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点击:1816]   [手机版]
背景色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一集)  2011/4/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二十六面,倒数第五行,从头看起:
  「下云见树成忍,前遍举六根,此独云见者,盖标眼根以例余根也。」事上虽然说六根,而实际上在其中作用确实是六根互用,所以举一根其他的五根自然包含在其中。这个地方,六根上只说见,眼根。「见树成忍」,成就忍辱波罗蜜,而且是圆满的忍度,无生法忍,正是第四十一愿,弥陀四十八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在菩提树当中你能够见到十方诸佛刹土,当然包括我们地球在内,而且看得非常清楚、非常仔细,与第四十七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这个忍是无生法忍。所以这一段经文介绍的,就是第四十一愿、四十七愿的成就。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四十八愿的圆满功德所现。
  「《会疏》释云」,这是日本祖师大德的注解,「仰唯道场树者,正是正觉果满之标帜也。」好像竖立一个旗帜,这个旗帜代表什么?代表阿弥陀佛因圆果满,究竟成佛,代表这个意思。「名号者,即是本愿成就之实体。故愿以闻名为得忍因,成就以见树明其相。」底下一个小注,「谓弥陀大愿既已成就,则以见树证明得忍之事相。」阿弥陀佛大愿的成就,这个菩提树就好像是展览馆一样,你在这个树中完全看到了,所以这个树不可思议。「彼闻名,即道场树之妙声。如《小本》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见到菩提树,听到六字洪名,自然皆生,不是几个人,不是少数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这个样子,见树闻名都能生起念三宝之心。佛是觉,经题上的觉,法是平等,僧是清净,也就是说,自然生起清净平等觉心,这是真实功德。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宝的本体,是三学,是三慧,一切佛法都不离清净平等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全都含摄在其中。在极乐世界,我们见树见到了,闻名号也听到了,换句话说,六根所接触到的无一不是清净平等觉。这是自性圆满功德,究竟流畅,说大,遍法界虚空界,说小,极微之微,不可思议的是大小不二,小中见大,大没缩小,小也没放大,重重无尽。
  这下面说,「此见树,即阿弥陀之果德也。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著明也。」这几句话在下面总结就说出来了,大意是说,见树你就见到阿弥陀佛的果德,修因证果,圆满的展现在大树上。大树好比是个展览厅,弥陀从初发心,怎么发愿、怎么修行、怎么成就的,你在这个展览室里一览无遗,统统见到了。益弥著明,格外的清楚,格外的明显。看清楚了,听清楚了,心里明白,也就是觉悟了。「总之,名号与树,皆是果地大觉妙德之所显,皆是圆圆果海圆融具德。」不但是树,树是举一个例子,一草一木、一毛一尘。经上说一毛,正报里面最小的,我们身上的汗毛,正报最小的;一尘,依报里面最小的,物质环境里面最小的,都是阿弥陀佛妙德之所显,都是阿弥陀佛果海圆融具德。
  念老接著告诉我们,「皆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讲的自性,这是讲的常寂光。性德用智慧来做代表,就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这一句话完全包括了。无为法身,就是今天哲学里面所说的万有的本体。「皆是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自性,只有这个是真实的。为什么?永恒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这是真实之际。「亦即是当人自性」,这一句非常重要,说了那么多,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句说明白了,当人就是自己,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自性。由此可知,极乐世界跟我们的关系多密切,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从哪来的?阿弥陀佛也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一法不立,连虚空也没有了。为什么?虚空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跟诸佛菩萨什么关系,我们跟这个宇宙是什么关系,我们跟一切众生是什么关系,这是大乘佛法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这个关系说到了极处那是一体,不能分。大宇宙像是我们这个身体,我们今天身体是身体里面的一个细胞。说细胞说得很大,细胞里面的一个分子、一个电子、一个粒子,现在量子科学家说一个小光子,大概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如果没有这个极微之微,这身体就不存在,就没这个身体。如果物质现象不存在,这个宇宙之间没有一样我们所谓的实体,凡夫所说的实体。大乘佛法无比殊胜,就是把真相告诉我们。我一生就是存一个感恩的心,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我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我三个老师缺一个都不行,我都不能成就。方东美先生帮助我认识佛教、认识大乘,章嘉大师帮助我奠定修学大乘的基础,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帮我引入门。如果入门没有成就,那只是入门,距离登堂入室远之远矣,大门进去是院子,没有进屋子里面去。这个要感恩韩馆长三十年的护持,让我对佛法锲而不舍,知道殿堂之美,知道门户所在。还得感激佛菩萨、上天延长了寿命,如果寿命不延长,我认识不够透彻。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不要紧,一闻千悟,中下根性的人需要长时间的薰修,这个寿命是关键,寿命短了来不及,就是说你功课没学完,寿命到了,这是遭难。功课学完了,行,「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提升了,升级了。没闻道,这个闻是开悟,天天听没开悟不算,听了开悟那就算。觉悟了,也就是清净平等觉你得到了,那个算;没有得到的,不算。那只是阿赖耶里面下种子,做为来生后世遇缘的因缘,遇到缘你就接著修,这一生不能成就。你说这个关系多大。
  《群书治要》印出来了,传统文化、大乘佛法能不能够兴旺起来?难,太难了。难,不是说我们学习的资料没有,学习资料有,找不到的东西也找到了,可是谁能读?谁能理解?谁能得受用?这就是大难事!如果我们不能读,读了不能解,解了不能用,没有办法落实到实际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它就不起作用,难在这个地方。这个难关如何突破,它的根本是在孝敬,这两个字就能突破。孝敬从哪里来的?从父母师长那里得来的。老师教我们孝顺父母,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父母跟儿女不好意思说我是你的爸爸妈妈,我养你很辛苦,你要孝顺我,说不出口。那怎么办?要老师教,这学生才恍然大悟。老师也不能说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重我,要尊师重道你才能学到东西,老师也说不出来。这话谁说?父母说。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这个人就教出来了。
  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有没有人教?没人教。中国人说一甲子之前,六十年,我开始学佛的那一年,台湾的社会,父母还教,教儿女要听老师的话,要尊敬老师;老师也会教学生,要听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还有人说,六十年前。十年之后,好像听不到这个话了,都学西方人的。西方人没有五伦,只有一伦朋友,父子也是朋友,老师也是朋友。真能做到朋友,也就算不错,外国人只有一伦,中国有五伦。这使我们想到,为什么中国,就是东方的学术超越西方那么多,中国人学五伦,原因在此地。换句话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总而言之都是一个教育问题。
  人性确实是本善的,人是有良心的,看你怎么教。现在的人都被教坏了,观念全错了,只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大乘佛法之所以殊胜,殊胜在哪里?殊胜在无我。你看《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它的殊胜在这里。无我就没有竞争、没有冲突,有我当然会有冲突。佛法高明就在这个地方,直通真实之际,就是自性,直通,当中没有障碍,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这个是「即是当人自性」,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大乘佛法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我们认识自性,帮助我们回归自性,没有别的。自性是大圆满,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一切本具,没有丝毫欠缺。极乐世界自性变现的,华藏世界也是自性变现的,圆满的性德,这里讲圆融具德,圆圆果海。海是比喻自性的广大,自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取这个意思,真正的自己。佛门常说不舍一法,这是讲它的包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说不立一法,这个不立是什么?这一切法里头不能执著、不能分别,讲到究竟处不能起心、不能动念。体性不碍现象,现象不碍体性,它是圆融的。性在哪里?性在相中;相在哪里?相在性中,性相是一,永远分不开。大慈悲的性德於是自然就流出来,你对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一片慈悲,平等的慈悲,恭喜你,你成佛了。这个境界叫圆满成佛,阿弥陀佛到这个境界了。每一个发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到那边就不退转,到那边就不会迷惑,在那边修学,最后的成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佛了。成佛的样子是什么?阿弥陀佛就是样子,这真正不可思议。
  「故能有如是不可思议真实之利也。」所以你到极乐世界,你受用到真实的利益。什么受用?六根的受用。在那边有六根、有六境,没有六识。为什么?转识成智了,在极乐世界没有六识,有六智。眼的见不是眼识见,我们现在是眼识,识是什么?分别执著。法身菩萨不用识,识没有了,用什么见?见性见,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相有见闻觉知,性只有一个,六根全见性了,这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天台智者大师说的,这个果位叫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叫分证就是他没有圆满,为什么没有圆满?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掉。无明习气断掉那叫妙觉,那不叫菩萨,真的是佛,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经》称妙觉位。等觉还是分证,妙觉圆满了。妙觉不住在实报土,他升级,他住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统统是妙觉。而实报土是圆教初住到等觉,一共是四十一个位次,他们全住在实报土,实报土纯是法身菩萨。
  我们把这些事实搞清楚、搞明白了,应当认真努力争取,争取什么?争取我们往生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上上根人。能争取得到吗?就像善导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你只要肯争取,你一定能够得到。要怎么争取?没有别的,放下。放下执著,我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了,你争取到阿罗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同居土,你真不执著了。再提升,不但不执著,分别心都不起了,分别心没有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土里面上辈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上品往生。再提升,不但不分别,起心动念都没有了,恭喜你,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不需要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也是阿惟越致菩萨,是你自己证得的。没有能力证得这个境界,我们是把烦恼伏住、控制住,不叫它起作用,这是生凡圣同居土,这样的人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也作阿惟越致菩萨。你从表面上去看,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没两样。这什么缘故?阿弥陀佛加持你的,不加持你没有。如果你自己有能力生到实报土,那就佛不加持你也有,佛加持你就更殊胜。
  你要问,我们佛法法门这么多,为什么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无比殊胜利益就在弥陀威神加持,这其他法门里头没有,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缘太殊胜,决定不能让它空过,我们的学习分分秒秒都要抓住,抓得紧紧的,不要让它空过。分分秒秒怎么抓?这一句佛号净念相继,别中断,你就抓住了。一中断,昨天讲的烦恼里头失念,你那个正念失掉了。正念就是阿弥陀佛,念念是阿弥陀佛,念念是正念,只要正念没有,邪念就出来了。没有邪念?没有邪念是无明出来了,不开智慧。所以没有念佛的时候,不是无明起来就是妄念起来,这是必然的,没有例外的。那他不念佛行吗?不念佛全是妄念、全是无明。妄念,造业!造轮回业。无明,糊涂!不开悟,障碍我们念佛。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别人怎么做法我们不管,我们自己依照经典讲的道理、方法、境界认真来学习就对了。经是佛说的,世代相传,传到中国也两千年了,这个不是假的。
  下面说,「但名号则声闻十方,普被三根」,这讲闻名,闻名的功德。为什么弥陀名号声闻十方、十方世界都知道?是一切诸佛如来都在宣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讲经教学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这就是替阿弥陀佛做宣传、做广告,替阿弥陀佛招生。能信、能解、能发愿求生,这就是阿弥陀佛有缘人;不信、不解、不想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没有缘的人。可是我们知道,那些无缘的人,无论生到哪一尊的佛国土,肯定到最后,文殊、普贤带领他们导归极乐。只是绕个大弯路,最后还是要归净土,真正不可思议!
  下面这几句话说得好,「见树则唯有神游净土,目瞻宝树,方能获益。两者相比,则闻名得忍之益更为显著。」闻名的利益比见树的利益还要殊胜。见树,就像今天高科技的展览,极乐世界不需要展览馆,用宝树,就在宝树上展览出现十方诸佛刹土依正庄严,你都看清楚了。可是闻名怎么样?闻名能得无生法忍,没有说见树得无生法忍,闻名得无生法忍,所以闻名的殊胜超过见树。「故《会疏》曰: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著明也。」弥是格外的显著、格外的明了。此是见树,彼是闻名,闻名是真正大幅度帮助你提升,这是真正修行人求之不得的大事因缘,提升境界。所以修行人,他对世出世间法不重视,他重视的确实就是要帮助他提升境界,得真实的利益。
  下面这一段「得忍」,「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不惑就是不迷惑,「为忍」,忍是这个意思。难信之理,为什么难?它太深奥,它太神秘,浅至初学,不容易生起信心。它能信,这是能忍。这个忍在此地当作认可、同意、认知,有这些意思在里头。理不懂,他真信了,解不透,他不要解了,他就发愿求生,真往生了,这怎么回事情?这就是得忍之利,他有一个重要的信心,肯定佛菩萨不欺骗我,我虽然不懂,佛菩萨教我一定是好的,有这个信心他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对於这些道理他清楚、他明白,像我们现前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解悟,六十年的学习功不唐捐,我明白了,我了解,烦恼习气放不下,我们往生生哪里去?方便有余土。为什么?你懂得道理,这就把你提升了。如果你真能做到,真能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你就直接生到实报土。不了解,不懂得,我真干,我就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不骗人,相信阿弥陀佛句句话是真实,全心全力去奉行,到西方极乐世界,很快你就到实报土去了。为什么?一点障碍都没有。在凡圣同居土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听个三天、五天、七天,你就到实报土去了。为什么?你有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
  我们今天有几个人对阿弥陀佛有诚敬的心,至诚恭敬?实在讲没有。身心带著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没有能力突破,天天听,听不懂。古人用的一个方法,长时薰修。这个缘稀有难逢,你到哪一个道场天天能听经闻法?古时候有,在中国,佛教从初传到中国来,道场天天讲经、天天教学,跟学校一样。到唐、宋还保持像样子,元、明慢慢就衰了。为什么会衰?人的根性烦恼多了,烦恼多,正念就少,放逸多,恭敬就减少,表面见面客气,谦虚客气,真诚恭敬没有。现在连一点表面客气都没有了,这是传统文化跟佛法要再兴起来难处在此地。什么人能复兴?只有靠再来人。众生还有那么一点福气,想学、想求好,没人教;有这个念头好,这就是感,佛菩萨来应,佛菩萨到人间来教你。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祈求,就是没有感,那佛菩萨就没应,他就不来了。感应这个道理是真的,感应的事不是虚假的,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预言灾难的世界,虽然灾难还没有降临,可是灾难降临的时候就来不及了,那个时候手忙脚乱,那就到三途去了,这真可怜。如果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来因应这个灾难,灾难来了我们不惊不怖,我们能够稳得住。这个时候需要心安理得,对於灾难明了,什么因、什么样的果报,清清楚楚,自己有智慧来对待。灾难来临的时候,不但不受其害,也能受到它真实之利,那你修行真有功德。我们现在在人道,灾难来了之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那是什么道?那是佛道!灾难保送我们成佛,灾难帮助我们成佛,不是真实之利吗?没有准备的人,粗心大意的人,灾难来的时候心慌意乱,他就坏了,他到哪里去?他到三途去了。同样是灾难,去处不一样。
  对修行人来讲,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无一不是增上缘,真正修行人、真正佛弟子,都是真实功德、真实的善缘,顺逆没有一样不善。成就自己一片感恩之心,启发自己报恩之心,知恩报恩。他为什么不报恩?他不知道恩,他怎么会有报恩的念头?这个知恩是什么?父母对他的好处,老师对他的好处,社会对他的好处,国家对他的好处,众生对他的好处,他都不知道。上报四重恩,他对四重恩一无所知,只是口里头念念,不知道他对我什么恩,不知道。这个三毒烦恼里头愚痴覆盖,他虽然不贪不瞋,他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与性德相违背的,自己错了,还引起社会对佛法的误会,对传统文化的误会,也就是对圣贤的误会、对祖宗的误会,这个罪过就重了。细细去读戒经你就明白了,弘赞大师对戒经的注解《戒律全书》,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他注得很详细,你细看就明白了。
  现在怕的是时间太迫切,学习只有抓纲领,想详细研究,时间没有了,来不及了。如果真的像预言所说,二0一二年十二月灾难爆发,我们哪有时间去学习?只有一个方法,老实念佛,放下万缘,求生净土。在这个里面学真诚、学恭敬,我们就有救,学谦虚。我们提倡所提这四个字「诚敬谦和」,这四个字能做到,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真诚、恭敬、谦虚,与一切大众和睦相处,只说四个字,说多了做不到。什么叫真诚?这个很重要。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给「诚」下了个定义,什么叫诚?他也是佛门弟子,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诚。一念不生是什么?清净心,清净心是诚心、是真诚。从清净心里面生起的慈悲、生起的敬意,用这点真诚恭敬学世出世间法都有大成就。真诚到极处,那是佛经上的话,不可思议的成就。这话都是真的。自古以来,世出世间老师教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是平等的,但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是不平等的。爱心平等,教学为什么不平等?学生根性不一样。根性深厚,他接受的能力强,多教他;根性下劣,接受的能力差,你就少教一点,教多他接受不了。老师对学生教学不同,原因在此地,老师没有私心,没有对哪个学生偏爱,没有,平等的。学生当中,哪个学生有成就,哪个学生不能成就,老师心里清清楚楚。平等心是什么?「凡是人,皆须爱」,爱心不能有差等。
  今天不但佛法理深奥,世间法也不好懂,世间法的理也很深。中国两千年来,从汉朝到现在,没有不尊敬孔孟的,称孔孟为圣人。孔子是大圣,孟子是亚圣,好比孔子是冠军,孟子是亚军,这第一名、第二名。在这个社会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没有不尊敬的,没有不跟他学习的,中国社会这两千年来长治久安就靠这个。今天不学了,不学社会就乱了。你有没有方法比过去治理得更好?有没有比孔孟更好的方法?找不到,这个动乱摆不平。摆不平并不是完事,摆不平接著来的是大灾难,这是佛法说的,佛法讲「境随心转」,人心坏了,一百八十度的违背了伦理、违背了道德、违背了因果,这个境界是被心转,心坏了,社会坏了、地球坏了。心是能转,境是所转。这个说法社会上没人相信,为什么?不合科学,这是迷信,一句话否定了。那怎么办?只有随他去。信的人有福了,这宗教上的话,你信你就有福。刚才说的,大灾难来了,各人去处不相同,有福的人到有福的地方去了,没福的人到没福的地方去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再看下面,「净影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慧心不是烦恼的心,有智慧的心安住在法上。法是什么?大自然的原则,大自然的秩序,在佛、在儒称它作性德,现在人称为大自然的秩序、大自然的原则。实在讲,人心乱了,大自然的秩序也乱了,你看春夏秋冬四季反常,这就说明大自然的秩序乱了。几千年前老祖宗告诉我们的,大自然的法则,他们所讲的伦理、道德、四维八德从哪来的?大自然的秩序里面悟出来的。他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清净,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欲望、没有怨恨,心里面永远是平和的,所以自然的法则他们能感得。心能转境界是觉悟的人、是明白的人,心被外面境界所转是凡夫、是迷惑的人。可是这两方面实际上是互动的,彼此都有感应,关键在智慧。所以远公大师说慧心安法,这个法是大自然的法则,狭义的来说大乘佛法,再把它缩小来讲,《大乘无量寿经》。我们的智慧心安住在这部经典上,经典教我们怎么做,依教奉行,经典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这就是慧心安法,这就叫忍。忍就是定,我把心定在这部经上,我这一生起心动念、生活行为依这部经做标准,这个标准是阿弥陀佛的标准,无上大法的标准。「《会疏》云:智行增进名法忍。」智慧的行为天天增长,日日有进步,这叫法忍。
  「获三种忍者」,这是经上讲的。「《净影疏》曰:寻声悟解,知声如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三种忍这第一种,净影大师说的,隋朝慧远大师。寻声就是闻声,开悟了。怎么开悟?各人的缘不相同,有人见色开悟,见到色相,有人听声音、听教,听法听教开悟的,有人确实听外面风吹树梢、雨打芭蕉,从这些音响里面开悟。这是哪一种人?多半是参禅的人,心地寂静。在什么时候?将悟未悟的时候,遇到这种音声的缘分,一下触动,豁然大悟,这么回事,他开悟了。「知声如响」,响是回音,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就听到回音,这个说明它不是真的,就好像阳光之下,地上现个影子。形现影,声现回声,这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不应该执著、不应该分别,对於一样明白了,一切法哪一法不如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不再分别,这叫音响忍。「三地已还」,什么人证得?这里讲的多半是别教,别教初地、二地、三地,这三个位次证得的是叫音响忍。
  第二,「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诠是个工具,实是实际理体,就是真实之际,那是什么?那是自性。我们在修学的时候,无论依哪一个法门,法门就是诠,你要不把这个法门舍掉,你就没有办法得到真实。所以大乘佛法是诠,要不要学?要学,过河的时候要它,到岸的时候就要把它丢掉。《金刚经》上说「如筏喻者」,你能把这个到彼岸的时候,所谓过河就要把船丢掉,你才能登岸,你要不肯离开船,永远到不了彼岸。所以佛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缘所生。《中观论》上讲得很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叫柔顺忍,比前面高,四地、五地、六地菩萨他们证得,他们是柔顺忍。知道世出世间法都是假的,可以学习、可以受用,不能执著、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学习的时候不执著言说相,经本不执著文字相、不执著名字相,名字里头名词术语,不执著心缘相。决定不要起心动念去想它,这个是什么意思,这段讲的什么?佛什么也没讲,什么意思都没有,你所想的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你要什么都不想,你看到这个经文,字字句句无量义,那就是如来真实义,是你自性里头的真实义。你用第六意识去思惟它、去观想它,那就变成你自己的意思。柔和、随顺佛菩萨的教诲,真干,这叫柔顺忍。
  「证实离相,名无生忍,七地以上」,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无生忍就是无生法忍,他明心见性了,证实就是明心见性。离相,对於一切现象,我们平常所讲的三种,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不执著,都放下,也不分别了。一切现象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证实了,证实什么?一切法不生不灭,就这三种现象。这个的确有深度,很难理解,我们也是最近这几年,大概十年左右,早年讲经分享没说到过,早年多半依《仁王经》。这些年我们看到《法苑珠林》,我从《法苑珠林》上看到的,《菩萨处胎经》,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知道无生法忍是怎么回事情。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多微细的念头?有几相?相就是现象;有几识?相就是物质现象,识就是精神现象。我们才晓得,凡夫起一个念头,那个细念不可思议。菩萨很具体的说出来,一弹指,大概我们一个念头,这个起灭,也就是一弹指,我们能感觉到,没有想到这一个念头里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三十二亿乘百千,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就是生灭,现象的生灭,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生灭。那一秒钟呢?现在都用秒作时间单位,一秒钟至少可以弹指四次到五次,我弹的四次,我相信有比我弹得更快的,年轻体力好的,那要是弹五次,一秒钟就一千六百兆。诸位想想,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生灭,就是微细念头的生灭。我们才知道佛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这个说法被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
  佛在三千年前讲现象到底是什么,讲清楚了,讲明白了,现象是假的。佛对於这个现象用五个字来代表它,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字叫五蕴。五蕴是指什么?最微细的这一念,这一念里头就是五蕴,这一念里头有物质现象是色,有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换句话说,所有物质现象里头都有精神现象,物质跟精神永远分不开,而且物质是精神变的,物质的本质是精神,就是念头、心念。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我们很多人都会说,真正的意思不知道。什么叫心想?不是我们粗心大意,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生灭,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佛怎么知道的?佛从禅定当中知道的。不是他一个人知道的,佛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他的定功就见到了。那我们晓得,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的人他们都见到。是真的不是假的。证实离相,相根本没有,三种现象好像是有,实际上没有。就是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真相明白之后,彻底放下,什么心态对它?不起心不动念,妄不妨碍真,真也不妨碍妄,可以同时存在。这个存在其实就是不存在,所以存在跟不存在二边不著,这叫中道。
  下面我们看念老注解的,「其意谓」,就是《净影疏》里这一段的意思,「闻法悟道,知一切法,如声之回响(回音),如梦幻泡影,名音响忍」,比喻作音响忍。「是别教」,这讲清楚了,「别教三地以下之菩萨所得」,这不是圆教。别教的初地等於圆教初住,所以在圆教来说初住、二住、三住他们得到音响忍。真正晓得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说的「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别当真,当真就错了。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舍离言诠,趣入实相,名柔顺忍,是四五六诸地菩萨所得」。「若证入实相,离一切相」,这《华严经》上所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名为得无生法忍」,这时候你真的明白了,你承认,你肯定,不再疑惑了,一切法不生不灭,觅生灭了不可得,「七地以上的菩萨」,七地、八地、九地、等觉,他们证得的。
  「又《弥陀疏钞》曰:无生忍,略有二种」,一个是「约法」,一个是「约行」。「约法,则诸无起作之理,皆曰无生。慧心安此,故名为忍。」心定了,诸就是一切,一切法没有起作之理。这句话怎么说?从理上讲一切法没有起作,起是兴起,作是作用。这个意思我们现在才明白。你想一想,佛经上讲的一念,我们对於这个一念,始终没有搞清楚,囫囵吞枣的解释。这个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念,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起灭,我说它起,它早灭掉了,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没有相同的。所以现前这个现象怎么回事情?就是这些妄念相似相续相。它不是相续,相续的时候每一个念头相同,那就是相续,每一个念头不相同。所以我们看这个境界确实就像《还源观》上所讲的出生无尽,是这种现象。变幻无穷,你找不出一个相它存在那里,找不到。所以说「皆曰无生」,不生不灭。没有生哪有灭?如果真的没有生灭,说它不生不灭这个话不是空话吗?说得毫无意义。它有生灭,有生灭跟无生灭等於无生灭,你没有办法看到它的生灭。八地菩萨虽然看到,也掌握不住,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你无法控制,你知道这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自然现象。自性清净心里头这个现象没有,这要记住,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也没有。这是阿赖耶的业相,现在科学家讲的是能量,就指这个东西。
  所以近代科学对大乘佛学有很多帮助,很深密的东西,不能够理解的,我们现在慢慢了解它,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知道应该要放下,不放下是错误的。所以看破之后才能放下,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放不下,那你就得学,事实真相了解,自然放下。所以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要去计较,一计较就是轮回心,就造轮回业,那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一切随缘,样样都不操心,样样都不关心,千万别执著,不要分别。起心动念我们做不到,很难理解,但是不分别不执著是绝对正确。能做到不分别不执著,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在品级上是大幅度的上升。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二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土大经解科注 第六十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八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