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你可以不生气 第五章 慈悲地沟通
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 [点击:4896]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五章 慈悲地沟通
 

  可能曾经有段时间,你觉得自己完全无法与父母沟通,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彼此的距离却非常遥远。在这情况下,父母与子女都在受苦,因为你们相信彼此之间只剩下无尽的误解、恨意与隔阂,而忘了其实你们还有许多共同点,还是能相互了解、原谅与关爱对方。因此,认知到人人心中都有股正面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免于受到其他负面能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乌云背后的阳光

  下雨时,我们总以为太阳不见了,此时若坐上飞机,穿越云层,灿烂的阳光又在眼前,这才明白阳光其实永远都在。同样地,当我们感到愤怒、绝望时,爱其实也还在心里,与人沟通、原谅和慈悲他人的能力,仍然存在。你要相信我们都有爱、了解与慈悲的能力,能超越自己的愤怒与痛苦。一旦明了这点,下雨时便不再绝望了。你知道虽然现在在下雨,但阳光仍在乌云背后,等雨停了,很快地又会照耀大地,所以我们要满怀希望。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提醒自己,内心仍保有那些正面的种子,你就会相信有突破困境的可能,只要一突破,两人心中最美好的特质又会重新显现。
  修行就是为了这一刻,帮助你用心接触阳光、佛陀,以及心中美好的特质,就能在困境中转化自己。你可以用任何在心灵传统中较熟悉的名称,来称呼心中这美好的特质。
  你必须深信,自己有能力保持内心的宁静。训练自己相信,佛的能量就在心中,而唯一要做的,就是呼唤这能量来帮助自己。你可以用念念分明地呼吸、走路或静坐,来呼唤它。


训练自己谛听别人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光有诚意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也许你早已失云倾听别人的能力,而这可能是因为你要倾听的对象,说起话来总是尖酸刻薄,或谴责、怪罪别人,你无法再忍受,不想再听了,于是想逃避他,你已无力再倾听他说话了。
  你由于恐惧而逃避他,不想再让自己受苦。但如此一来,却加深了他对你的误会,觉得你鄙弃他,而这只会使他更加痛苦;你可能还会给他一种要联合别人抵制他,或刻意忽略他存在的印象。你无法面对他,却也无法逃避。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训练自己能重新与他沟通,而谛听正是你开启沟通之门的那把钥匙。
  许多人内心都充满苦恼,觉得自己的处境无人能解。每个人都来去匆匆,似乎找不到可以坐下来倾听的人,但我们是多么需要有个人能倾听自己说话。
  在现代社会中,接受训练而成为心理医生的人,责任就是坐在那里倾听,让人可以完全地打开心门。他们必须深切地倾听病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心理医生。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一定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病人,而不对病人带有任何歧视或价值判断。
  我不知道心理医生如何训练自己具有这种倾听的工夫,事实上,很多心理医生内心也非常痛苦。当他坐下来倾听病人时,内心痛苦的种子也获得灌溉,如果他因而被自己的痛苦所淹没,又如何能好好地倾听他人呢?因此,如果你准备当心理医生,一定要学习如何谛听。
  所谓“全神贯注地谛听”,是一种让对方感觉一你真的在听他说话的倾听,必须让对方知道你真的了解且是用“心”聆听。有多少人能如此做呢?大部分的人都会同意,我们必须用心倾听,才能听到对方想说的话;我们也都同意,应该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听到他所说的话,而且完全地了解,唯有如此,他才能获得解脱。但是,能如此倾听的有几人呢?


用倾听帮助别人解脱

  慈悲地谛听的目的,不是要分析或验证所发生的事,而是希望对方的心能获得解脱,有机会说出心里的话,感受到终于有人真正了解他(她)“谛听”是种倾听的方式,帮助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不断地保持慈悲心,这过程太约需要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这时,你心里只有一种想法与希望——让对方有机会表达自己,因而减轻内心的痛苦,这就是你谛听唯一的目的。其他那些对事实的分析与了解,只不过是谛听的副产品罢了,最重要的是,要用慈悲心倾听对方。


慈悲心是愤怒与痛苦的解药

  如果在倾听时,能不断地保持慈悲心,愤怒与不耐就无法生起,否则对方所说的话就可能激怒你,让你生气或痛苦,只要心怀慈悲,就能免于恼怒、生气或失望。
  当倾听时,你希望自己能如观世音菩萨一样谛听,但即使你很清楚对方正饱受痛苦,且现在就需要你的解救,还是得先装备好自己,才能好好地谛听他人的苦痛。
  就好像消防队员一定要有正确地装备,如梯子、水与消防衣,且必须知道许多自我保护的方法,才能去灭火。当你谛听受苦的人时,就如同走进火圈,痛苦与愤怒的火焰正燃烧着你要倾听的人。如果你未具足装备,不但无法帮助他,自己也会成为对内心之火的受害者,这就是为何需要装备好的原因。
  当倾听时,需要的装备就是慈悲,你可以用念念分明地呼吸来维持与滋长它。当念念分明地呼吸所聚集的正念,就能让那股帮助对方倾吐心事的动力源源不断。那么即使对方说话尖酸刻薄,充满责难、批判,由于不断地练习念念分明地呼吸,你便受到慈悲心的保护,陪伴在他身边一小时,也丝毫不以为苦。慈悲心不断地滋养你,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帮助别人减轻痛苦,帮助你扮演菩萨的角色,你一定会是最成功的心理医生。
  慈悲来自于快乐与了解,当有慈悲心与深刻的了解,你就安全了。对方所说的话不会带给你痛苦,你因此能做到深入地倾听。当无法以慈悲心倾听对方时,就不能假装在听,他一定会发现你内心也充满痛苦的念头,并未真正了解他(她)。但如果真正了解,就能以慈悲心谛听,而倾听的品质就是你修行的成果。


滋养自己

  接触他人的痛苦,不但可以滋养慈悲心,也能让我们在幸福出现时,知道它就在那里。如果我们未受过苦,就无法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接触人生的苦痛,正是我们要修行的功课,但每个人都无法超越自己的极限。
  我们要好好地照顾自己,如果听了别人太多的痛苦与愤怒,自己也难免受到影响,因为接触到的只有痛苦,没有任何正向的事物,内心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因此,我们平时就得修行,如此才能接触那些不会传递痛苦的事物,例如天空、飞鸟、绿树、花朵或孩子,那些能在内心或生活里使人换燃一新,获得安慰并能滋养的事物。
  当你在痛苦或担忧中迷失自己时,让朋友来帮助你,你们可能会说:“你看!今天早晨的天空多美丽啊!虽然有点起雾,但真的很美!这不就是我们梦想的天堂吗?你何不回到当下,与我一起享受这样的美景呢?”如果你正与师兄、师妹们在一起,而他们都是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的人,就能帮助你走出困境,重新接触生命正面、积极的事物。这就是自我滋养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如此短暂,我们每天都应该以快乐、平静与慈悲的心,让生活过得深刻。每天早晨,我都会在佛前点一柱香,在心底许诺——我要好好地享受这一天。幸好平时我有练习念念分明地呼吸与走路,因此,能深刻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念念分明地呼吸与走路就如两位好友,带领我探求当下,发现生命的惊奇。
  我们的内心都需要适当的滋养,聆听钟声就是件令人愉悦的事。在梅村,当电话或闹钟响起时,或有人在敲打寺里的大钟时,每个人都会停下手边的工作、交谈或思绪,钟声于是成为敲醒正念的晨钟。只要钟声响起,我们就全身放松,慢慢地回到呼吸上,接着会感到自己又真实地活在当下,体验生命的惊喜。很自然地,我们会满心欢喜地停下脚步,而非僵硬地站在那里。然后,慢慢地、念念分明地呼吸三次,感谢能活得如此真实。当停下脚步,开始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祥和时,心又变得自由,我们会开始喜欢自己的工作,而周围的人也变得愈来愈真实。
  随着钟声停下来,慢慢呼吸的修行方法,是帮助你在生活里接触美好的、滋养的元素的好例子。虽然可独自练习,但跟着僧团一起做会更容易——僧团永远都在等着你,当你迷失在痛苦中时,帮助你重新看到生命积极的一面。
  此外,了解自己的极限也是种修行,即使你是位心灵导师,有能力倾听别人的痛苦,仍须知道自己的极限。你必须享受行禅,享受所喝的茶与别人的陪伴,如此心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要真正地倾听别人,一定得先照顾好自己,一方面每天都获得适当的养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慈悲心,才能让自己准备好倾听别人。你要扮演的是菩萨的角色,菩萨内心有无尽的喜悦,能将人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你的孩子就是你

  为人父母的你,必须懂得倾听自己的儿女,这点很重要,因为你的儿女就是你,孩子就是你的延续。如果与儿女发生冲突,最重要的就是重建你们之间的沟通管道。如果你心脏功能不好,胃也不太健康,你不会想把它们割除或丢弃,而说:“你不是我的心脏,我的心脏不会这么做!你不是我的胃,我的胃不会这么做!我以后与你无关。”这样太愚蠢了。同样地,如果你对子女如此说话,也非常不明智。
  怀胎十月时,你可以感受自己与胎儿是一体的,会对他说:“安静一点,亲爱的!我知道你在那里。”对他说许多爱语,并开始注意饮食——你吃喝什么,孩子就吃喝什么;你的担忧与快乐,就是他的扰忧与快乐,你与他完全是一体的。
  当孩子生下,医生剪断脐带时,一体的感觉会逐渐淡去。等到儿女十几、二十岁时,你就完全忘记他(她)就是你了。如果把他当作是与你分离的个体,你们的关系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就如同你的胃、心脏或贤出了问题一般。如果你相信他只是另外一个人,与你完全分离,你会很自然地对他说:“走开!你不是我儿了(女儿),他(她)不会做种事!”但是你无法如此对胃、心说话,所以,你也不能这样对儿女说话。佛陀说:“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分离的个体。”你与儿女都世代祖先的延续,都是同一条生命长河的一部分。孩子做的每件事都会常常地影响你,就像他们在你的子宫里一样。同样地,你做的每件事也会常常地影响他们,他们永远无法与你截然分开。你的快乐与痛苦是孩子的快乐与痛苦;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你的喜乐哀乐,所以一定要尽力重建沟通。


与你的子女开始对话

  困惑与无知让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儿女并未受苦。但事实上,只要你受苦,孩子也会受苦,他们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有你,任何的情绪、想法都是你的情绪与想法。所以,记得你与儿女是一体的,开始与他们对话吧!
  或许过去你疏于照顾自己,以致现在常常胃痛,并且饮食方式的选择与易于担忧的特质,都为心脏、肠胃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你必须为自己的心脏、肠胃负责。如果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与子女的关系,你就会发现必须为子女的痛苦负责。我建议你,用以下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是比较有智慧的。试着对孩子说:“我亲爱的孩子啊!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已经受了很多苦。当你感到痛苦时,我也觉得很难过。看到你在受苦,我怎么快乐得起来呢?因此,我发现其实我们都在受苦,我们可以一起来改变这样的情况吗?可以找出解决的方法吗?我们谈一谈,好不好?我真的希望能重新开始与你沟通。但是光靠一个人,实在无法改变什么,我需要你的帮助。”
  如果你能用这种方式与孩子说话,情况就有可能转变,你已经知道如何用爱语与他们沟通,而你所说的话都是出自对他们的爱,以及对事实的了解与领悟。当你真正了解你与孩子是相连的个体,你们的快乐与幸福绝非个人的事,这将为你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你对所说的话,一定是出自爱与了解,以及我对世间无分离个体的认识。你很清楚女儿今天会变得如此,因为你就是如此,你们是相互依存的;同样的,你今天会如此,因为儿子就是如此,你们无法分割。
  以正念的生活方式来训练自己,才有足够的能力重建孩子之间的沟通。对孩子说:“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就是我,你就是我的延续。当你痛苦时,我也无法快乐。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吧!请你帮助我。”儿子也可以试着以这方式与父亲说话。当他经由正念的修行,深刻地体会到,当父亲受苦时,他也不可能快乐,了解到没有分离的个体,就能学习如何与父亲重新开始交谈,进而付诸行动。
  爱侣之间也可以用这种方式重建沟通。记得过去当你们决定生活在一起时,便已经发愿要成为生命的共同体,真心承诺对方,要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痛苦。所以,现在告诉你的伴侣,我需要他(她)的帮助来重新开始彼此的关系。而这个新的开始,只是为了延续你们过去的承诺。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温柔地与别人说话,如此深刻地倾听别人。


情书

  有位法国女士,一直收藏着先生过去写给她的旧情书。在结婚以前,他曾经写了很多动人的情书给她。每次收到信,她都会细细地咀嚼这里的字句——他的信是那么甜蜜与贴心,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每当读完信,她总会幸福地把它们保存存在饼干盒里,但是她已经很久没有打开它了。某天早上,当她在整理衣柜时,突然发现这老饼干盒,其中的信收藏着他两年轻时最美好的时光。她记得他们曾经如此相爱,且相信如果没有对方,生命就无法继续。
  但过去几年来,他们都觉得非常痛苦,不愿看到彼此,也不想与对方交谈或写信。就在发现这饼干盒合的前一天,先生出差去了,他平日在家时一点都不快乐,因此非常期待能在旅途中找到一点乐趣。她很清楚他的想法,当他说要到纽约开会时,她说:“如果你有工作要做,就去吧!”对这样的情况,她已经习以为常了。结果他未照原定计划回家,打电话告诉她:“我得在这里再待两天,还有些事要处理。”她很快就答应了,因为即使他在家,她也一样不快乐。
  挂上电话后,她开始整理衣柜,结果她发现了老饼干盒。这是种很有名的法国饼干,她对里面的这信非常好奇,她已经许久未曾打开。她放下手的鸡毛撢子打开盒子,感觉到某些非常熟悉的东西。她打开其中一封,站在那里便开始阅读起来。多甜蜜的信啊!他的言词体贴,充满爱意。就在那一瞬间,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心仿佛是干涸的土地蓦然得到雨水的滋润,欣喜无比。她又打开另一封信,每一封信都那么美好。最后她把盒子拿到桌上,坐下来一封封地读,直到将里面的四十六或四十七封认读完为止。长久以来,她心中的快乐种子还在,虽然已被太多层的痛苦覆盖,但仍然还在。当她读者他年轻时因深爱她所写的信,内心深处的快乐种子又得到灌溉。
  当你有这样的体验,就灌溉了深藏在意识底层的快乐种子。在过去几年中,他未曾对她说过这样的爱语,但现在展读这些信,她再度感受到他过去的那些甜言蜜语了。对他们而言,快乐曾如此真实,但为何现在却活在痛苦的炼狱中呢?她几乎忘了他曾经如此和她说话,但这些都是真的,他曾那样温柔地对她说话。


灌溉你的快乐种子

  就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那些信灌溉了她的快乐种子。她发现他们两人都不知如何善待对方,只是一直灌溉彼此心中痛苦的种子,却未灌溉快乐的种子。读完这些信后,她感动地想要坐下来写信告诉他,过去他们在一起时,她是多么快乐,而且希望一起再找回快乐的阳光。现在她又想真心地呼唤他一声:“亲爱的!”
  她花了四十五分钟写了一封真正的情书给他。信上写着:“这封信要寄给‘那个写下我饼干盒里的信的英俊男士’”。她花了三小时读完他的信,然后写信给他,对她而言,这三小时就是修行,即使她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修行。写完信后,她突然感到无比轻松,虽然还未把信交给他,但她已经觉得好多了,心中快乐的种子已被唤醒,获得灌溉了。她上楼,把信放在他桌上。此时,她觉得非常快乐,这些信已浇灌心中的正面种子。
  当她读着过去的情书,然后写信给他时,她脑海中开始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她发现两人都不太懂得如何处理彼此间的问题,也不知如何维持快乐,而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慢慢地给对方建造了一座地狱,虽然两人曾誓言要如家人、爱侣般相伴到老,但如今他们一点都不快乐。现在她了解问题的所在了,她相信只要两人一起修行,一定可以找回快乐。她内心充满希望,不再为过去几年来所受的苦而烦恼。
  当他回到家时,走上楼,看到桌上那封信。信上写着:“我应该为我们所受的痛苦负一部分的责任,我们都失去了应得的快乐,让我们重新开始沟通吧!把和谐与快乐再变为可能吧!”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把信读完,深入地观照信上写的每句话。虽然他完全未意识到自己正在禅修,但这就是他正在做的事。因为当他读着信时,内心快乐的种子也得到灌溉。他在楼上待了很久,深入地观照,慢慢地,也领悟到与太太相同的想法。由于这件事,他们都有机会再重新创造幸福。
  现在许多的情侣们都已不再写情书给对方了,他们只会拿起电话说:“你今晚有空吗?可以一起出去玩吗?”就这样一通电话,你们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件很可惜的事。我们都应该学习如何再开始写情书,写一封信给你所爱的人,他可能是父亲、儿女、母亲、姊妹或朋友,花点时间写下对他(她)们的爱与感激。


微笑的魔力

  你有很多方法可以重启沟通之门。如果你觉得与儿子沟通十分困难,那么,你不妨先花一、两天练习念念分明地走路与呼吸,然后坐下来写封信给他。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他说话:“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身为你的父亲,我实在应该负一部分责任,因为我不懂得如何将自己最好的一部分传给你。我知道你一直无法告诉我所受的痛苦,但我希望这样的情况可以开始改变,我很想给你我全部的支持。让我们帮助彼此,试着一起改善我们之间的沟通吧!”你必须学习以这样的方式与所爱的人说话。
  慈悲地倾听与爱语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痛苦困境,这就是身为修行人所能展现的奇妙之处。你也一定做得到,在你的意识深层里就有足够的宁静、慈悲与了解,能帮助你脱离苦海,你必须让心中美好的特质来帮助自己,要呼唤心中的佛陀。只要有个深爱你的朋友可以帮助你,就能重建与他人的沟通。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你可以不生气 第六章 你的“心经”
下一篇:你可以不生气 第四转 转化

 福德日记2月25日─你可以不生气 03-016你可以不生气
 你可以不生气 序 你可以不生气 引言 快乐的修炼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一章 我们正在“吃进”愤怒 你可以不生气 第二章 熄灭怒气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三章 真爱之语 你可以不生气 第四转 转化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六章 你的“心经”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七章 化敌为友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八章 爱生气的习气 你可以不生气 第九章 以正念拥抱愤怒
 你可以不生气 第十章 念念分明地呼吸 你可以不生气 第十一章 重建净土
 你可以不生气 附录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