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五)第七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点击:2326]   [手机版]
背景色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五)  (第七集)  2001/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43-0007

  请掀开讲义第四页,倒数第七行看起。第八:

  【深入一切正觉法海,能以智慧咸悟入故。】

  这些都是海云比丘赞叹他人,那么也是这一个层次,他说我也比不上那些菩萨大德们。『一切正觉法海』,要注重「正觉法」,佛法跟世法差别就是在「正」。世间有没有觉悟的人?有!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有相当层次的觉悟,为什么不称他是佛、不称他是菩萨、也不称他作罗汉?甚至於须陀洹我们都不称他,这什么原因?虽觉而不正。我们要问,佛家这个正字招牌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总得要知道。

  每一位同学都要记住,从佛法里面来说,离心意识才叫正,用心意识这个觉就不正。这个话一般人还听不懂,什么叫「心意识」?我们再换句话说,说大家好懂的,要用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以为是这样的,这个觉就不是正觉。什么叫「正觉」?正觉从这里反过来,《金刚经》上说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是正觉。修学正觉,我们想求得正觉,用什么方法?马鸣菩萨《起信论》上讲得很好,我们在日用平常之中,无论对什么人,对什么事,要能够「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是求得正觉的不二法门。佛家教学用这个方法,世间教学没用这个方法,世间教学都是教你去研究、你去想想,你去研究研究,一研究、一想想就落在意识里头。意识是心,是什么「心」?真心迷了叫做意识心,所以意识心是迷而不觉。用迷而不觉的心,你去觉一切法,这个法不叫正觉,佛家正字招牌定义在此地。

  许多同修你都会听到禅宗,禅宗在中国流行了一千多年,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禅宗教人参禅,怎么个参法?「离心意识参」;换句话说,你要不离心意识,你就不是参,参没有,禅也没有。心意识是什么意思?「识」就是分别,你有分别心;「意」就是第七末那识,它的作用是执著。你有分别,你有执著。「心」是讲阿赖耶,阿赖耶我们现在的话说「落印象」,你的心里头会落印象。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分别、有执著、落印象,你就是用心意识。

  用心意识是凡夫,不是圣人,用心意识你所得到的知识、你所得到的觉悟不是正觉,佛不承认你是正觉。换句话说,什么是正觉?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这是正觉。无论你在佛法里头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没有例外的。你要真正能够做到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这就叫参。这样你才能得定,你的心得定了,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是一心不乱,你才能得一心不乱。一心是定,不乱是慧,定慧你都得到了。这一种学习的最高指导原则,在佛教里不管哪一个宗派,常常讲,一提起来,哪一个不知道?哪一个不会说?但是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很少人懂得,你会落实在生活上真正去做的人,那就更少了。有些同修来告诉我,他说:「不执著、不分别还倒可以,那个不落印象太难了。」真的。

  不落印象能做到吗?能,怎么不能?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从你住所到讲堂这边来,你或者是走路来的,或者是坐车来的,或者是乘巴士来的,你在路上不是看到许许多多人事吗?不是也听到旁边有人在说话吗?我现在问你,你从家里到此地来,你看到有几个人?他们长得什么样子?他们在那里比手画脚讲些什么?你答不出来。是很多,含糊笼统的,几个说不出来。什么原因?不落印象,你不是做到了吗?这桩事情能不落印象,其他所有一切人事物都可以不落印象。我们世间有个很不好的名词,平常要叫你用心学:「你要注意!」注意就坏了!注意是什么?「注入意识」,你的印象就深了,你要不注意就没有印象,不就这么回事情吗?注意是用心意识。我们今天世间教学,中国、外国哪个地方教学教学生,老师讲「注意」,都用这个方法。唯独佛家教学不用这个方法,佛家教学叫「参究」!参,用参,不叫注意。「参」是什么?离心意识才叫参,用心意识是研究,不叫参究。参究是正觉,得到的是正觉,研究得到的不是正觉。

  『能以智慧咸悟入』,「咸」是统统都悟入,事事悟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只要你不用心意识。普贤菩萨也是这样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怎么能恒顺?你离心意识就恒顺了。为什么不能恒顺?你用心意识,你用妄想分别执著。「我的见解,我的想法,我的作法」,这不能随顺别人。别人有执著,我没有执著;别人有分别,我没有分别;别人有妄想,我没有妄想。我可以随顺他,他不能随顺我,我随顺他得大自在,他不能随顺我自生烦恼,我随缘,他攀缘,那怎么会一样?菩萨讲的这些话,字字句句提醒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晓得怎么学、怎么样去修。第九条:

  【深入一切佛功德海,於真实道具足修故。】

  诸位要记住,这字要看清楚,不是菩萨功德海,不是诸天功德海,是佛功德海。『一切佛功德海』,它都是加上「一切」,不是一尊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修积的功德。「海」,比喻深广无尽。我们要问:什么叫功,什么叫德?这两个字要搞清楚。现在学佛的人很多把这两个字的意思搞错了,以为什么是功德?到寺庙去捐一点钱就是功德,这与功德毫不相关。

  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的时候,遇到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佛门大护法,他在佛教里头做了不少好事,建道场、建庙。他以皇帝这种权力、地位、身分,他造庙容易,一个命令下去,这个地方给我盖个庙,自然有人就替他办好了。他一生当中造四百八十座寺庙,旁人没有办法跟他相比。帮助人出家,有人想出家,他都欢迎,他都护持,都没有障碍,给他作助缘。度人出家十几万人,他喜欢看到人出家,他作护法。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梁武帝向达摩祖师夸耀:我做这么多好事,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是老实人,不妄语,说老实话,跟他讲:「并无功德!」真的,没有功德,他做的是什么?福德。诸位要知道,福德跟功德不一样,福德是六道里面享福,他在佛门做了这多好事,福报很大,来世一定享更大的福报。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生死大事,福没有用处;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行。

  什么叫「功德」?「功」是修行的功夫。你出钱出力做好事,你没有修行功夫。什么是修行功夫?持戒是修行功夫,持戒能得定,修定能开慧,所以持戒是功,得定是德。功是因,修因,德是果报。修定是功,开智慧是德。这个事自己要真干,别人没有法子。你想想看,你出钱盖再多的寺庙,你能不能得戒定慧?得不到,这个与戒定慧不相干。你就晓得寺庙里捐一点钱是福德,不是功德。听经闻法是功,在这里头觉悟,发现自己错误,改过自新,这是德。

  佛教人修功德,当然福德也劝人修,为什么?没有福,对於修学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佛教人福慧双修,福还在前面,这是一种教学的方便,因为世间人都贪图福报,你要不让世间人修福,他就不干了。修福,记住!慧更重要,不要忘记修慧,慧就是戒定慧。慧从哪里来的?定来的。定从哪里来?持戒来的。所以说个「慧」,就是戒定慧。如来果地上的功德,那是圆满的戒定慧。

  『於真实道具足修故』,戒定慧是真实道,究竟圆满的真实道,具足是没有欠缺。戒清净,三业清净这是戒;定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心地不动摇、不被染污。不染污是清净,不动摇是平等,世出世间法里面都得清净、平等、觉,这是定慧。我们讲《无量寿经》,解释经题,我把「清净平等觉」解作戒定慧,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究竟圆满,这是真实道。清净、平等、觉也是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所以《无量寿经》很不可思议!经题上,三学、三慧、三宝具足。为什么在前清康熙、雍正、干隆鼎盛的三朝,宫庭里面讲《无量寿经》、读《无量寿经》?皇上带著大臣一起来学习,他为什么不选其他的经?这部经分量适中,不长不短,很适合当作一个课本来学习,内容义理具足没有欠缺,是一个非常好的教科书,选择《无量寿经》。佛功德,这一条可以说《无量寿经》代表,难怪古大德说《华严经》到最后归到《无量寿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就是《无量寿经》。末后这一条:

  【深入一切诸言辞海,遍一切刹转*轮故。】

  这是海云比丘赞叹的总结,前面全是属於菩萨自利,这一条是菩萨利他。从第六到第十这五条,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多元文化社会教学的理念、方向、目标。诸佛菩萨的教学确实不分国土,我们今天讲的,不问你是哪一国人;不分族类,也不问你是哪一个民族、你是哪一个族群;也不问你信仰什么宗教;也不问你是什么样文化背景,一概不问,一律平等,只要你肯来学,像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只要你肯学,只要你喜欢学,佛菩萨没有不欢迎的,没有不尽心尽力来帮助你、来指导你,这里头没有歧视。

  菩萨的心对待九界众生,我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真诚心,没有虚妄;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这是性德,我们本性天然具足,不是从外头来的。现在我们为什么这么虚伪?无论对什么人都是虚情假意,都不用真心,他怎么能成就?不但佛,他不能入门,佛教的入门诸位要知道,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菩萨,你为什么不能证得?你证得是入门,你没有证得,你没有入门,你在门外,为什么?我们用的假心、虚情假意。而佛法用真心,所以你用真心就入门,你用假心就被人赶出门外,就这么回事情。真则不虚、不假,决不用虚假。

  「真诚心」一般人还是很难理解,前清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里面对「诚」他有解释,解释得很好,跟佛法讲的意思接近,他注解这个字:「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是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佛家讲「正念」,八正道理面的正念,正念是诚。所以诚心、真诚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是没有污染、没有夹杂,佛在经上一再劝我们「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不容毫分不敬夹杂,一丝毫不善、不敬都没有,这个心清净,这个心真诚,夹杂著丝毫不善不敬,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真诚;有丝毫贡高我慢,你的心不清净也不真诚、不平等。平等是佛心,平等是真诚。我们用什么心待人、用什么心对事对物?真正用功要在这里用,在心上用,这样才像一个佛,你才入得了佛境界。

  「正觉心」,前面讲过,「一切正觉法海」,不是邪觉,不是不觉。正觉是真诚心起用,它起的作用是觉而不迷,起的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经教还要学?哪有这回事情!你怎么学得会?只要你能用真心,佛这个经教是从真心流出来,你也用的是真心,一看,不就是自己心里流出来的?自己心里头流露出来的,哪有不懂得意思的道理!

  我们今天学佛、学教,为什么学得这么苦?错用了心,就这么回事情。你要会用真心,三藏十二部顶多三个月就通了,那有什么难事情!过去龙树菩萨学佛三个月通达,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用三个月全贯通了。凭什么?用真心。不是说他天才,人人都是天才,没有一个不是天才。用真心就是天才,用妄心就不是天才,说得不好听是蠢才。用真心、慈悲心是真心,无条件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物,仁民爱物,为什么不用真心?为什么要用妄心?为什么自欺欺人?实在讲,他有一个很深很深的劣根性,所以他在六道里面搞轮回,生生世世出不去。哪一条严重的劣根性?控制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占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支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从这个念头就有行为,行为就是造业,这个念头是迷惑。这种念头一起,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全没有了,你怎么能入得了佛门?佛门是大觉。

  由此可知,这是入佛门的根本障碍,佛菩萨教导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自他不二,法法平等。我们跟一切人平等,跟一切物平等,一切动物都平等;跟蚊虫蚂蚁也平等,这样真心才能现前。跟鬼神也平等,跟天人也平等,跟佛菩萨还是平等的,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诸佛菩萨唯心所现,我也是唯心所现,蚊虫蚂蚁也是唯心所现的,天地鬼神还是唯心所现的,怎么不平等?能现的是一,所现的哪能有例外?这是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这一句话是真话,说佛度众生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是佛不度众生。众生怎么成佛的?你自己成佛的。所以是自信、自悟、自修、自证,这是真的,你要没有那个「自」,你永远当凡夫,你永远不能成就。佛不欺骗人,佛不迷惑人,一切靠自己,靠他人靠不住。佛力加持有没有?有!条件是什么?相对的,我有一分功德,得佛一分加持;我有两分功德,得佛两分加持;我没有功德,佛想加持也加持不上。所以佛对我们的保佑、对我们的帮助是相对的,我们自己不肯真干,希求佛菩萨保佑加持,那是妄想。天天烧香拜佛供养是巴结佛,想从佛那里得到一点好处,哪里晓得全落空,佛不会接受你的贿赂。

  对佛的供养是什么?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依教修行供养」,你能够依照佛在经典讲的道理、方法去修行,这是真供养。不是给佛盖个庙、给佛塑个金身,巴结巴结佛,佛菩萨保佑,错了。庙要不要盖?金身要不要塑?可以,要盖、要塑。要知道那是什么?那是我们报佛恩,我们建立道场,接引那些还没有学佛的众生,帮助佛推广佛陀的教诲,那是一种手段,是我们感恩报恩的一种表现,所以这是福德边事,不是功德。

  我们总要发心『遍一切刹转*轮』,「*轮」比喻佛的教学,佛的教学我们要推广,这就叫转*轮。首先要自己依教奉行,成就自性三宝,我们才有能力、才有方法帮助佛法,让佛陀的教学发扬光大,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也恒顺众生,今天众生最欢喜的是什么?电视。小孩从婴儿生下来眼睛一张开,他就喜欢看电视,从什么地方能观察?你看那个小眼珠看到电视目不转睛,就知道他聚精会神在那里看。他还不会说话,他就会看,他就受电视节目的影响。我们在这个时代把佛陀的教学推广,你就知道要用电视、要用卫星电视、要用网际网路,我们坐在这个小小的房间,效果达到全世界,这就叫做「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喜欢这一套。中下根性的人看到我们这个节目很呆板,引不起他的兴趣;中上根性的人有兴趣,他欢喜听。中下根性的人没有兴趣,他要看表演。

  祖师大德有善巧方便,把佛经里面这些教材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表演给大家看,这个能度中下根性,中下根性的人多。谁搞这个事情?那要是最初的、最早的,给诸位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表演给我们看。这个五十三参是什么东西?剧本。实际上把佛经修学的方法写成正式剧本的是《归元镜》,我们这些年来翻印了好几次,流通得很广。这是平剧的剧本,舞台表演,内容是三个人的故事,诸佛如来化身,第一位是净土宗的汉朝庐山慧远大师,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第三位是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他们三个人的故事编成剧本。如果有爱好平剧的,能把这个剧本去表演一次,拍成录像带在全世界流通,让那些喜欢平剧的人看,这无量功德!古人做的,古人就想到了,佛家教学的手段你看看多活泼,用现在的话讲是文艺的手法,达到教学的效果。

  现在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佛经故事的动画,编得很不错,我看过几片,小朋友欢喜,大人也喜欢看,老少咸宜,这个真的做了好事。我希望将来都能够把它用电视连续剧演出来,五十三参是非常好的剧本素材。如果写剧本,《大藏经》内容太丰富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正面的,真正符合孔老夫子文艺的标准「思无邪」,娱乐的目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达到。如果以佛经做教材,他又学了佛,他会开悟,他也会证果,看电视开悟,看电视证果。电视是个很好的工具,看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千万不要拿这么好的工具诱导社会上青少年邪思,那就错了,这个罪过无量无边。如何利用这个工具,帮助一切社会大众建立正知正见,我们今天重视这个功夫。

  我的年岁大了,真正到晚年了,所以讲台我放下了,走下讲台,讲台让学生们去上讲台,我自己不上讲台,我自己也不教学。澳洲成立净宗学院,我让学生去办,让学生去教,我自己干什么?我自己在录像室里面利用摄影机录影,我在这里讲经,把这些录像带、光碟提供给同学们做参考,「遍一切刹转*轮」。特别是佛家最重要的几部大经,《华严经》是佛家的根本*轮,方东美先生说这是佛教的概论,佛陀教学的概论。《法华经》、《楞严经》,古人常讲:「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大乘经里面分量很重的。我们净宗所修学的净土五经一论,我希望能够在五年当中在录影室完成,提供给同学们做参考。我一切都放下了,学生能够继续我的事业,续佛慧命、广度众生。海云比丘用这一句作总结: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彼』是指别人,他们那些人的功德无量无边,我怎么能比得上他?他得的是普眼法门。你就晓得做人应当要学佛菩萨这样谦虚恭敬,赞叹别人、谦抑自己,把自己压低,把别人捧上来,这是大德。哪有贡高我慢?哪有自私自利?末后这一句是介绍给善财童子善知识,海云比丘认识的、他心目当中佩服的,介绍给善财童子,你去参学,你去找他。

  【善男子,从此南行六十由旬。】

  『六十』不是真的数目字,「六十」是代表六度、六波罗蜜。

  【楞伽道边,有一聚落。】

  聚落是村庄。

  【名为海岸,彼有比丘,名曰妙住。】

  这是善财童子第三次参访,第一次吉祥云比丘,第二次海云比丘,第三妙住比丘,到第四就是居士,就是在家人。前面这三位是出家身分。五十三参,出家身分只有六个人,其余都是在家身分。前面这三个出家人是代表三宝,吉祥云比丘是佛宝,他修的是念佛法门;海云比丘,我们念的这一章是法宝,统统讲的是法;妙住比丘是僧宝。把三宝摆在前面,三宝可尊可贵。说:你到那里去问他。

  【菩萨云何令菩萨行速得清净?】

  你向他去请教,你不是要修菩萨行吗?菩萨行如何很快得到清净平等觉,你去找他,给他介绍善知识。

  这一次我们在香港,这两年来跟诸位介绍这《四十华严》五十三参,是选读的,没有按照全部经文来讲,把经文里头重要的经句节录下来,而且还节录了清凉大师的注解,所以经跟注合起来,给诸位同修做简略的介绍。我们这个讲演到今天为止,以后我们这个课程就不再讲了,这个可以单独流通,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这是《海云比丘章》。

  我下一次来,我就正式要搞我晚年的事情,就是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不是从头讲,而是接著新加坡这个进度来讲,每天四个小时,现在讲到第四卷,讲到主海神。我们的进度也要快,过去我们一章大概是讲二十次,现在我们的一章,我想是四个小时,因为这个速度三年才能圆满。如果照从前那个速度,我估计一下要一百年,那个时间太长了。所以我们要把时间缩短,不能讲那么详细,过去讲十个小时,现在只用一个小时就要把它讲完。三年《华严》圆满,第四年用半年的时间完成《法华》,半年时间完成《楞严》,最后一年,我们把净宗五经一论重复再讲一遍。五年总共使用的时间是六千个小时,我们都在摄影棚里面完成。其他一切应酬,请我讲经、请我参加任何活动统统谢绝,这是要请诸位同修谅解的,让我有充分的时间把这一桩大事情完成。谢谢大家。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五)第六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一)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一)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一)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三)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三)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三)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四)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四)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四)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五)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五)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五)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六)第一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六)第二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六)第三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七)第一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