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点击:2612]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第三祖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生于长安,为究华严蕴奥,以在俗之身,入智俨之门。后来出家,住太原寺接受则天武后的皈依;剃发之时,他已二十八岁。依敕于太原寺讲《华严经》,深得武后的嘉赏,赐号贤首大师。他尝参与实叉难陀的《华严经》译场,从事译业,因之直接受敕于洛阳的佛授记寺以及宫中的长生殿,讲新译的《华严经》。在武后的外护下,华严宗便益发隆盛起来。他讲《华严经》达三十余遍,著书极多,有《探玄记》、《五教章》、《起信论义记》、《华严经传记》等凡三十余部六十多卷。以此而大成了华严宗,竟能对抗盛于当时的法相宗,确立了他的一乘教义。他在唐中玄宗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七十岁,寂于长安大荐福寺。法藏寂后,虽有异端者出,中绝华严宗的正统宗义,但是,又有华严宗的四祖,清凉大师澄观,使之复归于正流。
 
澄观(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生于法藏寂后的二十七年,从诸学匠,深究一切佛教之学;在钱塘(浙江省杭州)天竺寺法诜座下,学了华严宗义。他的时代,正当荆溪湛然,复兴天台之世,亦为禅宗渐趋隆盛之际,故在他的思想上,也受了当时环境所影响,企及禅教一致,以及与天台融会,已显出那时的中国佛教,有了诸宗融会的倾向。
 
五祖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除了继澄观的法脉,高扬华严教学之外,亦详于禅,着有《禅源诸诠集都序》,主倡教禅一致,他为唐末以迄宋朝后的佛教风气,奠定了基础。他尚着有《原人论》,系以佛教的立场,概要性地对于儒道二教所作的泛论;他的《盂兰盆经疏》,说明了佛教和中国的祖先崇拜及孝道之间的调和与差别。另有《新华严合经论》、《圆觉经大疏》、《四分律疏》等共三十余部。寂于唐武宗会昌元年(西元八四一年)六十二岁;在他寂后转眼之间,便是会昌法难,继之而来的,是唐末及五代的战乱,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就一蹶不振了。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三节 华严之教判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开创

 《中国佛教史概说》讲纲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西行求法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是谁?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倓虚法师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杨曾文)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宋道发)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五章 中国佛教史学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王邦维)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李富华) 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佛教史话 首传戒法的昙柯迦罗 中国佛教史话 首创西行求法的朱士行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时代的译人和译经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大翻译家竺法护
 中国佛教史话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 中国佛教史话 华夏第一尼
 中国佛教史话 东晋时代的南方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