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五 答智常 法本无四乘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点击:3381]   [手机版]
背景色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五答智常 法本无四乘

[经文]

僧志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凡性;一日参礼。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

[星云大师译文]

智常比丘,信州贵溪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那里来?想要求得什么吗?

智常答说:学僧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他开示见性成佛的奧义,只是心中还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决,因此从遙远的地方前来参礼,祈求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经文]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①,请问如何是某甲本本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

对曰: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注】

① 丈室 禅寺中住持的居室。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说:他都说了些什么?你试着举出一些例子说说看。

智常说:我到了那里,大约住了三个月,都不曾得到他的开示教诲,我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有一天晚上,我单独进入方丈室,请他开示:什么是我的本来心性呢?

他说:你见过虛空吗?

我回答说:见过。

他又问:你所见的虛空有沒有相貌呢?

我回答说:虛空沒有形体,那有什么相貌可言呢?

他说:你的本性就如同虛空,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作正见;沒有一物可知,这就叫作真知。沒有青黄长短等色法的区別。但见得本源清净无染,觉体圆融澄明,这就叫作见性成佛,也叫作如来知见。

学僧虽然听了这个说法,还是不能解决內心的狐疑,所以恳求和尚开示。

[经文]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今汝未了。

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①常显现。

【注】

① 灵光 众生本具的佛性,清净无染,灵灵昭昭,常放光明。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说:那位和尚所说,还存有知见在,所以不能使你全然明白。

我现在给你一首偈语:

不见一法犹心存无见,就好像浮云遮蔽日光。

不知一法犹执守空知,依然像太虛中閃电。

这个知见是瞬起暂现,然而却如此错认知见,那里曾了解随缘方便?

你应当要能一念知非,好让自性灵光经常显现。

[经文]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星云大师译文]

智常听了这首偈语以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

无来由的生起知见,执着外相覓求正觉,只要存有悟的念头,那能出离昔时迷惑?

自性中觉悟的源体,仍随知见徒然迁流。若非进入祖师丈室,依旧茫然执着两端。

[经文]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⑴,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注】

⑴ 四乘 惠能六祖认为佛法本一家,万法总归一,诸法无高下,迷悟全由人。六祖依人心差别而分四乘:一、小乘听闻能信,勤诵佛经,但不明义理;二、中乘,信且能解,明白经义;三、大乘,信解且行,求得体证;四、最上乘,直指本心本性,即心即佛,心佛一如,万法无二,无证无得。

[星云大师译文]

有一天,智常问六祖说:佛陀说三乘教法,又说有最上乘,弟子不了解,愿求和尚教导。

六祖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心性外的法相。佛法并沒有四乘之分,而是人心各有不同:从目见耳闻下转诵经典的人是小乘行者;悟解佛法义理的人是中乘行者;依法修行的人是大乘行者;万法完全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不染不着,远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作最上乘的行者。

乘是行的意思,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你应该自己依法修行,不必问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自己的佛性都是来去无踪,圆通无碍的。

智常礼谢六祖的开示,从此侍奉六祖,一直到六祖示寂。

[星云大师问题讲解]

六祖大师如何论“如来知见”和“四乘法义”?

所谓“如来的知见”,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如《金刚经》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佛陀的心,已经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了,所以,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別、差別等等,在佛陀的心中一时俱现。因为,佛陀的知见跟凡夫不同,凡夫有时候以假为真,以幻为有,有时候偏见,对于一切的法、人、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凡夫与诸佛如来的知见,就有层次上的分別

首先谈到凡夫的知见,那就是正见。所谓学佛,就是要学习如来的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世间上,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果业报,不能不信有善有恶,不能不信一切法无常苦空,不能不信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这是学佛最起码应有的认识,这就是凡夫的正见。

其次,再高深一层,认识缘起,这是二乘人的知见。所谓缘起,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泥土沒有水份,就会成为沙漠;高山沒有树木、花草、水份,也会坍方。所以,世间万物的存在,那怕是一只小鸟,一只昆虫,它也要树木、花草、泥土做食物。一个人的存在,需要士农工商供给食衣住行之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因缘和合所成。骨头是坚硬性的地大,眼泪、鼻涕、大小便利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是温暖性的火大,呼吸是流动性的风大。这四种条件的组合,才能让我们存在,如果四大分离,人就不能存在。所以,你懂得因缘,在宇宙世间上做人,你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心存破坏、嫉妒,你打倒別人,自己也不能独存。所以,认识了因缘,就认识了宇宙的真理,也就是认识宇宙人生彼此相互的关系,这就是二乘人的知见。

再高深一层,菩萨的知见是“空”。凡夫一听到“空”,就心生畏惧,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沒有,空空如也。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沒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虛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甚至我们人的身体,做衣服的时候,要做一个口袋,有口袋的空间,才能放东西。出门了,拿个皮箱,要有皮箱的空间,才能放东西。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沒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认识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空不破坏有,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菩萨的知见。

什么是如来的知见呢?般若就是佛陀的知见。佛陀当初出生于王宮,是为悉达多太子,后来成佛了,怎么会成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宇宙之中的一切佛,都是从般若所产生的,有般若智慧,就有宇宙万有。般若,是唯有佛与佛才能体证的境界,这是佛的知见。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就是因为如来有般若智慧,有如来的知见之故。

六祖大师也谈到四乘的法义,也就是我们知见上所要认识的。平常说大乘、小乘,这叫做二乘;声闻、缘觉,也叫二乘。这里讲到的四乘,是指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当你研究佛学的时候,只是见闻转诵,就叫做小乘;悟法解义,这就是中乘;依法修行,实践佛法,这就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就叫做最上乘。

不过,一切的法虽然分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实际上,真正的佛法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在四乘里,如果我们是小乘,只是见闻觉知,当然,六祖大师希望我们要悟法解义。觉悟了以后,也还不够,还要再依法修行,才是大乘佛种。有了大乘佛种以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还要再“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不舍一法,不离一法,不执不取,离诸法相,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六祖大师所希望我们实践参禅悟道的最上乘。

这四乘法义,也如同学生求学一样,先读小学,然后初中、高中、大学。虽有层次,但要层层升级,不能停顿,到最后,人人都能证悟最上禅,有了最上的禅定,也就有了最上乘的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讲“四乘法义”,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人以佛的知见来入最上的禅定,证悟最上乘的佛法。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六 答志道 无上大涅槃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四 答志通 三身四智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伍先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 前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一 功德不等于福德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二 西方只在目前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四 在家如何修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