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二)
 
[悟殷法师] [点击:2278]   [手机版]
背景色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二)

释悟殷

参、预流者有退、无退

  接下来要探讨的是:证果的圣者既已断除的烦恼杂染,是否仍会现起而退失道果?部派佛教中,有三种说法:一、大众部、化地部主张“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大正49.15下,17上);二、有部主张:“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16中);三、经部师认为: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大正29.129下--130上)。三说不同,症结在那里?以下依序论究。首先探讨预流者有退、无退的问题。

  一、预流者有退或无退

  大众部、化地部不但主张“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而且认为:前三果的圣者都会退失,只有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才不会再退堕。为什么前三果有退?这是因为前三果圣者尚有修道上的烦恼未究竟断除的缘故。他们把烦恼分为见道所断的烦恼(见惑)和修道所断的烦恼(修惑)。行者断八十八使(或说“断三结”、“断三界见所断惑”)证得初果,尚有八十一使思惑未断。所以,初果是但以一见无漏断见惑,身中犹有修惑未得尽除,所修圣法尚未圆满,所得圣道亦未坚牢,因此预流者会退堕〔注1〕。至于二果断欲界修道五、六品结,三果断欲界修道九品结,亦同初果,修惑未尽断除(上二界未断),所以一样的也会退堕。

  有部的“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则是指初果圣者不会退堕,二、三、四果圣者才会退失圣果。为什么初果无退,上三果有退?论主说:

  修所断结依有事起〔注2〕,谓有净相,有不净相。彼由非理作意,观净相时,便于不净想退。见所断结依无事起〔注3〕,无有一法是我我所,可令彼观于无我见退。(大正27.933下)

有部论师认为:初果圣者已断见惑,已通达无我我所,更无有一法是我、我所可执者——因“见所断结依无事起”,所以必无再退的道理。后三果圣者,是断修惑,因“修所断结依有事起”,故即便断已,仍会再现起烦恼而退。这是说:一切见所断结,圣慧断已,皆永不退;修所断结则不然,有时由于触动外境,系着外境而再起烦恼,于是退堕。如有情的头发、手、脚、牙齿、眼睛、嘴、鼻……等,形色、显色中,有净相,有不净相。如观不净相,由如理作意故,先离烦恼;后若观彼净相(如唇红齿白、明眸皓齿),由非理作意(爱着)故,就起烦恼而退堕了。又论主说:

永断三界见所断结,立预流果,不退三界见所断结永断者故。复次,永断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立预流果,无有退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永断者故。问:云何不断彼永断者?答:以彼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是故断已不可复续。复次,以忍对治无事烦恼,立预流果,必无退忍起无事结,故彼不退。复次,由见道力得预流果,定无退失见道者。(大正27.316中--下)


  论主再三强调:见所断结,断已不会复起烦恼,修所断结,则可能在触对境界时,由非理作意而再生起烦恼。此中,又有一个相关问题:论主说“由见道力得预流果,定无退失见道者”。何以见道必定无退?论中有六个解答〔注4〕,论主除了说已断见所断结,不复再起烦恼,并说:见道是刹那的一瞬间,在一刹那间,不可能有第二念起,所以不会退失见道。又“诸瑜伽师入见道已,名堕法河,堕大法流,堕法彼浪,堕法洄澓,尚无暇能起有漏善、无覆无记心,况有能起染污心退!”若人跌落在山谷激流里,随浪漂溺打转,连靠岸都困难,何况能出(大正27.316下--317上,22下)!所以,见道譬如跌落激流,是不可能退失的。不过,要留意的是:论主说预流者无退,是就初果的“位”不退而言,“根性”则有退,因预流者“转根”亦有退者故(大正27.317上--中)。

  所谓果“位”不退,是指预流已是最下圣位,再退即成为凡夫异生了,所以不会退失圣初果位。所谓“根性”退,是就种性说。阿罗汉依根性建立,有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等六种性(大正27.319下,大正29.129上,〔注5〕);有学、异生,一样有此六种性(大正29.130下)。在六种性中,不动法种性是利根者,不会再退了;前五法种性(退法乃至堪达法)是钝根者,仍会退失。如《俱舍论》说:

  四从种性退,五从果非先。(大正29.129下)

  “四从种性退”,是说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四种种性,有从种性退,也有从果位退;而退法种性者,只有果位退,种性不退,因退法是最下种性故。“五从果非先”有二义:一、是说五种性皆有退圣果义;虽俱有退失圣果位的可能,但是未修练根时所住的种性不退。这怎么说呢?如无学圣者(阿罗汉)在学位(初、二、三果)时所住的种性,有学圣者在凡夫位所住的种性,都不会退。会退的是“转根”所得的种性。如退法种性者,若修“练根”〔注6〕,得思法,或渐升进得护法、安住法,乃至堪达法,这四种种性会退。有学、无学未修练根前,即是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种性者,所证得的圣果位是不会退失的〔注7〕。二、“无退先所得果,后所得果容有退义”(大正29.129下),这是说行者最先证得的圣果位——预流果无退,后来渐次断三界修道烦恼所证之二、三果乃至四果,方会退堕〔注8〕。

  如此,论主意中,似乎只有“退法”种性者,修“练根”(转根)所得的种性(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有退果及退性的可能了。因此,说“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有退果及退性”,是就“退法”种性者,“转根”所得之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而言。这即是《婆沙论》说:“无退预流果者,此说位退,不说根性,预流果转根亦有退者”(大正27.317中)的缘故。同理,《婆沙论》中问到:思法阿罗汉退住学根时,为得退法种性学根?为得思法种性学根?论主答:得退法种性学根。因为先前在学位时未得思法故,今若退得思法学根,是进而非退故(大正27.320中)。由论主的回答,可见有部是源于“只有退法种性者转根有退”的主张而来。换句话说,“退法”种性者转根成为思法种性者,若退堕时,则退回退法种性。然如果本性即是思法种性者,证得无学位后,决定无有退住有学义(320中)。

  以上,是初果圣者有退、无退的问题。大众部因初果只断见惑,尚有修惑未断,故以初果身中烦恼未能断尽,来说“预流者有退”。有部则认为初果已断见所断烦恼,已通达无我我所,所以说“预流者无退”;而修道所断的烦恼,可能在触对境界时,由非理作意而再现起烦恼故退。不过,说预流者无退者,是说果位不退,但根性有退,因预流者转根亦有退者故(大正27.317上--中,大正29.129下)。这是他们彼此最大之不同。

  二、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

  此中,大众部有个难解的问题。大众部说“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大正49.15下)。既然如此,何以“预流者有退”,甚至是“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大正49.15下)呢?证初果的圣者尚会造恶,如此和凡夫有何差别?以下即探索这个问题。

  首先说明“正性离生”。行者由“世第一法”无间引入见道,离异生性,得入圣性,故说“入正性离生”〔注9〕。如此,正性离生,即是见道位。大众部说:行者由断三结——我见、戒禁取、疑,得证初果,只是断尽见道所断烦恼,修惑尚未断除,所以主张“预流者有退”。那么,何以又说“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呢?原来生死的根源是我见,初果圣者断了我见,生死就解脱了。可以这样说,大众部把见惑称为“结”,因为结是“系缚义”(大正27.237下)。证得初果——见道,只剩七番生死,不再长期系缚在生死中了。所以,初果可说已断了一切结。虽然尚有修惑未断,但是已不会长期系缚有情,轮回于生死大海了。故大众部的“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是就初果圣者已断生死根本的我见而言,并非指初果圣者已断尽一切结缚烦恼了。

  大众部认为:“预流者亦得静虑。”(大正49.16上)得“静虑”,必须要有智慧,因为“慧阙无静虑,静虑阙无慧,是二具足故,去涅槃不远”(大正27.693中);又行者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理,因而正信三宝,并对戒产生坚固不坏之净信,亦即初果圣者已得四证净,净信三宝及妙尸罗,远离“不信垢、破戒垢”(大正29.133中--下),既然如此,又何以“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呢?窥基法师的解释是:

  十恶业道,预流犹造,唯除五无间,以极重故。以此凡圣难可分别。问:如何初果得不坏信,造十恶业,犹有坏戒?答:入观证净,出观行恶,亦不相违。问:若尔,应入观不疑,出观便疑?答:疑但迷理,初果总无,十恶业道,其事微细,初果犹有。(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83.449下)

  窥基法师以预流者“入观证净,出观行恶”来会通,说明初果圣者入现观时,已得四证净,不会造恶,但出观后仍会造作五无间罪外之恶业,如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等十恶业。按理说,初果圣者还会造恶,是可能的。如初果圣者断了见道所断烦恼,尚有八十一品修惑未断,至三果圣者方断尽欲界九品修惑;断欲界修惑,方得离欲,才能远离男女情欲。初、二果圣者未离欲贪,有可能犯淫。

  根据南传《论事》记载:东山住部认为“见具足”的补特伽罗尚未舍离瞋恚,若与瞋心相应,会故意掠夺生物之命(南传58.211--213)。此见具足者,应指初、二果圣者,因瞋恚是专属于欲界的烦恼,三果圣者才断尽欲界烦恼故(断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欲贪、瞋)。又如《增一阿含》说:“已得阿罗汉,终不犯戒。……若住学地之人,由本缘故而犯禁戒”(大正2.796下)。不过,因为初果圣者已断了生死根源之我见,剩下的烦恼——修所断惑,无论作恶、行善、修定,只会滋润故业,使有情往来人间天上,顶多维持七番生死。

  大众部说预流者尚会造作恶业,唯除五无间业。有部亦说未离欲染的初、二果学者,有“学谋害”事(大正27.654上)。所谓“学谋害”,简单的说,就是“意愤”(655中)。如未离欲染的有学圣者,若遇他人加害,或有人害法破僧,心生不忍,便作是念:“当令衰坏,母失爱子”(654中)。由此,便构成学谋害事。因此,谋害是以“瞋相应思为体”(655中)的。

  有学圣者已得不作律仪,何以初、二果圣者尚心念作谋害事呢?论主说:

  答:彼由苦逼,便于自身起如是念:宁当令我衰坏失爱,勿令我为斯苦所逼。不于他身,是以无过。有说:于他亦起斯念,然但欲诃责,不欲加害。所以者何?若彼了知由此谋害,下至能杀一蚁卵者,设救自命,亦不起此心。故此所念,但为诃责。(大正27.654中)

  有学圣者之谋害,止于“诃责”,而非真欲加害,然亦有由此“谋害”之动念,而招致护法金刚为护法护教而动怒,致整个城市被雨土堙灭、王都全毁之情形(大正27.654下--655中),可见起心动念之可畏。不过,有部论者是声闻佛教之奉行者,重视的是表业,及由表业引发之潜在功能(无表业),认为“意业非戒”,“恶戒非意业”。因为“未离欲者,皆成就不善意业,彼岂悉名犯戒或不律仪?”(大正27.723下)所以不像后代重视意业,说“意罚为大罪”(大正31.77上)。

  有部主张未离欲染的预流、一来果,尚会起谋害之心念,造成损害,但这心念,出发于“诃责”,不算犯戒;并不同于大众部主张之“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亦不同于东山住部之主张见具足者会故意损伤物命。

  三、世第一法定不可退

  有部不仅认为“预流者无退”,即使是登入顺决择分善根之“忍”位,也已认定其“毕竟不退,不作无间业,不堕恶趣”(大正27.30下),乃至“世第一法定不可退”(大正49.16中)。何以故?因为“世第一法”之一刹那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引入正性离生,即刹那见道,见道即不会退堕故。亦即“世第一法无间刹那,苦法智忍必现在前”,“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为等无间缘,无有一法速极回转过于心者,可于尔时能作障碍,令不得入圣谛现观”(大正27.22上--中),所以“世第一法定不可退”〔注10〕。

  相对于有部的“世第一法定不可退”,大众部说则“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大正49.15下)。此中“第八地”,指四向四果之初果向。大众部认为:如经上说初果向者能接受布施〔注11〕,故知见道前之初果向,并未立即证初果。而有部认为:“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大正49.16中)——第十五心道类智忍,无间入于道类智而证初果。亦即从初果向速疾无间证入初果,所以无有住初果向(第八地)者。不过,有部论师为会通大众部所引(初果向者接受布施)契经,说预流向有二种:一者、世俗预流向,二者、胜义预流向。世俗预流向,是已得顺决择分者;胜义预流向,是已入见道者。有部认为:经上说初果向者能接受布施,是指得顺决择分之世俗预流向者(大正27.679上--中)而言。

  大众部和有部的歧异,在于有部是以见道分凡圣,见道以前是凡夫,从初果向刹那证入见道,他的初果向局限在第十五心(道类智忍)。而大众部则以为:见道后得初果固然已是圣者,见道以前的初果向者,也已经不是凡夫了;证得初果向时,并未马上证初果,其初果向时间较长,所以说“第八地中亦得久住”。

  至于“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这“性地”,隶属于那个阶位?有不同意见。有说是“种性地法”(大正27.6上);有说是“暖、顶、忍、世第一法”(大正25.383中,721上,〔注12〕)。而印公导师说:“世第一法为性地”;大众部的“性地”,不是有部的“正性离生”——见道位。他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注13〕。又据导师的研究,从部派佛教以来,就有“种性”一词,或略译为“性”:

  如《舍利弗阿毗昙论》,〈人品〉中立“性人”(大正28.584下--585上)。《增一阿含经》立九种人。四向、四果以前,有“种性人”(大正2.767上)。大乘十地说先后成立的共十地,第二为“性地”(大正8.346中)。从修行的阶位,立“性人”、“性地”,虽还没有证入圣位,但已成出世法器,能入圣位。到了性地,一般以为决定不退了。但《异部宗轮论》说:大众部等以为“性地法皆可说有退”(大正49.15下)。如以世俗的种性来说,在入胎、诞生后,可能有夭折的;大乘所说的生在佛家,也有退与不退二类。所以发心趣求佛道的,都是佛种性所摄,不过起初还可能退失。(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pp.64--65)

  归纳以上众说,“性地”之阶位,可说相当于声闻四顺决择分善根位——暖、顶、忍、世第一法,或者是大乘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声闻而言,行者进入“性地”,虽然未进入圣位,但已成就出世法器,将来必能进入圣位了。不过,大众部认为他们仍会退堕(性地法皆可说有退);而有部则说“世第一法定不可退”。

  又大众部说“预流者亦得静虑”,但有部则认为“初二果未得静虑”(大正27.693下)。行者由断八十八使见惑,入见道位(预流果),尚有八十一品修惑,在修道位慢慢断除。一来向者,断欲界修惑之前三品乃至四品,称为家家;断前五、六品者,成一来(大正27.276中)。如此,初二果者,倘若“未离欲贪”,则不能起初善静虑(大正27.693下),亦即未得根本静虑。有部认为初二果圣者可能未得根本静虑,与其学说“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大正49.16中)有关。即行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四静虑、三无色定,可得入正性离生,及证得阿罗汉果。但笔者以为:说“不依静虑”,应是就行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也能断烦恼尽漏而言,并非必依四静虑,亦非指四静虑不能断烦恼尽漏。

  以上,是关于预流者有退、无退,及与预流果有关的论题。大众部主张:行者在相当于四抉择分善根之“性地”时,虽然将来能入圣者之流,但仍会退堕(性地法皆可说有退),乃至“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但是预流者仍“有退义”。又虽然“诸预流者亦得静虑”,“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注14〕,但是诸预流者仍能“造一切恶,唯除无间”。有部认为世第一法心心所无间进入正性离生——见道,所以“世第一法定不可退”,乃至“预流者无退义”;因为“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故“初二果未得静虑”,亦会浮起“谋害”(大正27.654上)之心念。  


注1: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83.449上。
注2:修所断结依有事起:谓所执取发毛爪等,非无世间少分净相,若非理作意思惟,此时便于所修不净想退,起先所断修所断结。(大正27.933下--934上)
注3:见所断结依无事起:所执起我我所相,毕竟无有。故契经说:法无作用、亦无有情、命者、养者、补特伽罗、作者、受者,唯集,诸行中无有我。如以空拳,诳诸童稚,智者了达,如见舒指。(大正27.934上)
注4:问:何故定无退见道者?答:1.见道是极速,疾道不起期心道,无容退失如是道故。2.诸瑜伽师入见道已,名堕法河,堕大法流,堕法彼浪,堕法洄澓,尚无暇能起有漏善、无覆无记心,况有能起染污心退!如人堕在山谷瀑流,随浪漂溺,尚不能据此彼两岸,何况能出!3.见道能治三界所有见所断结,无退三界见所断结对治道故。4.见道能治所有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无退非想非非想处见所断结对治道故。5.见道能治忍所对治无事烦恼,无有退彼对治道故。6.见道创见四圣谛理,决了明白,无于此理重迷谬故。(大正27.316下--317上,22下)
注5:阿罗汉有六种: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此中,退法者,谓彼应退。思法者,谓彼思已,持刀自害。护法者,谓彼殷重守护解脱。安住法者,谓彼不退,亦不升进。堪达法者,谓彼堪能达至不动。不动法者,谓彼本得不动种性,或由练根而得不动。(大正27.319下)
注6:练根:在加行位中之修行者,调练其根性,使成胜根。与转根、增进根同义。《顺正理论》云:“我所承禀诸大论师,咸言:‘练根皆为遮遣见、修断惑力所引发无覆无记无知现行。’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无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修惑所发。”(《顺正理论》,大正29.723上)
注7:诸无学先学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必无退理,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若诸有学先凡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若住此位,后修练根,所得思等四种种性,彼从此性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性,必亦无退此所得果,唯先退法有退果义。又亦无退先所得果,后所得果容有退义,是故定无退预流果。 (《俱舍论》,大正29.129下)
注8:“无退先所得果,后所得果容有退义”。何缘定无退先果者?以见所断依无事故。谓有身见依我处转,见所断惑此见为根,我体既无,名依无事;以无事故,必无退理。……故圣见断定无退义。(《俱舍论》,大正29.129下--130上)
注9:正性离生,见大正27.12上--13中。
注10:问:何故世第一法定不退?答:1.世第一法随顺谛,趣向谛,临入谛,此彼中间,无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问:云何名为随顺谛、趣向谛、临入谛?答:a.现观为谛:世第一法随顺现观,趣向现观,临入现观。b.道谛为谛:世第一法随顺道谛,趣向道谛,临入道谛。c.见道为谛:世第一法随顺见道,趣向见道,临入见道。d.苦谛为谛:世第一法随顺苦谛,趣向苦谛,临入苦谛。e.苦法智忍为谛,谓世第一法,随顺苦法智忍,趣向苦法智忍,临入苦法智忍。然于此中随顺有二:趣向随顺、临入随顺。世第一法于苦法智忍具二随顺,为等无间缘引生彼故。此彼中间无容得起不相似心:世第一法和苦法智忍中间,无容得起有漏堕有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令苦法智忍不得现前(大正27.21上--22中)。2.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无有一法速疾回转过于心者,可于尔时能作障碍,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是故此法决定不退。世第一法无间刹那,苦法智忍必现在前(大正27.22上--中)。3.世第一法加行广大,安足坚牢故不退。a.加行广大:彼所习施、戒、闻、思、修所成善,悉以回向解脱涅槃,心无所著。b.安足坚牢:增上忍。4.以此法后总证三界见所断断,非于三界见所断断有还退者,故不退。5.以此法后总证非想非非想地见所断断,非于非想非非想见所断断有还退者,故不退。6.以此法后必起忍智,非于忍智有还退者,故不退。以此法后必起见道以为重镇,决定无有退见道者,故不退(大正27.22中)。7.有作是说:以此善根唯一刹那,无有能退半刹那者,是故不退。8.或有说者:以此善根似无间道,非住无间道可有退者,是故不退。9.复有说者:以此善根是顺胜分,非住顺胜分可有退者,是故不退(大正27.22下)。
注11:初果向圣者能接受布施,如契经说:邬揭罗长者白佛言:“世尊!我于一时,自手执杓,施僧饮食。时有天神空中语我:‘长者当知,此阿罗汉果、此阿罗汉向;此不还果、此不还向;此一来果、此一来向;此预流果、此预流向;此持、此犯。’我于尔时,虽闻彼语,自省无有不平等心,于僧众中等心而施。”(大正27.679上;《增一阿含》,大正2.791下)
注12:
1.所谓性地人,是圣人性中生,故名为性。如小儿在贵家生,虽小未有所能,后必望成大事。是地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大智度论》,大正25.383中)
2.性地者,所谓菩萨法位,如声闻法中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名为性地。是法随顺无漏道,故名为性,是中住必望得道,菩萨亦如是,安住是性地中,必望作佛。”(《大智度论》,大正25.721上)
注13:
1.“世第一法为性地”(《说一切有部为主之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43)。
2.大众部的“性地”,不是有部的“正性离生”——见道位。他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性空学探源》,P.220)。
3.十地: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大正25.664中--下)
注14:关于“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笔者于〈论师的佛陀观〉一文,曾加以讨论,今不赘述,详细情形,请检阅该文。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三)
下一篇: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一)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轮回观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时间”观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业力观(上)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业力观(中)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业力观(下)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上)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中)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下)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一)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三)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四)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五)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一)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二)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三)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四)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五)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