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学佛随笔
徐恒志居士著
[徐恒志居士] [点击:4117]   [手机版]
背景色

学佛随笔
徐恒志居士著

1.

知有生必有死,普天下曾无一人逃得,余于是而学佛;知心性是一而苦乐不同,余于是而学佛;生不知所自来,死不知所从去,悲欢离合,匆匆一生,万象森罗,真理何在?余于是而学佛;世界而名缺陷,好事终属无常,四大六尘,莫非幻相,穷通得失,同归春梦,余于是而学佛;贪痴习重,轮回路险,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余于是而学佛。嗟乎!人生数十寒暑,以视前之无始,后之无终,直刹那间耳。而世方争短论长,局促辕下,背真逐妄,痛苦浩然。冀迷途之永出,愿彼岸之同登,舍佛法吾谁与归乎?

2.

学佛十年矣,自欺欺人,行不诚笃,三业所作,障累日深,圣贤气象,相去日远,纵有振作,每成弩末,人命呼吸,知来日尚有几何?一旦大事临头,未免随业漂沉,生死恩仇,从头作起,思之实堪一哭。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吾其勉哉!

3.

戒以生定,定以发慧,故戒为入道之要门。举凡参禅、念佛、礼拜、忏悔乃至一切佛法,盖无一而非戒,以摄心即是戒故。又有从事上戒者,有从理上戒者,实则事即理上之事,理即事上之理;初下手时即不二矣。故事修无异于理观,理观可融入事修。虽然,吾人心地未明,动辄得咎,若不从事上笃实戒去,所熏入著为恶因,则发起现行,不可得而善矣。空谈唯心,为害何穷!故吾人于三业所作,可不效法圣贤,以戒为师,而自陷于痛苦烦恼之境乎?

4.

气色张皇者,吾知其心之动乱;举止安详者,吾知其心之空定;言辞闪惚者,吾知其心之昏邪;气象庄重者,吾知其心之端正。其实乃至著衣吃饭,举手低头,无一不是般若之放光也。衣里明珠,本自无失;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惜哉!

5.

天下之至乐,无过明心,多少毁誉是非,知唯心所现,一转即空;多少穷通得失,知唯心所现,随遇而安;多少苦乐顺逆,知唯心所现,何必执著;多少贪嗔烦恼,知唯心所现,落得放下。世间无大富大贵之人,唯明心者斯不富贵而自富贵。天下无大安大乐之人,唯明心者斯不安乐而自安乐。明吾心地,十方三世不离当念,万象森罗不出吾心,呜呼至矣!

6.

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当知众苦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每于妄念习气坚固缠缚时,三致意焉。

7.

心之本体,本来不动,故历来圣贤学问率以不动为旨归。经曰‘如如不动’;易曰‘寂然不动’;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夫不动则定,定则空,空则不惑、不忧、不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忧患不能倾;身心以之庄严,功德由此成就,不动之利溥哉!

8.

大乘止观略标大纲中云:‘所言止者,谓知一切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止观大义尽于此矣。

9.

业者,造作也。业力者,造作后留下之力量,随缘引发者,善恶皆是也。此心有所著,随之分别流转,种种造作,即是造业,此为因。事过境迁,此业力已成,后遇同样境界,此力现行不可遏止,此即是果。果复成因,因复生果。互相循环,无有已时;且其力量,必后后胜于前前。此因果生灭,即是幻心流转;即是生死颠倒;即是动,动则生苦。故人生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无一不动心,终是无一不苦耳!性体如水,心用如波,波有起伏,心有生灭,波心同是终不可得,可知皆一时之幻相耳,只要一觉,顿然光净。此觉体不动,即如波平浪静时,水体之不动也。行者苟知生灭妄心,皆是幻相,虽有起伏,知其本空,过而不留,用而不著,此即金刚经无住生心之大旨,可以载登彼岸者也。

10.

炽然分别,而体常寂,观中有止;虽常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止中有观。何止而非观?何观而非止?定慧体用,固不可得而分也。

11.

功德有有为无为,有为暂而非久,有限而非无量;无为功德,性本具足,但去妄心,皆可渐证。此功德性,体用广大,空有齐资,故曰‘无为福胜’。地藏经曰:‘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行者可不留意乎!

12.

我心与一切众生之心,无二分别;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时,与我受苦恼时之苦,亦无二无别,每一念此,不觉欲泪,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13.

有真空必具妙有,否则即是顽空;有妙有方显真空,否则便成妄有。是故体必有用,用必归体;体用合一,色空不二。行者明悟无生,不落偏空;虽具妙用,不执于有,方名见性成佛。世人一学佛法,即抛弃一切,不思振作,遂被讥为消极迷信,无益人世,呜呼!岂真佛法之过哉。

14.

‘忍’之一字,实除苦之要诀。孔子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子之‘动心忍性’;吾佛之‘忍波罗密’,此中实寓甚深境界。吾人于习气来时,贪嗔起时,患难集时,乃至百忧感心,万事劳形;在在处处,皆须仗此行门,刻苦忍受。天下无不劳而获之便宜事,况修心以了生死乎!

15.

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种种烦恼皆我炼心之处;种种危险皆我炼胆之处;种种艰钜皆我炼智炼力之处,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厌尘俗,工作生活,一切照旧,但心已出离,种种境界,无所黏著,喜怒哀乐不动于心。大心居士,当从这里下手。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烦恼日用处炼出,更为得力也。

16.

人生数十光阴,固无时不在烦恼之中,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或生活压迫,或病骨肢离,或有愿难遂,或怨憎相会,皆足以引起极粗烦恼,所谓精神痛苦,实无人无之。盖人事无尽,烦恼亦无尽。然克实言之,烦恼在心而不在人事。但能学习佛法,摄心不散,则古德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等境界,吾人亦皆可切实证到。古德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愿佛弟子共勉之。

17.

吾人一念心性,具十法界,如影随形,自作自受;譬如摄照,长短胖瘦,一一不爽。念正直则感赴天堂,念贪嗔则感赴恶道。一念关系至大。若吾人能观无念,自可趋向佛智;若不能无念,则世出世间,一切诸念,何如念佛哉!此理甚明显,人不肯信耳。

18.

一部大乘止观,功夫只在一个‘知’字。知何等法乎?曰:知非有而有,是为缘起,亦名观门;知有即非有,是为性空,亦名止门。若不知上来诸义,止观何由而起?故曰一‘知’字尽之也。此‘知’字与圆觉经‘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之‘知’字,义正无别。虽由解知而入证知,功夫深浅不同,要始终不离一知字耳。

19.

因果之大者通三世,其实日用之间,处处皆是因果:譬如取镜自照,分别美丑,日以为常,久久虽欲不照不可得,盖既有从前分别之业因,时时发起现行,以成业果。此外好赌、好饮、好货、好色无一不互为因果,吾人可不临深履薄,慎其三业,而枉受苦恼之果乎?

20.

学佛首重定心,以定能生慧、能去苦、能处乱、能履变、能强身、能容物,乃至能了生死。然得定必以戒,戒者不但戒身(如杀盗淫),戒口(如妄言等),尤须戒心。故曰‘摄心为戒’。凡一切禅净佛法,其实无一不是戒。行之深,则戒之切,其有不获定慧者乎?学者能三业同戒,则理事圆融,功德便易于圆满矣。

21.

善知一切法性,不被迷惑,大智也;自利利他,度尽众生,大仁也;一切能舍,一切能忍,一切无畏,大勇也;智仁勇三德,吾人本性,原自具足,然非学佛,无以启发。故真学佛者,乃真英雄、豪杰、圣贤、丈夫。世人每笑佛徒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2.

又我心与一切诸佛菩萨之心,无二无别;诸佛菩萨有无量智慧光明,百福庄严;而我则有无量烦恼,痛苦浩浩。每念‘彼丈夫也!我丈夫也!’之语,则见贤思齐,当仁不让之心,油然而生矣。

23.

学佛是消极,亦是积极;非消极,亦非积极。何谓是消极?不逐五欲颠倒,平平淡淡也;何谓是积极?四威仪中,念念凛觉,即境炼心,自强不息也;何谓非消极,亦非积极?以消极积极,皆是比量分别,有为之法。学佛则无所谓消极积极,超然于二者之外也。

24.

自闻佛法,世上一切学说,不足惑我,一乐也。自修佛法,一切圣贤功夫,包罗无遗,二乐也。自悟佛法,旷劫生死之谜,一旦打破,三乐也。

25.

能见貌辨色,聆音察言者,世人名之曰聪明。夫聪明有正有邪,故作恶为非者,每多聪明之人,以其根尘相对,识神分别,终是迷妄颠倒,遂致利用聪明,入恶而不自觉,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智慧则不然,纯正无邪,现量之境,离诸分别,理无不照,事无不周,无知而无不知,无善而无不善。盖一则舍本逐末,一则根本已彻。世人每将聪明与智慧混为一谈,真失之千里矣。故学佛者以见性开慧为第一义!

26.

语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何境乎?人每忽略,若细一观照,不觉大悟,原来正我本来面目也。传心法要说:‘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直下无心,本体自现。’故得意则拈来即是,会心则宁待别求。

27.

初学佛法,固须文字般若,以起观照,而达实相。迨渐入渐深,则能观能照者,亦觉其为妄心,何况文字。世有终年寻经研论,入海算沙,以为学佛者,不知正为文字所障,求解而不起行,终是枉用功夫,徒增知见;盖言语文字,正如医案、药方,与本病了不相干。真学佛者,是学与佛不二,同一无著无黏,洒脱自在。固不是立变成佛,亦不是执著医案、药方,以为究竟也。

28.

烦恼者,扰乱之意。心若有动,即是烦恼,不论为忧愁,为喜乐。世多不察,以为逆境方是烦恼,实则遇得意时,内心一样奔荡不定。故必须练八风不动,学者往往只练其半,于利、誉、称、乐每多忽略,是不能至究竟地矣。

29.

一句弥陀,缘起清净;一句弥陀,种现互熏;一句弥陀,念念消业;一句弥陀,假即空中;一句弥陀,全性起修;一句弥陀,全修在性;一句弥陀,止观具足;一句弥陀,体用如如;一句弥陀,即空即有;一句弥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后,方知一句弥陀之妙。经云:‘若人但念阿隬陀,即是无上深妙禅。’天如禅师说:‘悟后不修净土,保管老兄未悟!’

30.

心地光明,动作自在,欲念稀薄,举止安详,不惊不怖等,皆功德相;若心常晦昧,动辄有碍,情多业重,行动张皇,皆罪过相。古德有云:‘罪性本空,放下便了。’是重在‘放下’二字。‘放下’者,慧照观空,知一切本空,不被流转,自然渐归消逝;是又重在‘知’字。此‘知’乃由‘解知’而至‘证知’之‘知’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皆著重在‘知’字。如实‘知’自心,乃有解脱希望,‘知’之一字真众妙之门也。

31.

士何事?曰‘尚志’,志立,天下无不可成之事。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故立志为圣则圣,立志为贤则贤,立志为盗贼小人,则亦盗贼小人而已矣!人不发愤立志则已,若发愤立志,则志莫大于成佛。声色货利非不可爱,然而溺人智慧,汩人性灵也;诗文品艺非不可取,然而玩物丧志,徒劳无功也;乃至盖世功名,漫天霸业,非不可为也,然而有为之法,总不彻底,所谓‘英雄肝胆壮夫志,到得头来没下梢’也。学佛则事不碍理,理不碍事,小无不包,大无不举,入世有方,出世有路,世出世法,一了百了。谨愿尽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同立此志,同修此行,同证此果,百千万劫永行佛道于无疆也!

32.

仰首观天,云生无端,云灭无妇,妄念亦犹是。有白云,有黑云,善恶亦犹是。然而天既非青,天亦非天,莫非假名,性天亦犹是。乃至虚空亦非虚空,性天亦无虚空之相可得。故执法性为实,或执法性为不实,而笑执善恶者,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六祖云:‘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33.

人情喜逸而恶劳,喜顺而恶逆,而劳逸顺逆,每非人力所能安排,与其徒憎无益,不若借劳逆以磨练,资成吾性。盖必日处艰钜烦恼、惊涛骇浪之境,方有临深履薄、战兢惕励景象,方有练智练力、竿头进步机会。语云:‘居安思危’。又云:‘晏安酖毒’。艰钜患难,固吾之严师益友也。经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即其义乎。

34.

先父芸卿公,生而颖异,勤奋好学。家贫,学业于萧山、沪滨,未尝废翰墨,每下笔千言,斐然成章;书法崇右军,遒劲俊秀,神采飞舞,得十七帖之真髓。又善于手工技巧,曾为花盆、纸品、漆工诸艺,无不精妙。禀性仁厚,克己待人,分多润寡,仰事俯畜者数十年,道德文章蜚声乡里。著有藏拙斋随笔四卷,凡天文地理、风物人情、诗文词章、历史掌故、政见时事等,靡不涉及,都三百则,驰骋古今,臧否人物,议论风发,慧眼独具。阅历沧桑,饱经忧患之后,深悟诸行无常,淡于名利。于童年时,曾见其自题照片词云:

年来壮志多违背,每向东风洒泪。猛抬头,秋霜有约;乍凝眸,残雪惊催!说什么功成名遂,亦真无谓。古来志士英才,毕竟镜花水月。

词气苍凉,有觑破尘缘之意,后果入佛虔修,以金刚经及弥陀圣号为常课。年六十三,病逝医院,临终神态清明安详。表兄俞慧云居士曾赋诗怀念。录其二绝云:

其一

事畜辛勤四十年,百千忧患一身先。

应知天道终无爽,跨灶欣看梓舍贤。

其二

秾杏纤桃取次栽,熙然万物登春台。

此身原不殊生佛,乘愿何时得再来?

35.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般若部之重要典籍,乃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第九会所说,计五八三七字,涵义丰富,主要是从文字引起观照,以达实相,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依之观照,可速证无上菩提。兹以五重玄义略释之。

1.释名者,释经之名义也。此经以法喻为名,借金刚之坚、明、利,以喻般若之体、相、用,速能转迷为觉也。

2.显体者,显经之主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此经亦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故以实相为体也。

3.明宗者,明经之宗旨,亦即修持法要。此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等等,指示以般若观照,于一切法无住无著,则直下成佛。故以慧照无住为宗也。

4.辨用者,辨经之功用。此经云:‘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受持此经,即能灭罪。又云:‘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破人我执;又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破法我执。故以破我灭罪为用也。

5.判教者,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此经判属第四般若时,正说圆教实理,带说别教、通教二权理。而江味农居士则判此经为至极圆顿之教,极有见地。盖此经为直指佛性之无上法宝,如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此经处处提示空、假、中三观具足,故不同观空之通教;言三即一,言一即三,圆融无碍,亦不同隔历不融、次第而修之别教。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但极圆,且亦极顿,故以至极圆顿为教相,不亦宜乎。

36.

法身虽同,但所现之相有凡圣之不同,正如明镜能现一切染净色像,故知法身本具染净二性。此染净二性,体同用别,故‘台宗’谓‘性恶不可断,修恶可断。’修恶者,烦恼染污也。修止观,是以净法薰心,使起净用之无上法门。净宗念佛,不起杂念即是止;字字分明即是观。禅宗参话头,不可用心意识参,即是止;不可堕在无事甲里,即是观。岂有一法能出止观之外?盖止观者本性之寂照也。

37.

我执是凡夫一大病痛,凡执著深者,必业重而障深;业重障深者,必福轻而慧浅;福轻慧浅者,必苦多而乐少,环视亲友,莫不皆然。反之,圆融无碍之人,往往具足福慧。盖能执之心是遍计执性,所执之事是依他起性,所依之体是圆成实性。情执若空,心体自融;心体既融则事事无碍矣。从知消妄执、去业障是学佛之大课题。

38.

凡夫之八个识,其用有八,其体则一。前五识是仗意识之功能,助成其用;第八识虽能摄持诸法,不能自造善恶,谓其是真妄和合者,因真心不觉,妄分能所,而成末那之妄执和意识之妄情。故八个意识中,力用之大,惟六、七二识。然末那但能恒常审量,妄执我见;惟六识既明且利,无境不能缘,无事不能作,其力极强。故欲转识成智,必先转化意识,意识若转,诸识随转,所谓擒贼先擒王也。不宁唯是,修习止观,或持佛名号,皆从第六意识下手,然则此识其功首罪魁乎!

39.

观行每用意识者,乃用其了别之功能,而除其攀缘之过咎也。念佛亦然,持名功深,循流溯源,从用入体,不期然而转识成智矣。方便善巧,孰逾于此?

40.

摩诃止观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是即以止观法,收定慧功,证寂照果也。若从三性境上论修止观,知妄想分别有即非有,不执为实,则遍计执性止;分别虽息,而多生积垢所薰,幻相宛然,知其虚妄,不取不舍,则依他起性灭;至此知一心之体,本来寂照,我心佛心,本来一如,久久修习,无明若尽,便证圆成实性矣。

41.

在学佛人中,每分禅、教为二,实则何可分耶?蕅益大师云:‘从上诸祖未有敢离经一字者;从上诸大教主无有不透彻心宗,得大机用者。’不仅如此,禅之与教又皆滥觞于净土法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灵峰宗论卷六云:‘无禅无净,笼统真如,即秽即净,颟顸佛性。信释迦之诚语,悟法藏之愿轮,始知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学佛者应知所归趣矣。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学般若 化二执
下一篇: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三、学佛随笔选 学佛随笔
 学佛随笔(佛慧)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