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黄念祖
[黄念祖居士] [点击:5087]   [手机版]
背景色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黄念祖

「共争不急之务」,指世人皆共争无关紧要之俗务,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但贪名利,故忧苦万端,无有出期。如《会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以办了一大事为急先务。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而后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花中,不落恶趣之谓也。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经营。大命将尽,虽悔何益。」
  「剧恶极苦」。「剧」者,甚也。《浊世恶苦品》曰:「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又曰:「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恶是因,苦是果。杀盗淫妄酒,是为剧恶。造恶感受恶果,名为五痛五烧,如火烧身,故曰极苦。又《会疏》曰:「人世炎炎,犹如火聚,故云剧恶极苦。」
  「勤身营务,以自给济」。《会疏》曰:「营谓经营,专力于事云务。以是勤劳其身,故云动身。」「给」者,相足也。以物饶足为给。又「给」者,供给也。「济」者度也。故知经义为:勤劳其身,经营事务,求能自给自足,以度此生。如《会疏》曰:「士农工商,为给自身,故云以自给济。给,供给也。济,周济也。」
  「尊卑、贫富、少长、男女」,指芸芸世人之种种类类也。世人位高者尊,位低者卑;财多者富,财少者贫;年老者长,年幼者少,种种不同之男男女女,无不同此愚痴贪欲之心,苦心积虑,忧念重重,奔波劳碌,无有已时。故曰:「累念积虑,为心走使。」义寂师曰:「累念于既往,积虑于未至,故云累念积虑。常为欲心所驱役,嘈杂奔波,故云为心走使。」意谓思忆过去是「累念」,忧虑未来名「积虑」。故此心念,无有安时。因心有所欲,身必随之。例如欲购爱物,则不顾拥挤杂乱,奔波排队。故曰为心走使,指为此欲心而奔走也。如《嘉祥疏》以「心财相积不舍」,释「累念积虑」。以「勤求无宁」释「为心走使」。盖谓积于心念之中,俱是财物,故名累念积虑。勤欲求得,故身心不安,是名「为心走使」。又憬兴曰:「为心走使者,如渴鹿逐于阳炎,翳眼弄于空华,皆为爱水之心,不了病华,而走驰故。」阳炎即阳焰,乃沙漠中出现之幻相。远望似水,渴鹿渴马等求水心切,趋赴求饮,惟是徒劳。又如有翳之病目,于虚空中妄见空华,思欲把捉。不知本自无花,故云「为心走使」。「走使」者,即俗云奔波劳碌也。
  「无田忧田」,直至「忧苦万端」,一大段皆是「累念积虑」一句之详演。「田」者田地。「宅」者家宅。「眷属」者,家属、亲属、佣仆等。「财物」者,家财产业等资生之器物也。以上皆所忧之境。无者欲有,思欲得之。但已有者,又惧其无。亦复同忧。欲海难填,患得患失,故云「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者,例如已有一万元存款,见人有两万元,则思更有一万元;已有一电视机,见人有二,便欲更有一电视机,与之齐等。思而未得,故以为忧。思而能得,忧亦不止。因欲无止境,故永有不足之忧也。且稍具有,便欲常保,恐遭祸变,虑其复失。故云「适小具有,又忧非常」。「非常」者,即下之水火盗贼、焚漂劫夺等非常之祸也。「水火」,指水火之灾。「盗贼」,指抢夺与偷窃之祸。「怨家」,指与我结怨之家。「债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以上种种,皆可突生非常之祸。如火能焚烧,水能漂没,盗能劫夺,贼能偷窃,恕家报仇,债主索欠。甚至俄顷之间,全非我有,旧日财富,荡然无余,故云「焚漂劫夺,消散磨灭」。《会疏》曰:「焚谓焚烧,兵火失火等难。漂谓漂流,洪水风波等难。劫夺,盗贼难。为怨家所消散,为债主所磨灭也。」,世人「心悭意固」指悭吝之心,至为顽固。财物有失,则心中更增愤恨,忧怨愁苦,意无解时,故云「无能纵舍」。「纵舍」者,放下也。
  「命终弃捐」。此四句泛指一切世人。临命终时,则一切积爱之眷属财宝,皆当舍离。独去独来,无能随伴,至爱之人,可以同时死,但不能同处去。业因不同,果报千殊,去处各各不同。故云「莫谁随者」。《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与此同旨。常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论贫富,莫不皆然。个中忧苦无尽,故云「万端」。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上劝世人,亲眷之间,应当和敬。不和成怨。
  「敬爱」者,指恭敬与慈爱。「憎嫉」指憎恶与嫉妒。「有无相通」者,相通指财物,以我之所有,济彼之所无。「言色」,言语与面色。「违戾」,「违」者背逆。「戾」者乖也,狠也。《会疏》曰:「怡声下气,言不违戾。温良恭谦,面无颦蹙,是谓常和。」故知「言色常和」,即经中之「和颜爱语」也。
  以上劝和,下明不和结成大怨。「或时心诤」者,「诤」通作争,《一切经音义》解作讼。《会疏》曰:「人情平时虽无愤恨,违境忽生,不时斗诤,故云或时。」一时忽起相斗与争讼之心。故云「或时心诤」。「恚怒」,嗔恚忿怒也。乃三毒之一。一时嗔心,造成小恨。但冤冤相报,无有已时。怨憎常会,互相杀害,愈演愈烈。故云「后世转剧,至成大怨」。(如琉璃王为报宿怨,欲尽杀释种。)「世间之事,更相患害」,指世间冤报之事,互为祸害。既造业因,必结恶果,报应虽不立即显现于当时,故云「虽不临时」。但因果不虚,决当报偿于后世,故云「应急想破」。众生但知畏果,菩萨则畏因也。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上段劝谕世人,舍恶修善。
  「爱欲」指情爱与贪欲。实为生死之本。爱不重不堕娑婆。世人举体沉溺于爱欲之中,于是死此生彼,流转无穷。纵使眷属满堂,于生死之际,生是孤身来,死时独自去,无人相随,无人能代。故云「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复指苦乐之果报,皆是自作自受,亦无有能替代者。憬兴云:「自当,即自受也。」「善恶变化」者,憬兴云:「善变化即善趣报。恶变化即恶趣报。」《会疏》云:「今世虽善果,(所作)业因恶,则来世变招殃过。现在虽恶报,所作善则后生化享福报。千变万化,不可具述。」此则「变化」之又一解也。又《嘉祥疏》曰:「恶因得苦,善因得乐。其报易前也。」「易」者难易之易。「前」者,进也。善恶感报疾速,故云「易前」。「追逐所生」。「逐」者,追从也。谓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随其业因,感得善恶之报。「道路不同」者,《嘉祥疏》曰:「作善者,天堂黑报以待之。作恶者,刀山剑树以待之。」因果各异,生处悬殊。故临终分手,竟成永别。三途一报历五千劫,辗转六趣,何日重逢。且重逢亦不相识,故曰「会见无期」。于是世尊哀之,劝醒世人,何不趁此强健之时,「努力修善」,将欲待至何时耶?人老体衰,难于精修,如《涅槃经》云:「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年老者失三种味,故应及时努力,切莫迟延。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闇,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
  本品明此土秽恶,众生三毒炽盛,造恶可哀。初段表贪毒,「贫富同然,忧苦万端」。次段显嗔毒,「至成大怨」。本段示痴毒;如「身愚神闇」,「不信经法」,「善恶之道,都不之信」。痴毒之祸,伤人慧命,且为三毒之本,故痴毒为患极深。(此下二段,复分举贪嗔二毒。)
  经义为,世人愚痴,不明何者是善,何者为恶。各逞己意,妄加分别。于善恶三世因果之恒规,不能生信。故云「世人善恶,自不能见」。既不知因,便不畏果,但图当时快意,不惧后患无穷。纵情恣欲,任意作恶,竞造恶因,不顾当来之凶祸,故云「吉凶祸福,竞各作之」。又《嘉祥疏》谓,世人以「死之祠祭杀生为凶,嫁娶等为吉。世人于此二事,竞各为之。」盖吉凶是因,祸福是果。杀生祭祀是凶,杀业所感三途之报为祸。世人皆以嫁娶为吉。但不知因喜庆而杀生,反成凶事,而招当来无穷之祸。此正是世人不明善恶所招之恶果也。「身愚神闇」者,《嘉祥疏》曰:「身造恶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又《净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闭。生死善恶,自不能见。」故知愚闇,即是痴毒。以愚痴故,心意闭塞,不能正信因果。不能信受经法,入于正道。对于外道邪说,反易信奉。故云:「转受余教」。如是颠倒之见,相续不绝,永溺生死。而其根本,正是痴业。生死无常,以痴为本。故云「无常根本」。
  「蒙冥抵突」者,「蒙」者,有眼球而不能见也。憬兴云:「蒙又作蒙。蒙,覆不明也。冥,闇昧无知也。」「抵」者,兽以角触物。「突」者,冲也。又义寂释此句曰:「谓无所了知,触事违犯。如小儿夜行,狂犬妄走,无所不作也。」以愚昧蒙昧,故不明经义。以抵触为性,乃好冲突,故于经法,不能信受。于是「心无远虑,各欲快意」。《会疏》曰:「不顾后世。但求现乐,故云“各欲快意”。」存心嗔恚,贪财好色,无有休止,故云「哀哉可伤」也。「先人不善,不识道德」表祖上愚痴也。《净影疏》曰:「素不为善,明其无行。不识道德,彰其无解。」无解无行,愚痴之极也。世代相承,子受父教,都是邪说,不谈善恶果报。故云「无有语者」。先人痴顽,后辈无知,事乃必然。故云「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者,《净影疏》曰:「生死之趣,不能自见,不识果也。善恶之道,不能自见,不识因也。于因于果,自心不识。他无语者,故永不解。」是以「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见之,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无得免者。
  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
  世人愚痴贪爱,不知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而不知无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时愈亲爱,死时倍苦伤。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亡者,悲自身之长逝。互恋难舍,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昔日恩爱,今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又结缚即烦恼。《大乘义草》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故知缚于情爱,即是结缚于生死,无有解时也。「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人命在呼吸间,故云「年寿旋尽」,「旋尽」者,谓转瞬即尽也。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上明从痴起嗔之过。三恶业中,嗔业为地狱因。又云:「一点嗔心火,能烧功德林。」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故心怀杀毒,残伤他命,恶气炽盛,从冥入冥。故云「恶气冥冥」。又「冥冥」,者幽暗也,无知也,暮夜也。所作皆妄,故云「为妄兴事」,于是「违逆天地」。《嘉祥疏》谓为「上不顺天心,下违阎罗王之意」也。如是任意作恶,故云「恣意」。一旦罪恶满盈,故云「罪极」。于是罪业牵引,则不待世寿终了,乃顿夺其命,「下入恶道」。「夺」者强取也,使丧失也。顿然断其寿命,故云「顿夺其寿」。《嘉祥疏》释「顿夺」曰「灭寿夺算」也。又《净影疏》曰:「痴故起嗔,共相残害,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事等。」续云「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极,顿夺令尽。将入恶道,受苦无极。」疏谓:世人因愚痴而生嗔心,相杀相害。心怀毒恶,唯作妄事。如是造罪之人,由其宿世罪恶之业力,种种恶缘自然相随,恣意作恶。待其恶贯满盈,果报显现,顿然夺尽其寿命,堕入三恶道。所受果报,无有穷极。欲出无期,故云「无有出期」。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末段普劝,止恶从善,求生极乐。「若曹」,即「汝等」。「熟思计」即常云之深思熟计。「爱欲荣华」至「无可乐者」,《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不知是苦。智者观之,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为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为乐,灭即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盖谓众生所乐正是苦因。从兹苦因,必生苦果,故云「无可乐者」。
  继劝精进,求生安乐国。得生彼国,悉皆「智慧明达,功德殊胜」。「明」者明了,「达」者通达。《净影疏》曰:「智慧明达,得智胜也。功德殊胜,得福胜也。」智福并胜,故劝世人,精勤求生。并诫之曰:「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亏」者,缺也。「负」者欠也。「经」指经教,「戒」指戒行。此处特劝持戒,以戒乃万行之基也。「勿得随心」者,《涅槃经》云:「常为心师,不为师心。」盖师心自用,乃行人大失。因此妄心,正是生死根本。师此妄心,恰是认贼作子。煮砂作饭,何能得食。何况随心任性,妄作非为者耶!《四十二章经》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与此同旨。「在人后也」者,落后于他人也。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本品弥勒领旨,心得开明。佛复垂训:一者当断惑念佛,知苦修善。二者自利利他,转相拯济。三者重示乐国胜果。四者谕除疑悔,免生边地。
  弥勒白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弥勒领解佛语,深自庆喜。乃申赞颂,而白佛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教戒」二字见于《魏译》之高丽藏本。余本多作「教诫」《韵会》曰:「戒通作诫。」《俱舍界品颂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又《会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诫,诫约也。言彻实理,故云甚深。转凡成圣,故云甚善。」法音广被,普令闻者,「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会疏》云:「解脱忧苦者,得闻要津,绝流浪忧。饱耽法乐,脱生死苦也。」意谓得闻法要,乃断流浪六道之忧。饱尝法乐,则除生死之苦。「佛为法王」者,《法华经药王品》曰:「如佛为诸法王。」如来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法华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者释尊之自称。「群圣」者,指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断惑证理之诸圣人。佛为九界尊师,众圣中尊,故云「尊超群圣」。佛之光明,彻照洞达,无有极限。故云「光明彻照,洞达无极」。又《净影疏》云:「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复解「无极」曰:「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两解合参,则达空无极,表自智究竟通达第一义空,彻证理体,是为大智。故云殊胜。普度十方有缘众生,无有穷极,是为大悲。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故妙用无尽。是乃弥勒以福智超胜赞叹佛德。又佛十号之一曰天人师。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游步十方,为大导师,故云「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值」者遇也。经云「人身难得佛难值」是一大庆也。「复闻无量寿声」,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又《弥陀要解》曰:「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故令会众,欢喜庆幸。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如《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靡」者无也。「靡不欢喜」即与会大众皆大欢喜。
  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佛重诲弥勒,首当自度。
  「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此四句实为一大藏教之纲宗。「敬」者恭敬。敬佛者,《净影疏》云:「敬荷佛恩,名为敬佛。」「荷」者承担领受之义。如来万劫薰修,入佛知见。乃以佛之知见,开示我等,普令悟入。以佛果觉,作我因心,不历三只,顿入佛智。此正佛之深恩。我等遵依佛示,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入于实相,是名敬荷佛恩。依此经中种种教诫,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横生四土,圆登不退,才是真实敬佛也。故曰「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大者,即大方广之大,绝诸对待,强名为大。此云「大善」,谓无上之善。又《会疏》曰:「三业敬奉,是为敬。」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乃名敬佛也。非同世俗,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密宗常云「清净三门信上师」,「以身口意供养上师」,均是此义。如是敬佛,实为大善。又《会疏》云:「佛如善见药,见闻悉得益。故为大善。」
  「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盖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身口意三,全入佛中,始是真实归敬。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绝疑,不敢勇猛直前,谓之狐疑。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倘时信时疑,半信半疑,或勉强试念,而意实未安;或口虽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实念也。要之,疑情不断,正信难生。信愿有亏,资粮欠缺。故须「截断狐疑」,老实念去,蓦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是才是「大善」。
  上明断疑而念佛。下复明,念佛即能断疑也。《安乐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贪嗔痴。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愚痴少智,心则狐疑。念佛除痴,疑情自断。莲池灵峰两大师均云「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乃「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之又一义也。
  「拔诸爱欲」。憬兴云:「拔欲者,令离烦恼。」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故劝拔除爱欲。「杜众恶源」,「杜」者,塞也。《净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之断塞,目之为杜。」其大意为:杜众恶源之意,即是令离恶业。因恶业使人入恶道,乃恶趣之本,故称为恶源。故应杜塞云云。望西同之。疏曰:「杜众等者,令断恶业。流转生死,恶业为源。故云之源。」《会疏》异是,疏曰:「诸烦恼中,嗔恚为最,故云之源。亦指无明为之源。佛悉断尽,更无余残」。故云「杜众恶源」也。以上两释,不妨同参。《会疏》就佛边说。《净影疏》等,则指行人下手处也。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挂」者,碍止之义。又「挂碍」,高丽藏本作拘阂。流作「拘碍」,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憬兴所云「无所拘碍」即「无所挂碍」。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乃专就《魏译》而释。今释会本,则应广摄发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经云:「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又云「随意修习,无不圆满」。故能「无所挂碍」也。往生之人,游行十方,宣示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顿妙法,导引未度之人,归向极乐。故云「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此段经文,前半段谕众断惑念佛。此下半段劝众知苦修善。「若曹」即「汝等」。「永劫」劫即久远无比之长时。今云永劫,则是永久之永久,永久无极也。「五道」即前「横截于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与地狱。据《会疏》「汝曹。。。。。。不绝」诸句,意为「永劫以来,虽值多佛,发大心圣道修行难成就,故常没常流转。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据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沉沦生死,忧苦不绝。则未值佛者,更有过焉。故云「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于五道之中,常堕三途之内。至极苦痛,无有绝期。盖生老病死均极苦痛。且纯苦无乐。凡夫业报之身「恶臭不净」,何可爱乐。「恶」者,丑恶、凶恶。「臭」者,难闻之气味。「不净」者,不洁。《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大论》中举五种不净:谓种子、依处、当体、外相、究竟等五种,悉皆不净。种子乃精血,住处为胞胎,当体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毕竟,悉皆不净也。《十疑论》谓七种不净:一种子,二受生,三住处,四食啖,五初生,六举体,七究竟。七种悉皆不净。故于自身以及他身,实无可乐之处。纯苦无乐,理应厌离。故下云「宜自决断」。「决」者下定决心。「断」者,斩断恶因。恶因者,即下所云之「心垢」。《会疏》曰:「贪嗔痴为心垢,反之为三善。」「洗」谓洗濯。「除」谓遣除。故云「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者,「言」谓语言。「行」指行动。《笺注》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谓之忠信。」「表里相应」者,据净影意,「表」指言,「里」指心。其疏曰:「言表心里,语不违心,故名相应。」盖以心口如一,为「表里相应」。兹广其义曰:表者,表现,形于外者皆是表。「行」亦是表。「里」者内心,内外一如,是名相应。此即直心。《净名经》曰:「直心是道场。」
  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
  上段显生死轮转,忧苦不绝,劝令出离,是为厌离娑婆。此段则劝求生净土,即欣求极乐也。《弥陀要解》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愿。又以「信愿持名」为「一乘真因」。故知世尊劝谕,正是往生切要。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厌离,「洗除心垢」,「表里相应」等文而言。是自利行。下「转相拯济」是利他行。是即释尊开示之第二点。「拯」者救也。谓辗转救度于他身,是即「众生无量誓愿度」也。发此自觉觉他之大心。念佛名号,才契本经之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既发大心,则应以至诚之心,「积累善本」,以求得本愿之妙果。「善本」同于「善根」。《胜鬘经上》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又《会疏》曰:「“求愿”者,愿往生心也。“善本”通名诸善,别指称名念佛。」因称名念佛正是往生极乐之善本。「积累善本」正是一向专念也。以下释尊重宣极乐之胜妙,谕劝求生。「须臾」者,为四十八分钟,指片刻也。佛勉世人,一世勤苦,犹如片刻。后生极乐,其乐无有穷尽。妙乐无边,超逾十方,无有终止。故云「无极」。如天台沙门忍空之《劝心住生论》云:「今生荣华一期之程,结苦果于亿劫。现世勤修须臾之间,开觉檗于三明。」盖因小果大,受报时长。凡得往生者,经云:「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如灵芝师释极乐云:「弥陀净土,境界殊绝。圣贤同会,闻法悟道,寿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余乐,不能过此。只无诸苦,已为可乐,况具诸胜事,其乐何穷!」故劝众求生也。
  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世尊垂慈,既劝大众,欣求极乐,复谕众生,应舍疑惑,免生边地。是为如来开示之第四点。经云「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是劝众诚敬专修,一心净业。「无得疑悔,自为过咎」。「悔」者,《大乘义章》曰:「追返名悔。」即追悔返退之义。「过」者罪也。「咎」者恶也,灾也。是劝大众不应疑惑,自生灾患,以免「生彼边地。。。。。。受诸厄也」。「边地」者,或名疑城、懈慢国。《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厄」,艰也。《嘉祥疏》曰:「此中先诫断惑,明怀疑生边地。离佛前,远至五百岁花不开。不开且不得至十方供养诸佛。」《会疏》曰:「始终不退名精进。“求心所愿”愿求往生也。“疑惑”者,不了佛智故。“悔”是恶作。初信后疑,悔前信解,半途而废。“自为过咎”者,“彼国不逆违”,自甘生边地故。“诸厄”者,不见三宝,不闻经法故。」《会疏》之解较详。
  至于三辈中是否包括边地问题。《无量寿经钞》论之甚详。钞曰:「经说不同。谓《觉经》(即《汉译》)及《大阿弥陀经》(即《吴译》)中下辈摄(指中辈下辈皆有边地)。今经(指《魏译》)不尔,别说之。故诸师亦异。所谓昙鸾、元晓、法住、如湛等师,存不摄义。义寂、憬兴、龙兴、仁岳等师,存摄义也。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但以此经,翻译正本。昙鸾大师,我宗高祖。今须依之。即《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夫三辈,则信心往生,亦所劝也。边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诫也。信疑劝诫,天地水火,何得相摄。」《钞》论甚善。具信心者入三辈,存疑心者堕边地。两心不同,生处必异。是以今此《会本》,于三辈外,别明「边地疑城」,于后第四十品中详述之。
  弥勒领受佛旨。乃向佛言,「受佛明诲」。「明」者,智也,备也,显也,发也。「明诲」即显发大智,明白完备之教诲。「专」者专一,「精」者精进,「修」者修行,「学」者学道。《法华经》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如教奉行」表弥勒领解佛训,决定遵行也。「不敢有疑」,表领受舍疑之劝,不敢生疑。疑者乃万惑之所由生,故应断也。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何等为五:
  此品广明浊世恶苦。恶者五恶,苦者五痛、五烧。劝令舍恶行善,离苦得乐。《净影疏》曰:「五戒所防,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是其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名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说为五烧。」五恶者,恶因也。五痛者,华报也。五烧者,果报也。又《嘉祥疏》释五恶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端心正意」,指正心诚意,善护己念,远离三毒,不思邪恶。又义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余事名正意。」其义更深。盖以唯趣菩提始称「端心」,余无所求方名「正意」也。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为众恶,故云「甚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嘉祥疏》曰:「他土中多有胜缘,又复善报强胜,作善为易。此土无此二缘。“开化”即佛开导教化也。」下文「唯此五恶世间」,至「离五烧」,其义如文。「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者,《嘉祥疏》云:「降化其意者,悕(愿也)心入道,令持五善故,顺教修行。」净影与嘉祥均谓五善即五戒。「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嘉祥疏》曰:「“获其福德”者,举远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者,如《净影疏》曰:「由持五戒,于现在世,身安无苦。」远果者,得生极乐,定证涅槃。如《净影疏》曰:「后世弥陀,终得涅槃。」现世安乐,身后往生,故云「获其福德」。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狱、娟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在恶之中,首标杀生恶。太贤曰:「世间所畏,死苦为穷(极也),损他之中,无过夺命。」人所最怕者,死也。人所最惜者,命也。是以杀害他生,最为大恶。此不但佛教,其他宗教,亦戒杀人。
  文中先明杀恶。文曰:「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伏」者,降伏。「克」,克也,杀也。(见《中华大字典》)《会疏》曰:「“强者伏弱”者:能杀者为强,所杀者为弱。人畜皆然。“转相克贼”者:“克”谓制胜、杀害。“贼”谓贼害。如雀取螳螂,人亦取雀,故云“转相”。」又憬兴曰:「“克”者杀也。“贼”者害也。」「残害」者,凶残伤害。「杀伤」者,杀生致死或伤害其身。「吞啖」。「啖」者吞也,吃也。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故云「迭相吞啖」。以上诸句,明杀生恶。「不知为善」乃至「不肯为善」,皆表造恶之过失。以广为不善,复杀害生命,故受「穷乞。。。。。。尪狂」等报。「穷」者贫穷。「乞」者乞丐,讨饭度日者也。「孤独」。《经音义》曰:「无父曰孤,无子曰独。」憬兴云:「孤者无父母,独者无子女。」「聋」者,耳不听声也。「盲」者,目不能视也。「喑」者,口不能发声也。「哑」者,虽能发声,但舌不转,仍不能语言。故即哑也。「痴」者愚痴、痴呆。「恶」者,狠恶不善。「尪」者弱也,跛也,短小也。「狂」者疯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为善」所受之种种「殃罚」。「殃」者祸也,「罚」者罪也。
  下举「尊贵」等,表为善之得,弥显作恶之失。「尊贵、豪富」乃世间富贵之人。「贤明、智勇、才达」乃人中贤智之士。「长者」义兼二者,乃积财具德者之通称。又为年长多财者之称号。世间富贵贤智之人,皆由过去世中,行慈尽孝,「修善积德」所致也。上述之因果不虚,乃世间所见之事。上举之「穷乞」乃至「尪狂」乃殃罚中之易见者。而未知「寿终之后」其苦尤为深剧。「入其幽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者即常云之冥途、冥界。总指三恶道,别指鬼趣与地狱。如《会疏》曰:「幽冥,所谓冥途黄泉也。」「转生受身,改形易道」。《会疏》曰:「脱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转生受身”。四生转变,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四生指胎卵湿化。例如舍麻雀身而得狗身,是为「改形」。又如舍人身而作狗,则从人道转为畜生道,是为「易道」。众生轮转于六道之中。「泥犁」即地狱,「蜎飞」者飞虫,「蠕动」者,爬虫。「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引喻况。报轻在前,重苦在后。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诣市杀之。先现报后入地狱,故云“极刑”。」其义谓,作恶受报,先受现世轻报,身后复受重报。如王法中,惩治罪犯,先置狱中,身被枷锁,受诸剧苦。此喻现身苦报。最后乃处以极刑,断其生命。「极刑」即喻地狱。地狱之苦,如火焚身也。又死后堕入三途,乃有泥犁、禽兽、蜎蠕之属。地狱尤苦,故云「极刑」。「魂神命精」见《汉译》。《魏译》作魂神精识。《无量寿经钞》曰:「有云第六识名魂神,第八识曰精识。」今此「命精」,即第八识阿赖耶,乃「去后来先作主人」者,故称「命精」。此第八识相似相续,舍命之际,随重投堕,故云「随罪趣向」。依其罪报,投入恶趣。若陷无间狱中,永劫难出,是名「或长」。或为微菌,则刹那生死,是称「或短」。《会疏》曰:「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云“或长”。如飞蛾蜉蝣等云“或短”。」其中寿命无量差别,皆是宿业所感。善趣以寿长为福,恶趣则以寿长为巨祸也。「相从共生,更相报偿」表冤冤相报,无有穷尽。《会疏》曰:「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例如被杀者为索还命债,必追逐其冤对,同时出现世间方能报偿,是故冤家债主「相从共生」。今生人杀其羊,当来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又如猫死为鼠,鼠死为猫,世世同生,讨命偿债。故云「更相报偿」。盖因讨债之人,往往报复过甚,又结新冤,故无了期。「殃恶未尽,终不得离」。「殃」者祸也,罪也,罚也。所作之殃恶未能偿尽,则必辗转恶趣,无有出期,痛不可言。「自然有是」者,义寂云:「作恶虽不乐欲苦果,苦果自应。修善虽不希望乐果,乐果自应。义同影响(指如影随身,如响应声)。然此经多言自然者,为显因果决定法尔。」又《会疏》曰:「因果必应,故云自然。」「暴应」,「暴」乃猛急突然之义。「应」指报应。善人行善,恶人作恶,应受之果报,或不当时立即显示。但因果不虚,于其后世,必受其报,故云「善恶会当归之」。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二明盗恶。于有主物,若多若少,不与而取,皆为盗恶。盗恶之行,源于三毒。贪欲悭吝,易生盗心。诸恶相资,以成盗过。
  以下从「不顺法度」至「不顾前后」表贪欲之过。「不顺法度」。「法」者法轨、法则。「度」者轨度、规度,即常规也。「奢淫骄纵」。「奢」者奢侈。「淫」者,《等不等观杂录》曰:「经中淫多从女旁,专指男女事也」。淫行无节,故曰「奢淫」。「骄」者骄横,谓恃己凌人。「纵」者放纵。「自恣」,「恣」者纵也。男女共居,不顺法度。放情纵欲,但图快意,不惧罪谴,故云「任心自恣」。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等句,表在位者利用权势,巧取豪夺,损人利己,误国殃民种种恶业也。《嘉祥疏》曰:「宰相之官,纵放臣下。用取万民贿,枉取人物。」是为「居上不明」之义。受贿已属盗行,况复「陷人冤枉,损害忠良」。「陷」者诬陷、陷害。「冤」者屈也。「枉」者邪曲也。「忠」者,敬事直行,奉公忘私也。「良」者善也。如是恶人,嫉妒贤者,陷害忠良。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谀取荣,诽谤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故云「心口各异,机伪多端」。义寂云:「机谓幻惑,伪谓虚诈。」憬兴云:「机者机关。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机伪。」又「机」者机心,「伪」者诡诈。如是机诈伪善,种种不一,故云「机伪多端」。如是恶人,无论尊卑上下,内外亲疏,皆欺骗诈惑。故云「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嗔恚愚痴,欲自厚己」者,以嗔痴二毒,助长贪心。《会疏》曰:「三恶相资,炽发邪欲。吸引他财,欲积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欲贪」即贪欲、贪恶也。《维摩经》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又《会疏》曰:「欲海深广,不知厌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唯求收积。嘈杂奔波,故云欲贪等。」欲多占有,故曰「欲贪多有」。因利害相争,损人肥己,故云「利害胜负」,于是「结忿成仇」。「仇」即仇,甚至家破人亡,一切不顾。故云「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前后」者,前因后果。又《会疏》曰:「前不顾是非,后不顾讥嫌;亦前不顾明哲昭察,后不顾鬼神冥记;或亦前不顾过业,后不顾来报。」但求争胜,不惜两败俱伤。只图快意,不畏当来罪报。一切不顾,广行诸恶。
  「富有悭惜」下表悭吝过。或人富有,但悭惜成性,「不肯施与」。「施与」即布施,不肯以财物给与他人。爱欲牢固,故云「爱保」。贪心深重,故云「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即终生劳苦,直至寿命终尽。但所得者,只是独死独去「无一随者」。《嘉祥疏》曰:「“无一随者”,神识孤游戏,财留在自界。」盖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也。生平所作善恶之业,及所感福祸之果,则不相舍离。故云「追命所生」。义寂云:「谓善恶因及祸福果,皆追命根所生处也。」「追」者追随、追逐也。于是后世,「或在乐处,或入苦毒」。「乐处」者,三善道;「苦毒」者,三恶道。「苦」者痛苦,「毒」者毒祸。痛苦之极,故云「苦毒」。
  以下正明盗恶。「见善憎谤,不思慕及」。「憎」者憎恶,「谤」者诽谤。见人之善,无敬慕之心反生憎恶,妄加诽谤,如是之人则无善念与善行。胸怀之中,常是侵夺之心。「悕望」即希望。唯思损人利己,故云「悕望他利,用自供给」。不义之财,得来容易,任性挥霍,顷刻「消散」。重复盗取,故云「消散复取」。于是「神明克识,终入恶道」。「神明」者,《晋译华严经》曰:「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如是二神,与人俱生,故名俱生神。《药师经》曰:「有俱生神,具书罪福,与阎魔王。」又《嘉祥疏》曰:「一切众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又《五戒经》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八校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日。六奏指六斋日,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等六日。盖谓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向上覆禀;有八日上报(校者报也);一月之内有六日奏明也。又望西据《五戒经》曰:「如是等日,天神记录众生善恶也。」盖所禀报者皆众生之善恶。「克识」者,「克」者刻也。「识」者,有异绎。一者《嘉祥疏》、《会疏》等,谓识者记也。如《会疏》曰:「幽有天神,识其科条,无毫厘差。故云“克识”。识音志,即记也。」此与嘉祥之意正同,均谓有神明记录人之善恶,故报应不爽。二者谓「识」乃第八识也。如憬兴云:「以种子识功能不亡,名克识。」义寂与望西,双取二说。义寂云「所作善恶,非但自识内薰,天神外记。记在二处,安有赦乎?」二处者,内识与外神也。以上诸说,义寂师稳妥。因唯识不碍于神明记录,神明记录,亦是唯识所现。故内外皆记之说为善。内外皆记,罪报追随,故辗转三途,「累劫难出,痛不可言」。「累劫」者,多劫也。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三明淫恶以及因淫恶而引起之贪嗔等恶。
  「相因寄生」者,「寄」者,托也,附也。此句指众生由于相互间之业因而出生于世。《会疏》曰:「世界安立,单阳不成,独阴不育。夫妇相因相成。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资。凡天地之间,无独立义。故云“相因寄生”。」。盖指众生皆有共业与别业。因彼此有共同之业报,乃于同一时期同一世界而出生。又因别业各各不同。由于彼此个别宿业之缘,或为眷属,或为仇敌。同生于世,以偿宿因。故云「相因寄生」也。「寿命几何」者,百年短暂,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间,转瞬即逝。但世人颠倒,不识苦空无常,但求幻妄之乐。如蛾扑火,自焚其身。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邪」者横邪不正。「恶」者恶毒不善。《会疏》曰:「邪谓邪曲,恶谓罪恶。」「淫佚」者,「佚」音逸,同劮,婸也。「婸」者,淫也,放也。(见《中华大字典》)「淫」,荡也,贪色不以礼交也。又淫者,乃十恶之一。淫为枷锁,缚众生故;淫为罪源,生诸厄故。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如下引诸经论,皆备言淫欲之患。《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又《无量寿经钞》曰:「夫淫欲者,流转生死之根源矣。远离解脱之因缘也。如大贤云:“生死牢狱,淫为枷锁。深缚有情,难出离故。”如《智度论》云:“淫欲者,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瑜伽论》云:“诸爱之中,欲爱为最。若能治彼,余自然伏。如制强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苦而似乐故;少味多灾故;不净似净故。”」又云:「何耽刹那之微乐,应受永劫之大苦。」又《诃欲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
  「烦满胸中」,《会疏》曰:「淫火内燃,胸热心狂」也。「邪态外逸」。淫邪荡佚之态,流露于外也。「费损家财」,「费」者耗也,「损」者减也。「事为非法」,所为之事,不合法度甚至干犯法律也。「所当求者,而不肯为」,不求自立,不务正业,不求出离,不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又或交结聚会」。《净影疏》曰:「“交结聚”下,明造恶过。为淫造作杀盗等事,是其过也。」此下正明由于淫恶而引起杀盗等罪。「交结」者,勾结也。「聚会」,聚集邪众也。「攻劫杀戮」。凡以尖锐之物相刺皆曰戮。此处指以枪矛等武器杀人也。「强夺」者,憬兴云:「公然劫取」也。「迫胁」者,以威力相恐惧,即豪夺也。是为盗恶。如是广行杀盗之恶,只为「归给妻子」取悦于一妇人,以图「极身作乐」而已。「极身」者,望西云:「极谓疲也。」故极身者,疲劳其身也。「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着」者昭著。义寂云:「谓显中作恶者,着于人。隐中作恶者,着于鬼故。」又《会疏》曰:「人谓人间,官吏刑罚。鬼谓鬼神,冥官照见。」神明幽记,诸天亦记。造恶之人,岂能幸免。于是「自入三途」矣。「自」者自然,具决定之义。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四明妄语之恶。
  「妄语」者,《智论》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又《大乘义章》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故知心存欺诳,口出不实之言,即名妄语。又口之四过,亦即十恶中口业之四恶,名为两舌、恶口、妄言(即妄语)、绮语。《净影疏》曰:「口之四过,不应法故,通名妄语。」今经明标五恶。故以妄语摄余三者,合名一恶。但经意隐诫十恶,故列举其余三恶。盖于合中复有开也。「两舌」者,新译离间语。《四分律》云:「彼此斗乱,令他破也。」天台云:「遘扇彼此,乖和合也。」又《大乘义章》云:「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故曰两舌。」是谓煽动离间,搬弄是非也。「恶口」者,新译为粗恶语。《法界次第》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又《大乘义章七》云:「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是谓以恼他之心,出粗恶之言,令人受恼,名恶口也。「妄言」即妄语,新译虚诳语。解见前。又如《梵网》云:「不见言见,见言不见。」如是违心不实之言,即妄语也。「绮语」者,新译为杂秽语,《俱舍论》云:「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又《大乘义章》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又《无量寿经笺注》云:「绮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又《十业道章》云:「说染言词,名杂秽语。若不染心,绮饰文辞,歌赞实德,非不善也。」
  望西云:「凡此妄语,世人喜犯,不顾来报。如南山云:“此戒人多意犯。良由妄业重积,识种尤多。故随尘境,动便虚构。”」继云:「又行基菩萨云:“口虎害人,舌剑断命。如口如鼻,死后无咎。”」令人之口如鼻之无言,免生过咎。如《智度论》云:「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可见妄语之恶业,广生过咎。死堕地狱,慎莫轻忽。「憎嫉善人」。「憎」者憎恶,「嫉」者妒嫉。此下至「尊贵自大」等八句古有二释:一者,《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恶口。“败坏贤明”明妄语。“不孝二亲”(《魏译》作二亲)明作恶人造逆。“朋友无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语。“尊贵自大”成其恶口。“谓已有道”成其两舌。」二者,据望西意:「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乃「两舌过也」。「不孝二亲,轻慢师长」乃「恶口过也」。「朋友无信,难得诚实」乃「妄语过也」。「尊贵自大,谓己有道」乃「绮语过也」。两说稍异。盖言之不实,一口业中常具诸过。故未易详分也。又「谓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是为破大妄语戒。所受罪报远过于其它口业。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也。「欲人畏敬」者,欲令大众,俯首听命,唯我是从也。贡高我慢,不知惭愧,不自戒慎恐惧。难于教化降伏。故云「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也。「慢」之罪恶,比于三毒,贪嗔痴慢,均属思惑也。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者,「营」字,据《一切经音义》乃卫也,即保卫之义。上述恶人能横行一时,皆由前世之福德作为护卫,但「今世为恶,福德尽灭」。望西云:「今依造恶,宿善灭时,善神舍去,故今世遭厄,此厄为痛。」《净影疏》云:「宿善尽灭,善神远舍。身无依倚,多遭厄难,是其痛也。」「又其名籍」者,「名」者名字。「籍」谓记罪之简牍(简牍类似今之档案)。「记在神明」谓神明将恶人之罪行记入案册也。「殃咎牵引」。《会疏》曰:「无能他人牵我者,唯缚自业,自入恶趣故。」「入于火镬」。自入于狱火与镬汤也。「摧碎」者摧毁破碎也。「神形」者,精神与形体也。《净影疏》云:「恶业所牵,鬼神摄录。将入恶道,受苦焦焚。」故云「苦极」。当此之时后悔莫及。故云「悔复何及」。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五者」,此第五恶,古有二说:一者如前,明饮酒恶,乃净影、嘉祥诸师之说。经文云:「耽酒嗜美」。后复广举余恶,以明酒之过恶。二者以今之五恶,实摄十恶。如义寂师云:「身业三恶,以为初三。口业四恶,合为第四。意业三恶,合为第五。」其意谓身业之杀盗淫,以为今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恶。口业之四恶为今之第四恶。此皆彼此相合。独此第五恶,净影师等谓为饮酒恶;而义寂师谓为意业三恶,贪嗔痴也。清代彭际清氏亦同此意,于彼之《起信论》曰:「五恶之义,特准他经,配以十恶。其一恶者,杀业所摄。其二恶者,盗贪所摄。其三恶者,淫业所摄。其四恶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所摄。其五恶者,嗔恚邪见所摄。反是即为五善,亦名十善。」与义寂师之说,几出一辙。盖邪见生于痴也。
  今解兼采两说。首重五戒,故说第五是饮酒恶。复广劝十善,故兼采后说。上之两说乍睹似异,实亦无违。盖好酒贪杯即是贪恶。醉后易怒,是为嗔毒。酒令神昏,饮之过度,甚至不省人事,是为痴毒。可见饮酒一恶,常与三毒并行也。《资持记》明酒有十过。记云:「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嗔恚相(嗔毒)。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嗔毒)。八、无名称。九、智慧少(痴毒)。十、命终堕三恶道。」其中第四第七即嗔,第九即痴。又世云:「酒能乱性」,指酒能迷乱人之心意与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恶。今经云「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贪痴二毒。是故饮酒一恶,实兼意业三恶。故上之两说,唯开合之异耳。
  此下广明第五恶之过患殃咎。「徙倚懈怠」者:「徙倚」指徘徊,「懈怠」指懒惰。盖表心中犹豫,放逸懒惰,唯图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也。故下云「不肯作善、治身修业」。「业」指正业。表恶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务正业。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违」指违背。「戾」者狠暴。故违戾具狠毒背叛之义。「反逆」者忤逆不孝也。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也。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义,故云「违义」。「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放恣」者放荡自纵。「游散」者游乐散漫。「耽酒」者,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又「耽」者取乐过度也。「嗜」者贪而无厌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鲁扈」,义寂《述义》曰:「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扈者跋扈,谓纵恣自大也。」「抵突」见前「蒙冥抵突」释。谓愚狂抵触,无所了知,无所不作也。《辅行》曰:「鲁扈等者,无惭不顺之貌。」故「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礼」者,《礼记》云:「顺人情者,谓之礼。」又《会疏》曰:「决断是非,资宜而行,是为义。甄辨尊卑,不失其节,是名礼。」盖谓能判别是非,所行合宜,是为义。能知尊卑大小,不违准则,是为礼。违反礼义,故云「无义无礼」。「不可谏晓」者,「谏」乃以道正人,即规劝之义。「晓」乃晓谕,以言说教人也。「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显扬大戒论》曰:「六亲者,为身上三代,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谓男女、孙男女、曾孙男女。」两说不同。「眷属」者,《无量寿经钞》曰:「六亲之外,名为眷属。」「资用」者,指资生所用之物,如财米等。如是恶子,于六亲眷属,所须维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顾。故云「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于父母之恩,师友之义,悍然不顾,无动于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意念身口,曾无一善」《魏译》作「心常念恶,口常言,身常行恶,曾无一善」,是明身口意三,常作恶业,且未曾作得一善也。下复明痴嗔之恶。可证义寂师之说,实有所据。下「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正明痴过。不信佛法,拨无因果,此即一阐提也。
  「欲害真人」,《魏译》作「欲杀真人」,《汉译》作「欲杀罗汉」。《玄应音义》曰:「真人是阿罗汉也。」又《法华疏记》云:「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杀阿罗汉即为五逆重罪。又「斗乱僧众」:「斗」者,斗诤也。「乱」者,错也,作逆也。按此即五逆中之「破和合僧」。对于和合如法修行佛道之僧众,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令废法事,名为破和合僧。《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云:「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此五乃无间业,感无间地狱之苦果。以上明痴嗔之恶。
  「愚痴蒙昧」以下,皆正明痴恶出生之痛。「蒙昧」者,无知也。愚痴无知,反「自为智慧」,自以为是,实为愚痴之极。又因愚痴,不信三世因果,故不知此生之所从来,亦不知死后向何处去。不明因果,不信轮回。不知利他,唯图自利。故待人接物「不仁不顺」。(庄子曰:「爱人利物谓之仁」,「顺」者,和顺。)唯知自私,故「希望长生」。如是之人心愚行劣,虽「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盖因如是痴人,心中茅塞,虽闻良言,不能领解,此正显痴毒所招感之苦痛。故《净影疏》曰:「现有愚痴,闇障覆心,无所知晓,以之为痛。」盖谓愚痴覆心,故蒙昧无知,此实为人生之巨痛。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义寂云:「生死为大命,穷逼为小命。」「悔惧」者,望西云:「悔惧等者,命欲终时,狱火来现,见此相时,生惧生悔,悔惧俱临,故云交至。」狱火逼身,是为烧也。人若不于有生之年,预先修善,至命终时,方始悔恨。但为时已晚,后悔莫及。「豫」即预,为预先之义。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上段总结前五恶、五痛、五烧。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者,《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总标三界。五道则能依有情,善恶通举。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故云分明。」又义寂云:「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表因必有果。如是业因,如是果报,一丝不爽也。
  「善恶报应」。「报应」者,《笺注》谓「有施必报,有感必应」也。故现前所得之祸福,皆是宿因之报应。《会疏》云:「善恶约因,报应约果。因有善恶,果感苦乐。形声影响,毫厘不差。」影必随形,回响随声,一丝不爽。业因果报,亦复如是。「祸福相承」。「承」者《会疏》云:「受也,继也。」盖宿世业因,善恶夹杂。故后世受报,或先乐后苦,或先苦后乐。苦乐相继,祸福相倚,故云「祸福相承」。作善得福,造恶得祸,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从「善人行善」至「从冥入冥」六句,综合《会疏》及义寂师意,释曰:善人者种善因之人。来世生尊贵家,身形端正,缘境和美,身心适悦,是为「乐」。复又明达,乐善好施,是为「明」。若更多作善业,勤修福慧,乃得生天。其更善者,则念佛生西等等也。是云「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又恶人造恶业,种恶因,得恶果。故生卑贱之家,形容枯槁,饥寒交迫,逼恼身心,是为苦。复愚昧无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为冥。倘更多作恶业,死堕恶道,故云:「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也。经中继云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非九十五种外道所能知,唯我世尊,独知其原。故云「独佛知耳」。佛垂教化,开显真实。但众生愚痴,不信不行。故云「信行者少」。是故世间「生死不休,恶道不绝」。世人不信佛诲,作恶不已,此下,「故有自然三涂。。。。。。痛不可言。」等句,正明烧也。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末劝翻转五恶,而成五善。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此喻五烧也。若人能于五痛五烧之中,专一其心,制止意业之三恶。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诚实不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能得福,度脱生死。《会疏》曰:「寻言起行,以行践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称也。」「长寿」者,长生也。世间焉有长生之事。唯证无生,则不生不灭。故离世间生死,方是真长生也。「泥洹」即涅槃,圆证三德之至果也。就净宗而言,即究竟寂光也。如是之善,称为大善。
  本品广明善恶果报。《观经》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为劝也。世人愚痴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拨无因果。故诸经中,反覆教诲也。又《吴译》曰:「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彭际清居士曰:「十善本为天业。今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即转天业而成净业。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转恶业,何有天业而不能转。」是故修净业者,当尽己力,兼行众善也。且所谓带业往生,其业盖指宿业也。宿世恶业虽未全消,但仗佛本愿,及持名妙德,故可带业往生,不更恶趣也。(弥陀第二愿曰:「来生我刹,受我法化。。。。。。不复更堕恶趣」)。但所谓带业者,只限宿业,而决非现行之业。如《涅槃经》中,广额屠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须放下屠刀也。若行人习净,一面念佛,一面作恶,如是修净,决定不能往生也。
  又有以行善为人天乘,而轻之者。唐鸟窠禅师以吹布毛示弟子会通,弟子悟入。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示白居易。白云:「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说得。」鸟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以此二句为浅、吹布毛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与吹布毛平等无二者,鸟窠禅师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渊。若是圆人,法法皆圆。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轻之耶?净宗之妙,在于照真达俗。若广行众善,则造福于当前之社会,且成为净业之助行。复深信愿,持佛名号,则自他兼利,常乐无极。
  又此品广明浊世恶苦。虽只广陈事相,实则圆显一心。心秽则土秽,心恶则趣恶,一一无非自心所现也。经中详明两土净秽,令知欣厌。《弥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要解》之说,事理圆融,妙契中道。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十)
下一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六)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七)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十一)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介绍 036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 法贤译)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