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点击:1850]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七集)  2010/10/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八十二面倒数第三行,从涅槃梵行品看起:
  「《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经里面所说的意思,很清楚、很明白为我们显示出,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他来干什么?说十二部经,讲经教学,他是为这个来的。为什么要讲经教学?古大德告诉我们,大乘「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看到众生在受苦难不忍心,怎样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要离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生死,生死是大苦,怎样帮助众生永远脱离生死大苦。乐是什么?乐是究竟乐,佛经里面的术语叫「大般涅槃」,这是梵文音译的,照这个意思里面来讲,永恒的乐就没有苦,一切苦永远远离了,这就是大涅槃的境界。经论里面说苦,通常说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苦苦里面跟我们讲了八种,叫八苦交煎。这八大类,前面四种生老病死,任何一个人都免不了的,富贵贫贱平等要受;除这个之外,有求不得苦、有爱别离苦、有怨憎会苦,还有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苦特别显示在我们的身心不健康,所以多愁多病这种人也占了不少。大般涅槃,这些苦的现象、苦的果报永远没有了,佛是为这个。
  为什么用教学?我们不知道苦从哪来的,苦从迷惑造业来的,迷惑造业果报就是苦。所以佛把六道轮回比喻作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我们就懂得,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就是帮助我们回头的。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就是觉悟,觉而不迷,你就回头了;迷而不觉,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因。由此可知,佛对众生最大的恩惠,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破迷开悟的方便,方便为门,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合起来讲,最适合的方法、最恰当的方法就是教学。所以世尊出现,示现的是职业老师,是这么个身分,我们要知道。经典里面我们常常看到个名词,叫「天人师」,十号里头有,天人师,所以佛的身分是老师,以这个身分出现於世,他给我们示现的三十岁开悟。在中国,孔子所谓说他一生,十五有志於学,三十而立。释迦牟尼佛也差不多,十九岁离开家庭,他的家庭是帝王之家,舍弃荣华富贵出去参学,十九岁到三十岁,十二年之间,印度所有的学派、宗教都亲近过,没东西学了,也没地方去学了,问题没解决,大问题。
  千万年来人类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宇宙从哪里来的?人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我?这大问题!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也没答案,舍弃了、不学了,在恒河旁边毕钵罗树下入定,他知道,只有甚深禅定才能解决问题,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果然没错,释迦牟尼佛开悟了,开悟了,问题解决了,成就圆满的智慧德相,这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的,教学四十九年。如果这一段的行谊,你要是搞清楚、搞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跟宗教不能说有关系,也不能说没关系。为什么?他学过宗教,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学过,但是他不属於任何一个宗教。真的,他也不是宗教,用中国人的看法是道道地地的老师,像孔子一样,以老师的身分出现於世。所以我们后世的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用现在的话说,我们接受的是佛陀教育,创建佛陀教育的第一个老师,这称他为本师。我们跟他的关系是师生,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就是现在人讲的学生,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过去这些菩萨、阿罗汉都是佛的学生,我们现在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所以诸菩萨、阿罗汉跟我们什么关系?同学的关系,我们同一个老师,他们学在先,我们学在后,我们关系是学长、学弟这个关系。观世音菩萨是学长,这关系属於伦理,这得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当中没有宗教的关系,我们完全是师生关系,跟菩萨、阿罗汉是同学的关系,我们都是接受佛陀教育的。佛陀教育终极的目标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今佛如古佛一样,为我们讲十二部经。这十二部前面三种是体裁不同,三种属於体裁,后面这些是属於他所讲的内容。他讲些什么?理论与事实真相这两个部分。我们在十二部经里学到第八,今天我们从第九。
  第九是「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之经文也」,这一类属於论议,这讲到内容,经里面给你讲道理、给你讲真理。这里面很多经论上我们都看到问答,像大众所熟知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就是属於这个,在体裁上它是长行,散文体,内容上它是论议。弟子们提出问题,佛来解答,佛也提出问题,让众弟子来解答,这一问一答,我们在旁边听,听明白,觉悟了,这一类的经文就叫做论议。在现在《大藏经》里面论藏就是属於这一类的。第十是「自说」,无问,没有人请教的,佛自己说的。「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阿弥陀经》我们念得很熟,没人问,自始至终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讲,叫著舍利弗,舍利弗也没什么话说,舍利弗恭恭敬敬在听,这一会全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为什么?这个法太深了,一般人问不出来,佛看缘成熟了。缘是什么?佛说出来,众生能信、能解、能行,这就是成熟了,后头能证,信解行证都具足,念佛往生就是证果。缘成熟了不能不说,没有人来请法也得要说,显示出佛陀慈悲至极,真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佛弟子对老师要认识,你对老师不认识,那种恭敬心生不起来,尊师重道,对老师尊重的心生不起来。认识得愈清楚,恭敬心就愈殊胜,自己才能得利益,印光大师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老师教学,同学很多,我在年轻的时候跟李炳南老师学经教,他开了一个班,经学班。班上同学有二十多个人,一个老师教,二十多个人程度不一样,什么原因?每个人对老师诚敬心不一样,真诚、恭敬。对老师的诚敬是表面的、是外表的,内里面是什么?内里面是对佛法的恭敬,诚於中自然就形於外,里面人家看不出来,但是从外表上能看到你里面。所以这些学生,哪个人有成就,哪个人没有成就,老师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於能成就的专心教导,对於不能成就的也很欢喜,看作什么?旁听生,也不拒绝他,种善根!古时候老师要栽培人、要选学生,完全都从这些地方看。如果老师要传法、要传道,正式指定你,把你选拔出来做接班人,那一个考察总在五年以上,才能看清楚你能不能肩负这个重担,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能不能担起这个担子。没有这个能力不传给你,大慈大悲,为什么?没有能力,传给你,你这个担子挑不起来,那就是罪业。这个罪业,你看《戒经》里面结罪阿鼻地狱,罪很重,所以老师非常细心,非常认真的观察来选拔,就跟中国古代那些帝王选继承人,选贤与能。
  你看《礼运大同》里「选贤与能」,非常谨慎,观察一个人往往观察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这样才选出来。第一个是德行,人品、学问、能力,看确确实实能够担这个重任,再把王位让给他。贤就是继承王位的,能是继承大臣的,这是大同之治,在中国出现过,不是理想!尧、舜、禹,我们再看看历史上记载,就是这样选拔出来的。禹以后这传儿子,这变成家天下,不过禹那个儿子实在是太好了,也就是启,夏禹的儿子启,德行、学问、能力、处事待人接物,在当时没有人不赞叹、没有人不佩服,所以大禹也就接受大众的推崇,把王位传给儿子,传给启。这以后中国人所讲的小康,小康讲三代,夏、商、周,这都是小康。孔子跟孟子出生的时代是乱世,春秋战国,这个动乱绵延四百多年,将近五百年,所以孔孟他们念念不忘圣贤政治,总是讲到尧舜禹汤,圣人。所以中国古时候的政治是圣贤政治,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教育是圣贤教育,政治就是圣贤政治,无论哪个行业,人是圣贤人,经商的,圣贤的商人,做工的,圣贤的工人。无论哪个行业都是圣贤,你要问为什么?因为所受的教育是圣贤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读书志在圣贤,这天下大治,不敢说是极乐世界,也跟极乐世界相似。所以这是中国历代文人、读书人心目当中所向往的,跟现在人不一样。所以根性熟了,能接受了,没有人请,佛就自己说了,自动就教了。
  第十一「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这一类的经文就标上「方广」,最著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真的是方正广大的真理。用《般若经》上的话来说,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什么?《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你们想想对不对?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讲的是诸法实相,诸法是一切法,实相就是现在人讲真相,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就讲这个,这一类的经就标上方广。最后的一条叫「授记,於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这个没有专精的,一切经典里面佛有讲到这些事情的,这一段经文就是属於授记。佛有这种智慧、有这种能力,知道未来什么时候你修行证果成佛,你在什么地方成佛、在什么时候成佛,成佛的佛号称什么,他都能说得出来,这叫十二部经。所以十二部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的内容。佛佛道同,古佛出世是讲这些经典,今佛出世跟古佛没有两样,也讲这些经典,所以佛佛道同。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称之为如来。
  下面我们继续看经文。「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在一百八十二面最后一行,也能称如来。法身就不必说了,法身是从自性上说的,报身是自受用身,应化是他受用身,都可以称如来,都是今佛与古佛没有两样的。这三身我们要了解它的真实义,法身没有相,净土宗里面讲的常寂光,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土、常寂光身,身土不二。为什么?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但是要晓得它是活的,它什么都没有。六道里面讲灵魂,它不是灵魂,勉强说它是灵性,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它能看、能听,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它全知道。这个奇怪了,一点都不奇怪,你看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实验,水它是个有物质的东西,但是它也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但是它会看会听,它肉身器官都没有,它懂得人的意思。这什么?灵性!谁没有灵性?有。灵性是什么?灵性是法身。我们有没有法身?当然有法身,没有法身这个身怎么来的?法身是体,是本体,这身是现相。报身是佛把烦恼断尽了,自受用身,就是我们讲的离苦得乐。报身是真的得乐,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断了,这是报身。报身住哪里?报身住实报庄严土,所以叫报身。我们晓得,实报庄严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住的地方,一般人去不了。就是说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也断了,这个时候住实报土。实报土里头有身、有色相,有身,那个相,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我们平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身,报身是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为什么?性德完全从报身上显示出来。性德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不可思议,在报身上全都现出来,所以这是自受用,真正叫离苦得乐。
  应身是他受用,应身是应化,在十法界、在六道,众生有感,佛就示现,佛示现这个身叫应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地球上出现应身,应身是跟我们这个地方的众生身没有两样。我们地球上的人道是来投胎的,他也示现投胎,跟我们人间没有两样,我们是个人,他也是个人,但是我们是个迷惑颠倒的人,他是个究竟彻悟的人,这个不一样。他来干什么?来教化我们。教人,示现人身;教畜生,示现畜生身;畜生众多,如果教一群老虎,他就示现老虎身,现同类身,不是同类身,怎么能够在一起居住?现同类身,这叫应身。要教饿鬼,他要现饿鬼身。你看佛教有些法事里面,焰口,焰口是施食。鬼很可怜叫饿鬼,得不到饮食。放焰口,放焰口是什么意思?请客,请谁?请鬼来吃饭。你看焰口台对面扎一个鬼王,叫焦面大士,青面獠牙,焦面,那是谁?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面现鬼身。在哪一道现哪一道身,这叫应身。没有这个身,你不能教化那类众生,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
  还有一种,化身,化身跟应身不一样,也是教化众生的,时间短。你见到他,他跟你说话,指点你一下,完了之后就不见了,你再也找不到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真见到了,这化身。化身也常有,有缘的人都遇到,你跟佛菩萨有特殊的缘分。我们在过去,真正的事实,不是假的,我的师母,周邦道的夫人。周先生,我们在抗战期间在贵州念书,他是我们的校长,抗战胜利之后回到南京。他在南京那个家的院子很大,三道门,大门开了之后是庭院,里面有很多果木树,一个大院子,然后再到里面,这第二道门,前面是院子。我们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遇到了校长,校长也跟老师学佛,以前我们是师生,现在我们变成同学了。周师母告诉我,她在南京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个和尚,他们不信佛,没有宗教信仰,有一个和尚到她家化缘。她问这和尚:你从哪里来?九华山来的,托钵化缘。她说你要什么?向她要五斤香油。周师母没给他。没给他,他就走了。走了之后,就突然想起来,我家进到我这里是三道门,没人开门,没有听到有叫门的声音,他怎么来的?去了之后,看到门都是关著,他怎么走的?就感觉得很奇怪,这个事情在心里面就闷了很多年,到台中遇到李老师把这桩事情告诉老师。真的,大概谈话的时候有十几分钟,决定不是看错了,确实真的看到了,这个和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走也不晓得到哪里去了。九华山的,化五斤香油,后悔没给他。老师告诉他,那是地藏王菩萨,她就吓得跪著磕头。地藏王菩萨到她家里来,来度她,所以她以后一生就供养地藏王菩萨,天天念《地藏经》,天天念大悲咒。她真修行。我们师母,学生没有一个不赞叹的,她对我们学生比对她儿子还好。所以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真叫师徒如父子,患难,没有家,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同学真的跟兄弟姊妹一样,互助合作、互相照顾,在患难的时候。这是什么?地藏王菩萨的化身。所以应身、化身,因为他没有迷,他觉而不迷。所以过去诸佛应化教化众生,现在诸佛来示现应化,跟古佛没有两样,所以可以称为应身如来、化身如来。
  下面说,「《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法身如来也。」法性,法性身,这是从法体上说的。《金刚经》上还有一句,「如来者,诸法如义」,也是讲的法身,这句话讲得好,诸法一如,也就是说一切法是一体。诸法如义给我们透的这个信息,这都是讲佛教的伦理,佛教的伦理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是一个自性变的,大乘教里我们念过「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个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所有一切法的本体是真心,外国的宗教,它不叫性、它不叫真心,它叫真神、它叫上帝,名称不同,实在是一个意思。我这一次看到,上个月有几位科学家在澳洲雪梨开了一个会,两天的一个论坛,有邀请书送给我,我没有去,我们有几位同修去参加,有五、六个人去参加。我看到他们报告的记录,让我感到很惊讶,这些科学愈来愈接近佛法,居然他们是宗教徒,说出「上帝即是我,我即是上帝,我是上帝,你也是上帝」。看到这样的报告,这就跟大乘教里面所说的一样,「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的。现在这些科学家他们有些宗教信徒,他们承认上帝不是一个人,这过去我还没有听说过,所以跟大乘佛法愈来愈接近。这是真的,真正造物主是意念、念头,佛经上所讲的心现识变。心就是真心、就是法性,能生能现,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本性,能生万法。
  《还源观》上告诉我们的,宇宙的源起是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阿赖耶产生了,整个宇宙出现了,出现之后,这就是什么?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出现了。任何一种现象它有三个特性,第一个「周遍法界」,因为我们晓得,无论是物质、无论是精神它都有频率。所以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是,宇宙,他们讲了一个理论,「弦的理论」,好像弹琴,弦的理论,你拨的时候它有振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这频率不一样,统统都是属於振动,这个振动现在科学就称为能量。因为振动,所以才出现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跟自然现象。阿赖耶的三细相,阿赖耶的业相就是振动,这个动的时候我们叫它做起心动念,非常微细,我们自己没有办法觉察到,极其微细的振动。而这振动的速度,只要一动,它就周遍法界,换句话说,任何的速度都比不上这个心念的振动。太阳的光到地球要八分钟,距离并不远,可是我们念头上一动是周遍法界,所以跟一切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第二个特性,「出生无尽」,用我们现在话说,变化无穷,这个不可思议。这些变化当中,纵然是亿万年来,没有两个波动现象变化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从来没有过,只有到什么时候相同?不动的时候相同。只要是动就没有相同的,出生无尽。第三个特性,「含容空有」,含空,空是虚空,有是万有,这个我们一般讲心量大,它能包容,佛法里头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这个意思,你看这量多大!这是什么?是你自性的心量,阿赖耶的心量,你本来就这么大的。
  现在心量变得这么小,两个人都不能相容,那叫什么?造业!造业你就得受苦。业不是真的,苦也不是真的,可是它一定有这个现象,这是因果定律。这个定律不难理解,为什么?可以从梦境当中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你作恶梦,在梦中吓得一身冷汗,醒过来一场梦,假的。因果都是假的,我们现在在梦中,这个要知道。佛告诉我们,六道轮回从哪来的?从执著来的,情执。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了,你就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一场梦,六道不见了,一场梦。但是梦醒过来之后,你还在梦中,还有一层梦,六道是梦中之梦,醒过来了。那上面那个梦境是什么?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那也不是真的,那是什么?尘沙烦恼断了,就是不分别。分别比执著微细,执著没有了,但是还有分别。分别没有了,到最后能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所以佛在《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有为法,梦幻泡影,你真的醒过来了。这醒过来,十法界没有了,你住在哪里?原来住在实报庄严土,醒过来之后才晓得你住的地方是实报土。
  诸佛如来的实报土也是自己的实报土,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这是极乐世界,这里头没有苦,真叫离苦得乐,但还不是最究竟。最究竟是怎么样?回归自性。我们从自性出生的,最后还归到自性,这好像是一个大循环,又回去了,自性就是常寂光净土,回到常寂光了。什么时候回到常寂光?无始无明的习气断尽了。我们常在经上读到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这一品无明断了就成妙觉位,究竟圆满的佛果,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再高的,他到无上了,这个时候实报土也不见了,回归常寂光。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我们称它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里面没有生灭的现象、没有变异的现象。你生到实报土,相像什么样子?大概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永远十七、八岁,寿命多长?三大阿僧只劫,他不变!他为什么不变?他没有识,他只有心现,没有识变。识是八识,他在那个境界是转八识成四智,换句话说,他用真心,真心不变。十法界里头用妄心,妄心变,妄心刹那刹那不住,分分秒秒不一样,所以它有生灭。念头有生灭,现相就有生灭,念头没有生灭,所以它就常住了。实报土里面,人长寿,无量寿,但是相貌永远不变,永远没有什么生病,没有这种现象的,树木花草常青,没有凋谢的。我们在经教里面读了很多,佛没有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报土除外」,没说这个话,所以实报土也会灭掉的。这也就是现代这些物理学家,研究宏观宇宙发现,我们现在能够探测得到的,实际上只是整个宇宙的百分之十而已,另外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他们很迷惑。我们听到他的话,我们很欢喜,我们点头,我们明白,他不明白,我们明白,那百分之九十宇宙到哪里去了?回到常寂光去了。
  回到常寂光,那你怎么找你也找不到,因为常寂光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如果是物质,眼耳鼻舌身可以能够接触到,它是精神,第六意识可以接触到。所以他回到常寂光的时候,八个识都不起作用,都没有办法缘到它,所以他回归自性了。佛法确实是高等哲学,不但是高等哲学,高等科学。今天科学跟哲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全在佛法里头。科学进步能探测到这个境界,之后再就没法子,再要向上提升,无法提升,再提升那就要用佛经的方法,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佛最后说了一句话,明心见性这桩事情「唯证方知」,要你自己亲自证得,你就晓得了。你没有办法证得的时候,用六识去缘它,六识的功能对外可以能缘到宇宙,对内可以能缘到阿赖耶,缘不到自性。六识能缘的,我们现在的名词叫知识,从放下烦恼习气里面去证得的那叫智慧。所以佛所证得的,他用智慧,他不是知识。今天科学家探测的,全都是属於知识,不是智慧。知识能够探测到这么大的一个范围,真了不起,但是他的烦恼没有断。烦恼没有断,换句话说,他就出不了六道轮回,这要懂!佛法里面修学不重视知识,重视智慧、重视德行、重视放下。佛教给我们,放下见思烦恼,你就证阿罗汉,六道就没有了,就出去了,这真得受用。知识纵然相当高,可是你是非人我没有去掉,自私自利没有放下,贪瞋痴慢没有放下,你在六道里头,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用处,知识不管事。再高的知识,如果还有贪瞋痴慢,必定堕三途;如果有智慧,他决定不会搞贪瞋痴慢,不一样,智慧管用,这我们一定要晓得。
  我们再看底下,一百八十三面第一行,「《转*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这是讲的什么?实报庄严土里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第一义谛叫做如,第一义谛是什么?就是本经里面讲三种真实的第一种,真实之际,就是自性,我们中国人叫本性,本性本善,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这是如。正觉名来。第一义谛是性德,自性本有的,下面正觉是修德,我们要不修,虽有性德,性德不起作用。性德永远随缘,你造地狱罪,性德也跟著你变地狱的现象;你造的是畜生罪,性德变现畜生,性德永远随缘,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点都不错。这是讲的报身如来,正觉现前,这个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
  「《成实论》云:乘如来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也。」前面是法相,报身如来是法相。你看法身如来是法性,报身如来是法相,应身如来是法用,是法性的起用,这应身如来。乘如来道,这是自性。来成正觉,这是示现应身,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这个世间来成正觉,我们称他作如来、称他作佛,这是应身,应身佛、应身如来。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统统搞清楚了,就知道怎么样修。这是佛对我们的大恩大德,如果佛不出世,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肯定是随著烦恼习气天天在造恶业。不闻佛法,你肯定就是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一样的也是遇缘不同,你要遇到好的父母、好的老师,教给你仁义道德,你在六道里的三善道;如果遇不到好老师,你肯定去做这些贪瞋痴慢,这是恶业,果报在三恶道。人道是个临界线,这是个点、是个中转站,你从三善道转到三恶道从这转,从三恶道转到三善道也从这转,所以人道寿命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六道里它起很大的作用。诸佛菩萨如果示现佛身来度众生,都在人道,三善道诸天,他现菩萨身,他不现佛身,三恶道也现菩萨身,成佛决定在人道。所以人道可贵,可贵在此地,苦多乐少容易觉悟。
  我们明白之后,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方向找到了、目标找到了,我们依据的经典找到了,就是这部经,依照这部《无量寿经》,方向是西方极乐世界,目标是亲近阿弥陀佛,我这一生决定要把它办到,要下定决心。真能去吗?真能。凭什么?只要你肯放下,你就能去得了。决定不可以把这个世界的东西带到极乐世界去,这你带不去的,彻底放下,哪一天放下,哪一天就成功了。你想哪一天往生,我今天往生,今天彻底放下,今天真就往生了。为什么?我们这里一起心动念,阿弥陀佛那里信息收到了,《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周遍法界,极乐世界跟我们同一个法界,他当然收到信息。真发愿、真发心,阿弥陀佛就来了,这一点都不假,不要再搞假事情了。六道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连十法界都是假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回归到实报庄严土去了,我们烦恼习气一品也没断,一品没断也是的,也是实报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得很清楚,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菩萨?三不退。三不退怎么讲法?小乘阿罗汉位不退,大乘菩萨行不退,明心见性,华严圆教以上念不退,这三种不退都证得了,那是《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住哪里?他们住实报庄严土。所以你就晓得,极乐世界虽然讲四土,它是以实报庄严土为中心。虽然你是生凡圣同居土,烦恼一品没断,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你在极乐世界智慧、神通、道力,跟初住以上的法身大士平等的,平等待遇,这是别的世界没有。阿弥陀佛一视同仁,决定没有分别你是同居土的、你是方便土的,没有这个分别心,这个难得,太难得了。所以极乐世界四土是在一起的,一生一切生。这样殊胜的一个修学环境,我们不去,到哪去找?这要知道,这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的贪恋,住在这个世间一天,第一桩大事提升自己的境界,帮助苦难众生是第二桩大事,这你要搞清楚。你要把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摆在第一桩大事,自己修学功夫摆在第二,不错,你在那里修了不少大福德,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你来生享人天福报,干这个去了。享人天福报的时候,你造不造业?你看看现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他造不造业?不说别的,天天在饮食上吃众生肉,佛经上讲得很清楚,「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欠命要还命,欠债要还钱,这怎么办?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所修学的一切功德,统统回向给冤亲债主,对他们忏悔,以前无知,现在学佛才明白,求他们原谅,往生的时候不要来干扰,我生到极乐世界成佛之后,回过头来度他们。我们的条件谈妥,真用功,他接受。如果你谈这些条件,你自己还有私心,还搞名闻利养、还搞贪瞋痴慢,这些冤亲债主不饶你,为什么?你跟我说的话全是假话,你来骗我。学佛的人天天拜忏、天天忏悔,为什么业障还那么重,还那么多病苦,甚至於还有附身,那就是什么?你讲全是假的,你不是真干。你真干,他佩服你,为什么?他知道你真的能成就,你真能见阿弥陀佛,你一见阿弥陀佛我们都沾光了,他不会找你麻烦,他会保护你。这个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不能不晓得,一定要真干。
  我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成就,所以要把自己成就摆在第一,佛说了「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你想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自己没得度,你度不了别人。我到极乐世界在那里打个转再回来,那就行了,到极乐世界就是自度,我才有能力帮助大家。只要一到极乐世界,头一天到,第二天就回来,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是阿惟越致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不是等到西方极乐世界毕业、成就了,不是,只要入学,你就有这个本事,这不可思议,难信之法。如果到你自己有这个能力,在西方极乐世界自己修成了,阿惟越致了,《观无量寿佛经》讲得很清楚,像我们这种凡夫一品烦恼没断,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要修多少时间才断无明证法身?十二小劫,十二劫。很短的时间,我们看起来很长,在菩萨看起来很短,十二劫。所以这个地方修行比极乐世界快,这是佛说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因为极乐世界没障碍、没有诱惑,你平平稳稳走。这个世界修行大起大落,起得快落得也快,你一念错的时候马上堕到地狱,一念正的时候立刻就生天,大起大落。所以你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这个世界好,在这个世界修行十年,等於在极乐世界修行一千年。关键不在环境,都在自己。环境,顺境、逆境都是好环境,顺境里面考我们不起贪恋,逆境里头也在考我们不起瞋恚,在这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那你这样修行,你到达极乐世界,你不是凡圣土下辈往生,肯定是中辈以上,那将来你自己修成了,不靠阿弥陀佛加持,大概一般来讲是三四劫、五六劫就成功了,绝大多数,十二劫那是少数。这是什么?临命终时造一身罪业求往生的,那个需要十劫、十二劫的样子。所以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我们才真死心塌地,就这一个法门、就这一部经,这一生当中保证成就。所以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书,你要依教奉行,它真保证你往生。拿到这本书,没有去照做,意思也不懂,那靠不住,那不是你的保证书;真信、真解、真行,所谓是真干,这个书是保证书。
  下面说「又《天台寿量品疏》」,这是《法华经》上的,「云: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法华经》上这段话也是讲的法身如来,都是讲的自性。「法如如境」,这个如如境是比喻,如如是没有两样,性相一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是一体,理事是一体,因果是一体,整个宇宙所有一切现象全是一体。「非因非果」,有没有因果?有因果。为什么说有因果?你有念就有因果;你无念,因果就没有了。我无念了,无念你还有因果,为什么?你有无念,你没办法,你还有个无念。无念也不能有,真的要是修无念的时候,将来到哪里去?到无想天去了,果报在无想天。所以无念也没有,那叫做什么?真的念头没有了,起心动念断掉了,起心动念断掉是初住以上法身大士的境界,这个要知道。一切法的起因是第一个念头,起心动念,一念不觉,这一念是什么原因?没有原因,所以叫无始无明,它没有开始。这是跟你讲真话,事实真相,没有开始。迷了,这一句话很难懂。
  早年我在台中学《楞严经》,经里有这么一个问题,无始无明怎么起来的?我们原先把「无始」这两个字解释什么?解释时间,好像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解错了,真正解释的意思,根本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它真有这么回事情,所以释迦牟尼佛,因为这个问题是富楼那尊者提出来的,富楼那是阿罗汉,佛举一个比喻,「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桩故事大家都知道。是有错误,演若达多是有错误,这迷头认影我们讲也不好讲,我讲另外一个比喻跟它完全相同的。我念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在抗战期间,中日战争,那个时候小学五、六年级叫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就接受军训,那初中就更不必说了。小学五、六年级就受军训,所以我们也受过军事训练。军训里面最平常的紧急集合,早晨,这教官在操场上一吹哨子,限定三分钟服装整齐就到那里去排队去了,操场去排队去了。这常常看到的,我服装整齐的时候,忽然慌慌张张的就问同学,「我的帽子不见了,在哪里?」人家说「你帽子不就戴在头上吗?」一摸是真的。迷头认影,你说那个迷有没有时间?什么时候发生的?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故事跟这个一样的性质,真的会发生慌张,你说那一念,那就是一念不觉,忘掉自己帽子已经戴上了,那一念不觉。那个一念不觉有什么原因?找不到原因。第一个念头没有原因,第二个念头有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因,才有第二个念头,第二个念头是第三个念头的因,往后都有,都有因果。所以第一念没有因,这个念没有时间,你说几时起来的?没有,就在当下。
  所以我们这个妄念,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你才看到这个世界。假如我们这个念头一断,这世界马上就没有了,为什么?它是假的。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电影那个底片一张一张,哪一张底片要是断掉,电影马上就没了,一片空白,就这么个道理。所以要晓得,我们这个世界还相续、还在存在的时候,念头没断。个人是个人世界,彼此不相关,我的念头断了,我的六道没有了,你们的六道在;你的六道这个妄念断掉,这一念断掉,起心动念没有了,你的六道没有了,他的六道还在。个人是个人的,个人是个人的宇宙,各各不相到,佛在大乘教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一觉悟之后,你才有能力帮助别人觉悟,你才有能力在十法界里面应化身,以应身、化身来帮助这些有缘众生。有缘众生是什么?他相信你的,你跟他讲,他相信,他能理解,他真干,这就是跟你有缘。现在结缘比从前方便,你看现在我们用网路跟多少人结缘,在全世界,只要人家打开这个频道,都是有缘人,卫星电视这非常普遍。这里讲到「非因非果」,这是真的,第一义里头非因非果;第二义里头有因有果,也就是十法界里头有因有果。实报庄严土里头还是有因有果,它不是第一义,常寂光是第一义,常寂光里头无因无果,只有这么一个境界。因果跟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因果是跟能生万法同时生的,因果也是万法之一,同时生的,没有先后。
  「性相常然」,法性、法相,法性能现能生,法相所现所生,法相里面种种变化那是识。识是什么?分别执著,这就是世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很了不起,为什么?这句话是包括整个宇宙、包括实报庄严土。实报土、方便土、凡圣同居土,全都是从念头生的、心想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没有了,全都没有了;只要你有心想,你心想没断,它就存在。佛教我们什么?佛教我们要把心想去掉。我们中国这些老祖宗,我是肯定他们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不是普通人。你看他创作的文字,你看「思想」,你看到这个文字你智慧就开了。什么是思?你心里起分别,你看一格一格的,那起分别了。想是什么?相出来了。相是什么?执著。想是执著,思是分别。你把田那个格子拿掉、把相拿掉,真心就显露,底下是真心。那个真心是什么?法性,那个格格、那个相,那是法相,我们老祖宗不是佛菩萨,他能造得出这个样子出来吗?所以中国文字不能改,一改意思全没有了,智慧的符号,不得了!你虽然不认得,不认识这个字,可是你会看,你懂得,你就能够晓得它那个意思。真心怎么能现前?相拿掉,真心露出来了;分别去掉,真心现前了,一步一步的提升。
  所以现在有人说,研究哲学的,把释迦牟尼佛也说为思想家,你说释迦牟尼佛冤不冤枉?思想家是谁?六道轮回里头众生是思想家。所以叫性相常然。诸佛菩萨到六道、到十法界来示现,跟这些众生和光同尘,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楞严经》上所说的「随心应量」。这个心是众生的妄心,就是思想,随著众生的思想他来感应,他有没有障碍?没有。他虽然是示现,他没有思也没有想,所以他永远是跟真心相应、跟自性相应,这就对了。我们今天要跟性德相应,但是里头有思想。性德是什么?在佛法里面讲最普遍的,十善业道,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人天法,也就是说,你在六道里取得人身、取得天身,是什么?十善业。你不修十善业,你就不能生人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上品十善生天。违背十善,那就是十恶,十恶,下品十恶畜生道,中品十恶饿鬼道,上品十恶地狱道,那是性德。在中国,中国人讲十二个字,意思是一样的,你看中国人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这十二种德是性德,但是我们学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就变成世间的道德;如果我们修这十二种东西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那就跟阿罗汉修的是一样的。修这十二种能不能证阿罗汉?能;能不能成菩萨?能,因为它跟十善通的。
  所以有些学佛的同学非常执著,我们今天提倡《弟子规》,「那是儒家的东西,我们怎么可以学它的?《感应篇》那是道教的,我们怎么能学它的?」这些人都出不了六道轮回,虽然对佛很尊重,对其他宗教很排斥,错了,其他宗教也是佛,同一个自性生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我们要问,儒是在心外还是在心内?我们心外有儒吗?心外有道吗?心外道它从哪来的?它要不是自性变的,它从哪来的?难道有两个自性、三个自性吗?哪有这种道理?自性只有一个,一体生的,你要排斥,你错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早年我在日本访问,日本有个老和尚,他也很喜欢我,我去看他的时候老和尚一百岁,那一年我去看他的,他走的时候是一百零三岁,走了好几年,中村康隆。他告诉我,他说「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你说他会排斥别的宗教吗?肯定不会!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离开之后,他的徒弟告诉我,桥本,现在他是方丈。桥本告诉我,「净空法师,我们老和尚一生没说过这个话,怎么今天跟你见面说出这个话?所有宗教创始人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儒道的创始人当然是佛菩萨的化身,也包括日本的神道教,所以是一不是二。性相常然,这句话的意思很深。
  遍一切处而无有异,这是如,没有两样,这一定要知道;不动而至为来,确实不动而至。这个现象也普遍在一切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我们产生许许多多的误会,统统都是妄想分别执著在做主宰。妄想很难断,只要分别执著放下,大乘经教讲的这些东西你全都看见了,就在眼前,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
  下面说,「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就是解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有这三种说法。「具如《会疏》所释」,《会疏》是日本人,日本的一位法师,《无量寿经》注解他讲的,「无来去者为法身。正觉於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这个讲得很好、讲得很清楚。「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会疏》讲得明白、讲得清楚,容易懂,没有来去、没有生灭的。用我们现在讲,它不是相对的,没有相对的,这是法身;再说得明白一点,没有对立的是法身。这第二种是依於法身,这报身是依法身而来的,「正觉於第一义谛」,这就是依法身,「真如实相如是而来」,真如实相是修德,这是报身,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下面是应化,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这个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身没有一定的现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身说法,应当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他示现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完全是感应。众生想要什么,他就跟你讲什么,你想学小乘,他跟你讲小乘;你想学大乘,他就跟你讲大乘;你想学禅,他就给你学禅;你想学净,他就给你学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菩萨决定没有意思。若佛菩萨有意思,那他就贬低他了,他就变成凡夫,六道凡夫有意思。四圣法界里头有意思,他不用意思,因为什么?他接受佛陀的教诲。虽接受佛陀的教诲,他的意思没有断,只是伏在那里不用,所以他比我们高明,他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很像佛,他不是真佛,他学得很像,那是四圣法界。他真的用真心,那他就不在四圣法界,他就变成报身,这个我们要知道。总而言之一句话,都在「放得下」。佛法修学没有别的,功夫就是放下,放下就是真功夫,这个不能不知道的。如来这一个号,这里面讲的是佛的十种通号,也就是自性里面无量的德能,总归这个十条,这大乘经上来跟我们讲解,我们今天学第一个「如来」。时间到了,今天就学到此地。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八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土大经解科注 第六十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八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