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四课
 
[般若摄颂释] [点击:3149]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五十四课

    思考题

1.如果有人说:在有无慢心而决定戒律胜劣这一科判中,是否证悟空性是应取、应舍的核心与灵魂,你有何看法?并以教证、理证说明。在了知此理后,你打算在修行中如何实践它?请详细陈述。

2.通过学习“了知发放布施之功德与未发放布施之过患后当欢喜布施”这一科判,相信你已领悟有无证悟空性的境界在决定这一切,既然如此,那就请以事理成立这个观点。当然,在众多心地贤善的布施人中,也不一定人人的动力都来源于证悟空性,可能有的来源于世俗菩提心,有的来源于慈悲心,有的来源于爱心等,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都值得颂扬,所以请你广泛传扬真正慈善人的功德,因为扬善可使恶隐。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般若摄颂》里面的持戒度。

壬三(以有无慢心而分)分二:一、应取;二、应舍。

癸一、应取:

守戒回向大菩提,无骄慢心不赞自,

尽除我想众生想,菩萨住戒波罗蜜。

如果守持清净的戒律,并将所护戒律的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菩提的果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守戒者菩萨也没有丝毫的慢心,比如:我能如此地守持戒律、证悟空性、行持般若等,同时也不会以守戒为借口赞叹自己。但现在汉藏有些学戒律的人认为自己戒律很清净,并在不同场合中经常赞叹自己,也直接、间接诽谤别人,如:我能学戒,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我现在学了多少多少律,在学的过程中也感觉如何;末法时代应以戒为师,如果没有这样,即使表面上在修行的人实际上也是破戒者……这样的言辞、行为,作为菩萨来讲是没有的,因为在他的一切心态、行为中,都断除了我想、众生想。那这样的菩萨,就可称为住于戒波罗蜜多者。

实际上,这种戒就是无上的戒。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有一个偈颂说:“若无我我所,远离诸戏论,一切无所得,是名上尸罗(梵语,指戒律)。”其意是说,如果没有我和我所的执著,远离众生想等一切戏论,了知整个万法一无所得并无耽著,这就是大乘行人的无上戒。

其实,若证悟空性,无上六波罗蜜多皆可圆满。比如说,我真正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境界,如果对我的证悟从不同反体来分,六波罗蜜多都是圆满的。当然,这样的境界就是三轮体空。因为它是出世间境界,所以所有功德都圆满;如果是世间的境界,布施不能代表持戒,持戒不能代表忍辱……在没有证得无上空性之前,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是各自分开的。

所以,一旦真正通达了最高的无我,在此境界中戒度就圆满了,因为一切相状都泯没了。《宝云经》里讲:“无我无彼想,已知见诸相,是名为佛法,真实净持戒。”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我想、我所想、众生想等,已经了知并现见一切万法没有戏论、远离相状,实际上这就是最究竟的佛法,也是真实守持清净戒律。

当然在世俗中,从小乘别解脱戒的层面来讲,作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条要守持,在家人也要守持在家居士戒;更深一步,在大乘中,无论按照龙猛菩萨的传承还是无著菩萨的传承,都有不同戒律要守。但最无上的戒,就刚才这里所讲的一样,一定要通达无我。

在佛教中,无论学中观、禅宗、密宗等,到了最究竟的时候都要通达无我。如果没有通达无我,暂时世俗的善根也不可能成为断掉一切戏论的智慧,因为唯依无我智慧的空性见解方可断除这一切。

在这个世界上,按照佛教别解脱戒来讲,持戒第一是优波(又作‘婆’)离尊者。他未出家时是一位理发师,后来在世尊教法中出家,所有戒律一尘不染,不管到哪里去,都弘扬戒律等佛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持傲慢相者或戒律不清净的人,经常看不惯乃至不满,但佛陀在不同场合中,却经常赞叹他的无垢行为,所以在历史上他被称为“持戒第一”。

在别解脱戒中持戒第一,在大乘佛教中适宜吗?不一定。阿底峡尊者也说,他在入别解脱戒时一尘不染,一点违犯都没有;到了菩萨戒时,少许有一些违犯戒律的现象;到了密乘戒时,却有许许多多犯戒之处。但他从来没让破戒的相续过夜,都是马上忏悔。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小乘的戒律虽然很清净,但按大乘来讲,就不一定了。因为大乘的戒,尤其是《般若摄颂》所讲的戒波罗蜜多,就是不要有执著,也就是说要通达空性。所以,若谁通达空性的境界,他就是真正持戒圆满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有我守持清净戒律的慢心,更不能经常自高自大地自我赞叹。这种行为不要说大乘当中,就是平时日常生活,有傲慢心者也是人们经常轻毁的对境。《正法念处经》里说过:“一切诸骄慢,放逸乱诸根,现在人所轻,命终堕恶道。”其意是说,在世间中,如果持有傲慢相、经常放逸、六根外散,这种人世间人也看不惯,经常会受到人们的轻蔑,因他造了许许多多恶业,命终以后就会堕入三恶趣感受无量痛苦。

有些造恶业的人死后,不管是有神通者以神通来说,还是通过打卦等方式来确定,都说在三恶趣。不过这也是无欺因果,虽然因果甚深、难以揣测,而且他们说的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昨天有一位道友说:某某上师讲,我某位亲人离开人世后在三恶趣里面,要请僧众念经加持、超度。当时我想:众生的业力不同,活着的时候有些是慢心,有些是散乱,有些是更严重的杀害众生等,以这些恶业所感,很有可能死后会在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在这样的时候,活着的人给它们念经超度等做一些善事,就非常有必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恶趣的身体会马上改变,有些也不一定,比如已经变成牦牛、飞禽等,在以观音心咒等加持后,有些身份可能会改变,有些也不一定,有种种情况。

但我们相续中产生烦恼,将来就会转生恶趣,这是必然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当然,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行持善法,若行持善法的力度比较大,很有可能会改变整个趋势。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这是你念了经的,看有什么效果?可见做善事根本不能改变。也不能说只要你念几亿观音心咒马上就没问题,可能也不一定那么简单。真的,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尤其异熟果成熟后,一下子要改变,佛陀也很困难。这也是我们平常说“佛陀的妙手也很难改变众生的业感”的原因。

癸二(应舍)分二:一、真实应舍;二、宣说彼之对治。

子一、真实应舍:

若行佛道菩萨思,此等具戒此破戒,

起种种想是破戒,失戒不具清净戒。

假设行持大乘佛道的菩萨如此思维:这些人是具有清净戒律者,他们相续中没有被烦恼垢染覆盖,像我一样,很清净!这些人已经犯了小乘戒或大乘戒,他们是违犯戒律的破戒者。或者想:这个人是清净持戒者,他将来可以趋向善趣;那个人是破戒者,将来会堕入恶趣。如果缘众生起了这样的种种想,这位菩萨就是破戒者。为什么这么讲呢?第一,他有严重的执著相,即产生了我想和众生想;第二,他轻毁了别人的破戒行为。也就是说,因执著和轻毁他人而失戒。那这位菩萨就不具足清净戒律,因为他有所缘、有戏论;或者说,这些在空性法界中本来都不成立,但他却偏偏执著。

那什么时候才能戒律清净呢?《入中论》里讲:“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意思是说,到二地菩萨的时候,连梦中也不会有犯戒的现象。月称论师还说:“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执著自己戒律清净,那说明他戒律并不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执著相。所以,如果一位菩萨想:这人持戒、那人不持戒,或者认为:我是持清净戒律者;那他戒律并不清净。《宝积经》里也说:如果行持十二头陀行的人认为:我是行持十二头陀行者,我的戒律没有垢染,有这样的执著的话,他就是非常严重的破戒比丘。

所以严格来讲,在大乘里面,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清净戒律,或分别某人是守持净戒者、某人是毁坏戒律者,生起这样的妄想分别的话,那他并没有真正守持戒律。《诸法无行经》里也说:“若有人分别,是持戒毁戒,以持戒狂故,轻蔑于他人,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其意是说,如果有些人分别:此人是持戒者、彼人是破戒者,并以持戒的傲慢心轻毁别人没有守持清净戒律,那这个人就没有菩提,也没有真正的佛法。

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高僧大德或证悟空性的人,不管是自己持戒还是作其他功德,根本不会有执著。而不具有如此境界的人就不是这样了,相信大家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一直不停地吹:我作了如何如何的功德……连芝麻许的功德都吹得像气球一样大。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慈善会议,有个人嘴巴特别会说,本来他做的善事很小很小,却讲了一个小时。他说:我去某某地方救灾,刚开始作了以下准备……在路上遇到了如下情况……为了解决这些情况,我做了这样的安排……等等。而真正没有执著相的菩萨,他觉得做一点点善事或功德并没什么,对自己行持戒律、证悟空性等境界,也觉得没有什么可提的。

按照有些经典所说来看,过多的功德炫耀或自高自大的称赞,都是外道之说。《佛说华手经》里讲:“若人贪著戒,及余诸功德,著多闻自高,我说为外道。”其意是说,如果一个人贪著戒律,及其余一切功德,并执著多闻而自高,我(指佛)说他就是外道。就像刚才所讲的一样,极个别人经常自高自大地炫耀自己: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如何如何了不起,或完全以广闻博学者自居,而对自己进行宣传或宣扬。若以这样的心态一直吹嘘,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为佛教主要讲无我和空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位上师或大德讲自己的功德,我们就不要这样生邪见:这个人一直在吹吹吹。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有时候为了有些弟子生起信心,或为了某种众生得到利益,菩萨也会自我宣扬。本来对有些菩萨来讲,自我宣扬是特别惭愧的事,他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如果看见对所化众生有利,在此情况下他就愿意牺牲自己,哪怕他的名声毁坏,别人对他的看法不好,这些都无所谓,只要所化众生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若有这样的意趣或密意,就允许在不同场合显示神通、讲自己的梦境、宣说成就相以及对未来作授记等。比如一位比丘菩萨,本来比丘不能说神通,但如果他觉得这次说神通对许多众生的解脱有利,他就会在不同场合讲一些真实的情况,乃至说一些不了义的话。作为听众或修学者,就不要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生起邪见,如: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或稍微懂得一点经论的意义,就对他们进行衡量:这个也违反戒律、那个也违反经论。若一直这样吹毛求疵,不断寻找过患,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还有无量无边的过失。

从本义上讲,菩萨没有度化众生的特别密意,就不可能在众人中宣说自己戒律清净等功德,而且想也不会想;因为在世俗中诸法幻化相,在胜义中诸法平等相。(实际上,诸法平等相就是万法的实相。)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却随便讲别人的过失:这个人是不持戒者、那个人是犯戒者,他就成了不具足戒律甚至破坏戒律的人。

子二、宣说彼之对治:

谁无我想众生想,离想贪岂有恶戒?

谁无执戒非戒心,导师说此是戒律。

任何一位行者,如果已经具备了我们在空性中讲的无我想、无众生想——实际上这就是证悟人无我的境界,如此远离了耽著我之想和由它引起来的各种贪执——因为首先有我执,然后才产生我所执,之后就会贪执、嗔恨,其他烦恼也自然而然产生,那破戒——恶戒的现象怎么会出现呢?因为所有烦恼、恶业全部是由我执和我所执引生的。如果一个人完全领悟了我和我所为空性,或我想和我所想全都没有,那依靠它们产生恶戒或犯戒的现象,也绝不可能有。就像大地没有,大地上的万物就不可能存在,石女的儿子没有,石女儿所作的一切犯戒现象绝不可能有一样。

所以大家要懂得,任何一位行者通过智慧观察,了达了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一切善法都可以得到。《金刚经》里也讲:“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意是说,如果以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的方式来修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说只有这样才能种下成为无上如来正等觉的善根。

现在很多居士对世俗善根很有信心,他们特别喜欢作供花、供灯、放生、持戒等世俗善法,当然这也很随喜,因为这也难能可贵,非常难得。但一讲般若,或《入中论》、《四百论》、《中观根本慧论》等中观法门,就一直闭着眼睛打瞌睡,毫无兴趣;因为他们对空性法门一直生不起信心,平时只热衷于世俗善法,所以一听到涉及空性的佛法就咬不动了。而下课后,作其他善根就开始勇敢、精进起来了:我参加,没问题,要不要我开车,我今天要去参加放生。但刚才讲的这个《金刚经》中的教证的意思是:真正要获得佛果,空性法门就不能离开。

有些法师在讲法时,经常愿意讲人天善法,比如念咒语、放生、做慈善的功德等,稍微深了一点就认为:这些居士不懂,不能讲。有些法师给我都提醒过很多次:你最好不要讲般若空性,比如《现观庄严论》等,现在这些人不懂,我一般都不讲;还是讲一些浅一点的,这样大家都有兴趣,不会睡着,不然大多数都会睡着,不会有兴趣。一方面看也是,讲深了大多数人确实很难接受,但是这个很重要!

佛陀也说:我们真正要清净戒律,就要通过观察了知一切万法皆不存在,比如无有戒和非戒、无有我和我所、无有恶业和善业等。当然,整个万法在真实性中本来就无所可得。月称论师也说:“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意思是说,设若我们观察一切万法,除了真实性以外,包括名言中火是热性、水是湿性等都没有,或者说任何一法皆不可得就是真实的法性。

我前两天也讲了,大家都要寻找真正的本来面目,这非常重要!在密宗里面,直截了当地讲了很多窍诀,比如心的本性是什么,万法的本性是什么。当然,这在中观和般若里也讲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真正通达这个境界,那时世俗各种迷乱现象全部都会消失,而没有通达之前,虽然你造了很多善事,也只能在轮回中获得人天快乐,当然因果不虚这毫无疑问。所以,要永远得到解脱,离开三界轮回的痛苦,就一定要证悟空性。而这也是佛陀在第一转*轮中宣讲四法印的原因。

因此,我们对般若空性一定要有欢喜心,因为这就是圣者最欢喜的戒律。当然,不管你好好守持在戒坛里受的戒,还是在其他场合中受的戒,都非常好。但圣者最欢喜的戒律,就是要通达万法无有实性这种境界。若通达,诸佛菩萨都会很欢喜,你也获得了最清净的戒律,因为在所证悟的空性境界中,戒和非戒等一切染污都没有。

当然,《般若摄颂》讲的戒律的程度比较高,并非小乘里面讲戒一样,或者说跟小乘戒律的讲法有所不同,但这就是该经的本意。因此,我们在解释任何一部经典或论典时,它的本意千万不能失坏。如果为了让众生容易接受,完全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把众生全部引入分别念的境界,反而有过失,因为将智慧引入分别了。当然,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来安立也是有的。最近大家都在讲闻《如来藏大纲狮吼论》,麦彭仁波切在引用《释量论》中的教证[1]时说:按理来讲,一切种智远离恒常和无常,但在名言中建立时,一切种智也成立为无常。就像这样,从不同侧面来宣说真理也有必要。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大乘戒波罗蜜多时,也应讲出它的不共特点。

庚五(宣说布施度)分二:一、了知发放布施之功德与未发放布施之过患后当欢喜布施;二、如何发放布施之理。

辛一(了知发放布施之功德与未发放布施之过患后当欢喜布施)分三:一、菩萨发放布施之方式;二、平凡者没有如此发放之过患;三、如是了知后当乐于布施之理。

壬一、菩萨发放布施之方式:

清净有情具戒律,不见可爱不可爱,

施头手足无怯心,布施所有恒无执。

知法无性我不实,纵舍自体无怯心,

尔时况施身外物?无有悭吝之是处。

对相续中真正具有清净戒律的有情来讲,就像我们刚刚讲的一样,他没有我和我所等执著,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都没有一直死执不放的东西,即没有特别可爱的对境,也没有不愿意接近的可恨、可恶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不可爱的对境。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自己的头颅、手足布施给众生也没有任何困难,不会像凡夫人一样有怯懦心——这样布施好痛苦啊!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为了利益众生全部可以施舍,而且恒时不会有耽著。就像《入行论》里所讲的一样:“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我刚出家时,在德巴堪布前听《大圆满前行》,当时前面的念诵就要念这个偈颂,现在我们寺院的念诵也是这样。想起这个偈颂,当时维那师的形象也自然而然浮现在眼前:他声音特别好,法会时特别注重威仪。

我还没有出家时,他就经常给我讲他的故事:“在学维那时,我一直在河边训练,最后喉咙里都结成脓,等脓血慢慢破开后,就能念得非常好。”他还说:“刚开始我在有很大声音的河边练习,首先是河水的声音大,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的声音已经超过河水声了。”以前很多人都说:他在经堂用最好的声音念诵时,整个经堂都会震动。也许有些夸张,但不管怎么样,他声音确实特别好。他在开法会时特别喜欢穿好看的衣服,他经常背一个《君规教言论》里的偈颂:“是故诸胜大菩萨,虽无刻意打扮心,然为引导世间人,故意身著妙装束。”所以每次开法会他都会穿特别好的黄色衣服。这是以我们小寺院的小故事来中间增加一点气氛。

紧接着讲颂词:如此了知了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无有我和我所,即空性、不实后,菩萨纵然舍弃自己的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怯懦之心,那更何况说布施身外之物的大象、骏马、财富等呢?何时何地也不会有任何悭吝,因为对什么东西都没有贪著。总而言之,菩萨因为没有执著相,所以能舍弃一切。

我们以前也看过很多故事:比如睁眼国王,为了遣除他人失明的痛苦,他把自己的双目都布施给了一位盲人;还有月光国王,他将自己的头颅布施给了凶目婆罗门……从许许多多佛陀因地时的故事来看,菩萨将身体布施给众生,就像一般人将一小点蔬菜施给他人一样,不会有任何执著。所以,但愿每个人都能真正通达空性的教理,之后无畏布施一切。

我们现在不要说布施身体,就是在身上拔出一根毛能让天下无边众生得到利益,恐怕有些人也舍不得。他们会很不愿意地说:这是我的东西啊!哪可以呢?真的,吝啬得不得了!可能是前世习气所致,有些人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用的东西,也不愿意给其他众生享用,相信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

学了这样的大乘菩萨教理之后,听说以前特别吝啬的人也愿意将自己无用的东西布施给众生,不过有用的东西还是舍不得。听说有些居士在布施时也是这样,比如说衣服,他一直在里面选,好衣服全部捡起来,不好或“舍不得”穿的就捐出去做慈善。这有没有功德呢?有一点点功德,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布施。有没有大的功德呢?没有,因为你是将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他人。按照传统文化来讲,这种布施也不合理。因此每个人都要用相关布施的道理来反观自心,看自己布施的心态到底是什么样?

壬二、平凡者没有如此发放之过患:

我想执物为我所,贪愚焉有施舍心?

吝啬转生饿鬼处,投生为人亦贫穷。

通过很多方面观察,我相本来就不存在;我相不存在,执物为我所的相也没有。如果贪执我和我所,即生起我想和我所想,这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那怎么能有如此舍心呢?如果即生中不愿意施舍,将来的前途就会是黑暗的。《宝积经》里讲:“积财虽千亿,贪著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意思是说,积累的财产虽然相当多,但因贪著的原因,一点一滴也不愿意布施出去;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智者说:这种人在世间恒时感受贫苦,没有真正的快乐。

首先是即生当中不快乐:即使财富堆如山王,一个人一生也用不了多少,但却要为积财守财受尽辛劳,所以不会有真实的快乐。其次,死后会转生到极其可怜的饿鬼当中,即使有转为人身的机会,也会感受贫穷,也许就像守藏饿鬼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有丰富的财富,可是自己始终无法享用,恒常被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着。我听说有一位银行大股东钱多得不得了,但他不但自己舍不得享用,每天都穿着破烂的衣服,而且他的儿子身患严重的疾病,也舍不得花钱,最后只好截肢,亲生骨肉都变成残废人。所以在世间中,有些人虽然有钱,但还是感受真正的饿鬼之苦,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所以,哪怕我们认真学习一句佛陀的金刚语,也会深受利益。当然,没有去观察、没有去思维,恐怕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如果经常翻阅一些经论,并观察现在世间发生的各种情况,且对人们的痛苦、快乐、爱好、行为、情绪等千差万别的状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你会领悟佛陀的教言千真万确。

因此,我们如今有机会学习这样的佛陀教理,可以说是极其欢喜且很有意义的事。虽然人的想法各种各样,自己所作的事情都认为有意义:有些人认为做慈善有意义,有些人认为造恶业有意义,有些人认为放逸度日、做一些无聊的事有意义;但我觉得,为了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本修行空性法门,随顺佛陀的足迹前往解脱之道,这在人类所有事情中是最有意义的。

虽然我这样说,但有人仍会认为相貌端严最好,财产丰厚最重要,显赫地位最有魅力,英雄好汉最了不起……尽管希求的目标可以不相同,但从漫长轮回旅途来讲,懂得空性法门——自相续种下解脱的种子,并逐渐让它发芽、成熟,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因为再也不需要长久流转生死大海了。

壬三、如是了知后当乐于布施之理:

菩萨知众贫乏已,渴求舍施恒博施,

四洲庄严如唾沫,施喜得洲非如是。

一般平凡人,或自私自利比较强烈的人,他们不知道布施的功德和利益;而菩萨,他一方面知道财产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也了知:如果有了财富没有布施,将来后果就极其严重,也就是说,菩萨从根本上知道众生如今感受贫苦的原因,就是前世吝啬导致的。所以他首先从根本上断绝吝啬心,同时在意乐上希求布施,行为上也在众生前慷慨布施,不愿意当一个吝啬鬼,什么都不愿意舍弃。

那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菩萨从根本上知道一切万法没有实义。的确,哪怕将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等四大部洲所有财产等庄严全部集聚在一起,一个人也用不了什么,而且如果没有用上,到一定的时候全部会跟唾沫没有什么差别,或像水泡、阳焰一样。大家都知道有些人财富特别多,可是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既没有帮助社会,也没有自己享用,那当他离开人世后,这些东西对他来讲不就跟粪土没有什么差别了嘛。正因为菩萨完全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他愿意布施。

虽然菩萨在获得四大部洲一切财富等庄严时,也会有一些欢喜心,但当他将之回馈社会、布施给众生后,那时的欢喜心就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大家在这里都应知道,作为菩萨或有善根的人,他们特别特别喜欢布施。当然,有些爱布施的人也不一定有菩提心,但他们生来就喜欢布施,也有这样的人。

像四十多岁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他在不同场合中都说过,他特别喜欢做布施等善事。在他还是一个平凡人时,就愿意将自己拥有的财富布施给他人,后来他的企业办得很成功,所以短短十多年来,他帮助的人就有三十万(或言七十万):这在相关资料中介绍过。而且他有个特点,哪怕是布施100元钱,在众人中一定要宣布,也就是说要让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呢?他说:做善事应该是让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这并不是不好的事。(他的目的是要唤醒人们本有的善良。)在中国来讲,他虽非首富,在慈善界却非常有名。他主要的慈善对象是基础教育、孤儿、偏僻地方的孤寡老人、突发性灾难的受灾群众等。的确,从很多慈善人的行为来看,只要有钱,整个一生都愿意布施。

《四百论》里也讲:“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其意是说,真正的菩萨特别喜欢听到布施的声音,自然也就欢喜布施了。《入中论》里也说:“且如佛子闻求施,思维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意思是,当菩萨听到别人求施的声音,思维这是向我求施,就极其欢喜,而且这种欢喜远远超过小乘圣者入定的快乐,那更何况说菩萨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布施给他人,其快乐就更不可言喻了。

但有些人在外吃饭时,旁边有乞丐“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给我一元钱”,他说:“出去、出去、出去。”乞丐又“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给我一元钱”,他更加不耐烦地说:“不给,你给我过去。”不像这种态度,菩萨会非常欢喜。

当然,菩萨跟凡夫布施的心还是有差别。比如,一位菩萨得到了一万块钱,他会想这一万块钱自己享受太不值得了,所以他会把它布施给众生;在看到众生因此而生起快乐的心情时,他内心的快乐就远远超过自己获得这笔钱财的快乐。对很多喜欢做善事的人来讲,他们确实有这种心态。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得到时极其欢喜,布施出去时,虽然是身外之物,也好像割掉了自己身上的肉一样,心里非常痛。可能有些人割掉肉也不一定那么痛,但钱财给一点,心里的伤口很长时间也愈合不了,一直很伤心。这是以前没有布施的原因。

这里要说的,就是对布施要有欢喜心。但是,如果前世没有这种习气,在很快的时间中要培养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学了这些大乘法后,先要找出自己的毛病,然后再逐渐改掉它。就像以前我们学《入行论》时所讲那样:如果实在舍不得,就先右手拿一百块钱给左手,然后又以左手给右手,这样互相给;并观想将这一百块钱布施给某某众生,当然众生也要由亲到怨逐渐改变。长期这样练习,慢慢慢慢自己就没有执著心,那时你再双手把它布施给他人——首先给关系比较好一点的,然后是关系中等的,最后才把它布施给关系最不好的。舍心和平等心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并非最初就把最多的钱财布施给关系最不好的人,这样可能心情会比较难受。所以大家皆应以实际行为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平等心,前辈大德在这方面做过很好的示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释量论》云:“量非有常性,达有事量故,由所知无常,彼不坚性故。”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三课
下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讲记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六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二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一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九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八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七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六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四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二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一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九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八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