明你的智慧在观照。智慧观照的结果,就是内外明彻。最重要的是后面四个字:识自本心。你要识自本心,那才是彻底解脱。你达到了这种境界,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般若观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对待,离善恶,离言思,那种境界,即是般若三昧,也即是无念的境界。无念不是说心无所念,而是指智慧观照内外明彻,不起分别。

 

 [文]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星云大师译文]

 

般若正定就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对于所知所见的一切诸法,心不染着。这个“一念不生,应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却又不滯着于一切处。只要清净本心,使六识出六根门头,于六尘境中不起丝毫杂染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通暢自如,运用万端,无滯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脫,这就叫作无念行。如果一味执着什么都不去思考,当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边见。

 

[净慧和尚解说]

 

无念是见一切法,心不染着。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染着,不等于是木头、石头一块,而仍是内外明彻的。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不在一切处上起分别、起贪着。无分别是智,分别是识。有执着是识,无执着、无染着是智。

 

六识出六门,这里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把六根比做是六个门。六根六识在与六尘接触的过程中,,不起善恶、是非、人我、好坏的分别,它只是在触的阶段,这个念就停止了,它没有受,不在受上起作用。六识出六门,入六尘,来去自由,就像镜子照映万事万物一样,胡人来了,在镜子里一照,是外国人的模样;汉人来了,在镜子里一照,是中国人的模样,但又不起分别。胡汉都走了,镜子还是光明炯炯、无染无杂。这就是“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这就是“无念行”。

 

叫你无染无杂无念,并非叫你什么都不想。还是要想,只是不能有贪着。如果“百物不思,”那是被法所缚,被捆住了。一念不起,当然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受用、一种成就,但那不是全面的,仍然是一种执着,属于“边见”,不是正见,不是圆满的。

 

[经文]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悟得无念法的人,万法都能通达,无有障碍;悟得无念法的人,即已亲见诸佛的境界;悟得无念法的人,已到达佛地的果位。

 

[净慧和尚解说]

 

悟无念法,起般若观照,做到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就能够万法尽通,就能通达诸佛的境界,就能到佛的地位。万法尽通就是见法见缘起,见诸佛境界就是见佛。见佛以后,则见与佛齐,到了佛的地位。但那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还要按照佛的要求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是果上的佛。

 

[经文]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这个法门的人,能将这个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发愿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的人,必定能达到圣人的境地。但是,传此法门必须传授历代祖师以来默传心印的咐嘱,不可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见地、同一心行,而在其他宗派法门中修行的人,不得妄传,以免有损他原修宗派的传承,究竟是沒有益处的,尤其更怕有些愚痴的人不能了解,诽谤这个法门,将使百劫千生断绝佛的种性。

 

[净慧和尚解说]

 

这一段话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同见同行”,一个是“终身不退”。我在很多地方都强调,对佛法,对某个地区、某个祖庭在法上要达到认同的一致性。同见,即是同一个正见;同行,就是同修一个法门。为何强调在一个地区、一个地方修行要以一个法门来统率一切呢?这个是祖师的传授,绝对不是净慧某人杜撰的。

 

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问题,需要大家慢慢去体会。和盘托出就没有意思了。为要强调这一点?特别是下面讲到,“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匿,即是隐藏、盖覆。有很多东西是公开传授的,还有一些是不能公开传授的,需要默传分付。某一个师父与某一个徒弟,特别是得法弟子,他都有一些不共的东西,不是对大众都能传授的。

 

比如,五祖传六祖,把他单独叫到屋里去,还弄一领袈裟遮住,在给他单独地念诵一遍《金刚经》,那就是默传分付,那就是和他的五百弟子不共的东西。他的这个法门传授了一千三百多年,到现在还是方兴未艾,蒸蒸日上。这就是默传分付的重要性。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同见同行”。我在这里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石家庄过去叫做“气功城”,气功非常发达,各个门派都到这里来传授。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绝大多数都是在气功里面转了一圈再到佛门来的。那些真正有点功能的气功师。传功的时候,先要在会场感受一下,看能传还是不能传。如果他感到那个会场的反作用力大,他就知道今天这一场气功报告肯定不能成功。这个反作用是什么?就是不能同见同行。要同见同行的人超出四分之三,报告才能成功。用物理学上的话说,这种作用就叫做共振。彼此的心态一样,都往一块想,就能产生共振。所以,在一个团体、一个寺院、一个地区,在法上同见同行,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现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原理,一个原子产生作用以后,它能够让所有的原子引起连锁反应,听说原子弹就是利用了这个作用。一个人也是这样,要让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别法中,不得传付,要同见同行的才能传付。因为在别法中,你给以传付,就是对前人的法门有所损谤,有所破坏。为什么对宗风的一致性一定要保持和贯彻下去呢?今年制定的全国汉传佛教住持任命的方法里边,其中就有一条规定,一切有宗派传承的寺院,应该保持其宗风系统,保持宗风的一致性,不能随便改换宗风。如临济禅寺、柏林寺、都是禅宗的道场,你不能一下子全念阿弥陀佛,变成净土宗的道场,那就会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宗风的一致性,非常非常地重要,所谓“宗风再振”,“祖印重光”,都是指此。如果我们到东林寺去,一下子把他改成禅宗那对不对呢?也不对。那也是损彼前人,损坏他的宗风。

 

六祖的这句话,说得很重。有些愚痴的人他不懂,你说要同见同行,要保持从上以来的默传分付,他就会毁谤。这样的人,百劫千生,断佛种性。怎么叫做断佛种性?你开不了悟,这叫做断佛种性。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伍先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 前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一 功德不等于福德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二 西方只在目前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四 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一 定慧一体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