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点击:2409]   [手机版]
背景色

《广论奢摩他17》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0-12

就我们而言,想要得到圆满的佛果,能得到的方便,大小乘门的教法,或者是下士、中士、上士道路的学习,透过这个实修,来得到圆满的佛果,这是最为主要。

不能让我们实修的根本之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摄持自己的内心,因此之故,不能实修,可见摄持自己的内心非常的重要,但是如何达成摄持自己的内心呢?先要了解,不能摄持内心,会有什么毛病?寂天菩萨在《入行论》谈到:我们的内心就像疯狂的大象,如果不能管住它的话,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像疯狂大象的内心造成的伤害很多,在《入行论》颂文谈到,可能会导致堕入无间地狱,这么严重的麻烦也会发生。

一般而言,动物疯狂当然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动物中力气最为强大的大象,如果疯狂的话,伤害就更加严重了。动物中力气最大的大象疯狂当然很恐怖,会造成大的伤害。但这个伤害再怎么严重,不可能把我们善道的命脉都破坏掉,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内心不能摄持,它像疯狂的大象,我们就不能做实修了。

所以,下士道路要实修也要能摄心,中士道路要实修也要能摄心,上士道路要实修也要能摄心。小乘道路想要实修,也要能摄持自己的内心,大乘的道路要实修,还是要靠摄持自己的内心,甚至大乘道路中殊胜的密咒乘门,这方面的实修,还是要摄持自己的内心。因此,任何方面的实修,摄持自己的内心都非常重要,自己好好管住自己的内心,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这个称之为摄持自己的内心。

怎么能够达成呢?主要这个部分的实修,是靠在安止的段落所谈到,因为像疯狂大象一样的内心,来来往往不能够拘束,现在我们要把这个心抓住,把它拘束下来,让它能够坚固稳定,然后让它能够非常的熟练,这种练习的方式,就是在安止的段落所谈到。如果这个部份做到了,然后再进入,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小乘、大乘的道路,精进努力实修的话,就能够达到目的(成就佛果),因此,思惟以这个方式能够迅速成就佛果之故,产生这种动机来学习教法。

所以,当我们要摄持自己的内心,使它远离什么呢!就有很多的内容、方式也不同,寂天菩萨在《入行论》谈到,心思涣散在某一个对境上,现在要把它摄持回来,让它离开涣散的对境,向内能够安住,这样来观修。那是离开什么对境不要涣散呢?在《入菩萨行论》最主要谈到的是爱我执的内心,对于涣散在爱我执的内心,这个部份应当要离开,收摄回来,离开这个对境,这是在《入菩萨行论》第八品静虑品所开示的内容,主要谈的是,内心涣散在爱我执的想法之中,在爱我执的想法,从最初开始产生的时候,从这个地方开始就要把它去除掉,这个部分的涣散都要去除掉。

这个部份的开示,主要是针对大乘菩提心的实修,当在菩提心实修的时候,要摄持自己内心,应当要把内心涣散在爱我执的部份去除掉,针对这个角度来开示。除此之外,在小乘的阶段心思涣散,为了把心思涣散这种情况灭除的缘故,要离开什么对境吗?那倒不需要,不需要像前面所谈到的,仍然在爱我执的情况之下。所要灭除的部份,就不是爱我执了,是比爱我执还要更加粗一点的心思,因此还没有到达要把爱我执排除掉。因此前面所谈到的是配合菩提心的实修,应当要去除的是心思换散在爱我执的上面,到了小乘比起大乘又再更加粗糙一点点了,就不是要灭除掉爱我执,是比较稍微粗糙一点点的。

可是比起世间人的情况而言,比起小乘更加粗糙了,在世俗之人安止实修的段落,心思的涣散,要让心思稳定下来,主要要离开的涣散,就是更加粗分的贪念、瞋恨部份的涣散。不是细分的烦恼,也不是爱我执的部份。心思涣散在细分的爱我执部份,这些都不是要破除的,要破除的只是粗分的贪念、瞋恨等等的烦恼,离开这个方面的涣散,让心思稳定下来。

可见安止的部份,要让心思安住,让内心安住、远离涣散。而远离哪个部分的涣散就不一样了,这个方面安止的观修,就变成情况很多种,所以大家不要把安止认为只有一种禅修的方式,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就算世间之人也有他所实修的安止、小乘有实修的安止、大乘也有实修的安止,安止所要讨论到的内容就非常的广泛了,类型有很多种。

我们现在进行的段落,配合大乘行者,以大乘行者为基础来做讨论,从大乘行者一开始要怎么实修来讨论,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之后按照顺序修九住心,最后就会得到安止。可是最初无过等持如何产生?就无过等持产生而言,首先要有所缘对境来做实修,因此要讲所缘对境是什么?这是上次谈到的内容。

四种所缘,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四种类型,如果要产生无过等持,要安住于所缘来禅修,所缘的类型就有这么多种,但其中周徧所缘,范围是最广大的,因为在任何实修它都遍及的,称为周徧所缘。除此之外,后面的三项,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就有前后的次第,顺序存在。首先是净行所缘,之后进入善巧所缘,再进入净惑所缘,有前后的次第存在。

首先第一种周徧所缘,实际上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项目又归纳成三种类型,这是上次所谈到的内容。其中有分别影像所缘、和无分别影像所缘,这二个归纳成一个类型,这是从有境主体本身来讨论。

第三种事边际性所缘,这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讨论,当从有境和对境的部份好好来实修,实修彻底究竟之后,就得到安止的果了。但是安止之乐得到的时候,内心还能够安住在安止之乐上,也能够来修安止,就果已经得到的时候,安住在果上仍然可以继续修安止,那时候的情况称为所作成办,所以所作成办是从果来安立。三种类型中,上次进行到第二种类型,就所缘境来安立的事边际所缘,上次就讲到事边际所缘这个段落。事边际所缘,是从对境来讨论,主要是从对境二谛的部份来说明。

我们看广论的内容,就会了解刚刚所谈到的部份,周徧所缘实际上是四种类型,可是至尊仁波切把它归纳成三项。初就能缘的心,立二种影像,从能缘的心来讲有二种。其次从所缘的境,351页第二行就所缘的对境立事边际性,这有二种类型。再来从它的果,第四行「就果安立所作成办」,所以就分成三项。虽然周徧所缘里面要讨论四项,但至尊仁波切归纳成三项,三项里从所缘的对境来讨论,就是事边际性所缘,从所缘对境来看就分成二谛了,上次就谈到这个部分。

二谛就是尽所有事边际性和如所有事边际性,所以一个是尽所有,一个是如所有。如所有的部份,我们常讲如实,或如所有,其中如实或如所有指的就是胜义谛,如所有的意思是指对于对境究竟的实相(真谛)的部份,称为胜义谛,这是如所有(如实)的部份。

不过这个部份,中文和藏文的意义有一点点的出入,如所有性藏文「几搭瓦」(译音)中文翻成如所有性,「搭瓦」并不是如同、好像的意思,「搭瓦」其实就是看的意思,仔细的看,仔细的分析的意思,是指所有的看,所有的仔细分析的意思,这又怎么解释呢?即对某一个法,不管你用所有的看,仔细的去看,就是你长久去看、或者是你仔细去分析、仔细去看,看得非常细、非常深入,不管你看了多少,它还是这个样子,仍然不会改变,不会因为长久的时间之后,变成另外一个性质,完全不会的。所以如所有是指你用所有的方式去看,在看得多么长久、多么深入的情况下,它还是这个样子,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它是究竟实相,不会转变成任何其他者。所以「几搭瓦」还是「看」的意思,用多少、多久去看,它还是这个样子不会改变,字面上是指这个意思。

其次后面要讲尽所有法,「其尽所有性者,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部份是尽所有的法。如果是空性胜义谛的部份,如所有法(空性)的部份不用涉及很多法,只要在某一个法经过长久的分析,细分很深入的分析以后,它还是没有改变面貌。它究竟实相的部份你了解了,看到了,就是空性的部份(胜义谛的部份),所以它不需要涉及很多的法。

现在不是在对境上长久的去看它,尽所有的长久去看它,去分析,现在不是这个样子。现在是就对境,它的名言安立的部份去了解就可以了,如果从名言安立的项目上去了解,就有这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十二处、这是十八界,这部份的了解就称为尽所有、穷尽所有,就是所能够得到的有多少、有多少,因此一定要涉及它的名相(项目),它的项目的部份就有很多名称,即尽所有的项目的意思。这是指对于对境的法我不是很长久的去仔细的看、去详细的看,不是这个;是就它穷尽的所有项目我知道了、我了解了,从这个部分来讲,这个就是尽所有,这是世俗谛。因此这部份的类型,譬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尽所有的部份,这是世俗谛的法。

譬如当我们提到五蕴的时候,五蕴是把这个法做各各分类,譬如说这是色蕴、这是受蕴、这是想蕴、这是行蕴、这是识蕴,是不是把法分成这一堆、那ㄧ堆,做一个分类,所以是尽所有的法。或者说例如谈到十二处,这是外在的对境有五尘(五种对境),内心的部份有五个根门。之后还有一个,就对境的部份,不是都是色法,对境也有非色法的部份,这部份列入法处,之后,就内在心识的部份,还有一个意根的部份,这些加起来十二处,这是作不同项目的分类。

讨论到十八界的理论也是这样,对境的部分有六个项目,心识的部分有六个项目,再加上心识所依的根门又有六个项目,归纳起来就是十八界,又是把法分成十八个范畴,所以把这部份的了解称为尽所有,对一切的法来作一个分类的方式,称之为尽所有。

关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部份,因为我们学习佛法常常会遇到,心经里不是常常都念诵到,所以做一些说明,有必要做一个了解。谈到五蕴的时候,首先会谈到色蕴,然后受蕴,之后想蕴,再过来行蕴,再来神识,这五个项目称为五蕴。但我们已经习惯说色受想行识五蕴,为什么他刚好是这个顺序呢?都是念色受想行识,有一个次第存在,为什么有次第存在呢?

首先当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最初遇到某一个对境的时候,即会先遇到色声香味触这些对境,遇到之后内心会产生感受。譬如首先我们要先看到某一个人,看到他身体的外形,这是色蕴,(先看到某一个人,之后内心才会产生感受),之后听到他的声音,跟他讲话就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身体,所以色声这些都接触到了。

首先要接触到一个对境,已经接触到一个对境之后,内心才会产生感受,或者说譬如到一个地方去,总是先看到这个地方的环境、房子,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材料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如何?这些都接触到了之后,内心才会产生感受。

所以首先遇到的对境部份是色蕴(色→声→香→味→触),这是最先的,因为一开始接触到对境的时候(这是最初刚开始的段落),接触之后才会有受蕴产生,接下来才会发生感受,发生感受之后内心才会下一个决断,就是色蕴在最前面先接触到,接触到之后内心才会有感受,感受发生之后内心就会下一个判断,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譬如说遇到人之后,看到了讲话了内心会有感受,感受完毕后会下一个决断,这是一个好人,或者这是一个坏人。

或者去一个地方之后,也是色蕴、受蕴,先接触到这个地方环境,内心有感受。感受之后会下一个判断,这是快乐的地方、这是不快乐的地方,这是想蕴。下一个判断这是好的、坏的、快乐、不快乐,这是想蕴,所以想蕴放在第三个。如果想蕴已经做一个决断了,好的、坏的、快乐、不快乐,已经决断完毕之后,后面会做什么呢?后面会有行业(造业),譬如,如果想蕴做一个决断,这是一个好的人、喜欢的人,接下来再三想要遇到他。如果这是一个快乐的处所,再三想要来,所以就会去做这个业,这是第四个行蕴。

行是业,如果这是一个不好的人、或是不快乐的地方,所作的行业,就是离开他或者根本不要遇到,完全根本把它排除掉,在这个方面的事情会努力去做,所进行的这些事情就是行业,所以接下来行蕴就是第四个。行就是造业,这些事情做完了之后,事情就结束了吗?就丢掉消失不见了吗?没有的!我们即使死亡之后,所作的这些事情(行业的部份),也不会丢掉消失不见。

当我们死亡的时候,前面所作的这些事情、行业的部份,它有一个力量还会存在,这个力量放在神识上,将来死亡以后,到了下辈子,以前所作的行业,也不会消失不见,行蕴的部份化成业、化成习气,之后保留在神识上,带到下辈子去,这个把它放在第五项,最后一项识蕴,所以仔细分析它前前后后有这个次第存在。

因此之故,一切有为法可以归纳在五蕴的范围里,前面讨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全部都是有为法。就外在的色蕴而言,再接下来内在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些全部都是有为法,所以一切的有为法都可以包括在五蕴的范围里。

我们看书里面351页第三行至尊仁波切谈到(谓如于五蕴摄诸有为),譬如五蕴可以包括一切的有为法,这里没有谈到五蕴包括一切万法,没有这样讲。法分成有为法和无为法,前面谈到的内容全部是属于有为法的部份,没有谈到无为法的部份。摄类学谈到:法分成常和无常,分成有为法和无为法,并没有说所有的一切万法都是有为法,没有这样讲。所以它的范围有大小的差别,这里谈到五蕴全部都是有为法,所以有为法可以归纳在五蕴里面,因此没有把无为法包括在里面。

就算这个情况下,五蕴的色蕴也只有讲到一个色蕴,色蕴里面的类型其实又分成很多种,色声香味触很多种类型,现在都把这些差别忽略了,把它归纳成一个,就是色蕴。可是色蕴如果再详细的区分,它的类型应该有很多种,在讨论到五蕴时全部归纳成色蕴,对色蕴的细分,没有办法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了解,对色蕴的了解没办法很明晰,还是很懵懂的。所以为了把色蕴的类型细分,再详细的说明,就谈到了十二处,主要是五蕴谈到色蕴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色蕴可以分成很多类型,表示对色蕴的了解还是懵懵懂懂,还是很难明白,所以有必要再把色蕴做一个详细的区分,对色蕴的了解才有办法深入,因此把它详细说明就是十二处了。

十二处里,眼耳鼻舌身(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这是色法,色声香味触的部份也是色法,意处当然不是色法,法处的部份有色法、也有非色法的部份,法处的部分的色法,有法处所摄色(法),这是十二处。

所以我们对十二处去了解学习的时候,对于前面五蕴色蕴的部份,不懂的部份,不是很清晰的部份,就可以了解得更多了。所以色蕴不是只有单独的一个,它的内容细分,还不是明白了解,所以再解释十二处,把这个部份再详细的做一个解释,让前面不明白的部份再把它排除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又讲了十二处。

十二处和五蕴彼此的关系如何建立起来?它们有何关系存在?色蕴的部份前面大家所了解的,色蕴在十二处和五蕴的关系是什么?其中和色蕴的关系我们前面有解释过了。除此之外,受蕴、想蕴、行蕴这三个项目怎么归纳在十二处里?把它归纳在法处里面,法处里面就可以包括受蕴、想蕴和行蕴,五蕴里还剩下第五个神识(识蕴),神识归纳在十二处哪一个范围呢?归纳在意处,所以五蕴整个内容都可以归纳在十二处里面,也就是所有的有为法都可以归纳在十二处,这是因为已经把五蕴全部归纳在里面。

但是十二处不仅是这个样子,无为法也包括在里面,无为法怎么包括在十二处里呢?包括在法处的项目里,整个无为法都可以归纳在法处这个范畴里。因此之故,十二处可以包括一切的万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都可以归纳这个范围里面;五蕴不是这个样子,五蕴只能归纳有为法,无为法没有归纳在里面,但是十二处就不仅是有为法、无为法也归纳在里面。所以至尊仁波切在广论351页第三行里谈到「十八界及十二处摄一切法」,所有的万法都归纳在里面,十八界摄一切的法,十二处也摄一切的法。

十二处称为处,「处」藏文音为「坚切」意为生而广大,是指靠它而生、靠它而增广,「切」也是兄弟的意思,也是繁多、增广的意思,但是如何靠它生长而繁多增广呢?我们谈到神识有六个,六个神识的能生之门靠什么而产生出来的呢?这要靠内在的六根和外在的六尘,依于内外的条件,六种神识就可以产生,所以内在所依靠的六个根门以及外在对境的六尘,这十二个项目是神识之所以能够引发生起之门,(神识就六种)这六种神识的能生之门就是要靠这十二个项目,就是内六根和外六尘,靠着这十二个项目,因此六种神识就能够产生,生出很多啦!所以是靠它而生出来,靠它而增广的意思,即靠着这十二个项目而生出六种神识。

在十二处把色法的部份,详细作了说明,但是十二处里没有详细说明的部份是什么呢?意处。意处的部份只有讲到一个,意处跟五蕴的识蕴其实是同义词,但是,在五蕴就只有讲到识蕴这一个项目,可是一般来讲我们知道神识当然有非常多种类型,可是五蕴只有列了一个项目,不仅五蕴列了一个项目,在六处也只有列了意处一个项目,也没有详细的讲,表示对这方面的不了解、不明白愚昧还是没有排除掉,以为它只有一项,为了把这个愚昧排除掉,又讲了十八界。

十八界里把意处分成六个,神识分成六个来讨论,就谈到六种神识,所以在十八界谈到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所以在意处(神识)的部份详细讲了。五蕴里只讲识蕴一个项目,十二处又只有讲意处一个项目,所以在这个里面,都不是很细分的区分、详细来讲,所以有必要在十八界又再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把它细分开来就分成六个,那就很多了。

就前面讲的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再加上意界本身那就七个了,六个意识的界再加上意界本身就七个,所以细分开来分成七个。那就很详细的讲,本来以为只有一项,不知道其他者,这种愚昧要把它排除掉,现在知道原来不是只有一项,里面细分还可以分成七个。

因此十二处可以包括一切的万法,十八界也是包括一切的万法,所以至尊仁波切在广论里谈到:「于十八界及十二处摄一切法」,当然十二处也可以包括在十八界中,所以有为法包括在里面、无为法也包括在里面,全部一切万法可以归纳在十二处里面,也可以归纳在十八界里面,所以万法全部包括在其中,这是这个地方所谈到的。

心经谈到五蕴本身没有谛实,十二处也没有谛实,十八界也没有谛实,五蕴没有谛实是讲一切有为法都没有谛实存在,之后,把五蕴分开一项一项来讲色蕴、受蕴、想蕴等等,这是因为按照它的次第,我们对色蕴、想蕴、行蕴等等每一项,我们都有谛实成立的执着,都有谛执存在,碰到对境的时候,我们也产生谛实(成立)的执着,感受产生的时候,也产生谛实成立的执着,想、内心的想法决断,也产生谛实成立的执着,在行(造业)的时候,也产生谛实成立的执着,习气放在神识的时候,我们一样谛执仍然会产生。(因为)每一项一项不同,(为了)要把每一项一项破除之故,所以每一项都要谈到,一项一项都没有谛实存在,因此又分开每一项都做了开示。

其次不仅色蕴一个项目,接下来要把色蕴细分,在色蕴的每一项类型里(前面谈到色蕴分成很多种),在色蕴的每一项里我们也有谛实成立的执着,所以为了把它每一项的谛实破除掉之故,还要再讲十二处,把色蕴在加以细分,因为每一种我们都会产生谛实执着。

其次不仅是十二处,从内心的神识而言,在内心的心识(神识)上我们又有谛实执着存在,所以神识又把它分成六个,因为针对神识的每一个,我们都有谛实的执着存在,又还要一项一项分开来讲,所以又讲了十八界。开示十八界这一切都没有谛实存在,所以一切万法可以包括在十二处来讲,可以包括在十八界来讲,这样每一项都谈到,要讲每一项都没有谛实存在。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每一项都有谛实的执着存在,为了把它破除之故,所以不同的每一项全部都要谈到,心经里讲的内容是这个样子。

大家还有一个问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譬如眼处和眼界它有差别吗?为什么在十二处讲、十八界也讲,如果从实有的角度来看就没有差别了,从具体的实有法来讲眼处就是眼界,眼界就是眼处,当然二种没有差别。可是就产生执着而言,依于眼处产生谛实的执着,依于眼界产生谛实的执着,谛实执着的产生就不太一样,从这个不太一样的部份来讲,就分成眼处也讲、眼界又讲。

仁波切以他自己为例来说明:首先他是一位出家人,其次他是一位仁波切,不管出家人或仁波切都是同一个人,如果有一位在家人侵犯他的时候,这时候仁波切内心会产生一个(我执)谛实成立的执着,心里就会想我是出家人,你是白衣,在家人怎么可以侵犯我呢?这时候执着产生了,这时候的执着是从我是僧人的角度来想的;但假设现在全部都是出家人,如果僧众冒犯、轻视他的时候,这时候仁波切会想我是仁波切,你只是一位普通的出家人,怎可以侵犯我了,这时候产生的执着是:我是一位仁波切,这样的一个执着,是不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执着的产生是不一样,但是僧人也好,仁波切也好,都是指同一个人,但是产生执着的方式是不是不一样,从僧人的角度产生执着,从仁波切这个角度来讲产生执着,是不是不一样?是不一样。

如果是眼处或是眼界,不是一样吗?「处」里面讲,「界」里面也讲,从实有法(眼睛)来看当然是同一个。可是它的执着产生的时候不一样,所以在眼处的时候,这个谛实的执着要把它去除掉,眼处的时候要讲一次没有谛实存在,在眼界的时候又要讲没有谛实存在。

我们前面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做了许多简略的说明,这些都只是附带的说明,这是应该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因为这些都经常会接触到。后面要讲,四谛尽摄所应知事,这个就不必再做解释了,四谛的部份大家都了解了,不过,后面这段摄所应知事,要稍微了解一下这个所应知事,我们经常谈到「有」「成事」「所知」是同义词,这里谈到所应知事,不是指那个所知,那是指什么呢?是指追求解脱者,所应当知道的。

可是佛陀所开示的,都是补特伽罗追求解脱所应当知道的法,因此之故,就可以把佛陀所开示的法,都包括在这里,即摄所应知事,所应知事是指一位补特伽罗在得到解脱上所应当知道的事。因为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都是针对解脱这个目标,所以佛陀所开示的法都可以归纳在四圣谛,这句话应该这样来做了解,这不是指一切万法的所知,是指在解脱方面应当要知道的事情。

其次这里谈到,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为例来说明,譬如以色受想行识来分类,这个时候是指万法,我把它分成几个项目,我可以把它计算出来,它是这个、是那个,这不是做了一个分类吗?这是把尽所有法怎么做一个分类的内容;而不是对一个法的究竟实相来做分析,如果把法的究竟实相仔细检查做分析,它的究竟实相应该是无自性,现在做分类没有涉及这个范围。如果把万法究竟实相做分析应该是无自性,就无自性而言,万法的实相是一样的,应该是一味的,这部份佛和众生没有差别,五蕴也没有差别,十二处也没差别,十八界也没有没差别,四谛也没有差别。譬如数学里谈到一切数字都从零而形成,就像这种情况一样。

前面谈到很多分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各种的分类,这些分类都是名言的内心来进行的,所以都是从名言方面来讨论,不是从实相方面来讨论。如果从究竟实相来说就不能进行区分了,在实相上万法一味,一味就不能再进行区分了,这个部份就称为如所有(实相)的部份,即接下来所说。

如所有性者,谓彼所缘实性真如理所成义。它的实性实相真如推理所成的意义,谓彼所缘,所缘的对象譬如前面所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很多啦!就这些所缘,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呢?它的实性是指实相的部分,还有真如是法性的部分,这个部分是如所有,就这些所缘的部分,它的实相应该是什么呢?实相的部份是恒常的存在,法性(究竟实相的部份)是恒常存在的,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分析它,不管你分析的时间历经了多久,不管你是怎样深入的去分析,它还是这个样子,始终都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这部份就称为究竟实相。

究竟实相就是如所有,所以就所缘的部份,它的实相的部份,它的真如的部份,我们用如理所成立,用各种分析逻辑推理之后,最后所成立出来的意义,就是实相、就是真如,就是它的如所有性的部份,这在《解深密经》里谈到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与空性是同义词。

就圆成实性而言,应该是恒常而有,不是说我可以用手指,指出最初它从这个地方开始,没有的。还有最后消失之处,也不能用手指指出最后它在这个地方消失不见,没有这种情况。因为它恒常就有,始终都存在,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这样的性质称为究竟实相。

除了这个部份之外,其他者都经常改变的,譬如就显现出来世俗法的部份,所显的部份当然经常在改变,这是世俗法的部份。但是如果就它实相的部份是恒常不会改变,所以称为如所有。如所有就是不管多少的程度去看它,它始终是这个样子。

就如所有法、尽所有法安住于其上,把它作为所缘来观修,不管我们如何进行所缘取的部份,一定在这二个范围里,不会超出二个范围之外。我们安住在一个对象,来修安止所缘的部份,不是安住在对境究竟实相来观修,就是安住在对境的名言的情形来观修,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之外,一定可以归纳在这二个范围里面,所以把它称为周徧所缘,即二者可以周徧一切的意思。

最后一个就果安立所作成办,就是修止和观的所缘,前面谈到修止和观的所缘,所缘的对境缘取二谛,就能缘的内心,止和观的所缘,前面谈到的二个项目,再过来就所缘的对境而言是二谛。透过有境的心,所缘的对境,这二方面禅修,最后能够得到一个果,就是成就止和观。所以就所缘的对境二谛来做观修,不做任何分析思择,安住在上面来作观修,这就是修安止;作分析思择来观修,是修胜观。修、修、修,最后就能成就止和观。

止和观得到的时候最后会产生安乐,就是止观的轻安之乐,然后我还是可以安住在止观的轻安之乐上面来入定,这是于果入定而作禅修,从这个角度来讲,把它当作一个所缘,就变成所作成办的所缘。譬如阿罗汉都灭掉烦恼了,可是它还可以把寂静止息之乐,安住在这个乐上面来入定,来作禅修。一样的道理,现在是在止观的段落,由止观产生的安乐,也可以安住在这个安乐上面入定而作禅修,这个时候的所缘,称为所作成办的所缘。

广论的内容谈到,「就果安立所作成办,谓于如是所缘的影像,由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所缘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远离粗重而得转依。」所作成办谈到止观二者缘取这个所缘来作禅修,谓于如是所缘的影像,就是前面谈到的五种净行所缘、五种善巧所缘、二种净惑所缘的对象,缘取这些对象的时候,这些对象要在第六意识上面出现一个影像,之后再安住在这个影像上来禅修,禅修时伴随着有分别分析观察来进行的话,这是胜观的禅修。如果不伴随分别分析来禅修,直接安住上面,这是安止的观修。这样经过长久长期的观修之后,最后得到什么成效呢?远离粗重。

远离粗重即把造成安止阻碍的粗重能够灭掉,之后,得到安止。修胜观的部份,造成胜观障碍的粗重能够去除掉,得到胜观的轻安,因此能够把各自自己段落的那些粗重排除掉,而得到成就止和观的轻安,得到止和观的轻安之乐,仍然能够把所领受到的轻安之乐,安住在这个轻安之乐上面来进行观修,这是所作成办这部份的观修方式。

就所作成办这部份而言,如果要说明它的所缘对境是什么?应该说它的所缘对境是指轻安之乐。但是所缘的对境是轻安之乐,难道它周徧一切的观修吗?为什么称为周徧所缘呢?并不是一切的观修都是缘取轻安之乐来作观修,那为何还称为周徧所缘呢?这是因为所作成办的观修,是周徧在我们前面所作的讨论,就是能缘的心的观修,还有所缘对境的观修,这部份它是周徧的。因此之故,以这个角度来讲,把它称为周徧所缘。并不是指一切的观修,都把轻安之乐当成它所缘取的对境,不是以这个方式来讲周徧。

它是从成就果的方式来讲的,这是就果安立,成就果的方式来讨论。因此在因的部份它是周徧的,因的方式是指就果的部份来安立,这个果前面的因是指能缘心这部份禅修作为因,还有所缘境这部分禅修作为因,因此之故来产生这个果。所以从因的部份,从禅修的因的角度来讲,它存在于因部分,所以在原因上它是周徧的,从这个来讲称为周徧所缘,而不是直接从禅修上来讲它是周徧所缘,不是这个意思。

就周徧所缘而言,周徧于后面的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三者里面都包括了周徧所缘,它是参杂在里面的,所以不要想周徧所缘是另外单独的一个项目,倒不是的。后面的三种所缘里都要包括周徧所缘,它是打散掺在后面三种所缘里面,所以正式要作观想时,从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个地方开始。

其中首先正式进行禅修的是,净行所缘者。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净行所缘是净以前所缘,以前是指前世前世以前以前,譬如前辈子我们贪念之心已经产生,都已经形成了,瞋恨之心已经产生过了,愚痴之心已经产生过了,前世已经产生过了贪嗔痴,串习到这辈子,因此贪心沉重、愚痴沉重、瞋恨沉重或者忌妒之心沉重。现在这辈子要把这个沉重的部分净化而作的禅修,称为净行所缘。已「行」(串习)过的这些部份要把它净化,这种所缘观修的方式。

所以净行所缘,这个「行」要把它当成前世串习力之果,因此要当成作,(造)作等流果的部份,和受报(领受)等流果的部份。譬如一个杀生的人,上辈子已经杀生习惯,这辈子自然很容易去做这样的行为,这是(造)作等流果报。一个人上辈子杀生的话,这辈子感得的果报寿命比较短促,这是受报(领受)等流果的部份。

所以前辈子如果贪念之心粗重的话,串习下来这辈子贪念之心比较粗重,这是已行(已经串习)下来的部份;瞋恨之心多的话,这辈子瞋恨之心重;上辈子愚痴之心多的话,这辈子愚痴之心重;忌妒之心上辈子多,串习下来这辈子忌妒之心沉重,这是已经行的部份。现在把已经行的部份,已经串习下来这辈子粗重烦恼的部份,要把它净化,所作的观修,称为净行所缘。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6讲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一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二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三课 接触佛法快3年了,但一直在门外打转,至今还没有皈依。看过法师讲解的《..
 现在汉地许多人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请您介绍一下这部论在佛教中的.. 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释宏演)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一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二
 入菩提道次第--显明佛陀密意(堪布泽仁扎西 译) 菩提道次第直授·趣入一切种智速疾道(第五世班禅大师洛桑耶喜)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3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4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6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